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教你应付公务员面试中的“文言文”

合集下载

检察官入额面试古文

检察官入额面试古文

检察官入额面试古文
在古代,如果有人想要成为一名检察官,必须经历入额面试。

入额面试是通过考察古文能力来选拔优秀的候选人。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古文面试题目:
请根据下文的意思,填入合适的古文词语:
昔日公论曰:“君子之道,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谈及人之修养,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如今社会风气沉沦,人心浮躁,实为忧心忡忡。

吾等之任,当勤勉自持,修身齐家,才可为国家社稷谋福祉。

故当日论所言,当使于今为之。

请填入相应的古文词语,以使文句通顺、完整。

答案:
昔日公论曰:“君子之道,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谈及人之修养,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如今社会风气沉沦,人心浮躁,实为忧心忡忡。

吾等之任,当勤勉自持,修身齐家,才可为国家社稷谋福祉。

故当日论所言,当使于今为之。

公务员面试国学名言(全背了至少提高5分!)

公务员面试国学名言(全背了至少提高5分!)

论语: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治国)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工作中做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交友,交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内在修养,外在压力)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自身技能,外在追求。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借鉴)德不孤,必有邻。

(修身,单位气氛)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做人正派而学识。

)志于道,据于德,用于仁,游于艺。

(做人,内在是立志、品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领导,同事,基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放权的心态;不越权,才能更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艰苦过程,更能磨练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浮夸的学习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细节决定成败)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原则性与灵活)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多分析原因,不盲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求学的心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世界观)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社会氛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工作动机)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要搞封建迷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个人尊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工作方法)言必信,行必果(诚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市场经济,个人修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事前准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经济转型)有教无类(教育保障要一视同仁)道不同,不相为谋。

(原则性)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工作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反思工作)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中庸: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面试素材:古语名句

面试素材:古语名句

面试素材:古语名句面试素材积累古语名句背诵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3、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1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子11、识时务者为俊杰。

——孔子12、三人行,需有我师焉。

——孔子13、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孔子14、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6、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18、命为志存。

——朱熹19、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23、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2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2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26、人无远虑,需有近忧。

——孔子27、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游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30、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一、创新类话题“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

适合作为面试题 的 古语名言警句

适合作为面试题 的 古语名言警句

以下是一些适合作为面试题的古语名言警句: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3.“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这句话对你在工作中有什么启示?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对你在工作中有什么影响?
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对你在职业生涯中的规划有什么启示?
6.“满招损,谦受益。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句话对你在工作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什么启示?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对你在工作中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有什么启示?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对你如何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什么启示?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句话对你在工作中如何实现长期目标有什么启示?这些古语名言警句涵盖了品德、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可以用来考察求职者在这些方面的看法和理解。

一招教你应付公务员面试中的“文言文”

一招教你应付公务员面试中的“文言文”

一招教你应付公务员面试中的“文言文”在准备公务员面试的过程中,有一类题型是让很多考生特别崩溃的,即让考生谈谈对一句文言文的理解。

面对这种情况,心理素质差的考生就直接崩溃,在考场上憋了半天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最后干脆直接放弃。

心理素质稍好的考生也能根据自己的第一理解开始答题,但又不够自信,在答题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对句子的理解,结果答案前言不搭后语,甚至前后相互矛盾。

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会给考官留下比较差的印象,直接影响此次面试的结果。

那么,面对根本读不懂的句子,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下面小编结合例题为大家详细讲解。

【真题展示】例1.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例2.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曾写过一首哲理诗《泾溪》: “泾溪石险人竞慎,终岁不闻倾覆声;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公务员面试当中的文言文有什么特点?一般而言,公务员面试当中的文言文倾向于考察人生哲理,价值观,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话语,而一般这样的文言文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高度对仗,擅长正反对比。

比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了解这个特点之后,我们在遇到文言文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词义的意思,尤其是遇到个别词汇没有把握的时候,完全可以借助对比的这个特点,理解其相对的词即可。

比如“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这是一句文言文,看似艰涩难懂。

但如果我们能稍微沉下心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有四个“远”、“迩”、“高”、“卑”。

这四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远”、“高”一眼就能看明白,就不多说。

“卑”,大家可以想到的,古装电视剧中官员在上级面前自称“卑职”,“卑职”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比您的地位低。

古语引用面试

古语引用面试

公务员面试常见古语引用汇总(一)1、揭示人类社会、客观事物一般规律的哲理。

如: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1991年——指高考选人年份,下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1991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1993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1994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994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1994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1994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1995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林》,1995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1996年)业精于勤,荒手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1996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劝学》,1997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记》1997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1998年)公务员面试常见古语引用汇总(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古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陆游)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冯梦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面试真题文言文答案解析

面试真题文言文答案解析

面试真题文言文答案解析如下所述: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

在很多面试环节中,面试官会提问一些古代文言文的问题,以了解面试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一道典型的面试真题进行解答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问题。

问题:选取以下古文一段,解读其意思并谈谈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论语·子罕第十六》: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傲是容易的。

”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子罕第十六”,是孔子的一句名言。

从这句话来看,孔子提出了对人生态度的要求和忠告。

首先,他告诉我们穷人要有对生活的坚持和乐观的态度,不要怨天尤人。

相反,富人要懂得谦虚,不要因为财富而骄傲自满。

人的贫富状态往往会对心态产生影响,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规律,每个人都应该以人品和品德来评判一个人,而不是仅仅看财富的多少。

对于这段文字,我个人有以下几点理解和感悟。

首先,孔子以生活态度为出发点,告诉我们人在面对贫穷和富有时应该有正确的态度。

贫穷时不应该沮丧抱怨,而应该积极面对困难;富有时不应该骄傲自满,而应该保持谦虚和谨慎。

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其次,我认为这段文字传达了孔子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人性的要求。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无论贫富,都应该以人的品德来评判一个人,而不是仅仅看外在的条件。

钱财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一切,一个人的价值来自于内在的修养和品德的塑造。

最后,我认为这段文字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即人的命运和财富并不是完全由外在因素决定的。

即使是贫穷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累实现富有,而富有者也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失去财富。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将一切归因于外在的因素。

通过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我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

财富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更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修养和品德。

考场上遇到陌生的文言文应如何应对

考场上遇到陌生的文言文应如何应对

考场上遇到陌生的文言文应如何应对考场上遇到陌生的文言文应如何应对就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实际看,大多数考区的中考文言文阅读取材于课内文言课文,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考区从课外选材。

从阅读的终极目的考虑,从课外选材,能更有效地检测出考生真正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如果考场上遇到陌生的文段,我们首先要镇定,不能乱了方寸,更不能放弃。

要知道,课外语段总是跟课内文言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表面看起来跟课文内容不相关的短文,其考查点仍是课内学过的文言知识点,正所谓“材料在课外,知识在课内”。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根据这一要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符合“浅易”这一标准。

课外文言文阅读中的疑难字词,命题人一般会在文后作出简明的注释。

有了如上的认识,我们还怕陌生的文段阅读吗?多读几遍文段,读懂文意,所附的题目自然便可从容应付了。

从山水诗文中可看出古人怎样的'自然意识亲近自然,跟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

“诗经”时代,水草丰茂,树绿花红,植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密切,“人面桃花相映红”绝不是一种联想,而是近在咫尺的真实风景。

人们跟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陶渊明笔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人与自然仍是融为一体的。

唐宋文人笔下,人依然对自然有种亲近感,这样的诗句很多,像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等。

敬畏自然,不作掠夺性开发。

孟子的散文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如“数(cù,密)罟(ɡǔ,网)不入洿(wū,池塘)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即是说孟子反对用细网打鱼,反对在树林生长期入山砍伐,这是为了避免造成生态的破坏,为了使鱼类和树木能够正常生长。

此举正与今天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一致。

事业单位面试文言文

事业单位面试文言文

事业单位面试文言文
在公务员、事业编面试过程中,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结合题意答出一些“金句”,就会给自己增分不少。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 è),其何以行之哉?”。

这句话可用在“诚信”话题有关的地方,它的意思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道他能干点啥。

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小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夫子曾在《论语·为政》中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把诚信意识内化到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中。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句话可用在疫情期间“喜事缓办、丧事简办”的话题中,它的意思是“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俭朴一些好;治丧,与其在仪式上面面俱到,不如发自内心真正的悲痛。

’”。

例如,疫情期间,我们要坚持“红事缓办、白事简办”的原则,正如《论语·八佾( yì)》中所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我们倡议将婚庆、喜宴等延期举办;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有白事的家庭,应积极响应一切从简的原则,丧事简办不聚餐,严格控制参加人数,做好必要的防护防控措施。

申论面试常用文言文汇总

申论面试常用文言文汇总

申论面试常用文言文汇总客服热线:400-7166-007 天宏教育与你一同努力 第 1 页 共 8 页 申论面试常用文言文汇总《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古语

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古语

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古语公务员考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对于许多求职者来说,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是他们实现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了解考试题型和答案,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公务员考试题目,并附上对应的古语答案,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行测题1. 请根据给定的古语填空,完整表达其含义。

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答案:只有了解敌人和自己的实力,才能在战争中百战百胜。

2. 根据下列古语,选择最佳的意义解释。

古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选项:A. 不要浪费光阴,年少轻狂就会消失,到头来只会空悲叹。

B. 不要等闲度日,年少轻狂会让人白头发,最后只会感到悲伤。

C. 不要等闲度日,年少轻狂会让人白发苍苍,只会带来空虚悲切。

D. 不要轻易度过岁月,年轻时的轻狂会白白消磨掉,最终只会空悲伤痛。

答案:A. 不要浪费光阴,年少轻狂就会消失,到头来只会空悲叹。

二、申论题1. 请就以下古语写一篇短文,谈谈对社会发展的启示。

古语: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

答案:人们常说,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这句古语深刻阐述了实践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知识越来越丰富和便捷,但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阅读和理论讨论的层面,那将无法真正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本质、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能。

正如古语所说,“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应用方法。

在社会发展方面,知行合一的观念也可以带来积极的启示。

对于政府而言,只有将政策制定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而对于个人而言,只有将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本文对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古语的简要分析和讨论。

公务员古文面试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古文面试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古文面试题目及答案公务员面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古文面试题目是考察考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务员古文面试题目,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题目一:《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你的启示是什么?答案:《论语》中的这句话提醒我们,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反复练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公务员工作中,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这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工作任务。

题目二: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请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案:这句诗描绘了赤壁之战中的英勇将领周瑜的形象。

诗中的“遥想”字眼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和景仰之情,而“小乔初嫁了”则传递出周瑜的豪杰风范和婚姻生活的美满。

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仰慕和对英雄人物形象的评价,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题目三:清代作家纳兰性德在《木兰花慢》中写道:“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你认为这句诗表达了什么?答案:《木兰花慢》描绘了一个女子因为长期坚守在家庭中而错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这句诗中的“雨打梨花深闭门”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封闭自己的心灵和对外界的远离,而“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则道出了她因为家庭责任而放弃了个人发展和追求的遗憾。

这句诗反映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束缚,同时也呼唤着女性的解放和追求个人价值的重要性。

题目四:明代文学家杨慎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写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你对这句词的理解是什么?答案:这句词描绘了游子思乡的情感和主人公返乡的未知。

词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游子对重返家乡的期待却没有明确的时间点,而“巴山夜雨涨秋池”则描绘了游子离乡已久,家乡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流转。

这句词通过描写游子的思念之情和对归期的期待,展现了游子身处异乡的孤寂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和对归乡的渴望。

2015年河南检察院面试辅导:面试必背论语

2015年河南检察院面试辅导:面试必背论语

2013年河南检察院面试辅导:面试必背论语在公务员面试中,恰当运用古汉语,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资深专家精选了《论语》中与公务员面试相关的部门,供广大考生参考使用。

学而篇第一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第二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进入公务员面试考场前要背熟的名人名言

进入公务员面试考场前要背熟的名人名言

适当地引用一些谚语、名人名言、成语典故会突出考生的文化底蕴,通过所引用内容的深度来衬托自己的成熟。

如考生不小心说错了话,自我解嘲,他说,确实,正如一位名人所说“真理往前面走一步,就是谬误〞,我刚刚显然多走了一步,这样的引用不仅表现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为自己的一时失误找到了理直气壮的解释。

那么,接下来江苏公务员考试网(js.offcn )专家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在进入面试考前要背熟的名人名言。

一、治国篇本治那么国固,本乱那么国危。

三农皆为国之本。

——?管子?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列子•说符?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汉•荀悦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那么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二、安危篇居安思危,思那么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老子?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唐•吴兢三、民本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夫民,别而听之那么愚,合而听之那么圣。

——?管子•君臣上?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明•王廷相四、为政篇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

——宋•朱熹上者,民之表也。

表正,那么何物不正!——孔子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政贵有恒。

——?尚书•毕命?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尹文子?卷上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宋•苏辙?新论中?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宋史•薛极传?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宋•周敦颐?拙赋?以上是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总结的一些名人名言,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要灵活,有技巧的应用。

考生引用名人名言等仍要掌握好度,别让考官把自己当成词典。

公务员面试超级经典用语

公务员面试超级经典用语

公务员面试超级经典用语一、百句经典名言民本篇:1.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2.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3.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4.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

——司马迁5. 百姓因此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

——王安石6.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朱熹7.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明末黄宗羲《原君》8.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管子·霸言》9.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贞观政要·务农》10.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淮南子·泛论训》11. 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孟子12. 人以德为本,官以民为基。

13.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14.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15.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明·黄宗羲《原君》学习篇:16.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孔子18.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程子19.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20.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21.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矣。

——荀子《劝学》22.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明白。

——《礼记》23. 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论语》孔子24. 学而不明白,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自省篇:25. 时时批判自己的缺点,看起来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

公务员面试试讲文言文

公务员面试试讲文言文

公务员面试试讲文言文在公务员面试中,文言文的试讲是一个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对古代文化理解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试讲内容的示例:文言文试讲尊敬的考官,各位同仁,今天我要试讲的是《论语》中的一段经典文言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试讲内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出自《论语·学而》,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学习、交友和个人修养的看法。

解释与分析:首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复习和实践。

通过学习,人们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我,这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其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在这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他认为,朋友的到来是一种快乐,尤其是那些来自远方的朋友,他们的到访更显得珍贵。

这反映了孔子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他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理念。

最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君子应有的品质——宽容和大度。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感到愤怒,他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外界的误解和非议。

这种宽容和大度是君子的重要标志。

总结:通过这段文言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还能够从中汲取到学习、交友和个人修养的智慧。

孔子的这些教导,至今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知,珍视友情,培养宽容和大度的品质,以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结束语:感谢各位的聆听,希望通过今天的试讲,我们能够共同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以及它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影响。

再次感谢各位考官和同仁,我的试讲到此结束。

以上是公务员面试中可能的文言文试讲内容,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申论万能引用古文

申论万能引用古文

申论万能引用古文
大家好,很多参加公考的伙伴在阅读申论题本后附的议论文时,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篇文章写的真好,古诗、古文引用的很恰当!奈何自己知识储备不足......大家在看电视剧时,细心的人会发现:诶,主角使用的是华为手机、XX牌口红、开的是XX汽车等,这些广告都做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古诗文的引用也是如此,大家要做到多写、多读、多改,练得多水平自然而然的也就有所提高。

在后续的素材制作,我会从中小学的课本中的古诗文开始,大家多少都背过,我会简单的说一下诗词释义和引用方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①,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①释义: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使用方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这个范围很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适当引用其中的一俩句,并加以剖析,相信会为你的文字增色不少。

公务员面视最可能出现的古典名句

公务员面视最可能出现的古典名句

公务员面视最可能出现的古典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古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5.激励爱国情感,具有较强人民性。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三国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李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其他暗合时代思想,如民主、科学、和平、发展、以德治国等类名句亦应加以重视。

至于以下几种句子,入选的可能性则不会太大:1、由于历史原因,已不合新的时代旋律的句子。

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

(杜甫)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2.消极、片面,描写失意、彷徨、抒愤的句子。

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神仙传》)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秦韬玉)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文书虽满腹,不值一囊钱。

(赵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3.描写婚姻家庭生活的句子。

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杜甫)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面试93分考生给出的面试需要知道的五十句古语名言

面试93分考生给出的面试需要知道的五十句古语名言

面试93分考生给出的,面试需要知道的五十句古语名言篇幅比较长,建议收藏或者转发。

有哪句需要讨论答案的请留言,粉丝必回。

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原文: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释义: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

执行法令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令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原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释义: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出处:《周易·系辞下》原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4.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出处:《诗经·大雅·文王》原文: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释义: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出处:南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原文: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释义: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6.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出处: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原文:臣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释义:在眼前不可白白流失掉的是时间,遇上了就不可错失的是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招教你应付公务员面试中的“文言文”
在准备公务员面试的过程中,有一类题型是让很多考生特别崩溃的,即让考生谈谈对一句文言文的理解。

面对这种情况,心理素质差的考生就直接崩溃,在考场上憋了半天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最后干脆直接放弃。

心理素质稍好的考生也能根据自己的第一理解开始答题,但又不够自信,在答题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对句子的理解,结果答案前言不搭后语,甚至前后相互矛盾。

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会给考官留下比较差的印象,直接影响此次面试的结果。

那么,面对根本读不懂的句子,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下面小编结合例题为大家详细讲解。

【真题展示】
例1.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例2.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曾写过一首哲理诗《泾溪》: “泾溪石险人竞慎,终岁不闻倾覆声;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公务员面试当中的文言文有什么特点?
一般而言,公务员面试当中的文言文倾向于考察人生哲理,价值观,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话语,而一般这样的文言文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高度对仗,擅长正反对比。

比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了解这个特点之后,我们在遇到文言文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词义的意思,尤其是遇到个别词汇没有把握的时候,完全可以借助对比的这个特点,理解其相对的词即可。

比如“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这是一句文言文,看似艰涩难懂。

但如果我们能稍微沉下心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有四个“远”、“迩”、“高”、“卑”。

这四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远”、“高”一眼就能看明白,
就不多说。

“卑”,大家可以想到的,古装电视剧中官员在上级面前自称“卑职”,“卑职”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比您的地位低。

那么“卑”的意思也就是“地位低”了。

这时候我们发现,“高”和“卑”就是一对反义词,相应的,“远”和“迩”自然也就是一对反映此,那么相对于“远”,“迩”自然也就是“近”了。

除了这四个词之外,还有一个词“自”,“自”可以是“来自于”,也可以是“从……开始”,放到这句话中,“远自迩”,“高自卑”,就可以知道,这句话中,自应该是“从……开始”。

那这句话的意思便一目了然了,即远行一定要从近的地方起步,登高一定要从低的地方开始。

观点可概括为“昭示人们干事创业既要有“登高”、“行远”的目标,志存高远,敢想敢干;又要自“卑”处、“迩”处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懂了关键词的意思之后,对于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就是从字面上去翻译即可。

比如,“泾溪石险人竞慎,终岁不闻倾覆声;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字面的意思即“在水流湍急的险滩,人很谨慎,终年不曾听到有人被水淹的事情,反而是水流平缓没有险滩的地方,却常常有人被水淹没。

”字面上的意思出来之后,道理就很显然了,即“很多时候我们的错误都是由于对环境的麻痹大意造成的。


再比如“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先看这句话的字词,没有太难懂的,那就可以着手字面的翻译了,“勤奋学习就像春天的麦苗一样,不见它每天的增长,日子久了便有所长;不学习就像被用来磨刀的石头一样,每天不见它有所损失,日子久了便有亏损。

”很显然,这是一个对比的句子,突出强调的是勤学,也就是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学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