三上册数学长度重量时间单位换算技巧
小学数学长度、面积、体积、重量、人民币、时间单位换算
小学数学长度、面积、体积、重量、人民币、时间单位换算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单位换算贯穿始终。
在小学阶段,主要涉猎的单位换算包括长度、面积、体积、重量、人民币以及时间方面的单位换算。
由于换算值的不统一,导致很多小学生容易把这些换算值混淆,导致考试出错丢分,有时还会在生活中闹笑话。
对此,下面老师将分享小学阶段数学单位换算的所有公式,非常齐全,希望能帮助各位孩子记忆,以免出现运用上的差错。
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吨=1000 000克吨:吨是重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计算船只容积的单位,一吨等于2.83立方米(合100立方英尺)。
1千克=1000克 500克=1斤千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公斤,或称千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人民币单位之间是十进制关系。
1元=10角元:货币单位,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符号,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
人民币货币符号为“¥”,譬如,人民币100元,可写作,RMB¥100(区别于日元),或¥100。
1角=10分角:货币单位,一元钱的十分之一。
1元=100分分:货币单位,一元钱的百分之一。
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世纪: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大月:指阳历(公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历每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七个月为大月,均三十一天。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小月:指阳历一个月三十天或农历一个月二十九天的月份。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阳历或阴历中无闰日的年,或阴阳历中无闰月的年。
四年级小学生掌握单位换算的技巧
四年级小学生掌握单位换算的技巧单位换算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四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帮助他们掌握单位换算的技巧,可以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四年级小学生的单位换算技巧,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单位换算。
一、长度单位换算技巧长度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单位之一,掌握长度单位换算技巧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长度单位换算技巧:1. 厘米与米的换算:1米=100厘米。
注意小数点向左移两位,或者将厘米后面两位去掉即可。
举例:如果要将120厘米转换成米,只需将数字后面的两位去掉,即为1.2米。
2. 厘米与毫米的换算:1厘米=10毫米。
注意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或者在数字后面加上一个零。
举例:如果要将30厘米转换成毫米,只需在数字后面加上一个零,即为300毫米。
二、容量单位换算技巧容量单位也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容量单位换算技巧:1. 升与毫升的换算:1升=1000毫升。
可以将升转换为毫升时,数字乘以1000。
举例:如果要将2升转换成毫升,只需将数字后面加上三个零,即为2000毫升。
2. 升与毫升的换算:1升=10分升。
可以将升转换为分升时,数字乘以10。
举例:如果要将5升转换成分升,只需将数字后面加上一个零,即为50分升。
三、时间单位换算技巧时间单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单位之一,帮助小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换算技巧,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间单位换算技巧:1. 分与秒的换算:1分钟=60秒。
可以将分钟转换为秒时,数字乘以60。
举例:如果要将3分钟转换成秒,只需将数字乘以60,即为180秒。
2. 小时与分钟的换算:1小时=60分钟。
可以将小时转换为分钟时,数字乘以60。
举例:如果要将2小时转换成分钟,只需将数字乘以60,即为120分钟。
四、重量单位换算技巧重量单位也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1.2《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2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时间单位的换算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单元1.2《时间单位的换算》。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将不同时间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换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实际情景,如:小明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刷牙洗脸需要10分钟,吃早餐需要20分钟,然后去上学。
让学生思考:小明从起床到上学一共用了多少时间?2. 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时、分钟、秒钟之间是如何换算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换算方法。
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4.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一个典型例题,如:小明看一本故事书需要30分钟,请问他看这本书需要多少秒钟?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答,巩固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1. 小明跑步需要40分钟,请问他跑步需要多少秒钟?2. 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请问一节课有多少秒钟?6. 合作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时间单位换算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时间单位换算关系:小时:分钟:秒钟 = 60:1:602. 换算方法: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七、作业设计1. 小明散步需要20分钟,请问他散步需要多少秒钟?2. 一部电影的时间是90分钟,请问这部电影有多少秒钟?3. 小华每天晚上8点钟睡觉,睡9小时,请问他第二天早上几点钟起床?2. 答案:1. 20分钟 = 1200秒钟2. 90分钟 = 5400秒钟3. 8点钟 + 9小时 = 17点钟,即下午5点钟起床。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长度、面积、重量、人民币、时间)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长度、面积、重量、人民币、时间)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长度、面积、重量、人民币、时间)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单位换算贯穿始终。
在小学阶段,主要涉猎的单位换算包括长度、面积、体积、重量、人民币以及时间方面的换算。
由于换算值的不统一,导致很多小学生容易把这些换算值混淆,导致考试出错丢分,有时还会在生活中闹笑话。
对此,下面小编将分享小学阶段数学单位换算的所有公式,非常齐全,希望能帮助各位孩子记忆,以免出现运用上的差错。
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吨=1000 000克吨:吨是重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计算船只容积的单位,一吨等于2.83立方米(合100立方英尺)。
1千克=1000克 500克=1斤千克: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公斤,或称千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人民币单位之间是十进制关系。
1元=10角元:货币单位,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符号,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
人民币货币符号为“¥”,譬如,人民币100元,可写作,RMB¥100(区别于日元),或¥100。
1角=10分角:货币单位,一元钱的十分之一。
1元=100分分:货币单位,一元钱的百分之一。
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世纪: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大月:指阳历(公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历每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七个月为大月,均三十一天。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小月:指阳历一个月三十天或农历一个月二十九天的月份。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阳历或阴历中无闰日的年,或阴阳历中无闰月的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十单元总复习的第2课时,主要复习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我们将回顾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通过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基本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小明的一天:早晨7时起床,吃早餐,8时上学,下午3时放学,回家后写作业,晚上9时睡觉。
提问:小明一天中用了多少时间?他上学离家有多远?他体重多少千克?2. 复习时间单位:介绍时间单位:时、分、秒。
演示换算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练习:小明上学离家15分钟,他下午3时放学,回家后写作业用了30分钟,请问小明一共用了多少时间?3. 复习长度单位:介绍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演示换算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练习: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50米,他每分钟走5米,请问小明上学需要多少时间?4. 复习质量单位:介绍质量单位:千克、克。
演示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练习:小明体重30千克,他妈妈体重60千克,请问小明和他妈妈一共体重多少千克?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制作食品时如何计量食材等。
六、板书设计时间单位:时、分、秒,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克。
七、作业设计(1)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2)1米等于多少厘米?(3)1千克等于多少克?2. 情景应用:小明每天早晨7时起床,晚上9时睡觉,他每天睡眠多少小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3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米、分米、厘米的换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换算的基本概念。
2. 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长度单位换算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换算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换算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度单位换算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换算。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 讲解长度单位换算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长度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是指将一种长度单位转换为另一种长度单位的过程。
(2)为什么需要进行长度单位换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同长度单位的使用,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需要进行长度单位换算。
3. 讲解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分米、厘米的定义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分米是米的十分之一,厘米是米的百分之一。
(2)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 = 10分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0厘米。
4. 演示长度单位换算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换算的过程。
5.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1)将5米换算为分米。
(2)将30厘米换算为米。
(3)将80分米换算为厘米。
6.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家的客厅长4米,宽2米,求客厅的面积。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基本概念、换算关系以及应用。
1.2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1.2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换算的基本原则。
2. 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
3. 时间单位换算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钟表,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代表什么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针代表小时,分针代表分钟,秒针代表秒。
二、学习时间单位换算的基本原则(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换算,如米和厘米的换算。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度单位换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长度单位换算的基本原则是“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4. 教师引导学生将长度单位换算的基本原则迁移到时间单位换算,让学生尝试总结时间单位换算的基本原则。
5. 学生总结后,教师总结:时间单位换算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三、学习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时间单位换算的例子: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时间单位换算的基本原则进行计算,得出答案:1小时等于60分钟。
3. 教师出示另一个时间单位换算的例子:3分钟等于多少秒?4.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时间单位换算的基本原则进行计算,得出答案:3分钟等于180秒。
5. 教师出示多个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
四、时间单位换算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每天上学需要花费30分钟,他想知道自己一周上学需要花费多少小时。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得出答案:小明一周上学需要花费3.5小时。
1.2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2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2 时间单位的换算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时间单位的换算”。
学生将学习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钟、计时器、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情景:小明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他需要花费30分钟洗漱,15分钟吃早餐,问小明什么时候可以出门去上学?2.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发现需要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小时、分钟、秒进行换算?3.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然后,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1)小明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他需要花费30分钟洗漱,15分钟吃早餐,问小明什么时候可以出门去上学?(2)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0分钟,问它行驶了多少公里?5. 小组合作学习:(1)妈妈从下午2点开始做饭,用了1小时30分钟,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吃饭?(2)一辆火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问它行驶了多少公里?六、板书设计时间单位换算:1小时 = 60分钟1分钟 = 60秒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1.2节的相关题目。
2. 运用时间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知识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知识总结三年级上册测量知识总结1. 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 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 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 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6.但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0吨1000克=1千克专项练习一、选择1.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A.米B.分米C.千米考查目的:综合运用实际经验、估测方法和长度表象进行判断。
解析:本题可指导学生用排除法解答。
标准跑道一圈是400米,42米只是其中一小段,42分米=4米2分米,教室大约宽6米,比教室的宽度还短,所以只能选C。
2.1千米和1千克比较( )A.1千米大B.同样大C.无法比较考查目的:清楚千米和千克是两种不同的单位。
三年级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 厘米=10毫米一支铅笔长20厘米一个铅笔盒厚10毫米数学书厚6毫米一个人高100厘米人每分钟走70米飞机轮船火车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小鸡鸭鹅的重量用克人狗牛猪的重量用千克大象鲨鱼的重量用吨【货币单位换算】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运算方法】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 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几何知识】周长: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周长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或边长*4=周长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直角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周长(长+宽)*2=周长长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直角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容易变形没有直角且对角相等。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一种度量事件发生顺序和持续时间的工具。
2. 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实例等方式引入时间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以及换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时间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时间单位的换算》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见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时间单位换算的题目。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时间单位换算。
3. 拓展练习:研究时间单位换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通过故事、实例、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改进措施:针对部分学生掌握程度不足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本教案根据《时间单位的换算》这一课题,结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详细的编排。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提高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口诀
三年级上册数学口诀一、长度单位换算口诀。
1. 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 相邻单位进率为10,从大到小换算时,大单位变小单位,乘进率。
- 例如:1米 = 10分米,1分米 = 10厘米,1厘米 = 10毫米。
- 米和千米进率为1000,即1千米 = 1000米。
- 从小到大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除以进率。
- 如50分米换算成米,50÷10 = 5米。
二、加法口诀(笔算加法)1. 相同数位要对齐,- 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等。
2. 从个位加起,- 例如计算23 + 45,先算3+5 = 8,再算20+40 = 60,最后60 + 8=68。
3.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 如37+25,先算7+5 = 12,满十了,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30+20+10(进的10)=60,结果就是62。
三、减法口诀(笔算减法)1. 相同数位对齐,- 和加法一样,保证个位与个位、十位与十位等对齐。
2. 从个位减起,- 例如85 - 32,先算5 - 2 = 3,再算80 - 30 = 50,结果是53。
3.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 如43 - 27,个位3 - 7不够减,从十位4上退1当10,13 - 7 = 6,十位上4退1后剩3,3 - 2 = 1,结果是16。
四、乘法口诀(表内乘法在三年级也会用到巩固)1.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三年级上册常用的换算方法和公式
第一单元测量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质量单位(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例:98+25=12398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1 5 (2)从个位加起————(3)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1 2 3例:517-348=169517 (1)相同数位要对齐-348 (2)从个位减起—————(3)如果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当做10169小结:11;21。
第三单元四边形四边形的特点:1、有四条直的边;2、有四个角;3、具有不稳定性。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1、对边平行且相等;2:对角相等,没有一个直直角;3、具有不稳定性;4: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第4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单元时分秒1天是24小时,白天12小时,晚上12小时1小时是60分钟,1分钟是60秒什么时候用“小时”?什么时候用“时”?表示经过的时段一般用“小时”、“分钟”、“秒钟”表示;表示某一瞬间则用“时”、“分”、“秒”来表示。
习题精选:一、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58+276= 700-537= ★604-197= 438+562=70÷8 71÷9 56÷6 88÷9二、把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内:三、在下面的钉子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花店里有这些花的数量:(1束这样的花束?五、(先画图再计算):用两个长20分米,宽10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分别算出他们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 厘米=10毫米一支铅笔长20厘米一个铅笔盒厚10毫米数学书厚6毫米一个人高100厘米人每分钟走70米飞机轮船火车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小鸡鸭鹅的重量用克人狗牛猪的重量用的千克大象鲨鱼的重量用吨货币单位的换算:人民币单位的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1/3/5/7/8/10/12月小月(30天)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公式大全(二)运算方法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周长:围成一个封闭式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或边长*4=周长正方形的特点:四边相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周长(长+宽)*2=周长长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直角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容易变形没有直角且对角相植树公式间隔数=全长/间距全长=间距*间隔数1.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 间隔数=棵树—12.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 间隔数=棵树+13.只栽一端: 棵树=间隔数二(锯木问题)(两端都不栽)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三(爬楼梯问题)两端都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 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基本的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换算的基本知识,包括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如何快速准确地完成换算。
3. 实际问题的解决,如何将长度单位换算应用于生活实际。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换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长度单位换算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换算方法。
3. 演示:通过PPT演示和黑板演示,展示具体的换算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换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5.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换算关系图:用图表形式展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际问题解决示例:用示例形式展示如何运用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教材上的换算题目。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长度单位换算。
3. 拓展练习:研究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应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换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解1. 导入生活实例:询问学生是否曾在生活中遇到过长度的测量问题,例如量身高、测量房间的尺寸等,以此引入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位换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位换算一、长度单位换算1. 千米(km) = 1000米(m)2. 米(m) = 100分米(dm) = 1000毫米(mm)3. 分米(dm) = 10厘米(cm)4. 厘米(cm) = 10毫米(mm)二、面积单位换算1. 平方千米(km²) = 100公顷(ha)2. 公顷(ha) = 10000平方米(m²)3. 平方米(m²) = 100平方分米(dm²)4. 平方分米(dm²) = 100平方厘米(cm²)5. 平方厘米(cm²) = 100平方毫米(mm²)三、体积单位换算1. 立方米(m³) = 1000立方分米(dm³)2. 立方分米(dm³) = 1000立方厘米(cm³)3. 立方厘米(cm³) = 1000立方毫米(mm³)四、质量单位换算1. 吨(t) = 1000千克(kg)2. 千克(kg) = 1000克(g)3. 克(g) = 1000毫克(mg)五、时间单位换算1. 年 = 365天(平年)或366天(闰年)2. 月 = 28天(平月)或29天(闰月)3. 日 = 24小时4. 时 = 60分钟5. 分钟 = 60秒6. 秒 = 1/100分钟7. 毫秒 = 1/100秒8. 微秒 = 1/1,000,000秒9. 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传播的距离)= 94,607,304,725,808,000米六、人民币单位换算1. 元 = 10角(jiao)2. 角(jiao)= 10分(fen)。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3单元第3课时 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3单元第3课时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是《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的,主要让学生学会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他们在学习长度单位的基础知识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但是在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时,往往会因为单位之间的进率不熟悉而出现错误。
因此,在这个环节,我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掌握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教学难点: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个环节,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
3.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提升:通过学生总结和教师讲解,使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有更深刻的理解。
5.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长度单位换算的,列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长度、重量、时间单位换算
技巧
一、长度、重量感性认识
硬币的厚度是一毫米,一厘米有手指的指甲那么长,一分米有手掌那么长,一米有两个手臂张开那么长。
一千米就是学校球场两圈半。
(跑得快的动物或交通工具,速度都是以千米为单位)
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一般三年级的学生体重是25千克。
一个苹果150克。
(体积小点的以克为单位,和人差不多的体重以千克为单位,体积很大的以吨为单位)
二、记忆技巧
五根手指上为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顺序的排列,拇指和食指相距最远,就好像我们长度单位的千米和米,进率为1000。
其余四指之间间距相同,代表相邻单位进率为10,隔一根手指就是100,隔两根就是1000。
口诀:千米分厘毫,进率手上找,远亲是一千,近亲一十刚刚好。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进率为10的,从大的到小的,就是整数就往后加0。
(就是乘以10)那反过来,从小到大,往前点1点,点后的0划去。
(就是除以10)进率为1000的,就是从大到小,往后加3个0。
(就是乘以1000)从小到大,往前点3点,点后的3个0划去。
(就是除以1000)
三、时间记忆技巧
1、钟面认识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秒针走一个小格是1秒。
(分钟走一圈是60分,时钟就走一大格是1 时;秒钟走一圈是60秒,分钟就走一小格是1分。
)
2、时分秒的关系
1时=60分,1分=60秒。
从大到小:时、分、秒
每天睡觉用9小时,上课用40分钟,跑50米用12秒
3、换算技巧
时间的进率为60的,换算单位时:从大的到小的,就是乘以60,从小到大的,就是除以60,整除就是()时或()分,除了有余数,就是()时()分或()分几()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