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三角函数
中考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中考数学中有关于三角函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角度与弧度的转换:角度是常用的角度度量单位,360°表示一个完整的圆周。
弧度是数学上常用的角度度量单位,一个完整的圆周等于2π弧度。
弧度与角度的转换关系:角度=弧度×180°/π,弧度=角度×π/180°。
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概念:正弦函数sin(x)表示一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余弦函数cos(x)表示一个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切函数tan(x)表示一个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3.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基本性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值域在[-1,1]之间;正切函数在定义域内存在周期为π的周期性。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为周期函数,其中正弦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而余弦函数的图像则关于y轴对称。
函数f(x) = sin(ax + b)或f(x) = cos(ax + b)的图像与y =sin(x)或y = cos(x)的图像形状相同,但可能发生位置变化。
函数f(x) = A·sin(x)或f(x) = A·cos(x)的图像与y = sin(x)或y = cos(x)的图像形状相同,但可能发生位置变化和振幅变化。
4.三角恒等式:值得熟记的三角恒等式包括:sin^2(x) + cos^2(x) = 1,1 +tan^2(x) = sec^2(x),1 + cot^2(x) = csc^2(x),sin(x ± y) =sin(x)cos(y) ± cos(x)sin(y)等。
5.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通过改变函数的参数可以实现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和翻转等变换。
如函数f(x) = A·sin(Bx + C) + D可以表示为将y = sin(x)的图像在x轴方向压缩或拉伸B倍、在y轴方向压缩或拉伸A倍、向左或向右平移C个单位、向上或向下平移D个单位后的图像。
初中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
初中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通过研究角的度量和三角比的关系来研究几何形状的属性。
在初中阶段,三角函数主要涉及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以及它们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下面是初中三角函数的知识点总结,供中考复习参考。
一、角的度量:1. 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弧度(rad)。
2. 角度和弧度之间的换算:1周= 360° = 2π rad。
3.角的终边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正角、负角、终边在各象限的情况。
4. 角度和弧度的转换公式:度数转弧度:θ(rad) = θ(°) ×π/180;弧度转度数:θ(°) = θ(rad) × 180/π。
二、三角比的定义:1. 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正弦函数的值定义为对边与斜边的比值,记作sinA = a/c。
2. 余弦函数(cosine functio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余弦函数的值定义为邻边与斜边的比值,记作cosA = b/c。
3. 正切函数(tangent functio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正切函数的值定义为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记作tanA = a/b。
三、三角比的性质:1. 正弦函数的周期性性质:sin(θ+2kπ) = sinθ,其中k为整数。
2. 余弦函数的周期性性质:cos(θ+2kπ) = cosθ,其中k为整数。
3. 正切函数的周期性性质:tan(θ+π) = tanθ。
4.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关系:sin(π/2 - θ) = cosθ,cos(π/2 - θ) = sinθ。
5. 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关系:tanθ = sinθ/cosθ。
四、特殊角的三角比:1. 零度角和360度角的三角比:sin0° = 0,sin360° = 0;cos0° = 1,cos360° = 1;tan0° = 0,tan360° = 0。
三角函数中考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中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等的定义和图像。
2. 周期性:三角函数的周期和图像的性质。
3. 奇偶性:三角函数的奇偶性质。
4.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5. 三角函数的相关位置:在平面坐标系和单位圆中的位置。
二、三角恒等式1. 三角函数的互化公式。
2.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3.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
4. 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
三、三角函数的性质1. 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2.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3.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
4. 三角函数的反函数。
四、三角函数的函数图像1. 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 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 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余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5. 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的图像。
五、三角函数的应用1. 在三角形中的应用;2. 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3. 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4. 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
六、三角函数的求值1. 三角函数解析式的计算;2. 三角函数的运算;3. 三角函数的积分和微分。
七、三角函数的变换1. 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2. 三角函数的伸缩变换;3. 三角函数的反转和反转。
八、三角函数的等价变形1. 三角函数的等价变形和化简;2. 三角函数的同角变形;3. 三角函数的双角变换。
九、常见的三角函数解法1. 三角函数的二次方程求解;2. 三角函数的绝对值求解;3. 三角函数的等差数列求和。
十、其它1. 三角函数的极限和级数;2. 三角函数的方程和不等式求解。
以上是三角函数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复习备考时,建议大家要多做题、多总结、多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三角函数中的知识点。
同时,要善于归纳整理知识点,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规律,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中考数学练习知识点:三角函数
中考数学练习知识点: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余切(cot)等于邻边比对边;cotA=b/a正割(sec)等于斜边比邻边;secA=c/b余割(csc)等于斜边比对边。
cscA=c/a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sin(90°-α)=cosα,cos(90°-α)=sinα,tan(90°-α)=cotα,cot(90°-α)=tanα。
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tan^2(α)+1=sec^2(α)cot^2(α)+1=csc^2(α)积的关系:sinα=tanα·cosαcosα=cotα·sinαtanα=sinα·secαcotα=cosα·cscαsecα=tanα·cscαcscα=secα·cotα倒数关系:tanα·cotα=1sinα·cscα=1要练说,得练听。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初中数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学习和理解三角函数,我们可以解决许多与角度有关的问题。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涉及的三角函数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角度的概念角度是指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所形成的空间图形,常用度(°)来表示。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将角度转换为弧度(rad)进行计算。
二、弧度与角度的互换在数学中,角度可以与弧度进行互换。
通过以下公式可以实现角度与弧度的转换:弧度 = 角度× π / 180角度 = 弧度 × 180 / π三、基本三角函数初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它们是与角度有关的函数。
1. 正弦函数(sin)对于一个角度 A,其正弦函数值(sin(A))等于对边与斜边之比。
数学公式表示为:sin(A) = 对边 / 斜边2. 余弦函数(cos)对于一个角度 A,其余弦函数值(cos(A))等于邻边与斜边之比。
数学公式表示为:cos(A) = 邻边 / 斜边3. 正切函数(tan)对于一个角度 A,其正切函数值(tan(A))等于对边与邻边之比。
数学公式表示为:tan(A) = 对边 / 邻边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特殊角是指在三角函数中具有特殊取值的角度。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记住以下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1. 0°角:sin(0°) = 0,cos(0°) = 1,tan(0°) = 02. 30°角:sin(30°) = 1/2,cos(30°) = √3/2,tan(30°) = 1/√33. 45°角:sin(45°) = √2/2,cos(45°) = √2/2,tan(45°) = 14. 60°角:sin(60°) = √3/2,cos(60°) = 1/2,tan(60°) = √35. 90°角:sin(90°) = 1,cos(90°) = 0,tan(90°) = 无定义五、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三角函数具有一些基本性质,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初三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角函数基础知识:①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可以通过一个角或一个角的弧度来描述。
②三角函数的公式:sinθ=opp/hyp;cosθ=adj/hyp;tanθ=opp/adj。
③三角函数的图形:三角函数的图形可以分为正弦图形和余弦图形。
•坐标变换:①极坐标系:极坐标系是一种坐标系,它由极点、极轴和极半径构成,用来表示曲线的位置。
②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坐标系,它由原点、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构成,用来表示点在空间中的位置。
•三角函数的性质:①正弦定理:sinα/a=sinβ/b=sinγ/c;②余弦定理:a^2=b^2+c^2-2bc*cosα;③正弦余弦定理:sinα/a=cosβ/b;④正切定理:tanα/a=tanβ/b;⑤正切余弦定理:tanα/a=cosβ/b;⑥正切正弦定理:tanα/a=sinβ/b。
三角函数中考知识点归纳
三角函数中考知识点归纳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中考数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以下是对三角函数中考知识点的归纳:基础概念- 三角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简称。
- 正弦(sin):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 余弦(cos):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 正切(tan):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周期为2π,正切函数的周期为π。
-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正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是偶函数。
-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在每个周期内,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都有单调递增和递减的区间。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是中考中常见的考点。
- 例如:sin30° = 1/2,cos30° = √3/2,tan30° = √3/3;sin45° = cos45° = √2/2,tan45° = 1;sin60° = √3/2,cos60° = 1/2,tan60° = √3。
三角函数的变换- 函数的平移:将三角函数图像沿x轴或y轴平移。
- 函数的伸缩:改变三角函数图像的振幅或周期。
三角函数的应用- 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测量、建筑、物理等领域。
- 利用三角函数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如利用三角函数求边长、角度等。
解题技巧-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和性质,能够快速解决相关问题。
- 学会利用图形辅助解题,如通过画图来理解三角函数的性质。
- 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能够快速计算和应用。
结束语:三角函数在中考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角函数。
中考数学三角函数汇总
中考数学三角函数汇总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中考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它是研究角、角度的一门数学课程。
下面我们来对中考数学中的三角函数进行汇总。
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1、角度:我们通常用角度来衡量一个角的大小,表示为度(°),一个圆周对应360°。
2、弧度:弧度是表示角度大小的另一种方式,1弧度对应圆周的1/2π。
弧度制是一种用于数学和物理计算的角度制度,尤其用于三角函数的计算。
3、单位圆:单位圆是半径为1的圆。
在单位圆上,根据角度的大小可以确定一个点,这个点的坐标就是三角函数的值。
二、常用的三角函数1、正弦函数(sin):正弦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周期为2π。
在单位圆上,一个角的正弦值等于这个角度上的点的y坐标,即sinθ=y/r,其中θ为角度,y为点的纵坐标,r为单位圆的半径。
2、余弦函数(cos):余弦函数也是一个周期函数,周期为2π。
在单位圆上,一个角的余弦值等于这个角度上的点的x坐标,即cosθ=x/r。
3、正切函数(tan):正切函数也是一个周期函数,周期为π。
在单位圆上,一个角的正切值等于这个角度上的点的y坐标与x坐标的比值,即tanθ=y/x。
4、余切函数(cot):余切函数是正切函数的倒数,即cotθ=1/tanθ。
5、正割函数(sec):正割函数是余弦函数的倒数,即secθ=1/cosθ。
6、余割函数(csc):余割函数是正弦函数的倒数,即cscθ=1/sinθ。
三、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公式1、正弦函数的性质(1)正弦函数的周期为2π,图像为一个在y轴上下波动的曲线。
(2)正弦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值域为[-1,1]。
2、余弦函数的性质(1)余弦函数的周期为2π,图像为一个在x轴上下波动的曲线。
(2)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值域为[-1,1]。
3、正切函数的性质(1)正切函数的周期为π,图像为一条无限延伸的直线。
(2)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为{x,x≠(2k+1)π/2,k为整数},值域为实数集。
初三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整理
初三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整理
三角函数知识:
(一)基本概念:
1.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一类变化比较复杂的可以描述出来的函数,它们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具有特殊的几何关系的函数关系。
2. 周期性特征:三角函数都具有周期性的特征,正弦函数的周期长度为2π,余弦、正切函数的周期有π。
3. 区间形态特征:三角函数的话,一个比较方便的办法是先分析函数图像的区间变化形态,分析一下函数的一般变化规律,进而猜测出变化规律。
(二)三角函数求值
1. 小角度求值法:小角度求值法是把角极限值和角转换为弧度来进行求解,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把角的大小任意进行变量,从而实现任意角度的三角函数求值。
2. 单位圆三角等价:单位圆三角等价是把圆上的位置用三角函数来表示,其中圆心为(0,0),半径为1。
3. 唯一方程法:唯一方程法就是把三角函数问题变成一般代数方程来求解,这样就可以利用代数方法解决三角函数问题了。
(三)三角函数运算
1. 三角函数对数:三角函数对数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函数的乘积,除法
或求幂的值。
2. 三角形关系:三角形关系是指把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的长度按照给定的一定比例缩放得到另外两边的长度。
3. 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是指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度乘积等于它的最短的三条边的三次方再乘以一个特别的常数。
2020中考数学专项解析: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应用)
【文库独家】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应用)1、(绵阳市)如图,在两建筑物之间有一旗杆,高15米,从A 点经过旗杆顶点恰好看到矮建筑物的墙角C 点,且俯角α为60º,又从A 点测得D 点的俯角β为30º,若旗杆底点G 为BC 的中点,则矮建筑物的高CD 为( A )A .20米B .米C .米D .米[解析]GE//AB//CD ,BC=2GC ,GE=15米,AB=2GE=30米,AF=BC=AB•cot ∠ACB=30×cot60º=10 3 米,DF=AF •tan30º=10 3 ×33=10米,CD=AB-DF=30-10=20米。
2、(杭州)在Rt△ABC 中,∠C=90°,若AB=4,sinA=,则斜边上的高等于( )A .B .C .D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由AB 与sinA 的值,求出BC 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的长,根据面积法求出CD 的长,即为斜边上的高.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在Rt△ABC 中,AB=4,sinA=,∴BC=ABsinA=2.4,根据勾股定理得:AC==3.2,∵S △ABC =AC•BC=AB•CD, ∴CD==. 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涉及的知识有: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求法,熟练掌握定理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绥化)如图,在△ABC 中,AD⊥BC 于点D ,AB=8,∠ABD=30°,∠CAD=45°,求BC 的长.∴AD=AD=4.+44、(•鄂州)著名画家达芬奇不仅画艺超群,同时还是一个数学家、发明家.他曾经设计过一种圆规如图所示,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滑槽(滑槽宽度忽略不计),一根没有弹性的木棒的两端A、B能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将笔插入位于木棒中点P处的小孔中,随着木棒的滑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若AB=20cm,则画出的圆的半径为10 cm.∴OP=5、(安顺)在Rt△ABC中,∠C=90°,,BC=8,则△ABC的面积为.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tanA的值及BC的长度可求出AC的长度,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tanA==,∴AC=6,∴△ABC的面积为×6×8=24.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比较简单,关键是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切的表示形式,从而得出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进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6、(11-4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东营中考)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如图在教学楼一楼C处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为60︒,在教学楼三楼D处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为30︒,旗杆底部与教学楼一楼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3米,则旗杆AB 的高度为米.15. 9.解析:过B 作BE ⊥CD 于点E ,设旗杆AB 的高度为x ,在Rt ABC ∆中,tan AB ACB AC ∠=,所以tan tan 60AB x AC x ACB ====∠︒,在Rt BDE ∆中,BE AC x ==,60BOE ∠=︒,tan BE BDE DE ∠=,所以1tan 3BE DE x BDE===∠,因为CE=AB=x ,所以163DC CE DE x x =-=-=,所以x=9,故旗杆的高度为9米. 7、(•常德)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BC 边上的中线,∠C=45°,sinB=,AD=1.(1)求BC 的长;(2)求tan∠DAE 的值.BD=2sinB=,∴AB==3∴BD==2∴BC=BD+DC=2∴CE=BC=+,CD=﹣∴tan∠DAE==﹣8、(13年山东青岛、20)如图,马路的两边CF 、DE 互相平行,线段CD 为人行横道,马路两侧的A 、B 两点分别表示车站和超市。
初三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三角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三数学中的重点知识之一。
它们在几何、物理和工程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对初三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正弦函数正弦函数是三角函数中的一种,用sin表示。
在单位圆上,对于任意角度θ,点P(x, y)的坐标可以表示为P(θ, sinθ),其中y坐标即为sinθ的值。
正弦函数的值域为[-1, 1],定义域为所有实数。
2. 余弦函数余弦函数是三角函数中的另一种,用cos表示。
在单位圆上,对于任意角度θ,点P(x, y)的坐标可以表示为P(cosθ, θ),其中x坐标即为cosθ的值。
余弦函数的值域也为[-1, 1],定义域同样为所有实数。
3. 正切函数正切函数是三角函数中的一种,用tan表示。
正切函数可以表示为sinθ/cosθ,在θ=π/2+kπ(k为整数)的情况下,等于无穷大,即不存在定义。
正切函数的值域为所有实数,定义域除了θ=π/2+kπ之外的所有实数。
4. 反正弦函数反正弦函数是正弦函数的反函数,用arcsin表示。
在[-1, 1]的值域内,对于任意实数y,可以找到唯一的角度θ,使得sinθ=y,其中θ的范围在[-π/2, π/2]之间。
5. 反余弦函数反余弦函数是余弦函数的反函数,用arccos表示。
在[-1, 1]的值域内,对于任意实数x,可以找到唯一的角度θ,使得cosθ=x,其中θ的范围在[0, π]之间。
6. 反正切函数反正切函数是正切函数的反函数,用arctan表示。
在所有实数的定义域内,对于任意实数y,可以找到唯一的角度θ,使得tanθ=y,其中θ的范围在(-π/2, π/2)之间。
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解决一些有关角度和边长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值域、定义域等。
中考数学知识点三角函数的公式
中考数学知识点三角函数的公式中考数学知识点三角函数的公式关于初中三角函数公式,在考试中用的最多的就是特殊三角度数的'特殊值。
下面一起来看看!三角函数的公式sin30°=1/2sin45°=√2/2sin60°=√3/2cos30°=√3/2cos45°=√2/2cos60°=1/2tan30°=√3/3tan45°=1tan60°=√3[1]cot30°=√3cot45°=1cot60°=√3/3其次就是两角和公式,这是在初中数学考试中问答题中容易用到的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除了以上常考的初中三角函数公示之外,还有半角公式和和差化积公式也在选择题中用到。
所以同学们还是要好好掌握。
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锐角三角函数公式sin α=∠α的对边 / 斜边cos α=∠α的邻边 / 斜边tan α=∠α的对边/ ∠α的邻边cot α=∠α的邻边/ ∠α的对边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三倍角公式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三倍角公式推导sin3a=sin(2a+a)=sin2acosa+cos2asina辅助角公式A 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sint=B/(A^2+B^2)^(1/2)cost=A/(A^2+B^2)^(1/2)tant=B/A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降幂公式sin^2(α)=(1-cos(2α))/2=versin(2α)/2cos^2(α)=(1+cos(2α))/2=covers(2α)/2tan^2(α)=(1-cos(2α))/(1+cos(2α))推导公式tanα+cotα=2/sin2αtanα-cotα=-2cot2α1+cos2α=2cos^2α1-cos2α=2sin^2α1+sinα=(sinα/2+cosα/2)^2=2sina(1-sin2a)+(1-2sin2a)sina=3sina-4sin3acos3a=cos(2a+a)=cos2acosa-sin2asina=(2cos2a-1)cosa-2(1-sin2a)cosa=4cos3a-3cosasin3a=3sina-4sin3a=4sina(3/4-sin2a)=4sina[(√3/2)2-sin2a]=4sina(sin260°-sin2a)=4sina(sin60°+sina)(sin60°-sina)=4sina*2sin[(60+a)/2]cos[(60°-a)/2]*2sin[(60°-a)/2]cos[(60°-a)/2]=4sinasin(60°+a)sin(60°-a)cos3a=4cos3a-3cosa=4cosa(cos2a-3/4)=4cosa[cos2a-(√3/2)2]=4cosa(cos2a-cos230°)=4c osa(cosa+cos30°)(cosa-cos30°)=4cosa*2cos[(a+30°)/2]cos[(a-30°)/2]*{-2sin[(a+30°)/2]sin[(a-30°)/2]}=-4cosasin(a+30°)sin(a-30°)=-4cosasin[90°-(60°-a)]sin[-90°+(60°+a)]=-4cosacos(60°-a)[-cos(60°+a)]=4cosacos(60°-a)cos(60°+a)半角公式tan(A/2)=(1-cosA)/sinA=sinA/(1+cosA);cot(A/2)=sinA/(1-cosA)=(1+cosA)/sinA.sin^2(a/2)=(1-cos(a))/2cos^2(a/2)=(1+cos(a))/2tan(a/2)=(1-cos(a))/sin(a)=sin(a)/(1+cos(a))三角和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两角和差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和差化积sinθ+sinφ = 2 sin[(θ+φ)/2] cos[(θ-φ)/2]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cosθ-cosφ = -2 sin[(θ+φ)/2] sin[(θ-φ)/2]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积化和差sinαsinβ = [cos(α-β)-cos(α+β)] /2cosαcosβ = [cos(α+β)+cos(α-β)]/2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2cosαsinβ = [sin(α+β)-sin(α-β)]/2诱导公式sin(-α) = -sinαcos(-α) = cosαtan (—a)=-tanαsin(π/2-α) = cosαcos(π/2-α) = sinαsin(π/2+α) = cosαcos(π/2+α) = -sinαsin(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sin(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tanA= sinA/cosAtan(π/2+α)=-cotαtan(π/2-α)=cotαtan(π-α)=-tanαtan(π+α)=tanα诱导公式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万能公式sinα=2tan(α/2)/[1+tan^(α/2)]cosα=[1-tan^(α/2)]/1+tan^(α/2)]tanα=2tan(α/2)/[1-tan^(α/2)]其它公式(1)(sinα)^2+(cosα)^2=1(2)1+(tanα)^2=(secα)^2(3)1+(cotα)^2=(cscα)^2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α)^2,第二个除(cosα)^2即可(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tanA+tanB+tanC=tanAtanBtanC证:A+B=π-Ctan(A+B)=tan(π-C)(tanA+tanB)/(1-tanAtanB)=(tanπ-tanC)/(1+tanπtanC)整理可得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得证同样可以得证,当x+y+z=nπ(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9)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 n[α+2π*(n-1)/n]=0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 os[α+2π*(n-1)/n]=0 以及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中考复习资料数学三角函数
中考复习资料数学三角函数中考复习资料:数学三角函数数学是中考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而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掌握好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对于解题和理解几何形状有着重要的帮助。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三角函数。
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描述角度与边长之间关系的函数。
常见的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其中,正弦函数(sin)定义为对边与斜边之比,余弦函数(cos)定义为邻边与斜边之比,正切函数(tan)定义为对边与邻边之比。
2. 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有许多重要的性质,掌握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角函数。
(1)周期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均为2π,正切函数的周期为π。
(2)奇偶性:正弦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是偶函数,正切函数则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3)范围: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值域在[-1, 1]之间,而正切函数的值域为整个实数集。
(4)互补关系: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互补关系是sin(x) = cos(π/2 - x),即一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其余弦补角的值。
3. 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在几何形状的计算和问题解决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角度计算:通过已知的边长关系,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计算角度的大小。
例如,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可以通过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来计算出角度的大小。
(2)高度计算: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我们需要计算无法直接测量的高度。
通过利用三角函数,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出所需的高度。
(3)航海导航:在航海中,船只需要根据已知的航向和速度来计算出预计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和位置。
三角函数可以帮助船只计算出所需的航向和速度。
(4)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三角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角度和距离等参数,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4. 解题技巧在中考中,三角函数常常出现在各种数学题目中。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研究三角形中各个边和角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通过学习三角函数,我们可以计算未知边长和角度的大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三角函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正弦函数正弦函数是最基本的三角函数之一,用sin记作。
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被定义为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具体地说,对于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已知一个角的度数为θ,那么三角形中对应的一边长度与斜边的比值就是sinθ。
正弦函数的值域为[-1,1]。
二、余弦函数余弦函数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三角函数,用cos记作。
在直角三角形中,余弦函数被定义为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具体地说,对于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已知一个角的度数为θ,那么三角形中对应的一边长度与斜边的比值就是cosθ。
余弦函数的值域也是[-1,1]。
三、正切函数正切函数是sin和cos的比值,用tan表示。
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切函数被定义为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具体地说,对于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已知一个角的度数为θ,那么三角形中对应的一边长度与另一边的比值就是tanθ。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为除了90度的整数倍的角度之外的所有实数。
四、三角函数的特点与性质1. 周期性:三角函数都具有周期性,即对于任意角θ,sin(θ+2π) = sinθ,cos(θ+2π) = cosθ,tan(θ+π) = tanθ。
这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的角度具有相同的三角函数值。
2. 正交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正交的,即在[0,2π]区间内,它们的乘积的积分为0。
3. 对称性:sin和cos函数具有奇偶性,即sin(-θ) = -sinθ,cos(-θ) = cosθ。
这意味着sin和cos对于角的正负具有对称性。
4. 互逆关系: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互逆的,即sin²θ + cos²θ = 1。
五、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测量、物理学等领域。
中考数学重要知识点解析三角函数的计算与应用
中考数学重要知识点解析三角函数的计算与应用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在几何学和三角学的相关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三角函数的计算与应用,对于中考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进行解析。
一、弧度制和角度制的转换在计算三角函数时,有时会涉及到角度的转换。
在数学中,角度的计量方式有角度制和弧度制两种。
角度制是将一个圆周等分为360等份,以度(°)作为计量单位;而弧度制是以圆的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作为计量单位。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使用45°和π/4两种表示方式,它们是等价的。
具体转换公式如下:弧度制角度 = 弧度× (180/π)角度制角度 = 角度× (π/180)二、常用三角函数的计算在三角函数中,最常用的三个函数是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和正切函数(tan)。
这些函数的值与角度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通过查表或计算器进行具体数值的计算。
1. 正弦函数正弦函数的定义为:sinθ = 对边/斜边其中θ为角度,对边指的是与角度θ相对的边,斜边指的是三角形中斜边的长度。
正弦函数的取值范围是[-1, 1]。
2. 余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为:cosθ = 邻边/斜边其中θ为角度,邻边指的是与角度θ相邻的边,斜边指的是三角形中斜边的长度。
余弦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1, 1]。
3. 正切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为:tanθ = 对边/邻边其中θ为角度,对边指的是与角度θ相对的边,邻边指的是与角度θ相邻的边。
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是(-∞, +∞)。
三、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在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中考数学中,我们也常常需要运用三角函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三角形的边长计算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和一个边长,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计算其他边长的值。
例如,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为30°,另一个锐角为60°,我们可以利用sin30°和cos30°来计算三角形的边长。
2020届中考数学总复习(29)锐角三角函数-精练精析(1)及答案解析
图形的变化——锐角三角函数1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在Rt△ABC中,∠C=90°,∠A=30°,E为AB上一点且AE:EB=4:1,EF⊥AC于F,连接FB,则tan∠CFB的值等于()A.B.C.D.2.如图,在下列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O都在格点上,则∠AOB的正弦值是()A.B. C. D.3.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4,tanA=,则BC的长是()A.2 B.8 C.2 D.44.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tanA=()A. B. C. D.5.在Rt△ABC中,∠C=90°,sinA=,则tanB的值为()A.B.C.D.6.计算sin245°+cos30°•tan60°,其结果是()A.2 B.1 C. D.7.在△ABC中,若|cosA﹣|+(1﹣tanB)2=0,则∠C的度数是()A.45° B.60° C.75° D.105°8.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A.1,2,3 B.1,1,C.1,1,D.1,2,9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A=40°,BC=3,则AC=()A.3sin40° B.3sin50° C.3tan40° D.3tan50°二.填空题(共8小题)10.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4,AC=6,则sinB的值是_________ .11.如图,在△ABC中,∠C=90°,AC=2,BC=1,则tanA的值是_________ .12.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的格点上,则cosA= _________ .13.如图,在△ABC中,AB=AC=5,BC=8.若∠BPC=∠BAC,则tan∠BPC=_________ .14.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交点处,则sinA= _________ .15.cos60°=_________ .16.△ABC中,∠A、∠B都是锐角,若sinA=,cosB=,则∠C=_________ .17.在△ABC中,如果∠A、∠B满足|tanA﹣1|+(cosB﹣)2=0,那么∠C=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18.甲、乙两条轮船同时从港口A出发,甲轮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着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乙轮船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沿着正东方向行进,1小时后,甲船接到命令要与乙船会合,于是甲船改变了行进的速度,沿着东南方向航行,结果在小岛C处与乙船相遇.假设乙船的速度和航向保持不变,求:(1)港口A与小岛C之间的距离;(2)甲轮船后来的速度.19.如图,△ABC中,AD⊥BC,垂足是D,若BC=14,AD=12,tan∠BAD=,求sinC的值.20.如图,在△ABC中,∠ABC=90°,∠A=30°,D是边AB上一点,∠BDC=45°,AD=4,求BC的长.(结果保留根号)21.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若AB=12,CD=6,tanA=,求sinB+cosB的值.22.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C=45°,sinB=,AD=1.求BC的长.23.如图,在△ABC中,BD⊥AC,AB=6,AC=5,∠A=30°.①求BD和AD的长;②求tan∠C的值.24.如图,梯子斜靠在与地面垂直(垂足为O)的墙上,当梯子位于AB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ABO=60°;当梯子底端向右滑动1m(即BD=1m)到达CD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CDO=51°18′,求梯子的长.(参考数据:sin51°18′≈0.780,cos51°18′≈0.625,tan51°18′≈1.248)图形的变化——锐角三角函数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在Rt△ABC中,∠C=90°,∠A=30°,E为AB上一点且AE:EB=4:1,EF⊥AC于F,连接FB,则tan∠CFB的值等于()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tan∠CFB的值就是直角△BCF中,BC与CF的比值,设BC=x,则BC与CF就可以用x表示出来.就可以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在Rt△ABC中,∠C=90°,∠A=30°,∵EF⊥AC,∴EF∥BC,∴∵AE:EB=4:1,∴=5,∴=,设AB=2x,则BC=x,AC=x.∴在Rt△CFB中有CF=x,BC=x.则tan∠CFB==.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等于对比斜;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2.如图,在下列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O都在格点上,则∠AOB的正弦值是()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作AC⊥OB于点C,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和AO的长,根据正弦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作AC⊥OB于点C.则AC=,AO===2,则sin∠AO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3.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4,tanA=,则BC的长是()A. 2 B.8 C.2D.4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得出tanA=,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tanA==,AC=4,∴BC=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注意:在Rt△ACB中,∠C=90°,sinA=,cosA=,tanA=.4.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tanA=()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网格型.分析:在直角△ABC中利用正切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在直角△ABC中,∵∠ABC=90°,∴tanA==.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5.在Rt△ABC中,∠C=90°,sinA=,则tanB的值为()A.B.C.D.考点: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作出直角△ABC,然后根据sinA=,设一条直角边BC为5x,斜边AB为13x,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另一条直角边AC的长度,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t an∠B.解答:解:∵sinA=,∴设BC=5x,AB=13x,则AC==12x,故tan∠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的运用.6.计算sin245°+cos30°•tan60°,其结果是()A. 2 B.1 C.D.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2+×=+=2.故选:A.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7.在△ABC中,若|cosA﹣|+(1﹣tanB)2=0,则∠C的度数是()A.45°B.60°C.75°D.105°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得出cosA及tanB的值,继而可得出A和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出∠C的度数.解答:解:由题意,得 cosA=,tanB=1,∴∠A=60°,∠B=45°,∴∠C=180°﹣∠A﹣∠B=180°﹣60°﹣45°=7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形函数值及绝对值、偶次方的非负性,属于基础题,关键是熟记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形函数值,也要注意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8.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A.1,2,3 B.1,1,C.1,1,D.1,2,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新定义.分析:A、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不能构成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B、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C、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解答: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B、∵12+12=()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底边上的高是=,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其中90°÷30°=3,符合“智慧三角形”的定义,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涉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智慧三角形”的概念.9.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A=40°,BC=3,则AC=()A.3sin40°B.3sin50°C.3tan40°D.3tan50°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B的度数,然后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B=90°﹣∠A=90°﹣40°=50°,又∵tanB=,∴AC=BC•tanB=3tan5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二.填空题(共8小题)10.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4,AC=6,则sinB的值是.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计算题.分析:首先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求出AB的长度,然后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sinB即可.解答:解:∵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4,∴AB=2CD=8,则sin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11.如图,在△ABC中,∠C=90°,AC=2,BC=1,则tanA的值是.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tanA=)求出即可.解答:解:tan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注意:在Rt△ACB中,∠C=90°,sinA=,cosA=,tanA=.12.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的格点上,则cosA=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的长,根据邻边比斜边,可得角的余弦值.解答: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C=2,AD=4,cos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角的余弦是角邻边比斜边.13.如图,在△ABC中,AB=AC=5,BC=8.若∠BPC=∠BAC,则tan∠BPC=.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过点A作AE⊥BC于点E,求得∠BAE=∠BAC,故∠BPC=∠BAE.再在Rt△BAE 中,由勾股定理得AE的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tan∠BPC=tan∠BAE=.解答:解:过点A作AE⊥BC于点E,∵AB=AC=5,∴BE=BC=×8=4,∠BAE=∠BAC,∵∠BPC=∠BAC,∴∠BPC=∠BAE.在Rt△BAE中,由勾股定理得AE=,∴tan∠BPC=tan∠BAE=.故答案为:.点评: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通过设参数的方法求三角函数值,或者利用同角(或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求三角函数值.14.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交点处,则sinA=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各边长得知△ABC为等腰三角形,作出BC、AB边的高AD及CE,根据面积相等求出CE,根据正弦是角的对边比斜边,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作AD⊥BC于D,CE⊥AB于E,由勾股定理得AB=AC=2,BC=2,AD=3,可以得知△ABC是等腰三角形,由面积相等可得,BC•AD=AB•CE,即CE==,sin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15.cos60°=.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解答:解:cos6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计算,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计算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掌握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16.△ABC中,∠A、∠B都是锐角,若sinA=,cosB=,则∠C=60°.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BC中,∠A、∠B都是锐角sinA=,cosB=,∴∠A=∠B=60°.∴∠C=180°﹣∠A﹣∠B=180°﹣60°﹣60°=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比较简单.17.在△ABC中,如果∠A、∠B满足|tanA﹣1|+(cosB﹣)2=0,那么∠C=75°.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ABC中,tanA=1,cosB=,求出∠A及∠B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C中,|tanA﹣1|+(cosB﹣)2=0∴tanA=1,cosB=∴∠A=45°,∠B=60°,∴∠C=75°.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各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18.甲、乙两条轮船同时从港口A出发,甲轮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着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乙轮船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沿着正东方向行进,1小时后,甲船接到命令要与乙船会合,于是甲船改变了行进的速度,沿着东南方向航行,结果在小岛C处与乙船相遇.假设乙船的速度和航向保持不变,求:(1)港口A与小岛C之间的距离;(2)甲轮船后来的速度.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2)根据甲乙两轮船从港口A至港口C所用的时间相同,可以求出甲轮船从B到C所用的时间,又知BC间的距离,继而求出甲轮船后来的速度.解答:解:(1)作BD⊥AC于点D,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B=30×1=30海里,∠BAC=30°,∠BCA=45°,在Rt△ABD中,∵AB=30海里,∠BAC=30°,∴BD=15海里,AD=ABcos30°=15海里,在Rt△BCD中,∵BD=15海里,∠BCD=45°,∴CD=15海里,BC=15海里,∴AC=AD+CD=15+15海里,即A、C间的距离为(15+15)海里.(2)∵AC=15+15(海里),轮船乙从A到C的时间为=+1,由B到C的时间为+1﹣1=,∵BC=15海里,∴轮船甲从B到C的速度为=5(海里/小时).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中的方向角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过B作BD⊥AC,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19.如图,△ABC中,AD⊥BC,垂足是D,若BC=14,AD=12,tan∠BAD=,求sinC的值.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tan∠BAD=,求得BD的长,在直角△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C,然后利用正弦的定义求解.解答:解:∵在直角△ABD中,tan∠BAD==,∴BD=AD•tan∠BAD=12×=9,∴CD=BC﹣BD=14﹣9=5,∴AC===13,∴sin 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20.如图,在△ABC中,∠ABC=90°,∠A=30°,D是边AB上一点,∠BDC=45°,AD=4,求BC的长.(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由题意得到三角形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BD=BC,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BC的长即可.解答:解:∵∠B=90°,∠BDC=45°,∴△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BC,在Rt△A BC中,tan∠A=tan30°=,即=,解得:BC=2(+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涉及的知识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1.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若AB=12,CD=6,tanA=,求sinB+cosB的值.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在Rt△ACD中,由正切函数的定义得tanA==,求出AD=4,则BD=AB﹣AD=8,再解Rt△BCD,由勾股定理得BC==10,sinB==,cosB==,由此求出sinB+cosB=.解答:解:在Rt△ACD中,∵∠ADC=90°,∴tanA===,∴AD=4,∴BD=AB﹣AD=12﹣4=8.在Rt△BCD中,∵∠BDC=90°,BD=8,CD=6,∴BC==10,∴sinB==,cosB==,∴sinB+cos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难度适中.22.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C=45°,sinB=,AD=1.求BC的长.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由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得出∠ADB=∠ADC=90°,再解Rt△ADB,得出AB=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2,解Rt△ADC,得出DC=1;然后根据BC=BD+DC即可求解解答:解:在Rt△ABD中,∵,又∵AD=1,∴AB=3,∵BD2=AB2﹣AD2,∴.在Rt△ADC中,∵∠C=45°,∴CD=AD=1.∴BC=BD+DC=+1.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难度中等,分别解Rt△ADB与Rt△ADC,得出BD=2,DC=1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在△ABC中,BD⊥AC,AB=6,AC=5,∠A=30°.①求BD和AD的长;②求tan∠C的值.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由BD⊥AC得到∠ADB=90°,在Rt△ADB中,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先得到BD=AB=3,再得到AD=BD=3;(2)先计算出CD=2,然后在Rt△BCD中,利用正切的定义求解.解答:解:(1)∵BD⊥AC,∴∠ADB=90°,在Rt△ADB中,AB=6,∠A=30°,∴BD=AB=3,∴AD=BD=3;(2)CD=AC﹣AD=5﹣3=2,在Rt△BCD中,tan∠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也考查了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4.如图,梯子斜靠在与地面垂直(垂足为O)的墙上,当梯子位于AB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ABO=60°;当梯子底端向右滑动1m(即BD=1m)到达CD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CDO=51°18′,求梯子的长.(参考数据:sin51°18′≈0.780,cos51°18′≈0.625,tan51°18′≈1.248)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设梯子的长为xm.在Rt△ABO中,根据三角函数得到OB,在Rt△CDO中,根据三角函数得到OD,再根据BD=OD﹣OB,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设梯子的长为xm.在Rt△ABO中,cos∠ABO=,∴OB=AB•cos∠ABO=x•cos60°=x.在Rt△CDO中,cos∠CDO=,∴OD=CD•cos∠CDO=x•cos51°18′≈0.625x.∵BD=OD﹣OB,∴0.625x﹣x=1,解得x=8.故梯子的长是8米.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主要是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关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计算.。
中考数学专卷2020届中考数学总复习(29)锐角三角函数-精练精析(2)及答案解析
图形的变化——锐角三角函数2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港口A在观测站O的正东方向,OA=4km,某船从港口A出发,沿北偏东15°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到达B处,此时从观测站O处测得该船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则该船航行的距离(即AB的长)为()A.4km B.2km C.2km D.(+1)km2.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灯塔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这时,海轮所在的B处与灯塔P的距离为()A.40海里B.40海里C.80海里D.40海里3.如图,△ABC的项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cosC的值为()A.B.C.D.4.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D,下边各组边的比不能表示sinB的()A.B.C.D.5.在△ABC中,若AC:BC:AB=5:12:13,则sinA=()A.B.C.D.6.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边AB上的高,若AB=1,则线段BD的长是()A.sin2A B.cos2A C.tan2A D.cot2A7.如图,Rt△ABC中,∠ACB=90°,CD是AB上中线,若CD=5,AC=8,则sinA为()A. B. C. D.8.在Rt△ABC中,∠C=90°,cosA=,则tanB等于()A.B.C.D.2二.填空题(共6小题)9.如图,从一般船的点A处观测海岸上高为41m的灯塔BC(观测点A与灯塔底部C在一个水平面上),测得灯塔顶部B的仰角为35°,则观测点A到灯塔BC的距离约为_________ m(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35°≈0.6,cos35°≈0.8,tan35°≈0.7)10.如图,在地面上的点A处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α度,AC=7米,则树高BC为_________ 米(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11.如图,在建筑平台CD的顶部C处,测得大树AB的顶部A的仰角为45°,测得大树AB 的底部B的俯角为30°,已知平台CD的高度为5m,则大树的高度为_________ m(结果保留根号)12.如图,一渔船由西往东航行,在A点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前进20海里到达B点,此时,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30°的方向,则海岛C到航线AB的距离CD等于_________ 海里.13.如图,∠BAC位于6×6的方格纸中,则tan∠BAC=_________ .14.△ABC中,AB=AC=5,BC=8,那么sinB= 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9小题)15.解放桥是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一座全钢结构的部分可开启的桥梁.(Ⅰ)如图①,已知解放桥可开启部分的桥面的跨度AB等于47m,从AB的中点C处开启,则AC开启至A′C′的位置时,A′C′的长为_________ m;(Ⅱ)如图②,某校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解放桥的全长PQ,在观景平台M处测得∠PMQ=54°,沿河岸MQ前行,在观景平台N处测得∠PNQ=73°,已知PQ⊥MQ,MN=40m,求解放桥的全长PQ(tan54°≈1.4,tan73°≈3.3,结果保留整数).16.将一盒足量的牛奶按如图1所示倒入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中,当容器中的牛奶刚好接触到点P时停止倒入.图2是它的平面示意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求出容器中牛奶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cm).(参考数据:≈1.73,≈1.41)17.根据道路管理规定,在羲皇大道秦州至麦积段上行驶的车辆,限速60千米/时.已知测速站点M距羲皇大道l(直线)的距离MN为30米(如图所示).现有一辆汽车由秦州向麦积方向匀速行驶,测得此车从A点行驶到B点所用时间为6秒,∠AMN=60°,∠BMN=45°.(1)计算AB的长度.(2)通过计算判断此车是否超速.18.如图,从A地到B地的公路需经过C地,图中AC=10千米,∠CAB=25°,∠CBA=37°,因城市规划的需要,将在A、B两地之间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1)求改直的公路AB的长;(2)问公路改直后比原来缩短了多少千米?(sin25°≈0.42,cos25°≈0.91,sin37°≈0.60,tan37°≈0.75)19.如图,一堤坝的坡角∠ABC=62°,坡面长度AB=25米(图为横截面),为了使堤坝更加牢固,一施工队欲改变堤坝的坡面,使得坡面的坡角∠ADB=50°,则此时应将坝底向外拓宽多少米?(结果保留到0.01米)(参考数据:sin62°≈0.88,cos62°≈0.47,tan50°≈1.20)20.如图,一水库大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坝顶BC宽6米,坝高20米,斜坡AB的坡度i=1:2.5,斜坡CD的坡角为30°,求坝底AD的长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4,≈1.732.提示:坡度等于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21.如图,在山坡上植树,已知山坡的倾斜角α是20°,小明种植的两棵树间的坡面距离AB是6米,要求相邻两棵树间的水平距离AC在5.3~5.7米范围内,问小明种植的这两棵树是否符合这个要求?(参考数据:sin20°≈0.34,cos20°≈0.94,tan20°≈0.36)22.如图,小明从点A处出发,沿着坡角为α的斜坡向上走了0.65千米到达点B,sinα=,然后又沿着坡度为i=1:4的斜坡向上走了1千米达到点C.问小明从A点到点C上升的高度CD是多少千米(结果保留根号)?23.如图,在电线杆上的C处引拉线CE、CF固定电线杆,拉线CE和地面成60°角,在离电线杆6米的B处安置测角仪,在A处测得电线杆上C处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B 为1.5米,求拉线CE的长(结果保留根号).图形的变化——锐角三角函数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港口A在观测站O的正东方向,OA=4km,某船从港口A出发,沿北偏东15°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到达B处,此时从观测站O处测得该船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则该船航行的距离(即AB的长)为()A.4km B.2km C.2km D.(+1)km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过点A作AD⊥OB于D.先解Rt△AOD,得出AD=OA=2,再由△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BD=AD=2,则AB=AD=2.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D⊥OB于D.在Rt△AOD中,∵∠ADO=90°,∠AOD=30°,OA=4,∴AD=OA=2.在Rt△ABD中,∵∠ADB=90°,∠B=∠CAB﹣∠AOB=75°﹣30°=45°,∴BD=AD=2,∴AB=AD=2.即该船航行的距离(即AB的长)为2k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难度适中,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灯塔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这时,海轮所在的B处与灯塔P的距离为()A.40海里B.40海里C.80海里D.40海里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过点P作垂直于AB的辅助线PC,利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P作PC⊥AB于点C,由题意可得出:∠A=30°,∠B=45°,AP=80海里,故CP=AP=40(海里),则PB==40(海里).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问题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得出各角度数是解题关键.3.如图,△ABC的项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cosC的值为()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先构建格点三角形ADC,则AD=2,CD=4,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出AC,然后根据余弦的定义求解.解答:解:在格点三角形ADC中,AD=2,CD=4,∴AC===2,∴cosC===.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一锐角的余弦等于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考查了勾股定理.4.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D,下边各组边的比不能表示sinB的()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利用两角互余关系得出∠B=∠ACD,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即可.解答:解:∵在△ABC中,∠ACB=90°,CD⊥AB于D,∴∠ACD+∠BCD=90°,∠B+∠BCD=90°,∴∠B=∠ACD,∴sinB===,故不能表示sinB的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正确把握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是解题关键.5.在△ABC中,若AC:BC:AB=5:12:13,则sinA=()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长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ABC中,AC:BC:AB=5:12:13,即52+122=132,∴△ABC是直角三角形,∠C=90°.sin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属较简单题目.6.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边AB上的高,若AB=1,则线段BD的长是()A.sin2A B.cos2A C.tan2A D.c ot2A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求出∠=∠BCD,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C、求出B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在Rt△ACB中,∠ACB=90°,AB=1,∴BC=AB•sinA=sinA,∵CD为边AB上的高,∴∠CDB=90°,∴∠A+∠B=90°,∠B+∠BCD=90°,∴∠A=∠BCD,∴BD=BC•sin∠DCB=1×sinA×sinA=sin2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形函数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求出BC的长和BD的长.7.如图,Rt△ABC中,∠ACB=90°,CD是AB上中线,若CD=5,AC=8,则sinA为()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根据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得出AB,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继而可计算sinA 的值.解答:解:∵CD是AB上中线,∴AB=2CD=10,BC==6,∴sinA==.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8.在Rt△ABC中,∠C=90°,cosA=,则tanB等于()A.B.C.D.2考点: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分析:由cosA=,知道∠A=60°,得到∠B的度数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C=90°,cosA=,∴∠A=60°,得∠B=30°,所以tanB=tan30°=.故答案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30°角的正切值.二.填空题(共6小题)9.如图,从一般船的点A处观测海岸上高为41m的灯塔BC(观测点A与灯塔底部C在一个水平面上),测得灯塔顶部B的仰角为35°,则观测点A到灯塔BC的距离约为59 m(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35°≈0.6,cos35°≈0.8,tan35°≈0.7)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灯塔顶部B的仰角为35°,BC=41m,可得tan∠BAC=,代入数据即可求出观测点A到灯塔BC的距离AC的长度.解答:解:在Rt△ABC中,∵∠BAC=35°,BC=41m,∴tan∠BAC=,∴AC==≈59(m).故答案为:59.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解.10.如图,在地面上的点A处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α度,AC=7米,则树高BC为7tanα米(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BC⊥AC,在Rt△ABC中,AC=7米,∠BAC=α,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出BC的高度.解答:解:∵BC⊥AC,AC=7米,∠BAC=α,∴=tanα,∴BC=AC•tanα=7tanα(米).故答案为:7tanα.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解.11.如图,在建筑平台CD的顶部C处,测得大树AB的顶部A的仰角为45°,测得大树AB 的底部B的俯角为30°,已知平台CD的高度为5m,则大树的高度为(5+5)m(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作CE⊥AB于点E,则△BCE和△BCD都是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CE,BE的长,然后在Rt△ACE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AE的长,进而求得AB的长,即为大树的高度.解答:解:作CE⊥AB于点E,在Rt△BCE中,BE=CD=5m,CE==5m,在Rt△ACE中,AE=CE•tan45°=5m,AB=BE+AE=(5+5)m.故答案为:(5+5).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借助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12.如图,一渔船由西往东航行,在A点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前进20海里到达B点,此时,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30°的方向,则海岛C到航线AB的距离CD等于10海里.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及余角的性质求出∠CAD=30°,∠CBD=60°,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CAD=30°=∠ACB,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AB=BC=20,然后解Rt△BCD,求出CD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CAD=30°,∠CBD=60°,∵∠CBD=∠CAD+∠ACB,∴∠CAD=30°=∠ACB,∴AB=BC=20海里,在Rt△CBD中,∠BDC=90°,∠DBC=60°,sin∠DBC=,∴sin60°=,∴CD=12×sin60°=20×=10海里,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难度适中.解一般三角形,求三角形的边或高的问题一般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作高线.13.如图,∠BAC位于6×6的方格纸中,则tan∠BAC=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tan∠BAC==.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14.△ABC中,AB=AC=5,BC=8,那么sinB=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过A作AD⊥BC于D,求出B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解答:解:过A作AD⊥BC于D,∵AB=AC=5,BC=8,∴∠ADB=90°,BD=BC=4,由勾股定理得:AD==3,∴sin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三.解答题(共9小题)15.解放桥是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一座全钢结构的部分可开启的桥梁.(Ⅰ)如图①,已知解放桥可开启部分的桥面的跨度AB等于47m,从AB的中点C处开启,则AC开启至A′C′的位置时,A′C′的长为23.5 m;(Ⅱ)如图②,某校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解放桥的全长PQ,在观景平台M处测得∠PMQ=54°,沿河岸MQ前行,在观景平台N处测得∠PNQ=73°,已知PQ⊥MQ,MN=40m,求解放桥的全长PQ(tan54°≈1.4,tan73°≈3.3,结果保留整数).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根据中点的性质即可得出A′C′的长;(2)设PQ=x,在Rt△PMQ中表示出MQ,在Rt△PNQ中表示出NQ,再由MN=40m,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出即可.解答:解:(I)∵点C是AB的中点,∴A'C'=AB=23.5m.(II)设PQ=x,在Rt△PMQ中,tan∠PMQ==1.4,∴MQ=,在Rt△PNQ中,tan∠PNQ==3.3,∴NQ=,∵MN=MQ﹣NQ=40,即﹣=40,解得:x≈97.答:解放桥的全长约为97m.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难度一般.16.将一盒足量的牛奶按如图1所示倒入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中,当容器中的牛奶刚好接触到点P时停止倒入.图2是它的平面示意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求出容器中牛奶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cm).(参考数据:≈1.73,≈1.41)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P,BP的长,再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NP的长,进而得出容器中牛奶的高度.解答:解:过点P作PN⊥AB于点N,∵由题意可得:∠ABP=30°,AB=8cm,∴AP=4cm,BP=AB•cos30°=4cm,∴NP×AB=AP×BP,∴NP===2(cm),∴9﹣2≈5.5(cm),答:容器中牛奶的高度约为:5.5c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等知识,得出PN的长是解题关键.17.根据道路管理规定,在羲皇大道秦州至麦积段上行驶的车辆,限速60千米/时.已知测速站点M距羲皇大道l(直线)的距离MN为30米(如图所示).现有一辆汽车由秦州向麦积方向匀速行驶,测得此车从A点行驶到B点所用时间为6秒,∠AMN=60°,∠BMN=45°.(1)计算AB的长度.(2)通过计算判断此车是否超速.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已知MN=30m,∠AMN=60°,∠BMN=45°求AB的长度,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2)求得从A到B的速度,然后与60千米/时≈16.66米/秒,比较即可确定答案.解答:解:(1)在Rt△AMN中,MN=30,∠AMN=60°,∴AN=MN•tan∠AMN=30.在Rt△BMN中,∵∠BMN=45°,∴BN=MN=30.∴AB=AN+BN=(30+30)米;(2)∵此车从A点行驶到B点所用时间为6秒,∴此车的速度为:(30+30)÷6=5+5≈13.66,∵60千米/时≈16.66米/秒,∴13.66<16.66∴不会超速.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题目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难度不大.18.如图,从A地到B地的公路需经过C地,图中AC=10千米,∠CAB=25°,∠CBA=37°,因城市规划的需要,将在A、B两地之间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1)求改直的公路AB的长;(2)问公路改直后比原来缩短了多少千米?(sin25°≈0.42,cos25°≈0.91,sin37°≈0.60,tan37°≈0.75)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作CH⊥A B于H.在Rt△ACH中,根据三角函数求得CH,AH,在Rt△BCH 中,根据三角函数求得BH,再根据AB=AH+BH即可求解;(2)在Rt△BCH中,根据三角函数求得BC,再根据AC+BC﹣AB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作CH⊥AB于H.在Rt△ACH中,CH=AC•sin∠CAB=AC•sin25°≈10×0.42=4.2(千米),AH=AC•cos∠CAB=AC•cos25°≈10×0.91=9.1(千米),在Rt△BCH中,BH=CH÷tan∠CBA=4.2÷tan37°≈4.2÷0.75=5.6(千米),∴AB=AH+BH=9.1+5.6=14.7(千米).故改直的公路AB的长14.7千米;(2)在Rt△BCH中,BC=CH÷sin∠CBA=4.2÷sin37°≈4.2÷0.6=7(千米),则AC+BC﹣AB=10+7﹣14.7=2.3(千米).答:公路改直后比原来缩短了2.3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主要是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关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计算.19.如图,一堤坝的坡角∠ABC=62°,坡面长度AB=25米(图为横截面),为了使堤坝更加牢固,一施工队欲改变堤坝的坡面,使得坡面的坡角∠ADB=50°,则此时应将坝底向外拓宽多少米?(结果保留到0.01米)(参考数据:sin62°≈0.88,cos62°≈0.47,tan50°≈1.20)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过A点作AE⊥CD于E.在Rt△ABE中,根据三角函数可得AE,BE,在Rt△ADE 中,根据三角函数可得DE,再根据DB=DC﹣BE即可求解.解答:解:过A点作AE⊥CD于E.在Rt△ABE中,∠ABE=62°.∴AE=AB•sin62°=25×0.88=22米,BE=AB•cos62°=25×0.47=11.75米,在Rt△ADE中,∠ADB=50°,∴DE==18米,∴DB=DE﹣BE≈6.58米.故此时应将坝底向外拓宽大约6.58米.点评: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的直角边,先求出公共边的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出发点.20.如图,一水库大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坝顶BC宽6米,坝高20米,斜坡AB的坡度i=1:2.5,斜坡CD的坡角为30°,求坝底AD的长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4,≈1.732.提示:坡度等于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过梯形上底的两个顶点向下底引垂线,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利用相应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作BE⊥AD,CF⊥AD,垂足分别为点E,F,则四边形BCFE是矩形,由题意得,BC=EF=6米,BE=CF=20米,斜坡AB的坡度i为1:2.5,在Rt△ABE中,=,∴AE=50米.在Rt△CFD中,∠D=30°,∴DF=CFcot∠D=20米,∴AD=AE+EF+FD=50+6+20≈90.6(米).故坝底AD的长度约为90.6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坡度及坡角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和矩形,注意理解坡度与坡角的定义.21.如图,在山坡上植树,已知山坡的倾斜角α是20°,小明种植的两棵树间的坡面距离AB是6米,要求相邻两棵树间的水平距离AC在5.3~5.7米范围内,问小明种植的这两棵树是否符合这个要求?(参考数据:sin20°≈0.34,cos20°≈0.94,tan20°≈0.36)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20°角和AB的长求得线段AC的长后看是否在5.3﹣5.7范围内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Rt△ACB中,AB=6米,∠A=20°,∴AC=AB•cos∠A≈6×0.94=5.64,∴在5.3~5.7米范围内,故符合要求.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并整理出直角三角形.22.如图,小明从点A处出发,沿着坡角为α的斜坡向上走了0.65千米到达点B,sinα=,然后又沿着坡度为i=1:4的斜坡向上走了1千米达到点C.问小明从A点到点C上升的高度CD是多少千米(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分别求出BF,CE的长,即可得出点C相对于起点A升高的高度.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B作BF⊥AD于点F,过点C作CD⊥AD于点D,由题意得:AB=0.65千米,BC=1千米,∴sinα===,∴BF=0.65×=0.25(km),∵斜坡BC的坡度为:1:4,∴CE:BE=1:4,设CE=x,则BE=4x,由勾股定理得:x2+(4x)2=12解得:x=,∴CD=CE+DE=BF+CE=+,答:点C相对于起点A升高了(+)k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选择锐角三角函数得出BF,CE 的长是解题关键.23.如图,在电线杆上的C处引拉线CE、CF固定电线杆,拉线CE和地面成60°角,在离电线杆6米的B处安置测角仪,在A处测得电线杆上C处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B 为1.5米,求拉线CE的长(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专题:计算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由题意可先过点A作AH⊥CD于H.在Rt△ACH中,可求出CH,进而CD=CH+HD=CH+AB,再在Rt△CED中,求出CE的长.解答:解:过点A作AH⊥CD,垂足为H,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DH为矩形,∠CAH=30°,∴AB=DH=1.5,BD=AH=6,在Rt△ACH中,tan∠CAH=,∴CH=AH•tan∠CAH,∴CH=AH•tan∠CAH=6tan30°=6×(米),∵DH=1.5,∴CD=2+1.5,在Rt△CDE中,∵∠CED=60°,sin∠CED=,∴CE==(4+)(米),答:拉线CE的长为(4+)米.点评:命题立意:此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要求学生借助仰角关系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结合图形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复习重点整理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复习重点整理数学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对于中考来说,复习三角函数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初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复习重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1. 角度与弧度制:角度制是我们常用的度数表示方法,弧度制是更精确的表示方法,可以通过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进行转化。
2. 正弦、余弦和正切:正弦是一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余弦是一个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切是一个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例如,30°的正弦值为1/2,余弦值为√3/2,正切值为1/√3。
二、基本关系1. 三角函数的正负:在不同象限中,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正负情况是不同的,要根据象限关系来确定正负值。
2.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正弦、余弦和正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进行推导和计算。
三、诱导公式1. 正弦和余弦的诱导公式:通过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正弦和余弦的诱导公式,例如,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2. 正切的诱导公式:通过正切的定义和基本关系,可以得到正切的诱导公式,例如,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四、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1.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正弦、余弦和正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例如,tanα=sinα/cosα。
2. 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和关系:例如,sin²α+cos²α=1,tan²α+1=sec²α,等等。
五、解三角形问题1.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问题: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可以求解各种类型的三角形问题,例如,已知两边和夹角,求第三边或第三角;已知两边和一个对角,求其他未知量等等。
六、图象与性质1. 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和正切曲线:三角函数的图象具有一定的特点,通过观察和探究,可以得到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和正切曲线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1
2
2
60°
3
1
2
2
3
三、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1、在 Rt△ABC 中,∠C 为直角,则∠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 可换成∠B):
定义
正 弦
sin
A
A的对边 斜边
余
cos
A
A的邻边 斜边
弦
正 切
tan
A
A的对边 A的邻边
表达式
取值范围
0 sin A 1
(∠A 为锐角)
0 cosA 1
(∠A 为锐角)
∠A的邻边 斜边
(3)∠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A 的正切,记作 tanA=
∠A的对边 ∠A的邻边
C
a
B
图1
(4)∠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值是∠A 的余切,记作 cota=
∠A的邻边 ∠A的对边
二、特殊角 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列表如下:
α
sinα
cosαtanα30°1 Nhomakorabea3
3
2
2
3
45°
例 5、做一做:如图,在 Rt△ABC 中,∠C=90°,cosA= 12 ,AC=10,AB 等于多少?sinB 呢?cosB、 13
sinA 呢?
3
例 6、如图,已知在 Rt△ABC 中,∠C=90°,D 是 BC 边上一点,AC=2,CD=1,记∠CAD=α. (1)试求 sinα,cosα,tanα的值;
tan A cotB cot A tanB
由A B 90 得B 90 A
tan A cot(90 A)
cot A tan(90 A)
四.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及解法
已知条件
解法
一
斜边和一锐角 ( c, A )
① B 90
② a csin A ③ b c cosA
边 锐角和相邻直 ① B 90 A ② a btanA ③ C b
(2)若∠B=α,求 BD 的长.
随堂练习 1、计算
22 (3)2 ( 3.14)0 8 sin 45
cos2 45 tan60 cos30
sin 45 1 cos 45
tan 30 tan 60
B
2 sin 45o - 1 cos 60o 2
A
DC
2、在 Rt△ABC 中,已知 a 边及∠A,则斜边应为( )
(A) a sin A (B) a sin A
(C) a cos A (D) a c os A
3、Rt△ABC 中,∠C=90°,已知 cosA= 3 ,那么 tanA 等于( ) 5
A. 4
B. 3
3
4
C. 4
D. 5
5
4
4、如图,在矩形 ABCD 中,DE⊥AC 于 E,设∠ADE= ,且 cos 3 ,AB=4,
tan A 0
(∠A 为锐角)
关 系(A+B=90)
sin A cosB cos A sin B sin 2 A cos2 A 1
tan A cotB cot A tanB
1
余 切
cot
A
A的邻边 A的对边
cot A 0
(∠A 为锐角)
tan A 1 (倒数) cot A
tan A cot A 1
( a,b )
③ B 90 A
b
例题分析
例 1:计算
(1) 3 sin 600 2 cos 450 3 8
(2) 2cos 60° 2009 π0 9
2
(3)|﹣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an3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08﹣π)0.
(4)3 2 -2 1 +4 50 - 2 (2006-sin45°) 0 2
.
7、在三角形 ABC 中,记 B 的对边为 b, C 的对边为 C。
4
D
E C
(1)若 B = 45o , C = 45o ,b=2,则 b = sin B
,c = sin C
(2)若 B = 60o , C = 45o ,b= 6 ,则 b = sin B
,c = sin C
(3)若 B = 60o ,sinC= 3 ,b=5,则 b =
5
A
则 AD 的长为( ).
(A)3
(B) 16 3
(C) 20
(D) 16
B
3
5
5.在⊿ABC 中,∠C= 90 ,(1)若 a 8,c 10, 则 b ______,cos A ______ ;
(2)若∠A= 30 , c 10,则 a _____,b ______;
6.已知∠ A +∠ B = 900 ,若 cos A 0.8888,则 sin B
例 2、(1)在 Rt△ABC 中,∠ C=90°,tanA= 3 ,则 sinB=_______,tanB=______. 4
(2)在 Rt△ABC 中,∠C=90°,AB=41,sinA= 9 ,则 AC=______,BC=_______. 41
(3)在△ABC 中,A,B 为锐角,且有 sin A cosB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
(4)如果 是锐角,且 sin 2 cos2 35 1,那么
º.
例 3、在⊿ABC 中,∠C= 900 , (1)若已知 a 3, ∠A= 300 ,求∠B 和 b 、 c ;
(2)若已知∠B= 600 , b 3 5 ,求 a 、 c 与∠A;
例 4、在 Rt△ABC 中,∠BCA=90°,CD 是中线,BC=8,CD=5.求 sin∠ACD,cos∠ACD 和 tan∠ACD
一 角边( A.,b )
cos A
角
锐角和对边 ( A, a )
① B 90 A ② b a ③ C a
tan A
c os B
两
斜边和一直角 边( c, a )
①b c2 a2
② sin A a 求 A ③ B 90 A
c
边
两直角边
① c a2 b2
② tan A a 求 A
2、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B
sin A cosB cos A sin B
由A B 90 得B 90 A
sin A cos(90 A) cos A sin(90 A)
斜c
对
a
b
A
邻
C
3、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边的、余角的正切值。
2020 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三角函数
【知识要点一】
一、正弦和余弦、正切和余切的定义
A
如图 1,在 ABC 中, C = 90o ,则锐角的各个三角函数定义如下:
∠A的对边
(1)∠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 的正弦,记作 sinA= 斜边
b
c
(2)∠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 的余弦,记作 c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