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观测 - 第4期

合集下载

无缝线路位移观测

无缝线路位移观测

三、利用观测资料计算锁定轨温的变化
1、利用准直仪测量无缝线路位移。 目前,对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的监测主要
利用钢轨位移测量准直仪测量无缝线路位移。 (1)、观测桩法原理:对于某一特定长度为L的
钢轨,当轨温变化幅度为△t 时,其自由伸缩△L 为△L=al△t
无缝线路长轨条,因中间接头被焊接,钢 轨两端被扣件及防爬设备扣紧,不能自由伸缩。当 轨温升高△t时,相当于被压缩了一个△L。
五、观测桩法的应用优势对于工务维修部门 来讲,观测桩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1.理论简单易懂,适合一线职工学习应用;
2.观测仪也较为简便。作为主要观测仪器的 准直仪,相当于一个简化的经纬仪,稍有测量常识 的人均可操作;
3.计算分析简单,即使不懂其原理,也可根 据位移量对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进行分析,找出 存在的问题,确定无缝线路状态,为养护维修提供 依据,非常适合一线使用。
(3)、锁定轨温和钢轨长度是相关统一的。 设计无缝线路时,锁定轨温定下来了,钢轨 长度也就随之定下来了。无缝线路铺设锁定 之后,要想保持锁定轨温不变,就必须保持 钢轨长度不变。如果钢轨伸长了,就意味着 锁定轨温升高了;钢轨缩短了,则意味着锁 定轨温降低了。一旦锁定轨温偏离了设计范 围,就会给无缝线路的受力状况带来不良影 响。
1、无缝线路钢轨的位移与列车运营状况及轨 温有关,因此在观测时要同时记录当时的轨温数值 及列车运营概况。
2、从无缝线路的受力状况来看,有些观测桩 的钢轨是有伸缩位移的,有的观测桩处的钢轨不应 有伸缩位移。这要依据观测桩的位置与轨温变化状 况来定,这一点在观测与分析数据时一定要注意。 应事先制出相应曲线与表格,以便观测与分析时心 中有数。
(5)、位移观测桩采用路肩永久性浇注.
3、观测组织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1.概况1.1 工程概况这个项目是一项大型的建筑工程,旨在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大楼。

该建筑将包括商业和住宅用途,是当地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基坑概况该项目需要进行基坑开挖,以便为建筑物的地基做好准备工作。

基坑的深度将达到20米左右,需要进行支护工作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1.3 工程地质概况该项目的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软,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监测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4 环境概况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周围有许多居民和商业企业,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来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进行噪音、粉尘和污水处理等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基坑支护及施工方案为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支护措施,包括钢支撑、混凝土墙和土钉墙等。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挖孔桩、土钉墙和钻孔灌注桩等,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们还将采取噪音、粉尘和污水处理等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监测目的、范围、依据、原则及监测内容3.1 监测目的:本次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3.2 监测范围:本次监测的范围包括公司生产厂区及周边区域,主要监测点包括废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等。

3.3 监测依据:本次监测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公司环境保护标准以及国家环境监测标准等。

3.4 编制原则:本次监测的编制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可比性等原则。

同时,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将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等。

以上是本次监测的目的、范围、依据、原则及监测内容的简要介绍。

我们将严格按照以上要求进行监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5 监测内容64、基坑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要求汇总表75、监测方法5.1 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是指对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等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要点

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要点

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要点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物的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然而,由于土地下陷、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位移和沉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对于大型建筑物或设施,需要进行位移和沉降观测以及相关监测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基本要点。

一、建筑物位移与沉降的定义建筑物位移是指建筑物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可分为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两种,常见的垂直位移有竖向位移和倾斜位移两种。

沉降则是指建筑物地基沉降而引起的位移现象,可分为整体沉降和局部沉降两种。

二、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方法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滑动尺法滑动尺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小型建筑物的位移观测。

测量时需在建筑物外侧设置控制点,在建筑物内侧设置被测点,然后以纵向方向滑动尺子,直至控制点与被测点对齐。

再通过记录控制点和被测点间距离的变化,来计算建筑物的位移情况。

2. 建筑物形变法建筑物形变法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被测物体形变的一种方法。

该法通过设置多个位移传感器,以测量建筑物的形变变化,进而推算出建筑物的位移信息。

该方法精度较高,适用于大型建筑物的位移观测。

3. 天文测量法天文测量法是利用天文测量仪器,以测量天空中行星和恒星等天体的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远距离测量,因此其精度较高。

但是由于使用的仪器较为昂贵,且需要在建筑物周围设置参考基点等因素影响,天文测量法并不常用于建筑物位移观测。

三、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观测周期观测周期是指进行位移及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

观测周期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特征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来进行定制,以保证观测精度。

2. 观测时间观测时间是指在观测周期内进行测量的时间。

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的位移和沉降通常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是会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观测时间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等因素来进行定制。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一.沉降、位移观测的重要性。

进行沉降、位移观测不仅能够操纵填土速度(《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J033-95)规定:垂直沉降不大于日夜,水平位移不大于日夜),仍是确信何时施工路面的重要依据,应引发足够重视。

二.沉降、位移观测的要求。

点位布设、观测频率及方式按《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JTJ017-96)中“沉降与稳固观测”的要求及《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93)的要求执行。

考虑到匝道路基宽度不大,取消路肩及坡趾处的观测点,改在相应中线周围加密观测点的布点方案。

外业每次进行沉降、位移观测时,应尽可能作到:1.采纳相同的图形(观测线路)和观测方式。

2.利用同一仪器和设置,要有DS1或DS3型水准仪一台,英瓦尺两把。

3.固定观测人员,由王精灵负责。

4.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5.水准测量时,视距不得超过40米。

外业观测完后,要及时整理内业,内业计算取值精度的要求:资料要求:要长期保留沉降和位移观测记录,记录必需真实靠得住。

要绘制沉降和加荷曲线,预压期终止后,报业主和设计单位。

三.沉降、位移观测的实施步骤。

1.依照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及JTJ017-96的要求,结合本标段的实际情形,综合考虑了填土高度、软基处置方法、桥头增设观测点、桥梁长度及施工工艺五方面的因素,选定沉降、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具体位置见附图一、附图二、附图三及路基段沉降、位移一览表、桥梁段沉降、位移一览表。

2.依照观测点的位置,实地布置好沉降观测网和水平位移观测网(见附图四)。

沉降观测网按四等水准的要求布设,水平位移观测网按四等导线的要求布设。

水准基点采纳无缝钢管,埋置时打入深度大于10m,周边顶部50cm采纳现浇砼加以固定,并在地面上浇筑××的观测平台,桩顶露出平台15cm,在顶部固定好基点测头,若是周围有高压塔架,尽可能把基点布置在塔架的基础上。

3.实地布置沉降及位移观测点。

沉降、位移观测方法

沉降、位移观测方法

2010年4月27日电话:0755-/传真:0755-联系人:赵中良一、工程概况洪桥头好利万、米诺厂边坡位于。

该人工边坡为岩土混合边坡,岩坡坡面裂隙发育。

边坡所在区地形地貌为丘陵斜坡,自然斜坡坡度15~200,原始植被发育茂密。

边坡底边周长约190m,为折线形展布,整体呈南北走向。

度((2)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石英砂岩(Jq)场地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石英砂岩,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黏土矿物及少量暗色矿物等。

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全、强、中、微风化四个风化带,本次勘查仅揭露其强、中、微风化带:强风化石英砂岩:褐黄、褐灰,棕红色,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等,风化裂隙发育,局部夹杂中风化岩,岩石呈砾砂状、碎块状,岩块可折断,合金钻进易。

主要分布在坡体的上部,揭露层厚2.60~22.30m。

中风化石英砂岩:青灰、褐灰色,风化裂隙较发育,上部夹杂薄层强风化石英砂岩,岩芯较破碎,呈短柱、长柱状,局部呈碎块状,岩块坚硬,锤击反弹,合金钻进较易。

主要分布在坡体的中、下部,揭露层厚3.30~49.30m。

微风化石英砂岩:青灰色,岩芯较完整,呈长柱状,岩块坚硬,锤击反弹,合(一)、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的点位布设(1)沉降观测点:根据甲方提供并确认的监测布置图进行沉降观测点布设,观测点布设在能全面反边坡周边沉降特征的地面上,共布设沉降观测点约26点。

沉降观测点标志埋设离边坡顶约35cm处。

采用长度为20cm,直径12mm的螺纹钢筋(刻划有十字丝),并用水泥加固。

标志头离地面的净空高度小于10cm。

确保观测点与边坡的连接结实稳固。

具体的埋设方法如附图3。

详细布设位置见“边坡支护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2)沉降观测基准点沉降观测工作点拟根据实地的地形情况分组设立,在距观测对象200米以外、地基稳固、不易破坏的位置布设3个沉降观测工作点,编号为BM1、BM2、BM3。

具体拟采用DSZ-2型精密水准仪,FS-1型测微器,2米铟瓦水准尺。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岸滩整治及围填海工程沉降位移观测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一、工程概况岸滩整治及围填海工程位于位于东南部的沿岸海域,水工建筑物包括1689.7m的方块直立式护岸以及110.3m的浆砌块石挡墙,护岸结构形式采用实心方块重力式。

二、沉降位移变形观测的目的为掌握护岸在施工和后方吹填过程中及最终的沉降、位移情况,在施工期和主体工程结束时,均设立沉降、位移观测点。

在护岸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设置沉降、位移观测点,定期观测,采集沉降、位移观测数据,掌握施工期间方块及挡浪墙沉降位移的情况,为后序施工作业提供依据,主体工程完工后,须对各沉降位移观测点定期观测。

三、编写依据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四、施测部署1、沉降位移变形观测测量程序1)、沉降变形观测实施前对测量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测量、记录等培训。

2)、严格按沉降位移观测施测方案,以及有关规定进行观测和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真实、可靠。

3)、每个分项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完成后,提交给各分项技术负责人(附沉降位移观测报告),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评估后报监理签认。

2、沉降位移变形观测测量组织工作使用的仪器列表如下:3、沉降位移变形观测原则1)、严格执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及标准。

2)、确立水工工程沉降位移变形观测工作经监理验收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施工制度。

3)、每个建筑物都要建立沉降位移观测档案,沉降位移观测的记录确保真实。

4)、观测点的建立、观测频次等按《水运工程测量规范》执行。

5)、沉降位移变形观测方法应简洁明了,确保精度符合要求。

五、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位移观测点及水准基点必须设置在稳定区域以保证变形点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2、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首次观测的每个读数均进行两次读数。

(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固定观测人员。

位移观测记录

位移观测记录

对准线距离(m) 位移 (mm) 累计 本期
对准线距离(m) 位移 (mm) 累计 本期
对准线距离(m) 位移 (mm) 累计 本期
对准线距离(m) 位移 (mm) 累计 本期
对准线距离(m) 位移 (mm) 累计 本期
对准线距离(m) 位移 (mm) 累计 本期
对准线距离(m) 位移 (mm) 技术负责人: 累计 本期 审核人: 记录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位 移 观 测 记 录
工程名称: 观 测 点 对准线距离(m) 位移 (mm) 累计 本期 观测项目 第 月 次第 日月 次第 日月 广东省潮南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示范项 目(龙溪水厂) 观测次数及日期 次第 日月 次 第 日 月 次 第 日 月
表G.11.4-2
次 第 日 月
次 日
对准线距离(m) 位移 (mm) 累计 本期

第四章-监测位移

第四章-监测位移

第四章位移监测基坑工程施工现场位移监测包括:支护结构、坑底、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地表及深层土体垂直位移监测;支护结构、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水平位移监测及坑外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4.1 位移监测的基本概念1、垂直位移监测垂直位移监测就是根据水准基点定期测出变形体上设置的观测点的高程变化,从而得到其下沉量。

常用水准测量的方法:(1)水准测量原理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按使用仪器和施工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精度最高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

水准测量利用水准仪建立一条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高程及测得的高差求出待测点的高程。

如图4-1所示。

(2)水准测量方法图4-1 水准测量原理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水准点按其精度分为不同的等级,依次分为二、三、四、五等。

实际基坑监测中使用的水准点,可按二、三等水准点标石规格埋设标志,也可在稳固的建筑物上设立墙上水准点,点的个数不少于3个。

如图4-2所示,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54.206m,现拟测定B点高程,水准测量步骤如下:在离A点适当距离处选择点1,安放尺垫,在A、1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

在距A点和1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瞄准后视点A,精平后读得后视读书a1为1.364,记入水准测量手簿。

旋转望远镜,瞄准前视点1,精平后读得前视读书b1为0.979,记入手簿。

计算出A、1两点高图4-2 水准测量施测图4-3 水准线路的布设形式差为+0.385。

此为一个测站的工作。

点1的水准尺不动,将A 点水准尺,立于点2处,水准仪安置在1、2点之间,与上述相同的方法测出1、2点的高差,依次测至终点B 。

每一测站可测得前、后视两点间的高差,即111b a h -= 222b a h -=…444b a h -=将各式相加,得: ∑∑∑-==b a h h ABB 点高程为: ∑+=h H H A B上述施测过程中,点1、2、3是临时的立尺点,作为传递高程的过渡点,称为转点。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精心整理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基准数日期:2014年7月12日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12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检测报告

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检测报告

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检测报告xx-20xx-0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二〇一三年x月声明第页共页深层水平位移试验检测报告iii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第2章检测目的 (1)第3章检测依据 (1)第4章检测设备 (2)4.1主要仪器设备 (2)4.2主要仪器设备 (2)第5章检测等级 (2)第6章仪器工作原理及方法 (3)6.1仪器工作原理 (3)6.2仪器使用方法 (4)第7章检测数据处理 (5)第8章检测结论及建议 (11)第1章工程概况受xxxxxxxxxxxxxxx的委托,xxxxxxxxxx承担了深层水平位移参数的检测任务。

由于深层水平位移属于长期观测项目,在征得xxxx的情况下,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进行。

2013年9月5日选择公司xxxx旁一处空地来模拟滑坡体的深层水平位移,该滑坡体命名为A 滑坡体,在A滑坡进行深层水平位移检测。

第2章检测目的1、使试验检测人员了解地表沉降的测试过程。

2、通过地表沉降观测参数检测,评定公司检测人员是否具备检测深层水平位移的数的检测能力。

第3章检测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3、《大坝观测仪器测斜仪》(SL 362-2006)。

第4章检测设备4.1主要仪器设备本次观测采用的仪器设备见表4.1,表4.1 检测主要仪器、设备表4.2主要仪器设备桥梁检测时气温:xxxxxxxxxx,天气:晴。

在整个外业工作期间,检测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内,运行正常。

第5章检测等级由于本次模拟的A滑坡体模拟为普通滑坡体,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10.1.3之规定,本项目为四等变形监测等级进行观测。

四等变形监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指标和其适用范围见表5.1。

表5.1 四级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第6章 仪器工作原理及方法6.1仪器工作原理滑动式测斜仪及其导轮是沿着测斜导管的导槽沉降或提升。

尾矿库坝体位移及浸润线观测制度(4篇)

尾矿库坝体位移及浸润线观测制度(4篇)

尾矿库坝体位移及浸润线观测制度一、引言尾矿库是矿山开采结束后的废弃物处理和储存设施,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尾矿库的坝体位移和浸润线的观测是确保尾矿库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针对尾矿库坝体位移和浸润线的观测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尾矿库坝体位移观测制度1. 坝体位移观测目的尾矿库坝体位移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坝体的变形情况,提前发现并防止坝体变形过大导致溃坝的风险。

2. 观测点的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应选取在尾矿库的关键部位,如坝顶、坝台、坝体中部等。

观测点应具备以下特点:易于安装观测设备、不受周围环境影响、能够准确反映坝体的变形。

3. 观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常用的坝体位移观测设备包括测斜仪、水准仪和变形仪等。

观测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保证稳定可靠,并且方便观测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4. 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观测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手动测量或自动监测系统来实现。

采集的数据应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可以采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通过绘制位移曲线来分析坝体的变形趋势。

5. 观测报告的编制与反馈观测报告是观测结果的重要产物,应包括观测点的名称、观测时间、观测数值以及观测数据的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观测报告应及时编制,评估坝体的稳定性,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三、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制度1. 浸润线观测目的尾矿库浸润线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尾矿库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影响坝体稳定的地下水问题。

2. 观测井的设置观测井的设置位置应选取在尾矿库周围地表水位波动较大的区域,同时与尾矿库之间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观测井的设计应满足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3. 观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常用的浸润线观测设备包括水位计、压力传感器和采样器等。

观测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保证观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观测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手动测量或自动监测系统来实现。

采集的数据应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可以采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通过绘制水位变动曲线来分析地下水位的波动趋势。

基坑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基坑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2
-1
-2
基坑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工程名称:观测日期:2019.3.21
点号
位移量
累计位移量
间隔
(6天)
X
Y
X
Y
Y1
-1
-3
-1
-5
Y2
3
2
5
-1
Y3
-2
-4
-3
-5
Y4
2
-5
5
-9
Y5
Y6
9
-5
13
-7
Y7
5
3
8
-1
Y8
10
-6
12
-8
Y9
5
9
6
11
Y10
Y11
-4
3
-6
3
Y12
Y13
Y14
Y15
Y2
X:919972.561
Y:496495.867
Y3
X:919971. 863
Y:496516.362
Y4
X:919952.044
Y:496528.773
Y5
Y6
X:919929.335
Y:496527.153
Y7
X:919897. 590
Y:496527.287
Y8
X:919890.122
Y:496515.037
-2
-7
-4
-8
Y12
Y13
Y14
Y15
X:919945.908
Y:496464.994
1
-7
-18
-25
Y16
Y17
X:919891.684

第4章 水平位移监测技术

第4章 水平位移监测技术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19 /40
19
工程变形监测
4.4基准线法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基准线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筑物轴线(如桥梁轴线、大坝
第 四 章
轴线)或平行于建筑物的轴线的固定不变的铅垂平面作为基 准面,根据它来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依据建立此基准面 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不同,基准线法可分为视准线法、引张 线法、激光准直法和垂线法等。
移 3、测角后方交会法


技 术
xP

PA xA PB xB PC xC PA PB PC
yP

PA yA PB yB PC PA PB PC
yC
xP

xA
cot xB cot
cot cot
yA

yB
yP

yA
cot yB cot cot cot
70mm+2.80mm=72.80mm。
28 /40
28
工程变形监测
4.5激光准直法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激光准直法是指利用激光发射系统发出的激光
第 束作为基准线,在需要监测的点上安置激光束接受
四 装置,从而确定监测点偏离基准线的方法。根据其
章 测定偏离值的原理不同,可以分为激光经纬仪准直
法、波带板激光准直法和真空管激光准直法。
水 平 位 移 监 测 技 术
11 /40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11
工程变形监测
第 四 章
水 平 位 移 监 测 技 术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强制对中观测墩
12 /40
12
工程变形监测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水平位移监测照准标志

基于位移观测序列聚类的边坡潜在滑移区早期辨识方法研究

基于位移观测序列聚类的边坡潜在滑移区早期辨识方法研究

0 引言
边坡安全稳定问题长期困扰着露天煤矿的高效
开采, 是 露 天 煤 矿 安 全 生 产 不 可 回 避 的 关 键 问

.近年来,随着 GPS、边坡雷达、柔性测斜
[
1-2]
(
DTW)距离和 KGme
ans (
K 均值)聚类相结合的
无监督数 据 挖 掘 方 法, 从 多 源 监 测 数 据 集 中 聚 类
第 49 卷
图 1 中 蓝 色 曲 线 与 红 色 曲 线 代 表 2 个 时 间 序
列,灰色曲线代表 2 个时间序列元素之间的相似匹
式中:wr ———序列 A 中 第i 个 点 与 序 列 B 中 第j
一元素相似匹配 (蓝色曲线上的一个元素匹配红色
(
1)边界约束.弯 曲 路 径 起 于 距 离 矩 阵 D 的
[
15]
采用划分聚类和投影
聚类对边坡位移监测资料进行测点区域划分和特征
提取,以达到边坡监测数据简约的目的.
作为按观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序
列,边坡位移观测 序 列 表 现 出 十 分 明 显 的 非 线 性、
非平稳特 征, 不 仅 序 列 内 部 相 邻 观 测 值 存 在 关 联
性,而且序列之间存在不等长、偏移性、时间轴扭
r
d
s open
Gp
i
tc
oa
lmi
ne;s
l
ope;po
t
en
t
i
a
ls
l
i
one;c
l
us
t
e
r
i
nga
l
r
i
t
hm;e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名称 计 审 算 核 赵栋 严玉奎
台湖银月湾项目基坑监测 期 日 数 期 第 4 期 2014-4-3
工程名称 计 审 算 核 赵栋 严玉奎
台湖银月湾项目基坑监测 期 日 数 期 第 4 期 2014-4-3
位移观测成果表
编号 P-65 P-66 P-67 P-68 P-69 P-70 P-71 P-72 P-73 P-74 P-75 P-76 P-77 P-78 P-79 P-80 P-81 P-82 P-83 P-84 P-85 P-86 P-87 P-88 P-89 P-90 P-91 P-92 P-93 P-94 P-95 -0.2 0.1 0.1 0.2 0.1 0.2 -0.1 0.3 0.1 0.1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略图: 见附图。 点位向基坑内侧变化测试值为正,点位向基坑外侧变化测试值为负。 上次测试值 2014-4-1 本次测试值 2014-4-3 本次变化量 (mm) 累计变化量 (mm) 变化速率 (mm/d) 备注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工程名称 计 审 算 核 赵栋 严玉奎
台湖银月湾项目基坑监测 期数 日期 第 4 期 33 P-34 P-35 P-36 P-37 P-38 P-39 P-40 P-41 P-42 P-43 P-44 P-45 P-46 P-47 P-48 P-49 P-50 P-51 P-52 P-53 P-54 P-55 P-56 P-57 P-58 P-59 P-60 P-61 P-62 P-63 P-64 略图: 见附图。 点位向基坑内侧变化测试值为正,点位向基坑外侧变化测试值为负。 上次测试值 2014-4-1 本次测试值 2014-4-3 本次变化量 (mm) 累计变化量 (mm) 变化速率 (mm/d) 备注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位移观测成果表
编号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略图: 见附图。 点位向基坑内侧变化测试值为正,点位向基坑外侧变化测试值为负。 0.1 0.2 0.1 0.2 0.2 -0.1 -0.1 0.2 0.0 0.0 0.0 0.2 0.1 0.0 0.3 -0.1 0.2 0.0 0.1 -0.1 0.2 0.1 0.0 0.0 0.0 0.0 0.0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0.2 0.1 0.0 0.3 -0.1 0.2 0.0 0.1 -0.1 0.2 0.1 0.3 0.3 0.1 0.5 0.1 0.1 -0.1 0.3 -0.1 0.2 0.1 0.1 0.1 0.0 0.2 -0.1 0.1 0.0 0.1 -0.1 0.1 0.1 上次测试值 2014-4-1 本次测试值 2014-4-3 本次变化量 (mm) 累计变化量 (mm) 变化速率 (mm/d) 备注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暂不具备布设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