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美术03 风-教学设计
(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风教案
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作用,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描绘风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风的形成原理和作用。
2. 风的描绘方法和技巧。
3. 风景画的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风的形成原理和作用,风的描绘方法和技巧。
难点:风的动态表现,风景画的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风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风的形成原理和作用,让学生了解风的科学知识。
(2)展示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画风的方法和技巧。
(3)示范风景画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创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风景画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板书设计:风的形成原理和作用风的描绘方法和技巧风景画的创作作业设计:1. 观察风的作用,用图画形式表现出来。
2. 尝试创作一幅风景画,注意画风的表现。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风的形成原理和作用,以及风景画的创作,让学生对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风的动态表现讲解不够详细,部分学生对风景画的创作步骤掌握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指导,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风的动态表现风的动态表现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对风的描绘方法和技巧进行了一定的讲解和示范,但对于风的动态表现讲解不够详细,导致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风的动态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对风的动态表现的能力,教师需要对这一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风的动态表现的重要性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动态表现是风景画创作中的重要元素。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风丨苏少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意识。
4. 提高学生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风的形成、特点及作用。
2. 风力发电的原理及应用。
3. 风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风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难点:风力发电的原理及应用,风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风的艺术表现形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风力发电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这一自然现象。
2. 讲解:讲解风的形成、特点及作用,风力发电的原理及应用,风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示范:展示风力发电的模型,讲解其制作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并制作模型。
5. 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风力发电项目,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形成、特点及作用。
2. 风力发电的原理及应用。
3. 风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风的艺术表现形式。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风的画作,表现风的特点和作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风的形成、特点及作用,风力发电的原理及应用,风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注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讲解风力发电原理时,部分学生未能完全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并借助实验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风力发电的原理。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风|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风|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特征,掌握表现风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风的感觉。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经验的精神。
教学内容1. 风的基本特征:方向、速度、力度等。
2. 表现风的方法:线条、色彩、动态等。
3. 风景画中的风:如何表现风景中的风。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表现风的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风的感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风、体验风,将风的感觉融入绘画作品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风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对风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风的基本特征,示范表现风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板书设计1. 风2. 副三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3. 内容:风的基本特征、表现风的方法、风景画中的风作业设计1. 画一幅表现风的作品,要求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风的感觉。
2. 观察生活中的风,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表现风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他们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场景中的风,如树叶摇曳、旗帜飘扬、海浪起伏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风的动态美。
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如“你们看到的风是什么样子的?”“风是无形的,我们如何把它画出来?”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3课 风》教学设计2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3课风》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3课风》是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风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创作等方式,了解风的特点和表现风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风的表现方式,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风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表现风的细节和特点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的特点和表现风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良好的审美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表现风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风的细节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特点和表现风的方法。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展示表现风的方法和技巧。
3.创作法: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表现风的作品。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范画、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风有什么认识和理解?风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表现风的?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示范表现风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巩固学生对表现风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风|苏少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风|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的视觉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生动地表现风的形象和氛围。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风的视觉表现形式。
2. 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表现风的形象和氛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风的视觉表现形式,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表现风的形象和氛围。
难点:如何生动地表现风的形象和氛围,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的视觉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授:讲解风的视觉表现形式,如线条、色彩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手段表现风的形象和氛围。
3. 示范:教师示范创作风的作品,讲解创作思路和技巧。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教师示范,进行风的作品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风的视觉表现形式:线条、色彩等。
如何表现风的形象和氛围: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风的作品,要求表现风的形象和氛围。
2. 写一篇简短的作品说明,阐述创作思路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一、风的视觉表现形式1. 线条:线条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表现风的重要手段。
通过线条的疏密、长短、曲直等变化,可以表现出风的速度、强度和方向。
例如,宽松的线条可以表现微风,紧密的线条可以表现狂风。
2. 色彩:色彩可以表现风的氛围和情感。
冷色调可以表现凉爽的风,暖色调可以表现温暖的风。
同时,通过色彩的明暗对比和饱和度变化,可以表现风的力量和动态。
3. 形状:形状可以用来表现风的主体和轮廓。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风|苏少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和表现形式,掌握风的基本绘画技巧,能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风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和表现形式,学习风的基本绘画技巧,并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风作品。
具体包括:1. 风的形成和表现形式:讲解风的成因、风的变化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风的基本绘画技巧:学习如何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风的特点。
3. 创作风作品: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风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风的基本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风作品。
难点:如何表现风的动态和氛围,以及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带领学生户外观察风的表现,让学生感受风的特点。
(二)讲解示范1. 教师讲解风的基本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2. 教师示范如何创作一幅风作品,讲解创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学生创作1. 学生按照创作步骤,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的风板书内容:1. 风的形成和表现形式2. 风的基本绘画技巧3. 创作步骤与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再次创作一幅风作品。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 风|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风|苏少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风的形态、颜色、气息等特征,培养学生以艺术视角对自然界进行感性认识和审美体验的能力。
2.继续发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丰富学生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3.通过对不同风景的描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和生态问题,爱护自然,节约资源。
教学重点1.了解风的特征、表现方式以及与自然环境、文化等的关系,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
2.制定构图布局方案,进行线条、形态的构思、表现及色彩的表现。
3.通过与同学交流、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更好地理解风、认识美。
教学准备1.绘画、画笔、彩色笔、水彩、水杯、水桶、橡皮擦等。
2.风的图片、介绍资料。
3.教师准备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一组风的图片,引导学生发言,询问大家对风的认识,如“风在哪里有”、“你有没有感受过风”、“风有什么特点”等。
让学生能够站在观察风的角度,来探究与风相关的知识。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图片示范、文字、语言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风的各种特征,如风的速度、方向、温度、气味、产生原因和与人类生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并对以上要素进行简单的解释和阐述,为后续学生的创作提供启示。
3. 创作指导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风的画作,让学生描述画中风的表现,然后引导学生表现风的线条、形态、气息、颜色等,进行观察、感知。
并告诉学生开始绘画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如布局、构图、配色、层次性等方面,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清晰可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
4. 学生展示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构图画法,分别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及感悟。
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学习、交流,提高自己制作艺术品的能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培养艺术感性知识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发掘、自由表达,激发创作潜力和艺术兴趣,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
最后,告诉学生美术教学将贯穿他们的学习过程,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多次练习、多次创作。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风|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风 | 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描绘自然风景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动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自然风景的认识:介绍自然风景的基本元素,如山、水、树、花等。
2. 风的描绘:学习如何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流动和动态。
3. 作品欣赏与创作:欣赏经典的自然风景画作,并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描绘自然风景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动态。
2. 难点: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风景的感受,使作品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经典自然风景画作图片、绘画示范视频、PPT课件。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自然风景的基本元素和描绘技巧,重点讲解如何表现风的动态。
3. 示范:播放绘画示范视频,展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风的动态。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欣赏与创作:欣赏经典自然风景画作,学生进行创作,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风2. 内容:自然风景的基本元素、风的描绘技巧、作品欣赏与创作作业设计1. 必做题:描绘一幅自然风景画,重点表现风的动态。
2. 选做题:收集自己喜欢的自然风景画作,进行欣赏和分析。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自然风景的认识和描绘技巧有所提高,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风景的感受。
2. 改进措施:在教学中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对绘画技巧进行更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
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风情景象的视频或图片,如春风吹动嫩叶、夏风拂过水面、秋风扫落叶、冬风卷起雪花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风的魅力。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风 |苏少版
小学三年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风作者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以“激趣导入→寻找风儿→画画风儿→示范讲解→自由表现→展评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流程,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引导学生在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中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及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或回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及时间的调控。
作画大胆、自由,作品生动、富有创造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风车玩具、彩带、气球、油画棒、水粉颜色及范画。
学生准备:画纸、颜料、油画棒、画笔等。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几根彩带)摸摸看,什么感觉?你能让它们飘起来吗?教师引领学生用电扇吹动彩带、手持彩带奔跑、或到户外有风的地方放飞彩带。
2.师:是什么让彩带凌空飞舞呢?生:是风。
师: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风,研究风,画画风。
板书:风设计意图:如何让一根根鲜艳的彩带凌空飞舞?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操作使学生感兴趣,唤起学生的激情,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直接导出课题。
二、寻找风儿1.教师提出思考问题:风看不见,又摸不着,却常常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一些变化。
你能从下面这组图片中发现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吗?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伴随风的声音):风吹皱的水波纹、飘拂的柳条、飞舞的风筝、鼓起的风帆、吹得东倒西歪的大树。
风吹皱的水波飘拂的柳条飞舞的风筝鼓起的风帆吹得东倒西歪的大树师:看完之后,说说你的发现吧!生1:风筝飞起来了。
生2:大树要倒了。
生3:柳条像小姑娘的头发一样飘起来了。
生4:风帆鼓起来了。
师: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
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老奶奶说:风是天上神仙的喷嚏;小朋友说:风是电风扇吹出来的;你们说呢?(学生积极讨论。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3课 风4-苏少版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风的观察,发现事物在风中的变化,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以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情趣、具有个性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以“激趣导入→寻找风→留住风→自由表现→展评”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流程,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引导学生在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中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寻找风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彩带、。
学生准备:画纸、颜料、油画棒、画笔等。
四、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师:出示彩带和女孩图片,播放短片1。
(思考怎样才能让彩带飘起来?)2.师:播放短片2(思考为什么彩带会飘起来呢?)生:略。
3.师:播放短片3(因为有风彩带才会飘起来。
)师: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风,研究风。
(出示艺术字板书“风”。
)(二)、寻找风儿1.师:播放短片4(思考怎样才能把风画下来呢?)老奶奶说:风是天上神仙的喷嚏;小朋友说:风是电风扇吹出来的;你们说风是什么呢?(学生积极讨论。
)师小结:风,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因为空气流动而产生的。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风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却能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一些变化。
你能从这些图片中发现风的存在吗?学生观看课件中图片(伴随风的声音):风吹皱的水波纹、飘拂的柳条、飞舞的风筝、鼓起的风帆、吹得东倒西歪的大树。
师:看完之后,说说你的发现吧!生:略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
一下就把照片中存在的风找了出来!那怎样才能把风留住呢?(三)、留住风儿师:看,多美的画啊!(出示一张卡通画,画上一个小姑娘,裙角飞扬,伸手欲抓住刮飞的草帽……)提出问题——画家是怎样留住风的?风的痕迹在哪里?)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风的痕迹在飞扬的裙裾上,在刮飞的草帽上,在弯腰的小草上……师:想让风也吹到你们的纸上吗?生:想。
第3课 风-苏少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风-苏少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感受风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绘画表现风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3.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和表现风的外形和特点;
2.用颜色和线条表现风的力量和效果。
三、教学难点
1.复杂和抽象的风的表现;
2.如何处理好线条和颜色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先与学生进行短暂的讲解,引导学生关注风的形态和特点,并唤起学生对风的认知。
2. 学习环节
1.观察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并听教师的介绍,理解风的动态特点,以及如何表现风。
2.线条表现:让学生通过练习画线,掌握描绘风的笔触与形态。
3.用颜色表现:让学生通过画风的实践,理解和掌握画面中的色彩搭配方法,展现风的特点和感官效果。
3. 创作环节
1.让学生创作绘画作品-表现风的动态特征和感受;
2.学生进行互评,老师根据评价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方式,理解和掌握风的表现方法;
2.教师利用幻灯片、课件等形式,呈现相关的示范。
六、教学评价
1.老师对学生的绘画创作进行点评;
2.教师评估学生实际的表现和练习情况,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七、教学反思
1.风的表现方法比较抽象,需要学生通过实际练习和创作才能理解、掌握和深感体会;
2.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课内容。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风|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风 | 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概念,包括风的成因、分类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学生明白风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风的基本概念:风的成因、分类和作用。
2. 风的表现形式: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效果。
3. 风景画中的风:如何将风融入到风景画中,使画面更具生动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效果,以及如何将风融入到风景画中。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观察和想象,生动地表现风的效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视频。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景画,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风,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现风的效果。
2. 讲解:讲解风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效果。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将风融入到风景画中,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练习,尝试表现风的效果。
5. 评价: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1. 风的基本概念:风的成因、分类和作用。
2. 风的表现形式:线条和色彩。
3. 风景画中的风:将风融入到风景画中。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风景画,要求融入风的效果。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风的效果生动。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风的表现形式有了深入的了解,绘画技能得到了提高。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风的表现形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3. 教学改进: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风景画作,如凡·高的《星夜》或莫奈的《睡莲》,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画中的风是如何被艺术家表现的。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风 |苏少版
《风》教学内容:国标本苏少版小学美术第六册第3课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操作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及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于画面中。
教学难点:体验风来时的教学活动及学生作画时大胆、自由和创造力的表现。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作画工具学生:自选绘画制作工具材料教学过程:课前导入与学生背诵学习过的古诗。
课前交流。
猜诗谜:刚才同学们朗诵了很多古诗,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首很奇妙的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教师将其朗诵出来,它奇妙在哪呢?这首诗同时也是一则谜语,大家猜一猜吧?学生猜出是“风”。
其他同学同意吗?对啊,他真聪明,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师:你是从诗中哪些字词知道风的呢?学生交流“落叶、开花、江浪、竹斜”师:同学们真聪明。
(给予表扬)这首诗中诗人没有写到“风”,却让大家感受到了风,这就是诗人的绝妙之处。
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唐代诗人李峤的诗。
记住它吧……一、声音感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播放一段奇妙声音,你们听一听,感受到是什么声音呢?又能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播放音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风)板书你感受到哪几种不同的风?(学生回答)你想到的是什么画面?(学生回答)有人想的与别人不一样的吗?(学生回答)(有没有想到自己在风中的情景)二、动作表演同学们的想象多丰富啊,联想出这么多不同的景象,谁能用身体动作把你刚才想象的画面表演出来呢?挑选几名同学到台前说说想的是什么景象。
下面的同学也可以一起跟着表演。
作好准备,闭上眼睛,注意听,教师语言描述。
学生表演。
大家说从他们的表演中大家有没有感觉到风呢?(掌声表扬)风来了,风中的景物真是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经过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风。
而我们在一张静止的画纸中能不能表现出瞬息万变的风呢?三、拼图游戏老师带来一幅画(教师出示)大家看一看画面上有什么景物,画面上你能看到风吗?(不能)是一幅没有风的画面。
第3课 风-苏少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风-苏少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的概念和特征;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风的形态和动感;3.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表现风的形态和动感。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风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教学用具:铅笔、画纸、橡皮、彩色笔等;•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用PPT或实物引入今天的主题——风,并与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风给人带来的感受和影响。
2.讲解1.通过PPT或黑板展示风的一些形态和特点,并向学生讲解。
2.教师重点讲解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风的形态和动感,并在黑板或PPT上示范绘制。
3.练习1.教师要求学生用铅笔简单勾勒出风的形态和动感。
2.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选择不同的线条和图形去表现风的特点,尽量丰富。
3.学生进行互评、自评,找出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4.展示教师请学生把作品挂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欣赏和评价同学们的作品。
五、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学习风的表现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提醒学生今后多观察自然界的事物,积累素材,为美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后以风为题材,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作品不少于A4纸大小,使用铅笔线条和彩色,力求形态生动而表达出风的特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风的形态和动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绘画水平有所不同,需要给予个性化指导。
同时,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创新和想象力,师生相互交流,探讨风的表现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南京市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03 风》教学设计
南京市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03 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这一课是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学习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风的形象。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风的科学知识、风的文学表现、风的艺术表现等,旨在培养学生对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对风的科学知识和艺术表现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们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风的感知和艺术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风的形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风的动态和氛围,以及如何运用艺术手法表现风的气息。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艺术作品,了解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2.体验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风的存在和气息。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表现风的方法和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风的科学知识、风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等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水彩笔等)、观察和体验的风景(如树叶、花瓣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风的科学知识、文学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对风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和体验风的现象,让学生感受风的存在和气息。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和画面来表达自己对风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风的形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表现风的动态和氛围。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风|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风|苏少版教学目标
1.了解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学生能够准确表达风的形态特征和特点,并在绘画中体现出来。
3.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准备
1.纸张、颜料和刷子。
2.PowerPoint 或其他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风景和树的动摇,引入以风为主题的绘画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
通过 PPT 或其他视觉工具,讲解风的起源、形态特征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风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环境的。
第三步:示范
老师用画笔在黑板或大白纸上画出风的形态特征和特点,介绍绘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画布上表现出风的感觉和形象。
第四步:实践
要求学生在纸上或画布上绘制风的形象,可用颜料撒出风的形态,或画出摇曳的树枝叶子,呈现出风的效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五步:分享
学生在完成绘画作品后,可以在座谈环节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学习,老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风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了表现风的绘画技巧,提高了自己的美术素养。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为以后的绘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风|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风 | 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特点以及与风有关的事物,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风的感觉,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风的形成、特点及其与风有关的事物。
2. 风景画的绘画技巧。
3. 学生作品欣赏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风的感觉。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捕捉风的动态,并将其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示范作品、教材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与风有关的事物,让学生了解风的知识。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风的感觉,引导学生观察、学习。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风 | 苏少版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开,包括导入、新课、示范、练习、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绘制一幅关于风的风景画,要求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风的感觉。
2. 收集与风有关的事物,进行观察、描绘,提高对风的认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风的感觉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捕捉风的动态,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 课堂小结时,强调风的感觉表现,让学生明确绘画要点。
4. 课后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绘画水平。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与风有关的事物,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风的感觉,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捕捉风的动态,并将其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
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风(教案)
生1:风筝飞起来了。
生2:大树要倒了。
生3:柳条像小姑娘的头发一样飘起来了。
生4:风帆鼓起来了。
师: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老奶奶说:风是天上神仙的喷嚏;小朋友说:风是电风扇吹出来的;你们说呢?
(学生积极讨论。)
师小结:讨论让我们渐渐明晰,风啊,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因为空气流动而产生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风的观察,发现事物在风中的变化,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以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情趣、具有个性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以“激趣导入→寻找风儿→留住风儿→示范讲解→自由表现→展评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流程,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引导学生在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中大胆表现。
师:看,多美的画啊!(出示一张PPT,画上一个小姑娘,裙裾飞扬,伸手欲抓住刮飞的草帽……)提出问题——画家是怎样留住风的呢?风的痕迹在哪儿?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风的痕迹在飞扬的裙裾上,在刮飞的草帽上,在弯腰的小草上……
师:想让风儿也吹到你们的纸上吗?
生:想。
师:好,那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2.教师带领学生玩游戏——“风来了”。
师:看了这些图以后,同学们一定有了新的想法,能结合作业要求把它表现出来吗?你打算怎么做呢?(PPT出示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
(1)借助你所选择的事物形象来表现风,并注意风的大小及物体飘动的方向与风向一致。
(2)作品富有个性,画面主体突出,色彩搭配和谐。
3.教师巡回辅导。及时点评,发现有创意的作品随时展示给学生,鼓励创新。
(每组一只盒子,内有各种待添画的图片和一些白纸片,白纸用来让组内同学互相出题。)
玩法:
(1)让同学们抽选,并对选出的图片进行添加,使画面呈现出“风来了”;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风丨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风丨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原因,认识到风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 通过观察和描绘,使学生能够把握风的动态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感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风的形成原因和种类2. 风的动态特征和表现方法3. 风景画的创作技巧4. 风景画的欣赏和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风的动态特征和表现方法2. 风景画的创作技巧难点:1. 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感觉2. 如何将风融入到风景画中,使画面生动有趣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橡皮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视频或图片,展示风的形成原因和种类,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风的特点。
2. 观察:让学生观察风吹动树叶、旗帜等物体的动态,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风的感觉。
3. 绘画:教授学生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感觉,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4. 创作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将风融入到风景画中,使画面生动有趣。
5.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进行风景画的创作练习。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风的形成原因和种类2. 风的动态特征和表现方法3. 风景画的创作技巧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创作一幅风景画,要求融入风的感觉。
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人或朋友,并解释自己的创作思路。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解决了学生的难点问题。
2. 教师应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掌握了风的感觉表现和风景画的创作技巧。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1. 导入多媒体展示:使用PPT展示不同季节的风,如春天的和风、夏天的热风、秋天的凉风、冬天的寒风,让学生初步感知风的存在和特点。
(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风教案1
(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风》教案 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风的表现形式,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风的动态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自然,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然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关注,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风的自然特征:介绍风的形成、风速、风向等基本知识。
2. 风的描绘方法:学习如何通过线条的流动、色彩的明暗来表达风的动态。
3. 风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将风的感受与情感相结合,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风的表现技巧,如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风具象化,以及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作品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风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示范画作。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水粉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风的特征。
2. 新授:讲解风的自然特征和描绘方法,进行示范。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1. 《风》2. 提纲:风的自然特征、风的描绘方法、风的情感表达。
3. 关键词:线条、色彩、动态、情感。
作业设计1.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的风的表现技巧,创作一幅风的画作。
2. 评价标准:线条的流畅性、色彩的协调性、风的动态表现、个人情感的融入。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风的描绘方法和情感表达有了深入理解,作品表现力强。
2. 改进措施:对于绘画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个别指导和练习机会。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绘画技巧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如何描绘风的形态,还能够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创作出有深度和内涵的艺术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育才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风作者授课时间月日
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风是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但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属于一种较难表现的抽象物,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怎样才能让风走进学生的视线,进入学生的画中?于是我想到了引领孩子从寻找风、留住风入手,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从而认识风、表现风,并能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把风表现出来。
学生情况: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是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较为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学生已经能较客观、实事求是地认识周围事物,并能凭记忆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发挥想象。
在整个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表现的天性,通过让彩带飘起来、留住风、表现风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问题,在问题中展开想象。
“风”的创作过程,是学生造型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的过程。
通过勾画涂抹、撕纸贴画或纸版印画等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深化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
教学方式、手段:
1. 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并通过有趣的提问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3.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产生丰富多彩的创作激情和需求。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风车玩具、彩带、气球、油画棒、水粉颜色及范画。
学生准备:画纸、颜料、油画棒、画笔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风的观察,发现事物在风中的变化,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以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情趣、具有个性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以“激趣导入→寻找风儿→留住风儿→示范讲解→自由表现→展评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流程,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引导学生在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中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或回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几根彩带)摸摸看,什么感觉?你能让它们飘起来吗?
教师引领学生用电扇吹动彩带、手持彩带奔跑、或到户外有风的地方放飞彩带。
2.师:是什么让彩带凌空飞舞呢?
生:是风。
师: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风,研究风,画画风。
(出示艺术字板书“风”。
)
设计意图:如何让一根根鲜艳的彩带凌空飞舞?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操作使学生感兴趣,唤起学生的激情,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直接导出课题。
二、寻找风儿
1.教师提出思考问题:风看不见,又摸不着,却常常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一些变化。
你能从下面这组图片中发现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吗?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伴随风的声音):风吹皱的水波纹、飘拂的柳条、飞舞的风筝、鼓起的风帆、吹得东倒西歪的大树。
师:看完之后,说说你的发现吧!
生1:风筝飞起来了。
生2:大树要倒了。
生3:柳条像小姑娘的头发一样飘起来了。
生4:风帆鼓起来了。
师: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
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老奶奶说:风是天上神仙的喷嚏;小朋友说:风是电风扇吹出来的;你们说呢?
(学生积极讨论。
)
师小结:讨论让我们渐渐明晰,风啊,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因为空气流动而产生的。
2.教师提问:人们常称赞聪明睿智的诸葛亮能借来东风,同学们,你们能把风儿“借”来吗?用什么方法来“借”呢?可以使用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
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借”到风,谁的办法巧。
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分组操作,通过自己的方法让风呈现,如:轻摇折扇,感受阵阵凉意;吹一口气,使蜡烛熄灭;在有风的地方打开书,看到乱翻的书页。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生活,在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真知。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让风呈现,这一活动既能使学生真实感知风的存在,亦能对风的形成产生正确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留住风儿
1.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都用各自不同的方法,巧妙地“借”到了风。
想把风留住吗?
师:看,多美的画啊!(出示一张PPT,画上一个小姑娘,裙裾飞扬,伸手欲抓住刮飞的草帽……)提出问题——画家是怎样留住风的呢?风的痕迹在哪儿?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风的痕迹在飞扬的裙裾上,在刮飞的草帽上,在弯腰的小草上……
师:想让风儿也吹到你们的纸上吗?
生:想。
师:好,那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2.教师带领学生玩游戏——“风来了”。
(每组一只盒子,内有各种待添画的图片和一些白纸片,白纸用来让组内同学互相出题。
)
玩法:
(1)让同学们抽选,并对选出的图片进行添加,使画面呈现出“风来了”;
(2)利用白纸,组内同学互相出题。
看谁的创意好,表现精彩。
3.教师对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有创意进行鼓励。
教师小结:要想“留住风儿”必须要借助其他事物来进行表现。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表现风的思维创生游戏。
在游戏中呈现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独到的创意、简洁的造型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
游戏使学生之间想法得到交流、智慧得到启迪、思维得到深化。
四、画画风
1.学生出题考老师:请学生出关于风中情景的画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示范。
(教师边解说边演示,如何构思、如何起稿、如何表现。
既可以使用简单的勾线涂色,也可以采用一些独特的表现方法。
如:纸版画、撕纸贴画、剪纸等。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看示范中了解风的表现方法,明白怎样构思、起稿、描画,并选用恰当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法。
教师示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使学生获得从构思到充分表现至关重要的一环,处理好这一步,能够解决学生在造型表现中的难点。
2.师:看过老师的示范后,看得出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别急,老师这儿还带来了一些精彩的作品,请同学们来欣赏欣赏,说不定还会给你带来许多启迪。
(教师演示课件,介绍各种以“风”为题材的作品——欣赏图片PPT)
师:看了这些图以后,同学们一定有了新的想法,能结合作业要求把它表现出来吗?你打算怎么做呢?(PPT出示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
(1)借助你所选择的事物形象来表现风,并注意风的大小及物体飘动的方向与风向一致。
(2)作品富有个性,画面主体突出,色彩搭配和谐。
3.教师巡回辅导。
及时点评,发现有创意的作品随时展示给学生,鼓励创新。
(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借助事物表现风的方向、风的大小。
)
设计意图:学生作品是“教”与“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进行实践、展示想象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放”与“扶”,能“放”则“放”,须“扶”当“扶”,让不同潜质的儿童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 作品展示:风来了。
5. 评价:
(1)把你的创意介绍给大家;
(2)说说哪幅作品你最喜欢?为什么?
(3)你需要对哪幅作品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评价功能的新定位不在于甄别和选拔,而在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判断和概括能力,同学间的相互评述,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启迪,让智慧的火花在相互碰撞中闪烁。
作品的赏析也可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再次提升,情感得到升华。
五、展评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很出色,画出了一幅幅精彩的“风来了”。
风儿虽然很神奇,看不见又摸不着。
但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可以捕捉到精彩的画面。
和煦的风儿让人心旷神怡,但它发起脾气来变成狂风、龙卷风的时候,也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灾难。
不过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会治服龙卷风,并合理利用它,让它为我们人类服务。
作业要求
1. 借助你所选择的事物形象来表现风,并注意风的大小及物体飘动的方向与风向一致。
2. 作品富有个性,画面主体突出,色彩搭配和谐。
反思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