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儿作品利用的法律问题

合集下载

浅析孤儿作品利用法律问题

浅析孤儿作品利用法律问题

浅析孤儿作品利用法律问题2009 年,备受争议的谷歌图书扫描计划涉嫌侵权案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

起因是在2004 年 12 月 14 日,全球搜索引擎巨头google 公司宣布开始执行一项名为“谷歌图书馆”的计划,与美国几所大学的图书馆达成协议,将这些图书馆的藏书扫描成电子版,供读者免费检索和查阅。

这一计划引发了出版界与作家协会等组织的诸多反对,谷歌被起诉至法院,产生了近年来版权史上最受关注、影响深远的案件—“谷歌数字图书馆案”。

该案不仅引发了知识产权学界相关产业内对于数字化时代版权保护的热烈讨论,也使孤儿作品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孤儿作品”的范围及产生原因实际上,“孤儿作品”并非一个全新的问题。

加拿大版权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对孤儿作品问题做出专门规定,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法律以及伯尔尼公约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对此问题的关注。

不过,最近几年,孤儿作品引发的实践问题正日益变得突出,加之各国规定比较简单,且做法各异,使得立法改革变得日益重要。

对于“孤儿作品”,学术界和各国立法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在论述有关“孤儿作品”的相关问题时,学者们大多采用的是美国版权局2006年向国会提交的《孤儿作品议案》中的定义,即孤儿作品是指那些尚处于版权保护期内,使用者打算以依法征得版权人许可的方式进行使用、虽然经过勤勉的努力寻找,但仍然无法找到其版权人的作品。

在《孤儿作品议案》中,认为孤儿作品的范围既包括权利人不明的作品,也包括权利人确定但其下落不明的作品。

有人认为孤儿作品仅指那些权利人不明的作品,而不包括有权利人但权利人下落不明的作品。

理由是:在我国,作者身份确定但下落不明的作品著作权由集体管理组织代为管理,有相关的法律解决途径,而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面临更为紧迫的问题,因此只将后者归于孤儿作品的范围。

但是,笔者认为,孤儿作品这一概念的核心特点在于使用人与作品权利人之间无法建立联系,无法进行作品使用事宜的充分洽谈,从而缺少了讨价还价(bargaining)的谈判过程。

“孤儿作品”利用问题研究

“孤儿作品”利用问题研究

“孤儿作品”利用问题研究“孤儿作品”是指没有知识产权所有人或权利代表的作品,通常是因为权利所有人死亡或未知造成。

这也是一个问题研究的领域,因为这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属模糊,使得它们无法有效地利用和传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孤儿作品”的利用问题研究,并列举几个相关案例。

首先,对于“孤儿作品”的利用问题研究,需要从法律层面加以解决。

一些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法规来解决“孤儿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如美国的“孤儿作品法案”和欧盟的“孤儿作品指令”,这些法规都为“孤儿作品”提供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方案。

其次,针对“孤儿作品”如何利用这一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尝试。

例如,2008年,哈佛大学图书馆开始将图书通过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并在线发布。

这些数字化作品中有很多来自于“孤儿作品”,哈佛图书馆在发布之前通过尽可能多的确认,以确保作品不会侵犯到任何未知的知识产权。

200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也开始了数字化计划,向公众提供出版于1923年以前的“孤儿作品”数字化文档。

再次,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美国有大约400万“孤儿作品”未被发掘和利用。

因此,加强利用这些“孤儿作品”对于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对于那些无法确认版权归属的作品,可以通过设立相关基金,资助版权归属确认和数字化、出版工作,促进“孤儿作品”的利用和保护。

最后,针对“孤儿作品”的利用问题研究还需要加强全球合作和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协调,推动知识产权问题的全球化解决,将有助于全球范围内“孤儿作品”的更有效利用和保护。

总之,“孤儿作品”利用问题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需要政府、图书馆、出版社等多方面积极参与。

只有加强对“孤儿作品”的认识和研究,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

三个案例:1.哈佛大学图书馆数字化计划:哈佛大学图书馆开始将图书通过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并在线发布。

这些数字化作品中有很多来自于“孤儿作品”,哈佛图书馆在发布之前通过尽可能多的确认,以确保作品不会侵犯到任何未知的知识产权。

我国公共图书馆孤儿作品利用的版权法适用

我国公共图书馆孤儿作品利用的版权法适用

2018年第6期(No.6.2018)图书馆(Library)68·专题研究·我国公共图书馆孤儿作品利用的版权法适用*潘 霞(池州学院管理与法学院 安徽池州 247000)〔摘 要〕 孤儿作品是作者身份不明或作者身份确定但查找无果的作品。

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是保存孤儿作品数量最多的机构,负有保存、提供、传播孤儿作品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制度的缺失与不足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不能对孤儿作品进行有效利用,造成作品数字化项目中的资源黑洞。

鉴于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我国公共图书馆孤儿作品使用的法律制度应适度扩大作品合理使用范围、对图书馆孤儿作品授权使用进行专门或专款立法、科学选择孤儿作品的使用模式、合理确定“尽力查找”与付费标准。

〔关键词〕 孤儿作品 公共图书馆 合理使用 授权使用〔中图法分类号〕 G250〔引用本文格式〕 潘霞.我国公共图书馆孤儿作品利用的版权法适用[J].图书馆,2018(6):68—72,78.* 本文系安徽省2015度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422)和2015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知识产权新专业建设”(项目编号:2105zytz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与美国Google 公司“数字图书馆计划”的推进使得孤儿作品的利用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世界范围内尚未进入公有领域,而作者信息无法获得的孤儿作品数量十分惊人,我国也不例外。

作为保存孤儿作品数量最多的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负有保存、提供、传播孤儿作品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但受制于著作权法授权许可制度,公共图书馆无法将馆藏孤儿作品数字化并向公众提供,由此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此,国际社会开展了对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利用孤儿作品的专门或专款立法,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孤儿作品法案》和欧盟《孤儿作品指令》等孤儿作品版权立法。

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

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

[提要]孤儿作品是指在著作权保护期限内,需要加以使用但却无法找到著作权人的作品。

由于有些孤儿作品存在十分巨大的商业利用和教育的价值,对其加以利用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外对于孤儿作品的使用问题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在这方面,我国法律还稍有欠缺。

本文分别从孤儿作品的内涵、解决孤儿作品保护的核心问题,以及我国立法保护的不足与完善等三个方面,研究孤儿作品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孤儿作品;著作权;立法保护中图分类号:D923.41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7年1月25日孤儿作品,顾名思义就是一群没有“父母”的作品,也就是指一类使用人想要加以加工使用但是在积极努力地寻找下仍然没有找到原来的版权所有者或无法与版权所有者取得联系的作品。

这一类作品往往具有十分高的利用价值和教育价值,但由于想对作品进行加工使用的人没办法与作品的原始版权人取得联系,也就没有办法取得版权人的授权,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中若使用人直接使用了作品,那作品家喻户晓后必定会引起版权纠纷,这就意味着原著作者与使用者可能会进入诉讼程序;可若使用人为了避免麻烦,保护既得利益而放弃了使用这类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作品,将其进行冷藏则又会造成文化资源的流失。

孤儿作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

2003年美国最高法院在一个案件中判决同意延长著作权保护期限,这项判决有利有弊,美国学界就以此案为一个契机,提出了与著作权有关的孤儿作品的概念,并相应提出了有关孤儿作品的立法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科学技术与法律的发展都站前列,再加上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在孤儿作品这个问题上表现比较突出,因此也在世界潮流中加入了这个讨论。

笔者认为,应该对孤儿作品的基本范围进行合理界定,抓住解决孤儿作品的核心问题即使用权人与版权人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立法体系与内容进行讨论和审查,找出著作权法对于孤儿作品问题规定的不足,在集思广益后加以完善,努力让我国从古至今传承下来和创作出来的作者未知的优良作品得到法律的保护,进而促进我国著作权法的发展,使其体系更加完整。

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制度研究

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制度研究

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制度研究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制度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孤儿的数量逐渐增多。

孤儿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其中,孤儿创作的作品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国建立了孤儿作品保护制度,为孤儿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和便利的保护措施。

一、制度介绍孤儿作品保护制度主要涉及法律和政策层面。

我国民事法律保护孤儿作品的权益,其中《著作权法》《民法总则》等法规明确规定孤儿享有著作权和财产权。

政策方面,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若干措施》,对孤儿作品保护也有明确规定。

二、案例分析1. 张雷(化名)是一位爱好写作的孤儿。

他在一个志愿组织的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作品。

但是,不久后,他发现自己的作品被别人抄袭后发表在某杂志上。

张雷发起了维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作品的版权。

2. 李明(化名)是一名失去父母的孤儿。

他在一家出版社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出版社在付费给李明一定稿费的同时,还帮他办理了著作权登记手续,保障了李明作品的权益。

3. 王小琴(化名)是一名缺乏监护的孤儿,但她具备写作天赋。

她在高中时期就获得了省级文学奖项。

后来,她进入了大学,在得到校园文学社团的一系列帮助下,继续发扬光大自己的写作才能,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以上案例体现了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制度的诸多方面,包括民事法律保障和出版社、志愿组织等公益机构的支持和保护。

在实际保护中,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孤儿的创作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创作机会和广阔发展空间,并加强对孤儿作品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抄袭等侵权现象的发生。

总之,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制度的建立,旨在推动孤儿的文学艺术创作,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走向成功。

同时,我们也应当进一步强化制度的实施和监督,为孤儿提供更加完善有效的保护体系。

三、面临的挑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孤儿作品保护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孤儿作品保护制度的推广和执行还需要加强。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机构或个人可能并不了解或者不愿意遵守有关规定,未能保护孤儿作品的知识产权。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范文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范文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孤儿作品,顾名思义,是指那些由于版权记录缺失或所有权归属不明而难以追溯著作权的作品。

这些作品常常散布在公共领域,因缺乏明确的权利归属,而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与公众使用权利之间的微妙平衡。

本文旨在探讨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以期为著作权法的完善和实际操作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二、孤儿作品现状及挑战孤儿作品现象的普遍存在,反映了著作权管理体系的漏洞。

由于作品创作时间跨度大、作者信息丢失或版权登记不健全等原因,大量孤儿作品的存在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1. 著作权难以追溯:孤儿作品由于缺乏明确的版权记录,使得其著作权归属难以确定。

2. 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的冲突:在公共领域使用孤儿作品时,如何平衡公众利益与著作权人权益是一个难题。

3. 法律适用模糊:现有著作权法对孤儿作品的保护缺乏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的困难。

三、国内外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模式分析(一)国外保护模式1. 美国的“孤儿作品法案”:美国通过立法程序,尝试为孤儿作品的使用提供明确的法律框架,如“合理使用”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等。

2. 欧洲的“再利用政策”:欧洲一些国家采取政府与图书馆合作的方式,通过调查和认证,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孤儿作品归入公共领域。

(二)国内保护模式1. 强化版权登记管理:中国政府通过加强版权登记管理,提高版权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 著作权集体管理: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代表著作权人维护其权益。

四、建议与措施针对当前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完善立法:明确规定孤儿作品的定义、使用规则和著作权人的权利义务等,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2. 强化版权登记管理:建立完善的版权登记制度,鼓励作者及时进行版权登记,确保作品的版权记录清晰可查。

3. 设立孤儿作品基金:由政府、图书馆、出版社等机构共同出资设立孤儿作品基金,用于购买孤儿作品的著作权或进行再利用。

孤儿作品利用的法律问题探讨

孤儿作品利用的法律问题探讨

一、孤儿作品产生的原因及引发的问题(一)孤儿作品产生的原因孤儿作品产生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著作权自动保护原则的确立,由于该原则的确立,使得作品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条件就可以进行著作权的保护,也就是说,作品在完成的那一刻就具有著作权,也不需要对相关机关进行登记。

该原则的确立使得所有作品都具有著作权,但其作者的信息得不到详细的记载,随之就出现了大量的孤儿作品。

其次,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的延长也增加了孤儿作品的产生,著作权的长期保护导致作者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这就提高了作品使用者无法找到作者的可能性。

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的延长增加了作品利用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找到作品作者的难度,这就使得大量作品成为孤儿作品。

最后,现实原因的影响,大量作品中作者信息不完整,或者直接不署名,这就使得利用者没有办法找到作者,并且就算作者信息是完整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其相关信息可能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大量作品成为孤儿作品。

(二)孤儿作品引发的问题孤儿作品所引发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孤儿作品的利用者承担着较大的法律责任,目前,孤儿作品数量逐渐增加,孤儿作品利用者是使用过程中,往往可能发生侵权的现象,孤儿作品在使用过程一般都没有经过作者的同意,这就造成了侵权,侵权后还得进行赔偿,其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无法得到保障,最终导致利用者承担较大的责任。

其次,孤儿作品的使用往往得不到作者的同意,因此,其不能被划分为公共作品,但随着孤儿作品数量的增加,导致公共作品的领域逐渐减小。

最后,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孤儿作品本身具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孤儿作品利用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孤儿作品著作权的法定权益是否剥夺已经成为解决孤儿作品利用的法律问题的关键。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作品的快速传播和转载使得作品作者的信息得不到完善,并且这种形式是作者无法控制的,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都没有对权利主体应该承担的义务做出规定,这就是孤儿作品利用中存在的严重的法律问题。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与保护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与保护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与保护作者:李梦婷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1期摘要孤儿作品问题几乎在每个国家都大量存在,为解决“孤儿作品”的问题,美国曾两度向国会提出过孤儿作品相关议案,欧盟也曾有关于孤儿作品的《绿皮书》。

相对而言,我国针对孤儿作品立法仍不够完善。

因孤儿作品的大量存在,我国立法有必要借鉴他国经验,完善著作权法,解决孤儿作品的利用问题。

关键词孤儿作品著作权权利救济限制集体管理组织作者简介:李梦婷,华东政法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237-02一、孤儿作品问题概述(一)内涵孤儿作品是指还在版权法保护期限之内,但“权利人不明或权利人确定却无法联系以获取其许可”的作品。

首先,孤儿作品得是版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即必须具备一定的独创性和构成表达,单纯事实描述和思想都不能被归入作品。

其次,“还在保护期限内”让孤儿作品与落入公共领域而可随意使用的作品相区别。

再次,孤儿作品的权利人必须是难以明确或无法联系,也正因为孤儿作品的此项属性,使现实中很大一部分虽然已经失去商业价值但饱含学术或文化价值的作品难以利用。

(二)外延孤儿作品的外延,即其适用范围,落入适用范围内是利用孤儿作品的前提。

学术界争议较大的主要有两方面:1.是否适用未发表作品在这一问题上,美国学者提出:版权法的目的是鼓励创作和传播,隐私权应由其他法律进行调整,因此美国学术界主流观点肯定未发表作品应当包含在孤儿作品适用范围中。

然欧洲学者认为著作权的对象是智力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外露,作品的发表权作为一项重要的精神权利必须由作者直接控制。

考虑到我国著作权立法沿革和国情,针对此问题,笔者认为“孤儿作品”制度的适用范围应限定为已发表的作品。

我国明确将发表权纳入作者的五项精神权利之一,若将孤儿作品设定为发表权的行使例外将有违孤儿作品制度设计初衷。

孤儿作品的利用实质上已属著作权法一般规则的限制与例外,需要牺牲掉很大一部分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而发表权作为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无须再让渡于社会公共利益。

孤儿作品利用的著作权制度研究

孤儿作品利用的著作权制度研究

版权费用支付
使用孤儿作品应当支付相应的版权费用, 以补偿著作权所有人的损失。
版权期限限制
孤儿作品的利用应当在版权期限内进行, 超出期限的作品可以自由使用。
04
孤儿作品著作权制度的完 善与改进建议
完善孤儿作品的登记与公示制度
建立统一的孤儿作品登记平台
为方便孤儿作品的认定、查询和公示,应建立全国性的孤儿作品登记平台,并制定统一的登记和公示规则。
强化公示制度
为使公众及时了解孤儿作品的权利状态,应缩短公示期限,并建立公示的更新和维护机制。
强化孤儿作品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制度
扩大合理使用的范围
在合理使用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商业机构对孤儿作品进行合理使用,以促进作品的流通与 传播。
引入法定许可制度
为简化孤儿作品使用的许可程序,降低使用成本,应引入法定许可制度,允许在支付合理使用费的情况下使用 孤儿作品。
孤儿作品著作权制度的国内保护
孤儿作品国内保护的立法现状
梳理各国国内法对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主要规定。
孤儿作品国内保护的主要问题
分析国内法在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权利主体、授权规则、合理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
孤儿作品著作权制度的问题与挑战
01
孤儿作品著作权制度的法律冲突
分析国际法与国内法在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方面的冲突,以及不同法
向。
03
孤儿作品利用的合法性与 合理性分析
孤儿作品利用的合法性条件
著作权法规定
孤儿作品必须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条件,如作者已 去世或作品未发表等,才能被认定为合法利用。
使用许可
使用孤儿作品必须经过著作权所有人的许可,这是 合法利用的必要条件。

论孤儿作品的法律保护

论孤儿作品的法律保护

论孤儿作品的法律保护作者:王红艳印山红来源:《理论观察》2021年第03期关键词:孤儿作品;法律保护;域外借鉴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3 — 0118 — 03“孤儿作品”的权利人信息不全,或未标明权利人,或权利人信息虚假,再或者与作者无法取得联系。

从而导致了作品虽处于版权保护期内也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并且,在一个作品运营或者使用时,由于作品的受保护性,其权利人可以随时跳出来主张自身权利,这大大加剧了运用“孤儿作品”的风险性,从而不利于对作品的传播和利用。

〔1〕现如今,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和规范对“孤儿作品”未进行详尽周密的保护。

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19条、《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3条、第1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2条、《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对“孤儿作品”的部分保护有所涉及。

由此可见,中国“孤儿作品”的法律保护体系亟待完善。

〔2〕对于“作者身份不明”的这一类型作品在中国的法律中并不是毫无规定,只是對于其规定较少,中国2002年发表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第13条和第18条对于这类孤儿作品的利用问题做出了规定,但是至今也未能有完整的处理措施和规范,从而造成“孤儿作品”保护困难。

首先,中国2002年发表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和第十八条规定太过简单宽泛,过于粗线条。

从而导致未彰显出法律的公平正义也无法处理在实践中遇到的所有这类“作者身份不明”的孤儿作品问题。

此条规定仅仅是解决了知晓作品原件所有人的情形,但是未能对与著作权人无法取得联系,甚至未能知晓作品原件所有人的情况做出规定和说明。

再者,实际生活中,孤儿作品问题复杂多样,作品原件的取得也有多种方式和途径,除了作者本身拥有原件,其他人也极有可能通过别的方式手段获得作品原件,在这种情形下,不仅未能对作品著作权人的权利进行保护,反而侵害了其权利。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与保护——以英国孤儿作品立法为例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与保护——以英国孤儿作品立法为例

◆理论新探2016・11(上)一词直译而来。

美国《2006年孤儿作品报告》将孤儿作品定义为指使用者利用版权作品并且需要得到授权时,该作品版权人的身份无法定义、界定或者无法与其取得联系。

国际图书馆协会将孤儿作品定义为在使用需要版权许可的作品的时候,无法联系作品的合法持有人。

孤儿作品的问题不容小觑。

4.信息搜索资源有限: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著作权的相关管理机关设立的时间较晚,缺乏集体管理组织的规范运行,人们的版权意识相对薄弱,数据库的完善程度也比较低,导致作品的作者信息难以查找的情况增多,孤儿作品的数量加大。

二、英国关于孤儿作品的相关规定(一)英国法定许可制度英国在《1988年版权、外观设计和专利法案》的第3章第57条规定:通过合理的查询却不能查明作者身份,可以正当地认为版权已经到期或者作者已经死亡,使用作品不算侵犯版权。

只要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使用作品就不构成侵权。

其立法的目的更加侧重于促进作品的广泛传播以及文化的交流。

法定许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简单方便成本低,因为只需要使用人尽到了勤勉查找的义务即可,不用办理相关手续,同时也不用组建一个专门机构负责此事。

仅仅只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即可。

英国立法对于孤儿作品的立法是在保障版权人合法权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促进作品的合法传播与使用,而不是为了保护孤儿作品而采取一刀切不允许任何不经同意的孤儿作品的使用。

法定许可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没有具体客观的标准定义勤勉查找的义务,在实际使用中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对于使用孤儿作品的人来说,并不能明确什么样的标准能判定自己尽到勤勉查找义务。

英国《1988年版权、外观设计和专利法案》中所列出的对待孤儿作品的解决策略为法定许可的模式,为英国孤儿作品的保护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英国在法定许可的模式下,创立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制度。

2014年英国著作权许可新制度中孤儿作品的相关规定就是在法定许可的基础上创立的。

(二)英国著作权许可新制度的相关内容新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改革,并非仅靠简单从严便可一劳永逸。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和保护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和保护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版权总734期第三十六期2020年12月论孤儿作品的利用和保护詹启智1权瑜珊2(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46;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2200)摘要:孤儿作品保护是伯尔尼公约成员国的义务,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国际上对孤儿作品的保护,建立了孤儿作品勤勉查找制度、备案机制、利用限制机制、代位行使权利制度等,并有侵权责任、强制许可、准法定许可、法定许可保护模式。

我国对孤儿作品采用代位行使权利制度,在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过程中,探索了代位行使权利制度与强制许可保护模式相结合的制度。

但这种探索成果最终并未被新《著作权法》采纳。

对于孤儿作品保护的具体问题,建议由新《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进行具体规定。

关键词:著作权法;孤儿作品;保护模式;建议中图分类号:D9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36-00075-041引言孤儿作品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但我国对孤儿作品保护立法较少。

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下称送审稿)对孤儿作品保护有了粗略规定。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的新《著作权法》并未采纳,使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回到了原点。

我们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日益提出。

尽管新《著作权法》未采纳《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以来的探索成果,并不意味着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不应受到重视,没有途径得到立法者采纳。

本文在总结孤儿作品著作权国际保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探索成果,对我国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进行再探索并提出建议,以供未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下称条例)修改时作为参考。

2孤儿作品国际利用制度及其基础理论《伯尔尼公约》对不具名和假名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可追溯到1948年的布鲁塞尔修订文本。

《2024年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范文

《2024年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范文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孤儿作品,顾名思义,指的是因历史原因、版权信息缺失或版权归属不明确而难以确定著作权人或无法联系到著作权人的作品。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孤儿作品数量日益增多,其著作权保护问题愈发突出。

本文旨在研究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背景与现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品被数字化并传播至全球。

然而,许多作品因版权信息不完整或遗失,导致其成为孤儿作品。

这些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被非法复制、传播或用于商业用途,侵犯了原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当前,各国对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导致保护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模式研究(一)建立孤儿作品数据库建立孤儿作品数据库是保护孤儿作品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收集和整理孤儿作品的版权信息,建立一个公共可查的数据库,以便权利人和社会公众查询。

数据库应包括作品的名称、创作时间、作者等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这样,在利用孤儿作品时,使用者可以查询数据库确认作品的版权状态,避免侵权行为。

(二)制定明确的著作权法规制定明确的著作权法规是保护孤儿作品的关键。

法规应明确规定孤儿作品的定义、范围、保护期限及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等。

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著作权登记制度,以便在作品成为孤儿作品时,权利人能够及时进行登记和维权。

(三)建立合理使用制度在保护孤儿作品的同时,应考虑合理使用制度。

合理使用制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他人对孤儿作品进行合理使用,如学术研究、公共利益等。

通过平衡权利人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推动孤儿作品的传播和利用。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解决孤儿作品著作权问题的有效途径。

各国应加强在著作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国际标准,推动孤儿作品的跨国保护。

同时,应加强跨国数据库的建设和共享,方便各国权利人和社会公众查询和利用孤儿作品。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范文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范文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著作权的保护,对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孤儿作品作为著作权保护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指的是因时间久远、权利人身份不明或权利线索缺失而难以确定著作权归属的作品。

这些作品在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它们的著作权保护却常常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模式。

二、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现状目前,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尽管各国在著作权法中都有关于孤儿作品使用的条款,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权利人身份的模糊性、作品流通的复杂性以及权利管理信息的不完整等因素,使得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实施困难重重。

在法律层面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尚未形成完善、系统的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机制。

三、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问题首先,孤儿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

由于时间久远或权利人身份不明,导致这些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变得模糊。

这不仅给作品的使用带来了困难,也不利于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市场环境的复杂化也是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一个难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作品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大大增加,这给孤儿作品的版权管理和维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再次,法律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也是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一大障碍。

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

四、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针对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完善:1. 明确著作权归属的判定标准。

通过建立完善的著作权登记制度,对作品进行实时登记和跟踪,以明确著作权的归属。

同时,对于长期未进行权利登记的作品,可以设定一个默认的著作权归属制度。

2. 强化市场监管和法律制度建设。

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环境的监管,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为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论孤儿作品的法律保护

论孤儿作品的法律保护

能作 出全 面 、准确的定位 ,使得我 国在应对谷歌案 这样 的情 况 时, 处于被动局面 , 不利于保护我 国的孤儿作品。因此 , 加强我 国 对孤儿作 品的法律保护具有可行性 , 也具有必要性 。 二、 中国对孤儿作品的保护现状 目前 , 我国法律上并没有专门针对孤儿作 品的法律法规 , 也 未 明确提 出孤儿作 品的概 念 , 仅在《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著作权法 》 第1 9 条、 《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第1 3条和《 中华人 民共和 国继承 法》 第3 2 条有所涉及 。我国孤儿作品主要有两大类 : ( I ) 作者 身 份不 明; ( 2 ) 作者身份明确 , 但无法与其取得联系。 ( 一) “ 作者身份 不明” 我国《 著作 权法 实施 条例 》 第1 3条规定作 者身份 不 明的作 品, 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 以外的著作权。 作 者身份 确定后 , 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 著作权 。这是一条推定条款 ,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 于解决 因作者不 明的孤儿作 品的相关 问题 , 但依然存 在一 定的局限性 。在 网络环境 中, 复制 、 粘 贴等行为使 得作 品原件辨认度下降 , 难 以保 障著作权人 的合法权益 。 ( 二) “ 无人继承著作财产权” 我 国《 著作权法 》 第l 9条规定著作权属于公 民的 , 公民死亡 后, 依 照继 承法 的规 定转 移。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的 ,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更 、 终止后 , 由承受其 权利 义务的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享有;没有 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的 , 由 国家享有 。《 继承法》第 3 2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 的遗 产, 归 国家所有 ; 死者 生前是集体 所有制 组织成员 的 , 归所在集
孤儿作 品具有较高 的利用价值 ,但 因著作 权人不明或找不 到著作权人 ,使得使用人得 不到著作权人许可而致使其放弃使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049文化纵横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研究要想更好的实现孤儿作品著作的保护,需要全面分析我国孤儿作品立法现状和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制度的相关规定。

并且,引入性的借鉴国外相关的孤儿作品立法成熟经验,可以确立我国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立法内容选择的准则和底线。

[1]“孤儿作品”著作保护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力求寻找符合国际知识产权公约、著作权法基本法则以及我国司法实践的孤儿作品保护制度,文中提出的是本人对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制度的相关构建及其他措施的浅显见解。

孤儿作品的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孤儿作品是指享有版权但很难、甚至不能找到其版权主体的作品,这就给孤儿作品的著作保护工作带去了更多的难题和困扰。

传统意义下,孤儿作品产生的原因有多种,目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版权相关法律规定不尽相同,在不同的版权法律规定下,孤儿作品的界定也不尽一致。

在很多版权意识不是很强烈的国家,法律甚至并无明确规定什么是孤儿作品,再加上孤儿作品的多样性等原因,这就会让孤儿作品的认定有一定更多的难度和界定上的分歧。

总的来看,传统意义上孤儿作品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界定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一个文学作品,如果它不是属于受当地版权法保护的作品,那它就是完全的公共领域作品,可以供公共领域和所有人使用,这种界定方式无疑会让更多的作品划分为“孤儿作品”;(二)该作品的版权主体不能明确确认,或者经过查找找不到版权主体,在这种情况下,该作品就被界定为孤儿作品;(三)孤儿作品的孤儿状态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孤儿,时间上也不是永久性的,版权所有人随时可能会出现,或者被通过不同的方式找到,在这种情况下,该孤儿作品的孤儿状态就会被宣布取消;(四)版权状态不统一,存在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

虽然部分作品的作者可以明确找到,但是仍然有很多作品属于匿名作品,无法明确版权人,而还有部分作品因权利人去世,或者法人主体解体等问题,而导致找不到版权承继者和所有者。

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制度研究

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制度研究

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制度研究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制度研究孤儿作品是指没有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人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联系到的作品。

孤儿作品的保护一直是著作权法领域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国际上现行的解决方式主要是利用合理使用条款、制定复制权许可机制等手段进行维护。

而我国对于孤儿作品的保护,也开始逐步建立起了相应的制度。

一、我国孤儿作品保护制度概述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没有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人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联系到的作品,应当保护其版权,但可以在尊重著作权人意愿、保障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积极利用。

”这个条款为孤儿作品的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持。

为了解决我国孤儿作品保护的现实问题,多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保护孤儿作品开展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文化和版权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对可能涉及到的孤儿作品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将作为制定我国孤儿作品保护措施的依据。

此外,我国版权登记机构国家版权局也开发了孤儿作品版权登记网站,为孤儿作品的权益维护提供了落地的操作平台。

二、案例分析1.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没有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人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联系到的作品可以保护其版权。

例如,2019年出版的《母校风采——同济大学百年校史》中使用了多幅早期图片,并标注了出处。

据文化部版权司发布的消息,该书就是一本由他们保护孤儿作品出版的作品。

2. 我国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也曾是孤儿作品的代表。

因为该剧原著已经在民国时期出版,信息来源已经不明确。

但2010年,该电视剧再次改编时,东方电视台与广电总局新闻出版司签署了协议,对孤儿作品中的《三国演义》进行再加工,并且规定该电视剧的收益归属为国家。

3. 2006年,侯孝贤导演主持的电影《刺客聂隐娘》的男主角张震就说过,因为片中的一幅《清明上河图》是孤儿作品,片方需要支付版权费。

而这些版权费用是要支付给国家后,再由国家进行筹措,把收益归于孤儿作品的继承人。

三、总结我国近年来对孤儿作品保护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实现了孤儿作品的维护和合理使用。

版权制度下的“孤儿作品”问题

版权制度下的“孤儿作品”问题

的历史期 间 .如果权 利人已经去世或法人终止 .作 品版权 可
能 要 失 去 归 属 .成 为真 正 的孤 儿 作 品 :或 者 因 为权 利人 的信 息 数 据 丢 失 .加 之 作 品 可 能 长 期 未 被 使 用 ,权 利 人 也 终归 难
觅 .产 生 表 面 上 的孤 儿 作 品 。 男 一 方 面 , 19 9 0年 代 末 以 来 ,
简 单 而 言 .孤 儿作 品 (rhnwok 是 指 享 有版 权 但 很 opa r)
难 、 甚至 不 能 找 到 其 版 权 主 体 的 作 品 。 在 不 同 的版 权 法 律
框 架 下 .孤 儿 作 品 的 界定 与 调整 方 式 不 尽 一 致 ,很 多 国 家 法 律 并 无 明 确 规 定 .加 之 孤 儿 作 品 的 多 样 性 等 原 因 ,使 得 对 孤
利 人 去 世 或 法 入 主体 解 体 而 导 致 找 不 到 版 权 承 继 者 :有 的 权
利人会复出 .有的则 已不存在 。
孤 儿 作 品 的产 生 有其 客 观 的 法 律 原 因和 产 业 背 景 。 一 方
面 ,在 法 律 上 ,进 入 2 O世 纪 以 来 ,版 权 保 护 各 方 面 不 断 扩 展 . 为很 多缺 乏 商 业价 值 的 、匿 名 的 、未 发 表 的作 品 等 被打 人 “ 宫 ” 创 造 了 条件 :文 化 繁 荣 、科 技 进 步 ,作 品 数 量 剧 冷 增 .作 品形 式 多样 .也 是孤 儿 作 品 产 生 的重 要 因 素 。在 漫长
孤 儿 作 品 的版 权 清偿 与责 任 承担 .建 议 进 行 必要 的修 改。 关 键 词 :版权 孤 儿 作 品 解 决 方案 界 定

完善我国孤儿作品法律保护的思考

完善我国孤儿作品法律保护的思考

完善我国孤儿作品法律保护的思考完善我国孤儿作品法律保护的思考本文关键词:孤儿,法律保护,完善,思考,我国完善我国孤儿作品法律保护的思考本文简介:摘要:虽然我国在《著作权法》及其修改草案,以及《继承法》里有对身份不明的作品的少量规定,但还没有对孤儿作品这一概念,以及版权保护的方法和补偿方法等问题作出规定。

本文将对"孤儿作品"的认定产生原因进行等问题进行概述,并将通关过分析国际上关于"孤儿作品"的完善我国孤儿作品法律保护的思考本文内容:摘要:虽然我国在《著作权法》及其修改草案, 以及《继承法》里有对身份不明的作品的少量规定, 但还没有对孤儿作品这一概念, 以及版权保护的方法和补偿方法等问题作出规定。

本文将对"孤儿作品"的认定产生原因进行等问题进行概述, 并将通关过分析国际上关于"孤儿作品"的保护模式的利弊, 进而认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侵权责任模式对"孤儿作品"加以保护, 同时明确"合理勤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的认定标准。

关键词:孤儿作品; 自动保护原则; 法定许可; 强制许可; 侵权责任模式等;一、孤儿作品的概述与产生原因(一) 孤儿作品概念与特征"孤儿作品"的概念是指作品尚在版权保护期内, 使用者依法需要征得版权人的许可方可使用, 虽然经过勤勉的努力寻找, 但是仍无法找到该版权人。

①其主要特征是:第一, 仍属于版权期内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否则可视为公共领域的作品。

第二, 经勤勉努力的寻找后仍无法找到版权人。

第三, 该"孤儿作品"的版权状态非绝对, 版权人会不会复出并不确定。

因而, 也有学者类比于民法中的概念, 将"孤儿作品"分为"真正的"孤儿作品和"表见的"孤儿作品。

第四, 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 使用者使用该作品的方式不属于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使用限制的内容。

(二) "孤儿作品"产生的原因"孤儿作品"产生的原因从表面上来看, 其产生的直接原因主是作品版权信息不详或不确切, 但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有关国际条约所确定下来的"自动保护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orphan works)一词来源于美国《2006年孤儿作品法 案》议案和《2008年孤儿作品法案》议案。 • 定义:作者身份不明或者虽然作者身份明确但查找无果的作品。
孤儿作品产生的原因
• 1.《伯尔尼公约》作品自动保护原则。
• 2.著作权保护期较长。
国外立法对孤儿作品的规定
(一)特例授权模式 1. 法定许可模式——英国 2. 强制许可模式——加拿大、韩国、日本 (二)责任限制模式 美国
著作权法修订草案对孤儿作品的规定
最新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第五十一条:著作权保护期未届满的已发表作品,使用者 尽力查找其权利人无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在向 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机构申请并提存使用费 后以数字化形式使用: (一) 著作权人身份不明的; (二) 著作权人身份确定但无法联系的。
• 3.著作权转让缺乏登记和公示。 • 4.作者可以匿名或者以假名方式发表作品。
我国现行法对孤儿作品的规定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 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 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
利:解决部分“孤儿作品”问题 弊:数字环境下,原件和复制件难以区分
前款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另行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