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章末优化总结

合集下载

管理基本原理

管理基本原理

在学习制定战略的时候,很多西方企业都给联想做了榜
样,和接触最多的是Intel和微软。柳传志认为这两家公司
最成功的地方是公司战略设计的成功。
联想管理“三件论”
(二)学了“三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学会带队伍。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知易行 难”,能制定战略为什么做不到呢?主要的原因是“带队伍” 没做好。怎样让你的兵爱打仗;怎样让你的兵会打仗;怎 样让你的兵组织有序,也就是有最好的队型,作战最有效 率——是带好队伍的三个要点。
(3)开放性观点
系统必须不断与外界交流物质、能量、信息,
才能维持。 (4)环境适应性观点
系统不仅要能够被动地适应环境变化,还要 能够主动地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于自身发展 的需要。
(5)综合性观点
系统目标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系统实施方案 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小结:系统原理
系统是综合体
综合性
整体性
系统 原理
系统的分类
1.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开放系统、闭合系统
2. 按系统组成要素的自然属性:自然系统、人工 系统
输入
处理
(物质、能量、信息)
输出
(物质、能量、信息)
反馈 开放系统示意图
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
(1)整体性观点 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
关系要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达 到整体最优。管理必须有全局观点。 从系统目的来讲:局部与整体之间多数一致。 从系统功能来讲: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即:“1+1>2”。
其实,这在当时用的都是最笨的办法,即及时清理库存,尽量准 确地掌握代理销售的情况。根据“库存”和“销售”,及时 调整向供应商的订货。在当时,联想的销售量不大,一年 仅十几万台,所以用这种办法还是有效的。

中学教职工评优、晋级一票否决制度范文(4篇)

中学教职工评优、晋级一票否决制度范文(4篇)

中学教职工评优、晋级一票否决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学教职工的评优、晋级工作,提高评优、晋级工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根据《公务员法》、《职称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门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评优、晋级的原则第二条评优、晋级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如下:(一)民主公开原则:评优、晋级应当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

(二)激励引导原则:评优、晋级应当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优秀教职工,激励全体教职工共同进步。

(三)独立评议原则:评优、晋级应当由独立的评议委员会负责,评审会议的成员应当独立客观、公正公平。

(四)综合考评原则:评优、晋级应当综合考评教职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业绩,注重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发展。

(五)服务育人原则:评优、晋级应当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重点关注教职工在育人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六)法律法规原则:评优、晋级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确保评优、晋级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第三章评优、晋级的条件第三条评优、晋级的条件包括以下方面:(一)个人教学成绩:获得学生的良好评价,教学水平达到或超过学校规定的要求。

(二)科研项目成果: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果。

(三)教学科研论文:发表高水平教学科研论文,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四)教学奖励荣誉: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奖励或荣誉称号。

(五)职称评定:通过职称评定,获得高级职称。

(六)其他条件: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优、晋级规定,符合其他评优、晋级条件的。

第四章评优、晋级的程序第四条评优、晋级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一)个人申报:教职工根据学校的要求,向学校提交评优、晋级的申报材料。

(二)材料审核:学校组织专门的评审小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评审会议:学校组织独立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委员会成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学术水平和评审经验。

(四)评定结果: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确定评优、晋级的人员名单,并将结果公布在学校内部。

2024年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范例(4篇)

2024年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范例(4篇)

2024年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范例第一章:综述教务处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部门之一,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组织,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学生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本计划以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为主线,围绕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学生发展指导、各项管理规范制定等方面展开。

第二章: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1. 加强教研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制定教研计划,开展教师业务培训或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提高教师的学科水平和研究能力。

2. 推进信息化教学管理。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提供教师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化教学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督导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课堂观摩制度,定期组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供专业的评估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

第三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制定师资培养计划,加强师资队伍的岗位培训和专业发展。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研修班和讲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制定师德师风考核标准,加强对教师的监督与引导,倡导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形象。

3. 增加师资招聘力度,优化师资结构。

通过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教育专业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第四章:优化课程设置1. 开展课程评估与调整工作,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

组织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调查评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课程进行改进和调整。

2. 加强选课辅导,帮助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发展个人特长。

组织开展选课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课程选择指导,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兴趣和能力。

3. 推广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章末优化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新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章末优化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新课件
章末优化总结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临界状态与临界值 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一个特定状 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即为临界状态,相应 的物理量的值为临界值,临界状态一般比较隐蔽,它在一定条 件下才会出现.若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 语,常为临界问题.
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 弛的临界条件
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 FT=0 当物体在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 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外力最大 加速度最大与 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外力最小时,具有最 速度最大的临 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 界条件 界状态,所对应的速度便会出现最大值或最小 值
出临界条件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如图所示,质量 m=1 kg 的光滑小球用细线系在质量为 M=8 kg、倾角为 α=37°的斜面体上,细线与斜面平行,斜面 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g 取 10 m/s2.试求:
(1)若用水平向右的力 F 拉斜面体,要使小球不离开斜面,拉力 F 不能超过多少? (2)若用水平向左的力 F′推斜面体,要使小球不沿斜面滑动,推 力 F′不能超过多少?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2)小球不沿斜面滑动,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是细线对小 球的拉力恰好为 0,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37°=ma′ a′=gtan 37°=7.5 m/s2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a′=67.5 N. [答案] (1)120 N (2)67.5 N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第四章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第四章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
在满足工程承包合同条款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施 工项目的成本计划,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 费用支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及时纠正偏差,总结经验,保证施工项目目标的实现。 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项目成本的变更,是 全过程的控制。包括对可能引起项目成本变化因素的 控制(事前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事 中控制),当项目成本变动实际发生时对于项目成本 变化的控制(事后控制)。
费用
①实际成本线并未超过预算成本线,但 实际数据点呈连续上升排列。
时间
费用
② 实际成本线始终位于计划成本线的一侧 A. 位于上侧:
一是预算成本偏低而导致的计划成本不合理; 二是计划成本制定的不合理但与预算成本无关。
时间
费用
B. 位于下侧:
一是计划成本制定的合理性问题; 二是会不会造成行低劣而导致反攻或影响后续作业的问题。
作详细地的成本分析报告,并向各个方面提供不同 要求和不同详细程度的报告,确保实际需要的项目变 动都有据可查;防止不正确的、不合适的项目变动所 发生的费用被列入项目成本预算。
(四)成本诊断
包括成本超支量及原因分析,剩余工作所需成本 预算和项目成本趋势分析。
三、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
1. 反应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2. 是企业增加利润和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3. 有利于推行项目经理项目承包责任制 4. 可为企业积累资料,指导今后投标
例4-2: 某项目进展到21周后,对前20周的工作进行了统计 检 查,有关情况列于下表。
问:1. 简述挣值法的基础理论; 2. 求出前20周每项工作的BCWP及20周末的 BCWP; 3. 计算20周末的合计ACWP、BCWS; 4. 计算20周的CV与SV; 5. 计算20周的CPI、SPI并分析成本和进度状况。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解:
首先求解熟练工和非熟练工的边际产量函数:
MPS= Q/ S=300-0.4S MPU= Q/U=200-0.6U A: S=400,U=100时:
MPS=140,MPU=140,PS=10,PU=5 MPS/PS =14 < MPU/PU =28 故非正确决策
B:
MPS/PS=MPU/PU
PS·S+PUபைடு நூலகம்U=5000
Q = f ( L, K)
两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一、等产量曲线
•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能相互替代的 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Q = f (L,K)
• 等产量曲线表明,技术水平一定,要素价格一定,则两种要素 的任一组合对产量无差异
两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等产量线的特点
B2
• 即:K = M / PK-PL×L / PK
• 移动:货币成本M增加,等成本
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货币成本 M减少,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 移动。
O A2 A A1
L
• 斜率:-PL / PK
三、生产要素最佳组合
• 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 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这个
MRTSLK = PL/PK = MPL/MPK
第三节 成本概述
一、生产函数与总成本曲线
• 从实物形态到价值形态。
• 总成本曲线 (例见书P82)
• 总成本曲线:一定时期内厂商在各
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 总
能达到的总成本点的轨迹。

• 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 本
方倾斜的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

第四章教学目标:能说出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价值取向总结

第四章教学目标:能说出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价值取向总结

1.能说出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功能;2.能描述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布卢姆、加涅、巴班斯基、奥苏贝尔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并分别做出简要评析;4.能用自己的话阐述我国教学目标的分类;5.掌握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原则和一般步骤;6.能准确陈述教学目标,并能把握陈述时应注意的问题;7.自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一份教学目标;8.掌握教学实践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误区及其改进策略。

人的活动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

马克思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教育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因此,教学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即每一次教学活动,每一堂课,甚至每一个教学言语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目的,这就是教学目标。

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认为:目标就是预期的结果;2.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R.E.Tyler)认为:形形色色的行为方式的变化,就是教学目标;3.有学者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教和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对教师来说这是教授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目标。

4.有学者认为: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可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下基础上的,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

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二是教学目标是在当下的基础上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

三是教学目标以一定的教学活动为依托。

四是教学目标是一种更加具体的、微观的概念,有些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从概念可以看互联网,教学目标是在当下基础上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

因此,教学目标具有预期性的特点。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该在学生现有水平基础上和学生能达到最高水平之间进行教学努力。

中药炮制学第四章

中药炮制学第四章

包括炒药机、炙药机、煅药机、蒸药锅、煮 药锅等。
工艺流程优化
优化目的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优化方法
对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采用新技术、 新设备、新工艺等。
优化效果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物料消耗,减少 废品率,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优化实例
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连续生产,实现炮制 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安全性评价
对中药炮制品进行毒理学、药理学等安全性评价,以确 保用药安全。
不合格品处理措施
重新加工
对于不合格的中药炮制品,可以采取重 新加工的方法,使其符合质量标准。
销毁处理
对于严重不合格或无法重新加工、降 级使用的中药炮制品,应进行销毁处
理,防止流入市场。
降级使用
在不影响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可 以将不合格品降级使用,但应注明并 限制使用范围。
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通过炮制处理,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 的毒性,提高用药安全性。
02 炮制方法与分类
净制与切制
净制
净制是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主要是去除药材中的杂质、 非药用部位和霉变品,使药材达到药用净度标准。常见的净 制方法有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和切等。
切制
切制是将净选后的药材进行软化处理,切成一定规格的片、 段、块、丝等,以便于有效成分煎出和提高煎药质量。切制 时需注意药材的质地、硬度和药性,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法 。
05 炮制工艺与流程
净选加工流程
净选目的
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位,保证 药物纯净度。
净选方法
挑选、筛选、风选、水选等。
净选标准
遵循《中国药典》或地方炮制 规范。
净选设备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本章优化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本章优化总结

【答案】
AD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过关检测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2.力的处理方法 (1)平行四边形定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可知,F合是研究对象m受到的外 力的合力;加速度a的方向与F合的方向相同.解题时,若
已知加速度的方向就可推知合力的方向;反之,若已知合
力的方向,亦可推知加速度的方向. 若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产生加速度,可用平行四边 形定则求F合,然后求加速度.
专题二
物理图象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物理图象信息量大,包含知识内容全面,好多习题已知条
件是通过物理图象给出的,动力学问题中常见的有Ft及a F等图象. (1)a t图象,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分析每一段的运动情 况,然后结合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2)Ft图象要结合物体受到的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
速度,分析每一时间段的运动性质.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3)a F图象,首先要根据具体的物理情景,对物体进行受 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两个量间的函数关
系式,由函数关系式结合图象明确图象的斜率、截距或面
积的意义,从而由图象给出的信息求出未知量.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物体 A、B 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 为 MA、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μA、μB,平行 于水平面的拉力 F 分别拉物体 A、B,测得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图象如图中 A、B 所示,则( ) A.μA>μB C.MA>MB B.μA<μB D.MA<MB

质点运动和加速度的变化

质点运动和加速度的变化
质点在曲线上的 运动方程
加速度方向 与大小描述
质点在曲线上的 变化规律
加速度变化 对系统性能
影响
应用于机器人、 汽车等领域
曲线形状对 加速度的影

详细分析不同曲 线的影响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计算
01、 微积分方法求解加速度
推导加速度的函数表达式
02、 加速度大小与方向描述
描述质点在曲线上的变化规律
03、
匀速直线运动中,加 速度恒定,速度保持 不变;变速直线运动 中,加速度不断变化, 速度随之变化。
质点运动规律
01、
牛顿第一定律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质点会保持其状态 直到受到外力作用
02、
牛顿第二定律
质点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 比
03、 04、
● 02
第二章 质点在直线运动中的 加速度变化
针对加速度变化,需要调整控制算法以保 证系统稳定性
03、
创新实践
通过创新实践,可以更好地应对加速度变化所 带来的挑战
04、
加速度变化对系统设计的影响
优化系统性 能
合理设计系统参 数,优化系统性

多学科协同
需要多学科协同 合作解决加速度 变化带来的挑战
提高工作效 率
通过优化系统结 构,提高工作效

● 05
第五章 质点加速度变化对系 统设计的影响
加速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01、
响应速度
加速度变化会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可能 导致反应迟缓
02、
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加速度变化的影响, 需要设计稳定的控制系统
03、
能效性
加速度变化会影响系统的能效性,降低系统的 工作效率

第四章 数列(章末小结)高二数学课件(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数列(章末小结)高二数学课件(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方法指导 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进行运算.
方法总结 (1)等差数列中利用等差中项将已知等式化简求出基本量,注意由 判断出使得 取最大值时的项数;(2)等比中项有两个值,注意在等比数列中偶数项的符号一致,奇数项的符号一致.本题考查了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题型3 裂项相消法求和
[解析]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当 时, ;当 时, ,经检验, 也符合上式, .又 , .
题型探究·悟思路
, ,∴数列 是以5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方法总结 注意由 求 时,分两步完成后要判断 是否符合当 时的式子,若符合可统一为一个式子,若不符合则需要分段写出.
长,因此每一段铁丝总是前面的相邻2段之和),依次为1, , , , , , , , , ,以上各数之和为143,与144相差1,因此可以取最后一段为56,这时 达到最大,为10.
我们看到“每段的长度不小于1”这个条件起了控制全局的作用,正是这个最小数1产生了斐波那契数列,如果把1换成其他数,递推关系保留了,但这个数列消失了.这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和斐波那契数列发生了一个联系. 在这个问题中, ,这个143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前 项和,我们是把144超出143的部分加到最后的一个数上,如果加到其他数上,就有3段可以构成三角形了.
题型7 数列的单调性
例7 已知数列 中, ( , 且 ).
(1)若 ,求数列 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值;
(2)若对任意的 ,都有 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方法指导 (1)先代入 的值,构造函数判断其单调性,再求出最大项和最小项;(2)先构造函数判断 的单调性,再由条件列出不等式,求出实数 的取值范围.
题型2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例2
(1) 设数列 为等差数列,其前 项和为 ,已知 , ,若对任意 都有 成立,则 的值为( ).A. B. C. D.

分散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分散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分散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及功能特点。

2. 掌握分散控制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 学会分析分散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了解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分散控制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和参数设置。

2. 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分散控制系统进行模拟与调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

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简单的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及分散控制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协作。

3. 培养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创新实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类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新技术和新知识充满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散控制系统基本概念:介绍分散控制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应用领域。

教材章节:第一章 分散控制系统概述2. 分散控制系统组成原理:讲解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分析各部分在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原理3. 分散控制系统功能特点:阐述分散控制系统的优点,如可靠性、实时性、灵活性等,对比集中控制系统,加深学生对系统特点的理解。

教材章节:第三章 分散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特点4. 性能指标与系统优化:分析系统性能指标,如稳定性、快速性、精确性等,介绍优化方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高二数学选修1-2全册课件2、4章末

高二数学选修1-2全册课件2、4章末

第四章


[解析] 小美的工作安排如下:
先用3分钟洗水壶,然后烧开水用10分钟;在等水开的 过程中,再洗茶壶、洗茶杯、取茶叶,做这三件事情总共 需2+5+1=8(分钟),少于水烧开所需时间,水开了后就 沏茶,共用了3+10=13(分钟).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四章


[例2]
《数学1》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中的“集
人 教 A 版 数 学
题的途径,开阔了知识视野,增强了创新能力,结构图区
别于流程图,主要描述了一个静态的过程,描述系统的结 构,同样,结构图明了、直观地表达各种系统结构,有利 于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章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完成一件事情,怎样规划安排才能用时最少,用费 最省,路线最近等,像这种用最少的投放,获取最好的效 果的一类问题叫做统筹与优化问题. 2.解答统筹与优化问题,要注意联系实际,把题目中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四章


人 教 A 版 数 学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章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四章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四章


[例1] 小美招待客人,要烧水沏茶. 洗开水壶要3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 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要用5分钟,
人 教 A 版 数 学
拿茶叶要用1分钟.
小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要用21分钟. 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怎样安排,多少分钟能沏好 茶?
第四章


章末归纳总结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四章

2013年人教地理选修2课件:第四章章末优化总结

2013年人教地理选修2课件:第四章章末优化总结
洋输送和大气输送热量之和,故②曲线应为总热
量输送;在北半球高纬度,由于海洋结冰现象,
海洋基本无法向北输送热量,大气输送成为热量
输送的主体,由此可以判断,①曲线为海洋输送,
③曲线为大气输送。
【答案】第(1)题,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
成高低纬度的热量差异,这是大气环流形成的根
本原因;另外,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也是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形成的原因之一。而盛行风
又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太阳辐射和
地球运动就成为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
量的根本原因。
第(2)题,在图中三条曲线中,总热量输送应是海
章末优化总结
章 末 优 化 总 结
知识体系构建
高考真题赏析
章末综合检测
知识体系构建
高考真题赏析
(2009年高考安徽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 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 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 ”。完成(1)~(2)题。

(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 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 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 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高中地理】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章末检测 人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章末检测 人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检测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加龙河是法国五大河流之一,在吉伦特河口注入大西洋。

古时,该河向东通过南运河沟通地中海。

当时可满足各类船只穿梭于地中海与大西洋,整个航运水系涵盖328座各类船闸、渡槽、桥梁、泄洪通道和隧道等,创造了世界现代史上最具辉煌的土木工程奇迹。

如今,该航运水系已不再运送货物,其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读图完成1~3题。

1.当时开挖南运河的主要目的是()A.建设新的交通要道B.扩大贸易范围C.促进内陆经济发展D.增加运输量2.加龙河主航道上建有多个船闸的原因最可能是()A.方便引水灌溉B.建立排洪通道C.平衡水位落差D.缓解航道拥堵3.今后该航运水系的利用方向最可能是()①作为排污通道②发展旅游业③蓄积径流灌溉农田④打造文化教育基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冲淤量是一个河段淤积量与冲刷量的差值,冲淤量>0,以淤积作用为主;反之则以冲刷作用为主。

下图示意黄河下游花园口水文站1961~2018年累积冲淤量(以1960年为基数)及含沙量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4~5题。

4.与图中含沙量和冲淤变化过程相吻合的是()A.甲阶段含沙量快速上升,河床淤积加重B.乙阶段含沙量强烈波动,冲淤频繁变换C.丙阶段含沙量低位稳定,河床冲刷为主D.全阶段含沙量相同年份,河床深度相近5.小浪底水利工程在花园口上游约10千米处,其投入使用的时间可能是()A.1977年春B.1977年秋C.1999年春D.1999年秋“国运盛国威壮,喜神州处处沐朝阳,看西气东输,巨龙蜿蜒;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千秋伟业,南水北调,燕赵牧马饮长江!”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句中所描述的我国的重大事件中,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①西气东输②三峡工程建设③南水北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7.我国建设众多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根本原因是()A.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不匹配B.经济快速发展造成资源的需求量增大C.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D.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下图为横跨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调水工程示意图。

2013年人教版物理选修3-2全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本章优化总结

2013年人教版物理选修3-2全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本章优化总结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电磁感应
解决运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问题,应从功和 能的观点入手,分清电磁感应过程中能量转
化关系及能量转化与做功的对应关系,然后
列出功能关系式求解. 例3 (2011· 高考上海卷)电阻可忽略的光滑平 行金属导轨长s=1.15 m,两导轨间距L=0.75 m,导轨倾角为30°,导轨上端ab接一阻值R =1.5 Ω的电阻,磁感应强度B=0.8 T的匀强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电磁感应
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阻值r=0.5 Ω,质量 m=0.2 kg的金属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
从轨道上端ab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在
此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Q1=0.1 J.(取g =10 m/s2)求:
图4-4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电磁感应
(1)金属棒在此过程中克服安培力的功 W 安; (2)金属棒下滑速度 v=2 m/s 时的加速度 a. (3)为求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 vm, 有同学解答 1 2 如下:由动能定理,W 重-W 安= mvm,……. 2 由此所得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并 完成本小题;若不正确,给出正确的解答.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电磁感应
来分析,有些图象问题还要画出等效电路来 辅助分析. 例2 (2012· 北京东城区高二质检)如图4-2所 示A是一底边宽为L的闭合线框,其电阻为R.
图4-2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电磁感应
现使线框以恒定的速度v沿x轴向右运动,并穿 过图中所示的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
L<d,且在运动过程中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电磁感应
于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作用,从而使闭合电路或 电路中可动部分的导体发生了运动. 例1 在光滑水平面上固定一个通电线圈,如图 4-1所示,一铝块正由左向右滑动穿过线圈,那

2013年中图地理选修4课件:第四章本章优化总结

2013年中图地理选修4课件:第四章本章优化总结
________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2)乡村集市上进行交换的主要商品有哪些?(至
少写四种)
(3) 由 该 图 可 知 乡 村 集 市 多 分 布 于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等处。
(4)影响集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解析:(1)乡村集市是指乡村按约定时间,定期或不 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名 称有集、市、场、墟等,由于受集市规模和习惯等 因素影响,有三天一集,五天一集,一周一集等时 间不等。(2)乡村集市所销售商品和农村居民关系密 切,大部分服务农村、农业、农民。(3)该县乡村集 市多分布于交通路口,乡政府所在地及大型村落。 (4)集市的形成有自发的,也有人为规划的,主要受 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物质来源、经济发展水平、 传统习惯及行政规划等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在构成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中,由人工 创造和建设的是( ) ①自然系统 ②人类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居住系统 ⑤支撑系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3)如果你是评审团的成员,你关注的基本内容 是( ) ①人居硬件环境 ②人居软件环境 ③家庭环 境 ④邻里环境 ⑤社区和城市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答案:(1)约定时间
不定期Biblioteka (2)日常用品、 (3) (4)地
农药、化肥、农副产品、农机用具等。 乡政府所在地 交通路口 大型村落
理位置、交通条件、物质来源、经济发展水 平、传统习惯和行政规划等。
关于“城市交通合理组织”的理解
1.合理组织的目的:为居民和外来人员提供安 全、快速、方便、舒适的出行条件。 2.合理组织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各种城市交 通运输方式的作用,换乘方便;在城市各功能 区之间建立便捷的交通联系;花费相对低廉, 服务到位;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高峰期的交通 压力;可便捷地进出所在地城市;利于提高城 市的经营效率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配套文档:第四章章末优化总结 Word版含答案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配套文档:第四章章末优化总结 Word版含答案

章末优化总结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目前人们已致力于争辩、开发新能源,同时对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进行更有效、更合理的利用。

随之,高考在该类问题上也经常涉及。

本考点主要围绕煤和石油的化工生产进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设问,主要考查煤和石油的加工方式、产品及应用,突出化学与可持续进展的联系,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2021·高考山东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亲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受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解析]A项,聚乙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塑料老化是发生了氧化反应。

B项,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前者主要为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CO,后者主要是以煤为原料制取液体燃料。

C项,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而碳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 项,粮食酿酒要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淀粉先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2。

[答案] D(高考题汇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21·高考浙江卷,7-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B.(2021·高考浙江卷,7-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削减酸雨产生的措施C.(2022·高考浙江卷,7-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D.(2011·高考福建卷,6-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解析]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都是化学变化,纳米银粒子的聚集只是物质的聚集状态发生转变,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

4投资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4投资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刘红忠《投资学(第二版)》P132 第三章习题答案黄飞云1. 答: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针对某个特定的信息集投资者无法持续地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时间和风险报酬的收益率;三者的区别在于所针对的信息集不同,从而对于持续的超额收益率可获得条件有不同结论,见下表:2. 答:序列相关检验和对技术分析的交易规则的检验是对弱式有效市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的两种方法。

① 序列相关检验序列相关检验是指检验股票价格的自相关性(Autocorrelations ),即检验股票在第i期和第j 期价格变化的相关系数。

如果自相关性接近于0,那么股票价格变化就是不相关的。

序列相关检验的实证研究不支持弱式有效市场假设的成立。

Fama 对1957年年底~1962年9月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自相关性进行检验,它们的自相关系数绝大多数都落在-0.1和0.1的区间内,表明它们的自相关性是不显著的。

② 对技术分析的交易规则的检验所谓技术分析的交易规则,是指根据历史的价格信息总结出来的交易策略,对技术分析的交易规则的检验,就是检验投资者通过这些从历史价格信息中总结出来的交易策略能否获得持续超额收益。

尽管对技术分析的交易规则的检验,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投资策略。

但是,对许多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显示单纯依靠历史的价格信息归纳出的技术分析法不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的超常收益率。

所以,对技术分析交易规则的实证检验支持弱式有效市场假设的成立。

3. 答:残差分析法是进行半强式有效市场实证检验最早和最普遍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市场模型计算股票的实际收益率:r it =αi +βi r m t +εit ,其中αi +βi r m t 是依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衡量的股票正常收益率,残差项εit 用于衡量股票的超常收益率,从而AR it =εit =r it -(αi +βi r m t ),分别计算若干种股票在t 期的平均超常收益率和若干种股票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超常收益率:ARR t =1/n ·∑AR it ,CAAR=∑ARR 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某摩托车生产企业,上年度生产摩托车的投入成本为 1 万元/辆,出厂价为 1.2 万 元/辆,年销售量为 1 000 辆,本年度为适应市场需求,计划提高产品档次,适度增加 投入成本,若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为 x(0<x<1),则出厂价相应的提高比例为 0.75x,同时预计年销售量增加的比例为 0.6x,已知年利润=(出厂价-投入成本)×年 销售量. (1)写出本年度预计的年利润 y 与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 x 的关系式; (2)为使本年度的年利润比上年有所增加,问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 x 应在什么范围?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通话 2 小时,两种方案的话费分别为 116 元、168 元. 3 3 3 (2)因为 fB(n+1)-fB(n)= (n+ 1)+18- n-18= =0.3(元)(n>500), 10 10 10 所以方案 B 从 500 分钟以后,每分钟收费 0.3 元. (3)由题图知,当 0≤x≤60 时,有 fA(x)<fB(x). 当 x>500 时,fA(x)>fB(x), 880 当 60<x≤500 时,由 fA(x)>fB(x),得 x> , 3 880 即当通话时间在( ,+∞)时,方案 B 比方案 A 优惠. 3
答案:A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章末检测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 令 t=x2-1,且 y1=t2-|t|,y=-k,在同一坐标系作出函数 y1=t2-|t|,y= -k 的图像,如图所示.
当 k=0 时,函数 y1=t2-|t|,y=-k 的图像有 3 个交点:-1,0,1,相应地,应有 x2 -1=1,x2-1=-1,x2-1=0,则此时方程有 5 个不同实根;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①对于函数 f(x)=x2+mx+n,若 f(a)>0,f(b)>0,则函数 f(x)在区间(a,b)内一定没 有零点. ②函数 f(x)=2x-x2 有两个零点. ③若奇函数、偶函数有零点,其和为 0. ④当 a=1 时,函数 f(x)=|x2-2x|-a 有三个零点.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当 k<0 时,此时-k>0,函数 y1=t2-|t|,y=-k 的图像有 2 个交点,此时 t2-|t|+k 1+ 1-4k 1+ 1-4k 3+ 1-4k 2 2 =0, Δ=1-4k>0, 从而|t|= , 则|x -1|= , 即x= 或 2 2 2 1- 1-4k <0(舍去),则此时方程有 2 个不同的实根; 2 1 1 2 2 当 k= 时,函数 y1=t -|t|,y=-k 的图像有 2 个交点,且 |x -1|= ,则此时方程有 4 2 4 个不同实根; 1 当 0<k< 时,函数 y1=t2-|t|,y=-k 的图像有 4 个交点,从而原方程有 8 个不同实 4 根.从而假命题的个数为 0.故选 A.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设 t=ex,则 h(t)=t2+|t-a|(显然 t∈[1,3]). 当 a≤1 时,h(t)=t2+t-a 在区间[1,3]上是增函数,所以 h(t)的最小值为 h(1)=2-a. 当 1<a≤2
2 t -t+a 2时,h(t)= 2 t +t-a
[答案] A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若方程|ax|=x+a(a>0)有两个解,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1,+∞) C.(0,+∞) B.(0,1) D.∅
)
解析:对 a 分三种情况讨论,画出图像,结合图像求解.分三种情况,在同一坐标系中 画出 y=|ax|和 y=x+a 的图像如图.结合图像可知方程|ax|=x+a 有两个解时,有 a>1.
1≤t≤a . a<t≤3
因为函数 h(t)在区间[a,3]上是增函数,在区间[1,a]上也是增函数, 又函数 h(t)在[1,3]上为连续函数, 所以函数 h(t)在[1,3]上为增函数, 所以 h(t)的最小值为 h(1)=a. 综上可得:当 a≤1 时,g(x)的最小值为 2-a; 当 1<a≤2 2时,g(x)的最小值为 a.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 的方程(x2-1)2-|x2-1|+k=0,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存在实数 k, 使得方程恰有 2 个不同的实根;②存在实数 k,使得方程恰有 4 个不同的实根;③存 在实数 k,使得方程恰有 5 个不同的实根;④存在实数 k,使得方程恰有 8 个不同的 实根.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A.0 C.2 ) B.1 D.3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设 g(x)=e2x+|ex-a|,x∈[0,ln 3],其中 a≤2 2. (1)当 a=1 时,函数 g(x)是否存在零点,若存在,求出所有零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求函数 g(x)的最小值.
[解析] (1)当 a=1 时,设 t=ex(显然 t∈[1,3]), 则 h(t)=t2+t-1, 令 h(t)=t2+t-1=0, -1+ 5 -1- 5 解得 t= 或 t= 都不满足 t∈[1,3], 2 2 ∴函数 g(x)不存在零点.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 由题图可知 M(60,98),N(500,230),C(500,168),MN∥CD. 设这两种方案的应付话费与通话时间的函数关系分别为 fA(x),fB(x),则 980≤x≤60 fA(x)= 3 x+80x>60; 10 1680≤x≤500, fB(x)= 3 x+18x>500. 10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章末优化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网络 体系构建
专题 归纳整合
章末检测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专题一 函数零点与其对应方程根的关系及应用 根据函数零点的定义,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根,判断一个函数是 否有零点,有几个零点,就是判断方程f(x)=0是否有实根,有几个实根.从图形上 说,函数的零点就是函数y=f(x)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函数的零点、方程的 根、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 以解决很多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问题.在高考中有许多问题涉及三者的相互转 化,思考时要多加注意.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解析:①错,如图(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②错,应有三个零点. ③对,奇函数、偶函数图像与 x 轴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其和为 0. ④设 u(x)=|x2-2x|=|(x-1)2-1|,如图(2)要使 f(x)=|x2-2x|-a 有三个零点,∴a=1.
答案:③④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电信局为了配合客户的不同需要,设有 A、B 两种优惠方案,这两种方案的 应付话费 ( 元 ) 与通话时间 ( 分钟 )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 实线部分 )( 注:图中 MN ∥ CD).试问:
(1)若通话时间为 2 小时,按方案 A、B 各付话费多少元? (2)方案 B 从 500 分钟以后,每分钟收费多少元? (3)通话时间在什么范围内,方案 B 才会比方案 A 优惠?
000>0,
2 -60x +20x>0, 即 0<x<1.
解不等式组,得 0<x<0.33. 故为保证本年度的年利润比上年度有所增加,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 x 的取值范围是 0<x<0.33.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专题三 分类讨论思想 1.需分类讨论的情形:(1)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定义的.(2)运用的数学定理、公式 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3)求解的数学问题的结论有多种情况或多种可能 的.(4)数学问题中含有参变量,这些参变量的不同取值会导致不同的结果.(5)较复杂 的或非常规的数学问题,需要采取分类讨论的解题策略. 2.分类讨论的步骤:(1)确定讨论的对象以及被讨论对象的全体.(2)合理分类,统一 标准,不重不漏.(3)逐段逐类讨论,分级进行.(4)归纳总结,得出整个题目的结论.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专题二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有重要和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最 小、最多、最少、最省等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透题意,选择合适的函数模型,建立函数关系式,利 用函数的性质,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已知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采用待定系数法或代入法求出函数关系式,然后去解 其他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1)由题意得 y=[1.2× (1+0.75x)-1× (1+x)]×[1 000× (1+0.6x)](0<x<1), 整理,得 y=-60x2+20x+200(0<x<1). (2)要保证本年度的利润比上年度有所增加,根据题意必须满足
y-1.2-1×1 0<x<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