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波形的特点与正常值共55页文档

合集下载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P波: 代表心房肌除极得电位变化⏹形态:呈钝圆形; 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时间:〈0。

12s⏹振幅:肢体导联〈0.25mV, 胸导联〈0.20mVP-R间期(P—R)1、正常成人心率在60—100次/分时为0。

12~0.20s,(心电图纸上就是3-5大个)随年龄、心率不同而不等,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老年人<0。

22s)2。

临床意义:⑴P-R间期延长: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⑵P-R 间期缩短:常见于预激综合征,交界心律,房室脱节QRS波群(QRScomplex)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得时间、电位变化、QRS波群正常值:1时限:正常成人<0。

11s多数在0。

06~0。

10s2 波形与振幅:胸导联QRS波群正常图形:正常心室除极始于室间隔中部,自左向右方向除极(方向:自左向右下);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朝心外膜方向除极(方向:自右向左);左室基底部与右室肺动脉圆锥部就是心室最后除极部位(方向:向左后)。

*ﻩV1~6得正常形:V1~2:rS型,r/S < 1V3~4:RS型,R/S ≈1V5~6:以R波为主R/S>1QRS波群正常值:胸导联:A。

右室RV1〈1、0 mvB。

左室RV5<2、5 mv,RV5 +SV1<4。

0 mv(男) <3、5 mv (女)肢导联:A、右室RavR〈0.5 mv。

B.左室RavL<1.2mv,RavF〈2.0 mv,RⅠ<1.5 mv,RⅡ+ RⅢ<4.0 mv ,RⅠ+SⅢ< 2、5 mv3 Q波正常值:(avR联除外)时限<0。

04s,电压〈1 /4 R。

V1~2不应有Q或q波,但可为QS型。

4 低电压:(1) 在6个肢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与均≤0.5mv,称为肢导联低电压;(2) 在6个胸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与均≤0。

8mv,称为胸导联低电压;(3)肢导联低电压加胸导联低电压称为低电压肢导联低电压肢导联各QRS波群R+S〈0。

正常心电图波形形态及其相关参数的研究

正常心电图波形形态及其相关参数的研究

正常心电图波形形态及其相关参数的研究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用来检测心脏电活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它通过记录心脏各部位所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波形图像,以反映心脏的电生理状态和功能。

正常心电图波形形态及其相关参数的研究,对于临床诊断和预测心脏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形态正常心电图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三个主要波形,它们分别代表了心脏的不同阶段和部位的电活动。

1. P波:P波是由窦房结产生的,代表心房肌的除极和复极过程。

正常情况下,P波应该是均匀且向上的波形。

若P波形态异常,可能暗示存在心房肥大、房性心律失常等问题。

2. QRS波群:QRS波群是由心室肌的除极与复极引起的,反映了心室的电活动。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应该是均匀的波形,包括Q波、R波和S波。

若QRS波群形态异常,可能暗示存在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等问题。

3. T波:T波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

正常情况下,T波应呈现向上且均匀的形态。

若T波倒置、高尖或宽厚,可能表示存在心室肥大、高血钾等问题。

二、正常心电图的相关参数除了波形形态外,正常心电图还有一些关键的参数可以参考。

1. 心率(Heart Rate,简称HR):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通过测量R波的时间间隔,并计算其倒数,即可得到心率。

正常人的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钟之间。

2. PR间期:PR间期是指P波开始到QRS波群开始的时间间隔。

正常人的PR间期约在0.12-0.20秒之间。

若PR间期过长,可能暗示存在房室传导阻滞。

3. QRS间期:QRS间期是指从QRS波群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间隔。

正常人的QRS间期约为0.06-0.1秒之间。

若QRS间期过长,可能暗示存在束支传导阻滞。

4. QT间期:QT间期是指心室除极至复极的时间间隔。

正常人的QT间期与心率相关,通过校正QT间期(QTc)可以得到与心率无关的时间参数。

若QT间期过长,可能暗示存在心室复极异常、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心电图常见波形及诊断

心电图常见波形及诊断

• 诊断:左心房(xīnfáng)肥大 • 诊断依据:Ⅱ、V4-V6导联P波双峰,时
限>0.11s,Ptfv1增大。
第四十九页,共55页。
第五十页,共55页。
• 诊断(zhěnduàn):预激综合征(A型) • 诊断(zhěnduàn)依据:多导联可见P-R间期
缩短<0.12s,QRS波群起始部可见明显的△ 波, QRS波群时限增宽>0.页。
第二十九页,共55页。
• 诊断(zhěnduàn):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诊断(zhěnduàn)依据:图中可见P-P规
则,R-R规则,P与QRS无关。
第三十页,共55页。
第三十一页,共55页。
• 诊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zǔ zhì) • 诊断依据:图中可见V1呈rsR`型,V5、
第五十一页,共55页。
第五十二页,共55页。
• 诊断:预激综合征(B型) • 诊断依据:多导联可见P-R间期缩短<0.12s,
QRS波群起始(qǐ shǐ)部可见明显的“△” 波, QRS波群时限增宽>0.12s,V1主波向下, V2-V6向上。
第五十三页,共55页。
第五十四页,共55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十五页,共55页。
第二十六页,共55页。
• 诊断: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 诊断依据:图中可见P-R间期固定,出
现(chūxiàn)QRS波群脱落,呈2:1 - 4:3 下传。
第二十七页,共55页。
• 诊断:二度房室传导阻滞(2:1下传) • 诊断依据:图中可见QRS波群规则
(guīzé)脱落,P波呈2:1下传。
• 诊断依据:图中有长短两种P-P间期, 长P-P间期恰等于短P-P间期的两倍。

鉴别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的波形差异

鉴别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的波形差异

鉴别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的波形差异正常心电图(简称ECG)与异常心电图在波形上存在一些差异。

ECG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下面将具体描述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的波形差异。

1. P波:在正常心电图中,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通常由向上的波峰和向下的波谷组成,持续时间正常情况下应该在0.06秒至0.12秒之间。

而在异常心电图中,P波可能存在增宽、增高或变形的情况。

2. PR间期:正常心电图中,PR间期代表心房除极传导至心室的时间,正常范围为0.12秒至0.20秒。

在异常心电图中,PR间期可能缩短或延长,提示心房传导异常。

3. QRS波群:正常心电图中,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正常情况下QRS波群应该在0.06秒至0.10秒之间。

在异常心电图中,QRS波群可能存在增宽、增高或变形的情况,提示心室传导异常或心室肥大等情况。

4. ST段:正常心电图中,ST段位于QRS波群结束至T波开始的时间段,在等电位线上。

在异常心电图中,ST段可能出现抬高或压低的情况,提示心肌缺血或心室肥大等异常情况。

5. T波:正常心电图中,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通常为向上的波峰。

T波应该是对称的,但在异常心电图中,T波可能出现倒置、增宽或增高的情况,提示心室异常。

此外,异常心电图中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扑、室速、房室脱节等。

这些心律失常可通过心电图的波形特征来判断。

- 组织缺血:当心肌处于缺血状态时,心电图可能显示出ST段抬高,T波倒置等特征。

- 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钙等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心电图异常,如波形变形、心率改变等。

总结起来,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在波形上存在一些差异,通过对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和T波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心电图的正常与否。

对于异常心电图,需要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等综合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

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

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一、正常心电图的分析1. P波(1)形态:P波位于QRS波群之前,形态呈圆钝型,可伴有轻微切迹,在Ⅰ、Ⅱ、V4~V6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2)时限(宽度):P波时限不超过0.11s,双峰型者两峰间距<0.04s。

(3)振幅(电压):不超过0.25mV,小于同导联R波的1/2,V1<0.2mV。

(4)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0.04mm•s。

2.PR间期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s。

3.QRS波群(1)时限:<0.11s。

(2)形态:QRS波群主波通常在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V1、V2导联向下。

Q波无切迹,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以R波为主的导联时限<0.04s。

(3)R波振幅:工导联不超过1.5mV,aVL导联不超过1.2mV,aVF导联不超过2.0mV,aVR导联不超过0.5mV,V1导联不超过1. 0mV,V5,或V6导联不超过2.5mV(女性不超过2.0MmV),Rv5十Sv1不超过4.0mv(女性不超过3.5mV)。

胸前导联R/S比例逐渐增高。

3个标准肢体导联或3个加压肢体导联的QRS波群峰值不得同时低于0.5mv。

4.ST段 ST段应与等电位线平行一致,但允许轻度抬高或降低,抬高一般不超过0.1mV,下降不超过0.05mV。

5.T波圆钝型、无切迹,一般无明显的起始点(上升支缓慢),Ⅰ、Ⅱ、aVF、V5、V6导联必须直立,aVR 导联倒置,T波的方向应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6.U波应与其T波方向一致。

振幅不超过同导联T波振幅的25%,最高不应超过2.0mV。

7.QT间期 0.32~0.40s,QT间期与心率有关,心率较慢时可以相对延长(不长于0.44s),心率较快时可以相对缩短(不短于0.30s)。

为消除心率对QT间期的影响,可用校正QT间期(QTc),其公式为:QTc=QT/RR (单位为s),或采用Bazett公式计算:QTc=k•,k为常数(男性0.37,女性0.39)。

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

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 毫伏。

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

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

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 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

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

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 R间期越长。

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①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

V1、V2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

QRS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②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导联R波不超过2.0毫伏。

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

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 .5毫伏,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

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或Q+R 的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等。

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

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

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

在V3导联,R波同S波的振幅大致相等。

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正常心电图中波形的时间和幅度特性比较

正常心电图中波形的时间和幅度特性比较

正常心电图中波形的时间和幅度特性比较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通过记录心脏肌肉电活动而形成的曲线图,用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检测心脏疾病。

在正常心电图中,存在着多种波形,每种波形都代表着心脏某一特定的电活动。

本文将对正常心电图中波形的时间和幅度特性进行比较和解析。

1. P波P波是正常心电图中的第一个波形,代表着心房的收缩(心房起搏)和传导。

P波的时间一般在0.06-0.12秒之间,正常的幅度在0.05-0.25mV之间。

2. PR段PR段是P波结束到下一个波群起始的一段水平线。

它代表着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传导延迟。

正常情况下,PR段的时间在0.12-0.20秒之间。

3. QRS波群QRS波群是心电图中最复杂的波形,代表着心室的收缩(心室起搏)和传导。

在正常成年人的心电图中,QRS波群的时间一般小于或等于0.12秒,幅度在0.05-1.0mV之间。

4. ST段ST段是QRS波群结束到ST段结束的一段水平线。

它代表着心室收缩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ST段与PR段的水平位置基本一致。

5. T波T波是QRS波群的结束波形,代表着心室的复极化(恢复静息状态)。

T波的时间一般小于0.20秒,幅度一般为正值,通常小于0.5mV。

通过比较正常心电图中不同波形的时间和幅度特性可以发现以下几点:1. 时间特性不同波形的时间特性代表了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过程,对心脏的功能状态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通过观察时间特性可以判断心脏节律的正常与否,例如P波的时间可以反映心房起搏和传导是否正常,QRS波群的时间可以反映心室起搏和传导是否正常。

2. 幅度特性不同波形的幅度特性代表了心脏不同部位电活动的强度与变化。

通过观察幅度特性可以判断心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例如P波的幅度可以反映心房肌肉的兴奋性是否正常,T波的幅度可以反映心室肌肉的兴奋性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心电图中的波形时间和幅度特性存在个体差异,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位、药物等。

如何识别和区分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波形

如何识别和区分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波形

如何识别和区分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波形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在进行心电图分析时,准确地识别和区分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波形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识别和区分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波形的特征和方法。

一、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1. P波:正常心电图的P波通常应是正向的,即呈现向上的波形,且形态规则。

P波的振幅通常小于0.25毫伏(mV),宽度在0.08秒到0.11秒之间。

2. PR间期:PR间期是P波至QRS波群的时间间隔,正常情况下应为0.12秒至0.20秒。

3. QRS波群:正常QRS波群通常呈现三相性,即P波之后出现的第一个波形。

正常QRS波群应有一个突出的R波,R波的振幅通常应大于0.5mV(P波振幅的两倍),S波的振幅通常不超过R波的深度。

QRS波群的宽度正常情况下为0.06秒至0.10秒。

4. ST段:ST段位于QRS波群之后,通常应为等电位或几乎等电位的水平段。

5. QT间期:QT间期是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间隔,正常值受心率影响,一般在0.35秒至0.44秒之间。

二、异常心电图波形特征1. 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中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早搏、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

早搏时,心电图呈现出额外的QRS波群,R-R间期明显缩短。

心房颤动时,心电图呈现不规则的R-R间期,没有明确的P波。

心室颤动的波形则呈现高度不规则、无序和不可识别的形态。

2.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时,ST段出现抬高或压低,与基线形成明显的偏移。

抬高超过1mm或压低超过0.5mm被视为心肌缺血的指标。

3.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呈现典型的ST段抬高,并伴随Q波的出现,形成Q波心肌梗死的特征。

4. 心室肥大:心室肥大时,QRS波群振幅增高,波形宽大畸形。

5. 传导阻滞:传导阻滞可分为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两类。

传导阻滞时,心电图呈现延迟传导、R-R间期延长或不规则等异常特征。

正常心电图、心肌缺血、心梗

正常心电图、心肌缺血、心梗

分期
3、近期(亚急性期) 梗塞后数周至数月 S-T段基本恢复到基线上,Q波持续存在,倒 置T波逐渐变浅,直到恢复直立或趋于恒定 不变(期) 急性心肌梗塞后3-6个月 S-T段及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 恒定不变,异常Q波存在或变小、消失。

三、QRS波群: 1、时间: 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 2、形态和电压: (1)胸导联 V1V2呈rS型,R/S<1, R波不超过1.0mv V5V6以R为主,R/S>1, R不超过2.5mv V3V4呈RS型,R/S=1 V1-V6中R波逐渐升高,S波逐渐变小

(2)肢体导联 Ⅰ、Ⅱ、Ⅲ主波向上, I的R波不超过1.5mv aVR中主波向下,R波小于0.5mV aVL、aVF的QRS波群可为qR、Rs、R、rS 型多变 aVL的R波小于1.2mv aVF的R波小于2.0mv 六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之和不小于 0.5mv;六个胸导联的不小于1.0mV (0.8mv)

定位诊断

一般主要根据坏死图形出现的导联判断。 多为左心室(左冠状动脉易阻塞) 前间壁:V1、V2、V3(最常见) 下壁:II、III、aVF 侧壁:I、aVL、V5、V6 前壁:V3、V4、V5 后壁:V7、V8、V9 广泛前壁和侧壁:V1-V5 、I、aVL 后下壁: II、III、aVF、 V7、V8、V9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与正常值
一、P波: 1、形态:钝圆,可有切迹,但双峰距离 <0.04s 2、方向:I、II 、aVF、V4 -V6 直立, aVR倒置,余可直立、低平、双向或倒 置 3、时间:小于等于0.11s(小于0.12s) 4、电压:肢体导联小于0.25mv; 胸导联小于0.20mv 二、P-R间期:0.12-0.20s,不超过0.22s

心电图

心电图

心肌梗死
(三)心梗的定位诊断
前间壁: 前间壁: V1 V2 V3 下 壁 : II III avF 侧 壁 : I avL V5 V6 前侧壁: 前侧壁:V4 V5 V6 高傊壁: 高傊壁:I avL 前 壁 : V3 V4 V5 后 壁 : V7 V8 V9 广泛前壁: ----V 广泛前壁: V1----V6 or plus I avL
房性期前收缩
(Atrial premature systoles)
房性期前收缩
(Atrial premature systoles)
交界性期前收缩
premature junctional contraction 心电图表现
期前出现的QRS- 波,其前无P波,QRS期前出现的QRS-T波,其前无P波,QRS-T形态与窦性下传者基本相同 出现逆行P′波(II、III、aVF导联倒置,aVR直立),可发生于QRS波群之 出现逆行P′波(II、III、aVF导联倒置,aVR直立),可发生于QRS波群之 前( P′-R间期<0.12s)或QRS波群之后(R- P′间期<0.20s),或者与 P′- 间期<0.12s)或QRS波群之后(R P′间期<0.20s),或者与 QRS相重叠 QRS相重叠 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complete 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complete compensatory pause)
(二)左心房肥大
(四)心室肥大-左室肥大 心室肥大1.QRS波群电压增高 1.QRS波群电压增高:
胸导:V 胸导:V5.V6--R>2.5mV;V5R + --R>2.5mV; >3.5mV, V1S>4.0mV或 S>4.0mV或
肢导:R >1.5mV; 肢导:RⅠ>1.5mV; RavL>1.2mV;RavF>2.0mV; >1.2mV; >2.0mV; RⅠ+SⅢ>2.5mV

(完整版)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完整版)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1、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P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

心脏激活动起源于窦房结,因此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是指向左、前、下的,所以P波方向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

时间:正常人P波时间一般小于0.12s。

振幅: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

2、PR间期: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的时间。

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s。

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PR间期相应缩短。

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超过0.22s。

3、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时间:正常成年人QRS时间小于0.12s,多数在0.06-0.10s。

波形和振幅: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形,V1的R波一般不超过1.0mV。

V5、V6导联QRS波群可呈qR、qRs、Rs、R型,且R波一般不超过2.5mV。

正常人胸导联的R波自V1-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下,V1的R/S小于1,V5的R/S大于1.在V3或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

在肢体导联,Ⅰ、Ⅱ、Ⅲ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其主波一般向上。

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型。

a VL与aVF导联的QRS波群可呈qR、Rs或R型,也可呈rS型Ⅰ导联的R波小于1.5mV,a VL导联的R波小于1.2mV,aVF导联的R波小于2.0mV。

6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小于0. 5mV,6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小于0. 8mV。

否则称为低电压。

4、R峰时间(R peak time):过去称为类本位曲折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指QRS起点至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心电监护
安放电极前清洁皮肤,避开胸骨右缘及心 尖部,发现频发、多源性、成对的、R on T 现象的室早、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 速应及时报告医生。
定期更换电极,观察部分皮肤有无发红、 瘙痒等过敏反响。
给氧
有呼吸困难、发绀给予氧气吸入。
用药
口服药按时按量服用,静脉注射药物时速 度缓慢。注意过程和用药后心律、心率、 血压。
饮食
进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进食咖啡、酒、浓茶,防止饱餐。
心理
保持乐观、稳定情绪。
谢谢大家!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心脏
心脏传导系统
学习目的
熟悉正常心电图波形 熟悉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 掌握心律失常护理
正常心电图波形
P波 呈钝圆形 ,时间一般小于 0.12s,振 幅小于0.25mV。
正常心电图波形
PR间期 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群的起 点 ,PR间期为0.12-0.20s。
正常心电图波形
QRS波群 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严密相连 的电位波动:第一个向下波为Q波,以后是高而 尖峭的向上的R波,最后是一个向下的S波。但在 不同导联中,这三个波不一定都出现。正常QRS 波群历时约0.06-0.10s。
正常心电图波形
ST段 自QRS波群的起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 多为一等电位线。
QRS波群间隔绝对不规那么。 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心室扑动
无正常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 规那么的大振幅波动。
扑动波频率达200-250次/分。 室扑常不能持久,不能很快恢复,便转为
室颤。
心室颤抖
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 均匀的低小 波,频率200-500次/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