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信息和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⒈认识信息与信息技术;⒉了解信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教学目标】⒈认识信息;⒉掌握信息的概念;⒊了解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工夫】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那甚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成绩。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二)新授:一、信息(出示课件图片1)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出示课件图片2-4)分别问:经过观看以上图片,你能得到甚么信息呢?师问:你还能说出其它的信息呢?(生答)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是一些音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浏览课本P2-3)[师生归纳]1. 信息就是有用的音讯,包括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知识、音讯、数据、旧事等等。
2.信息的特点:(1)信息无处不在(2)信息可以共享(3)信息可以传递3. 信息的表现方式:信息通常以文字、图象、图形、声响、言语等方式表达。
二、信息技术[自主探求]浏览“人类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图文材料,从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历程中,你发现了甚么?生:本人浏览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写出探求结果。
师:结合课件讲解演示并与先生一同归纳。
[归纳小结]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次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次要是运用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行信息零碎及运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次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
信息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1. 传感技术2. 通讯技术3. 计算机技术三、正确运用信息[自主探求]浏览观察以下文字与图片,议一议,你怎样看待当今社会丰富多彩而又纷繁复杂的信息?生:本人浏览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具体要求: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板书)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一:什么是信息?(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2024)
2024/1/30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学生应掌握信息的定义、特征,理解信息在日常 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了解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过程。
ABCD
2024/1/30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
学生应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及在生活 、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 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 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 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9
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办公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办公过 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办公 效率和质量。
医疗卫生信息化
辅助资源
除了主教材外,还将利用网络资 源、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资源 ,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
果。
教材选用原则
在选用教材时,注重教材的科学 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力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
。
2024/1/30
6
02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网络拓扑结构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和网状型。
16
互联网发展历程及现状
2024/1/30
互联网起源
01
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的网络研究项目。
互联网发展阶段
02
互联网经历了从ARPANET到Internet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
小学信息技术招聘考试专业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招聘考试专业知识Establish noble character. O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2, 2022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及信息技术概述一、信息一信息的定义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典型观点:1、香农信息学的奠基人,认为信息的作用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描述的角度是信息作用;2、维纳控制论奠基者,认为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以外的第三类资源,描述的角度是信息的本质;3、钟义信我国的信息论家,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描述的角度是信息的来源;当前大多数人认为:信息不是实体,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以及动态的消息、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实际的内容;能够是视觉、听觉、触觉和嗅、味觉等信息采集器官采集到的各种直观的、抽象的事物例如文字、数学、音乐、景物、色彩等都被称之为信息;二信息的特征1、可量度:信息可采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2、可识别:信息可采取直观识别、比较识别和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其中直观识别是指通过感观的识别,间接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识别方法;3、可转换4、可存储——大脑5、可处理——大脑6、可增值——传递过程中选择、重组、分析、统计7、可传递——与物质、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8、可再生——文字打印9、可压缩——主要特征10、可共享——具有扩散性11、价值型——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12、依附性——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可存在13、时效性——信息具有生命周期,如果信息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效用就会降低;14、信息的普遍性、客观性、无限性——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和变化的表现15、真伪性——通过信息我们可以判断某些内容是真是假二、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二信息技术的发展:1、语言的使用,距今约35000—50000年前;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2、文字的创造,公元前3500年;文字使文明得以传承,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空的限制;3、印刷的发明,公元1040的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400年;4、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及普及;19世纪中叶以后,电磁波的发现,实现了以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5、始于20世纪60年代,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二古代、近代和现代时期的信息管理活动古代:没有形成规模,社会信息资源数量有限,并且以纸质手抄本及印刷本为主,信息存储的方式是封闭的,私有的,信息管理的方法以手工为主;近代:信息管理活动以文献信息为中心,图书馆为主要场所;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主导着信息管理各时期的发展三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多媒体化2、网络化3、智能化4、巨型化5、微型化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实例1、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是,它就是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研究可逆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的能耗问题;2、生物计算机——又称仿生计算机,是以生物芯片取代在半导体硅片上集成数以万计的晶体管制成的计算机;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并以此作为生物芯片;并行处理、运算速度快10万倍、能耗十亿分之一、存储信息的空间百亿亿分之一;3、网络计算——指用户通过专用计算机网络或公共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技术;4、数字地球和智能化小区——前者是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数字地球被看成是“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够放入大量的地理数据”;住宅小区智能化是运用4C计算机、通与网络、自控、IC卡,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5、Internet2和下一代因特网——目的是满足高等教育与科研的需要,开发下一代互联网高级网络应用项目;具体指的是比现行的因特网具有更快的传输效率、更强的功能、更安全和更多的网址,能够基本达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目标的新一代因特网;6、虚拟现实——VR,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是利用电脑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五前沿技术1、移动终端设备——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2、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10m内的无线电技术;a.能够有效的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b.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从而使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捷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采用分散式的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一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速率为1Mbps;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蓝牙的创始人是爱立信公司,1994年进行蓝牙研究;3、可穿戴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提出的创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把多媒体、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人们的衣着中;摆脱传统的手持设备而获得无缝的网络访问体验;4、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5、云存储——是在云计算的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6、物联网——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和嵌入型系统技术;7、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既可以接受人的指挥,也可以运行预先编排好的程序,还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指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机器人一般的组成执行机构机器人本体、驱动装置——驱使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构,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信号,借助于动力元件使机器人进行的动作;输入的是电信号,输出的是线、角位移量;主要使用的是电力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及工作情况,根据需要反馈给控制系统,与设定信息进行比较后,对执行结构进行调整,以保证机器人的动作符合预定的要求;可分为:内部信息传感器,外部信息传感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大提高机器人的工作精度控制系统——一种是集中式控制,即机器人的全部控制由一台微型计算机完成;另一种是分散式控制,采用多台微机来分担机器人的控制;复杂机械等;第二节计算机编码与数制一、计算机编码一西文字符编码ASCII码用7位二进制数进行编码能表示2的七次方即128个不同字符的编码包括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0~9十个阿拉伯数字、32个专用符号例如、34个控制字符;扩展的ASCII码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可表示2的八次方即256个不同的编码制;在ASCII码中,一个英文字母不分大小写占一个字节的空间,一个中文汉字占两个字节的空间;英文标点占一个字节,中文标点占两个字节;二汉字编码1、汉字信息交换码国标码国家标准GB2312-80,有时又称区位码;包括了6763个汉字,按使用频度分为一级汉字3755个和二级汉字3008个,以及符号等682个区位码的区码和位码均采用从01到94的十进制,国标码采用十六进制的21H到7EH数字后加H表示其为16进制数;国标码是一个四位的十六进制数;区位码是一个四位的十进制数;区位码和国标码的换算关系是:区码和位码分别加上十进制数32.2、汉字输入码外码——是用来将汉字输入到计算机中的一组键盘符号;一种好的编码应有:编码规则简单、易学好记、操作方便、重码率低、输入速度快等优点;3、汉字机内码内码——计算机内部存储、处理加工和传输汉字时所用的由0和1符号组成的代码;机内码是汉字最基本的编码且内码是唯一的,不管是什么汉字系统和汉字输入法,输入的汉字外码到机器内部都要转换成机内码,才能被存储和进行各种处理;4、汉字字型码——是汉字的输出码,输出汉字时都采用图形方式;汉字字型通常分为通用型和精密型;汉字字型码通常有两种表示形式:点阵和矢量轮廓表示方法;点阵型:简易型汉字-16X16点阵,提高型汉字-24X24点阵、32X32点阵、48X48点阵;PS:字型码所占字节数=点阵行数X点阵列数/8.矢量型:可以产生高质量的汉字输出;Windows中使用的TrueType技术就是汉字的矢量表示方式;5、汉字地址码——汉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型信息的逻辑地址码;6、各种汉字代码之间的关系:汉字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实际上是汉字的各种代码之间的转换过程,或者说是汉字代码在系统有关部件之间流动的过程;汉字输入码向内码的转换,是通过使用输入字典实现的;二、数制——也称计数制,是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一进位计数制——简称进位制;特点是数值大小与它在数中的位置有关;涉及:数码、基数和位权三个概念;1、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进制的符号二进制:0,1八进制:0,1,2,3,4,5,6,7十进制:0,1,2,3,4,5,6,7,8,9十六进制:0,1,2,3,4,5,6,7,8,9,A,B,C,D,E,F2、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二进制:R=2八进制:R=8十进制:R=10十六进制:R=163、位权——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权重倍率值,用基数R的i次幂表示;二常用数制的书写形式1、在数据的后面加一个特定的字母来表示它所采用的进制:二进制:11B八进制:11O十进制:11D十六进制:16H2、下标表示法:二进制:112八进制:112三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1、R进制转换为十进制:位权加和,即将R进制数按权展开,再在十进制的数制系统内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就是该R进制数的十进制数形式、2、十进制转换为2进制:基数除乘法,即整数部分的转换采用“除基取余”法,小数部分的转换采用“采基取整”法,然后再将转换结果合并起来;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和小数部分分别进行转换3、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取三合一法,即以二进制数的小数点为分界点,向左向右每三位取成一位,接着将这三位二进制数按权相加,得到的数就是一位八位二进制数,然后,按顺序进行排列,小数点的位置不变,得到的数字就是我们所求的八进制数;000B=0O 001B=1O 010B=2O 011B=3O100B=4O 101B=5O 110B= 6O 111B=7O4、八进制转二进制:取一分三法,即将一个八进制数分解成三位二进制数,用三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去凑这位八进制数,小数点位置依旧;5、二进制转十六进制:取四合一法;0000B=0H 0001B=1H 0010B=2H 0011B=3H0100B=4H 0101B=5H 0110B=6H 0111B=7H1000B=8H 1001B=9H 1010B=AH 1011B=BH1100B=CH 1101B=DH 1110B=EH 1111B=FH6、十六进制转二进制:取一分四法;7、八进制转十六进制:二进制作为纽带8、十六进制转八进制:二进制作为纽带三、本章错题:常见的ASCII码大小规则:0~<A~Z<a~z,数字比字母小,大写字母比小写字母小;两个字母的大写字母比小写字母小32,如A为65,a为970为48,空格键即VK_SPACE32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第一节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概述一、信息的来源一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1、直接获取信息——通过人的感观与事物接触;2、间接获取信息——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鉴别和挖掘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信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看书……3、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1、文献型信息源:文献是记录知识的载体;2、口头型信息源个人型信息源:如同学、父母等;3、电子型信息源:如广播、电视、因特网等;4、实物型信息源现场信息源:如运动会、各类公共场所及事件;二、信息的获取一信息获取的途径1、利用人力直接获取信息;2、利用设备来获取信息;3、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获取信息;……二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定位信息需求——需要什么信息;2、选择信息来源——哪里有这些信息,哪里方便寻找所要的信息;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检索法卡片式、计算机、阅读法和视听法;4、保存信息——A、整理信息、分类保存B、输入计算机保存5、评价信息——有效获取信息非常重要的步骤,直接涉及信息获取的效益;评价贯穿整个信息获取过程6、反馈信息——信息获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三信息获取的原则1、主动及时原则2、真实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4、全面系统性原则四信息获取的工具五信息价值的判断1、信息的准确性——信息涉及的事物是不是客观存在的,构成信息的各个要素是否都接近真实状况,有没有人为的偏差;2、信息的客观性——信息所揭示的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带人为偏见;3、信息的权威性——信息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4、信息的时效性——信息在某段时间或某一时期是否有效;5、信息的适用性——信息对于问题的解决是否有用以及作用大小;第二节因特网信息资源一、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一使用IE浏览器检索二使用搜索引擎检索1、全文搜索引擎——是广泛应用的主流搜索引擎,代表是Google、百度;它们从互联网提取各个网站的信息以网页文字为主,建立起数据库,并能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相匹配的记录,按一定的排列顺序返回结果;A、一类拥有自己的检索程序,俗称“蜘蛛“程序”或“机器人”程序,能自建网页数据库,搜索结果直接从自身的数据库中调用,百度、谷歌属于此类,百度存在竞价广告;B、另一类租用其他搜索引擎的数据库,并按自定的格式排列搜索结果,如Lycos搜索引擎;2、目录索引——也称分类检索,是因特网上最早提供资源查询的服务,搜集和整理因特网的资源,根据搜索到的网页内容,将网址分配到相关分类主体目录的不同层次的类目之下,形成像图书馆一样的分类树形结构索引;无需输入任何文字;虽然有搜索功能,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为真正的搜索引擎;如新浪、搜狐、雅虎;3、元搜索引擎——接受用户查询请求后,同时在多个搜索引擎上搜索,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代表的有InfoSpace、Dogpile、Vivisimo,中文的是搜星搜索引擎;4、垂直搜索引擎——2006年后逐步兴起的一类搜索引擎;专注于特定的搜索领域和搜索需求机票搜索、旅游搜索、小说搜索……;硬件成本低、用户需求特定、查询的方式多样;5、集合式搜索引擎——类似元搜索引擎,区别在于并非同时调用多个搜索引擎,而是由用户从提供的若干个搜索引擎中选择,如HotBot在2002年推出的搜索引擎;6、门户搜索引擎——AOL Search、MSM Search虽然提供搜索服务,但自身既没有分类目录,也没有网页数据库,其搜索结果完全来自其他搜索引擎;7、免费链接——简称FFA,一般只简单地滚动链接条目,少部分有简单的分类目录,不过规模要比雅虎等目录索引小的多;PS: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A、爬行B、抓取存储C、预处理D、排名三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1、提炼搜索关键词——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对提高信息查询效率至关重要,这方面的技巧是搜索技巧的基础;2、细化搜索条件——搜索条件越具体,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就越精确;3、用好逻辑符——搜索引擎基本都支持and、or、not、+、-等逻辑运算符查询,不同的搜索引擎使用的逻辑运算符不完全相同;And和not 可以缩小搜索范围,or会扩大搜索范围;4、强制搜索——通过添加英文双引号来搜索短词语,这一方法在查找名言警句或专有名词时显得格外有效;二、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内容及方法一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基本内容1、信息质量——这是评价信息资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术水平、可信度、时效性、内容的连续性等方面;2、范围——所提供的网上资源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3、易用性——这是用户使用信息资源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表现为连接速度要快、界面要友好、无空链或死链;4、稳定性和连续性——A、一方面,稳定和连续的信息资源,可以为用户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B、另一方面,说明提供这些资源的网站较为专业和敬业,有更高的参考价值;二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主要方式1、统计评价——通常这些网站所提供的资源可信度高,这是基于多数人意见的判定方法;2、专家或核心刊物评价——一般都做了分类,专业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3、个人推荐——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科学评价,学术参考价值较低;三CARS列表法所谓的CARS是指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相关支持三、常见的文件类型一文档文件:doc,docx,wps;文本文件:txt;二声音文件:wav,mp3,wma,ogg三视频文件:rm,rmvb,flv,mpg,avi四动画文件:swf,gif五演示文件:ppt,pptx六网页文件:静态网页—html/htm;动态网页—asp,jsp,php七电子表格文件:xls,xlsx,et四、信息资源的存储方法:一人脑载体存储二语言载体存储——语言是人类最早的信息资源存储形式之一,人们通过语言来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目的;三文字载体存储——文字既是一种信息表现方式,也起着存储信息资源的作用,记录文字信息的材料:石头、甲骨、简牍、纸张等;四书刊载体存储——书刊的出现晚于文字,特点是:信息存储容量大,高度集中五电信载体存储——包括电报、电话、电传等,特点是:传递速度较快,可以大大缩减信息的传递时间;六计算机载体存储——特点是:存储容量大,传递速度快,联网后处理信息的范围极大;七新材料载体存储——包括磁性载体:磁带、磁盘、磁泡晶体载体:硅片、集成电路光性载体:光盘生物载体:蛋白质、细菌这些新材料载体的共同特点是:容量大,效率高,可以有效地用来存储各种信息资源;第三章信息加工与处理第一节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本功能1、搜索信息资料2、编辑文档:word,excel,PPT3、玩游戏4、存放资料:一张普通光盘可存放三亿多个汉字5、画漂亮的图6、听音乐、看电影或动画片7、上网、看新闻,收发电子邮件8、制作电脑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9、电脑翻译10、制作数字电影二、计算机的基本特征1、运算速度快——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数运算;系统运算速度每秒万亿次,微机可达每秒亿次以上2、计算精确度高——由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3、逻辑运算能力强——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4、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5、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将预先编好的程序组纳入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预;6、性价比高——22世纪电脑必将成为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电器之一;PS:运算速度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通常用每秒钟执行定点加法的次数或平均每秒钟执行指令的条数来衡量;三、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具体问题——数学模型——算法——编程、调试——得到答案从具体问题抽象出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一个解此数学模型的算法,最后编出程序进行测试调整直到得到最终解答;寻求数学模型的实质就是分析问题;四、计算机简介一计算机的诞生:原因是从人类对计算工具的需求开始的;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由John Mauchly 和领导的研制小组为精确测算炮弹的弹道特性而制成了ENIAC计算机;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以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维修复杂,但它奠定了以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2、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晶体管的发明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逻辑元件采用了晶体管以后,计算机:体积减小,耗电减少,可靠性提高;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盘;软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还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应用以科学计算和各种事务处理为主,开始用于工业控制;3、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小、中规模集成电路SSI、MSI;小型计算机也蓬勃发展起来;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分时操作系统、会话式语言等多种高级语言都有新的发展;4、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逻辑元件和主存储器都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大规模集成电路——在单片硅片了集成1000—2000个以上晶体管的集成电路,比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提高了1~2个以上数量级;计算机发展到了微型化、耗电极少、可靠性很高的阶段;军事工业、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的空前大发展;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朝着巨型机方向发展外,还朝着超小型机和微型机方向飞跃前进;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在美国旧金山南部的硅谷应运而生,它开窗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IBM-PC系列机诞生后,几乎一统世界微型机市场;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的发展更加趋于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四计算机的应用类型。
初一第一课信息和信息技术课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03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社交媒体
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 亲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点滴,获取新闻资讯。
网上购物
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 方便人们足不出户购买所需物品。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个体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道德与法规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包括尊重他人隐私、保护知识产 权、抵制不良信息等。
信息法规
信息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旨在规范信息行为,维护 信息安全。
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
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 售,拓展业务范围。
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智慧物流
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物 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04
信息素养与道德法规
信息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
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获取、处理、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 决问题的能力。
在线支付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便快捷。
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
80%
网络课程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自 主选择各类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
100%
数字图书馆
电子书、在线数据库等资源为学 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料。
80%
多媒体教学
PPT、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教学 方式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弄清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培养信息意识。
(2)技能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明白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深远影响。
(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教学难点: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播放教学影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教学手段:应用网络传授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软件辅导教和学。
(3)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信息吗?(请学生回答)讲解:虽然我们还不能十分准确地说出信息是什么,但只要我们放眼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会发现,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当我们走到十字街口,我们会看到交通信号;来到学校,听到铃声,便知道是上、下课的信号;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广告、新闻;蚂蚁的触角传递一种信息;红绿灯代表一种信息;VCD碟片上的内容是一些信息,看报,IP电话,数字摄像机、收录机、卫星、古代的烽火台,手机、电话机、电视机、计算机网络等等。
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
讲授新课(一)信息信息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人类时刻也没有离开过信息。
从感性角度来看:就是指消息、报道、事实、图像、新闻、知识等事实。
从理性角度来看: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反映。
人类的六次信息革命............................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如符号、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通过机器处理和传输信息而产生的各种机器编码也是信息的载体。
2、主要特性◆ 传递性◆ 共享性◆ 储存性◆ 时效性◆ 可处理性(二) 信息技术1、定义:是人们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加工、处理和应用的各种技术。
2024年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
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 教案: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投影仪和电脑。
2.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给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定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如互联网、方式、电脑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五、信息处理方法(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收集、整理、分析、传递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信息和信息技术。
2.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信息处理方法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了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一、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它涉及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第1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信息的存在,提升信息意识;了解信息的主要特点和信息载体;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过程与方法:培养同学信息意识,提高同学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同学要合理利用信息和对有价值信息的共享。
教学重点
信息特点,信息的应用与发展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5’
1、应用:天气预报、医疗卫生、交通管理、航天
2、通过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讲解信息的发展,更加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高速化
三、小结2’
1、合理利用身边的信息,提升信息共享性意识
2、掌握信息的特点,理解信息的发展方向
四、作业4’
第十一页填表
回答教师的提问
阅读理解观察图1-1-1
利用身边信息引入“信息”概念。
例:你是如何升XXX中学?谁告诉你的?
二、授新课
(一)感受信息存在15’
1、自然信息
请同学阅读第三页1自然段,理解自然界中的信息无处不在
2、加工后的信息
例:广播、短信、天气预报、杂志、电子邮件等
填第四页表,试一试后附表
3、信息载体
定义:承载信息的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气味、电磁波等物体称之为信息载体
填表第五页,试一试后附表
(二)信息的特点7’
阅读理解信息的三个特点
1传递性
2共享性
3复制性
注:提倡同学对有价值信息的共享
(三)信息技术7’
定义:是扩充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表达、管理、交流、发布等能力的技术
1、获取:例手机短信
2、传递:烽火台的作用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 信息 → 信息技术 → 信息素养
- 信息特征 → 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
- 信息组成 → 数据、文字、图像、声音
- 信息处理 → 收集、分析、存储、传递
2. 教学总结
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今后可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另外,在课堂互动环节,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可以考虑采取更多的互动方式,如小组竞赛、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首先,对于抽象的概念,我将尝试使用更多具体的实例和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其次,我将增加小组讨论的时间和数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思考和交流。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信息时代下的竞争力。
- 实践活动:建议学生参加与信息相关的竞赛、讲座、实践活动等,如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学校信息科技节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
2. 拓展建议:
- 深入了解信息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深入学习信息的基本理论、技术与应用,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 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技术,如搜索引擎、数据分析软件等,进行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信息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 奇心,培养其积极探索的精神。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 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 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常见信息技术工具和软 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如何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 应用和影响。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如何因材施教也是 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学会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 和软件,如搜索引擎、电子邮 箱、办公软件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加工信息、传递信息 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 力。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 操作等方式,让学生 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 应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挑战自我
鼓励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和问题,如编程、数据分析 等。
提升能力
通过拓展延伸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 养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
05
评价方式与标准
过程性评价:观察记录,及时反馈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思考、发言、合作等方面; 记录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任务完成情况、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等;
答疑解惑时间安排
课后自习时间
安排专门的课后自习时间,供学生自主复习和完成作业,教师可 提供必要的辅导和答疑。
晚自习辅导
针对学生在晚自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安排集中答疑和辅导时间, 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困难。
预约答疑
鼓励学生提前预约答疑时间,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 个性化的辅导和解答。
初一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2024鲜版
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万 维网的基础协议,用于在Web服
务器和浏览器之间传输数据。
URL和DNS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用于标 识Web资源的地址,而域名系统 (DNS)则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
IP地址。
使用ORDER BY和 WHERE子句对数据 进行排序和筛选。
26
07
信息素养培养与道德规范
2024/3/27
27
信息素养定义和内涵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化社会中,具备有效获取、评 价、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 来的道德、法律和社会责任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重视程度,能够主 动寻找和发现信息。
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是指引 导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遵守道德 规范,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 行为准则。
2024/3/27
网络礼仪是指在网络交流中应该 遵守的礼貌和尊重他人的原则, 如不发表攻击性言论、不泄露他 人隐私等。
网络诚信是指在网络世界中应该 保持真实和诚实的态度,如不传 播虚假信息、不抄袭他人作品等 。
TCP/IP协议的出现
万维网的兴起
1990年代,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内容更加丰 富,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轻松访问各 种信息。
1980年代,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 标准通信协议,为互联网的普及奠定 了基础。
2024/3/27
12
网络协议与标准简介
TCP/IP协议
29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养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养是指引导青少 年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树立保护知 识产权的意识。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精华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节计算机的基本概念2.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一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二节文件的管理与操作3.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第一节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第二节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应用4.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第一节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第二节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应用5.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第一节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第二节演示文稿软件的高级应用6. 第六章网络与通信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互联网的基本应用7. 第七章计算机安全与道德第一节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计算机道德与法律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3.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进行信息处理和展示。
4.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
5.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计算机道德与法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的高级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
2. 学具:学生用计算机、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4.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
5. 练习:让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进行信息处理和展示。
6.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基本应用。
7. 练习: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遵守计算机道德与法律。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利用等过程 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都属于信息技术。
1、复习并整理笔记。
2、请举例说明你对信息及信息特征的理解。
3、你身边哪些事情应用到了信息技术。
4、你都知道哪些信息处理工具,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5、请写一篇关于“信息道德”小短文。
6、本节课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节信息技术 课,你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吗?请把你的感想写成一篇 小短文。然、改善环境的过程
中,不断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存储 、处理和控制利用等,进而产生了一系 列信息工具。各种信息工具的改善促进 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从另一个侧面反 映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下面让我们 共同来分享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四、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
②
获取 信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四、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
③
传递 信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四、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
④
存储 信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四、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
⑤
计算机的产生是一个划时代 的标志,它使信息记载、存 贮及传播数字化,它与通信 技术的结合,又使信息的交 流与传播消除了距离上的限 制,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从 狭义上讲:信息技术是以现 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信息究竟是什么呢?先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列图片
铃声
花香
手势
报道
报告
味道
信息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通过感知、语 言、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方式传递的内容都称为信息。
付雪_ 第一章信息和信息技术基础_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信息技术课堂教案设计分钟)信息时代已经到来。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
37分钟)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演示2:“西安简介”表述正确的文字“西安简介”打乱的文字。
分析讲解:空间上的传递:通过媒体上传播,虽在两地却看到了得到了同样“秦兵马俑.wmv”时间上的传递:通过在媒体上的存储,秦兵马俑经过两千多年之演示:回京短信。
信息的价值有很强烈的时效性。
有时人们必须及时获得和利用信信息是一种资源。
信息可以复制、产生多个副本,为人们共享。
信息在复制、传递、共享过程中,本身并不会减少,也不会消耗。
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和作用越大。
.ppsm”(见《课堂练习一、选择题以下信息哪些是自然信息?哪些是加工信息?(请在表1中□划√)。
每一个信息都具有普遍性、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时效性等所有的信息特征。
下面各例中,只是主要体现了某一个信息特征。
请选择出主要体现出哪一个信息特征。
1.李军在作文网上看到了一则“作文大赛”的通知,他赶紧和举办方进行联系,但对方告诉他现在报名已经截止了。
这个事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①时效性②共享性③依附性④普遍性2.如今我们能看到几千年前的齐国马车、商代青铜器、越王的宝剑、古代编钟、甲骨文等,这主要体现信息的( )。
①时效性②空间上的传递性③依附性④时间上的传递性3.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
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①时效性②共享性③依附性④普遍性4.尽管相隔万里,通过卫星信号,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坐在家中现场直播看到世博会各个场馆中的展览。
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①时效性②空间上的传递性③依附性④时间上的传递性5.网上登载的一篇文章可以被数以千计的人阅读。
这主要说明了信息具有( )的特征。
①时效性②共享性③依附性④普遍性三、判断题⒈()信息并不神秘,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就在人们的身边。
⒉()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信件、名信片等,都可以用来传达对朋友的问候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完成后应: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方式;3、了解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方法4、了解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点:体会生活中的信息。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信息;树立信息意识。
教学安排:3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包括信息和信息技术两部分内容。
要学习了解的内容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信息看似简单的概念,定义却不容易理解。
信息泛指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的可被感受的声音、文字、图像、符号等表征的某一特定事物的消息、情报或知识。
这个概念需要学生用大量的例子来体会和理解,而且比较抽象,也不如其他实际操作那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真正上好,理解这一课是有一定难度的。
信息还包括信息的获取与传递,上好该节课将为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使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理想,形成信息素养起到重要作用。
对信息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形成终身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和工作的认识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对于本课的教学,宜制作精美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利用信息技术所特有的多媒体功能来协助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信息在生活中应用的X围之广和作用之大。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上的是什么课?那么谁知道什么是信息?你是怎样理解信息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信息”。
教学环节二学习新课1、信息:(1)师:信息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动态播放关于信息的各种图片如:鸟语花香的景色、大雁南飞的情境等) 鸟语花香带给我们春天的信息;大雁南飞带给我们秋天将到来的信息;在学校,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下课的信息;马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给我们走或停的信息;广播中的天气预报里有当天和近期的气温、降雨、风向和风力等信息……(在图象与老师的讲解中,学生对信息有个初步的感受)师:消息、报道、事实、数据、新闻、知识等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信息。
人们通过信息认识各种事物,借助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从而互相合作,推动社会发展。
(2)师:同学们,既然这些都是信息,那么你能不能举例说说你知道的信息?课件出示题目:【说说看】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你熟悉的信息?它们向我们传递了什么?对我们起了什么作用?小组讨论,互相说说并讨论这几个问题。
请各小组推荐学生分别举例(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并引导学生说出离自己最近的相关信息)(3)我们举了这么多信息的例子,那什么是信息呢?能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吗?师概括:信息泛指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的,可被感受的声音、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符号等表征的某一特定事物的消息、情报或知识。
(这个概念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求学习死记硬背。
)2、获取和传递信息教师打开关于信息传递的图片或者动画资料。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那么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形式得到的?学生:通过眼睛看、耳朵听……师:你通过眼睛看,耳朵都得到了哪些信息?看谁说的多。
学生说出看到周围的世界,听到周围的声音等……师: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信息?生:鼻闻,口尝,手摸等方式。
师:信息的重要特点是可传递性。
谁可以举例说明人类有哪些著名事件中应用了信息的可传递性来为自己服务的?可以举古代的,也可以举现代的。
生:烽火狼烟……防空警报……教学环节三3、信息发布(1)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借助技术和仪器延伸了感觉功能,扩大了信息的获取X围和传递方式。
如: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弥补人脑容易遗忘的局限,使信息可以脱离人的大脑储存很久,同时改变了信息的呈现方式,使它的传播X围更广。
现代科学技术更神奇,它可以使人类获得自身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出示用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月球表面和坐在家里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是利用了延伸了哪些感觉器官?学生自己试分析(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引导学生说出是延伸了视觉器官与听觉器官等)(2)师:说说看你是否曾利用过现代科学技术获取和传递信息,它们延伸了你的那些感觉功能。
课件出示说说看要求。
自己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说出使用、话筒、眼镜等)师:我们在接受大量信息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发出或传递信息。
例如,给别人讲动画片的剧情,介绍足球比赛的精彩场面和结果等。
实际上,给别人写信、打、发电子,甚至表情或一言一行都是在发布信息。
你还有更多的发布信息的例子吗?教学环节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认了解了生活中的信息,你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收获?请学生分别回答教学环节五自评与互评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是不是已经对“写字板”有了简单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自评一下:(出示自评表)1.我会举例说明身边的信息了吗?____________2.我能说出人获取信息有哪些方法吗?_________3.我在能举例说出人类利用信息的特点来做事的例子吗?____________4.我能说出我发布信息的例子?____________5.回忆一下,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感到不理解的地方,还需要向同学或老师请教的,请告诉我们,好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你能简单评价一下其他同学的表现吗?展开学生间的互评。
第二课时一、导入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
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
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
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二、新授1.身边的信息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
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
(板书: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
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
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X中的微观世界。
(请学生列举信息的例子)。
一个人的表情,可以传递内心的喜怒哀乐;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
(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 师: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
2.信息与人类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
信息已经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资源,人类充分获取和利用信息改变生活。
举例:人们依据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和人体对人体需要营养信息的分析确定饮食结构;根据对气象云图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根据对学校同学爱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确定学校应该开设什么样的兴趣小组;根据对班上同学的期中考试试卷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确定因该在什么类型题目上应该重点复习……(学生举例)可见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学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今天这样的生活。
3.信息处理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我们的身边与大量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对我们有用的,因此我们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那么处理信息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是获取信息再处理信息最后输出信息。
(板书: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依照信息处理的过程有同学能告诉大家,人工处理信息(不借助其他设备)是怎样进行的呢?(讨论)人们用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觉器官就能直接获取外界的各种信息,经过大脑的分析、归纳、综合、比较、判断等处理后,能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并且采用说话、写字、动作、表情等方式输出信息。
三、练习讨论回答:信息和计算机有什么联系?举几个信息的例子口述:人类处理信息的过程,举几个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例子。
四、小结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变得更加快捷,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来自全球的各种信息,也可以将信息快速地传递到世界各地。
我们的处理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学好信息学这门学科般的更加的重要。
第三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2、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3、了解信息高速公路;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
(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有价值)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二、新课教学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
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1、信息的获取”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3、信息的处理”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