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课程大纲

合集下载

12调完《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12调完《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主编:王怀良适用专业:供临床相关专业一、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简明地介绍临床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问题,反映了现代临床药理学的进展。

总论部分包括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临床研究的基本问题,介绍了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学科任务、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物监测、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的合理用药、遗传药理学、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老年、儿童和妇产科临床用药,药物经济学与药品分类管理,新药临床研究等。

各论按疾病系统介绍临床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标】本章重点掌握临床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熟悉临床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研究内容,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要求】能够说明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和学科任务,以及药物治疗学的内容、药物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的法律依据。

能够概述临床药理学的定义、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能够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常见药源性疾病的引发原因。

【教学内容】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

2.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沙立度胺事件。

3.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安全性研究、药动学研究和药效学研究。

4.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市场药物再评价、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察。

5.药物治疗学:治疗学的内容、药物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的法律依据。

6.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数字教材【授课学时】2学时第四章治疗药物监测【目标】本章重点掌握治疗药物监测的原理和基础知识、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和临床意义,熟悉治疗药物监测在在临床调整给药方案时的应用,了解治疗药物监测的常用方法。

【要求】能够说明治疗药物监测的原理和基础,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和临床意义。

能够概述治疗药物监测、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和目标浓度的定义。

能够理解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强度的相关性、稳态一点法和重复一点法。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药理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代谢过程和药效学等内容。

药理学教学大纲旨在系统规划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系统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2. 学习各类药物的药理学原理,掌握常用药物的药效学特性;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药物临床应用的能力,提高合理用药意识;4.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跟上药理学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三、教学内容1. 基础药理学(1)药理学概论(2)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药物的作用机制(4)药物的药效学2. 临床药理学(1)心血管系统药理学(2)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3)消化系统药理学(4)内分泌系统药理学(5)抗感染药理学(6)肿瘤化疗药理学(7)免疫调节药理学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强化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验教学:开展药效实验、药代动力学实验等,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4. 病例讨论:以临床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应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药理学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由教师根据课程要求编写,供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进行复习;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3. 实验室设备:提供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药品,保障实验教学的进行。

七、总结药理学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药理学知识,培养其临床用药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希望通过全面实施教学大纲,学生能够掌握药理学理论和实践,为未来的医学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课程号(代码):50501102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以及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新药审批法,从而增强学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的理论基础。

临床药理学是药理研究中最后综合阶段,也是药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必须具备一定的药理学专业知识基础,建议本科专业在第四学年开设。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重点介绍临床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临床药理学的进展;新药临床药理研究与评价;药物代射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特殊人群(老年、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疾病等)的临床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源性疾病,药物相互作用等;心血管系统药物重点介绍抗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药理;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抗菌药物重点介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抗菌后效应等。

(参考性)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用“带着问题学”的方法,主要为讲座形式,结合专题讨论。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 掌握:临床药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2. 熟悉:上市后药物再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开展临床药理服务、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3. 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重点)。

2.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沙立度胺事件(重点)。

3.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重点)。

4.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5.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设计符合的“四性”(重点)。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临床药理学?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3.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是什么?如何对一个新药进行临床药理评价?第二章临床药动学与群体药动学【目的要求】1. 掌握:临床药动学的概念与应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及相应药动学参数的概念与临床意义,一级速率过程、零级速率过程,群体药动学的概念。

临床药理学全套课件

临床药理学全套课件

药物治疗管理 政策:包括药 物治疗政策、 药物治疗管理
规范等
药物治疗政策和药物经济学评价
药物治疗政策:政府对药物使用 的规定和指导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成本-效益 分析、成本-效果分析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经济学评价:评估药物的经 济效益和成本效益
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物治疗管理 中的作用: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 的药物治疗政策和策略
重要性:药物治疗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和 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医疗成本的 有效途径。
药物治疗管理的实践和方法
药物治疗管理 流程:包括评 估、制定计划、 实施、监测和
调整等步骤
药物治疗管理 工具:包括药 物治疗指南、 药物治疗计划、 药物治疗记录

药物治疗管理 团队:包括医 生、药师、护 士等专业人员
05
药物基因组学和个 体化治疗
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概念: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变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的科学
重要性:药物基因组学可以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基因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提高治疗效 果
应用:药物基因组学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发展趋势:药物基因组学正在成为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工具未来有望在更多疾病领域得到应 用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药物治疗管理和政 策
药物治疗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概念:药物治疗管理是指在医疗保健系统 中对药物的使用进行监督、评估和优化以 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和经济性。
目标:药物治疗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药物治 疗的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内容:药物治疗管理包括药物选择、剂量 调整、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依从性评估等方面。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药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溃疡病治疗药物的分类,抗肝炎病毒药的种类
2.熟悉:肝脏病的药物治疗原则
3.了解:其他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
二、内容: ,
治疗溃疡病药物的分类、胃肠道动力药、止泻药、缓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肝脏病的类型及药物治疗原则,抗肝炎病毒药,保护肝细胞膜的药物,防治肝性脑病药物。
第十章 抗癫痫药临床药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抗癫痫药物的分类及其应用原则、药物选择。
2.熟悉:各类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相互作用
3.了解:抗癫痫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及不良反应
二、内容
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甲妥英)、巴比妥类(苯巴比妥、扑痫酮)、琥珀酰胺类、苯二氮卓类(安定、硝基安定、氯硝基安定)、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二、内容
I-IV期临床试验的目的与要求,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第八章 药品质量管理法规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我国《药品管理法》的主要内容,
2.了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法规(GMP)的基本精神.
3. 了解:我国的药品管理体制与法令条例.
二、内容:
(药品管理法对药品、假药,劣药的定义、新药的定义与分类、GMP、药品标准的分级、药典、进出口药品的监督管理,特殊药品的管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等)。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抗感染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及其临床应用
2.熟悉:抗感染药物在新生儿、老年人及妊娠妇女中的应用原则及肝、肾功能损害时抗
生素的应用问题.
3.了解: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二、内容:
抗感染药物的体内过程、抗生素的血药浓度监测,抗感染药物在新生儿、老年人及妊娠妇女中的应用、肝肾功能损害时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临床药理学 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 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吕雄文审核人:吕雄文教学院长:)一、课程简介(一)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二)课程类别:临床医学课(三)修读对象:临床医学七年制、五年制专业(四)总学时:临床医学七年制36学时,均为理论课。

(五)相关课程: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内科学(六)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科的分支,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

其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毒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性质、机制及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学和药理学发展为目的。

其主要任务是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作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监察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患者的治疗。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新药研发、药品管理、医疗质量和医药研究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临床药理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目的。

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以理论教学(总论)为主,注重介绍临床试验设计、合理用药、药物临床评价等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并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理论课内容开展病例合理用药讨论,以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治疗为重点,强调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通过学习和掌握临床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学发展。

教学方法:在临床药理学理论教学中,以每章节的问题作为核心。

针对问题中心式的教学组织特点安排课程,阐释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内容。

在总论教学中坚持重点突出,以点带面,抓住基本概念,并联系临床实践和学科进展进行教学。

针对临床药理学课程涉及学科广、内容多、难掌握等特点,在按问题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临床药物治疗学》、《内科学》等课程的知识解答问题。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临床药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本文将就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进行探讨,介绍其内容和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学生应该了解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代谢途径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其次,教学大纲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学生应该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学会合理使用药物,掌握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等关键要素,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最后,教学大纲还强调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能够主动获取和评估药物信息,并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药物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分类: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的不同分类,如按照作用机制分为激动剂、拮抗剂等;按照化学结构分为酰胺类、酰胺酸类等。

这些分类有助于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

2. 药物代谢:学生需要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包括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等。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和调整剂量的原则。

3. 药物相互作用:学生需要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的相加作用、相乘作用等。

这有助于学生合理选择药物组合,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失效。

4. 药物不良反应: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

这有助于学生提前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5. 药物治疗原则:学生需要了解临床上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等。

这有助于学生合理运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临床药理学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临床观察等。

1. 理论讲授:教师应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药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药物的结构和作用机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完整word版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药效动力学、临床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2.熟悉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及药理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一、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临床药理学( 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药效动力学 (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4.药代动力学( 药代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5.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2)上市药物的再评价;(3)药物不良反应监察;(4)教学与培训;(5)临床药理服务;(6)技术与咨询服务二、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及药理学的学习方法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

2.熟悉药物的效应和作用、受体学说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药物的效应和作用药物效应是在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基础上产生的,有多种多样的表现,但其基本上有两种结果,不是增强,就是减弱原有的功能。

机体增强,称为兴奋(excitation),机体减弱,称为抑制(inhibition)二、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1、量反应的量效曲线( graded dose-response curve )呈对称的 S型曲线。

2、质反应的量效曲线( quantal dose-respone curve)。

临床药理学大纲(新)

临床药理学大纲(新)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授课内容:绪论、临床药代动力学与治疗药物监测、新药临床研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的合理用药、遗传药理学及临床合理用药、时间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老年人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药物相互作用、抗感染药物自学内容:妊娠期合理用药、儿科合理用药、精神障碍临床用药、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临床用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恶性肿瘤临床用药、抗炎与免疫调节药、药物与毒物中毒临床用药一、绪论: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药理学的主要职能;二、临床药代动力学与治疗药物监测:1、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定义,药物剂量、血浓度和药效之间的关系,体内药物分析的常用方法;2、群体药动学的定义三、新药的临床研究:1、GCP的概念;2、I期临床试验包括:耐受性试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3、新药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四、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的合理用药:1、肝硬化及肝肾综合征时对药动学的影响;2、限制性代谢药物与非限制性代谢药物的概念及其在肝功能障碍时的药动学变化;3、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4、肾功能障碍患者给药方案的调整;五、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1、细胞色素P450酶系;2、乙酰化反应的多态性:N-乙酰基转移酶催化乙酰化反应的快慢影响异烟肼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3、P-糖蛋白;4、β受体;5、G-6PD缺陷症:对抗疟药、解热镇痛药、抗菌药等产生的异常反应;6、TPMT、P-糖蛋白多态性;六、时间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1、时间药理学和昼夜规律的概念;2、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七、老年人合理用药:1、药物选择、剂量和剂型选择,使用原则;2、抗高血压药:β受体阻断药的应用;3、镇静催眠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症药物的应用;4、肝肾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等情况与用药需注意的问题;十、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1、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定义;2、不良反应的分类:A型(量变型);表现:副、毒、后遗、特异质、依赖性、变态、特殊毒性;3、不良反应的判断、监测:自发呈报系统、医院全面监测系统、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十一、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1、药物依赖性的概念;2、药物依赖性的主要特征;3、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的概念;4、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的产生机制;5、阿片类依赖性的治疗;乙醇依赖性的治疗;十二、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1、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及其分类;2、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3、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方式及其临床意义;十三、抗感染药物:1、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影响因素: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药物;病原学检查与细菌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对临床用药的影响;宿主的免疫机制影响抗菌药物的疗效;抗菌后效应的概念和意义;2、联合应用指证;常见用药组合;3、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原则与给药方案的制定;十四、精神障碍临床用药:1、抗抑郁症各类代表药(氟西汀、马普替林、丙咪嗪、马氯贝胺、米氮平)的药动学、药效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用法;2、精神分裂症代表药:氯丙嗪和氯氮平的药动学、药效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用法;3、癫痫: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4、帕金森病: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司来吉兰;十六、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1、β受体阻断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评价、作用与注意事项;2、高血压:利尿剂的临床应用、用法和不良反应;β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和用法、不良反应与评价;ACEI、ARB的临床应用和用法、不良反应与评价;钙拮抗剂的临床地位,常用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临床应用和用法,不良反应;3、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抗高血压药的联合应用;十八、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1、抑制胃酸分泌药:H2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剂;十九、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临床用药:1、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用法;二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临床用药:1、呋塞米2、氢氯噻嗪3、利尿药的临床应用原则二十一、恶性肿瘤临床用药:1、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分类;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类;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多时相特异性分类;2、抗恶性肿瘤药合理应用:(1)联合化疗:药物选择一般从细胞周期动力学、药物作用机制、药物毒性、药物抗瘤谱、药物的药动学关系、给药方法等方面考虑;(2)给药方案:大剂量间隙给药,短期连续给药,序贯给药,同步化后给药;二十二、抗炎与免疫调节药: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2、环孢素、霉酚酸酯、他克莫司、雷帕霉素的药理学特点;二十三、药物与毒物中毒临床用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用药。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临床药理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的副作用、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临床药理学的教学提供一个明确的框架和指导,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药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2. 理解药物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3. 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药效学参数;4. 熟悉常用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5. 学会合理用药和预防药物相互作用。

三、教学内容1. 药物分类和命名1.1 药物分类的基本原理1.2 常见药物分类的例子1.3 药物命名的规则和常见命名方法2. 药物的作用机制2.1 药物和靶标的结合2.2 药物的激动和抑制作用2.3 药物的信号传导调节作用3.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3.1 药物的吸收与分布3.2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3.3 药物的半衰期和剂量剂程关系4. 药物的药效学参数4.1 药物的最大效应和半数最大效应浓度 4.2 药物的剂量-反应关系4.3 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5. 常用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5.1 常见药物的常见副作用5.2 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5.3 药物的毒性反应和禁忌症6. 合理用药和预防药物相互作用6.1 药物的个体化用药和剂量调整6.2 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6.3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临床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药物治疗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互动程度进行评价。

2. 学生掌握程度:通过期末考试、小组报告和实验操作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3. 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学生在实验室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是否准确和独立完成,评价其实践能力的水平。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教程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教程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供药学专业用)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二OO三年三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临床药理学( clinical pharmacology)课程号(代码):50508030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51 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本大纲系配合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用《临床药理学》教材第二版制定的执行大纲。

本大纲对药理学教学提出明确的基本要求及重点内容,课堂上讲授的代表药物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重点项目。

本内容可通过讲课、自学或其它方式进行教学。

指定的自学内容系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应与课堂讲授内容同样要求,不得偏废。

学习中,要求对于本课程有关的基础知识复习和预习。

在教学各环节中应积极而稳妥的推进教学改革。

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方面,除应重点突出和尽可能的讲授近代的先进的药理学新理论、新成就外,还应力指导和锻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要求及)一、绪言[目的]掌握临床药理学的定义、内容和职能,了解国内外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内容]临床药理学的定义,其内容为药物在临床应用时的药效学、毒理学、药动学以及新药临床试验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其职能包括:新药临床试验读者设计与评价,市场药物的再评价与不良反应监察,承担临床药理学教学工作与临床药理服务。

临床药理学国内外发展谢意简史。

二、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自学)三、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自学)四、临床用药中的药效学问题[目的]掌握临床用药物作用的量和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内容]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如何评价与注意。

药物剂量(血药浓度)、时间与疗效三项之间的关系。

受体学说与临床用药,影响临床药物疗效的因素,特别是人体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

五、新药临床研究设计与评价[目的]掌握新药研究过程中临床试验各期以及新药的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目的、试验设计、方法和评价。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在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中,临床药理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学科。

它的主要目标是教授学生关于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本文将阐述临床药理学教学的大纲框架,旨在提高学生对药物治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1.1 药物分类:化学类、药理类、治疗类等1.2 药物作用机制:受体结合、信号转导等2. 掌握常用药物的性质和用途2.1 药物性质:理化性质、溶解度等2.2 药物用途: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案3. 理解药物代谢和副作用3.1 代谢途径:肝脏、肠道等3.2 副作用管理:如何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1.1 药物分类1.1.1 化学类药物的分类和特点1.1.2 药理类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1.1.3 治疗类药物的分类和优缺点1.2 药物作用机制1.2.1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1.2.2 药物的信号转导途径1.2.3 药物的靶点和药效学理论2. 第二章:常用药物的性质和用途2.1 药物性质2.1.1 药物的化学特征2.1.2 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溶解度2.1.3 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吸收规律2.2 药物用途2.2.1 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和临床应用 2.2.2 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和临床应用 2.2.3 抗癌药物的使用和临床应用3. 第三章:药物代谢和副作用3.1 药物代谢途径3.1.1 药物在肝脏的代谢和消除3.1.2 药物在肠道的代谢和吸收3.1.3 药物在肾脏的排泄3.2 副作用管理3.2.1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性3.2.2 如何避免和管理药物副作用3.2.3 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四、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本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讲授课程内容:通过讲座和示范来阐述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知识。

2. 实验操作:提供实验室环境和相关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药物的理解。

3. 病例分析:通过临床实例,让学生分析各种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肝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肝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肝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肝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
一、课程简介
肝功能不全是指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肝脏代谢、排泄和解毒能力下降。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代谢和药效学特征发生变化,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肝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掌握肝功能不全对药物代谢和药效学的影响;
熟悉肝功能不全患者常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了解肝功能不全患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和监测指标。

三、教学内容
肝功能不全的生理机制与药物代谢的关系;
肝功能不全患者常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肝功能不全患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和监测指标;
肝功能不全患者药物治疗的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介绍肝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的基本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加深对肝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的理解;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具体病例进行用药方案的设计和讨论。

五、考核方式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分析并提交作业;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对肝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结语
本课程旨在提高医学生对肝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的认知水平,掌握相关的药理学知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希望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肝功能不全患者药物治疗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药理学课程大纲学时:共计48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

开课单位:药理教研室学分:2开课学期:第2学期教学方法:理论课考核方式:闭卷笔试第一章药物相互作用(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药物的相互作用课程内容:药物相互作用1. 联合用药的定义2. 联合用药的目的3. 联合用药的方式4. 联合用药的结果5. 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6. 如何处理和预防不良反应教学重点:药物联合应用是临床的常见问题,要使学生把握合理的、科学的联合用药,注意配伍禁忌,提高联合用药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延缓机体耐受性和病原体的耐药性预修课程:基础药理学、诊断学参考书目:1.教材:杨宝峰主编,第6版《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2.参考书:(1)杨藻宸主编,《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Goodman and Gir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10th 2001第二章休克的临床用药(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休克的临床用药课程内容:了解常用抗休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1.血管扩张药:硝普钠;2.扩管兼强心药: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3.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4.莨菪碱类:山莨菪碱;5.强心药:多巴酚丁胺;6.血管收缩药:去甲肾上腺素;7.休克的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8.休克的代谢治疗;9.休克的其它治疗。

教学重点:抗休克治疗的各种药物的应用指征及药理作用预修课程:《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参考书目:1. 《药理学》(第五版)金有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内科学》(第五版)叶任高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第三章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课程内容:1.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2.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学基础;3.药物不良反应的诊断;4.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5.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教学重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及病因学基础;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预修课程:《药理学》参考书目:1. 《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杨藻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第四章心律失常的合理用药(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各种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和适应证、不良反应。

课程内容:1. 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 普鲁卡因胺和丙吡胺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3. 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苯妥因纳的作用机理、特点和临床应用。

4. 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的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 第Ⅱ类抗心律失常药ß受体阻断药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

6. 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和要紧不良反应。

7. 第Ⅳ类抗心律失常药钙拮抗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教学重点:课程内容中的5、6、7预修课程:《药理学》参考书目:1. 《临床药理》第二版,李家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章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各种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和适应证、不良反应。

课程内容:1.抗高血压药按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的分类。

2.中枢交感神经抑制药。

可乐定的降压作用;降压作用机制:它要紧兴奋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突触后膜的α2受体以及延髓腹外侧核咪唑啉受体而使外周交感活性降低,血压下降;它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神经节阻断药即N1胆碱受体阻断药,现已少用。

4.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要紧有利血平和胍乙啶。

利血平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

呱乙啶的作用机制。

5.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剂的降压作用机制与阻断中枢或心脏或肾脏和交感神经突触前膜的β受体有关。

普萘洛尔的降压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的降压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6.直截了当扩张血管药。

肼屈嗪和硝普钠的作用特点是快而强。

硝普钠为硝基扩张血管药,使血管平滑肌放松而产生降压作用。

7.钙拮抗药的降压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8.阻碍血管紧张素Ⅱ(AⅡ)形成和作用的药。

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和AⅡ受体阻断药。

9.利尿药,利尿药早期降压作用与减少血容量有关,后期则通过扩张小动脉。

教学重点:课程内容中的1、5、6、7预修课程:《药理学》参考书目:1. 《临床药理》第二版,李家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章药物滥用与药物依靠性(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药物滥用与药物依靠性课程内容:1.了解边境地区药物滥用现状;2.药物依靠性和药物耐受性;3.吸毒者的文化层次、年龄和职业;4.吸毒方式和毒品品种;5.初吸和复吸缘故;6.吸毒的并发症及对个人、家庭的阻碍;7.吸毒人群对吸毒和AIDS的认识;8.AIDS流行现状;9.加强教育;10.强化戒毒药品的治理,防止药物滥用。

教学重点:教学内容中的2、8预修课程:《药理学》参考书目:1.殷彬、陈中献主编,鸦片类毒瘾及并发症的诊治。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2.宇红等、国外医药精神病学分册1994;21(1):243.罗健等、中国药物依靠性杂志2002;44.高志勤等、中国药物依靠性杂志2002;5:24第七章时刻药理学(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时刻药理学课程内容:了解时刻药理学的概念。

1.人类常见的昼夜节律、机体节律性对药物处置过程各个环节的阻碍;2.机体节律性对反复给药时药物浓度的阻碍;3.机体节律性对药效学的阻碍;4.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5.时刻药理学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教学内容中的1、2、3、5预修课程:《临床药理学》参考书目:1.时刻药理学与时刻治疗学。

何绍雄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临床药动学。

Malcolm Rowlnad,Thomas N.T. edited. 彭彬立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魏树礼,张强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第八章抗菌药物不良反应(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课程内容:了解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1.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分类及发生气制;2.不良反应的定义;3.把握抗菌药物所致的药源性损害,致畸及可能致畸;4.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多肽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磷霉素和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教学内容中的3、4预修课程:《药理学》参考书目:1.临床药理学。

王永铭,李端主编。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

2.有用抗感染药物手册。

殷凯生,殷民生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第九章妊娠期合理用药(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把握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及方式,把握妊娠各时期的合理用药,熟悉妊娠期常用药物及分娩期和哺乳期合理用药课程内容:1.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2.药物在胎盘的转运:胎盘的转运部位、胎盘转运药物的方式、药物通过胎盘的阻碍因素3.胎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4.妊娠期合理用药问题5.妊娠期常用药物6.分娩期临床用药7.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教学重点:课程内容中的2、4预修课程:《药理学》参考书目:《临床药理》第二版,李家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章老年人用药(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老年人及衰老的定义,了解老年人一辈子理、生化功能特点,把握老年人药效学、药动学方面的改变及老年人用药的一样原则及注意事项。

课程内容:1.老年人用药问题的提出,老年人的定义。

2.衰老的特点与学说:衰老的定义、特点、相关的五种学说。

3.老年人一辈子理、生化功能特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功能的改变。

4.老年人药效学、药动学方面的改变:(1)药效学方面的改变(2)药动学方面的改变:吸取、分布、代谢、排泄。

(3)老年病的临床特点5.老年人用药的一样原则及注意事项。

6.年人常用治疗药物的特点及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1. 老年人药效学、药动学方面的改变:(1)药效学方面的改变(2)药动学方面的改变:吸取、分布、代谢、排泄。

(3)老年病的临床特点2. 老年人用药的一样原则及注意事项。

预修课程:《药理学》参考书目:1.《临床药理学》第二版、李家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老年医学》李法琦、司良毅主编(科学出版社);3.《新编老年医学》席焕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