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科学六年级下册15 人造地球卫星冀教版复习巩固三十四

合集下载

河北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河北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1课常见的建筑1、人类最早的居住的房屋是洞穴、草棚和树巢。

人们最早建造的房屋是用兽皮做成的可移动的帐篷。

2、后来人们发明并生产出了砖、瓦、石灰等各种建筑材料,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居和金碧辉煌的宫殿。

3、19世纪20年代研制出了水泥,以后又出现了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许多建筑材料,加上新型建筑技术的,建造出了现代建筑。

人们可以在房屋里工作、休息、娱乐,也可以举行各种仪式。

4、不同风格的建筑(图见书P4):傣族竹楼、四川山村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北京四合院、江苏民居、伊斯兰特色的房屋5、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

第2课巧妙的结构1、为了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人们选取各式各样的结构。

改变建筑物的结构,可以改变建筑物的承载力。

2、三角形的基本结构具有稳定性。

3、仿生建筑一般模仿生物的独特结构。

第3课美丽的建筑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第4课人体的组成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2、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楼房――单元――房间――墙―――砖3、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镜臂、物镜、载物台、镜座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被观察物应放在载物台上。

4、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第5课消化与吸收1、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肝、胰、小肠、大肠、肛门。

2、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将一块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咀嚼,有什么感觉?为什么?答:会有甜的感觉。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宇宙与航天技术 15 人造地球卫星》教案_12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宇宙与航天技术  15 人造地球卫星》教案_12

《人造地球卫星》教案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分析和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飞行的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飞行的原理。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人造地球卫星绕地飞行需要一定的速度。

课前准备:课件、小瓶、棉线。

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师:同学们请往前看,你们知道图片中地球周围的物体是什么吗?(人造地球卫星)关于人造地于卫星你都知道哪些什么呢?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

师:这些人造地球卫星不分昼夜的环绕着地球运动,而且用途非常广泛,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世界。

师:那谁知道,人造地球卫星为什么能绕着地球转动起来呢?生:猜想师:那谁说得更有道理呢,下面咱们共同来看一个动画,分析一下。

二、观察分析动画1、师:边播放边介绍动画内容。

2、生:猜想发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会怎么样?并看动画验证。

3、学生分析动画说明了什么。

4、师小结:当发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到地面上,而是绕着地球转动起来,人造地球卫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发射的。

三、根据动画内容,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师板书四、模拟实验1、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来探究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飞行还需要一个拉力。

2、比较模拟实验中和真实情况下人造地球卫星所需的拉力分别由谁提供。

3、小结得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飞行需要两个条件:一定的速度和地球引力提供的拉力。

五、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引导学生交流课下查到的有关人造地球卫星应用方面的资料。

拓展人造地球卫星绕地飞行时所需的拉力与速度、质量的关系。

板书设计:人造地球卫星绕地飞行条件: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定的速度1、---------二、地球引力(拉力) 2 ----------3、------------。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宇宙与航天技术 15 人造地球卫星》教案_0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宇宙与航天技术  15 人造地球卫星》教案_0

学习内容: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学习目标:1.了解现在的航空航天情况,知道人造卫星的用途。

2.会做模拟人造卫星飞行的实验,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点:查阅资料获得卫星用途方面的知识教学难点:用模拟实验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教学准备:1、课前查阅有关资料2、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多种功能的卫星;老师、今天我们来聊聊人造卫星的话题。

我相信大家已经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现在我们分小组整理自己的资料,并按照你们自己的标准给他们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各自的资料以及分类结果老师:适时用课件进行说明二、模拟实验(一)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老师:人类真了不起!能把这么多的卫星送上太空!那么这些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为什么不掉下来呢?学生:猜测老师:我们用一个实验模拟一下。

介绍实验的做法并提出问题:乒乓球模拟什么?当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时,握线的手有什么感觉?如果没有绳子,乒乓球还会绕自己作圆周运动吗?学生:实验学生:交流以上问题老师:如果改变乒乓球的质量、棉线的长度、转动的速度,手受到的力有什么不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活动、交流老师: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与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时的拉力不是绳子而是地球引力。

(二)自我模拟实验: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在课后完成)学生自己依据课本75页实验单设计一个实验来解释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原理板书: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人造卫星的飞行原理:地球引力附加:人们习惯上按用途将人造卫星划分为科学、技术试验和应用卫星三个大类。

1、科学卫星: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

科学卫星使用的仪器包括望远镜、光谱仪、盖革计数器、电离计、压力测量仪和磁强计等。

借助这些仪器可研究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地球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和极光,观测太阳和其他天体。

2、技术试验卫星: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

小学科学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小学科学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小学科学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标题:探索宇宙奥秘——人造地球卫星引言: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地球上的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实现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

其中,人造地球卫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科技成果。

本文将介绍小学科学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的教案,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意义、组成和运行原理,以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人造地球卫星的意义及组成(500字左右)人造地球卫星是由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制造并送入太空,围绕地球进行飞行的人造天体。

它们的出现对我们打开了探索宇宙奥秘的大门,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和宇宙,还对科学研究、通讯、导航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造地球卫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卫星本体和载荷。

卫星本体是卫星的主体结构,包括机身、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

而载荷则是卫星的“大脑”,它可以携带各种仪器和设备,如摄像机、天线、传感器等,来执行不同的任务和功能。

二、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原理(800字左右)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原理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过程:发射和轨道稳定。

1. 发射:卫星发射是将卫星送入太空的过程。

通常通过火箭进行,火箭能提供足够的推力,将卫星送入太空。

在发射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发射时间、轨道高度和倾角等,以确保卫星能够稳定地进入预定轨道。

2. 轨道稳定:一旦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它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维持着固定的轨道运行。

这种轨道通常被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它使得卫星能够在地球上的某一固定点上停留,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匹配。

三、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500字左右)人造地球卫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些应用领域。

1. 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卫星可以拍摄地球的大气层,提供全球各地的气象信息,帮助我们预测天气变化。

同时,卫星还可以观测全球气候现象,为科学家们研究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数据。

2. 通信和互联网:卫星通过无线电通信技术,实现地球上不同地区的通信。

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科学《15 人造地球卫星》

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科学《15 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4月24日 21时35分,我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1号发 射升空,21时48 分进入预定轨道, 东方红一号的成 功发射标志着我 国进入了太空时 代。云2号气象卫星
卫星云图
你能不能通过阅读资料,对人 造地球卫星进行分类呢?
模拟 模拟
★当乒乓球做圆周运动时,握棉线的手有什么感觉?
(手感觉受到了拉力)
人造卫星绕地球的飞行与乒乓球 做圆周运动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 时的拉力不是绳子,而是地球的引力。
有一种卫星叫地球同步卫星,在地 球上看它是静止不动的,它真的是静止 的吗?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15课 人造地球卫星
七沟中心小学 郭凯
卫星
卫星是指在围绕行星轨 道上运行的天然天体或人造 天体。
地球有几颗天然卫星?
人造卫星
地球除了天然存在的一 颗卫星——月球以外,人类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发 射了各式各样的人造卫星。
在1957年10 月4日,前苏联成 功发射了人类历史 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它是人类进入太空 的见证,反映了航 天技术的杰出成就。
人造卫星 地球引力
模拟
地球
1、在小药瓶的瓶盖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的一端送入瓶盖的孔内,系扣 并拉紧棉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
头顶,让小药瓶做圆周运动。
温 馨 提 示
①要站在离同学远一些的地方,旋转的乒乓球不要击伤同学或自己, 不要让细绳脱手。 ②在实验中,反复体会乒乓球的运动规律。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 人造地球卫星》习题1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 人造地球卫星》习题1

科学-六年级下册-打印版
《15 人造地球卫星》习题
一、填空题
1.1957年10月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如今增添了5000颗。

2.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奥运会精彩的竞赛场面是靠传送的。

3.人造地球卫星的种类:、、、资源卫星、天文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二、选择题
1.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到1998年底已经发有颗国产卫星上天遨游。

A35 B40 C45
三、判断题
1.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
2.人造卫星只有导航的功能。

()
三、简答题
1.人造卫星有哪些用途?
2.用乒乓球和棉线模拟人造卫星的运动时得出什么结论?。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15 人造地球卫星|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15 人造地球卫星|冀教版

《人造地球卫星》教学设计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73——74页内容《人造地球卫星》教学目标:1. 了解人造卫星的用途,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会做模拟人造卫星飞行的实验,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卫星的飞行原理。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获得卫星用途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用模拟实验来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棉线、乒乓球、小木棍、沙子,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设计:(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1、同学们,当你们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世界杯足球赛时,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功劳吗?生:人造地球卫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造地球卫星,板书课题:人造地球卫星。

2、谁来介绍一下什么是人造地球卫星?就是人工制造的卫星,科学家用火箭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使它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一周以上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

(二)阅读资料合作交流1、世界上最早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是前苏联,这颗卫星从太空向地球发出“滴滴”的声音,这声音虽然微小,却震惊了世界,同时也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

我国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1998年底,已经有35颗国产卫星上天遨游了。

你们见过人造卫星发射场面吗? 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伟大而又神圣的时刻!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的学习,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学生积极发言。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卫星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卫星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最新精品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15人造地球卫星》word教案 (2)3

最新精品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15人造地球卫星》word教案 (2)3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第十五课人造地球卫星一、教学目标:1.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有关情况,了解现在的航空航天情况。

2.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教学媒体:教学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四、课时:1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回到2003年10月16日,去感受一段激动人心的时刻,想去吗?大家请看大屏幕。

出示杨利伟着陆的录像。

问:看完这段录像,你想对大家说什么?(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如果答不出,可再提示:有关这段录像的情况,谁能给大家说一说?)(生:时间:2003.10.15,绕地球14圈,在太空中的时间是21小时23分钟,意义。

)小结:杨利伟飞天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飞跃,世界上第241次栽人航天飞行,是属于我们中国的。

现在,我们继续了解我国在航天科技方面的发展情况,学习“人造地球卫星和长征火箭”。

二、学习新课:1.交流: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课文,并搜集了一些有关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图片和资料,我猜想,同学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和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结合课文,将你知道的有关人造卫星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过一会儿,我们汇报。

大家想交流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的意见确定交流的时间,大约7——8分钟。

学生交流,师巡视。

2.汇报:(1)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有关我国人造卫星的情况,现在,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情况。

生: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自由说,每位学生说后,老师都给简单的评价或让学生评价。

A(如说到“东方红一号”,可让学生接着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B(如说不到“东方红一号”,问:我国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的标志是什么?出示图片,谁能给大家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我这里有一张图表,是各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情况。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_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课件)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_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课件)

探究新知
人造地球卫星绕 地球飞行而落不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新知
2 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让我们用棉线和乒乓球做实验,来模拟人造卫星的运动。
实验方法: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在棉线的一端以上小木棍,将 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线。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 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新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什么是地球卫星。 2.能说出卫星为什么会围绕地球旋转。
情境与问题
2012年在伦敦举办奥运会, 我们坐在电视机前就可以看到 比赛的信息。
我们在自己家里,为什么可以看到在外国的比赛信息?
情境与问题
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接收遥远的伦敦奥运会当时的比赛信 息的?
人造地球 卫星是什么?
探究新知 1 认识人造卫星及其用途
人造地球卫星是发射数量 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 的航天器。
探究新知
我国发射了哪 些人造地球卫星?
探究新知
中国“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 东方红四号是中国空间技术研 究院研制的新一代大型通信卫星平 台,具备大容量、长寿命的特点。
探究新知
我国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 射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到目前已经有上百颗国产卫星上天 遨游。在太空各种轨道上运行的人 造卫星。具有科学实验、通信、导 航、侦查、气象预报,资源勘测和 天文观测等多种用途。
探究新知
中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 为高精度的天气分测预警等提供服务。
探究新知
中国“高分三号”遥感卫星。 “高分三号”能够全天候和全天 时实现全球海洋和陆地信息的监 视监测。
探究新知
对于其它人造卫星的了解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科技杂志或新闻 报道等途径搜集人造卫星的资料。

【精品】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5人造地球卫星》教案_(2)

【精品】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5人造地球卫星》教案_(2)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第十五课人造地球卫星一、教学目标:1.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有关情况,了解现在的航空航天情况。

2.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教学媒体:教学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四、课时:1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回到2003年10月16日,去感受一段激动人心的时刻,想去吗?大家请看大屏幕。

出示杨利伟着陆的录像。

问:看完这段录像,你想对大家说什么?(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如果答不出,可再提示:有关这段录像的情况,谁能给大家说一说?)(生:时间:2003.10.15,绕地球14圈,在太空中的时间是21小时23分钟,意义。

)小结:杨利伟飞天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飞跃,世界上第241次栽人航天飞行,是属于我们中国的。

现在,我们继续了解我国在航天科技方面的发展情况,学习“人造地球卫星和长征火箭”。

二、学习新课:1.交流: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课文,并搜集了一些有关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图片和资料,我猜想,同学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和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结合课文,将你知道的有关人造卫星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过一会儿,我们汇报。

大家想交流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的意见确定交流的时间,大约7——8分钟。

学生交流,师巡视。

2.汇报:(1)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有关我国人造卫星的情况,现在,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情况。

生: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自由说,每位学生说后,老师都给简单的评价或让学生评价。

A(如说到“东方红一号”,可让学生接着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B(如说不到“东方红一号”,问:我国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的标志是什么?出示图片,谁能给大家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我这里有一张图表,是各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情况。

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

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

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造卫星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

2. 掌握人造卫星的制作原理、部件和工作原理等知识。

3. 培养学生对科技进步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人造卫星的制作原理、部件和工作原理。

2. 人造卫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讲解人造卫星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2. 影音资料演示法:播放有关人造卫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造卫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3.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造卫星的部件和工作原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观看视频:播放与人造卫星相关的视频资料。

2)小组讨论:请学生讨论一下他们观看的视频中有哪些人造卫星的应用,以及这些应用有哪些好处。

2.展开(30分钟)1)人造卫星的制作原理:教师主讲:人造卫星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

包括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微型电脑、氦气气球和压力容器等等。

人造卫星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和卫星本体。

光学器件、电池组、改变卫星轨道所需的发动机、遥控器、基础设施等也是卫星组成的部分。

2)实验演示:请学生通过实验演示人造卫星的部件,如电池组等的制作及应用。

3)人造卫星的工作原理:教师主讲:人造卫星是通过通信、导航、气象、科学、军事等多种目的造出来的。

它们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和军事监测卫星等。

卫星把收到的信号或数据发送回地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和促进科学研究。

4)案例教学:让学生观看与人造卫星相关的案例视频,讲解它们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3.巩固(15分钟)1)小组讨论:请学生在小组中探讨一下人造卫星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并整理出学习笔记。

2)学生报告:学生代表可向全班汇报关于人造卫星的学习笔记。

4.拓展(10分钟)1)影音资料演示:播放与人造卫星有关的影音资料,让学生拓展对人造卫星的了解,了解人类在开展探知科学研究以及使用人造卫星进行预警、救援等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人造地球卫星-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人造地球卫星-冀教版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第十五课人造地球卫星一、教学目标:1.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有关情况,了解现在的航空航天情况。

2.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教学媒体:教学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四、课时:1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回到2003年10月16日,去感受一段激动人心的时刻,想去吗?大家请看大屏幕。

出示杨利伟着陆的录像。

问:看完这段录像,你想对大家说什么?(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如果答不出,可再提示:有关这段录像的情况,谁能给大家说一说?)(生:时间:2003.10.15,绕地球14圈,在太空中的时间是21小时23分钟,意义。

)小结:杨利伟飞天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飞跃,世界上第241次栽人航天飞行,是属于我们中国的。

现在,我们继续了解我国在航天科技方面的发展情况,学习“人造地球卫星和长征火箭”。

二、学习新课:1.交流: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课文,并搜集了一些有关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图片和资料,我猜想,同学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和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结合课文,将你知道的有关人造卫星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过一会儿,我们汇报。

大家想交流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的意见确定交流的时间,大约7——8分钟。

学生交流,师巡视。

2.汇报:(1)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有关我国人造卫星的情况,现在,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情况。

生: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自由说,每位学生说后,老师都给简单的评价或让学生评价。

A(如说到“东方红一号”,可让学生接着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B(如说不到“东方红一号”,问:我国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的标志是什么?出示图片,谁能给大家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我这里有一张图表,是各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情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5 人造地球卫星|冀教版(14)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5 人造地球卫星|冀教版(14)

《人造地球卫星》教学设计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二、地球与宇宙空间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梳理:本节主要学习人造地球卫星的功能和用途以及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在教学中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进一步巩固在六年级以前对模拟实验和对照实验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人造地球卫星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而且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更好的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学习热情。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宇宙充满神秘感和兴趣,但缺乏太多的感性知识,希望了解更多的航天知识。

另外六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本课通过展示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品质。

并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潜能。

针对学生生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观察思考、材料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并通过设计探究方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1.能主动与同学交流各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用途。

2.能按照一定标准对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分类。

3.能有根据地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设计模拟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获得卫星用途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是用模拟实验来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

六、教学准备:棉线、乒乓球、小木棍、沙子、铁钉、纸槽、托盘,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单。

七、教学过程设计:(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1、同学们, 2014年的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飞机失踪事件牵动着亿万颗心。

第15课 《人造地球卫星》(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15课 《人造地球卫星》(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定义及作用。

2.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3.掌握人造地球卫星的分类及应用。

4.能够简要介绍我国的人造地球卫星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1.人造地球卫星的定义及作用。

2.人造地球卫星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3.人造地球卫星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难点:1.掌握人造地球卫星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2.能够简要介绍我国的人造地球卫星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听、说、看、实验结合的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自我介绍,并询问学生对人造地球卫星的理解。

2.展示一张人造卫星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卫星的名称和作用。

二、讲授新课(15分钟)1.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定义。

人造地球卫星是由人类制造并送入太空,用于观察地球或通信、导航等用途的卫星。

2.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作用。

人造卫星的作用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天文观测、通信和遥感。

3.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人造卫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卫星主体、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运行原理主要是通过卫星制造商提供的行星力学模型,让卫星利用火箭的助推器进入预定轨道。

4.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分类及应用。

人造卫星有很多种类,按照功能可以分为通讯、导航、气象、地质、资源、科学研究等类别。

应用也很广泛,如红外遥感、地形测绘、通信、GPS导航等。

5.介绍我国的人造地球卫星及其应用。

我国的人造卫星主要有鹊桥、嫦娥、天舟等。

主要应用于通信、气象、资源调查、科技研究等领域。

三、实验(25分钟)1.展示卫星制作模型。

2.让学生操作模型,了解卫星主体、太阳电池板、控制系统等部分的构造。

3.运用小火箭进行实践,掌握人造卫星的起飞、进入轨道等基本原理。

四、总结(5分钟)1.对人造地球卫星进行简要总结。

2.与学生交流,他们掌握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5分钟)1.回家收集与人造卫星相关的新闻报道。

2.寻找一些照片或视频,了解人造卫星的实际应用。

4.15《人造地球卫星》教案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4.15《人造地球卫星》教案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人造地球卫星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人造地球卫星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人造地球卫星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内容逻辑关系
-卫星的概念: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
-卫星的分类:自然卫星、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的分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应用卫星
2.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与运行
-发射过程:发射前的准备、发射方式、发射场的选择
-运行原理:轨道类型、速度、周期
3.人造地球卫星的作用
-通信:提供电话、电视、互联网等服务
-导航:提供定位、导航等服务
5.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6.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思考未来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展方向。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六年级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宇宙的基本概念,包括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此外,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合作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人造地球卫星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概念、发射与运行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人造地球卫星的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人造地球卫星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5人造地球卫星word教案2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5人造地球卫星word教案2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第十五课人造地球卫星一、教学目标:1.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有关情况,了解现在的航空航天情况。

2.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教学媒体:教学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四、课时:1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回到2003年10月16日,去感受一段激动人心的时刻,想去吗?大家请看大屏幕。

出示杨利伟着陆的录像。

问:看完这段录像,你想对大家说什么?(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如果答不出,可再提示:有关这段录像的情况,谁能给大家说一说?)(生:时间:2003.10.15,绕地球14圈,在太空中的时间是21小时23分钟,意义。

)小结:杨利伟飞天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飞跃,世界上第241次栽人航天飞行,是属于我们中国的。

现在,我们继续了解我国在航天科技方面的发展情况,学习“人造地球卫星和长征火箭”。

二、学习新课:1.交流: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课文,并搜集了一些有关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图片和资料,我猜想,同学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和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结合课文,将你知道的有关人造卫星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过一会儿,我们汇报。

大家想交流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的意见确定交流的时间,大约7——8分钟。

学生交流,师巡视。

2.汇报:(1)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有关我国人造卫星的情况,现在,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情况。

生: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自由说,每位学生说后,老师都给简单的评价或让学生评价。

A(如说到“东方红一号”,可让学生接着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B(如说不到“东方红一号”,问:我国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的标志是什么?出示图片,谁能给大家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我这里有一张图表,是各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科学六年级下册15 人造地球卫星冀教版复习巩固三十四
第1题【单选题】
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中静止不动
B、运动速度比地球快很多
C、跟地球的速度相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你在家里能看到精彩电视节目,是通过( )传送过来的。

A、宇宙探测器
B、人造卫星
C、航天飞行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造地球卫星飞行的动力是( )。

A、燃烧燃料
B、地球的引力
C、太空中的风力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1970年4月24日,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在灿烂的星河中,已经增添了______多颗人造卫星。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地球的引力导致卫星围绕地球做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我国在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在太空各种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具有______、通信、______、侦察、______、资源勘测和______等各种用途。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1957年10月4日,______制造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同步卫星就是卫星的运动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______,都是______小时旋转一周。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影响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解答题】
同步卫星从地面上看,它好像静止在空中不动,请用相对运动的原理解释。

A同步卫星就是卫星运行的速度与方向和地球的自转速度和方向刚好一样,这样从地球上看,卫星就像是静止在地球的上空。

【答案】:
第14题【解答题】
用乒乓球和棉线模拟人造卫星的运动时得出什么结论?
A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小;乒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大,转动速度越大,乒乓球受力也越大。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人造卫星的用途有哪些?
A在太空各种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具有科学实验、通信、导航、侦察、气象预报、资源勘测和天文观测等各种用途。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