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仁的论述

合集下载

孔子关于仁德的论述

孔子关于仁德的论述

孔子关于仁德的论述

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仁德的论述。下面是几个重要的论述:

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意味着,要想修养自己并影响他人,首先要以身作则,尽管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了解他人的需求,才能满足别人的需求。

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强调了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孔子认为,要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不仅要有自己的见解,还要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人们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如同自己希望他人对待自己一样。这个原则强调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的重要性。

4. “仁者爱人,知者爱知。”这句话提出了仁爱和求知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仁爱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而求知则是人类发展智慧和学习的关键。

5. “修己以教人。”孔子认为,修养自己是影响他人的关键。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改变,才能真正影响他人和实现社会的进步。

这些论述中,孔子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修身养德和理解他人,人们

可以实现和谐、共同发展的社会。这些思想至今在中国文化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对孔子仁的理解和认识

对孔子仁的理解和认识

对孔子仁的理解和认识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表示人的一种最高道德品质。孔子认为,“仁”是一种道德追求,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标准组成,其终极形态为“大同世界”,就是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友爱互助、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孔子这样描述仁:“克己复礼”和“爱人”。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

说整理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一、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三、忠

一、“忠”的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忠,敬也,同心曰忠。

二、《论语》中“忠”的三类出现形式。

(一)交友

(二)事君

(三)治民

四、信

一、“信”的含义。

所谓信,《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又说“诚,信也”,以诚与信互训,这表明“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可靠。从信的字体构成来看,信从人从言,由“言”和“人”组成,即“人言为信”,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守言行诺,亦即“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五、恕

从曾子对“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所做的“忠恕而已”的高度概括,再到子贡“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追寻,可以感受到仁爱精神从理论层面进行一次次凝练的同时,实际上也为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层面而摸索出可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恕”

”何为

以“

“勇”

乱”

二、“智”在论语中的体现

1.为学方面

做学问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为智。

爱学习,不放荡,打好根基为智。

《论语》中并没有直接提出“智”,而是以对待知识的态度来说明智的语句也有很多,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荒于嬉

2.统治国家方面

作为统治者能够了解人才,选拔正直的人居上位为智。

不失人亦不失言,即慎言为智。

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敬鬼神但不沉湎于鬼神之事为智。

仁的内涵意义

仁的内涵意义

仁的内涵

“仁”的第一个层面是“为仁由己”。孔子关于仁的论述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二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的意思是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行为规范都合乎“礼”的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克己”就是“为仁由己”。意思是说,人的道德修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的,是个人独立的自由意志的表现,并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其实质是道德自觉或人的自觉。孔子视之为“为己之学”,主要就是个人道德知识的修养。

“仁”的第二个层面是仁之根本“孝悌”。“孝”,是子女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悌”,是弟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兄长,而“仁”的根本就是孝顺爹娘,敬爱兄长。此种观念受当时的宗法制影响,在这样一个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等级严密的社会中,孝悌的作用是很大的。孔子认为,只要君主将此种血缘亲情作用发挥好,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德。

“仁”的第三个层面是“爱人”。“爱人”是“仁”之本的推衍和泛化,是从血缘关系中外化出来的一种认识,它的具体方法是“推己及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外,孔子没有把“仁”捆缚在血缘和宗法关系上,在做到孝悌以后,他主张要超越“亲亲之爱”,以孝悌为中心,通过推己及人的方式无限地向外扩展自己的仁爱。他告诉我们,仁者“爱人”,这里的“人”不只是亲人,还包括广大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爱人”有两条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忠”和“恕”。孔子曾向弟子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进一步阐释说,孔子所说的“道”就是“忠”和“恕”。对于“恕”,孔子自己解释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忠则是恕中积极的一面,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作为有积极意义的道德行为,未必人人都有条件去实施;而“恕”是人人都可以做的,而且可以终身奉行。这两条原则总括起来便是“推己及人”,即自己事事行得通,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忠恕之道也沉淀了中华民族诚信、和谐的理念。此外孔子主张的“爱”是“差等之爱”,差等的标准就是礼。孔子对仁的论述十分宽泛,但都是遵循着一个原则,就是礼。“仁者,爱人”表现在统治者身上就是要有爱民之心,实施仁政和德政。“爱人”积淀为中华民族“以人为本”“德治”等管理理念。

孔子中仁的观念

孔子中仁的观念

在孔子的整个道德体系中,“仁”是其核心思想,“信”则是其重要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信”也是孔子一生中用以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关于诚信的地位,孔子从多个方面作了论述。 1、“信”是“仁”的必然要求孔子的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信”是这一道德标准的必然要求。仁者、贤者必然具备“信”这种道德品质,而试图通过修身以“成仁”“成贤”者,在人际交往中也就必须努力做到“信”。孔子提出,做人要“主忠信”,即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他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以便通过孝、悌、信、爱等品质的培养而迈向“仁”的境界。对于古人“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的重“信”作风,孔子推崇、赞叹不已。孔子的学生曾参特别重视“信”的修养。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哭闹着要同去。妻子就对儿子说:“你在家好好听话,等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儿子信以为真,不闹了。曾参回家后,儿子把妈妈要杀猪的事告诉了他。曾参沉吟片刻,就和儿子一起去把猪绑了起来,准备宰杀。妻子回来了,连忙制止:“别杀猪,我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参严肃地说:“对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无知,父母教什么,孩子就学什么。你要骗他,他就会去骗别人,这怎能教育孩子向善呢?”最后还是把猪杀了。这个故事表现出曾参在“信”的问题上不容丝毫苟且,他既以此教育儿子,其实同时也是自己修身以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需要。这正如庄子所说:“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信”是“仁”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所以,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即有仁德的人必然能说出好的话,能做到“信”;但能说出好的话、能做到“信”的人却不一定就具备了仁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孔子的回答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除了“信”之外,还必须做到恭、宽、敏、惠,还有忠、敬、智、勇,甚至刚、毅、木、讷等。总之,“仁”既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一个兼涵诸德的总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做到“信”。 2、“信”是立身的关键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孔子“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一)孔子对“仁”有诸多阐释,仅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处,而“仁”的基本内涵浓缩在他与樊迟的问答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二十二章》】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为父之道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冯友兰认为,孔子的“仁”以同情心为本,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故曰爱人为仁。

(二)有时候,孔子用“仁”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品德,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在这一场合下,“仁”的含义是品德完美。

二、《论语》中“仁”的诠释。

(一)真性情的合理流露。

实践“仁”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它是我们真性情的一种合理流露。仁在我也,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三十章》

1、性情为真。

孔子认为,巧言令色矫饰以媚悦于人,非真性情的流露,故“鲜矣仁”;“刚毅木讷”之人,质朴有真性情,所以“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三章》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二十七章》

2、“合礼”流露。

孔子认为,人的真性情或有所偏而为过,所以不但要有真性情的流露,还要合理。如何合理?即合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所以仁为人之性情是真的,而又须合礼流露。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第七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论述孔子仁的特点

论述孔子仁的特点

论述孔子仁的特点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和理念。其中,他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孔子仁的特点,包括其内涵、价值和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一、仁的内涵

1.仁的直观表现:孔子认为仁是人性的本质和道德的基础,是人类共同具备的品质。仁包括爱心、关怀、宽容、礼貌等,并体现在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处事原则等方面。

2.仁的修养过程:孔子指出,仁的培养需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来实现。只有先修养自己,陶冶自己的品德,才能正确对待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3.仁的实践方式:孔子主张实践仁道,通过言传身教来对待他人。他提倡以仁为中心的关系,即推己及人、敦厚和睦,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仁的价值和意义

1.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孔子的仁思想强调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性尊严。并且他认为,通过仁德的实践可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人类的幸福。

2.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孔子认为仁可以带来公正、公平的社会秩序和法制。他主张以仁为基础的治理方式,通过推崇仁德的领导者和官吏来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仁可以在人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和谐与稳定。孔子提倡以仁为中心的关系,使个体在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中维持良好的交往方式和道德观念。

4.奠定健康的人格基础:仁的培养过程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形成积极向上、宽容和谦虚等健康的人格基础。这种健康的人格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三、孔子仁思想对社会的影响

孔子关于仁的名言有哪些

孔子关于仁的名言有哪些

孔子关于仁的名言有哪些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孔子的名言中也有关于仁的。那孔子关于仁的名言你知道吗?下面分享了孔子关于仁的名言,供你参考。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关于仁的名言【经典版】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

3、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4、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5、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孔子

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孔子

8、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11、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子

1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1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

14、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1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

孔子“仁”思想的形成、内涵及重要地位

孔子“仁”思想的形成、内涵及重要地位

孔子“仁”思想的形成、内涵及重要地位

孔子的“仁”思想形成于他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之中。他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目睹着社会动荡、战争和人性的堕落,深感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人都应该具备仁爱之心,以亲爱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为基础,实行和谐、公正、稳定的社会。

“仁”的内涵包括:

1. 爱人:仁爱他人,关心、尊重和体谅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2. 忠恕:忠诚、恪守道义,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怀着恕心,宽容和原谅他人的过失。

3. 孝顺:尊敬和孝敬长辈,培养家庭和睦的关系。

4. 亲和: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 合作:通过合作与协调来解决问题,追求共同利益。

孔子的“仁”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首先,它是儒家

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被视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和基本原则。其次,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最后,它在中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影响和塑造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孔子的“仁”思想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今天的中

国社会和国家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和艺术等方面提出的主张,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不仅超越了时代,而且还超越了国界。可以说,儒家思想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孔子“仁”思想的阐释:(一)仁: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孔子把他认为人类有价值的内在道德自觉都包涵在仁之内,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内容。具体讲,“仁者爱人”作为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包涵着内在的理性化的情感意志不断升华的三个层次的境界:⑴爱自己,即对自我生命(包括自然的和精神的)价值的肯定、尊重和珍爱。⑵爱亲人,即以孝悌为本对家庭亲人的挚爱。⑶“泛爱众而亲仁”,即对芸芸众生有等差的博爱,“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从“内圣”即自我仁的修养,到家庭仁的体现,再扩大到“外王”行仁于天下的进程,无不贯穿着孔子由内向外不断升华的“爱人”精神。(二)修己:为仁由己“仁”的获得,关键是“修己”,“修己”是为仁的前提和决定因素。孔子认为,致力于仁的修养,固然要受到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但起根本作用的是内因,“为仁由己”在于个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修己获仁不是受他人强制的,而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⑴修己成仁的前提是立志行仁。有了“志于仁”的强烈的道德精神,就会把理性的道德要求转化为道德主体的感性欲求和自觉行为,同时,使人们在践行“仁”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的快慰。⑵致力于仁,就要把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选择落实到道德行动上。能否成为仁人君子,关键在于他是否致力于去践行。能在急遽变革和颠沛困顿中经受住考验,时时与仁同在,事事依仁而行。⑶修己以敬。对待事物,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就能把事办好。⑷“修己”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只有经常自我反省的人,才能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自觉地以仁为价值取向实现自我更新。⑸人而为仁还应“依于仁、游于艺” 以诗乐陶冶情操。(三)孝悌:为仁之本

孔子思想研究:仁

孔子思想研究:仁

孔子思想研究:仁

孔子思想研究:仁

2008-07-11 21:40:15| 分类:儒家文化阅读13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一点大约没有什么问题。但什么是“仁”,说法就很不一样。孔子自己,就有好几种说法,比如“爱人”(《论语·颜渊》),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比如“克己复礼曰仁”(《论语·颜渊》)。我自己比较认同的,是孟子的说法:“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仁,当然不等于“恻隐之心”,所以孟子没说“仁,恻隐之心也”。不过,一个人如果有了“恻隐之心”,那就是“仁”,或者说就有“仁爱之心”了。

对仁的解释,《说文解字》:“仁,亲也。”《吕氏春秋》:“孔子贵仁。”(《不二篇》)《汉书·艺文志》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寓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先秦时期其它文献多有论仁,《国语·晋语》:“爱亲之谓仁。”《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国风·齐·卢令》:“其人美且仁。”《尚书·金縢》:“予仁若考。”孔子吸收以往“仁”的观点,进而完善成为“仁”学体系。

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本立而道生”。“仁之本”就是“孝弟”,孝顺父母,尊重兄长。《孝经·五刑章》:“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经·广要道章》:“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礼记·礼运》:“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

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百善孝为先是孔子最基本的道德伦理准则,同时也是治家之策。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核心同样是“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孔子认为孝弟是“仁”之本,正是其伦理思想的反映。伦理思想推而广之,就成为治国之术,进而构建“仁”学体系,其基石就是孝悌。

孔子关于仁的名言有哪些

孔子关于仁的名言有哪些

孔子关于仁的名言有哪些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孔子的名言中也有关于仁的。那孔子关于仁的名言你知道吗?下面店铺分享了孔子关于仁的名言,供你参考。孔子关于仁的名言【最新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关于仁的名言【经典版】

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

3、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4、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5、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孔子

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孔子

8、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11、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子

1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1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

14、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1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名言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名言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名言

1.孔子关于"仁"的名言

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译文:道德高尚的人就算在吃饭睡觉时也会按道德标准去做,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译文:可以称之为仁的人,一定是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只有从自己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乐于助人,这才是可能通往仁的路。

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译文: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

4、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论语·颜渊》

译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作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译文: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加给别人了。这正是推己及人,心在仁道。

2.求孔子关于“仁”“礼”“德”相关名言

【原文】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

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孔子名言及解释学而时习之孔子名言。

孔子的仁的定义

孔子的仁的定义

孔子的仁的定义

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哲学思想因其蕴含的智慧和道德良知而被中国人民广为传颂。孔子的“仁”被誉为经典的道德准则,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孔子把“仁”作为道德的目标,并认为它是人类行为的最高标准。本文将探讨孔子对于“仁”的定义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孔子对“仁”的定义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为人民服务” (子曰:“君子之所以为君子者,以其 serving people 也。”)。这一表述清晰地表明了孔子“仁”的核心意义,也就是要服务于民众,将自己的利益置之于不顾,而将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人,应该首先将道德规范放在首位,并以此为行为准则,借此来确保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孔子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这是“仁”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孔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那么社会上的不和将会迅速消失,人们之间的互信和互爱将不断增强。他认为,只有具备了这种气质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和榜样,发挥他们的潜力和智慧,并为其他人树立榜样。

在孔子看来,“仁”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美德,更是一种社会性的美德。他认为,通过仁爱的行为,人们可以在社会上获得尊重和荣誉,而且还能使其他人开生支厅的生产能力,进而改善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因此,“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品质,更是社会进步的关键。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中庸”的思想,即保持一种中庸的态度和行为。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态度,才能避免极端思想的困扰,同时也能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完美。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思想方式,应该贯穿于一个人的生活中。

孔子论仁

孔子论仁

【原文】6·22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怎样才算有仁德,孔子说:“仁人是难事做在人前,收获退居人后,这就叫仁了。”

【评析】孔子说的“先难而后获”主要是指有困难自己上,有收获别人先的意思。孔子把“先难而后获”提高到“仁”的程度,足见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作为问题的另一面,就是反对不劳而获,或者获大于劳。所以,人格健康的人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吃苦。也就是说,人要自强,不能整天听天由命。

【原文】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假如有一个人,能广泛地对民众施予和救济,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尧、舜也许都难以做到呢!仁人,就是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想自己过得好,也帮助别人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做人要自立自强,还要懂得为他人着想。这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问题的两面,。胡锦涛在访问印度的演讲中曾引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中国自己要发展,也希望同其他国家和谐相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国际关系如此,人际关系也一样。仁包含情感上的爱及物质生活上的扶

助,而更注重道德上的励导,目的在于使其成为有德行有成就的人。【原文】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nìng)。”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孔子对仁的定义

孔子对仁的定义

孔子对仁的定义

孔子的仁是亲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间互相亲爱。孔子明确提出:仁者,爱人。儒家认为应当用“仁”来处理伦理社会关系,主张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而孝悌则是“仁”的根本。

“仁”是儒家最基本的社会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他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无不围绕仁展开,三纲五常是儒家倡导的基本社会伦理准则,而“仁”是五常之首的地位。所以,了解儒家思想,首先就要理解儒家的“仁”的基本涵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对仁的论述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

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