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SDJ217-84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

SDJ217-84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

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大型和10万亩以上的中型灌区的灌溉排水渠系(以下简称灌排渠系)设计。

其他灌区的灌排渠系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灌排渠系是灌溉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灌排渠系设计应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设计程序,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进行。

第1.0.3条灌排渠系设计方案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比较。

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用安全,管理方便,以达到省水、节能、增产的目的。

第1.0.4条灌排渠系设计在保证灌排效益和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应考虑综合利用,以取得最优的经济效果。

第1.0.5条灌排渠系设计必须符合《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第1.0.6条由于灌区自然特点或其他条件的限制,执行本规范有关条款确有困难,或规范未作明确规定的特殊技术问题,应进行专门论证,并在设计文件中予以申述。

喷灌、滴灌、渗灌渠系设计,应按有关规范或标准执行。

第二章基本资料第一节通则第2.1.1条灌排渠系设计应深入灌区调查研究,认真搜集整理灌区地形、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作物需水量、水利工程现状、自然灾害、社会经济以及农业区划和发展规划等基本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勘测试验工作。

第2.1.2条有关基本资料和数据应经过审查鉴定。

资料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节测量资料第2.2.1条地形测量资料应具有:1.灌区总体布置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25000~1/100000。

2.灌排渠系平面布置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0。

3.典型田间渠系布置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1/5000。

4.有特殊要求的渠道带状地形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1/2000。

带状图宽度,视地形条件而定。

5.灌排渠、沟的纵断面图,比例尺一般采用:水平1/5000~1/25000,垂直1/50~1/200;横断面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1/200。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田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障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确保工程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2. 设计原则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综合考虑土壤类型、作物需水量、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灌溉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工程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充分考虑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确保合理利用水资源;•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环保。

3. 设计步骤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包括以下步骤:3.1. 土壤水分测试与分析在设计灌溉系统之前,需要对农田的土壤进行水分测试与分析。

通过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和渗透性等指标,确定灌溉的需水量和灌溉的频率。

3.2. 灌溉系统设计灌溉系统的设计包括水源、输水管道、喷灌设备等的选取和布置。

水源可以是地下水、河流水或雨水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

3.3.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的选取和布置。

根据农田的地形和排水需要,确定合适的排水系统。

3.4. 控制与自动化设计灌溉与排水系统的控制与自动化设计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

通过使用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灌溉与排水的精确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4. 设计要求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灌溉系统应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量,且水分分布均匀;•灌溉系统应具有防渗漏、防冲刷和耐用的特点;•排水系统应能及时排除农田中的积水,防止土壤板结和作物根部窒息;•灌溉与排水系统的选材应符合环保要求,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灌溉与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应方便、经济、高效。

5. 设计验收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完成后,需进行设计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工程图纸审核、施工方案审核、关键技术指标的检测和实地考察等。

设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和投入使用。

6. 工程管理灌溉与排水工程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定期对工程进行巡视和检修,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定期对工程进行技术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员工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之灌溉与排水系统规范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之灌溉与排水系统规范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之灌溉与排水系统规范一、引言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注入了绿色与美丽。

而灌溉与排水系统作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准确与科学的规范对于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园林的美观至关重要。

本文将依据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对灌溉与排水系统的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二、灌溉系统规范1. 灌溉设计灌溉设计应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特性,合理确定灌溉方式和灌溉量。

针对不同植物的需求量差异,可以采用分区灌溉的方式,以确保每个植物得到适量的水分。

2. 灌溉设施的选择与安装灌溉设施应选择质量可靠、耐久性强的产品,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设施与土壤的紧密连接,避免出现漏水或渗漏的情况。

3. 灌溉水质和水源灌溉系统所使用的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确保给植物提供的水分不会对其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合理选择灌溉水源,并保证水源清洁无污染。

4. 灌溉频率和时间灌溉的频率和时间应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季节特点进行合理调整。

在植物生长旺盛期,可适当增加灌溉的频率和时间,以满足植物的需求。

5. 灌溉维护对于灌溉系统的维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工作,确保灌溉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水流的通畅。

同时,要及时修复或更换存在故障的设备,以保证园林植物的正常灌溉需求。

三、排水系统规范1. 排水系统设计对于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地形的不同,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和设备。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排水效率高、污水处理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2. 排水设施的选择与安装在选择排水设施时,要考虑到其排水能力和耐久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排水设施与土壤紧密连接,避免出现漏水或渗漏的情况。

3. 排水沟和坑的维护对于园林绿化中的排水沟和坑,应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防止积水、塌方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要及时清理排水口的堵塞物,以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

4. 排水水质处理对于排水中的污水,应进行有效的处理,以保护环境和水资源。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它主要用于保证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运行。

首先,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地块的土质、坡度、降水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灌溉与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

其中,灌溉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的保水性等因素,确保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

同时,排水系统设计要根据地块的坡度、土壤的排水能力等因素,确保水能顺利排出,避免积水和涝灾发生。

其次,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灌溉与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符合环保要求。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的原则,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同时,要合理选择灌溉与排水设备,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长、效率高、能耗低,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此外,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工程设计时要考虑到施工、维护和管理的方便性。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灌溉与排水设备的布局、通道的设置、阀门的位置等,以方便施工人员的操作和日常维护管理。

最后,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工程设计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比如,要遵守水资源管理法规、环境保护法规等,确保工程设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同时,要注意设计中的
安全问题,确保工程的施工和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故。

总之,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保证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合理性和科学性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它不仅要求根据地块的情况合理确定设计方案,还要考虑到环保要求、施工维护管理的方便性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设计,才能确保灌溉与排水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运行。

灌溉和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和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和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篇一: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本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应注意与其它工程施工的配合与衔接。

如与田间路桥工程施工就形成交叉作业,过水管涵的施工应与田间路桥工程施工密切配合,避免二次开挖。

渠道与新修道路伴行时,必须待道路路面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渠道两侧的衬砌及渠底砼的浇筑,避免道路工程压实时侧压对水利工程的破坏。

灌溉与排水工程应视整个工程进展情况有计划地进行。

一、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沟槽土方开挖→浆砌石(砼)渠道施工→土方回填→养护→报验。

二、施工工艺(一)土方开挖沟槽开挖之前弄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已建管道情况,沟槽以逆流方向进行开挖,使已铺设的下游管道先期投入使用,供后段工程的施工排水。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现场地质情况及场地条件,沟槽采用人工与机械开挖相结合方式开挖的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先设法降低地下水位。

沟槽开挖后应及时进行管道、沟渠、池槽等构件的基础施工,以免槽底土壤暴露过久,若出现超挖现象,则及时进行处理。

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与开挖的沟槽附近的地上、地下设施。

对于不明障碍物,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清除后才能施工。

(二)模板制作与安装1、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保证模板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防止产生移位,确保混凝土结构外形尺寸准确,并有足够的密封性,避免漏浆。

2、模板采用现场制作木模板,模板的制作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建筑物结构外形,其制作允许偏差控制在规范的规定标准之内;支架材料采用钢脚手架,模板的金属支撑材料应符合金属支撑要求。

3、模板木材的质量达到材质标准,腐朽、严惩扭曲或脆性的木材严禁使用。

4、木模面板厚应不小于3cm ,析面应尽可能光滑,不允许有凹坑、皱折或其他表面缺陷。

5、安装按施工图纸进行模板安装的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满足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覆;结构混凝土模板安装的模板允许偏差,遵守规范的规定。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灌溉与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满足农田的灌溉和排水需求,提高农田的产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档旨在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的各项要求和技术指标,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 设计基本原则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科学性与合理性:设计应基于科学分析和实际情况,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应考虑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工程在各种自然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

•高效性与节能性:设计应追求高效的水资源利用和能源利用,以实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节能目标。

•环保性与可持续性: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3. 设计要求3.1 灌溉工程设计要求灌溉工程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设计水量:通过合理的水平面设定和土壤水分需求测定,确定设计水量,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

•渠道设计:根据农田的地形、土壤情况和降雨量等因素,合理设计渠道的断面和坡度,以达到灌溉水的均匀分配和农田排水的要求。

•农田分区:根据农田的土壤特性、作物需水量和灌溉方式等因素,合理划分灌溉分区,实现不同分区的精细化灌溉。

•灌溉设备:选择适当的灌溉设备,包括喷灌、滴灌和微喷等,以提高灌溉效果和效率。

3.2 排水工程设计要求排水工程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设计排水量:根据农田的土壤性质、地形和降雨条件等因素,确定设计排水量,确保农田能够及时排除积水,防止土壤盐碱化。

•排水管道:合理设计排水管道的位置、断面和坡度,以保证排水管道的通畅和排水效果。

•田间排水沟:根据田地的大小和形状,合理设计田间排水沟的位置和断面,以提高灌渠水的排水效果。

•水泵站与径流调节设施:根据农田的需要,设计合理的水泵站和径流调节设施,以满足灌溉和排水的要求。

4. 工程施工和运维要求4.1 工程施工要求•施工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材料进行工程施工。

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

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

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一、设计原则1.灌溉排水渠系的设计应以科学、经济合理、先进适用为原则,确保农田得到足够的灌溉水量和有效排水,提高农田的产能。

2.设计应根据地理环境、土地利用状况、降雨均衡和灌溉用水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确保灌溉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设计标准1.灌溉排水渠系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设计应根据农田所在地的降雨量、蒸发量、土地类型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灌溉水量,并保证排水系统的稳定排水能力。

三、设计内容1.灌溉渠道的设计应根据灌溉用水需求和农田的地形条件进行合理布置。

应注意渠道的坡度、深度、宽度等参数的设计,确保水能顺利流动,并减少水量损失。

2.排水渠道的设计应根据农田的土壤类型和排水需求确定合理的排水闸门数量和位置。

渠道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有效地排除农田内的积涝水。

3.设计时应合理布置渠道的交叉口和汇水口,以确保整个灌溉排水系统的连通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考虑到水质的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水源被污染。

4.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灌溉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问题,合理安排渠道的出水口和泵站的位置,方便进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设计要求1.灌溉排水渠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采用水平灌溉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并合理布置渠道的出水口和水源保护措施。

2.设计时要考虑到水文地质情况,避免渠道的泥沙淤积和堵塞,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渠道的通畅性。

3.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的降雨量和排水需求,合理确定渠道的容水量和排水能力,防止因洪水导致农田的水浸灾害。

五、设计审查1.灌溉排水渠系的设计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并取得设计审查合格证明。

2.设计审查时应对灌溉排水渠系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进行详细检查,并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六、施工监督1.灌溉排水渠系的施工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标准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标准是指对于农业、园林绿化、道路绿化等领域中的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所应遵循的规范。

其重要性在于,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能够保障农业生产中充足的水源供给,并且能够保障农田排水通畅,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产量。

本文将主要介绍我国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标准的内容。

一、设计基准1、设计方案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和法规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各项标准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水质规范》、《城市供水与排水规范》、《地下水管理办法》等。

2、设计方案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灌溉排水工程,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设计水位、流量、防洪标准等。

3、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技术可行性、环境影响等因素。

1、灌溉工程中引水系统、灌溉设施、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工程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特点和需要,确保满足灌溉工程的水源供给和水量需要。

2、灌溉工程的水泵站、溢洪道、闸门、节制闸等设备的设计应按照相关工程标准和规范进行,保证设备运行效率、生命周期和安全性。

3、灌溉系统中的水利管道、喷灌设备、滴灌设备的设计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灌溉制度确定,同时考虑工程经济性、技术可行性等因素。

1、排水工程中的建筑物、管道、泵站等设施的设计应符合排水区域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排水需求,确保排泄管的通畅和水位控制良好。

2、排水系统中的排泄管道、孔道、溢流坝、泵站等设备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工程标准和规范,在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达到最佳水平面控制。

3、针对不同类型排水区域的排水措施,如大规模农田排水、城市排水、道路排水等,设计方案应考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保证排水结构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以上为我国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方案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产量,还能够节约水资源、改善环境、增进农民福利等。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项目区共规划排水沟12条,总长度41.2km ,全部为土渠。

大田南干一分干干渠长13.4km ,设计过水能力达20.0m 3/s , 衬砌到哪一级?
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3(只包括从支渠到田间);
支渠水利用系数达到0.90;
斗渠水利用系数达到0.90;
田间水利用系数达到0.9(包括农渠);
灌溉保证率提高到50%;
灌、排系统分开布置、灌排相间布置,即沟--路--渠,
渠道比降尽量接近地面坡度,减小挖、填方工程量。

灌区内少量不能自流灌溉的局部高程,可进行土地平整或提水灌溉解决;
地面参考点一般是指最难灌到的地面点(不包括局部高地),根据地形、地面坡 度及供水距离选定。

如沿渠地面坡度比渠道水面比降大,则渠道最近处最难控制;反之,最远处最难控制。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均为抛物线,计算公式见(4.3.1-f ),十三支渠为梯形断面,计算公式见(4.3.1-g ),
Ri AC Q =
(4.3.1-f )
Bh A 32= 611R n C =
)1)2/(2/ln(1)2/(222++++=P B P B P P B B χ χA
R =
Py X 22=
式中 A----为过水断面(m 2)
R----水力半径(m )
x----为湿周 (m )
C----谢才系数
i----渠道底坡
n----渠道糙率
h----渠道水深(m )
B----水面宽度(m )
P 的含义?
灌溉定额186 m 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按0.65计,。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本条文规定了设计标准的内容、规划与设计、布局与构筑物、管渠材料与建筑物、输配水系统及建筑物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加强工程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规范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2条灌溉与排水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证工程运行正常,充分发挥效益;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盐碱化; 3.做到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4.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和环境治理相结合。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3条本规范是我国第一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在总结长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已建和拟建的灌溉与排水工程作出全面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 1.一般地区的大型灌溉与排水工程,包括:水库灌区、大型水利枢纽灌区、引黄灌区、机电灌区、扬水灌区、井灌区、大型自压喷灌区、果园排水灌溉、污水灌溉、大型泵站、大型渠道等; 2.中型灌区,包括:引黄灌区的输水河道以外的其他灌溉渠道及沿线的渠首、重要取水构筑物、加压泵站、排涝构筑物、控制建筑物、重要的田间工程;引水式灌区的干渠及其附属建筑物;跨流域调水灌溉与排水工程;山丘区的小型引水、蓄水、提水工程;海塘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溉排水泵站改造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加强工程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规范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规范中所称的灌区是指包括灌溉供水的农业生产地域或工矿企业单位的生产地域。

规范中所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或者它们的授权单位。

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灌溉与排水系统规范

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灌溉与排水系统规范

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灌溉与排水系统规范园林绿化工程的成功与否,除了植物的选择和种植技术外,灌溉与排水系统的规范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灌溉与排水系统规范,并就相应的技术要求、验收标准和常见问题等进行探讨。

一、灌溉系统规范在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灌溉系统的规范是确保植物生长和发展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灌溉系统规范:1. 灌溉设备选择灌溉系统中的设备选择应根据绿化区域的规模和植物的需水量来确定。

常见的灌溉设备包括喷头、滴灌管和喷雾器等。

选择合适的设备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浪费。

2. 灌溉方式常见的灌溉方式有喷灌、滴灌和渗灌等。

在选择灌溉方式时,应根据植物的特性和土壤的渗透性来决定。

例如,对于喜湿的水生植物,可以采用滴灌或渗灌方式,而对于喜干燥的植物,则适合采用喷灌方式。

3. 灌溉时间和频率灌溉时间和频率的确定应以植物的需水量、气候条件和土壤含水量为依据。

一般来说,在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灌溉,可以避免水分蒸发过多,提高灌溉效果。

4. 灌溉量控制灌溉量的控制是灌溉系统规范的关键。

过少的灌溉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而过多的灌溉则会浪费水资源。

应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量,结合土壤含水量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控制灌溉量。

二、排水系统规范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排水系统的规范同样重要。

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保证土壤适度湿润,防止水涝和根部腐烂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排水系统规范:1. 土壤改良排水系统的规范应从土壤改良开始。

通过改善土壤的排水能力,可以有效解决排水问题。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加入有机质和改变土壤质地等。

2.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合理布局,并根据绿化区域的地势和植物的需水量,确定排水沟和排水管的位置和数量。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雨水的快速排出,避免积水导致植物死亡。

3. 排水管道材料选择排水管道的材料选择应根据使用寿命、耐腐蚀性和排水能力等要素进行确定。

常见的排水管道材料有塑料管、钢管和混凝土管等。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农田灌溉与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的增长。

本文档将介绍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2. 灌溉工程设计规范2.1 设计原则•灌溉工程设计应考虑地形、土壤类型、作物类型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灌溉工程应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灌溉系统的设计应具备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灌溉系统应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应对不同的灌溉需求和变化的气候条件。

•灌溉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农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等因素,确保农作物的水分供应和排水。

2.2 设计要求•根据农作物的不同需水量和生长期需求,确定灌溉系统的设计水量和灌溉周期。

•灌溉系统的供水应充足,确保农作物根系的水分吸收需求。

•灌溉系统应考虑土壤的渗透性和保水性,合理确定灌水量和灌水频次。

•灌溉系统应具备排水功能,确保农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和造成病虫害。

•灌溉系统应考虑节水措施,如滴灌、喷灌等水分利用效率高的灌溉方式。

•灌溉系统的设计应平衡农作物的水分需求和灌溉水资源的供应。

3. 排水工程设计规范3.1 设计原则•排水工程设计应考虑土壤的渗透性、坡度和地下水位等因素。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确保农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和土壤盐碱化。

•排水系统应具备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应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排水需求。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具备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3.2 设计要求•排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根据土壤类型和坡度等因素确定排水的流速和水位。

•排水系统应考虑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止农田积水和土壤盐碱化。

•排水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的降水情况和农作物的排水需求,确定排水的频率和排水量。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防止土壤侵蚀和沟渠堵塞,确保排水通畅。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灰浆滤料和砂石过滤层等防渗透措施,以提高排水效果。

4. 结论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确保农田灌溉与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关键。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2)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2)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一、前言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田规划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为了保证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能够高效可靠地实施,制定本规范,以规范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

二、术语定义•灌溉:指人为地向农田供应水分的过程。

•排水:指将农田中的超额和周边的地下水和降雨水迅速引走的过程。

•工程设计:指根据特定要求和技术标准,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计算,制定出工程的各项参数和要求,保证工程的安全、经济、合理和可行。

三、设计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依据:1.农田规划设计要求2.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3.技术经验和可行性研究报告4.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要求四、设计内容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4.1 灌溉设计4.1.1 灌溉方式选择灌溉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农田类型、作物需水量、水资源可利用状况和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1.2 灌溉结构设计灌溉结构的设计应根据农田起伏状况、土壤类型和水资源供应能力,确定灌溉设施的类型、尺寸和布置。

4.1.3 灌溉闸门与水泵站设计灌溉闸门和水泵站的设计应满足水流调节和供水要求,确保供水的平稳和可靠。

4.2 排水设计4.2.1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农田地形、土壤渗透性和降雨水量等因素,确定排水管道的尺寸、坡度和布置。

4.2.2 排水出口设计排水出口的设计应能够迅速有效地引走地下水和降雨水,防止农田水logging。

4.2.3 排水泵站设计排水泵站的设计应满足水流调节和排水要求,确保排水的平稳和可靠。

五、设计要求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安全可靠:设计应满足防洪、防渗、防蚀等安全要求,确保工程运行的安全可靠。

2.经济合理:设计应在满足农田灌排水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3.高效节水:设计应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布置和参数,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首先,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相关技术
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能够准确分析和解决
工程设计中的各种问题。

其次,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
方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工程设计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设计人员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地质、气象、水文等相关
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另外,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综
合利用水资源,合理规划和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灌
溉和排水工程对水资源的消耗。

此外,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还要求设计人员考虑水土保持和环境
保护的因素,在设计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此外,由于灌溉与排水工程是一个涉及农田系统的工程,因此设计人
员还必须考虑农业生产的需要,合理规划和输送水资源,确保农田的灌溉
能够满足农作物对水分需求的要求。

最后,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还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进行全面的经济
分析,确保工程经济效益,合理控制工程投资,并对工程的使用寿命、维
护和管理方面进行考虑,确保工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指导文件,它直接关系到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
行设计,做到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环境友好,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水资源,促进农田可持续发展。

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是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准则,对于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灌溉与排水系统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一、设计原则:1. 满足农田作物的生长需求。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周期,科学合理地设计灌溉系统,确保农田作物能够得到充分的灌溉水量。

2. 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设计灌溉系统时,要考虑到灌溉水源的供给能力,合理利用地下水、河流水或者水库蓄水等资源,尽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3. 综合考虑排水设施的设计。

在设计灌溉系统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农田的排水状况,确保农田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和水稻倒伏等问题。

二、设计要求:1. 确保灌溉与排水系统的安全性。

在设计灌溉与排水系统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避免因为设施损坏导致灌溉和排水系统瘫痪。

2. 考虑农田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

在设计灌溉与排水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农田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与排水方式,保证农田的均匀灌溉和排水。

3. 考虑节水与减灾要求。

在设计灌溉系统时,要尽量采用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对灌溉系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三、设计参数:1. 灌溉水量与灌溉频率。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确定合适的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2. 灌溉设施的选择。

根据农田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和设施,如地下淋灌、地表灌溉、喷灌等。

3. 排水设施的设计。

根据农田的土壤类型和排水需求,选择适合的排水设施,如排水沟、排水沟渠等。

四、施工与维护要求: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设计,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清理农田,准备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等。

2. 施工质量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项工程,在实际工作中,灌溉与排水的设计规范非常重要,因为在设计时不妥善考虑各种因素,很容易导致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效果达不到预期,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本文将介绍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几个方面。

首先,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需考虑土壤类型、土层深度及地下水位等因素,以便确定管道的敷设深度、管径及管材的选型等相关问题。

如果土壤属于沙质或砾质土壤,则应选用直径较小的水管,并将其深埋在土壤下部,以确保水的有效渗透及避免管硬化或易损坏等问题。

如果土壤厚度较大,则应选择较大的水管,并将其敷设在点状灌溉正下方,从而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针对灌溉系统设计方面,可分为两种方式,分别为传统灌溉系统及现代化灌溉系统,两种方式的灌溉细节相对略有差异。

传统灌溉系统采用的是人工浇灌、接地或沟灌等方式,主要优点为施工简易、维护成本低等,但其误差较大、效率不高等缺点也显而易见。

而现代化灌溉系统则采用了喷灌、滴灌或微灌等持续性的灌溉方式,能够通过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控制和调节水的量和时间,水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可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

因此,在灌溉设计时,我们应分别根据具体情况综合比较两种方式的利弊,选择最适合的灌溉方案。

再次,针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地形的坡度、地基的类型、建筑物情况、降雨量等因素,以便计算出排水管道的坡度及深度、建筑物的建造高度及卫生间等的选择等相关问题。

其中,地基的类型即建筑物的地下基础,它与所选用建筑物的高度和地形的坡度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对排水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

最后,关于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环保意识和安全因素也应加以考虑。

例如,在设计时需要注意防止土地的沉降及污水的渗漏,避免对土壤、植物、水源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

此外,排水系统中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以进行排放与消毒等相关工作,避免在排液过程中产生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推出的“改善农村灌溉、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是一项旨在改善农村水利设施的重要政策,其目的是提高农村地区的灌溉和排水水平,解决农村地区的洪涝灾害,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美丽乡村。

此设计规范以下列要求为基础:
一、强调事前考虑:各项设计应从可行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和抗灾后恢复性等多方面考虑,确保市政建设和设备设施能有效地实现它们的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实施农村灌溉的功能要素,将考虑影响水源量和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考虑抵抗旱灾、农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实施农业活动所需要求的水质要求;
2.对排水渠系非机械储水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应以应对洪水洪害、降低暴雨冲淤对排水渠系造成的影响为基础,考虑可行性、机械装备性能和抗灾后恢复能力等要求;
3.利用尾水,建立可持续管理的尾水循环或返流系统,以及尾水利用的技术方法,使其对水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三、设计施工: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应结合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等,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以确保市政设施的可持续利用。

四、控制质量:对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应实施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以确保其功能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以上就是“改善农村灌溉、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的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农村地区洪涝灾害、维护当地环境和水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国家政府一直鼓励相关部门落实此规范,使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技术要求,最终实现“农民福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全文】: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前言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下达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后更为《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在水利部领导下,由水利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水利司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编制组自1991年4月开始工作,1994年3月完成征求意见稿,1996年4月完成送审稿,并于1997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审查。

《灌溉与排水工程没法规范》分总则,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总体设计,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灌溉输配水系统,排水系统,田间工程,灌排建筑物,喷灌和微灌系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附属工程设施,共12章36节356条和15个附录,内容全面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结构计算以外的各个方面。

既有将灌溉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设计,也有灌溉工程枢纽和单项灌排建筑物设计;既包括了水源工程、输配水渠道、排水沟和畦灌、沟灌等常规设计内容,也包含了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微灌节水等新技术;既对灌区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要求,也对逐步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所必须设置的附属工程设施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在使用过程中,各单位应积极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安德路六铺炕,邮编:100011)。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参编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西北农业大学陕西省水利厅主要起草人:余开德窦以松司志明陈登毅高启仁茆智瞿兴业袁可法丁夫庆朱凤书魏永曜黄林泉董冠群朱树人刘清奎林世皋李占柱廖永诚王兰桂仲伯俊1 总则1.0.1 为统一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要求,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节水节地,降低能耗,保护水环境,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1.0.3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根据流域水利规划和区域水土资源平衡的要求,全面搜集分析所需资料,进行必要的勘察、观测和实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实用,方便管理。

1.0.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等级划分2.0.1 蓄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总蓄水容积的大小,按表2.0.1确定。

表2.0.1 蓄水枢纽工程分等指标┌────────┬────┬────┬───┬─────┬────┐│工程等别│ Ⅰ│Ⅱ│Ⅲ│Ⅳ│Ⅴ│├────────┼────┼────┼───┼─────┼────┤│规模│大(1)型│大(2)型│ 中型│小(1)型│小(2)型│├────────┼────┼────┼───┼─────┼────┤│总蓄水容积()│>10 │10~1 │1~0.1│0.1~0.01 │<0.01│└────────┴────┴─── ─┴───┴─────┴────┘2.0.2 引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引水流量的大小,按表2.0.2确定。

表2.0.2 引水枢纽工程分等指标┌──────┬─────┬─────┬───┬─────┬─────┐│工程等别│Ⅰ│Ⅱ│Ⅲ│Ⅳ│Ⅴ│├──────┼─────┼─────┼───┼─────┼─────┤│规模│大(l)型│大(2)型│中型│小(l)型│小(2)型│├──────┼─────┼─────┼───┼─────┼─────┤│引水流量()│>200 │200~50 │50~10│10~2 │<2 │└──────┴─────┴─────┴───┴─────┴─────┘2.0.3 提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单站装机流量或单站装机功率的大小,按表2.0.3确定。

当提水枢纽工程按单站装机流量和单机装机功率分属两个不同工程等别时,应按其中较高的等别确定。

┌────────┬─────┬─────┬───┬────┬────┐│工程等别│Ⅰ│Ⅱ│Ⅲ│Ⅳ│Ⅴ│├────────┼─────┼─────┼───┼────┼────┤│规模│大(l)型│大(2)型│中型│小(l)型│小(2)型│├────────┼─────┼─────┼───┼────┼────┤│单站装机流量()│>200 │200~50 │50~10│10~2 │<2 │├────────┼─────┼─────┼───┼────┼────┤│单站装机功率(MW)│30 │30~10 │10~1 │1~0.1 │<0.1 │└────────┴─────┴─────┴───┴────┴────┘注:“装机”系指包括备用机组在内的全部机组。

2.0.4 蓄水、引水和提水枢纽工程中的水工建筑物级别,应根据所属枢纽工程的等别与建筑重要性,按表2.0.4确定。

表2.0.4 水工建筑物级别划分┌──┬───────────┬──────┐│工程│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临时性建筑物││等别├─────┬─────┤级别│││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 Ⅰ │ 1 │ 3 │ 4 │├──┼─────┼─────┼──────┤│ Ⅱ │ 2 │ 3 │ 4 │├──┼─────┼─────┼──────┤│ Ⅲ │ 3 │ 4 │ 5 │├──┼─────┼─────┼──────┤│ Ⅳ │ 4 │ 5 │ 5 │├──┼─────┼─────┼──────┤│ Ⅴ │ 5 │ 5 │─│└──┴─────┴─────┴──────┘2.0.5 灌溉渠道或排水沟的级别应根据灌溉或排水流量的大小,按表2.0.5确定。

对灌排结合的渠道工程,当按灌溉和排水流量分属两个不同工程级别时,应按其中较高的级别确定。

表2.0.5 灌排渠沟工程分级指标┌─────────┬───┬────┬────┬───┬──┐│工程级别│ 1 │ 2 │ 3 │ 4 │ 5│├─────────┼───┼────┼────┼───┼──┤│灌溉流量()│>300 │300~100│100~20 │20~5 │<5 │├─────────┼───┼────┼────┼───┼──┤│引水流量()│>500 │500~200│200~50 │50~10│<10│└─────────┴───┴────┴────┴───┴──┘2.0.6 水闸、渡槽、倒吸虹、涵洞、隧洞、跌水与陡坡等灌排建筑物的级别,应根据过水流量的大小,按表2.0.6确定。

表2.0.6 灌排建筑物分级指标┌─────────┬───┬────┬────┬───┬──┐│工程级别│ 1 │ 2 │ 3 │ 4 │ 5│├─────────┼───┼────┼────┼───┼──┤│过水流量()│>300 │300~100│100~20 │20~5 │<5 │└─────────┴───┴────┴────┴───┴──┘2.0.7 在防洪堤上修建的引水、提水工程及其它灌排建筑物,或在挡潮堤上修建的排水工程,其级别不得低于防洪堤或挡潮堤的级别。

2.0.8 倒虹吸、涵洞等灌排建筑物与公路或铁路交叉布置时,其级别不得低于公路或铁路的级别。

2.0.9 蓄水、引水和提水枢纽工程中位置特别重要,失事后将造成重大灾害,或采用新型结构、实践经验较少的2~5级的高埴方灌排渠沟、大跨度或高排架渡槽、高水头或大落差水闸、倒虹吸、涵洞等灌排建筑物,其级别经论证后均可提高一级。

3 设计标准3.1 灌溉标准3.1.1 设计灌溉工程时应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

南方小型水稻灌区的灌溉工程也可按抗旱天数进行设计。

3.1.2 灌溉设计保证率可根据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区规模、灌水方法及经济效益等因素,按照表3.1.2确定。

表3.1.2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水方法│地区│作物种类│灌溉设计保证率(%)│├─────┼─────────┼─────┼──────────┤││干旱地区│以旱作为主│ 50~75 │││或水资源紧缺地区├─────┼──────────┤│││以水稻为主│ 70~80 ││├─────────┼─────┼──────────┤│地│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以旱作为主│ 70~80 ││面│或水资源不稳定地区├─────┼──────────┤│灌││以水稻为主│ 75~85 ││溉├─────────┼─────┼──────────┤││湿润地区│以旱作为主│ 75~85 │││或水资源丰富地区├─────┼──────────┤│││以水稻为主│ 80~95 │├─────┼─────────┼─────┼──────────┤│喷灌、微灌│各类地区│各类作物│ 85~95 │└─────┴─────────┴─────┴──────────┘注:1 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地区,宜选用表中较大值;作物经济价值不高的地区,可选用表中较小值。

2 引洪淤灌系统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可取30%~50%。

3.1.3 灌溉设计保证率可采用经验频率法按公式(3.1.3)计算,计算系列年数不宜少于30a。

(3.1.3)式中p──灌溉设计保证率(%);m──按设计灌溉用水量供水的年数(a);n──计算总年数(a)。

3.1.4 以抗旱天数为标准设计灌溉工程时,单季稻灌区可用30~50d,双季稻灌区可用50~70d。

经济较发达地区,可按上述标准提高10~20d。

3.1.5 作物灌溉制度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万亩以上灌区应采用时历年法确定历年各种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根据灌溉定额的频率分析选出2~3个符合设计保证率的年份,以其中灌水分配过程不利的一年为典型年,以该年的灌溉制度作为设计灌溉制度;时历年系列不宜少于 30a。

灌区的降水、土壤、水文地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应分区确定灌溉制度。

2 万亩及万亩以下灌区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时,可根据降水的频率分析选出2~3个符合设计保证率的年份,拟定其灌溉制度,以其中灌水分配过程不利的一年为典型年,以该年的灌溉制度作为设计灌溉制度。

3 作物灌溉制度应经观测试验、灌溉经验及灌区水量平衡分析计算相互检验确定。

4 用水量平衡法确定灌溉制度,必须首先确定作物需水量,其数值可直接取用当地或自然地理条件类似的邻近地区灌溉试验站的观测成果,或从已鉴定过的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中选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