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储氢材料和磁性材料05.
完整版储氢材料
储氢材料研究进展班级:*********姓名: ********学号:*********课程老师:**教授日期: ********储氢材料研究进展[1]能源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球能源供应的日趋紧缺, 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 已有的能源和资源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消耗。
面对化石燃料能源枯竭的严重挑战,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把科技力量和资金转向新能源的开发。
在新的能源领域中, 洁净无污染的氢能利用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己引起工业界的热切关注。
氢的规模制备是氢能应用的基础, 氢的规模储运是氢能应用的关键,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应用的主要途径和最佳表现形式, 三方面只有有机结合才能使氢能迅速走向实用化。
但是, 由于氢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 密度很小, 仅为空气的1 /14, 故氢的储存就成了氢能系统的关键技术。
1 储氢方式[3]氢气的存储有3种方式:液态、高压气态和固态储氢[4] ,它们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而利用储氢材料与氢气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氢气存储于固体材料中的固态储氢方式,能有效克服气、液两种存储方式的不足,且储氢体积密度大、安全度高、运输方便、操作容易,特别适合于对体积要求较严格的场合,如在燃料电池汽车上的使用。
固态储氢材料主要有:金属氢化物、配位氢化物和多孔吸附材料等,其中金属氢化物储氢[2]的研究已有30 多年,而后两种的研究较晚。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主要有稀土系、Laves 相系、镁系和钛系等;配位氢化物是由碱金属(如Li、Na、K)或碱土金属(如Mg、Ca)与第ⅢA元素(如B、Al)或非金属元素(如N)形成的;多孔吸附材料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大类,如碳纳米管[5]、BN 纳米管、硫化物纳米管、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和活性炭等。
然而,传统的金属氢化物因密度大而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许多由轻元素组成的配位氢化物或复杂氢化物被广泛研究,像铝氢化物体系、硼氢化物体系和氨基2亚氨基体系等。
功能材料概论5(储氢材料)
线。
横轴表示固相中的氢 原子H和金属原子M 的比(H/M),纵轴是 氢压。
p3
温度 T3 > T2 > T1 T3 T2 D
p3
p2
pH2 p2
p1
T1 C p1 B n2 n1 A 对应一个M原子的氢原子数/n 金属--氢系理想的p- c- T图
温度T1的等温曲线中p和c 的变化如下:
T1保持不动,pH2缓慢升 p3 p3 高时,氢溶解到金属中, pH2 T2 H/M应沿曲线AB增大。 p2 p2 D 固溶了氢的金属相叫做 相。 T1 C p1 p1 B n2 达到B点时, 相和氢气 n1 A 对应一个M原子的氢原子数/n 发生反应生成氢化物相, 即 相。
藻类和蓝细菌光解水;光合细菌光分解有机物;有机物发 酵制氢;光合微生物和发酵性微生物的联合运用;生物质 热解或气化制氢。
4.2.2 储氢方法
氢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密度仅为空气的1/14。在氢能技术中,氢 的储存是最关键环节。氢气储存方法主要有五种:高压储氢、液化 储氢、有机溶剂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和吸附储氢。
储存介质 标准态H2 高压 H2 液态 H2 MgH2 LaNi5H6 TiFeH1.95 Mg2NiH4 VH2 存在状态 气态(1 atm) 气态(150 atm) 液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氢相对密度 1 150 778 1222 1148 1056 1037 1944 储氢量(wt.%) 100 100 (0.80 *a) 100 (~5.0 *b) 7.60 1.37 1.85 3.60 3.81 储氢量(g/mL) 0.00008 0.012 0.062 0.098 0.092 0.084 0.083 0.156
NaAlH4- 7.47 wt.%
储氢材料的原理解析与研究进展
氢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储氢材料作为一种可逆的氢元素存储材料,在现代及未来的应用十分广泛。
对于储氢材料性质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推动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的进步。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也在大幅度增加,化石能源储量减少,并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以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绿色清洁能源是必然趋势,而氢元素一直是能源系列中的“宠儿”。
由于氢能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将在我国能源转换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年来,氢能产业从行业圈内逐渐走向大众视野,被认为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
目前唯一存在的应用问题是氢能源的存储技术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储氢材料正式问世,利用金属络合物储存氢能,其质量百分密度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实现了储氢材料的正式应用,而此类材料的具体应用也可以更好地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氢能的储存方式分析氢能是目前发现的能源体系中储量丰富且无公害的清洁能源,是理想化石燃料替代品,而且氢能在燃烧后的生成物只有水,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氢能的应用体系中,氢能的存储制约了氢能走向实用化和规模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诞生了储氢材料理念。
目前,有3种主要的储氢方式,分别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
1高压气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是目前应用广泛、相对成熟的储氢技术,即通过压力将氢气液化至气瓶中加以储存。
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充装释放氢气速度快,技术成熟及成本低。
而其缺点在于:一是对储氢压力容器的耐高压要求较高,商用气瓶设计压力达到20 MPa,一般充压力至15 MPa;二是其体积储氢密度不高,其体积储氢密度一般在18~40 g/L;三是在氢气压缩过程中能耗较大,且存在氢气泄漏和容器爆破等安全隐患问题。
2低温液体储氢为了解决高压气体储氢体积储氢密度低的问题,人们提出了液态储氢的概念,低温液态储氢将氢气冷却至-253℃,液化储存于低温绝热液氢罐中,储氢密度可达70.6 kg/m3,体积密度为气态时的845倍。
讲义4储氢材料
不同储氢方式的比较总结
气态储氢:能量密度低 不太安全
液化储氢:能耗高 对储罐绝热性能要求高
固态储氢的优势:体积储氢容量高 无需高压及隔热容器安全性好, 无爆炸危险可得到高纯氢, 提高氢的附加值
5
体积比较
6
氢含量比较
0
LaNi H 56
TiFeH nanotube (RT,10MPa 氢压)
➢活化容易,储氢量较大,抗杂质气体中毒性能好 ➢平衡压力适中且平坦,吸放氢平衡压差小
➢动力学特性较差,价格昂贵 ➢改变A、B组元可以改善动力学特性,调整吸放氢温度、平台压力
❖ 经元素部分取代后的
MmNi3.55Co0.75Mn0.47Al0.3(Mm混合稀土,主要成分La 、Ce、Pr、Nd)广泛用于镍/氢电池
22
PCT curves of LaNi5 alloy
23
钛铁系
典型代表:TiFe,美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 首先发明
价格低 室温下可逆储放氢 易被氧化 活化困难 抗杂质气体中毒能力差
实际使用时需对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24
TiFe alloy
Characteristics: ❖ two hydride phases; ❖ phase (TiFeH1.04) & phase (TiFeH1.95 ) ❖ 2.13TiFeH0.10 + 1/2H2 → 2.13TiFeH1.04 ❖ 2.20TiFeH1.04 + 1/2H2 → 2.20TiFeH1.95
氢能开发,大势所趋
氢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元素,资源无 穷无尽-不存在枯竭问题
氢的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零排放,无污染
,可循环利用
氢能的利用途径多-燃烧放热或电化学发电 氢的储运方式多-气体、液体、固体或化合物
稀土功能材料简介
稀土功能材料简介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可以制备出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功能材料。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稀土功能材料。
1.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是指利用稀土元素制成的永久磁性材料,具有高磁能积、高矫顽力和高最大磁能积等特点。
常见的稀土永磁材料包括钐钴永磁体和钕铁硼永磁体等。
2.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发光材料是指利用稀土元素具有的独特电子结构,在激发条件下能够发出不同颜色和波长的光。
常见的稀土发光材料包括荧光粉、激光晶体和电致发光材料等。
3.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催化材料是指利用稀土元素的化学活性,在催化剂或助剂中发挥作用,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
常见的稀土催化材料包括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石油裂化催化剂等。
4.稀土超导材料稀土超导材料是指利用稀土元素的超导性能,在低温下具有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
常见的稀土超导材料包括镧钡铜氧化物等。
5.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储氢材料是指利用稀土元素的储氢性能,在吸氢状态下能够将氢气储存起来,并且可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常见的稀土储氢材料包括镧镍合金等。
6.稀土磁致伸缩材料稀土磁致伸缩材料是指利用稀土元素的磁致伸缩性能,在磁场作用下能够产生伸缩变化。
常见的稀土磁致伸缩材料包括铽铁氮合金等。
7.稀土抛光材料稀土抛光材料是指利用稀土元素的化学稳定性和微粒大小,在抛光液中发挥作用,使表面更加光滑亮丽。
常见的稀土抛光材料包括氧化铈颗粒等。
8.稀土玻璃添加剂稀土玻璃添加剂是指利用稀土元素的玻璃形成能力,在玻璃制造过程中改善玻璃的性能和光学性质。
常见的稀土玻璃添加剂包括镧玻璃、铈玻璃等。
储氢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储氢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前景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储氢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备受关注。
储氢材料作为实现氢能储存和释放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研究与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储氢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最早的储氢材料主要是金属氢化物和化合物,如镁、锂、钠等金属与氢气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然而,这些材料的储氢能力有限,吸氢速率较慢,温度要求高,且容易发生氧化和腐蚀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近年来,储氢材料的研究重点已转向新型材料的开发。
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成为研究的热点。
有机材料如碳纳米管和多孔材料具有大表面积、孔隙结构可调控等优点,可用于提高储氢性能。
无机材料如氮化碳和金属有机骨架等也展示了良好的储氢性能。
此外,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调控和设计可满足各种储氢应用的需求。
复合材料则将多种材料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储氢性能。
例如,金属氢化物与高孔隙碳材料的复合储氢材料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和快速的吸氢/放氢速率。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也在探索新的储氢机制。
传统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储氢机制已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进一步研究则注重于氢原子在储氢材料内的扩散和反应机制的理解和控制。
人们也发掘了一些新的储氢机制,如分子化学吸附、热化学吸附和电化学吸附等。
在储氢材料的发展前景方面,有几个重要的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通过材料的优化设计和合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储氢材料的储氢容量和吸放氢速率将得到大幅提高,实现高效、可靠的氢能储存和释放。
其次,随着可再生能源产能的扩大和电动汽车的普及,储氢材料的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对储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储氢材料也将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电力系统和燃料电池等。
再者,随着储氢材料科学的发展,更多新型储氢材料将被发现和应用,为氢能储存和利用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
总之,储氢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新材料的开发和储氢机制的研究深入,解决储氢材料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将有望推动储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无机非晶态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无机非晶态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无机非晶态材料是指没有长程有序的结构、无法通过晶体学方法研究的固体材料。
它们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 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应用。
本文将介绍无机非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无机非晶态材料的制备1. 快速凝固快速凝固是制备无机非晶态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利用这个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制备出毫米到纳米级别的非晶态合金。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急冷的方法,将液态金属迅速凝固到非晶态状态。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如快速凝固合金薄膜、快速凝固法、分子束外推法等方法。
2.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也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无机非晶态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先通过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或其它化学物质,以一定的条件下制备纳米颗粒或溶胶。
然后使用一定的方法,如干燥、热处理等方式使其形成非晶态材料。
二、无机非晶态材料的应用1. 磁性材料无机非晶态磁性材料在电子技术、计算机储存器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的铁磁材料相比,无机非晶态材料的磁导率高、矫顽力低、磁滞效应小,具有优异的磁性能。
2. 储氢材料储氢材料是指一类能够储存氢气并释放出来的材料。
无机非晶态材料因其结构松散、介孔结构丰富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储氢材料的制备中。
具有高氢容量、低压下、低温时释放氢气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氢燃料和制氢技术的关键。
3. 传感器材料无机非晶态材料因其结构可调和反应灵敏等特点在传感器材料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能够用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材料的制备。
4. 生物医学材料无机非晶态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生物可降解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中。
如用于疏通血管的支架、生物可降解的3D打印等领域,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无机非晶态材料是一种结构特殊的材料,具有丰富的性质和应用潜力。
目前,无机非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而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机非晶态材料必将成为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重要材料之一。
储氢材料和磁性材料介绍
平衡分解压随温度上升呈指数函数增大。 达到临界温度以前,随温度上升平台的宽度 逐渐减小。 46
(3)C D 氢化物相的不定
pH2 p3 p2 p1 温度T3 > T2 > T1 T3 T2 T1 p3
比区域,该区存
在的相是相和
气相,p=2,所
D
p2
p3 p2
pH2
定,压力也可变化。
AB表示在温度T1时
C p1 B n2 n1 A 对应一个M原子的氢原子数/
氢的溶解度随压力变化的
情况。
44
(2)B C平台的 区域,该区存在 的相是相、相 和气相,p=3,所 以f=1。
pH2 p3 p2
温度T3 > T2 > T1 T3 T2 T1 D
LaNi,LaNi2也能和氢发生反应,但生 成的La的氢化物非常稳定,不释放氢,反应
的可逆性消失了。
34
因此,作为贮氢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是要存在与合金相的金属成分一样的氢化物
相。 例如LaNi5H6相对于LaNi5,Mg2NiH4相
对于Mg2Ni那样。
35
总之,金属(合金)氢化物能否作为能
量贮存、转换材料取决于氢在金属(合金) 中吸收和释放的可逆反应是否可行。
的斜率可求
出 H,由直
平 衡 氢 压 /
线在lnp轴上
的截距可求
Mpa
出 S。
50 各种贮氢合金的平衡氢压与温度的关系(Mm为混合稀土合金 )
300K时,氢气的熵值为31cal/K.mol.H2,
与之相比,金属氢化物中氢的熵值较小,即
式:
mn MH n ( ) H 2 MH m 2
金属材料之储氢材料
储氢材料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反 应的方式储存氢气,具有高容量 、高纯度、低成本等优点。
储氢材料的分类
根据储氢原理,储氢材料可分为 物理吸附储氢和化学反应储氢两
类。
物理吸附储氢材料主要利用材料 表面的物理吸附作用储存氢气, 具有较高的储存密度和安全性。
化学反应储氢材料通过化学反应 将氢气储存于材料的化学键中, 具有较高的储存容量和较低的成
02 金属储氢材料的特性
金属储氢原理
金属与氢气发生反应,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键合的方式将氢气储存于金属材料中。
金属储氢过程中,氢气与金属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金属氢化物。
金属储氢的原理主要基于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储氢 能力和特性。
金属储氢材料的优点
01
02
03
高储氢密度
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
汽车热能回收
03
金属储氢材料可以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能,可用于汽车热能回
收和利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
成本
金属储氢材料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 大规模应用。通过降低材料成本、优 化制备工艺和提高回收利用率,可以 降低金属储氢材料的成本。
安全性
金属储氢材料在充放氢过程中存在一 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提高金属储氢 材料的安全性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通过改进材料结构和控制反应条件, 可以降低安全风险。
材料复合化
金属间化合物
多层复合材料
通过控制金属元素的配比和合成条件, 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间化合物储 氢材料。
将不同种类的金属储氢材料进行多层 复合,利用各层材料的优点实现优异 的综合性能。
纳米复合材料
将金属储氢材料与纳米尺度的其他材 料(如碳纳米管、陶瓷颗粒等)进行 复合,以提高材料的储氢性能和机械 强度。
9、储氢材料和磁性材料.
p3 p2
p1
C p1 B n2 n1 A 对应一个M原子的氢原子数/n
2 M (固) H 2 (气, p ) n
在下面的反应:
吸氢,放热
放氢,吸热
2 MH n (固) H n
47
完成之前,压力为一定值。
若相成分为n, 相成分为m,则在温
度T1时等压区域里的反应为:
mn MH n ( ) H 2 MH m 2
10
当今汽车工业给环境带来恶劣的影 响,因此汽车工业一直期望用以氢为能
源的燃料电池驱动的环境友好型汽车来
替代。
11
对于以氢为能源的燃料电池驱动汽车来 说,不仅要求贮氢系统的氢密度高,而且要 求氢所占贮氢系统的质量分数要高(估算须达 到(H) =6.5%),当前的金属氢化物贮氢技术 还不能满足此要求。 因此,高容量贮氢系统是贮氢材料研究 中长期探求的目标。
此时的平衡氢压,即为金属氢化物的平 衡分解压。
平衡分解压随温度上升呈指数函数增大。 达到临界温度以前,随温度上升平台的宽度 逐渐减小。 48
(3)C D 氢化物相的不定
pH2 p3 p2 p1 温度T3 > T2 > T1 T3 T2 T1 p3
比区域,该区存
在的相是相和
气相,p=2,所
D
p2
材料,其原理是:
金属吸留氢形成金属氢化物,然后对 该金属氢化物加热,并把它放置在比其平 衡压低的氢压力环境中使其放出吸留的氢, 其反应式如下:
26
2 M (固) H 2 (气, p ) n
吸氢,放热 放氢,吸热
2 MH n (固) H n
式中,M---金属; MHn---金属氢化物 P---氢压力;H---反应的焓变化
储氢材料
精品课件
14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16
5.金属化合物储氢
❖ 储氢合金: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些合 金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同时 放出热量。将这些金属氢化物加热,它们又会分 解将储存在其中的氢释放出来。这些会吸收/释 放氢气的金属合金,被称为储氢合金。
❖ 活性炭作为特种功能吸附材料具有质轻,对少 量的气体杂质不敏感,并且原料丰富、比表面 积高、且可重复使用,微孔孔容大和容易进行 孔径控制、表面化学修饰和负载金属等优点。
精品课件
13
❖ 但从已有的应用研究证明,各种分子筛和超级活性炭均 达不到美国能源部要求(60kg/m3),近年来人们把研 究重点放在碳纳米管方面。
改变温度和压力条件可使反应按正向、逆向反复进 行,实现材料的稀释氢功能。
征
PCT曲线是储氢材料的重要特征曲线,它可反 映出储氢合金在工程应用中的许多重要特性,
(1) 可以了解金属氢化物中能含多少氢(%)和任一 温度下 的
分解压力值。
精品课件
24
(2)可以看出,金属氢化物在吸氢与释氢时,虽在同一温 度,但压力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滞后。作为贮氢材
第四章 贮氢材料
精品课件
1
❖
随着传统能源石油、煤的日渐枯竭,且石油、煤燃烧
产物CO2和SO2又分别产生温室效应和酸雨,使人类面临能源
和环境危机的双重挑战,寻找新的洁净能源已列入人们的议
事日程。
❖
氢是一种洁净能源,其燃烧值为1.43x108j/kg(煤
浅议储氢材料的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景
浅议储氢材料的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景1. 引言1.1 储氢材料的重要性储氢材料是一种能够吸附、存储和释放氢气的材料,具有在氢能源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潜力。
随着氢能源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储氢材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储氢材料可以解决氢能源的存储和运输难题,提高氢能源的利用效率。
储氢材料可以帮助稳定能源供应,并促进清洁能源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储氢材料还可以降低氢能源的成本,促进氢能源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加强对储氢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用价值。
通过不断探索和优化储氢材料,可以推动氢能源产业的发展,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寻找替代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备受人们关注。
而储氢技术则是氢能利用的关键之一。
储氢材料作为储存氢气的主要载体,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氢能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在储氢材料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各种不同类型的储氢材料被提出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吸附材料、化学反应材料、金属氢化物、金属有机框架等。
这些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实现高效储氢提供了可能。
然而,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障碍,如储氢速率、循环稳定性、吸附/解吸温度等方面的限制。
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效的储氢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相信储氢材料领域将迎来新的突破和进步,为氢能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储氢材料的分类储氢材料可以根据其储氢机理和结构特征进行分类,目前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储氢材料和化学储氢材料两大类。
物理吸附储氢材料主要通过吸附氢气分子在材料表面上进行储氢,其特点是吸附和解吸过程相对简单,但储氢容量相对较低。
常见的物理吸附储氢材料包括各种多孔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碳纳米管和氧化物等。
化学储氢材料则是通过与氢气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化合物来储氢,其储氢容量相对较高,但储氢和释氢的过程可能比较复杂。
第四章储氢材料正式版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 体积比较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Position for H occupied at HSM
Hydrogen on Tetrahedral Sites
Hydrogen on Octahedral Sites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LiAlH4在TiCl3、 TiCl4等催化下180℃ ,8MPa氢 压下获得5%的可逆储放氢容量)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金属配位氢化物的主要性能
▪ 化石能源的使用正在给地球造成巨大的生态 灾难-温室效应、酸雨等严重威胁地球动植物的生存
▪ 人类的出路何在-新能源研究势在必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2 氢能开发,大势所趋
因此,高容量贮氢系统是贮氢材料研究 中长期探求的目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超顺磁性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超顺磁性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超顺磁体是指相比于自由空间中的磁导率,它们的磁导率更高。
这种材料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些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已经为基础理论和应用领域带来了很多新的重要进展。
本篇文章将探讨超顺磁材料的研究以及未来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超顺磁材料的研究超顺磁性材料的研究是基于强磁场(通常为几十千高斯)下的电子能级和自旋构型的变化而进行的。
超顺磁性的来源是材料中的电子团簇结构和自旋交互作用。
超顺磁性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超顺磁性的来源、机理、调制、操控和应用等方面。
如何制备超顺磁材料?超顺磁材料最先是由合成有机分子材料实现的。
在这些材料中,含唾液酸基团或芳香多环芳烃基团的聚合物分子作为超顺磁性中的电子吸附剂。
同时,具备平面共轭结构的物质旋转翻滚,形成电子空穴和富电子区,产生半阻挫效应。
这类材料具有结构复杂、性能多样、能移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
后来,各种无机材料,如硅酸盐、纳米颗粒和碳纤维等也成为了超顺磁性材料的研究对象。
超顺磁性材料的性质超顺磁性材料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超磁导率。
超磁导率是这些材料的一个特殊性质,它可以比较好地解释超顺磁材料的磁性质。
超磁导率是指材料的磁感受率相比于空气或真空中的磁感受率大或相等的现象。
超磁导材料的磁化率是正的,而不像传统的铁磁体那样开始下降。
由于超顺磁体有很强的磁导率,它们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超顺磁性材料的应用超顺磁材料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具体包括:1.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放射性、无创伤的医学诊断技术,它通过超顺磁性材料对生物体进行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在肿瘤、心脏病、脑损伤等方面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储能由于超顺磁性材料具有高磁导率和大自发磁化等特性,它们被广泛用作储能材料。
固态电池、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中使用的电池都利用了超顺磁性材料。
3.永磁体超顺磁性材料中的永磁体与传统永磁体相比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更大的自旋方位差异,因此在永磁体的应用领域有很大的潜力。
储氢材料调研报告
储氢材料调研报告
《储氢材料调研报告》
一、引言
随着全球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备受瞩目。
储氢技术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环节,而储氢材料的发展则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储氢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储氢材料概述
储氢材料是指能够吸附、吸收或储存氢气的材料。
它们可以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固体溶解等方式储存氢气,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常见的储氢材料包括金属氢化物、碳纳米结构、金属有机框架、氢化物等。
三、储氢材料的研究现状
1. 金属氢化物
金属氢化物是最常见的储氢材料之一,可以通过调控合金组成和微观结构来提高其储氢性能。
目前,氧化镁基金属氢化物和LaNi5等金属氢化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 碳纳米结构
碳纳米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活性位点,是理想的储氢材料。
石墨烯、碳纳米管及其衍生物在储氢领域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3. 金属有机框架
金属有机框架是一类新型多孔材料,由金属离子和有机连接体组成,具有调控孔隙结构、化学稳定性和多种储氢机制的潜力。
四、展望与挑战
储氢材料的研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储氢量、吸附/解吸温度、循环稳定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通过材料设计、合成技术和储氢系统的完善,储氢材料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综上所述,储氢材料是实现氢能利用的关键环节,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将对氢能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期待通过这份调研报告,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储氢材料的创新与应用。
功能材料介绍PPT
现代社会对研制新一代材料提出了结构和功能相结 合的要求。即材料不仅能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而且具 有特殊功能或多种功能。同一构件、设备、器件可能 是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结合。如航天航空器既有特 殊结构材料,又有特殊的功能材料。
分类: 很难有统一的认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中国在商周处于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湖北隋县出 土的编钟、西安青铜马车都反映当时中国冶金技术水 平和高超的制造工艺。
公元前13-14世纪,人类开始使用铁。3000年前的 铁器比青铜器更为普遍,人类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到春秋末期,中国的生铁技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如生铁退火而制成的韧性铸铁以及生铁炼钢技术发明, 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大发展,对农业、水利和军事的 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推动了世界的文明与进步。
6、扩展功能材料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尖端技术与民 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材料的发展史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材料的发展导致时代变迁。 人类的历史曾以使用的主要材料来划分,如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等。
早在10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头做工具,使人 类进入旧石器时代。大约1万年前,人类能对石头进行 加工,使石头成为精制的器皿和工具,从而进入新石 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用毛皮遮身。8000 年前,中国开始用蚕丝做衣服。4500年前,印度人开 始种植棉花,这些都标志着人类使用材料促进人类文 明进步。此外,人类还使用竹、木、骨等原始天然材 料,不经或稍许加工而制成工具或用具。这是材料发 展的初始阶段,其特点是人类单纯选用天然材料。
人类还处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粘土成型, 在火烧固化而得到陶器,用作器皿或装饰品。陶器的 出现,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促进。在烧制陶器的过程 中,又偶然发现了铜和锡,实际上是铜和锡的氧化物 在高温下被碳还原的产物,进而生产出色泽鲜艳且能 浇铸的青铜,使人类进入青铜时代。这是人类较大量 使用金属的开始。希腊、印度、埃及和中国都在公元 前30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
储氢材料概述PPT课件
。
四、储氢合金的应用
(一)制取储运氢气的容器
用钢瓶储存氢气或液态氢的缺点颇多。而改用储氢合金制作储存氢 气的容器,重量轻、体积小、储气密度高、不需要高压及储存液氢的极 低温设备,能量损失很少,安全可靠。
。
稀土镧镍系储氢合金
典型代表:LaNi5 ,荷兰Philips实验室首先研制 特点:
活化容易 平衡压力适中且平坦,吸放氢平衡压差小 抗杂质气体中毒性能好 适合室温操作
经元素部分取代后的 MmNi3.55Co0.75Mn0.47Al0.3(Mm混合稀土,主要成分 La、Ce、Pr、Nd)广泛用于镍/氢电池
化石能源的使用正在给地球造成巨大的 生态灾难-温室效应、酸雨等严重威胁地球动植物的
生存!!!
人类的出路何在?-新能源研究势在必行!!!
。
1.2 氢能开发,大势所趋
氢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元素,资源无 穷无尽-不存在枯竭问题
氢的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零排放,无污
染 ,可循环利用
氢能的利用途径多-燃烧放热或电化学发电 氢的储运方式多-气体、液体、固体或化合物
氢,并放出热量;逆向反应时,金属氢化物释
氢,吸收热量。这样,只需要改变温度与压力,
就能使反应向正向或逆向反复进行。达到金属
(合金)储氢或释氢的日的。当然,不是任何金属
或合金都只有上述的功能,所以发现合适的金
属和合金是获得储氢材料的关键问题了。
。
3.1 金属氢化物储氢
理想的、有使用价值的储氢合金,必须具备如下的条件: (1) 吸氢能力高,即能吸尽量多的氢; (2) 储氢时生成热应尽量小,便于释氢时的温度不必太高。
储氢合金的研究论文
储氢合金的研究1 储氢材料的研究背景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
目前,世界能源消耗还是以煤、石油、天然气之类的矿物能源为主,但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一方面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使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的威胁,另一方面,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如全球变暖、淡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等诸多灾难,形成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发展,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因此发展可再生的无污染的新能源迫在眉睫。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能源消耗巨大,能源利用率不高,能源结构也不合理。
2009年,中国风力发电量达到了25.8亿瓦,超过了德国的25.77亿瓦,仅次于美国35亿瓦;2020年,中国将投入足以实现年发电量150亿瓦的风力涡轮机,成为世界最大的风能生产国。
尽管在新能源领域有了大规模的增长,但风力发电量只占据中国电力消耗总量的1%。
为缓解和解决能源危机,科学家提出资源与能源最充分利用技术和环境最小负担技术。
新能源与新能源材料是两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能源的发展必须靠利用新的原理来发展新的能源系统,同时还必须靠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才能使新系统得以实现,并提高其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发展新能源材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新能源材料是指能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所需的关键材料,主要包括:储氢合金为代表的储氢材料,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材料,质子交换膜电池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材料,硅半导体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和以铀、氘、氚为代表的反应堆核能材料等。
而其中氢能由于其高效性和清洁性有望成为未来的理想能源,并成为各种能量形式之间转化的最优良载体。
其优点主要有:(1)氢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元素,资源资源丰富,无穷无尽-不存在枯竭问题;(2)氢的可再生性可通过水的分解循环-永无止境;(3)氢的燃烧值高,高于所有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物是水,可实现零排放,无污染,是最环保的能源;(4)氢的燃烧能以高效和可控的方式进行,且燃烧稳定性好,燃烧充分(5)氢气具有可储存性,这是与电、热最大的不同,且氢的储运方式较多,包括气体、液体、固体或化合物;(6)氢是安全能源氢的扩散能力很大,不具毒性及放射性氢能的使用主要包括氢气的制备,储存和能量转化,而氢气的储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