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规律,而国际贸易政策则是针对国际贸易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并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
斯密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可以通过互相交换各自拥有的资源和产品来实现互利共赢。
他指出,国家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随后,大卫·里卡多提出了“绝对成本差异理论”和“比较成本差异理论”,强调了国际贸易双方在特殊条件下的互惠互利。
而后的学者们也陆续提出了其他的国际贸易理论,如赫克歇尔-奥林格模型、产品寡头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分类国际贸易政策可以分为保护主义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两大类。
保护主义政策主要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各种贸易限制措施。
关税是指对进口货物征收的税费,旨在提高进口商品价格以保护本国产业。
而非关税壁垒则包括进口配额、反倾销措施、技术壁垒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国内产业,但也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不利影响。
自由贸易政策强调降低贸易壁垒,提倡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开放性。
自由贸易政策的核心是贸易便利化,如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
这些政策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经济效益,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关系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只有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规律,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贸易政策。
比如在实施国际贸易政策时,根据经济学原理可以分析和预测其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从而制定出可行的政策措施。
著名的“大洋洲挡板案”就是保护主义政策的一个案例,通过对进口挡板的征税,保护了本国农业产业。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章导论学习要点: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阶段,熟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节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对象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制度。
理论:(1)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发⽣——“国际贸易纯理论”;(2)国际贸易对⼀国经济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价格、⽣产和消费;(3)国际贸易中产⽣的利益如何分配;(4)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
政策:(1)分析各国及国际社会过去和现在的贸易政策;(2)探讨这些政策的理论依据,研究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制度基础(3)对政策的效应进⾏分析,判断贸易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制度:有关国际贸易的⼀些基本框架,这⼀框架包括成⽂和不成⽂的各种规则和惯例。
集中对世界贸易组织(WTO)进⾏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的学科地位国际贸易学属于应⽤经济学范畴。
从理论上看,国际贸易理论是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
从学科课程设置的⾓度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
为“国际⾦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等应⽤型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因此国际贸易学这⼀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等专业的核⼼课程。
第⼆节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封建社会末期,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了⾰命性的影响。
国际贸易成为⼀种催化剂,它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产⽅式的产⽣。
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产⽅式的产⽣,⽽资本主义⽣产⽅式的确⽴,来开了近代、现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序幕。
可以把近代、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致划分为资本原始积累、⾃由竞争、垄断和国家垄断四个时期。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时间: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
事件:“地理⼤发现”和随之⽽来的殖民掠夺。
(1)1431年,葡萄⽛⼈维尔和到达了⼤西洋东北部的亚速尔群岛;(2)1486~1487年,葡萄⽛⼈迪亚⼠发现了⾮洲最南端的好望⾓;(3)1497~1498年,葡萄⽛航海家达·迦马绕过好望⾓,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4)1492~1493年,意⼤利航海家哥伦布率领的西班⽛船队“发现”了美洲新⼤陆;(5)1519~1522年,葡萄⽛⼈麦哲伦第⼀次完成了环球航⾏。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过程。
这个领域涉及许多理论和政策,旨在促进贸易和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以及它们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 国际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应专门生产他们有相对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商品。
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并促进经济增长。
(2)绝对优势理论:大卫·里卡多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优于其他国家,那么他应专门生产并出口这些商品。
通过专业化和贸易,每个国家都可以获得更多的商品。
(3)增长模型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增长模型理论,这一理论强调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转让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 国际贸易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鼓励开放和自由的贸易环境。
这种政策通常包括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以及避免使用出口补贴和歧视性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2)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主义政策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保护主义政策的做法包括提高关税、限制外国投资、实施贸易配额和补贴本国生产等。
这种政策可能会对本国经济带来短期利益,但可能会导致贸易战和经济衰退。
(3)区域贸易协定:区域贸易协定是一种贸易安排,旨在促进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典型的例子包括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这些协定通常包括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减少,以及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的规定。
3. 国际贸易的影响(1)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和劳动力,增加劳动生产率,并促进技术转让和创新。
(2)就业机会:国际贸易可以创造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出口行业。
较低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可以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进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3)消费者福利:通过国际贸易,消费者可以获得来自全球的更广泛和更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
2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011-12-17
5
第一次产业革命 (18c60b)
保护垄断工业 (30b大危机 大危机) 大危机
(四)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前期( 中叶): 资本主义前期(15~18c中叶): 中叶 自由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18c60b~19c末): 末 垄断资本主义前期( 末 二战 二战): 垄断资本主义前期(19c末~二战):
2011-12-17
11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主要阐明了如下内容: 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主要阐明了如下内容: 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主要阐明了如下内容
•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 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 段 ,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 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 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 •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 天的有利条件
2011-12-17
世界
2单位 单位
表1
毛 呢
劳动日( 劳动日(天)
分工前
酒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天) 产量(匹) 产量( 产量(匹)
葡萄牙 英 国
90 100
1 1
80 120
1 1
从表1可知,在毛呢和酒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上, 从表1可知,在毛呢和酒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上, 葡萄牙都占有优势地位,而英国都处于劣势。 葡萄牙都占有优势地位,而英国都处于劣势。 两国开展国际分工, 两国开展国际分工,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品,即葡萄牙专门生产酒, 势的产品,即葡萄牙专门生产酒,英国专门生产 毛呢,其结果如下表: 毛呢,其结果如下表:
2011-12-17 陈雅丽 14
• 背景:该法令规定,必须在国内谷物价格上涨到 背景:该法令规定, 限额以上时,才准进口, 限额以上时,才准进口,而且这个价格限额不断 地提高。 地提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通过买卖商品和服务进行的经济活动。
它扮演着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角色。
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些理论和政策指导着贸易的发展和运作。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并分析它们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它认为国家或地区在贸易中应该专门生产其拥有相对优势的产品。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通过专注生产具有较低机会成本的商品,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样一来,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可以互补,共同获得更大的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鼓励各国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加强全球产业链的互联互通,提高全球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使得贫穷国家有机会通过贸易实现经济发展,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关税和贸易壁垒关税是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贸易壁垒则包括非关税壁垒,如配额、出口管制和技术壁垒等。
这些政策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际市场竞争的冲击,但它们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
关税和贸易壁垒限制了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增加了商品的成本,降低了消费者的福利。
此外,关税和贸易壁垒也会导致贸易争端和贸易战,进一步阻碍全球贸易的发展。
因此,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是非常重要的。
三、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协定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达成的贸易协议,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
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参与国家可以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提高自由贸易的程度,并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
自由贸易协定对全球经济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它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加强了全球价值链的整合,提高了全球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自由贸易协定也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增加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四、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国家采取的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的经济政策。
它主张通过提高关税和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商品,并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第二章
(三)奖出限入政策。
(四)保护关税政策。
(五)大力发展转口贸易政策
2021/3/10
8
三、重商主义的三大缺陷
第一,片面强调了出口会增加贵金属的流入的作用,忽视 了在没有货币储存、国内商品供应没有增加的条件下会出 现相反的结果。
(过多的出口 →国内市场供应减少 →国内物价上升 →出 口商品竞争力减弱 →出口减少 →贵金属流入减少。过多 的出口 →国内价格上升, 即国际价格下降 → 进口增加 → 贵金属流出增加)
2021/3/10
7
二、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以贸易差额
论的政策主张为例,重商主义保护政策主要有以下 几种:
(一)货币政策。不是主张严禁金银出口,而是想方设 法吸引外国金银,寓对货币的追求于贸易顺差的追 求之中。
(二)对外贸易垄断政策。通过贸易垄断,西欧国家在 其殖民地取得廉价的原料,运回本国加工成制成品, 高价向殖民地或其他国家出售。如英国的东印度公 司对印度和中国贸易的垄断权。
第二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2021/3/10
1
[开篇导读]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是西方最早产生的国际贸易理论。 后来分离出两大国际贸易理论流派:一派是西方传统国际 贸易理论,也称之为自由贸易理论;另一派是西方传统国 际贸易理论的反对派,也称之为保护贸易理论。
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 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结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 更有利。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 论”。
2021/3/10
13
绝对利益学说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自古以来一直是国与国之间重要的经济交流方式,同时也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贸易的挑战和机遇,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成为了研究和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的相关概念、主要理论模型以及实践中的应用。
一、国际贸易理论概述国际贸易理论是对国际贸易活动内在规律的总结和解释。
它通过构建模型、假设和分析方法,揭示了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1.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典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某个产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意味着该国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更多的产品。
绝对优势决定了贸易的方向和范围。
2.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贸易仍然会存在。
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模式通过资源配置的差异,使各国在专业化生产上形成互补。
3. 因素禀赋理论因素禀赋理论是对国际贸易中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禀赋的影响进行解释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生产要素不同的国家在特定产业上具有竞争力,并会形成贸易。
二、国际贸易政策概述国际贸易政策是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和调整国际贸易格局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理解和制定合理的国际贸易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家利益至关重要。
1. 关税政策关税是最常见的贸易政策工具之一,它是针对进口产品征收的一种税收形式。
关税政策既可以用于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也可以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限制、进口配额、补贴政策等措施。
这些壁垒主要用于限制进口产品的数量和增加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3. 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取消或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可以加强国际贸易的有效性,拓展市场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际贸易理论
(五)按贸易国数目划分:双边贸易、三角贸易和多边贸易
双边贸易(Bilateral Trade)是指两国政府之间商定的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下的贸易。两国政府往往通过签订贸易条约或协定来规定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要求两国在开展贸易时必须遵守贸易条约或协定中的规定。双边贸易所遵守的规则和调节机制不适用于任何一个签约国与第三方非签约国之间开展的贸易。例如,在《中美贸易条约》下开展的中美贸易就是一种双边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剩余的产品,社会分工尚未开始,阶级和国家还没有形成,所以不存在对外贸易。
原始社会末期,三次社会分工完成,剩余产品出现,随着国家的逐步形成,商品交换超出疆域界限,产生了对外贸易。“部落与部落之间、氏族与氏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对外贸易开始萌芽。“最初的交换是发生在原始公社的尽头,发生在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界地带”。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出口价格指数
举例说明:
假定1991年的国际贸易额是14000亿美元,2001年为
30000亿美元,设1991年的价格指数为100,2001年的价格
指数为160,试比较2001年的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与
1991年的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的变化情况。
2001年的国际贸易额30000 = 2.14倍
***无形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服务贸易(Trade of Services)包括四种方式:
(1)过境交付,即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贸易自由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以及各国在制定政策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基础。
该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其相对优势商品,并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比如,某国可能在生产农产品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而另一国可能在制造业方面更有竞争力。
通过贸易,两国可以互补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相对应的是绝对优势理论。
该理论也是由李嘉图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比其他国家高效率,国际贸易仍然是有利可图的。
比如,某国可能在所有领域都能以较低成本生产商品,这样它就能通过贸易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财富。
三、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强调各国间的经济规模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该理论由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认为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还包括企业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等因素。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不仅仅是资源配置的结果,还受到市场竞争和企业战略的影响。
四、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国内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因素。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是常见的贸易保护手段。
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通过提高进口商品价格来保护本国产业。
非关税壁垒则包括配额限制、商品质量标准等,这些壁垒对于国际贸易的限制更加隐蔽。
然而,过度依赖贸易保护措施可能会对本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往往导致高成本、低效率产业的维持,同时也限制了外国商品的进入。
因此,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需要在保护产业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贸易自由化。
五、自由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多边贸易体制是为了推动自由贸易而建立的全球性的组织和协议。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际分工2、国际价值3、自由贸易政策4、保护贸易政策5、贸易自由化6、比较优势7、要素密集度8、赫克歇尔—俄林定理9、里昂惕夫之谜二、判断题1.国际分工是国际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结果。
()2.亚当.斯密主张按“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而大卫.李嘉图则主张按“绝对成本”进行国际分工。
()3.二战后,工业国和农业国间的分工仍居主导地位。
()4.大卫·李嘉图的绝对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的相对成本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重商主义即追求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6.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美、德等国都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7.一国实行何种贸易政策与其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当其经济实力较强时,多倾向于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当其经济实力下降时,又多倾向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8.保护关税理论对落后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李斯特没有注意到它消极一面。
()9.李斯特把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
()10.李斯特及其追随者主张行政干预,赞成贸易顺差,反对贸易逆差,实行超保护贸易。
()11.凯恩斯把反映生产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
()12.托马斯·孟认为发展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手段,但必须保证贸易顺差。
()三、填空题1. 自由贸易理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当代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2. 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是的,以及。
3. 重商主义在理论上只考察了流通领域,而没有进入到生产领域;在政策上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和。
4.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大体上包括:,,。
5. 帝国主义的侵略性保护政策具有极大的和。
6._________就是以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代替进口产品的政策。
7.__________指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研究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提供有关如何制定和实施国际贸易政策的指导。
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优势理论。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其相对优势产品,从而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大卫·里卡多认为,国际贸易可以提高各国的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规模,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
这一理论为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效果提供了基础。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至关重要。
国际贸易政策可以通过关税、非关税壁垒、贸易补贴等手段来调整贸易条件,以保护本国产业、促进本国经济增长。
然而,过度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导致贸易战,损害全球经济发展。
因此,制定合理的国际贸易政策需要兼顾本国利益和国际合作,遵循公平、开放、透明的原则。
除了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还包括绝对优势理论、重复比较优势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新兴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也不断涌现。
例如,新经济学派提出了新贸易理论,强调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此外,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等也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领域。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它研究如何通过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资源优化和互利共赢。
合理制定和实施国际贸易政策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新兴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仍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2章 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
• 出口税(Export Duties)是指出口国 家的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 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 过境税(Transit Duties)又称通过税, 它是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 收的关税。
• (二)按照征税的目的分类 • 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又称收入 关税,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主要 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 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是指以 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主要目的而 征收的关税。
• 紧急关税(Emergency Tariff)是指当 某种外国商品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进口国 内市场,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品生产造 成了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损害威胁时, 进口国家为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而对该 商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 惩罚关税(Penalty Tariff)是指当出口国家 某种商品的出口违反了与进口国之间的协议, 或者未按进口国的规定办理进口手续时,由进 口国海关对该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具有惩罚 或罚款性质的进口附加税。 • 报复关税(retaliatory duty/Retaliatory tariff) 是一国为报复他国对本国商品、船舶、 企业、投资或知识产权的不公正待遇而对从该 国进口的商品所课征的进口附加税。
•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 超保护贸易政策是一种侵略性的贸易保护政策, 其特点是 • 保护的对象扩大了 • 保护的目的变了 • 保护由防御转入进攻 • 保护的阶级利益变了 • 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 • • • • • •
新贸易保护主义 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主要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 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恶化 政治上的需要 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
• (一)保护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制定,对于促进贸易的顺利进行以及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
其中,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特殊优势产品,从而实现贸易的互利互惠。
绝对优势理论则由亚当·斯密提出,主张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其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要素禀赋理论则着眼于国家资源禀赋的差异,认为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不同,因此存在互补性和补充性的贸易。
二、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为了实现国际贸易的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常见的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贸易补贴政策等。
关税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通常用于保护本国产业或者调节贸易平衡。
非关税壁垒政策则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标准等措施,用于限制或者调控进口商品。
贸易补贴政策是指国家对本国产业提供的经济补贴,以增加出口竞争力或者保护本国市场。
三、国际贸易的利与弊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国际贸易能够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各国之间的互利共赢。
其次,国际贸易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再次,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市场规模,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
然而,国际贸易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可能导致某些产业的衰退和失业问题,可能增加不平等现象和贫富差距。
四、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强调保护本国产业和经济利益的政策取向,其主要手段包括限制进口、提高关税等。
自由贸易则主张开放的市场和自由的贸易环境,倡导减少贸易壁垒和限制。
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在实践中存在争议,取决于各国的经济状况和政策目标。
五、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与挑战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贸易摩擦、经济衰退、保护主义抬头等。
第二章_国际贸易理论
理论简评:
1、充分论证了落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必要性、阶 段性、动态性,并提出具体建议,确立了贸易保护 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牢固地位。 2、作为一种庸俗国际贸易理论中所含有的非科学成 分——过分强调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忽视了经济生产客观规律的普遍意义;对经济发展 阶段的划分撇开了生产关系因此不能反映社会经济 形态变化的真实性;对生产力的定义模糊。
历史上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和理论在最早的时 候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西欧封建制度向 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 期),具体地说,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 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 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 商主义两种。
2、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内容安排
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相互需求原理 保护贸易理论
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 1、产生的背景 2、主要经济思想 早期的主张—重金主义 晚期的主张—重商主义 3、局限性
1、重商主义理论产生的时期及背景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内容安排 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5个) 2-2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3个) 2-3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6个)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来展开: 国际贸易格局,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及决 定贸易流向的因素; 国际贸易条件,在国际贸易中决定交换比 例或相对价格的因素; 国际贸易收益,国际贸易对交易各方的福 利及整体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
亚当· 斯密主要论点:
国际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自由贸易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 贸易之所以发生,基础在于各国成本上存 在绝对差异;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制定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繁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的概念入手,探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
一、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交易活动。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资源和产品的有效配置,促进各国经济的互动和合作。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共存,贸易行为会涉及到大量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二、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指为解释和阐述国际贸易现象而建立的经济学体系。
国际贸易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国际贸易理论的几个主要流派。
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创立的。
他认为各国之间的贸易是由于各国生产的产品具有相对成本优势所致。
即各国应该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资源条件来生产自己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到需要的其他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不但解释了各国之间贸易的规律,而且为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2.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所创,他认为各国应该专注于自己擅长生产的产品和服务,通过贸易来获取更丰富和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与比较优势理论不同的是,绝对优势理论着重于解释各国之间生产效率不同的原因,因此更注重各国之间的专业分工和协调。
3.国内需求因素理论国内需求因素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治揆·拉比创立。
他认为各国之间的贸易与本国的内部需求有关,由于消费需求的差异,所以各国要从事产品和服务的不同生产。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要根据本国需求来选择进口和出口产品和服务。
三、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防范国际贸易竞争和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有意识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下面我们将介绍国际贸易政策的几种方式。
大学二年级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大学二年级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大学二年级经济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以了解贸易的原理和国家间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本文将围绕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展开讨论。
一、国际贸易的理论国际贸易的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等。
其中,比较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指的是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相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则是由大卫·李嘉图发展而来,认为国家应专门生产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比较成本理论则是由罗伯特·托伯发展而来,强调国家在生产两种商品时的机会成本差异。
理论研究表明,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个国家的相对优势和专业化生产,通过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升。
国际贸易的理论为我们理解贸易行为和贸易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为国家间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为了维护国内经济利益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常见的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和贸易协定等。
关税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主要用于保护国内产业和调节国内价格。
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关税来限制进口商品的流入,以保护自己的产业。
然而,过高的关税也会使国内消费者面临更高的价格和更少的选择,同时也会引发贸易战等负面影响。
非关税壁垒政策包括配额限制、进口管制和技术壁垒等,用于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种类。
配额限制是指对某种商品进口数量实施的限制,进口管制则是指对特定商品进口实施的审核和许可制度。
技术壁垒则是通过技术要求和标准来限制进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贸易协定是各国之间签订的协议,用于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开放。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就是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
此外,各国还可以通过双边或区域性的贸易协定来促进贸易合作和投资便利化。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旨在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但也需要考虑到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互惠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
生产领域。 大卫〃休谟( 1752):从长远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像重 商主义者设想的那样,维持贸易收支顺差和积累金银。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二、自由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
Adam Smith( 1723—1790)
1776年,亚当 · 斯密在著作《国富 论》中猛烈抨击重商主义,主张自
对外贸 易 是 增加 金银, 增加 财富的根本源泉。
(三)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15世纪到 16世纪中叶)
又称重金主义,代表人物:英国的斯塔福。 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出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 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在贸易上主张多卖 少买或不买。
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 绝对劣势 的产 品,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 利用,将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绝对优势理论的例证
20
B
单 位 生产成本
巴西 中国 40 10
15 可可
M
可可 大米
10 20
10
5 2.5 5
C
N
B’
C’
10 大米
两种产品 的 生产上都处 于优 势地位 ,而另 一国 均 处于劣势 地 位,则处于 优势 地位的 国家应 专门 生
产优势较 大 的那种产品 ,处 于劣势 地位的 国家 应 专门生产 劣 势较小的那 种产 品,然 后参与 国际 贸
易 ,双方 均 可以获得利 益。 即“ 两 优取其 重, 两
劣 取 其 轻 ” 。
赋及消费者偏好差异,也会由于企业的销售策略而发生 产 业 内贸易;
这并不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因为损失的仅是运输 成本,但竞争带来的社会效益可能远大于此;寡头垄断 比垄断对社会造成的扭曲要小;
寡头垄断造成相互倾销的出现。
(二)水平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意义:解释产品为同一种类但属性不同的水平差异产 品的双向贸易现象 代表人物:兰卡斯特,张伯伦,克鲁格曼,斯蒂格利
产生的背景
“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 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 主人。有了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 入天堂。”
(二)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 获取金银; 一国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 ,就越富有。 金银是 衡量 国 家 富 裕程 度的惟 一尺 度。
恩格斯:“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
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 。
(三)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阶段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16世纪下半叶到 18世
纪)
· 孟 ( 1571-1641)。 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 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 重视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认为在一定时 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 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 ;不一定要求对所有 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 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
巴西 中国
分工后的生产
巴西 中国
可可
大米
10
7.5
2.5
5
可可大米15ຫໍສະໝຸດ 3.75010
巴 西 以 4吨 可 可 交 换 中 国 4吨 大 分 米 工 和 贸 易 后消 费增加
巴西
可可 大米 11 7.75
中国
4 6 可可 大米
巴西
1 0.25
中国
1.5 1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两国都
能 生产两种产 品的 条件下 ,其中 一国 在
15
20
绝对优势理论的例证
无 贸 易 时 的 生产 和消费
巴西 可可 大米 10 5 中国 2.5 10 可可 大米
分工后的生产
巴西 20 0 中国 0 20
巴 西 以 6吨 可 可 交 换 中 国 6吨 大 分 米 工 和 贸 易 后消 费增加
巴西
可可 大米 14 6
中国
6 14 可可 大米
巴西
(四)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
货币政策 :不是主张严禁金银出口,而是想方设法吸引 外国金银,寓对货币的追求于贸易顺差的追求之中。 对外贸易垄断政策 :通过贸易垄断在殖民地取得廉价原
料,运回本国加工成制成品,高价向殖民地或其他国家
出售。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贸易的垄断权。
奖 出 限入政策 关 税 保护政策 发展本国工业和航运业的政策
(五)重商主义理论简评
积极意义:
西方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形 成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 立与发展。 提出的贸易顺差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后来的“贸易平
衡”、“收支平衡”概念。
(五)重商主义理论简评
局限性:
将金银等同于国家财富。 将国际贸易看作“零和博弈”。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
出口
O
t
进口
美国: 德国:
贸易由于两国技术水平的差异而 发生,解释了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 的产业内贸易
中国:
新贸易理论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概念
产业间贸易:各国以部门之间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商 品 交 换; 产业内贸易:各国以产业内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商品
David Ricardo( 1771—1823) 1817年,大卫 · 李嘉图在著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损 害 了 工 业 资 产 阶 级 的 利 益
1815 年 《 谷 物 法 》
小 麦 价 格 上 涨
小麦种植 面 积扩大,牧草减少, 羊毛价格上涨 工人工资提高 食品支出增加,工业品支出减少 别国报复 , 工业 品出口减少
(三)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
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
相同点:论证了自由贸易是有益的; 不同点:认为国际贸易是由要素禀赋差异而非生
产率差异决定的。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二、里昂惕夫悖论
(一)里昂惕夫悖论的产生
瓦西里 •里昂惕夫( 1906―1999)
(二)里昂惕夫悖论的内容
根 据 要 素 禀 赋理 论 , 里 昂 惕 夫 假 定 :
4 1
中国
3.5 4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财富并不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 国际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 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
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这种差别是“自然”形成的:
哪个国家最擅长 生产什 么东 西、哪 个产业 最具 有优势 不仅由 历
茨,霍泰林,迪克西特
从供给角度,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参与国际贸易的产业 通常处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因而形成同类产品的异 质性;
从需求角度,消费者偏好具有多样性,需求具有差异 性 的 产品。
(二)水平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兰卡斯特模型:
在具有相同特点的经济体之间,如果不存在贸 易壁垒 和运输 成本 , 在规模收益最大化和消费偏好差异的影响下,两个经 济体 之 间 仍 能进 行产业 内贸 易。 美国 和 日 本 的汽 车工业
重商主义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
补贴
进口配额 新 古 典 国 际 贸易 理论 自愿出口限制
要素禀赋理论
里昂惕夫悖论
国产化规定 行政管理政策 反倾销
新贸易理论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的产生
产生的时间
新张伯伦模型:
克 鲁 格 曼 的 “规 模经济 贸易 学说” 规 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都增加了资源利 用效 率,提 高了生 产 率 , 从 而 提出 比较优 势的 一个重 要来源 。
(二)水平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规模经济:
规 模 经 济 的 来源 :
各国之间的技术差异
日本的汽车产业:充足的资本要素 vs. 技术创新要素
各国人力资本的差异
贸易壁垒的存在
新古典贸易理论总结
与 古 典 国 际 贸易 理论相 比, 在两种或两种以上 生 产 要 素 框 架 下分 析产品 生产 成本; 资 源 稀 缺 性 可能 导致本国生 产不能达到完 全专 业 化 , 比 古 典 国际 贸易理 论更 接近现实情况 ; 要 素 状 况 具 有动 态性,将改 变一国的贸易 结构 和 在 国 际 分 工 中的 地位,与古 典国际贸易理 论的 静
要 求 自 由 贸 易
比较优势理论的例证
20
B
单 位 生产成本
巴西 中国 40 20
15 可可 10 5 2.5
C
P
可可 大米
M
10 13.33
巴西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比中国 低,能否开展国际贸易?
N
C’
B’
3.75 5
7.5 10 大米
15
20
比较优势理论的例证
无 贸 易 时 的 生产 和消费
态分析不同。
新贸易理论
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
雷蒙德 · 弗 农于 20世纪 60年代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