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1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本课分析本课分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整个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单元的主题是“隋唐时期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单元的主题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历史上也声名显赫。
本课则揭开了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原因。
本课内容包括三个子目治”和“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原因。
本课内容包括三个子目,,第一目是“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介绍了唐朝的建立、唐太宗的治理措施以及“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等内容;第二目是“女皇帝武则天”,讲述了武则天登上皇位第二目是“女皇帝武则天”,讲述了武则天登上皇位,,以及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措施及影响以及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措施及影响;;第三目是“开元盛世”,介绍了唐玄宗的改革措施以及他统治时期出现的“开元盛世”的局面。
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围绕唐朝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
“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武则天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时期。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小学习唐诗学生从小学习唐诗,,对唐朝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阅读史书和观看影视剧阅读史书和观看影视剧,,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历史也有所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历史也有所了解,,学生对这一课的历史兴趣应该很高。
兴趣应该很高。
整体设计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时空观念时空观念1.1.了解唐朝的建立。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认识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掌握唐朝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认识一个时期的繁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朝繁荣昌盛的时代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识到繁荣背后是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原因。
2.教学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3.课堂讲解(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①介绍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政策。
②分析贞观之治的表现及其原因。
(2)唐玄宗与开元盛世①介绍唐玄宗的治国策略。
②分析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其原因。
4.课堂讨论(1)对比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讨论两个时期繁荣的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从唐朝繁荣的背后,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5.案例分析以唐朝繁荣为例,分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之间的相互关系。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熟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点。
(2)结合本节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唐朝繁荣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导入新课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名师教案1 新人教版
“贞观之治”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
给他们一个恰当的评
教学过程
(导入新
【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看过哪些反映唐朝帝王的影视作品?
【教师归纳】既然同学们对唐朝这么多的历史人物都有所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这段历史,并请同学们带着
、隋朝
……………………………………………………………名校名师推荐…………………………………………………
教学过程
2
1、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方针。
教师归纳】基本上对唐太宗有了大致的了解,唐太宗是一
位怎样的帝王,在每位同学的头脑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
现在
教学过程
【教师归纳】客观地讲武则天是一个政绩相当突出的帝王,她在统治期间,抓住了农业生产、人才使用这。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精品)(新课标)
三、“开元盛世”
虢国夫人游春图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唐玄宗 李隆基
——杜甫《忆昔》
2.此诗描绘了当时什么样的情景?
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3.唐玄宗在位前期,哪些治国措施推动了“开元盛世”的出现?
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阅读课文P8-P9的“女皇武则天”部分, 找出下列信息: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重稻视米农 流业脂生粟政产米,白治发,展公上经私济仓等廪俱……丰实。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
打败西突厥,控制西北地区,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镇,使唐朝影响力达到天山一带。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二 学情概况
学情分析
七 年 级
七年级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的历史学习,对 于历史学习方法和理解能力有了一个初步的 基础,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七年级学生 对于历史充满大量兴趣和无限的探索欲望, 但由于部分影视作品的传播,其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易受到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对于历史的兴 趣,通过一系列史料和图片,启发其自主探 索的积极性,培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打败西突厥,控制西北地区,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 军事上 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镇,使唐朝影响力达到天山一带。 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这些措施为当时的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
读材料,说说唐太宗实施这些治国措施后的结果如何?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贞观之治》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等基本史实,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知道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能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
3.思考和探究,唐太宗、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对唐朝繁荣的影响,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的内容。
理由: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因此,学生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和对整个唐朝历史的认识,有助于对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在当时乃至现在世界特别是亚洲的重要地位的理解。
教学难点:客观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
理由: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据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会带着感情色彩,单纯的从“好”和“坏”出发,不能客观的分析,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策略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的共同体,应将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发展的空间与机会。
同时,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
四、教学准备(可选)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习过两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朝代──秦朝和隋朝,你能简要的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吗?学生:学生约用1分钟的时间进行回顾,并简要书写回答纲要,随机抽取几位同学口头回答教师的提问。
①王朝时间短,二世而亡;②修建了大型工程;③统治残暴、都被农民起义推翻。
教师过渡:随着隋朝的灭亡,一个新的王朝建立起来,这就是唐朝,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标划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课件
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 史知识,比较一下唐 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
共同之处?
名 相 名 将 辈 出
以以 人铜 为为 镜镜 ,, 可可 以以 知正 得衣 失冠 。;
女皇帝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在位期间,继续实行 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 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 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 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 主……一掊之土未干,六尺 之孤何托?
怎样正确评价 武则天呢?
触新的教材相信不管是对于同学自己 而言还 是对于 家长朋 友们而 言,可 能都还 需要一 定的时 间去适 应,但 学习是 一刻也 不能松 懈的事 情,新 学期除 了适应 教材的 变化以 外,一 些试题 的变化 也必须 适应, 因此就 必须在 课下进 行一些 练习。 但是问 题就来 了,很 多家长 朋友都 表示孩 子现在 换了教 材,但 是自己 找到的 课外练 习题却 还是原 来的教 材版本 的,不 适应孩 子的教 材,不 知道该 怎么办 才好了 ,眼看 孩子马 上就要 结束第 一单元 的学习 了,可 是一直 没找大 适合的 资料, 没办法 进行课 后的巩 固练习 了。
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 生产恢复发展,社会稳定,人民 生活得到改善,国力强盛,边境 比较安宁。史家称此时为“贞观 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少有 的太平盛世。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百姓疾苦 重视发展生产,提倡戒奢从简 选材任所以比黎庶,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股以 啖腹,腹饱而身毙。”
zgl
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贞观之治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及“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武则天、魏征的事迹。
通过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太宗、武则天、的简单评价,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本课的历史材料,帮助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加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通过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质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实行的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②认识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其是否推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贞观之治”难点:恰当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阅读、讲述、讨论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过程A、情境导入:出示几段史料“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以古为镜,可知兴衰;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请问:这几段材料与什么人有关系?(唐太宗)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B、探究过程:本课包含三方面内容:⑴唐朝的建立;⑵“贞观之治”;⑶女皇武则天。
总的来说,是介绍唐初政治经济状况。
一、唐朝的建立:探究:先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提出问题: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唐朝是怎样建立的?(结合课文进行思考)明确: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李渊就是唐太祖。
唐高祖退位以后,传位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探究: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局面是怎样出现的?明确:“贞观之治”包括三方面内容:⑴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word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课教时第2“贞观之治〞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那么天的统治等根本史实。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那么天的统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资料,学生查找唐太宗、武那么天相教关资料,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学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唐太宗、武那么天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三维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开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目标重点:本课重点是“贞观之治〞、“女皇武那么天〞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那么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教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比照法、学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方法1、指导学生读懂展示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
2、通过指导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学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习方法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一、女皇武那么天二、“开元盛世〞1、唐玄宗统治的措施2、唐玄宗、唐太宗比拟〔表格出现〕3、“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板书设计本课涉及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要在讨论中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教学反思教学程及内容教活〔一〕入新:教投影片入:引学生回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什么 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亡了〞,使学生理解隋帝的残暴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致民起的爆。
在民起程中, 618年,隋帝在江都被部将死,隋朝亡。
教利用多媒 体出示〔二〕件演示学目、提 1、了解在唐朝的建立和一争中李世民功赫〔1〕布置自学2、“之治〞代的皇帝名字叫什么?他治理的期 任〔2〕指什么可以到达的一个盛世?自学的方法3、你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明确自学4、你个李世民做出价? 的要求〔4〕了5、我国唯一的女皇帝名字叫什么?她的国号是什么?她是 解他自学中从的手里拿到皇帝位置的? 的困,〔三〕学生自学:学生活学生各抒己、思考,自己解决所〔学生注知要素〕 〔四〕:基知:学基差的学生行,中上生判、 更正。
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了解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武则天的治国方法,了解他们对唐朝的贡献。
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初步掌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放映有关唐太宗、武则天的影视片断,或阅读与唐朝建立的相关文章。
选读唐太宗、武则天的故事。
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的历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认识。
组织班级展开读与唐太宗、武则天有关的历史故事、历史书报的活动,交流读书体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唐太宗、武则天进行正确的评价。
学生可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唐太宗和武则天的历史资料,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以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所发挥的作用,使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的人格品质。
了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认同武则天的政绩,以及她在唐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作用。
了解“贞观之治”及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的稳定,离不开忠臣良将的辅佐和广大人民的勤劳,当然也离不开唐太宗、武则天的个人政治才干。
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进步性改良措施,将促进社会的发展;让学生体会,今天祖国繁荣发展的盛世景象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实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其突破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可采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观看影视片断、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对唐太宗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让学生先谈印象中唐太宗,然后再通过学习历史事实,了解历史上唐太宗,逐步达到对这一历史人物全面评价的目的。
课前导学观看有关唐太宗、武则天的影视作品,如:《秦王李世民》、《大明宮词》;阅读唐太宗、武则天的历史故事和历史资料。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出示材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并全面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还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繁荣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答案提示:(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史料解读。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
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也。
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
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
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教案 新人教版 (2)
(二)【出示目标】1分
1.掌握“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2.正确评价唐太宗。
(三)【自学自测】15分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6分钟后,完成下列自测题,比谁能快速正确完成:
一、玄武门之变
1.______年,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_________。
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②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______________”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情
(四)【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5分钟:讨论5分钟,展示10分钟)
1.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呢?
2.我们如何正确评价唐太宗?
(2)加强中央权力:
A.唐初沿用____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______、尚书省和________;六部隶属于三省中________省。
B.唐太宗为解决“民少吏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3.文化方面:完善科举制度
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当时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应该考___________科。
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出示材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一篇介绍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文章。
文章主要阐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通过实施一系列、经济、文化改革,使得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全面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此外,学生应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繁荣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唐朝会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后世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讲解,深入剖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经济、文化特点。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贞观之治
一、知识梳理
唐朝的建立: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唐太宗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崇尚节俭;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郭沫若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1)“贞观之治”的出现,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趋势,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2)另一个重点是“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在唐高宗时就已掌权,后来称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武则天统治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我们在分析或评价某一历史人物时不能带有感情色彩,不能从“好”或“坏”出发,而是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分析,看其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从而正确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应该把握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下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打好基础。
三、学法指导
1.细读课文弄清概念:“年号”,这是古代帝王用来标记自己统治时期的专有名词。
比如唐太宗是626年即位的,当年仍用父亲李渊的年号“武德”,627年才改为“贞观”。
所以,626年可记为武德九年,627年则记为贞观元年。
唐太宗的统治,历史上称作“贞观之治”。
2.探讨文献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
3.比较法:通过历史人物进行比较评价,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4.利用插图增强记忆:利用教材中有关唐太宗任贤、纳谏的插图,了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
5.讲述故事法: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
6.历史动态:大家知道“读史使人明智”为了实现真正的“明智”,可以结合“5·12汶川地震”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往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战士及大批志愿者赶赴第一线抗震救灾等社会时事热点,领会“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四、中考命题分析
中考命题大都会以时事热点或者历史情景作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来考查我们对本课知识的把握,以培养我们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和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14年贵州)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
解析:唐朝建立者是门阀,农民起了辅助作用,所以去掉AD;而地主阶级一直占统治地位,去B,于是农民起义使唐朝统治者改变政策。
答案:C
2.(2014年湖北省黄石市)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解析:本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它所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点是否明确,主要考查我们对教材知识掌握是否牢固。
答案:C
3.(2014年海南省)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下列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①魏征直言②文成公主入藏③玄奘西游④任姚崇为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只有④是武则天统治时期, ①②③与唐太宗有关。
答案:A
4.(2014年湖北省宜昌市)吸取隋亡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唐朝统治者的了解,以及他们的统治措施。
答案:B
5.(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
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武则天当朝期间所实行措施的掌握情况。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中的限定语“评论”二字,来分析她的统治是否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强盛,以把握客观地分析,正确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答案:B
6.(2014年四川省宜宾市)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了我们的识图能力和图文结合的综合能力。
解答的关键是对“全面评价唐太宗的文献”的理解,从而找出与唐太宗相关的文献,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