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研究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评述
它发生 了实实在在的业务 , 产 生了真实的现 金流量 。 只不过这个业务可能很多都是在管理层 的掌控之 中进行 的 , 而非 自然而然 的市
场行 为。 第三 , 它的视野更加 广阔, 其所操控 的交易活动与会计相联系 , 却又远远 超出了会计之外 。 它操作起来难度可能更 大 , 如果将
郝继伟1973男河南偃师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项目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所处阶段信息的产生信息的加工及生成具体内容交易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盈余管理手段销售操控费用操控生产操控销售资产和回购股票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实施成本本质交易操纵会计操纵操纵表现时间的改变空间的改变技术层面现金流的改变操纵时间点报告披露前的任何时点通常在报告期末使用趋势增加使用减少使用二真实盈余管理的具体内容及方式选择1动机
一
、
真实盈余管理的界定
关于盈余管理 , 最狭义的定义认 为是在公认会计原则限制的范围内, 为了把报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 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 的 过程 。 其背景是造假 的极端猖獗使得人们认 为会计不过是一个游戏而已。 比较一般的能够为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定义被解释为 旨在有 目的地 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 程 , 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 “ 披露管理 ” 。 前期对于盈余 管理 的定义 比较一致的看法有 三点 : 第一 , 盈余 管
理的结果最终要改变财务报告 , 使其“ 看起来很美” ; 第二 , 其实施是为了获取管理层 自 身的个 人利益 ; 第三 , 其属于会计操纵 , 手段通
常是寻找会计 准则 中可资利用的漏洞去控制盈余 , 或者说 , 在操作层面上 , 是一个技术活 。
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真实盈余管理是指为了达到美化财务报表或满足股东预期而通过诸如意外的资本化支出、将费用转化为资本支出、超出合理范围的收益确认等手段来控制个别会计期间内的账目,从而使真实的盈余与财务报表宣称的盈余不同。
尽管真实盈余管理(如不诚信的苹果公司收益管理)在短期内可以使公司获得短期利益和表象上的好名声,但是长期来看,它却对公司的经营绩效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真实盈余管理导致了财务数据的失真,这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判断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
这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股价和声誉,并降低投资者的信任度。
当公司真实盈余差距被揭露时,投资者的信任度会降低,进而导致公司的股价跌落,为公司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其次,真实盈余管理会对企业的创新和投资产生负面影响,这会对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后果。
一方面,去年公司耗费用于收入管理者的时间和人力将难以有效开展产品研发和新业务的开拓;另一方面,输送真实盈余的企业往往会忽视长期目标,转而集中精力于产生短期回报。
这些劣质事件不仅将导致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越来越大,也将导致企业面临市场份额的损失,尤其是在新技术标准和创新市场的争夺中。
最后,真实盈余管理会对公司的治理架构产生负面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的公司往往缺乏透明度、高层管理人员决策不协调,这会导致公司内部的相互信任和协同工作不易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难以有效应对内部问题和外部挑战,导致公司决策效率降低、企业价值受损。
综上所述,真实盈余管理虽然能短时间内为公司带来暂时的好处,但却对公司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因此,上市公司应该坚持遵守财务报表准则和透明化原则,在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的前提下,以长期的战略规划为目标来实现持续稳健的经营绩效。
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来操作盈余数据,以达到管理者所期望的目标。
这种现象在很多国家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
虽然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往往是负面的。
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其影响了公司的决策效果。
当上市公司为了追求短期盈利而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时,往往会忽视长期发展的利益,甚至可能会放弃了一些长期投资和发展机会。
这样做不仅会影响公司长期的盈利能力,还可能导致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下降,从而对经营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还会对公司的经营风险产生重要影响。
当上市公司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来调节盈余数据时,往往会掩盖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
这样一来,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得到错误的信息,导致他们对公司的价值和风险的判断出现偏差。
当公司面临经营困难或者财务危机时,这种信息的误导可能会加剧投资者的恐慌心理,进一步恶化了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对经营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应该要注重长期发展,坚持真实和透明的财务报告,避免过度依赖短期盈利和盈余操作,从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经营绩效。
而对于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来说,也应该加强监管和信息披露,提高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经营状况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从而提高市场的效率和合理性。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王 琚
摘 要 :近 年 来 ,真 实盈 余 管 理 逐 渐 受 到 学 者 的 关 注 。 本 文通 过 整 理 国 内 外 关 于盈 余 管 理 的 有 关 文献 进 行 总 结 , 以期 为 以 后 的 研 究提 供参 考借鉴 关键词 :盈余 管理 ;研 究综述
一
、
免损失 ,公司通常会采用销售操 纵 ( 如提供一些折扣 以促进短期销 售的 增长或者提供更宽 松 的信 用政 策 ) 、费用 操纵 ( 如 当研 发 、广告 、维 修 、差旅等可操控性费用不能立即产生收益 ,且这些 费用会使报表 利润 低 于 目标利润 ,因而 推迟或减 少这 些费用 就会 使报 表利 润达 到 目标利 润) 、生产操纵 ( 如过度生产来降低每一单 位产品 的销售成本 ,从 而增 加边 际利润 ) 。此后 G u n n y( 2 0 1 0 )通 过研究还 发现 当预期 利润低 于 目 标利润时 ,管 理层可 以选择处置长期资产和有价证券的时 间来提前确认 资产处 置收益 以增加报表利润 。Hr i b a r e t a l( 2 0 0 6)检验 了 1 9 8 8— 2 0 0 1 年间发生了多于 1 0 0 0 0美元股票 回购行 为的 2 6 4 8 0家上 市公司 ,发现 较 之于其他公司 ,那些预期 无法达 到分析师 预测的公 司存在 着大规模 的 , 不合理的股票回购行为。以上真实盈余 管理的手段 主要 是国外学者 对于 英美等发达 国家发达的资本市场进行研 究的结 果 , 在 我国的企业 中 ,这 未必涵盖 了所有手段。例如我国学者孟 焰、张秀梅 ( 2 o 0 6)研究 发现我 国企业有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现象 ,他们选取了 2 0 0 1 —2 0 0 4年 1 4 7 家 因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发现关 联交易 盈余 管理 的主要 目的是关联方从上市公 司转移利益 ,资产规模 越大 的关 联方 利益转 移的程度越高 。因此 , 我们在对 国内上市公司 真实盈余管理 动机的研 究中还 必须要注 意到 国内企业 的特殊性 。 4 .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 果 直观上来说 ,通过操纵公 司的正常经 营活动 ,如研 发费 用 的投 入 、 资本投资 的决策 、生产活动的安排等 ,会使公司偏离 其正常 的经 营活动 轨迹 ,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说 会损害到公司的未来利益 。但 同时也有学 者提 出,偶 尔 的 真实 盈 余 管理 操 纵 会 给公 司带 来 积 极 的 影 响。R o y — c h o w d h u r y( 2 0 0 6 )研 究表明真实盈余 管 理可 能会对 企业 的长 期价 值产 生更 严重 的负面影 响,如过度生产所产生 的超额存货会增 加企业持有存 货的成本。而有 些学者则认 ,当企业 只偶然 的进行真 实盈余管理 时 ,这 种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 未来的业绩并没 有太大 的影 响。反而 由于信号 传 递理论 ,企业传递了其业绩 良好的信 号 ,加强了市场 中利益相关 者的信 心 ,股价也随之提高。 目前国内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的研究较
管理能力论文管理能力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研究
管理能力论文管理能力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研究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直是会计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迄今为止,中西方学者已有很多针对盈余管理活动的相关研究,但大多数该方面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上,对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注和研究却比较少。
本文首先对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和管理能力等概念进行了解释;其次,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以及管理能力的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旨在为后边论证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理能力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奠定基础;再次,结合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构建实证模型分析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以及管理能力对两者之间关系的作用;最后,结合回归分析的结果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损害经营业绩,而能力高的管理者可以降低这种损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经营业绩,管理能力1.引言1.1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学研究和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尚不成熟,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制度方面的规范还不够完善,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行为比较严重。
因此,虽然到目前为止,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已有30年余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一个值得学术界研究的问题。
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通过经营决策构造真实交易而进行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一类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目前,国外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已不仅仅局限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而是也把基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渐渐地作为一个重点领域进行研究。
一般来说,学术界一致认为管理者是盈余管理的主体,因为会计政策的选择运用与会计估计的变更,以及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结构的确定,最终都由管理者做出决定。
然而,从管理层角度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却是寥寥,现有关于管理层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大多是从管理层激励、管理者权利以及管理者背景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几乎没有从管理能力这一方面来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的文献。
真实盈余管理的隐蔽性手段及经济后果
在 盈 余 管 理 的研 究 中 . 从 实施手段来看 , 盈 余 管 理 可 以进 一 应计 项 目盈 余 管 理 . 而忽 视 了真 实 盈 余 管 理 。 文 献 综 述 步 划 分 为 应 计 项 目盈 余 管理 和 真 实盈 余 管 理 .后 者 被 定 义 为 公 2 司管 理 者 通 过 构 造 真 实 交 易 活动 或 控 制交 易具 体 发 生 时 点所 达 自2 0世 纪 8 O年 代 开 始 .西 方 就 致 力 于 对 盈 余 管 理 的研 究 。 成 的盈 余 管 理 与 应 计项 目盈 余 管 理 相 比 . 真 实 活 动 盈 余 管 理 的 目前 . 国内外对于真实盈余 管理的研究 . 主要在其 存在性 、 手段 、 方式更加隐蔽 . 使 外 部 投 资 者 也 更 加 难 以分 辨 。安 然 事 件 之 后 , 动 机 、经 济后 果 研 究 以及 与 应 计 项 目盈 余 管 理 活动 比较 等 方 面 。
( 河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1 )
[ 摘 要】 本 文通 过 对 真 实盈 余 管理 研 究 现状 的 介 绍 。 提 出应 重视 对 真 实盈 余 管理 的 研 究 , 并 对其 手段 以及 所带 来的 经 济后 果
做 了初 步探 讨 。 [ 关键词 】盈 余 管理 ; 手段 ; 经 济 后 果
2 0 1 4年 4月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 i n a Ma n a g e me n t I n f o r ma i f o n i z a t i o n
Ap r . , 2 01 4 Vo L 1 7. No . 7
第 1 7卷第 7期
王
培. 邵君 拈
真实盈余管理动机、手段、经济后果以及影响因素
真实盈余管理动机、手段、经济后果以及影响因素作者:何苦密莹莹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24期摘要:真实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经营者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以真实经济活动为手段,影响和操纵会计利润。
近年来,真实盈余管理在国外己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国外有关真实盈余管理的文献,对其动机、手段、经济后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了评述,以期为以后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动机手段经济后果影响因素一、引言真实盈余管理(Real earnings management)是指企业经营者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以真实经济活动为手段,影响和操纵会计利润(Gunny,2010)。
真实盈余管理,其区别于以单纯操纵会计数字为手段的应计盈余管理的最大地方在于,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偏离正常的方向,其结果不但会影响企业当期的报告利润,也会影响企业当期现金流量,而且对企业利润的现金流量的影响往往不是同向的(Gunny,2010;Cohen等,2010)。
很早之前就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真实盈余管理。
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者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带有目的性地干预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 management)。
…对定义稍加拓展将包括“真实”的盈余管理,如通过改变企业投资的时间安排或其他财务决策来改变报告盈余。
随后的学者就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寻找到大量证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的证据,并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经济后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逻辑关系对国外已有文献进行回顾。
本文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二、文献回顾(一)真实盈余管理证据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就展开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很多研究都揭示了真实盈余管理在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
Dechow和Sloan(1991)的研究发现在美国资本市场中,在企业CEO任期的最后几年,企业的研发费用会出现下降。
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报告(ppt 39页)
问题:股价VS.税负矛盾?会计与税法分腿走路
政治和管制动机 “政治成本”的概念,我国垄断性行业是否存 在政治成本的问题?如邮政、电力、电信等公 益事业行业。案例:广东省春节公路运输价格 听证会,民航运输价格听证会等。
人力资本的动机:提升、经理人员变更、 经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抬高收购门槛)
l 如何减少和控制盈余管理
修订会计标准 目的:缩小会计标准的弹性空间
案例:取缔或限制公允价值的应用
Ø
债务重组准则:郑百文,深华源等
Ø 非货币交易准则
Ø 关联交易准则(修订):关联购销利润<=120
%,资金利息<=110%。
问题讨论:修订会计标准能解决盈余操纵的问题吗? Ø 有限制和抑制作用:公允价值取缔(债务重 组准则修订,非货币交易准则修订,关联交易准则 修订等) Ø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是增大企业操作的成 本和难度而已。证据:《会计准则国际化与会计环 境: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1、 盈余计量 l 怎样定义收益/盈余的概念:取决于盈余报 告的目标 l 盈余用于计量创造的财富(过去创造的财 富)
资本保全观:与经济理论一致 财务资本保全:历史成本计量 实物资本保全:现时成本计量 历史与现值会计
l 盈余用于提供预测信息(将来的报酬 和风险)
不同使用者的不同目的:投资者(报酬) 与贷款人(风险)
信号动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内幕信 息、发展前景。
l 盈余管理的模式 巨额冲销:Big Bath,应用情况? 收益最小化 收益最大化 收益平滑
l 盈余管理的手段
收入确认 提前确认:案例,有条件的销售,年前销年后,
分期收款销售等。 延后确认:现提货,后开票。 凭空捏造收入 :对开增值税发票
企业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企业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引言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和合理的会计估计,以及通过选择适当的会计准那么,来影响企业的财务业绩和盈余的分配。
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经济后果。
本文将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的概念、方法以及对经济后果的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在财务报告编制和披露过程中,采取合法合规的措施,借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制定,在符合会计准那么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经营盈余进行管理和操控的行为。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调整合约条款、收入确认时点、本钱减值计提、资本化等方式来影响企业的盈余。
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财务业绩,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影响企业的股东利益、管理层鼓励以及市场对企业的评价。
企业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会计政策选择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
例如,选择合理的收入确认时点、本钱资本化水平和折旧方法等,来影响企业的盈余。
但需注意,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遵循会计准那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2. 会计估计调整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会计估计方法对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准备金进行调整,从而影响企业的盈余。
例如,企业可根据预测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资产价值进行调整,以此降低盈余的波动性。
3. 盈余资本化企业可以将一局部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从而将其转化为资产。
这样做可以延迟费用确实认,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盈余。
但需要注意,资本化处理必须符合会计准那么的要求,不能违反相关规定。
三、企业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企业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股东利益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调整分配方案,从而影响股东的利益。
例如,企业可以选择发放股息或进行股票回购,来调整股东利益分配的比例。
2. 影响管理层鼓励盈余管理还可以影响企业对管理层的鼓励机制。
通过调整盈余水平,企业可以影响管理层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从而引导管理层朝着企业目标努力。
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摘要】本文旨在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会解析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探讨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分析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
最后在将综合讨论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影响,给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揭示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提升经营绩效。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经营绩效, 影响因素, 影响机制, 综合影响, 管理建议, 展望,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定义,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结论, 引言, 正文1. 引言1.1 研究背景真实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的盈余调整,以影响投资者、分析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经营绩效的看法。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司往往会使用各种手段来管理盈余,以实现其经营绩效目标。
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关注。
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可以帮助投资者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和管理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为管理者提供相关建议,以促进公司经营绩效的持续改善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深入探讨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通过分析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对公司经营绩效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及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从而全面评估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一些管理建议,促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优化公司经营绩效,为投资者和社会各方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信息参考,推动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其经营绩效一直备受关注。
而真实盈余管理作为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机制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真实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财务报表中的盈余数据进行管理,使其真实盈余与实际盈余存在差异,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真实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超额应计、临时性盈余管理、资本化支出等方式实现。
其特征主要包括追求短期盈余目标、追求公司管理者个人利益、为了规避税收等。
2.1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真实盈余管理会对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使得公司盈余被人为地进行修饰,导致公司盈余虚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价值被虚增,这就可能会对企业股东权益造成一定的损害。
2.2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短期盈余目标和个人利益,可能会采取一些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利益的经营决策,例如过分追求资本化支出、临时性盈余管理等,从而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合理性和稳健性。
2.3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真实盈余管理也会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管理者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时,可能会违反公司治理的法规和规定,从而损害公司治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4对市场的影响真实盈余管理也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虚高的盈余可能会使得市场对企业的价值产生误判,从而影响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源配置。
这对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行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如何规范真实盈余管理3.1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可以有效规范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
透明度越高,经营者越难以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从而减少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3.2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经营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
真实盈余管理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真实盈余管理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作者:朱朝晖葛王燕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23期摘要:随着会计准则和相关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管理层可能通过操纵真实业务活动来改变报告盈余。
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酌量性费用操控、生产操控以及销售操控这三种真实盈余活动行为对企业未来三期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生产操控和销售操控对企业未来经营绩效有显著相关,但酌量性费用操控对公司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盈余管理是对外报告的过程中一种有目的的干预行为。
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对真实业务活动的操纵,如研发支出、资本性投资、生产销售安排以及长期资产的处置等,来改变报告盈余的行为。
由于其基于真实的交易活动,具备正常交易的各个要素,其会计处理方式也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所以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与不具有任何操控目的的交易行为很难区分,不受会计准则的限制。
因此,在会计政策从紧、监管从严,在应计利润增加能力有限、诉讼风险增加情况下,管理层更倾向于通过操纵交易活动来实现盈余目标。
一、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相比,真实盈余管理具有真实性、隐蔽性好、灵活性的特点,但与此同时,它可能是次优的,会偏离最佳的经营决策的,并因此具有真实的经济后果。
鉴于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多样化及其隐蔽性,本文以生产经营活动中常见的三类正式活动操控行为为例研究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一)酌量性费用操控与企业经营绩效酌量性费用是指费用开支水平可由管理层决策产生和变更的费用,如研发费用支出、广告费、培训费等。
酌量性费用操控一般指通过削减研发、广告和日常费用开支来增加盈余。
技术创新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研发投资对企业竞争力、成长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削减当期研发支出可以直接增加当期会计收益,但可能因此降低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既而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的研究报告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财务数据的操纵,以便在经审计之后,能够创造虚假的财务报告,从而影响外界对企业的评价和投资。
尽管盈余管理在短期内可能会获得一些短暂利益,但它对企业未来业绩和长期发展造成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员工、投资者和顾客三个方面阐述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
首先,盈余管理对员工的影响。
企业的员工往往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他们的积极性、效率和满意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而盈余管理作为一种欺骗,会削弱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
当企业存在盈余管理时,员工往往会感到公司的经营不透明,他们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公正认可,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员工的不满容易转化为流失和投诉,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员工质量和效率,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下降。
其次,盈余管理会对投资者带来负面影响。
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欺骗投资者,往往追求短期财务盈利,不顾及长远的发展。
如果被揭露,企业的股价将大幅下降,投资者也会丧失对企业的信任。
进而,企业的融资成本将会上升,并对公司声誉和形象造成重大损害,使企业长期受到投资者的拒绝和遗弃。
其结果将是长期的商誉和资产损失,难以回复向好。
最后,盈余管理还会给企业的声誉与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供应商和金融机构都很注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如果企业被揭露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会导致企业声誉和信誉丧失,并影响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
消费者不再踏入其门店,投资者不再投入资金,最终导致企业的经营困境,甚至倒闭。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对员工、投资者和消费者等各方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尽管盈余管理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盈利,但从长期来看,它肯定不利于企业未来的生产和经营。
因此,公司应该遵守商业道德和法律规定,保持透明度,合规经营,这样才能够长远获得市场信任。
数据是对企业未来业绩影响的量化表现,数据分析是判断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的有效方法。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列出三个数据:员工流失率、股价变化率以及顾客投诉率,并进行分析。
真实盈余管理动机_手段_经济后果以及影响因素_一个文献综述
·综—一个文献综述——15何苦密莹莹: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经济后果以及影响因素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
企业之所以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应计盈余管理容易引起政府监管部门和审计师的注意,其风险比较大,相比之下,真实盈余管理则更难以被察觉;二是应计盈余管理都会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无限操纵应计利润),当应计盈余管理不能满足经营者目的的时候,真实盈余管理就会被经营者利用。
她的这种观点,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Gunny,2010;Cohen等,2010)。
Beatriz(2008)认为,相比与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董事层对企业真实经济活动的专业知识更为缺乏,不能分辨经营者所采用的投资计划是否是最优,而且,董事层也会在当期利润和以后各期利润之间进行权衡,这种信息不对称和权衡会导致经营者选用真实盈余管理。
Edelstein等(2007)认为,当应计盈余管理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如编制所得税会计报表,资产减值等项目不能税前扣除),企业经营者就会采用真实盈余管理。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企业经营者是存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动机的,而且这些动机都很合理,但是在中国企业中,特别是国有企业中,企业经营者盈余管理的动机往往与其政治目的牵连,这是中国企业独特的特征,也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们讨论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
(三)真实盈余管理手段相比于手段单一的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更为复杂和多样性,在文献回顾的第一部分,已经显示了一些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手段:削减企业的期间费用(员工福利,员工培训费等)及延迟投资(Beatriz,2008;Dechow等,1991;M ittelstaedt等,1995);以降价折扣,赊销等方式加速销售或者直接出售企业各项资产(Bartov,1993;Gunny,2010);扩大生产量降低产品单位成本(Thomas等,2002;Roychowdhury,2006)。
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分析
过账面数 字的操纵或入账时间 的选择来提高盈利。 另外由于可通过改变 企业具体管理决策而进行盈余管理 , 如缩 减广 告费和研究开发费等提高 盈利 , 故实施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企 业具体决 策的改 变。 () 2对债权人决策的影响。管理者与债权人 的契 约是出于保护债权 人 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债权人在签订借款合 同时 , 考虑盈余管理的 要 存在 。 债权人作为信息 劣势者为了保护 自己的权益而要求管理者对某些 财 务指标 做出保证 , 当企 业违反时就会 对企业采取一些 限制措施 , 如 例 禁止或减 少发放股利 , 限制企 业借入新 的债务等 , 防备企业 通过盈余 管 理 以掩盖真实偿债能力 。 另一方 面, 也会为盈余管理 留有余地。 由于债务 条件 的刚性 , 经理人在 即将违 反契约协定 时往往采取盈余 管理 . 通过提 前处置资产等方式防止违约 , 以减 少企 业所受到的损失或重新谈判而增 加的成本 , 维护契约各方的利益 。 () 3对作为会计准则和监 管规范制定者 的政府决策 的影响。由于我 国 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 , 各个企业参与的程度不如西方企业 明显 , 但随 着准则制定的民主化进程和对各个企业利益的直接触及 , 各个企业参与 的 意识必将 不断的强化。政府制定会计准则和证券监管等规范时 , 也要考虑 到企业盈余管理 的情况 , 如是否会导致企业进行盈余管理 , 如会导致盈余
盈余 管理之所以会产生经 济后果 , 因为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 是 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 , 导致企业利 害关 系集团不 同的利 益分配 结果和投 资决策行 为, 进而影响社会 资源的配置效率 和结果 。最 为明显 的就是 会 计政策的改变会影响公司的利润 , 公司利润往往 又是 制定各 种契约常 而 用的依据 , 这就可能影响经理人 员的决策行为 , 变公司的投资经营 活 改 动, 从而影响到公司的价值。譬如 , 就经理人员 的奖金计划而 言 . 最常见 的计划是 以盈利水平作 为奖励 依据 ;债权人与公 司所 订的债务契约而 言, 通常会规定相关 的财务 比率 , 样公司 的盈利水平 就直接关系到是 这
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真实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经营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它涉及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是指公司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标,通过合法的手段对盈余进行操纵,以达到公司管理者或投资者所希望的结果。
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盈余代表了公司经营的结果,是公司财务报表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通过操纵盈余,公司可以实现年度业绩目标,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真实盈余管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对于盈余的操纵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任度下降,最终对公司造成更大的损失。
盈余操纵也容易传导到公司的其他方面,比如公司的融资成本、股价表现等,从而对公司的整体经营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也会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影响。
盈余操纵往往需要公司管理层的参与,因此公司的治理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公司的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方面,良好的治理结构可以使公司管理层不易操纵盈余,从而提高公司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可以对盈余的操纵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从而避免公司因盈余操纵而对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也会对公司的融资成本产生影响。
盈余操纵会导致公司对外界的财务状况产生误导,从而使公司在融资市场上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
一些研究表明,盈余操纵会使公司的融资成本显著提高,从而对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也有其他研究表明,公司的盈余操纵对融资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也进一步体现了盈余操纵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所产生的复杂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述评
( Gu n n y , 2 0 1 0 ; Z a n g, 2 0 0 7 ; R o y c h o wd h u r y , 2 0 0 6 o
为资产进行确认 , 而是将其列为雇佣 、 研发、 广告、 维修 以及旅
对 于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 的研 究存 在两种截 然不同
的观点和经验证据 : 价值损害观认 为 , 与应计盈余管 理相 比
}本文为贵州省 2 0 1 2年度社科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 : 1 2 GZZ C1 0 ) 的阶段性成 果。
在市场需 求 控: 通过价格折扣或提供 更宽松的信用政策 以增加期末销售 控会把企业未来正常销售 的一部分提前到当期 , 收入 实现盈余 目标 ; 2 . 费用操 控 : 通过 推迟或 减少 雇佣 、 研 不变的条件下 , 随后会计期间的盈余将会随着销售量的下降
发、 广告 和维修 、 旅游等操控性支出来达 到 目标利润 ; 3 . 生产 而下降 , 而且, 通过 激进 的价 格折扣增加销售来达 到短期盈 操控: 利用规模效应 , 通过增加产量 以降低 单位销售成本来 余 目标会使消费者预期在未来期 间也会有这种折扣 , 一旦销 增 加利 润; 4 . 销售资产 : 在处置有价证券或长期资产时 , 通 过 售价格和信用政策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 未来销售 的边 际利润 选择处置时间或调整确认资产处置收益 的时间以增加利润。 将随之下降。此外 , 销售操控会使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 , 从 5 回购股票 : 当每股 收益 低于盈余预 期时 , 通过 回购部分 购 而增加管理应 收账款的费用和坏账损失。 因此 , 销售操控会
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ACCOUNTING LEARNING131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文/朱凯摘要: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资本市场确实存在着与管理的动机、条件和行为,管理层会进行盈余管理。
那么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如何?国内外学者都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的:(1)市场能否识别盈余管理行为?(2)盈余管理具有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关键词:盈余管理;经济后果一、国外研究现状(一)市场能否识别盈余管理行为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在有效的市场中,投资者能够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国外学者对于市场能否识别盈余管理的研究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
国外学者早期的研究认为,市场能够识别盈余管理行为。
汉德(Hand ,1992)的研究表明,投资者能够识别物价上涨期间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并且对相应的报告盈余的下降反应并不敏感。
然而,其他学者的研究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并不认为市场可以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Beneish(1997)选取违背一般公认会计准则的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的,结论发现这些没有遵守一般会计准则的企业,在违背准则的后两年,这些公司得到了十分明显负的非正常回报,这一结论充分的说明了投资者没有完全发现这些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盈余管理具有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具有正面效应。
希利和瓦伦(1999)的研究发现,虽然一些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会违背会计准则关于可靠性的要求,但是也正是因为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斯科特(2000)研究发现,当企业签订的契约缺乏灵活性的时候,企业管理层如果采取盈余管理行为,能够对未来的期望做相对出灵活处理,从而将这些内部的消息更加准确的反应给相关的报表使用者。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盈余管理具有负面效应。
德科等(1996)对初次宣布有盈余管理行为时的公司的股价进行研究发现,那些公司在被对外报道盈余管理后,资本市场都有一定程度的反应,股票平均下降9%;同样,Teoh 、Wong 和Rao(1998)在对IPO 和进行SEO 之后发现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被发现盈余管理的公司股价都在这之后大幅度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研究作者:许慧林芳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21期摘要:本文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会同时导致其后期会计业绩与现金流业绩“滑坡”,且现金流业绩“滑坡”的期限要长于会计业绩的期限,表明真实盈余管理对现金流的影响更为深远。
异常现金流对会计业绩与现金流业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费用对会计业绩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现金流业绩的影响显著。
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也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完善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业绩滑坡经济后果一、引言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其中主要包括以应计为基础的盈余管理和以真实交易为基础的盈余管理(Healy & Wahlen,1999)。
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利用会计准则的技术判断空间对利润进行操纵,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是管理层通过次优的经营决策和活动管理年度内的盈余水平(Tan & Jamal,2006)。
已有研究表明,在萨班斯(SOX)法案颁布之后,美国上市公司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大幅下降,而真实盈余管理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Cohen et al.,2008)。
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一般发生在会计期末至年报公告前,并受到公司经营现状及以前年度应计利润的限制(Barton & Simko,2002)。
而外部监管部门需对公司年报进行审查,并对未真实披露公司信息的公司给予相应的处罚,但管理层也无法确保“管理”过的年报能顺利地通过审计人员的审计,因此,公司管理层在运用应计盈余管理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成本。
此外,公认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更进一步使得利用准则的技术判断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风险和成本越来越大,空间越来越小,从而给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创造了条件,Zang(2007)发现,当公司所面临的诉讼风险加大后,公司会更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
这是因为真实盈余管理手段较为隐秘,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且在不涉及会计处理问题的同时,也不受到审计人员的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手段主要包括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3种。
销售操控是公司有意地降低销售价格或放宽信用条件提高销售业绩,从而增加企业盈余(Roychowdhury,2006);费用操控是管理层通过降低(提高)研发费用、日常管理费用等增加(减少)盈余,(Bushee,1998);生产操控是管理层利用规模效应扩大生产,稀释单位产品所承担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边际收益,增加盈余(Herrmann et al.,2003)。
还有研究表明,公司有意地变卖固定资产也可以增加当年的盈利,并认为变卖固定资产也是真实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
可以说,这些次优决策和活动的调整都可能会损害公司的长远利益(Gunny,2005)。
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以公司实际的交易活动为基础,不但成本高,会对公司未来现金流有负面影响,而且还会损害公司的长期经营业绩(Cohen & Zarowin,2010)。
然而,就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关于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围绕应计盈余管理展开,对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研究少之又少。
为此,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真实盈余管理的几种手段为研究视角,揭示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影响,以丰富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并为进一步加强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提供经验证据和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就已有文献研究真实盈余管理(Comiskey & Mulford,1986),到Roychowdhury(2006)具体地定义了真实盈余管理,指出管理层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提出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并得到验证后,才促进真实盈余管理研究浪潮的掀起。
Roychowdhury(2006)发现,管理层为避免公司亏损,会选用偏离正常经营方式(包括销售活动、产品成本和费用操纵)的真实经营活动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
Wang等(2006)认为,当会计准则的技术空间变小(高)时,管理层更(不)可能通过削减研发支出提高企业业绩,且当公司的诉讼风险加大后,管理层会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Zang,2007)。
Edelstein等(2007)研究发现,公司在受股利支付约束的前提下,会通过真实盈余管理减少应税收入,满足股利支付的要求。
此外,Cohen等(2010)研究发现样本公司会同时采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手段,达到既定的财务标准。
虽然有关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有几年光景,目前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不难发现,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使用手段及形成原因等方面。
此外,已有文献表明,应计盈余管理会产生不利于公司发展的经济后果,并主要集中在市场反应和随后业绩变化两个方面。
然而,真实盈余管理是以企业实际的交易活动为基础,操作成本高,不但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有负面效应,甚至会损害企业长期的经营绩效(Zarowin,2005)。
Gunny(2005)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的业绩有负面影响。
Kim等(2009)研究发现,公司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均加剧了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确定性,且真实盈余管理带来的不确定比应计盈余管理更严重。
(二)国内文献国内学者也逐渐关注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刘启亮等(2009)发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公司在增加使用应计盈余管理的同时,运用真实盈余管理调低了利润;李增福等(2011)发现,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盈余管理,反之,公司则倾向于实施应计盈余管理;顾明润(2011)以IPO前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样本公司普遍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对公司上市后的经营业绩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尤其表现在异常费用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
李彬和张俊瑞(2009)以上市公司费用操控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为研究视角发现,上市公司利用费用操控利润是以牺牲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为代价的。
市场对真实盈余管理会比对应计盈余管理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公司通过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会导致公司后期业绩的下降,包括会计业绩和现金流业绩的下降(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用1999年年至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年报的手工搜集,数据均由Stata 11.0处理完成。
在剔除金融行业、财务数据缺失值及异常值样本后,共获得样本数1 811个,样本的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滞后期限越长,样本数量越少,这可能是由数据缺失以及某些上市公司行业属性的变迁等原因导致。
本文借鉴Gunny(2005)以及Louis(2004)的研究方法分析真实盈余管理对未来业绩的影响。
采用配对样本的目的是通过对比上市公司当期业绩表现和可预期的业绩状况检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是否给公司带来了业绩的变化,从而根据样本与配对样本之间的业绩差异,有效地分离出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
在找到一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类似公司的前提下,再对两组样本之间的业绩进行比较,若存在差异,将其归因为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因此,本文在参考Gunny(2005)匹配过程所考虑因素的基础上,选用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样本匹配。
样本公司匹配标准为:(1)配对样本公司必须是同年的公司;(2)配对样本公司处于相同的行业(除制造业以二级代码为分类标准外,其余行业均以一级代码为分类标准);(3)配对样本公司处在相同的异常应计五分位;(4)将样本公司中当期总资产收益率处于±10%之间的样本定义为进行了真实盈余管理公司。
(三)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对于真实盈余管理,我们仿照Roychowdhury(2006)和Cohen等(2008a)的研究方法,用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可操控性费用和异常产品成本来计量。
然而,异常现金流量(R.cfo)、异常产品成本(R.prod)和异常费用(R.disexp)均是实际数与正常数之间的差额,也是衡量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3个代理指标。
公司可能会对其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进行总体规划,即同时从几个方面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刘启亮等,2009)。
因此,为更全面反映公司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在构建个体指标的基础上,我们还需构建一个衡量真实盈余管理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
根据3个个体指标变化方向的含义,本文用式(1)计量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指标。
本文同时使用3个个体指标和1个总体指标衡量真实盈余管理水平。
Nrm= -R.cfo+R.prod-R.disexp(式1)本文选用国内外学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即修正的Jones模型(Dechow et al.,1995),来衡量应计盈余管理。
在参考Gunny(2005)和Leggett等(2009)研究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需要,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式(2)所示。
Droai(Dcfoai)=β0+β1■RM+β2TobinQ+β3Nos.rank+β4DA+β5■Control+ε (2)式(2)中,Droa与Dfcoa均为被解释变量,Droa表示会计业绩的变化,Dfcoa表示现金流业绩的变化;RM为解释变量,表示真实盈余管理,包括1个总体指标和3个个体指标;Control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其中包括企业规模效益(Size,公司总资产对数)、财务杠杆(Lev,资产负债率)、业绩表现(Roe,净资产报酬率)、年份(Year,会计期间的影响)、行业因素(Industry,行业因素的影响)。
其余变量的代码、名称及其内涵如表(2)所示。
四、实证检验分析(一)回归分析为进一步分析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根据本文筛选出的研究样本,并以各期异常总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见,在滞后一期或两期的情形下,变量Nrm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在滞后一至两期间内,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样本公司的净利润要明显地低于配对样本公司,即没有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公司,也意味着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后,其净利润会出现“滑坡”,且这种现象确实是由真实盈余管理导致的,此外,净利润“滑坡”的程度会随着向上盈余管理程度的加大而加剧。
然而,在滞后三期时,Nrm的系数依然为负,但不显著,说明上述“滑坡”现象的效果仅影响前两期。
本文还再将3种具体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从表3中可发现,R.cfo与各期Droa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异常现金流越高,异常的总资产收益率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