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管理三重门

合集下载

中国式管理的三个难题

中国式管理的三个难题

来源:网易财经时间:BJT2010-08-0907:27:56张瑞敏:中国式管理的三个难题张瑞敏谈到如何在中国环境下,做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创新今天在这里我想讲三点:第一个是怎么样做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第二,在信息化时代怎样做管理上的创新;第三,海尔自己在商业模式创新上的探索。

中国现在有一个MBA悖论,一开始大家对MBA非常狂热,只要有了MBA的学生、受到MBA的教育企业管理一定能够上去。

当然MBA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有一个MBA“退烧”的问题,用了之后觉得不像期望的那么高。

主要原因是MBA案例大部分是国外案例,很少有中国自己的,中国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自己的管理,改革开放后中国主要是学习日本的管理方法,而不是管理模式,比如像丰田这种管理模式。

引进MBA还有一个是不是水土相服的问题,我自己也感觉到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难题1:怎么样做适应于中国国情的管理?去年11月我去美国波士顿,和杰克.韦尔奇专门有一个会谈,谈了很多问题,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韦尔奇如何能够把GE做到世界最大,但是又做到了世界最小。

意思是说他把公司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公司里每一个人又能够充分地发挥、体现自己的价值,其实这是非常不简单的。

在中国很难做到这一点,我请他谈一下他的体会。

他说中国的企业文化和美国有非常大的不同,在美国很多方面可以放权,因为美国的财务制度非常非常完善,完善到了我自己都不了解,里面有非常复杂、非常详细的内容,但是可以帮助我把这个企业有系统地推进。

我让员工更多地创新,因为在这个制度下反而会觉得受到很多的束缚。

GE在中国也有很多企业,在中国员工很愿意随意改动一些东西,中国没有一些非常完善的制度,这是两个国家在管理上非常大的差异。

其实我们自己在国外设立工厂或者是和国外公司打交道后,也感觉到中国企业内部的文化和美国、日本的都有非常大的不同。

比如说我们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设立了一个工厂,我们的人过去告诉美国生产线的工人应该怎么去操作,但是过了几天,按照美国的条件可以再改动一下,美国工人就不干了。

中国式管理境界

中国式管理境界

精心整理中国式管理境界又叫管理空间、管理观止、替天行道、道之道或道亦有道(非盗亦有道)。

无论人们是否承认,世界上、宇宙中都有,也应该有一个绝对管理者的存在,否则恐怕就连上帝也解释不清楚我们所了解和认识的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为什么如此有规世界上还有比“道”或者说还有比“物质运动原理”还要宏观、还要伟大、还要绝对的管理者?是的。

那它是什么呢?当然是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其追随者们至今、仍然没能搞清楚,揭示出来的“绝对空间”者也。

何谓绝对空间?世界上、宇宙中还有绝对空间吗?是的,不仅有,而且肯定有、绝对有,或者说绝对、曾经有过,并且在世界、宇宙尚未产生之前就已经有过了,而我们的世界、宇宙正是由“绝对空间”缔造出来的。

大家知道,当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会发生湮灭,并在湮灭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那么,如果“逆变”,力是否也应该能够产生出物质、反物质呢?回之所以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或他们统统是在“绝对的无”的空间之绝对母亲的管理下,受绝对空间母亲的绝对制约。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绝对空间”就是“绝对的无”,宇宙万物又怎么是在“绝对无为”之空间的绝对制约下呢?如此,笔者不就又回到了“空间是物质”或“空间是动力量”的传统力学的层次上?为此,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对这个“绝对空间”有一彻底的认知:“非物质空间”了(非物质空间就是指没有物质的空间或者说被抽调了一切物质的空间)。

或许有人又会说,你说的这种空间在现实中没有,无非是一种“嘉祥空间”而已。

但是,不能不说的事实是,如果空间是一种“有”的话,万物就会失去了“存在”与“运动”或“发展”的地方了,所以空间的本质就是“绝对的无”。

这一点,与传统力学决然不同。

(3)由于空间就是“绝对的无”,所以万事万物才有“有”的可能——是空间的“无”造就了宇宙万物的“有”和“可以有”或“能够有”。

于是,为了得到空间之“无”,万事万物便开始了追求无尽空间(发展空间)的物质运动,而且(5)由于万事万物基本上都能够做到其在空间上的均匀分布,所以其产生、存在、运动具有了规律性、机制性和原理意义。

中国式管理ppt课件

中国式管理ppt课件
适合于稳定的环境,打固定靶 权利义务相当明确,容易了解 有利于教育和学习,传播快速 相对地简单和专业,互不侵犯
客观呆板,缺乏应变力 有例可援,不喜欢创新 按照制度,不容易调整

美国式管理的特征
两年不升迁,就要跳槽 一年的考绩,不好就走 个人为单位,彼此竞争 一切有标准,同工同酬 样样有规定,搞制度化
该走出自己的路来吧。
玄 谓 同观 徼 恒 有 无 名 道
众 之 出其 故 而妙 恒 欲 万 天 名 道

之 玄 异此 无 以 物 地 非 非
门 之 名两 欲 观 之 之 常 常
又 同者 以 其 母 始 名 道
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权在经内是谨守分寸
含义:权在经内表示在上级指示的范围之内,随机应变。 适用:谨守分寸,严守分际的应变,能够令上司十分放心。
例如财务、生产十分适用。
财务管理:人一定要合理的小气,绝对不可以合理的大方。 生产管理:才可以确保一定的品质,保持一定的步调。
权在经外为具有弹性
含义:超过上级指示的范围,但还没有逾越,只是应变的弹性较大而已 适用:对某些弹性较大的工作,采取权在经外这种方式就比较有效。 人事部门:制度+人性化的管理。 设计部门:原则+创意性的设计。
中国人永远不认输,下次再来 一年考核不算什么,时间太短
人生是长期的竞赛,盖棺论定
中国人的复合标准
个人主义却又重视团体,交互主义 没有意见便是很有意见,合起来说 中国人主张合理就很好,中庸主义 最好是:赢的装没赢,输的装没输
中国式管理思想体系

什么是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有什么内容

什么是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有什么内容

什么是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有什么内容中国式管理”究竟为何物?下面就是jy135网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中国式管理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什么是中国式管理?科学无国界,从管理科学的层面来看,管理无所谓中式、美式、欧式、日式的区分。

各国应该应用相同的管理科学,譬如战略工具、生产管理、营销方法等。

但因文化的差异,各国管理哲学有很大的差别。

从管理哲学的层面来考察,大概谁也不会否定中国式管理的真实存在。

所以,从管理科学看,没有中国式管理;从管理哲学看,又有中国式管理。

中国式管理的贡献主要在管理思想、管理观念。

中华文化,以孔、孟为主流,掺以老、庄的自然思想。

而对管理最具影响的,在其注重‘务实’、‘中庸’,以及‘不执着’的态度。

这同时也是中国式企业管理的三大特征。

如果我们把一个企业大略划分为三个阶层,则有:执行层首重‘务实’,只要大家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实实在在遵照既定的计划去执行,便见功效。

管理层除了务实之外,尚须‘不执着’,因为企业内外环境不断变迁,如果凡事依例而行,固执以往的经验,必然无法因应时、空变化所产生的种种压力,为了权宜应变,以求制宜,就应该‘不执着’,这是中阶层主管最重要的一种素养。

决策层既务实又不执着,仍然不足以保证所有决策皆合理,必须切实把握‘中庸’的道理,务求在变化多端的各种状态中,达成其合理的决策。

可见‘务实’、‘不执着’、‘中庸’,一层比一层困难。

‘中庸之道’,代表中华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是儒家融合道家思想的的结晶。

中庸之道的管理,亦即‘中道管理’,就是现代所倡导的‘合理化管理’。

既然中国式管理即为‘中道管理’,我们不妨称之为M理论。

M即‘人’(Man)、‘中庸’(Medium)与‘管理’(Management)的字首。

中国式管理重人,也重视中庸之道,刚好都涵盖在内,尤其从字形看来,它更是左右均衡,十分切合‘中’的特性。

中国式管理的的三大观念支柱中国式管理强调变动性,或者说是弹性。

管理讲义3

管理讲义3

第3讲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一)【本讲重点】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一)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一)三大主轴的内容中国式管理有三个大的主轴,我们一定要抓住。

1.以人为主中国以人为主,西方以事为主。

我们学的一套是以事为主的东西,所以也就不可能适合中国人。

西方人是把事情分割好,然后找人来做这件事。

中国人是把人找来以后,看你的所长,才配给你工作。

西方人是该自己做的自己就要做,自己不会做自己要去学。

中国人不太能够接受说,整个的工作,自己一个人承担。

你给他十样工作,有三样喜欢做他就做,其他七样他都不会做。

你跟他说,这是你的工作职责,他说他知道,但他从不干,爱做的就做,不爱做的,他便称不知道,你拿他没办法。

坦白讲,你要跟中国人计较,最后是你吃亏。

因为你已经活活气死了,他还没事。

西方人是因事找人,因为事情的需要,而去找人;中国人是因人设事,有什么人,给他什么样的工作,所以人一变动,工作就开始要调。

比如某单位有6个人,走了一个,剩余的5个人就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先抓起来,然后把最不喜欢的留给那个新来的人。

谁叫你新来的呢。

像这些你是很难去改变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好改变的,这是大家的想法不同而已,没有对错。

2.因道结合目标一致,道路可以不同这个道字,对中国人影响很大。

我们从古以来就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他不同的路可以走,路很宽广,不只一条,你走你的路,他走他的路,只要目标一致就可以。

中国人不会给你限制得很清楚,很明白,很固定,目标在这里,你要怎么走就怎么走,无所谓。

依靠核心团队企业不是由大家来维持,而是由少数志同道合的人在维持,我们把它叫作核心团队。

我们都讲全员经营,事实上是核心团队在操作。

核心团队决定战术,下边的人只能认同,你没有什么权力可以去更动它,他征求你意见可以,但你过分主动,就很讨人厌。

你不要以为说,“我们迟早会改变成那样。

”“不可能,因为我们有我们的一套想法。

”3.依理应变中国人很重视道和理,比如,人们一开口就说,“你讲不讲道理啊?”而很少说,“你有没有法律依据呀?”你有道理他就听,没有道理他管你是谁说的。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

第一讲究竟有没有中国式治理一、到底有没有中国式治理有三种讲法1、有人认为没有--治理确实是治理,没有中国式、美国式、日本式的区不,只有有效和无效的区不。

因此讲没有中国式治理。

2、有人认为有--治理离不开文化,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治理因此就不同。

因此讲有中国式治理。

3、有人认为:有也对,没有也对--治理的工具是一样的,只因使用的人不一样,因此有的有效,有的无效罢了。

二、不必过分强调中国式治理1、假如为了面子,这没有什么必要。

有确实是有,没有确实是没有,跟随面子没有多大关系。

2、假如为了爱国,这也不是方法。

因为爱国之心人人都应该有。

然而,也不可心盲目强调,讲人家有的,我们也一定要有。

3、假如为了信心,也不该如此。

因为,假如真有中国式治理的话,也要行之有效才行,才能使我们更有信心。

4、谈中国式治理,不是为了标新立异。

因为标新立异是为了表示不一样,这没有什么价值。

谈中国式治理,对人来讲应该是最高的智慧,如此才有收获。

三、认为有中国式治理和没有中国式治理,都有相应的道理1、缘故之一:人差不多上大同小异的。

2、缘故之二:全世界的治理目标都一样,差不多上要把工作做好,赚取利润,达到目标。

然而各国的气氛又是不一样的。

3、缘故之三:治理的工具是通用的。

例如:电脑和报表,全世纪都在用,而且学就会,然而成效却大不相同。

4、站在使用起来巧妙各有不同的观点来看,我们认为--治理是各有一套,特不是中国人。

中国人善于创新,关于一种原则,会因为各自的实际环境而有不同的变化。

四、从硬件看,没有中国式治理1、硬件是指治理科学。

治理科学看得见、摸得着、具体明确。

治理科学全世界都一样。

2、从治理的层面来看,没有中国式、美国式、日本式的区不。

五、从软件看,事实不容怀疑中国式治理的存在1、软件是指治理哲学,它是指人的思想。

治理哲学看不见、摸不首。

各国人的方法不一样,民族性不一样,治理哲学就不同,因此表现的的治理行为也就不同。

2、全世界对物的治理差不多上一样的,因为差不多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治理。

什么叫中国式管理

什么叫中国式管理

什么叫中国式管理?依据大学之道来从事的管理,就叫中国式管理。

就是合理化管理;(各国合理的标准不一样)成功的管理;管理要现代化是自己的管理要现代化,不是盲目移植别人的管理。

管理一定要制度化,但是制度化管理一定不是好管理。

大学之道以前被当做一本修身养性的书,其实他更应该是一本管理书籍。

中国人只理会那些合理的制度,那些不合理的制度,我们根本不理会。

干部就是处理那些依法行不通、模棱两可的事情,依法行得通,员工就处理完了,处理不了的事情找你,你还说依法办理那就是笑话,就是官僚了。

中国的制度可大、可小、可松、可紧。

中国人的思维是有深度、有层次的,而不像外国人的思维是平面的。

美国式管理:(以事为本)1、核心能力本位:中国人会承认运气不好,他就是不承认没有能力;你告诉一个中国人你能力不足,他比谁都火大。

我能力不足,你做给我做看看,你不做给我看就算了,还说我能力不足,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承认我的能力不足。

我们会说,先来回到了,运气不好了,这些不是真心话,是安慰的话,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能力不足;中国人之福气有本事的人,我们不欣赏有能力的人;当我们讲到没人很有能力,这句话机几乎都是不好的话,你要小心哦,他有能力,他很可怕,我们说这个人有本事,有本事我就服了么。

中国人讲我有能力,但是不够;美国人讲,我有能力,就够了,他们比较单纯,我们有能力的人经常死的快,所以说见不得人家好啊,好人不能出头啊,多错了,中国社会,没有一个人会受委屈的,就是你有没有本事而已。

一个有能力的人,他要加上表现的让大家很欢迎,他就是本事;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一表现所有人都要打击他,就表示他没有本事了,只有能力而已了;2、依法办理一刀切法有不周到的地方,法经过文字后就开始扭曲了,完全依照法,就是不负责任了。

中国人是合理处理事情,依法很多人不服,你这什么规定,你家的规定,你这种规定算什么规定。

3、短期考核美国一般是一年考试,中国人是十年、百年。

就一个短期考核,害死后面人。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总裁领导学01 中国式管理的含义一中的意思,是合理。

凡事求合理,是中国人特質。

二中国式管理,便是合理化的管理,务求管得合理。

三应該管的才管,管的方式要合理,即中国式管理。

首先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贵公司是实施中国式管理?还是美国式管理?还是日本式管理呢?中国人最好的答复就是不吭声,不讲话。

我们心里都很清楚,我们不可能完全实施美国式管理,因为美国式管理的特色是紧张忙碌。

美国人都住在二楼,因为他们的卧室都是在二楼。

你去看他们的总裁,忙了一整天,晚上回家是爬着上楼梯的而不是走上去的。

所以你想想,如果是爬着上去的,那就够紧张、够忙碌的,他们都累到没有力气洗澡了。

所以为什么美国人早上洗澡,就是晚上回来连洗澡的力气也没了。

各位,你愿意这么紧张,这么忙碌吗?可是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人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忙碌,就是你慢慢地把自己逼到一条不归路上去了。

美国人一切讲计量,而且求精确。

一天工作我想不止八小时,如果你还相信美国人是“三八制”的话,那就是不太了解美国的实际的状况。

美国人当到经理,一天工作十个小时;当到老总,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

在美国很多CEO早上四点钟就爬起来了,然后开车去上班,他的目的就是去看看他的干部能不能也早一点来,我还没有看过“三八制”的。

当一个人分秒必争的时候他会轻松吗?不可能;当一个人任何数字拿出来都要很精确的时候,他不累吗?那我现在就问为什么他要这样呢?日本式管理就完全不一样了,日本人走的路子跟美国人不一样。

日本人也是长时间在公司,但他们不是在工作。

我不晓得各位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是一个集体主义者,工作的时候一起工作,喝酒的时候一起喝酒,哪怕洗澡也不回家洗,而是与同事一起洗澡,所以各位要了解日本人家里很少有澡堂。

我想我们中国人很不习惯这样,我们工作跟这帮人在一起,打高尔夫球跟其他人在一起,打麻将又有我们的老搭子,干嘛整天只是与同事在一起呢?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的男人,摸黑上班,摸黑回家,小孩在干什么他完全不知道。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难题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难题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难题2007年8月12日中国服装时尚网在不远的从前,中国管理者从对西方式的管理是何等的崇拜和模仿,不过,没多久,我们又掉头又说这西方式的管理不是个东西,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

于是,中国式管理的思想又应运而生(关键是市场有需求),大有全面取代西方式管理之势也。

中国式的管理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孕育而生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可以解决许多中国式的问题,或者说中国独有的问题,但是,以笔者的个人观点来看,这中国式管理却也存在三大难题。

难题一:尊敬中国人敬天敬地,就是不敬人,古语有说是文人相轻,其实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却是人人相轻,开车的看不起走路的,走路的看不起扫路的。

同时,国人不但对在自己之下的人看不起,对在自己之上的人也看不起,总要在心理上找些平衡的,别人发财,一定是坑蒙拐骗,投机倒把。

偷税漏税发得不义之财。

别人升官,一定是黑金开道,对阿谀奉承才升的官。

别人娶美女,总要怀疑这美女在历史上有什么不清白的地方~~~~总之,看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

谁也看不起谁,自然谈不到尊敬这么一说。

不过,国人虽然缺少尊敬别人的习惯,却有着希望别人尊敬自己的强烈心理需求,这个用俗话来说,叫给面子。

在管理工作中,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管理者看不起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也看不起管理者。

都却又同时希望获得对方的尊敬,此为中国式管理的第一难也。

按说这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敬,是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毕竟,这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管理者只有真正尊敬下属,才有可能提升管理绩效,同样,作为下属,对管理者从其职务到个人,也应该尊敬才是,但是,国人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原因何在?国人为什么不习惯尊敬别人?这与国人千百年来的人生价值取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方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差异,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不断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这对生产力发展得以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人与人的关系则强调自由平等(所以西方人非常注重人权)。

在中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讲究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

企业管理“三重门” 破门策略之解.doc

企业管理“三重门” 破门策略之解.doc

企业管理“三重门” 破门策略之解多年以来,由于其特殊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企业在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与缺陷,随着政策环境的转变,市场标准开展已经显得越来越突出。

企业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相似的问题:管理方式多以人治为主,缺乏制度化流程管理,由此形成的管理“瓶颈”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开展。

对于很多外乡企业来说,管理模式如果不随着企业的开展而变革,实现以命令为主导的模式向以分权和责权分配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不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将很难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要实现稳步开展和飞跃也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企业目前正在承受需要突破以下“三重门”的考验。

由于环境这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至使企业也要随之顺应这类变化,而恰恰是许多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并得悉这类信息,不能及时顺应国家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而被市场无情地抛弃。

同时,企业的产品组合不科学,产品线、产品群管理,不少企业盲目追求产品多样化,在选择产品时毫无方案与规律可言,不分品类、不分系统、不分用药人群,眉毛胡子一把抓,辛辛苦苦依靠主营产品赚来的利润全部贴给其他产品用于市场运作,到头来白白辛苦。

由于行业外部环境在不断变换,企业自身的能力却没有相应地提高。

有些企业原来做的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对新的市场拓展模式丝毫不能承受,在管理与销售工作中走了不少弯路,有的甚至被淘汰出局。

“拒绝改变自己的认知”是人性中的一大弱点,思想变革、心灵变革的第一重点就是克服人性的弱点。

一个有活力的企业应该不断承受新事务、新观点、新思想,在变革与创新中不断适应新的环境,获取更多的财富。

【破门策略】:企业对未来开展与政策需要有一些新的规划,宏观调整的主要方向在产品的科研与销售成正比,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科技含量的产品比例要迅速提高,模仿秀最终要被市场淘汰,因此在现有可以调整的时间内,逐步挖掘或者引进新的特效、差异化产品,企业的龙头产品需要有可以控制的。

由于企业所处于的环境不是很成熟,是在逐步标准与创新当中。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主讲:曾仕强★课程提纲——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第一讲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1. 从“风水”看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2. 基本概念之一—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3. 基本概念之二—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4. 基本概念之三—安人的目的在人安己安第二讲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态1. 基本概念之四—明哲保身的理念2. 基本概念之五—化解问题的方法3. 中国式管理的思想形态第三讲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一)1. 引言2.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3. 以人为主的三大原则4. 因道结合,重在企业文化第四讲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二)1. 依理应变,以求时时刻刻都合理2. 合理应变要有要领3.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妙用第五讲树状的组织精神1. 树状的有机系统2. 避免上侵下职3. 员工要安上级的心4. 职位越高弹性就应越大第六讲随时调整的计划方式1. 边做边修改2. 治标和治本并重3. 至诚可以前知4. 提出计划应合理坚持第七讲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一)1. 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概述2. 站在落实计划的立场来执行3. 认清计划的可变与不可变的原则4. 检讨执行的缺失,作为下次计划的参考第八讲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二)1. 采取全面无形的控制2. 建立“对没有用”的考核标准3. 保持“救人而非杀人”的考核心态4. 采取“综合考量”的原则5. 鼓励大家“反求诸己”第九讲圆满的沟通艺术1. 引言2. 妥当性大于真实性3. 采取不同的申诉方式4. 最好做到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5. 站在不明言的立场来名言第十讲圆满的领导风格1. 通过核心班子好办事2. 防止小人当道3. 用情、理、法来领导最为合理4. 最高的境界在促使部属自动自发5. 如何在规定范围内衡情伦理第十一讲合理的激励方式1. 随时随地都应该激励2. 先忠诚再求能力3. 逐渐提升安、和、乐、利的层次4. 由安员工而安顾客5. 情景配合,激励大家随机应变第十二讲中国式管理的发展1. 中国历史治少乱多的原因2. 全世界都向中国式管理学习3. 中国式管理要成为21世纪的主流第1讲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本讲重点】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上)中华民族每七百年大兴盛一次1.什么叫风水风水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中国式管理——娜整理

中国式管理——娜整理

中国式管理概念:台湾的曾仕强先生最早提出“中国式管理模式”一词,即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及心理行为特性,从而达到良好管理效果的管理模式。

中国式管理是真正以人为本的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性化的管理艺术和方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配置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并且使人的知识、品格、体力得到全面发展。

中国式管理的内涵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人本、整合、创新、和谐。

1.人本:人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组织产生成长的基础,也是管理的基本对象。

为此,以人的现实性出发,才能构建有效的管理。

中、西方之间企业管理逻辑“原始起点”的根本性不同在于——西方人管理逻辑的起点是“组织”、而中国人管理逻辑的起点却是“人”。

西方人从“组织”这个起点出发后,由此展开的管理逻辑也就自然成了组织战略——组织计划——组织结构——组织绩效等等管理问题,所形成的是“企业管理学”。

而当中国人从“个人”这个起点出发,它所由此展开的管理逻辑,就成了品德修养——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凝聚和谐等等管理问题,所形成的是“管理者个人的修养学”。

2.整合:对于一个具有人的集合体而言,通过管理的作用,设计适合人发展的组织架构,实现人与人之间力量的“耦合”,而不是相互之间的对立甚至是对抗,关键在于发挥组织的整合功能。

在管理实践中,组织建设与发展,能够影响与制约管理发展的状况。

但是,关键在于要找到一个借以实现这个方向的途径。

而中国式管理所提供的途径是学习。

中国式管理是一种面向个人之间协调发展的组织模式,也是一个支撑、帮助、倡导个体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模式。

3.创新: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生产方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因为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

《中国式管理》(第四讲)

《中国式管理》(第四讲)

《中国式管理》(第四讲)第4讲中国式管理的三⼤主轴与企业⽂化(⼆)【本讲重点】中国式管理的三⼤主轴与企业⽂化(⼆)中国式管理的三⼤主轴与企业⽂化(⼆)依理应变以求时刻都合理依理应变就是要求时时刻刻都合理,中国话叫作适中,就是时时刻刻都命中⽬标。

中也可以解释为合理,所以中庸之道,就是合理化主义。

时刻合法很容易,时刻合理⾮常难。

因为法是死的,道理是变动的,道理随着时空⽽变化。

⼈⼀变道理就会变,事情不同道理也会变,时间不同道理变了,场合不对道理也变了。

所以为什么中国⼈⽼变来变去,因为道理在变,不是⼈在变。

1.不可求新求变,因为变有百分之⼋⼗是不好的中国⼈不可求新求变全世界都可以讲求新求变,只有中国⼈没有资格讲求新求变。

因为欧美⼈不会变,讲求新求变他还是不会变。

⽽中国⼈从⼩就是乱变的⼈,你不敢叫他求新求变。

我们的⽗母教⼩孩是教他不能乱变,从来没有教他求新求变。

中国⼈往往⾃作主张,⾃以为是,不听⼈家的话,你拿他没有办法,这种民族不要乱变。

【案例】《易经》,这本书本来叫《变经》。

后来怕了,因为中国⼈太会变,你不敢叫他变,所以就改名叫《易经》。

这个“易”字很有学问。

现在很多⼈都在学中⽂,他学了半天觉得不错了,应该去买⼀本书来看。

上街看到《易经》,⾮常⾼兴,想⼀定最容易,可回去⼀看,⼀个字都不认识。

所以有时候,我上课他们就举⼿:“⽼师,这本书怎么叫《易经》?”我说:“为什么不能叫《易经》?”“这么难呢!”我说:“那是你错,不是中⽂错。

如果这么难的书,叫作《难经》,⼀本也卖不出去了。

”中⽂厉害就是把最难的叫《易经》,你买回去了然后觉得很难,这是阴阳变化。

其实懂了以后,你觉得是最容易的,你不懂的时候觉得它最难,这很奥妙。

不可求新求变的理由我们不可求新求变的理由,因为变有80%是不好的。

⽐如,创造新的产品,有80%的风险性,这种风险性⾮常⾼。

你不要认为创新就能赚到钱,其实只有20%可以,80%是泡汤的。

虽然不反对求新求变,不可不变,但不可乱变,变在20%⾥⾯,你是成功的;变在80%⾥⾯,你是失败的。

中国式管理的悲哀(职场经验)

中国式管理的悲哀(职场经验)

中国式管理的悲哀(职场经验)中国式管理引起了企业管理界的强烈反响。

令国人振奋、自豪,但细读、分析中国式管理,将会使你感到盲然、惊诧、困惑、悲哀。

对中国企业而言,在管理上一要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二要吸收中国传统管理智慧,三要创新、发展,这没有退路,也没有捷径可走。

中国式管理是花瓶式的管理中国式管理宣称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以儒家文化作为主导,孔孟程朱学说一直主导着国人的心灵,儒家文化的核心道德标准“仁、义、礼、智、信”等,都是非圣人不能达到的高尚境界。

但是我们企业管理者不是圣人,如果非要以这一高标准强加于企业管理者无疑是拔苗助长,那再完美的理论、学说都是纸上谈兵,不具备可操作性。

会导致企业管理往往流行于“口号”、“标语”管理,致使企业执行力不佳。

企业有再好的战略、再好的美景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中国式管理是闭关自守式的管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与世界全面接轨,各行业都面临着全球化竞争和跨文化管理等诸多挑战。

中国式管理高举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作为炫耀的资本。

在我们中国大家总是喜欢拿老祖宗的东西来卖弄、贴金,什么文明古国、四大发明、丝绸之路、地大物博等做起了“天朝上国”的美梦,早在乾隆时期英国派使者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他的卫队,演习欧洲新式的火器操法。

福安康却冷淡地说:“看亦可,不看亦可。

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清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不愿意了解西方情况,所以到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统治集团对敌情的无知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

他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时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两江总督牛筌对英国的火轮船,开始“疑其轮系用牛拉,”而有人将实情告诉相告,仍然“疑信未决”,直到亲眼见到“火轮机关”才“叹而信之”。

如何进行中国式管理看曾仕强《总裁领导学》有感

如何进行中国式管理看曾仕强《总裁领导学》有感

如何进行中国式管理——看《总裁领导学》有感看了曾仕强《中国式管理:总裁领导学》12集的授课视频,觉得受益颇多。

曾教授在视频中详细生动的讲述了中国人的职场生态,以及身居企业高位的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中国企业中,要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白什么是中国式管理。

美国式管理注重效益按时计酬,日本式管理注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这些与他们的社会文化皆息息相关。

假如在中国企业中仍然生搬硬套,必将适得其反。

我认为整个管理教程的精髓就在于“因人而异,外圆内方”。

通常我们会把一个公司大体分成三个阶层,基层员工做到两个字务实,实实在在,规规矩矩一切照规定。

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实实在在,这样的人只能在基层。

当干部,务实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应变力。

干部只要掌握那些不正常的就行了。

对一个干部来讲,什么叫管理,就是抓住差异性。

有什么风吹草动,依法行不通的时候,干部就要出马了。

而最高层的管理者恰恰就是要管理好这两者,既要变通又要有控制全场的能力。

“安股东,安员工,安顾客,安社会大众”是管理者必须兼顾的问题。

股东保证公司的资金状况,假如股东对公司运营状况没有信心而撤资的话,公司的资金状况就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运转,这是致命性的打击。

员工是公司效益的创造者,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言。

而顾客是公司得以生存发展的“衣食父母”。

顾客的概念不同于消费者,顾客是一个公司产品或者服务稳定的购买群体,并非偶尔购买的消费者。

顾客群体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一定要妥善对待,切实地保证服务与产品质量,力求不断扩大顾客群体。

此外,企业的社会形象如听一种活广告,也十分重要。

而对于管理员工而言,管理者必须深谙管理都是在不同的文化会背景中进行的,必须了解管理对象——员工的心理状态和行事规律,也必须明白如何对症下药扬长避短。

一来,中国人有着灵活中庸的处世智慧,对于法律和规则没有绝对的尊崇心。

因此制定繁琐生硬的规则,或是漫天张贴的口号警语,都不可能有较大效果。

当前中国管理制度

当前中国管理制度

当前中国管理制度一、中国管理制度的历史背景中国管理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管理制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管理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完善。

当前的中国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了政府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农村管理制度等各个领域。

二、中国管理制度的体系1.政府管理制度中国政府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了中央政府管理制度和地方政府管理制度。

中央政府管理制度由国务院、各部委、国务院直属机构等组成,负责统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

地方政府管理制度由省级、市级、县级等地方政府组成,负责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管理。

2.企业管理制度中国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了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和民营企业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由国有资本投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监管,民营企业管理制度由经济管理部门等监管。

企业管理制度着重体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和制度。

3.农村管理制度中国农村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了土地管理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

农村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的农村管理制度,正在努力完善村级自治组织的机制,加强对农村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管理。

三、中国管理制度的特点1.政府管理制度的权责明确中国政府管理制度体系中,各级政府的权责相对清晰明确。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范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范围,确保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2.企业管理制度的市场导向在中国的企业管理制度中,市场导向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鼓励企业改善生产力,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农村管理制度的服务型中国农村管理制度的特点是以服务为导向。

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村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当前中国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1.政府管理制度存在权力滥用在中国政府管理制度中,存在某些地区和部门的官员可能会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中国式管理培训课件

中国式管理培训课件

中国式管理培训课件【曾仕强】2011年12月.沈阳中国式治理培训课件总裁领导学主讲:曾仕强目录PI 中国式治理的含意。

P2 第一要有共同的认识。

P3 把自己的岗位做好P4 培养敏捷的第六感P5 先孕育出合用制度P6 在团队中完成自我P7 把能干团队带出来P8 坚持合理的不公平P9 让干部去从事治理P10 把人安排好最要紧P11 凡事务求善始善终P12 无为才能够无不为P1-中国式治理的含义【摘要】美国式治理:紧张忙碌日本式治理:集体主义全世界最好面子的是日本人中国式治理:轻松愉快中:即合理之意,中庸之道即合理主义。

治理的全部意义是管得合理美国人在会议上会不停的讨论,日本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把文字用口头让上司了解他,中国人和上司讲不通,就不哼声,然后把你活活气死。

合理不合理是变动的,不是固定的,西方人合理不合理是固定的,日本人也是变动的。

西方合法确实是合理。

西方人对法是没通过往常想尽方法干扰你,想尽方法找到一条我能够同意的东西,但一旦通过,就全力配合,专门守法。

中国人绝对不遵守不合理的法。

中国人讲话先讲不重要的,把重要的留在后面,因此听到最后,不知在讲什么。

中国人的法律永久少一条,确实是差你要的那一条。

中国人绝对不违法,只是做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

中国人,中国制,中国化差不多上专门宽松的,专门有弹性,没什么文法结构的。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会找理由的人,叫理由专家。

最后找不到理由就不行意思,我忘了。

中国人讲的“合理就合法”的意思是:如果合理而难道不合法,就表示此法全然不合理,那不合理的法还要遵守吗?我们不讲如此才有情,我们讲如此才合情合理,合情的目的是为了合理,把合理再和情跟法拉在一起叫“情理法“,这是专门好用的东西。

中国是凡事都讲合理的国家。

合理能够用一个字代替“安”无一事不合理叫中,没有一项不合理才叫中,样样都合理,中国人是什么情况都要做到合理的地步,这就叫中国人。

企业治理在做四件事:安股东(为资本主制造利益)安顾客(为消费者谋求品质)安职员(为职员谋求福利)安社会(为社会谋求就业)怕了解自己的人,不怕并不了解自己的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化管理三重门
作者: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3年第10期
西方管理学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管理和文化管理几个阶段。

古典管理学主要认为员工是经济人,管理的核心就是围绕金钱和制度来进行的,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员工数量的增加,古典管理学已不适应现实管理的需求,靠僵硬的制度和不断的金钱刺激已无法解决效率的问题,经过管理学重要的霍桑实验后,管理学进入了行为管理阶段。

行为管理学者一致认为员工是一个社会人,不仅仅是经济人。

尊重的需要和各种福利也是员工的主要诉求之一。

所以管理除了制定严厉的制度外,又增加了一些尊重员工的一些措施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除了给员工一些外在报酬外,内在报酬也被管理者纳入了管理哲学中,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到来,行为管理学被更先进的文化管理所取代,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已成为管理者的共识。

制度的制定所达到的管理最终目的就是员工能够自动自发。

就像几千年中国统治者采取的外儒内法一样,内法的目的就是达到对外的道德自觉,一个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能让员工达到慎独。

慎独是儒家修身的最高标准,所谓的慎独就是一个人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个人也能严格地按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

实现员工慎独其实是管理的理想目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所期盼的理想社会,也是一个国家中人民思想素养的最高诉求。

在企业这个组织中如果员工不敢做坏事,是因为怕公司的管理者,这个企业家一定是一个魅力型领袖,他不仅是这个企业的灵魂,也是这个企业员工的教父,这个企业家也肯定是浩然正气的道德坚守者,这家公司是人治管理;如果在一个企业员工不能做坏事,是因为在这个公司没有机会做坏事,这家公司一定是机制制定的非常严格和科学;如果在一个企业员工不愿意做坏事,是因为连想都没有想过,这家公司就达到了员工能够慎独的心治状态。

人治需要这个企业老板非常厉害,但老板厉害是凤毛麟角的事情,魅力型领袖毕竟少之又少,一个企业机制厉害,但机制厉害又会对企业的创新造成极大的杀伤力,一个企业能够达到员工慎独的状态,也就是心治的状态其实就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厉害。

企业一定是给予者,从“给予”的角度看待企业,那些伟大的企业都是在“给予”——给予顾客物超所值的产品,给予员工安定的工作条件和精神激励,给予社会大力的支持和赞助。

正是他们的“给予”,使社会得以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所以要达到员工慎独的心治境界,这个企业一定是一个文化的引领者和社会道德的模范践行者。

人治、法治和心治是管理的三个层次,即三重门。

中国现在看似成功的企业大多是这三个管理层次的某一种选择和三种管理层次的综合体,但无论企业现在多么成功,处于第一和第二种管理层次的企业很难做到基业长青。

早期的中国企业由于创业者的吃苦和拼搏精神,即使靠
人治也能使企业成功,因为社会的竞争环境和所处的时代造就了魅力型企业家的英雄用武之地。

但是面对日益完善的市场环境和市场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面对魅力型企业家的离去,人治已失去了他的生存环境。

心治管理作为管理的最高层次,实现它必须是有完善的制度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行。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西方管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来说,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儒家的慎独就是心治管理境界的表现形式,王阳明的心学及禅宗的明心见性其实都是心治的哲学思想的表达。

我们提倡的中国化管理就是西方的管理科学机制与中国传统哲学管理文化思想的结合,中国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到达心治的必经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