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_巩崇水

合集下载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引言:

雷暴天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雷暴天气的频率和强度也呈上升趋势。针对中国近30年的雷暴天气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雷暴天气的发展趋势,为天气预报和应对灾害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一、雷暴天气的定义和形成机制

雷暴天气是指在特定的大气环境下,云团产生强烈对流运动并伴随着闪电、雷声、狂风暴雨等现象的一种天气现象。雷暴天气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大气具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上升运动,水汽充足以及大气中存在足够的不稳定能量等。

二、中国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中国是雷暴天气频发的国家之一,其时空分布特征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从时间上看,雷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夏季,其中以

7-9月份较为集中。从空间上看,中国南方地区雷暴天气发生

频率较高,尤其是四川盆地、江南地区以及华南地区。而中国西北地区雷暴天气发生频率较低。

三、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近30年的中国雷暴天气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发

现以下几个变化趋势:

1. 雷暴天气的频率呈上升趋势:近30年来,中国各地雷暴天气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相吻合。

2. 雷暴天气的强度增加:近30年来,中国雷暴天气的强度呈上升趋势,即短时间内的降雨量增加、雷电活动更为频繁。

3. 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有所改变:近30年来,中国北方地区的雷暴天气发生频率逐渐增加,而南方地区的雷暴天气发生频率略有减少。

4. 雷暴天气与其他气象现象的关联性增强:近30年来,随着气候的变暖,中国雷暴天气与其他气象现象,如台风、暖湿气流等的关联性也越来越明显。

呼和浩特市雷暴日数变化特征与气象要素关系的分析

呼和浩特市雷暴日数变化特征与气象要素关系的分析
20
文章编号 1005-8656(2019)03-0020-04
内蒙古气象
2019 年第 3 期
呼和浩特市雷暴日数变化特征与气象要素关系的分析
刘正源 1,2
(1. 内蒙古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1;2.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22)
摘要 利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6 个气象观测站 1960—2013 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市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年平均雷暴日数为 36.6d,呈南北多中部少纬向型特征; 54a 来雷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减少幅度为 1.9d/10a;该地区雷暴出现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主要集中在 5—9 月之 间,而夏季(6、7、8 月)出现次数占全年的 73.5%;雷暴日数与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降水量、气压和水汽压间 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水汽压存在较显著的关系。
关键词 呼和浩特市;雷暴日数;气象因子
中图分类号 P44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4174/j.cnki.nmqx.2019.03.005
引言 雷电是自然界最为壮观的大气现象之一。雷暴
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1]。 雷暴过程产生强大闪电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 击波、剧烈的静电场和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能够在瞬 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击毁建 筑物、供配电系统、通讯设备,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 中断,引起森林火灾,仓库、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 至爆炸,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雷暴灾害已 成为联合国公布的 10 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 防雷减灾已成为国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内容, 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 泛关注,近年来,较多学者针对雷暴事件的年代际变 化进行分析。巩崇水 等[3]在近 30a 中国雷暴天气气 候特征分析中提出,近 30a 中国北方地区的雷暴整体 呈现出减少趋势,但是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段却有相 反的变化。此外还有一些针对不同地区雷暴活动的 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4-6]。内蒙古区域广阔,天气 类型复杂多变,雷暴分布不均匀,以中部地区出现 最多,年雷暴日数一般在 30d 以上 [7]。呼和浩特市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 40°51 '~ 41°08 'N, 110°46 '~ 112°10 'E,总面积 17224km2,海拔高 度在 920 ~ 1200m,地势平坦西低东高,北、东、南 三面环山。年平均雷暴日数 36.6d,属雷暴灾害易发 区。本文利用呼和浩特市 1960—2013 年常规气象观 测资料对雷暴日数变化特征及相关气象因子进行研 究分析,以揭示雷暴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气

近30年西藏地区雷暴日数的气候分布特征

近30年西藏地区雷暴日数的气候分布特征
8 5 0 0 0 0 )
8 6 0 0 0 0 ;
3 .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 拉萨
摘要 : 利用西 藏地区 1 9 8 0— 2 0 0 9年逐月雷暴 日数观测 数据 , 分析了近 3 0 a 来西 藏地区雷暴 的时 空分布 特征以及影响 雷暴天 气 的气象 因子 。结果表 明: ( 1 ) 雷暴天气 主要 发生在西藏那 曲地区 , 并 由该 区域 向西南 、 东南部 逐渐 递减 , 且雷 暴天气发 生的
域 的雷暴变化特征及西藏地区防雷减灾对策 。
由此可见 , 以往大 多数研 究侧重 于西 藏局部 地 区的
合国列为“ 最严 重的十种 自然灾 害之一 ” , 它对气候 变化 的影响及其 响应 问题 越 来越 受 到人 们 的关 注。邓德 文
等 …从雷电活动监测 、 雷 电活动特征 以及 雷电活 动与气
中心位置 随着季节有所差别 。夏季雷暴 E t 数最多 , 其次是秋 季和春季 , 冬季 雷暴 日数最少 。( 2 ) 近3 0 年来 年或各 季节 的雷
暴 日数基本呈现减少 的趋势 , 尤其以 2 0 0 0年之后 最为显著。雷暴 日数以 2 0 0 3年为突变 点 , 开始 急剧减少 。( 3 ) 雷暴 日数 和
提早 、 年终雷 日推迟的现象 ; 朱 克云等 “ 确定 了雷
暴发生时的雷暴云红外云顶亮温值以及 雷暴 与红外水 汽

昌都30年雷暴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昌都30年雷暴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化, 以及 雷暴持 续期 、 续 时 间、 动 方 向、 雷暴 日数 。结 果表 明 : 持 移 强 昌都 雷 暴 集 中 出现在 5 9月 , 以 ~ 尤
7月份 雷暴 日数 最 多 ; 一天之 中雷暴 主要 出现在 午后 至傍 晚 ( 3 O时) 每 次雷 暴持 续 时 间 多在 3 1 ~2 ; 0分 钟 以 内;0年 昌都 雷 暴 日数 、 暴 持 续 期 、 雷暴 日数 均 呈 减 少 趋 势 ; 暴 初 日略 有 推 迟 , 日有 所 3 雷 强 雷 终
数 相差 达 2 之 多 。 昌都 年 雷暴 日数 在 3 ~6 倍 8 6天 , 最
多 年 出现在 1 7 9 3年 , 6 天 ; 为 6 最少 年 出现 在 1 8 9 3年 , 为 3 天 。雷 暴 日数 最 多 年 与最 少 年 相 差 2 8 8天 , 明 表 昌都 雷暴 的年 际 变化 比较 大 。从 昌都 1 7 ~ 2 0 9 1 0 0年 逐年 雷暴 日数 ( 1 来看 雷 暴 的年 代 变 化 , O世 纪 7 图 ) 2 0
数呈 逐 月 减 少势 态 , O年 雷 暴 总 日数 为 2 5天 , 3 9 出现 频率 为 1 . ; 季 ( 2 9 1/ 冬 9 6 1 ~2月 ) 昌都 很 少 出现雷暴 ,O 3 年雷 暴 总 日数 仅 为 3天 , 出现频 率 为 0 2 。 .
2 3 雷 暴 的 月 际 变 化 .

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

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

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

气候变化不仅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单个国家和地区的气象灾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近30年来,我国各地频繁

发生严重的气象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将对近30年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影响特征分析。

首先,台风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气象灾害之一。自1990

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6至7个台风登陆,其中东南沿海地区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引发了大面积的水灾和风灾,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受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以及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

其次,干旱是我国另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在过去的30

年里,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经历了多次严重的干旱。由于水资源短缺,干旱对当地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畜牧业遭受重创,地区内部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此外,暴雨洪涝成为我国的又一主要气象灾害。近30年来,我国频繁出现特大暴雨和强降雨,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洪涝造成的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可忽视。洪涝的主要影响区域集中在沿海地带和西南地区,尤其是江河流域和山区地带。由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雷电活动的增加,暴雨过程增加了城市内涝和山洪灾害的风险。

此外,地震和暴雪等极端天气也时常给我国带来严重的气象灾害。尽管地震不是典型的气象灾害,但它常常与各种气象灾害相互交织,对人民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暴雪则经

常导致交通瘫痪、农业损失和城市生活受阻,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雷暴是一种强烈的天气现象,其带来的强烈雷电、大风和降雨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因此其雷暴气候分布特征也十分复杂多样。本文将探讨中国雷暴气候的分布特征以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

中国的雷暴活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华南地区。这些地区多山多水,气候湿润,是雷暴形成的适宜环境。而西南地区的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以及青藏高原周边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多变,地理环境因素也是雷暴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雷暴活动的季节分布特征不太一致。东部地区的雷暴活动最为集中在夏季,尤其是6月至8月。这是因为夏季东亚季风的影响,湿热气流易于形成对流层,进而形成雷暴。而西南地区的雷暴活动则以夏季为主,但在夏季之外的其他季节也有一定的雷暴活动。这主要是由于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影响,在较干燥的气候条件下,雷暴形成仍然存在一定的机会。

近年来,中国雷暴气候出现了一些变化趋势。首先,雷暴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气候变暖使得大气层不稳定性增强,有利于雷暴的形成。短时强降雨也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其次,雷暴活动迁移的趋势明显。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东部地区的雷暴活动有所减弱,而西南地区的雷暴活动有所增加。这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地球环流格局变化的影响。再次,雷暴天气的预测能力有所提高。随着气象科学的进步,雷暴的

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得到了更好的认识,并且天气预测技术的提高使得对雷暴的预警变得更加准确和及时。

国内主要机场雷雨特点分析总结

国内主要机场雷雨特点分析总结

国内主要机场雷雨特点分析总结

一、全国雷雨分布情况以中国境内2600个气象站的的实际观测资料为统计数据,根据雷雨活动的频度和雷害的严重程度,我国把年平均雷雨日数T>90的地区叫做强雷区,T≥40的地区为多雷区,15≤T≤40的地区为中雷区,T≤15的地区为少雷区。全国的雷雨分布情况如下:我国雷雨区的分布在地理上南北以长江为界,东西以黄河河套为界:长江以北和河套以东地区的年平均雷雨为大致30-40次;长江以南地区都在40次以上,其中珠三角和海南北部的年平均次数高达百次;西北地区数量极少。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是因为造成各地雷雨的天气系统迥然不同和气候带差异:华南地区及东南沿海深受副热带高压、西南季风及热带气旋影响,加之靠近海洋水汽丰富,雷雨极易发生;华中地区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一年内降雨大多集中在夏季的6-7月;华北、东北地区虽然远离副热带高压,但从夏季从蒙古进入的黄河气旋和东北冷涡数量很多,雷雨数量也非常可观;西北地区属于副热带大陆气候,远离海洋缺少水汽,冷空气一般只带来风沙天气。二、国航主要运行基地机场大致统计数据和雷雨天气特点

(一)华北地区/首都机场

首都国际机场年平均雷雨日数为32天,年最多雷雨日42天,

年最少雷雨日17天。月最多雷雨日19天。上图显示了累年各月雷雨出现的平均日数,雷雨集中出现在夏季,占全年总日数的约70%,且以7月出现的最多,平均为10天,其次是6月和8月,平均都是6天。从雷雨出现的平均次数来看,也是7月出现最多,平均达29次,其次是8月,平均26次,再次6月,平均18次。

近50年无锡地区雷暴日气候特征分析

近50年无锡地区雷暴日气候特征分析

近50年无锡地区雷暴日气候特征分析

吴莹崔浩牛文胜

(无锡市气象局无锡 214101)

摘要

雷暴是对流旺盛的天气系统所产生的天气现象,是一种对流性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大风, 甚至冰雹和龙卷风等恶劣天气。雷暴天气有很强的局地性和突发性, 它的形成、发展过程十分迅速, 因而增大了准确预报的难度。雷电灾害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一大气象灾害。无锡地区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人口、城市、电网、交通、建筑密集,对雷电的影响敏感,针对本地区的雷电灾害严重情况,分析研究无锡地区雷暴的年际变化、年代际、月、日变化规律等,对于雷暴预报及防御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主要利用无锡地区(无锡、江阴、宜兴)1960~2009年近50年雷暴资料,统计分析了无锡地区雷暴日的气候特征,结果显示:无锡地区属于多雷区,但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呈波动式下降的特征,80年代前后是无锡地区雷暴日数的转折点。区域内雷暴的活跃期是3月~9月,7、8两月为雷暴高发期,季节变化对雷暴影响非常大,甚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雷暴活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8~20时之间雷暴易发期为13~19时。地形对雷暴发生发展及强度等有明显影响作用,无锡地区雷暴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走势,多山丘、多水体附近雷暴发生概率要比其他地形影响多。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得出无锡地区雷暴的周期性特征比较明显,并且其周期具有自相似特征,主周期中包含着时间尺度更小的次周期:无锡存在19~20年、13~15年,准12年,准7年,准3年的震荡周期;江阴存在准20年,13~15年,准13年,准11年,准3年的震荡周期;宜兴存在准20年,准15年,7~8年,3~4年的震荡周期。初步探讨了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的雷暴的影响,发现高温日数的增加对于雷暴的发生没有明显作用,但相对湿度的下降及平均气温、地面气温的升高在各个季节对雷暴的发生有不同影响。关键字:雷暴气候特征周期特征

1981-2010年三门峡地区降水雷暴特征分析

1981-2010年三门峡地区降水雷暴特征分析

1981-2010年三门峡地区降水雷暴特征分析三门峡位于河南西部,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三门

峡降水天气较多,几乎每年均会发生暴雨、雷电灾害,给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不利

影响,甚至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为了及时掌握三门峡地区降水雷暴气

候变化规律,从而更好的防灾减灾,最大程度的降低暴雨、雷电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

通过对三门峡地区近三十年来的降水、雷暴天气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掌握该地区暴雨、

雷电气候特征,以期为当地开展暴雨、雷暴预警预报及暴雨灾害防御提供重要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文研究资料为1981-2010年三门峡地区四个国家基本气象站(三门峡、卢氏、灵宝、

渑池)地面观测资料,规定日降雨量≥50mm为1个暴雨日;本文主要采取气候倾向率等梳理统计方法对三门峡地区降水雷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2.1.1 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

统计分析1981-2010年三门峡降水数据资料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不但具备一定的

规律性,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突变性。通过分析三门峡地区四个站点三门峡站、卢氏站、灵宝站、渑池站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可知,三门峡地区四个站点的年降水量整体上均呈减少趋势,但是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有所差异。其中,三门峡站近三十年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

48.168mm/10a;卢氏站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16.464mm/10a;灵宝站的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15.264mm;渑池站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24.1 mm/10a。在这四个测站中,只有三门峡站气候

内蒙古雷暴活动特征分析

内蒙古雷暴活动特征分析

收稿日期:2022-02-15

基金项目:本文系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项目资助㊂

作者简介:石茹琳(1994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雷电物理与雷电预警㊂通讯作者:徐燕霞(1986 )

,女,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雷电监测预警㊂内蒙古雷暴活动特征分析

石茹琳1,徐燕霞1,王曼霏1,李庆君1,高 菲2,姜雨蒙3

(1.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2.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3.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 摘 要:利用1971年 2013年内蒙古地区116个站的雷暴日观测资料,

采用常规数理统计㊁气候倾向率和经验正交函数(E O F )

等方法,对内蒙古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㊂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雷暴日数总体呈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全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0d ,呈现波动减少的趋势,下降幅度为2.0d /10a

;夏季为雷暴多发期,峰值出现在7月;雷暴平均初(终)日为4月下旬 5月下旬(9月中下旬 10月上旬),雷暴初日在内蒙古中部出现最早,西部其次,东部最晚;根据E O F 分析将内蒙古雷暴异常分为全区一致型㊁东西差异型㊁纬向型和径向型4种类型,其中全区一致型为主要分布类型㊂

关键词:雷暴日;时空分布;初终日;经验正交函数

中图分类号:P 446(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2)17 0078 05 雷暴是一种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强对流天气现象,通常伴有大风㊁暴雨㊁冰雹等气象灾害,是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

近30年中国暴雨时空特征分析

近30年中国暴雨时空特征分析

近30年中国暴雨时空特征分析

林建;杨贵名

【期刊名称】《气象》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In term of precipitation data of 2400 stations from 1981 to 2010,annual,seasonal and monthly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instorm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es of rainstorm have been increased evidently since 21 century especially in the south of China,but the dura-tion is relatively

short.Rainstorm days have been increased,but th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s not as much as in 1990s.Variation trend of the annual

(monthly)precipitation amoun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of rainstorm days,but rainfall is averagely more while the rainstorm days are less during spring rainfall phase over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Distribution of the maximum annual rainstorm days is very similar with that of the annual mean rainstorm days,revealing the feature of more in south and east but less in north and west.Maximum annual rainstorm days are more than double of annual average rainstorm days with multi-centers due to the effect of topography.The months of maximum monthly rainstorm days over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same province are incompletely same as the result of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weather systems.Generally,rainstorm days have been increased since 2000,rainstorm begins earlier,ends latter and

近30年环青海湖北岸雷暴的气候特征分析

近30年环青海湖北岸雷暴的气候特征分析
存 在 着变 暖 的总 趋势 , 电 、 雷 暴雨 洪 涝灾 害事 件 在增
2 结 果 与 分 析
多 随着 社会 经济 的发 展 . 暴引 起 的人身 伤亡 和财 雷 产 损失 呈逐 年 上升 的趋 势 。对 于青 海省 及 部分 地 区 的雷暴 天 气气 候 特 征研 究 也不 少I ”但 对青 海 湖北 s , 岸 雷 暴气 候统 计特 征方 面的研 究 尚鲜 见报 导 。为 掌
暴 天 气的 气候 变化特 征 结果表 明 : 海湖 北岸属 于 雷暴 多发 区 ,2年 平 均雷暴 日数 为 4 青 3 3天 . 际 变化 幅度 年
大 , 多年 为 5 最 6天 , 少年 仅 为 6天 ; 最 全年 之 中, 季 出现 次数 最 多 , 占全 年 总 日数 的 6 . 秋 季 次 多 , 夏 约 97 %; 占
9 0天 ) 强雷 区 ( 9 和 > 0天 ) 的划 分 , 晏 县属 多雷 区 。 3 .海晏 县 月 际雷 暴发 生 次数 具 有 典 型的单 峰 型 特 海 )
的 缩短趋 势 。2 0世 纪 9 0年代 雷 暴期 最 少 ,0年 代和 2 8 1世 纪 1 0年代 雷暴期较 多 . 高于 多年 平均
关键 词 : 雷暴 ; 气候 特征 ; 势 ; 海湖 北岸 ; 3 趋 青 近 0年
雷 ( )电是 发生 在 自然 大气 中的瞬 间放 电 过 握青 海湖 北岸 雷暴 灾 害 的气候 特 征 .通过 分析 海 晏 闪 程 . 电灾 害是世 界 十大 自然灾 害之 一 。 雷 雷暴起 电机 县 17 — 0 9年 历年 雷 暴 日数 、 终 雷 日等 资料 . 98 2 0 初 以 制 、雷 电发 生 发展 及其 时 空分 布特 征 和雷 电防护 技 得 出青海 湖北 岸 雷暴 的气 候 分布 特征 .以便 为海 晏

中国持续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未来预估

中国持续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未来预估

05
应对策略与建议
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01
建立完善的极端降水监测网络
通过布局高密度的观测站点,实现对极端降水的实时监测。
02
研发先进的预警模型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能够准确预测极端降水的模型。
03
提供实时预警信息
通过媒体、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极端降
水预警信息。
灾害风险管理措施
土地利用和城市化
土地利用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也会 对极端降水事件产生影响,如城市 化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和局地气候变 化等。
03
中国持续极端降水事件
定义与识别
定义
持续极端降水事件是指某一地区在短时间内(通常为一天或 数天)出现远高于正常水平的降水量,造成洪水、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的现象。
识别
持续极端降水事件通常由气象部门根据实时的气象观测数据 和指标进行识别和判断。例如,中国气象局会根据多个气象 站点的观测数据,结合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趋势进行判断。
华东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在梅雨季节最为集中,并 且呈现出波动式变化的特点。
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在夏季和秋季较为常见, 并且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时间变化特征
长期趋势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极端降水事件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特别 是在华南和华东地区。

《2024年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范文

《2024年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范文

《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篇一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我国近30年来气象灾害频发,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旨在分析近30年来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以期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二、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类型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变,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台风、雷电等。这些灾害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均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三、近30年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

1. 暴雨与洪涝灾害

近30年来,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南方地区。这些灾害具有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往往导致城市内涝、农田积水、江河泛滥等问题。此外,暴雨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 干旱灾害

干旱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近30年来,干旱灾害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长期干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农田减产、草场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3. 台风灾害

我国是台风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近30年来,台风灾害具有强度大、路径多变的特点。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会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破坏,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雷电灾害

随着气候变化,雷电灾害在我国也呈现出频发的趋势。雷电不仅会损坏建筑物、电力设施等,还可能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四、防灾减灾措施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以下防灾减灾措施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提高气象观测精度和预报准确性,及时发现并预警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是一种强烈的天气现象,其特征主要包括雷电、暴雨、大风等。下面将对雷

暴天气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雷电是雷暴天气的最显著特征,这是由于云层内部的冰晶和云滴之间的径向位移形成的。雷电的特点是闪电与雷声几乎同时出现,闪电呈弧形或直线形状,通常伴有剧烈的雷声。当闪电击中物体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和电能,有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暴雨是雷暴天气的常见特征之一。由于雷暴云带来强烈的上升气流,会导致云中含有

大量水汽,形成暴雨。暴雨的降水强度大、范围广,容易造成洪涝灾害。由于雷暴天气的

短时强降水,还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大风也是雷暴天气的重要特征。由于雷暴云中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交互作用,会

产生强风。这种大风往往具有剧烈的破坏力,会摧毁建筑物、倒伏树木,甚至袭击人类和

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针对雷暴天气的特征,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至关重要。应加强对雷暴天气的监测,提前预警,及时发布天气警报,以便民众能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公众教育,提高

雷电、暴雨和大风等天气灾害的意识,培养民众自救互救的能力。应加强建筑物的防雷设

施建设,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设备,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减少雷

电引发的火灾风险。

雷暴天气具有雷电、暴雨和大风等特征,容易引发火灾、洪涝等灾害。为了防范雷暴

天气带来的灾害,我们需要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公众教育和设施建设,并采取措施减少灾

害风险。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雷暴天气,减少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中国天气网历年分析

中国天气网历年分析

中国天气网历年分析

中国天气网历年分析

近几年,中国气象环境出现一系列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中

国天气网历史分析数据来看,我国气象环境已处于全球变暖的前沿,这表明全球气候变化正在以显著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首先,从中国天气网历史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度似

乎有所上升,夏季温度比往年都要高,而且夏天炎热的季节也会持续更久。加之气源污染,空气污染非常严重,使得我国地区气温近几年来平均生活指数、冷暖指数、冷热指数都有了显著变化。

此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许多暴雨天气灾害的出现频率也有所上升。统计数

据表明,从1995年起,中国出现的暴雨、暴雪、沙尘暴以及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

的次数都增加了。这种情况在大城市的出现更为严重,很多大城市的强对流天气,尤其是暴雨灾害出现的频率剧增。

此外,夏季洪涝灾害也有所上升。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中部、中东部、江南地区夏季洪涝现象频率明显上升,并带来危害。

同时,中国天气网历史分析数据还显示出,近些年,西北地区常年干旱现象也

有所增多,严重挤出了当地生态系统。

总之,从中国天气网历史分析数据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气象环境变化

速度迅速,强对流天气、洪涝灾害和常年干旱等各种天气灾害全面增加,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就是说,未来全球变暖将是我国气象环境变化不可避免的趋势。应当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管理好我国气象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五阶主值函数y(t)= ∑bit i 来拟合年平 均 t=0
雷暴日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时间系数和 各测站 平均的标准化雷暴频数距平研究中国雷暴的气候演 变规律。 本文基于295 个 测 站 近 30 年 来 逐 年 雷 暴 日 资 料,采 用 EOF 方 法 进 行 展 开,利 用 展 开 后 的 载 荷 向量场进行雷暴年际变化的空间典型场分析。该方 法按照距平场进行变量场分解可以获得相关分布情 况,其结果有明确的气象学意义。 这里指定年平均 雷暴 日 阵 为 Xij,i 为 年 代 序 号,j 为 空 间 站 序 号。
本文所用资料是从全球地面天气报中整理的中 国 600 多 个 基 本 站 1981-2010 年 共 计 30 年 的 雷 暴 观 测 数 据 。 为 确 保 数 据 的 有 效 性 ,首 先 对 该 资 料 进 行质量控制,剔除存 在 数 据 缺 测 记 录 的 站 点,最 终 保 留 了 524 个 测 站 的 数 据 用 于 分 析 ,这 些 测 站 的 分 布如图1a所 示。 在 空 间 区 域 的 经 验 正 交 函 数 分 解 方法(EOF)分 解 时,考 虑 到 图 1a中 的 测 站 分 布 密 度空 间 差 异 太 大,东 南 多、西 北 少,而 对 某 一 区 域 变量场的进行 EOF 展 开 时,必 须 要 注 意 测 站 的 均 匀性,否则结果可能会失真[17],所以在 524 个 测 站 中选取了空间分布比较均匀的 295个测站(图 1b)。 需 要 说 明 的 是 ,青 藏 高 原 中 西 部 地 区 本 身 测 站 数 量 就少,等值线在此处 可 能 会 有 虚 假 显 示,后 文 不 进 行特别说明。
1 引言
雷暴 是 一 种 产 生 闪 电 及 雷 声 的 对 流 性 天 气 现 象,它通常伴随着滂 沱 大 雨 或 冰 雹,而 在 冬 季 甚 至 会随暴风 雪 而 来。 雷 暴 的 发 生 通 常 需 要 层 结 不 稳 定、必要的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 雷暴与电力、通 信、交 通、建 筑、核 试 验 和 导 弹 等 现 代 高 科 技 的 发 展密切 相 关,还 与 森 林 保 护、国 家 基 础 建 设 相 关 。 [1-2] 雷暴活 动 的 气 候 特 征 反 映 了 其 时 空 分 布, 因 此 其 气 候 特 征 分 析 对 防 雷 工 作 ,尤 其 对 减 少 雷 暴 天气下各行业经济损失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在 雷 暴 的 气 候 特 征 研 究 方 面 ,较 多 的 是 针 对 雷 暴事件的年代际变化进行分析。张敏锋等[3]曾 利 用 1961-1980年中 国 104 个 测 站 历 年 雷 暴 日 资 料 进 行了分析,发现 30 年 间 雷 暴 日 总 体 在 波 动 中 呈 减 少趋势,但 是 在 某 些 地 区 某 些 时 段 却 有 相 反 的 变 化。此外还有一些针对不同地区雷暴气候分布的研
收 稿 日 期 :2012-01-19;定 稿 日 期 :2012-07-09 资 助 项 目 :国 家 行 业 专 项 项 目 (GYHY201206004,GYHY201106034);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41075103) 作 者 简 介 :巩 崇 水 (1985- ),男 ,山 东 枣 庄 人 ,博 士 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现 代 天 气 预 报 技 术 和 极 端 天 气 气 候 研 究 E-mail:gongchsh@gmail.com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巩崇水, 曾淑玲, 王嘉媛, 张博凯, 尚可政, 王式功
(兰州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利用1981-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采用 EOF 分解和主值函数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年平均雷暴日 的时空分布特征、年际变化及异常变化特征进行 了 分 析。结 果 表 明,年 平 均 雷 暴 日 的 地 理 分 布 可 大 致 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东南高发区、西南高发区、东 北 次 高 区 和 西 北 低 发 区。 年 平 均 雷 暴 日 的 时 间 分 布表现为夏季多、冬季少;一天之中雷暴出现的时 间 集 中 在 下 午 到 晚 上 。雷 暴 日 数 的 年 际 变 化 呈 现 出 1980年代和2000年代2个相对多发期和1990 年 代 相 对 少 发 期,其 中 2000 年 代 雷 暴 事 件 的 相 对 多 发 表现为下午和夜间雷暴事件的增加。近 30 年 中 国 北 方 地 区 的 雷 暴 整 体 呈 现 出 减 少 趋 势 ,而 南 方 则 是 先减后增,其距平场的年代际变化较为明显。EOF 分解后距平场第一向量的方差贡献达到32.4%,在 空 间 上 表 现 为 南 北 相 异 型 ,其 余 各 向 量 也 不 同 程 度 地 表 现 出 区 域 性 异 常 ,前 12 个 向 量 累 积 方 差 贡 献 达 到80.9%。此外,ENSO 事件对中国雷暴尤其是南方地区影响 较 为 明 显,两 广 和 云 贵 地 区 呈 现 出 相 反 的距平变化。 关键词:雷暴;气候特征;EOF 分解;时空分布;ENSO 文章编号:1000-0534(2013)05-1442-08 中图分类号:P468.0+28 文献标志码:A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34
EOF 展开后可表示为
Xij =Vij ×Tjj,
(1)
其中,Xij为源自文库95×30 的 距 平 雷 暴 阵;V 为 295×30
空间特征向 量 阵;T 为 30×30 的 时 间 系 数 阵。 其
对应的主 分 量 用 来 表 示 各 典 型 场 随 时 间 的 变 化 趋
势。通过 对 各 测 站 30 年 雷 暴 距 平 的 分 析,得 到 雷
14 44
高 原 气 象 32卷
年平 均 雷 暴 日 多 不 足 15 天,发 生 频 数 非 常 低。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在 甘 肃 东 南 部 和 青 海 交 接 处 以 及 新 疆 天山一线的西线出现 了 年 平 均 雷 暴 日 为 15~30 天 的 区 域 ,这 可 能 是 当 地 地 形 影 响 产 生 的 。 第二区为华北和东北地区,35°N 以北且 105°E 以东 的 部 分。 年 平 均 雷 暴 日 为 15~30 天,该 区 雷 暴随纬度的变化不明显。在内蒙古东部和河北交界 处由于内蒙古高原、燕 山 山 脉 等 地 形 的 作 用,该 区 年 平 均 雷 暴 日 高 于 同 纬 度 其 他 地 区 ,一 般 在30~45 天。 第三区 为 西 南 地 区,35°N 以 南 且 105°E 以 西 的部分。 该区基本为高原和山岳,青藏高原、云贵 高原皆在此区域内,地 形 起 伏 较 大,年 平 均 雷 暴 日 较同纬度其他地区要高。由于此区地形和地貌变化 较大,平均雷暴日在纬向上差距相当大。 青藏高原 东 部 、云 贵 地 区 和 四 川 西 部 地 区 雷 暴 日 高 于 周 边 地 区 ,一 般 为 45~60 天 。 第四区 为 东 南 地 区,35°N 以 南 且 105°E 以 东 的部分。该区平均年雷暴日数随纬度减小呈阶梯状 递 增 的 趋 势 。 江 淮 流 域 为 每 年15~30 天 ,广 州 、广 西地区最高达到 每 年 60~75 天,是 中 国 雷 暴 最 高 发 中 心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长 江 以 南 地 区 在 经 线 方 向 上 并 没 有 表 现 为 一 典 型 的 高 值 中 心 ,而 是 表 现 为 多 个 小 高 值 中 心 交 替 出 现 ,这 应 该 与 南 方 的 复 杂 地 形 地 貌 有 关 ,武 夷 山 及 南 岭 等 山 脉 的 地 形 作 用 对 雷 暴 的 发 生 、发 展 产 生 了 一 定 的 影 响 。 从 雷 暴 的 区 域 分 布 来 看 ,中 国 雷 暴 事 件 表 现 为 低 纬 地 区 多 于 高 纬 地 区 ;而 对 于 同 纬 度 地 区 则 受 地 形 影 响 较 为 明 显 ,地 形 复 杂 的 山 区 则 要 多 于 地 形 缓 和的平原地区。 3.2 雷 暴 日 的 年 、日 变 化 图3 给 出 了 1981-2010 年 524 个 测 站 平 均 雷 暴日数逐月平均分布。从图3 中可看出,雷暴在夏 季 最 多 、冬 季 最 少 。 图 4 给 出 了 1981-2010 年 524 个测站平均雷暴频次逐时次平均分布。这里每个时 次的频数是指过去6h雷暴的发生频数。 从图 4 中 可 看 出 ,14:00(北 京 时 ,下 同 )-20:00 是 雷 暴 最 频 发的时段,可以达到其余任一时次的两倍以上。 这 说 明 无 论 从 季 节 表 现 上 ,或 者 是 从 一 天 的 时 间 变 化 上,较高的温度更容 易 产 生 较 强 的 对 流 性 运 动,对 雷 暴 天 气 系 统 的 发 生 、发 展 起 到 推 动 作 用 。 从季节上看,雷 暴 多 出 现 在 夏 季,冬 季 只 在 南 方偶有出现。在一天中雷暴出现的时间多集中在下 午 至 晚 上 。 而 夜 间 由 于 云 顶 辐 射 冷 却 ,使 云 层 内 的
图 2 1981-2010年年平均雷暴日数空间分布 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thunderstorm days from 1981to 2010
第一区 为 西 北 地 区,35°N 以 北 且 105°E 以 西 的部分。该区下垫面多为沙漠和戈壁等干旱地表,
暴气候变化的年代际特征。
3 雷暴的气候分布
3.1 雷 暴 日 的 区 域 分 布 中国地域广阔,气 候 区 横 贯 亚 热 带 到 温 带,区 域性气候差异明显;同时地形的复杂分布也给雷 暴 天气发生、发展带来很多局地性的因素。 图 2 给 出 了 1981-2010 年 共 30 年 的 年 平 均 雷 暴 日 分 布 。 从 图2中可看出,中国雷暴分布大致以105°E 和35°N 为界分为4个区域。
究 。 [4-6] 近 些 年 来,郄 秀 书 等 使 [7-8] 用 卫 星 资 料 分 析 了 不同范围 下 的 闪 电 活 动,总 结 了 多 条 时 空 分 布 特 征 ;发 现 闪 电 活 动 的 多 少 不 仅 取 决 于 雷 暴 日 数 的 多 少,更取决于每次雷暴过程闪电频数的多少。 马 明 等 通 [9] 过卫星资料发现,中国 陆 地 闪 电 密 度 在 大 尺 度上呈现特殊的随海陆距离和纬度的变化趋势。从 雷电的观测技术上讲,卫星观测能有效弥补地面 观 测在大面积观测以及连续观测方面的不足,近 些年 来也常常被用来进行雷暴气候特征方面的分析。另 外,在雷暴分布特征 的 研 究 过 程 中,也 得 到 了 雷 暴 与各种物理 量 特 征 (如 温 度、地 表 鲍 恩 比、感 热 通 量等)的相关关系 ,为 [10-13] 雷 暴 的 临 近 预 报 和 短 期 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 厄 尔 尼 诺 或 拉 尼 娜 现 象 造 成 海 温 异 常 时 ,会 使 热 带 环 流 和 天 气 气 候 发 生 异 常 ,甚 至 会 引 起 全 球 范围内的大气环流异常,出现较大范围的干旱、洪
5 期
巩 崇 水 等 :近 30 年 中 国 雷 暴 天 气 气 候 特 征 分 析 14 43
图 1 中国524个测站分布(a)和 EOF 分析的295个测站分布(b) Fig.1 Distributions of 524stations in China(a)and 295stations analyzed by EOF (b)
水等灾害性天气。ENSO 事件对中国天气气候影响 的研究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及温度 异 常 表 现 上 , [14-16] 水汽与温度和雷暴的 发 生、发 展 紧 密 相 关,因 此 本 文试验性地 针 对 不 同 ENSO 事 件 强 度 下 雷 暴 发 生 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初步分析。
2 资料选取和方法介绍
第 32 卷 第 5 期 2013 年 10 月
高 原 气 象
PLATEAU METEOROLOGY
Vol.32 No.5 October,2013
巩 崇 水 ,曾 淑 玲 ,王 嘉 媛 ,等 .近 30 年 中 国 雷 暴 天 气 气 候 特 征 分 析 [J].高 原 气 象 ,2013,32(5):1442-1449,doi:10.7522/ j.issn.1000-0534.2012.00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