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砂山过渡带高阻致密储层初步认识
柴达木盆地红沟子油砂矿储层特征及成因探讨
柴达木盆地红沟子油砂矿储层特征及成因探讨赵钦阳;杨元元;季汉成;李宗星;曹占元【摘要】Based on the field outcrop observation,logging description,core test and seismic data.ordinary thinsection,fluorescence thin-section,laboratory tests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reservoir and mineralization elements of Honggouzi oil sand in Qaidam Basin.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Honggouzi oil sand with Neogene upper Youshashan (N21) and lower Youshashan formations exposes in the structural high-part and distributes along the both anticlinal legs.The Honggouzi oil sand with relatively low overall maturity is mainly composed by lithic feldspar sandstone and feldspar lithic sandstone.The corresponding contents of quartz,feldspar and cuttings content areQ38F32R30.The reservoir porosity is 3.10%~ 38.90% with 22.70% on average,the permeability is 0.1 × 10-3 ~10.0× 10-3 μm2.It is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as a medium-porosity and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with a worse quality trend with buried depth.The oil content is 0.12%~ 15.55% with 2.51% on average and it increases with tint increases o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The mineralization elements of Honggouzi oil sand mainly consists of adequate and continuous supply of hydrocarbon source,high-quality reservoir,effective sealing of caprock,alpine and anoxic paleoclimate environment,favorable migration channel and late tectonic uplift.The future explor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regions with porosity greater than 25.00%,permeability greater than 1.0×10-3 μm2,favorable configuration of sand-mud interbedding and thick mudstone near the anticline core.This research could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sands in western Qaidam Basin.%以野外露头、录井描述、岩心、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普通薄片、荧光薄片、分析化验等方法,研究了柴达木盆地红沟子油砂矿的储层特征和成矿因素.结果表明:红沟子油砂矿出露于红沟子构造高点,沿着背斜两翼分布,发育层位为新近系上油砂山组(N21)和下油砂山组(N22);红沟子油砂矿的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石英、长石、岩屑含量为Q38F32R30,整体成熟度较低;储层物性整体随着深度变大而变差,孔隙度为3.10%~38.90%,平均为22.70%,渗透率为0.1×10-3~10.0×10-3μm2,综合评价为中孔、低渗储层;油砂的含油率随着孔隙度、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加,含油率为0.12%~ 15.55%,平均为2.51%;充足而持续的烃源供给、优质的储层、有效的盖层封闭、盆地高寒缺氧的古气候环境、良好的运移通道和较晚的构造抬升是红沟子油砂成矿的必要因素;孔隙度大于25.00%、渗透率大于1.0× 10-3μm2、砂泥互层配置良好、泥岩层较厚、靠近背斜核部的区域是今后的勘探优选目标.该研究为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砂资源的下步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7(024)006【总页数】6页(P60-65)【关键词】油砂矿;储层特征;成矿因素;红沟子地区;柴达木盆地【作者】赵钦阳;杨元元;季汉成;李宗星;曹占元【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柴达木盆地西部(下文简称柴西)一直是盆地的油气勘探黄金区,其内广泛分布油砂矿。
双台子构造带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双台子构造带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王淳【摘要】双台子构造带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的中南部,东邻辽河坳陷最大的生油气洼陷-清水洼陷,具有充足的油气源条件.该地区目的层沙三段埋藏较深,热演化程度较高,有机质丰度高,有利于大量天然气的生成,但该段储层岩性致密,物性较差,储层以低孔低渗型储层为主,在常规测井资料下,运用传统的砂泥岩测井解释方法对该段储层评价较为困难.为此,结合岩心资料和常规测井资料[妇,分析该段致密砂岩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一套适合该段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的技术.【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双台子构造带;沙三段;致密砂岩;测井评价【作者】王淳【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1致密砂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勘探领域,其研究已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层面。
经过40余年的勘探开发,辽河坳陷目前勘探程度较高,以西部凹陷为例,其勘探程度高达71%,在勘探程度高的情况下,致密砂岩领域的勘探已经成为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
在双台子构造带主体及侧翼完钻的S225、S227等井均见到良好油气显示,并且深层试油出气。
为了扩大致密砂岩气的勘探成果,发现规模储量,形成配套的勘探技术,本文从辽河西部凹陷双台子构造带沙三段储层特征的解剖分析入手,分析致密砂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总结有效储层的常规测井评价规律。
1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全岩分析表明沙三段的储层岩性以硅质含量较高的砂岩为主。
在常规测井曲线图上,砂岩的测井曲线特征为:自然伽马低、井眼较规则、光电吸收截面指数在2左右,声波时差较低,地层电阻率较周围泥岩高,在中子密度交会图上,砂岩位于砂岩线附近,中子、密度值较低;泥岩的测井曲线特征非常明显,自然伽马值很高、井眼严重垮塌,在中子密度交会图上泥岩和砂岩距离很大,且密度和中子值很高、光电吸收截面指数大于3;在中子密度交会图上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往右下方偏移(图1)。
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分析及损害机理
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分析及损害机理作者:朱国政孙锦飞张旭孙连爽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3期摘要:致密砂岩储层因其具有低孔、低渗、黏土矿物多样以及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在勘探开发过程中比较容易造成严重的储层损害。
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X-衍射黏土矿物等实验方法,分析研究区储层特征,分析储层敏感性及损伤机理。
伊/蒙混层和蒙脱石的含量较高是形成强水敏和强盐敏的最主要因素,高岭石的存在是引起速敏的主要因素,绿泥石的存在使部分岩样呈弱酸敏性,石英颗粒及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蚀是造成碱敏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低渗油藏;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储层损害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复杂、微裂缝发育以及黏土矿物含量高等特点,在钻井、压裂酸化以及生产作业过程中外来流体与储层相互作用下,极容易引起储层敏感性变化,造成严重的储层损害,进而影响致密砂岩油藏的高效开发[1]。
国内外对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中通常采用行业标准中的岩心流动实验评价方法。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某油田致密砂岩储层段为研究对象,通过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以及压汞测试实验等手段,对目标区块基本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2]。
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天然岩心流动实验评价,开展了储层敏感性的研究工作,分析了储层敏感性损害形成的机理。
一、储层特征1.1岩石学特征通过对研究区块岩石薄片的观察分析数据统计,依据砂岩成分—成因分类方法对研究区岩石类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以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但不同地区岩石类型有所差异。
岩屑及组合对物源区母岩有良好的反映,同时对成岩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控制,特别是对粘土矿物的生成有很大的作用,本次研究对研究区岩屑成分也进行了统计分析。
统计表明岩屑以是变质岩岩屑为主,相对含量占68.86%,其次为岩浆岩屑,占27.83%,二者和为96.69%,变质岩岩屑中以高变质岩岩屑含量最高,占21.83%,岩浆岩岩屑中以喷发岩岩屑含量最高,占17.74%。
致密砂岩油储层测井评价综述
致密砂岩储层作为我国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之一,但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对致密油的认识比较不清晰,定义多样化,不利于各个地区资源对比,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且渗透率低,常规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应用于致密储层评价适应性较差,对于井资料的精度和新测井技术及评价技术的发展依赖性较强[1]。
1 岩性识别及矿物成分计算岩性识别是储层精细评价的基础。
取心分析这种岩性识别方法具有取心方法准确、直观的优点,但是受到取心成本和取心井段的限制。
利用岩屑录井资料识别岩性严重依赖于录井资料质量的好坏,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这两种方法推广范围有限。
在岩性识别上测井资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交会图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电成像图像识别法、神经网络及主成分分析、地层元素测井(ECS)等数理统计方法是测井资料识别岩性常用的方法,其中地层元素测井的识别准确度较高。
通过测井资料计算矿物成分较常用如下两种方法。
其一是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在岩性归位的基础上提取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值,其二是基于研究区矿物类型,构建多矿物模型,并利用最优化数学方法对其进行求解,进而得出研究区的矿物含量。
2 物性特征及测井评价方法现有计算常规储层孔隙度的方法较多,并且精度高,计算结果合理可信。
但是对于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小的致密砂岩层,影响孔隙度计算的因素较多:岩石矿物成分和岩性复杂导致骨架参数无法精确求得,岩石结构经后期改造导致岩石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度低。
为确保所测孔隙度可靠、误差满足行业标准,对测井资料和计算模型有较高要求。
孔隙度的求取一般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或多远线性回归的方法,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对三孔隙度测井曲线响应各不相同,单一参数对孔隙度响应特征不明显,相关性较差,而多元回归大大提高了孔隙度各个参数的相关系数。
由于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一定相关性,利用孔隙度回归渗透率,这是最简单的渗透计算方法,但是该方法的计算准确度较差。
对于致密砂岩储层部分地区也可采用孔隙度计算渗透率,但由于其相关性不是特别大,适用较差,经常不采用此方法来计算。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气藏成藏过程
C T2, N- i Am, N- i
3 0
烅 SHg, i = 烆
( ) 3
∑A
i =1
m, N- i
) ; ) ; 式 中, 个 T2 转换的毛细管压力 , 个 T2 对应的时间刻度 , , N- i MP a T2, N- i m s p c i 为根据第 ( N- i 为第 ( ) ) 个 Am 转换的进汞饱和度增量 , 个 T2 对应的幅度增量 , 无量 SHg, N- i %; Am, N- i i 为根据第 ( N- i 为第 ( 纲。 做出p 即为 T2 谱转换的毛细管压力微分曲线 , 对微分曲线求积分即可得到毛 , SHg, c i- i 之间的关系曲线 , 细管压力曲线的积分形式 。 )为 L ( ) 图1 ( 图1 为由 T2 谱转化得 a 1 井在 3 9 7 2 . 6 2 5 m 和3 9 4 2 m 深度点的核磁共振测井的 T2 谱 , b 到的毛细管压力曲线 。
K- 均值聚类法是 M a c Q u e e n 于1 9 6 7 年提出的 ,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每一个样品分配给最近中 心 1 0] ( :① 将所有的样品分成 K 个初始类 ;② 通过欧几 均值 ) 的类中 , 具体的算法至少包括以下 3 个步骤 [
) 将某个样品 划 入 离 中 心 最 近 的 类 中 , 并 对 获 得 样 品 与 失 去 样 品 的 类 重 里得距离 ( E u c l i d e a n d i s t a n c e 新计算中心坐标 ; ③ 重复步骤 ② , 直到所有的样品都不能再分配时为止 。 2 . 3 贝叶斯判别分析原理和步骤 贝叶斯判别分析是根据已掌握的每个类别的若干样本的数据信 息 , 总 结 出 客 观 事 物 分 类 的 规 律 性 , 建立判别函数 ; 然后 , 根据计算每个样本对应的各判别函数的值 , 使样本归入判别函数值最大的那个总 体 。 贝叶斯判别分析的要求 : 各类别总体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 ; 要决策分类的类别数是一定的 。 ; 。 , 假设已经知道 :① 先验概率P( 对于先验概率P( 如果总数为 N x | ω ② 类条件概率密度P( ω ω i) i) i)
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滩坝储集体沉积特征与非均质性研究
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滩坝储集体沉积特征与非均质性研究何敏;汤军;刘一慧;廖春;柳誉剑【摘要】运用综合地质分析方法结合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对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滩坝相沉积体系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沉积微相的划分和分布规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从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入手、探讨了油砂山油田滩坝相储集体的储集物性特点、单砂体的分布特点和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本区油砂体分布复杂、单砂体联通性较差,但剩余油相对富集,仍然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3(036)004【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油砂山;滩坝相;沉积特征;非均质性【作者】何敏;汤军;刘一慧;廖春;柳誉剑【作者单位】“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柴达木盆地是中生代、新生代时印支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内陆盆地。
盆地西部地区从E1+2~N11经历湖侵后,随西南缘昆仑山脉的大规模隆升,N21开始进人湖退阶段,湖盆沉积中心自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图1)。
油砂山油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拗陷区,茫崖拗陷亚区,狮子沟—油砂山二级构造带,油砂山Ⅱ号大逆断层上盘,油砂山构造油砂沟高点上。
油砂山地区N1~N21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沉积的河流三角洲—浅湖体系。
2.1 岩石学特征油砂山油田滩坝砂岩具有岩性细、储层单层薄的特点。
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颗粒直径主要区间为0.05~0.25 mm。
滩砂单层厚度一般小于1.5 m,坝砂厚度相对滩砂大,但一般小于4.5 m。
储层岩性类型以岩屑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次为长石质岩屑砂岩。
砂岩中石英含量为30%~40%;长石含量多数为25%~35%;岩屑总量为30%~38%。
致密砂岩储层中优质储层的划分及识别方法研究
・
2 0 1 5 年第 3 期 总第 2 0 7 期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W 0R L D W E L L L 0GGI NG T EC HN 0L 0GY
J u n . 2 0 1 5
T o t a l 2 0 7
基 础科 学 ・
致密砂岩储层 中优 质储层 的划分及识别方法研 究
清水洼 陷 沙三段 致密砂 岩储 层岩 性 主要 为砂 砾 岩、 细砂岩 、 含砾 砂岩 , 粒径 主要分 布在 0 . 2 mm 0 . 6 m m, 泥质 含 量 主要 分 布 在 5 . 0 % ~1 3 . 0 %; 属 于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孑 L 、 特低渗储层 , 孔 隙度主要分 布在 9 . 0 % 1 8 . 0 %, 平 均值 为 1 2 . 2 %, 渗 透 率 主要 分 布 在 0 . 3 m D 1 0 . 0 0 m D , 平均值为 4 . 7 m D ; 含油级别主要 以油浸 和 油斑 为主 , 含 油性 的下限标 准定 为油斑 ; 储 层 的电阻 率 主要在 9 . 0 Q・ m~2 5 . 0 n・ m。 1 . 2储层 的 四性关 系
当取 心 岩性越 细 、 物 性越 差 、 含 油级 别 ( 含 油饱 和度 ) 越 低 的储 层 , 电性上 自然 伽 马越 大 、 声 波 时差 越 小 、
作者简介 : 王 团( 1 9 8 7 - ) , 男, 硕士 , 研 究方向: 地球物理测井 , 工作单位 : 大庆 油田测井公 司。
1储 层 的 四性 特 征 及 其 关 系
储层 的 四性 是 指 岩性 、 物性 、 含 油 性 和 电性 , 它 们两 两之 间的关 系称 为储层 的 四性关 系 。这些关 系 既是 建立各 种方 法 的前提 , 也 是解 决 问题 的依 据 。
致密储层的研究
1.2 致密储层研究1.2.1 致密储层的基本特征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岩性致密、低孔低渗、气藏压力系数低、圈闭幅度低、自然产能低等典型特征。
由于不同学者所研究的对象和角度不同,对致密的理解也不相同。
低渗透储层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资源状况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致密储层的标准和界限也会随之变化,因此长期以来致密砂岩储层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明确的定义和界限。
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把低渗透(致密)天然气储层定义为估算的原始地层渗透率为0.1 X10-3 um2或者小于0.1×10-3 u m2(B.E.Law等,1986)的储层。
关德师( 1995) 等在《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 中,把致密砂岩气藏的储层描述为孔隙度低(小于12%)、渗透率比较低( 1 ×10- 3 um2) 、含气饱和度低( 小于60%)、含水饱和度高( 大于40% )。
杨晓宁( 2005) 认为致密砂岩一般是指具有7% ~ 12%的孔隙度和小于1. 0× 10- 3 um2的空气渗透率,砂岩孔喉半径一般小于0. 5 um。
按照我国的标准, 致密储层有效渗透率 ≤0. 1 ×10- 3 um2(绝对渗透率≤1 ×10- 3 um2)、孔隙度≤10%。
另外一般具有较高的毛细管压力,束缚水饱和度变化也比较大,一般储层中的束缚水饱和度都比较高。
张哨楠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束缚水饱和度的分析,束缚水饱和度都在40%以上;在孔隙度为4%~11%的范围内,束缚水饱和度在42%~56%之间变化。
他根据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的统计(表1),用两种方法测试的结果表明束缚水饱和度和孔隙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同样说明致密砂岩储层的束缚水饱和度随着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降低而增高(图1)。
1.2.2 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因类型致密砂岩储层与常规砂岩储层相比具有特殊的特征。
柴西地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及有利储层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1 8 .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柴 达木 盆地是 青藏 高原 内部 新生 代形 成 的最大
组、 下 干柴 沟组 下段 、 下干 柴沟组 上段 、 上 干柴 沟组 、
下 油砂 山组 , 局
部 地 区还残 留有 更新 的地 层 。通 过 资料 可知柴 西地
向四方散 开 , 流速骤减 , 大 量 碎 屑 物质 沉 积 , 形 成 锥 状或 扇状 堆积 体 。冲积 扇相 是广 泛发 育在 柴达 木盆 地西 部地 区 的边缘 相 带 , 主要 形 成 于 盆 地 发 育初 期 和盆 地萎 缩期 , 主要 发育 地层 为路 乐河 组 、 下油 砂 山 组、 上 油砂 山组 和狮 子 沟 组 。构 造 运 动 和 地形 特 征 对 冲积扇 的形 成起 主要 控 制 作 用 , 在 研 究 区冲 积扇 沉积 物 常 以巨厚 的无 规 律 排 列 、 分 选 性 差 的砾 岩 为 特征 , 还 有砂 岩 和 少 量 泥 岩 ( 图1 ) 。冲 积 扇沉 积 中 常 含有碳 酸盐 、 硫 酸盐 等矿 物 , 如方解 石 、 石 膏等 , 它 们 与碎 屑 同时沉 积 。冲积 扇 扇 根 亚 相 , 沉 积 物 为砂 砾 岩叠 置而 形成 的巨厚 层 堆 积 , 电 阻率 曲线 表 现 为 块 状高 阻形 态 , 由 于该 区是 冲 积 扇接 受 沉 积 最 早 的 层位 , 故沉 积 物 含 泥 量 较 高 , 电 阻 率 值 由下 而 上 增 高 。扇 中亚 相处 于 冲积扇 中部 , 分 选和磨 圆差 , 显 杂
柴西地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及有利储层
柴西地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及有利储层陈峰;冯乔;徐明璞;赵吉林;孟凡美;秦宇【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4(30)5【摘要】通过对研究区露头、岩性、测井等特征的研究,将柴达木盆地新近纪上下油砂山组划分出5种重要的沉积相类型:冲积扇相、河流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泊相,并进行详细描述。
依据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画图的方法论,做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
沉积相带是控制储层特征和分布的基本因素。
结合沉积相带图,划出油砂山组储集相带,有利储集相主要是三角州前缘砂体,冲积扇-扇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浅湖滩坝;主要分布在沙西、乌南、咸水泉、月牙山、红沟子、阿尔金斜坡带,而碱山地区的储集相带发育较差。
%Through study on outcrops,lithology,logging features in the studying area,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Ne-ogene Youshashan formtion in Chaidamu basin have been divided into five important types of sedimentary facies,in-cluding alluvial fan facies,fluvial facies,fan delta facies,delta facies and lacustrine facies,and have been de-scribed in detail.By using multi factor comprehensive mapping method based on single factor,plane distribution map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Youshashan formation has beenmade.Sedimentary facies zone is the basic factor for controlling reservoir distribution and bining with sedimentary facies belt graph,reservoir facies belt in Youshanshan formtion have beencircled.Favorable reservoir facie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delta front sand-stone,alluvial fan fan delta distributary sandstone,channel shallow lake beach and daml.They mainly distributed inShaxi,Wunan,Xianshuiquan,Yueyashan,Honggouzi and Aerjin slope belts.While reservoir facies poorly de-veloped in Jianshan area.【总页数】5页(P9-13)【作者】陈峰;冯乔;徐明璞;赵吉林;孟凡美;秦宇【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00;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00;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00;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00;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00;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相关文献】1.柴西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下油砂山组物源与沉积体系 [J], 易定红;裴明利;张菊梅;张丽萍;吴武军;赵凡2.阿尔金斜坡地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分析 [J], 戴林;纪友亮;刘成鑫3.柴西油砂山油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贾磊磊;田玉涛;刘安;段闯;张文超;姚纪明;4.大风山风西构造下油砂山组藻灰岩储层分析 [J], 张勤学;杨乾政;张霞;张越清;贾青丽5.柴西地区上油砂山组咸化湖沼沉积与微生物岩 [J], 王建功;张道伟;白亚东;孙秀建;李翔;王爱萍;张世铭;易定红;杨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砂山油田上干柴沟组藻灰岩储层特征研究
藻 纹层灰 岩纹 层 中含 陆 源碎屑 物质 ,泥质 、粉砂 质等 碎屑物 质含量 低或 不含藻 丝体 ,呈水 平纹层 状 或波状[ 2 ] ,主要 形成 于低 能滨湖 环境 。油砂 山上 干柴 沟组 的藻纹层 灰岩储 层 的储 集物 性最好 ,分 布范 围
最广 ,溶孔 最为发 育 。孔隙度 平均 为 8 ~1 O ,渗透 率大 部 分 大于 1 ×1 0 I n ,最 大 的孔 喉半 径 大 多小 于 5 f m。通 过对 中 2 6 5取 心 井 ( 6 4 2 . 9 3 m与 6 4 2 . 8 2 m 两 深 度点 )观 察 发 现 ,藻 灰岩 层 含 有 油气 , 油气级 别 为油浸 。
・ 2 3 ・
图 2 油 砂 山上 干柴 沟 组 藻 灰 岩储 层 X I - 1 4小 层 沉积 相 图
5 结
论
( 1 )研 究 区主要 藻灰 岩类 型有 藻纹 灰岩 、藻叠层 灰 岩 、藻团块 灰岩 、藻泥 晶灰岩 ,其 中藻 团块灰 岩
白云化 、溶 蚀严 重 ,岩心 内部 含油 。
藻泥 晶灰岩 分布较 普遍 ,具藻 质体 结构 ( 藻丝 体 ) ] 。藻 泥晶灰岩 含 陆源碎 屑 ,主要形成 于低 能滨 一
浅湖 环境 。溶蚀孔 隙中往往 充填硬 石 膏和方 解石 ,易 于形成溶 孔一 溶缝 一 溶洞 型储层 。藻泥 晶灰 岩 的溶孔 溶缝 和构 造缝相 对较 发育 ,是较 重要 的油气 储集 空间 。
件 频 繁 发 生 ,断 层 条 数 可 达 1 0 0多 条 , 从 而 对 研 究 区 藻 灰 岩 的 分 布 产 生 直 接 影 响 。 4 . 2 沉 积 条 件
由于受 同生断裂 控制下 的水 下古 隆起 和滨一 浅湖 过 渡带 物 源 丰富 程度 影 响 ,油砂 山油 田上 干柴 沟 组
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上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但 由于受 沉积 相类 型 复 杂 , 储 层 非 均 质性 强 等地 质
2 沉 积 相 特 征
柴达木盆地 自第三 纪以来 , 基本属干旱气候环 境下的内陆湖盆 , 时而间隔出现短期 的相对湿润气
条件约束 , 目前仍 面临众 多比较突 出的问题。本文
2 8
沉 积 与 特 提 斯 地 质
( 3 )
4 高分 辨率层 序地层学分 析
T . A . C r o s s 的多级 次 基准 面 旋 回划 分 与 对 比技
术属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的研究范畴 , 这一理论 认为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取决 于海平面变化 、 构造沉 降、 沉积负荷 、 沉积通量和沉积地 形等综合 因素制 约的基准面升降过程 , 但是 自 从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学 问世 以来 , 各 研究 者 在 对 各 级次 基 准 面旋 回 的划 分、 时间频率范 围的界定 上并没有一 个统一 、 明确 的标准 , 只是粗略地划分 为短期基准 面旋 回、 中期 基准面旋回、 长期基准面旋 回等。这样 由于每个学
下 的高钙 多 盐 内陆湖 盆沉 积 。
相同沉积体 系域或相域 中发 生沉积 物的体积分 配 作用 , 导致沉 积 物 的保存 程度 、 地层 堆积 样式 、 相
序、 相 类 型及 岩石 结 构和 相组 合类 型发 生 变化 。 上干 柴 沟组 是油 砂 山油 田的重 要 储 层 , 该 油 田
柴 达木 盆地油砂 山油 田上干柴沟 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周 斌 ,汤 军 ,廖 春 ,周金应 ,桂碧 雯 ,刘青文 ,林益康
4 3 0 1 0 0 ;2 . 中国 石 油青 海 油 田分 公 司勘 探 开发 研
中国致密砂岩气主要类型_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_李建忠
综述与评述收稿日期:2012-07-06;修回日期:2012-07-30.基金项目:国家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43-001)资助.作者简介:李建忠(1968-),男,河南辉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部署研究.E-mail:lijizh@petrochina.com.cn.中国致密砂岩气主要类型、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李建忠,郭彬程,郑 民,杨 涛(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致密砂岩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重点之一。
中国致密砂岩气分布范围广,目前已在鄂尔多斯和四川等盆地实现了规模开发;致密砂岩气藏主要有低缓斜坡型、背斜构造型和深部凹陷型3种类型,其基本地质特征表现为以煤系源岩为主,生烃强度高,具有持续充注的气源条件;致密砂岩与烃源岩紧密相邻,大面积接触,以近距离垂向运移成藏为主;源储有效配置形成致密砂岩气大气区,局部富集。
中国致密砂岩气的有利勘探面积约为32×104km2,可采资源量达(8~11)×1012 m3,目前中国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已较成熟,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在中国未来天然气发展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地质特征;气藏类型;资源潜力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12)04-0607-09引用格式:Li Jianzhong,Guo Bincheng,Zheng Min,et al.Main types,geological features and re-source potential of tight sandstone gas in China[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12,23(4):607-615.[李建忠,郭彬程,郑民,等.中国致密砂岩气主要类型、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23(4):607-615.]0 引言致密砂岩气是一种储集于低渗透—特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中的典型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依靠常规技术难以开采,需通过大规模压裂或特殊采气工艺技术才能产出具有经济价值的天然气。
中国致密油(TightOil)的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
2307
2309
2311
5
4
3
2
1
0
0
5
6
7
8
9
10
111213ຫໍສະໝຸດ 141015
15
16
17
18
19
20
20 孔隙度(%)
频率(%) 频率(%)
储集空间以溶孔为主、裂缝发育
40 35 30 25
20 15 10 7.5
5
0 ≤4
33.3
26.0 21.3
40 35.2
31.6
30 25.7
20
9.5
10
沙帐断褶带
有利面积:240km2 地层厚度:400—800m
石树沟凹陷
有利面积:360km2 地层厚度:300—700m
五彩湾凹陷
有利面积:100km2 地层厚度:350—750m
报告内容
一、中国的致密油 二、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云质岩致密油 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长6段砂岩致密油 四、四川盆地侏罗系、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致密油 五、资源潜力
7.1
2.4
0.4
4~6
6~8
8~10 10~12 ≥12 孔隙度(%)
0 ≤0.05
0.05~0.1
0.1~0.3
0.3~1.0
≥1.0
渗透率(mD)
盆地延长组致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直方图
宁66井 1517.41m 长71 长石溶孔、少量粒间孔
宁33井 长7 1674.5m,高角度裂缝
储层孔隙类型以溶孔为主,孔隙度一般4~10%,渗透率一般小于0.3mD
压裂,日产油103.1m3
致密砂岩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评价
致密砂岩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评价摘要:研究油田其构造位置为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带南部,区域构造为一平缓西倾单斜,内部构造相对简单,斜坡带上发育一系列规模大小不一且由东向西倾没的低幅度鼻状隆起构造。
盆地先后经历了中晚元古代坳拉谷、早古生代陆表海、晚古生代海陆过渡、中生代内陆湖盆及新生代周边断陷等五大演化阶段,形成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煤系碎屑岩及中新生界内陆碎屑岩沉积的三层结构。
研究区长9段属深湖浊积扇沉积,砂岩十分致密,地质基础研究十分薄弱,对其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等认识尚不明确。
根据探井和评价井的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对研究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进行分析,并圈定出有利勘探区域,对今后研究区及鄂尔多斯盆地其他区域致密砂岩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延长组;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主控因素;勘探开发近年来,延长组下组合长9段致密砂岩油藏的勘探中有了新发现,但由于长9段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复杂,成藏主控因素尚未明确,因此探明率非常低。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9段致密砂岩油藏的勘探开发前景,在前人致密砂岩油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长9段致密砂岩油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表明:长9段致密砂岩油藏的成藏主要受优质的烃源岩、优越的沉积微相之下优良的储层物性和较高的过剩压力差三大因素控制。
1成藏主控因素分析通过对研究区烃源岩分布、沉积储层和异常压力等的深入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下寺湾油气田长9段致密砂岩油藏成藏主要控制因素有三点:优质烃源岩、优越的沉积微相之下优良的储层物性和较高的过剩压力差。
1.1优质烃源岩是成藏的基础优质的烃源岩是致密砂岩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期沉积的烃源岩和长9期沉积的烃源岩是盆地主要的两套生油气烃源岩,具有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埋藏深度适中,有机质类型好且含量丰富,成熟度高等特点。
乔庄油田沙三中储层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乔庄油田沙三中储层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沙三中储层位于山西油田乔庄油田区,是该区域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
然而,该储层结构复杂,储层特征不稳定,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带来了挑战。
因此,对该储层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储层的性质和规律,提高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薄片分析、物性测试等手段,深入研究乔庄油田沙三中储层的岩石组成、孔隙结构、渗透性等特征,探明其地质特征和规律,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野外地质调查:通过现场观察和样品采集,了解研究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基本情况。
2.岩石薄片分析:对采集的岩石样品进行薄片观察和分析,研究其组成、结构、孔隙类型和分布等特征。
3.物性测试:通过物性测试,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指标,分析储层的物理性质和渗流特征。
4.数据分析与成果展示:通过对野外调查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对储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展示,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区地质特征和规律。
四、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乔庄油田沙三中储层的组成、结构、孔隙性质和渗透性等特征,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对于油气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和科学管理能力。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侏罗系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识别及分布预测
第31卷 第1期2024年1月Vol.31, No.1Jan.2024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侏罗系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识别及分布预测刘浩杰1,张昌民2,盖姗姗1,于文政1,李进1,袁海涵1,张莉2,刘洪平2(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物探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22; 2.长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100)摘要:深层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规律复杂,地质甜点预测难度大。
为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如何准确识别与预测井间储层成岩相亟需深入研究。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侏罗系超深层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成岩相识别及分布预测研究,认为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与交代作用,可划分为强溶蚀+绿泥石包壳、中等溶蚀+自生高岭石、中等钙质胶结溶蚀、强钙质胶结及压实致密等5种成岩相。
基于测井资料,利用岩石物理参数、物性参数对储层成岩相类型进行了综合识别,确定其垂向分布规律。
研究发现强溶蚀+绿泥石包壳和中等溶蚀+自生高岭石这两种优势成岩相主要位于三角洲主干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储层物性较好,是油层发育的主要部位。
基于成岩相与地震纵波阻抗的对应关系分析,发现优势成岩相纵波阻抗相对较低,可通过纵波阻抗的数值分布特征预测优势成岩相分布。
因此利用三维地震纵波阻抗反演成果开展了成岩相分布预测,根据纵波阻抗与不同类型成岩相对应关系落实了优势成岩相发育区。
结果表明,优势成岩相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的Y301—Y302井区以及西北部Y1井区,呈局部连片分布发育。
储层成岩相识别可以为超深层地质甜点的分布预测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成岩作用;永进油田;准噶尔盆地文章编号:1009-9603(2024)01-0013-10DOI :10.13673/j.pgre.202211031中图分类号:TE122.2文献标识码:ADiagenetic facies ident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of Jurassic ultra-deep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inYongjin Oilfield , Junggar BasinLIU Haojie 1,ZHANG Changmin 2,GAI Shanshan 1,YU Wenzheng 1,LI Jin 1,YUAN Haihan 1,ZHANG Li 2,LIU Hongping 2(1.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engli Oilfield Company , SINOPEC , Dongying City , Shandong Province , 257022, China ;2.College of Geosciences , Yangtze University , Wuhan City , Hubei Province , 430100, China )Abstract : Deep-buried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have strong heterogeneity and complex distribution patterns , which makes it diffi ‐cult to predict geological sweet spots in those reservoirs. In order to achieve efficien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 it is urgent to re ‐search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diagenetic facies of reservoirs among the well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istri ‐bution prediction of diagenetic facie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core , well logging , and 3D seismic data based on the diagenesis of Ju ‐rassic ultra-deep reservoirs in Yongjin Oilfield , Junggar Basin. I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diagenesis types of reservoirs mainly in ‐clude compaction , cementation , dissolution , and metasomatism ,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diagenetic facies , such as strong dissolution with chlorite enclave , medium dissolution with authigenic kaolinite , medium calcareous cemented dissolution , strong收稿日期:2022-11-2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金字塔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金字塔结构魏新善;彭宇慧;罗顺社;任军峰;邵艳【摘要】致密砂岩气是大面积多藏分布、受浮力作用影响很小的天然气聚集,"甜点"是相对高产富集区。
引入金字塔结构对致密砂岩储层与"甜点"分布的内在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指导勘探开发部署。
基于国内外典型致密砂岩气盆地大量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数据,结合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勘探实践,认为致密砂岩储层孔渗分布是一种自组织形式,具有多层次金字塔结构。
致密砂岩储层一般发育10%-20%由常规储层组成的相对高产"甜点",而"甜点"应该成为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应首先集中财力物力寻找这类"甜点"。
致密砂岩储层和"甜点"储层开发中应采用不同的技术方式。
致密砂岩储层用大型压裂改造储层,"甜点"储层可考虑采用水平井自然能量开发,减少储层伤害。
【期刊名称】《非常规油气》【年(卷),期】2016(003)005【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致密砂岩气;致密砂岩储层;金字塔结构;甜点;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作者】魏新善;彭宇慧;罗顺社;任军峰;邵艳【作者单位】[1]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8;[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4]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致密砂岩气藏早在1927年发现于美国的圣胡安盆地,距今已有80年;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投入开发,当时称之为隐藏气藏,距今已有50余年[1]。
2000年以来,在非常规油气聚集地质理论、井筒压裂、多井型开发等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全球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日益受到重视,生产的油气已成为全球油气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致密砂岩气产量约占全球非常规气的75%。
目前,全球已发现或推测有70个盆地发育致密砂岩气,美国已在23个盆地发现了900多个致密砂岩气田,可采资源量为13×1012m3,可采储量为5×1012m3,生产井超过10万口。
子洲气田山2段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下限确定
子洲气田山2段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下限确定
高干;张银德;朱玉杰;张城玮
【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
【年(卷),期】2015(0)2
【摘要】根据子洲气田山西组山2段为特低-超低孔、特低-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综合运用实测物性数据、毛细管压力资料、实测水膜厚度及单井试气结果等资料,采用测试法、经验统计法、压汞参数法对储层下限进行综合研究,确定了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确定了储层的最小流动孔喉半径,山2储层的孔隙度下限为3.5%,渗透率下限为0.1×10-3 μm2,最小流动孔喉半径为0.15 μm,从而为山西组山2储层的进一步合理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下限数据.
【总页数】4页(P104-106,110)
【作者】高干;张银德;朱玉杰;张城玮
【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00;“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2
【相关文献】
1.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下限值的确定
2.三角洲前缘亚相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与有利成岩相带:以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气田山23段砂岩为例
3.低孔低渗
砂岩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研究——以子洲气田山西组山23段气藏为例4.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山1段为例5.子洲气田山
2^3段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砂山过渡带高阻致密储层初步认识
【摘要】油砂山K41标准层以下属于滨浅湖-半深湖沉积,高阻层段基本不含油,岩性为灰、深灰色钙质泥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储层特性差、含油级别低,在油田历次的储量复算过程中均未包含K41标准层以下高阻层段。
2013年油砂山油田加强对过渡段致密储层的研究和试采力度,采用过路老井恢复和产能建设相对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对过路套损老井进行上返层调,另一方面结合产能建设加深钻探,并结合压裂和酸化储层改造措施,证实该段致密储层具备一定生产能力。
【关键词】高阻致密;物性;储量
一、油田K41以下过渡带高阻致密储层概况
油砂山油田K0标准层以上为盖层,岩性以棕黄、棕红色泥岩为主,K0~K5标准层之间为储油层,K5以下为本区生油层,上中下形成一套完整的生储盖组合。
K41标准层以下属于滨浅湖-半深湖沉积,高阻层段基本不含油,岩性为灰、深灰色钙质泥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储层特性差、含油级别低,在油田历次的储量复算过程中均未包含K41标准层以下高阻层段。
从K41标准层-K51标准层之间本次整体划分为14-16三个油组。
二、过渡带生产现状及认识
1、生产现状
2013年油砂山油田过渡带老井压裂5井次,压裂投产2井次、酸化投产两井次。
截止目前过渡带累计增油2866.51吨,截止2013年底累计增油3222吨。
不仅取得很好的增油效果,同时也展现出致密储层后期挖潜的广阔前景!
2、过渡带油井物性初步认识
由于对该段致密储层前期缺乏研究,四性关系不明确,有利储层的划分标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仅根据试采结论和射孔层的电测解释结果初步判断(见表1),有利储层的电性标准为:深感应值主要范围在在7-21欧姆米,深侧向值主要范围在7-30欧姆米,物性标准:声波时差只主要范围分布在210-260μs/m,自然伽玛低值,自然电位有负偏移,补偿密度和中子低值。
三、过渡带砂体分布及储量初步估算
从油砂体展布及储层物性看(见图1),过渡带14、15油组储层物性、砂体展布性较好,为过渡带致密储层的主要含油砂体。
16油组油砂体展布性相对较差、有利储层相对较少。
根据目前过渡带生产油井射孔层物性标准,确定油层深感应值高于7(欧姆米),深侧向值高于7(欧姆米),声波时差值高于210μs/m。
对尕斯油田过路井及油砂山油田钻穿K41油井共44口井进行精细地层对比和测井二次解释,分别绘制51张小层油砂体分布图和3张油组叠合图。
根据目前的认识成果,初步确定过渡带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Ⅰ、Ⅱ断块,含油面积1.5平方公里,平均单井钻遇油层厚度26m,主要含油层段分布在14和15油组,16油组有利储层相对较少。
采用容积法,参考油砂山油田13油组的油层特性标准,计算过渡带地质储量209万吨,为油砂山油田后期纵向的扩展和挖潜提供了新思路。
四、下步开发思路
目前过渡带生产3口油井均分布在油砂砂体厚度较厚区域,油井平均井距270m左右,2014年计划在该区域继续布井,加大对过渡带有利储层的地质研究,结合试采结果尽快落实储层四性关,为后期的致密油动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黄衍候. 1991年6月.青海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初步开发方案.1996年12月.油砂山油田发开设计方案
[2]朱长春刘纪泉.2003年12月.青海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储量计算报告.
[3]王琳赵国梅等.2003年12月.油砂山油田石油探明储量复算报告.
[4]加内什C.萨克尔,阿普杜勒.萨塔尔编.2001.油田注水开发综合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