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申论热点剖析:一费制难治择校费顽症
申论2011年国家地市级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解析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20分)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
请根据这两则材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
(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
不超过200字。
1、办学条件差:硬件方面打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设施简陋;软件方面师资队伍不稳,不方便流动学生接受优质教育。
2、入学门槛高:民办学校经费不足;学生没有城市户籍,限制异地求学与考试。
3、政策不合理:部分学校非法办学,生存艰难;政府支持不够。
4、学生负担重:家庭条件困难,入学费用昂贵,制约随迁子女入学与择校。
少农民工子女孤独自卑,心理边缘化问题突出。
评价:体现了较高的概括能力,要点全面,作答清晰条理,是一份不错的答卷。
【阅卷规则】按点给分,出现相应关键词即给分。
关键词分别为:“硬件(设施)”、“软件(师资)”、“经费”、“户籍”、“非法”、“政府支持”、“费用”、“心理”。
共八个,一点1分。
少答扣分,多点不加分。
概括全面有条理给2分表达分。
整体表达混乱,不够条理,扣2分表达分。
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
(10分)要求:准确、简明。
不超过150字。
1、“困境”是指:农民子女受教育成本高、就业难、农村生源比例下降,辍学率高、出现了因教返贫、因教致贫现象。
2、“不绝希望”是指:农民对子女通过教育摆脱贫穷寄予希望;希望农民子女教育难问题得到解决。
3、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给人以悲壮感。
困境中的不绝希望为中华民族教育的希望之所在。
评价:能够很好地按照词语解析题目的思路作答,表达清晰条理,解释与评价到位,是一份优质答卷。
【阅卷规则】“困境”四点内容,按点给分,关键词分别为“成本”、“就业”、“生源”、“因教返(致)贫”,一点1分,四点全答给满分4分。
少一点扣1分,多点不加分。
“一费制”政策对遏止教育乱收费现象的思考
层 原 因
1 认定 的教 育问题和 目标 过于狭窄 , 、 以偏盖全 19 以来 , 9 0年 教育收 费一直持 上 升趋势 , 多学校擅 自 很 加收教育款项 , 造成 乱 收费现象 , 时 民怨 沸腾 。“ 费制” 一 一 的 出台就是 对这 类社 会 问题 的 认定 , 而 我们 只认 定 了现 然 象 , 未能触及问题一 乱收费 的实质和原 因 对农 村义务教 却 育而言 , 乡村 两级 承担 主要的经济责任 , 占总投资的 7 % , 8 县 级 负担 9 , 中央政 府仅 占 2 % 而 %。但 是地 方财政 特别 贫 困 地 区的财政根本无 力承担 如此庞大 的教育经 费。据统 计 , 有 些地 方教 育财政 支出 占到 了乡镇财政 的 7 %左右 。加之税 5 费改革后 , 无教育附 加费 和教 育集资 , 方才 财政 收入大 幅 地 度减少 , 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 大。在投资严 重不足 的情 况 下, 教育收 费过 多、 杂并不都源于教 育腐败 , 过 有些学校 本身 资源匮乏 , 地方财政 支持 不力 , 为维 持 正常教 学秩 序和应对 上级检查( 双基 ” 如“ 验收等 ) 只能采取非政策性收 费。 , 因此 , 从其形成原 因来看 ,乱 收费” “ 实质上是两个 问题 , 个是教育腐败或实质 的“ 收 费” 乱 问题 , 一个教育经费不足 的问题 。“ 费制 ” 一 的出台没有看到 两类“ ” 乱 收费的本 质区 别 , “ 收费统统 贴上 教育腐败 的标 签 为安定 民心 , 把 乱” 其 目标仅仅定位 于制止 “ 收 费” 采 取最表 象的 “ 刀切 ” 乱 , 一 的 限制手段 , 以期强 行 消除 乱 收 费。其 结果 只能 是欲 速 而不 达, 导致教育两极分化进一步拉大 。 2 利益关 系未 能充分协调 , 、 导致 目标群体 与政 策主体行
2011申论热点
2011申论热点热点、焦点之一:教育问题(一)、原因1、政府投入不足。
国家投入不足,是教育面临的最大瓶颈。
根据1993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纲要,计划到2000年教育投入占GDP总量应该达到4%,但是实际只有3.32%,以这个比例,国家累计少投入7000个亿。
近几年教育投入占GD P的比例,不但没升反而下降:2000年为3.32%,2004年为2.7%,2005年只有2.16%。
政府不投入或投入不足,所有压力就全压到学校身上。
学校职责是办好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却还要承担起筹款还贷任务。
2、教学资源不公平。
3、家长们的期望值太高。
家长“望子成龙”,相互攀比追逐“名校”。
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社会用人制度的导向,家长“望子成龙”,相互攀比追逐“名校”,不但导致期望值过高,同时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
许多孩子从一出生,家长就打听上哪个学校,如果自己小区的学校好点,一出生就落户口。
如果差点,就舍近求远。
这样就有了择校费,而且伴随安全、上下班接送、交通堵塞等问题。
4、利益驱使。
5、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6、查处不严。
7、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二)、措施“十一五”期间,教育如何才能让人民满意?教育部部长周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在制度、投入和环境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努力实现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三大任务:一是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对此,周济表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
当前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中矛盾和问题的反映,有的是大发展中伴生并发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时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今后还会出现许许多多新的困难和问题。
2011年河南选调生考试热点-大学生就业难
2011年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之择校乱收费材料:教育部网站1日发布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从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完善招生入学政策等方面向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10项要求。
指导意见指出,由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存在差距,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产生了择校问题,择校乱收费问题也伴随而生,在一些大中城市尤为突出。
教育部首次明确各地须5年内清理义务教育择校费。
【京佳解读】1. 规范招生入学秩序。
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名义招生的行为。
禁止学校为选拔学生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的行为。
禁止学校以任何名义和方式收取择校费。
2. 完善招生入学政策。
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科学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公平分配优质教育资源。
制定并执行把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
学校招生期间必须公布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招生程序等重要信息。
3. 加快薄弱学校建设。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改造力度,缩小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的差距,并努力办出特色。
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当地办学标准。
4. 合理配置师资力量。
完善教师聘任(聘用)制度,配足配齐合格教师。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建立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逐步使学校师资配备基本均衡。
5.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探索通过实行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结对帮扶等多种模式,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水平和应用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6. 支持发展民办教育。
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推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法办好一批有特色、高质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选择需求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
7. 加大舆论引导力度。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盲目择校,努力营造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8. 持续做好专项治理。
2011年《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
2011年《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准。
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人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老百姓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却在上升。
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400亿元,同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700亿元,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达到36%,大大超过25%的设计比例。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常运行成本每个学生约1.4万元左右,实际上学生分摊比例达44%,而国外通常在15%左右。
他建议,高等教育的成本应由家庭和政府共同分担,但是应该合理确定分担比例,避免更多家庭因教致贫。
(2)一年高达数百亿元的大学收费,竞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是根据什么标准收的。
新华社记者最近采访了大量教育界人士,试图探究大学收费的标准,却发现这是一团乱麻。
记者拿到一张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一个大二学生2004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杂费专用收据”,其收费内容如下:学费l万元;住宿费1500元;教材费1000元;保险、体检费395元;军训费180元。
总计13075元。
“各项费用都很清楚,然而最大一项‘学费’我们却不知道是以什么标准收的、具体有什么用途?”记者就这位学生的疑问采访了有关人员。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招生办主任唐芸说:“(1万元收费标准)这不是学校行为。
”曾多年主持上海市教委财务工作的陈三慰表示,上海松江大学城高校的收费经过财政、物价、教委协调和批准。
1996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高等学校在向当地省级人民政府申报学费标准时,应说明培养成本项目及标准。
上海市物价局一位处长介绍,据2001年和2002年的抽样调查,上海高校生均经费支出在2.5万元左右,按照25%的比例,学费为5000元,但是近两年没有新的调查。
当记者问起生均经费支出的具体计算方法时,她表示不知道。
又问及松江大学城的一些高校学费1万元,是否意味着这些学校的生均经费支出为4万元时,她说,这些高校的生均经费支出物价局还没有统计数据,是特殊情况。
2011年国考申论真题(详细解析)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地市以下行政执法类)申论真题及解析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20分)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
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
(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
不超过200字。
【作答思路】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这道题的作答范围要锁定在材料1和材料2。
从作答要求上看,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这里有条理这条要求需要我们多加注意,这预示着我们写出的答案结构一定要清晰,建议形式上采用部分的结构框架,内容上,通过对材料1、2的整体把握,要分两个方面来阐述,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两个方面的表现,这样就可以将摘录出来的要点进行分类,应该将一些重复的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保证字数的要求。
【参考答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两个方面:公办学校不仅学费、赞助费、借读费高昂,而且缺少专门供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女没有城市户籍;考大学成为难题;不公平待遇和歧视,使农民工子女心灵受到创伤。
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条件简陋,经费紧张;没有办学许可证,没有合法地位,没有政府支持;教师队伍不稳定,生源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
(10分)要求:准确、简明。
不超过150字。
【作答思路】从题干可以看出,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试题,着重考查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题目要求理解“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要指出困境是什么,接下来要指出不绝希望是什么,最后简要说明应该如何实现在困境之中不绝望。
在题干中要根据给定资料4的字限,那么作答本题,应该主要从材料4之中寻找要点。
【参考答案】随着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上学难在农村表现的尤为突出,有些地方出现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困境,辍学之风抬头,但是仍然有许多农民越是在这样的困境中越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受教育上,并且不惜血本地投资教育。
2011国考申论地市级申论答案
2011国考申论地市级申论答案一、1.答:学校方面:公立学校门槛高,就近入学难,使用地方教材;民办学校条件差,数量有限,教师队伍不稳定,难以获得法定办学许可,运作不稳定。
家庭方面: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学习且经常换工作导致孩子学习环境不稳定。
学生方面:就读公立学校,有被“边缘化”倾向,孤独自卑感强,心理负担重。
管理部门:制度不完善,受户籍制度限制,不能就地参加高考;学校信息公开发布不到位。
(190)2.答:“困境中的不绝希望”指随着教育成本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加之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农村学生靠教育改变命运,走向上流的出路越走越窄。
尽管希望渺茫,但仍有农民甘冒致贫风险,孤注一掷倾力支持教育。
他们仍把改变命运,摆脱贫困的希望寄托在教育身上,教育成了他们的不绝希望。
(135)二《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各位学生家长你们好!为进一步改善我县各乡镇学校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经研究决定,在我县逐步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
创办寄宿制学校,我们有条件:一是我县充分利用各种项目资金,完善了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基础设施;二是我们有办学经验,已经成功建设了一批示范性学校,如联村寄宿学校、民族学校、国门学校等;三是对于寄宿贫困学生,国家将给予适当生活补助。
创办寄宿制学校,我们得实惠:一是通过撤点并校,调整学校分布,形成合理的学校布局,便于学生入学,让学生进得来。
二是寄宿制学校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吃住在学校,免去了学生来回奔波之苦,把学生留得住。
三是寄宿制学校办学效果更加突出。
完善的办学设施,先进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学得好。
寄宿制学校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一个让家长放心的办学模式。
希望各位家长大力支持寄宿制学校建设。
(390)xx县教育局三、答:主要原因:1、建设之初,缺乏科学规划,建设数目过多,有跟风现象。
2、农村教育布局的调整,“撤点并校”政策的推行。
择校乱收费政策
2012年福建公务员春季招考已经慢慢临近了,根据历年时间来看预计会在2月份左右启动报名程序。
在报名之前,考生应该做好提前备考的准备。
申论上,对于时事资料应该要多关注,把握时代脉搏,在申论写作时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专家们特精选当下热点时评,供广大考生学习!【背景链接】教育部11月1日发布了《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对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10项要求,要求各地力争经过3到5年时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热点时评】择校乱收费政策一、“五年治好择校乱收费”怎样兑现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这一痼疾,教育部首次明确治理时间表,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择校乱收费问题之所以成为顽疾,就是因为背后的利益纠葛颇深,矛盾错综复杂。
一些办学质量较好的中小学在地方俨然成为特权单位,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松手让利,而一些教育管理者也深陷其中、下不了治理的决心来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
改革需要勇气,治愈社会顽疾更需要拿出改革的魄力,指望和风细雨、谁的利益也不触及就能办成让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显然难度很大。
主管部门要把政策规定落到实处,就需要亮明立场、廓清表述、建立考核。
没有责任则少有动力,过于笼统则可能流于形式。
“治理乱收费”,不仅要有总体目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将执行过程、实现程度公布出来,接受监督;还要将具体的责任人列出来,将各阶段的治理考核清晰化,对完成不好的进行问责,才能真正产生好的效果。
二、等五年之后能取消也算进步因为有“需求”,于是择校费应运而生。
取消择校费有两个绕不开去的基本前提:其一是政府的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其二是教育资源的投放能够做到公平均衡,缩小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
离开了这两个前提,简单地取消择校费,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
事实上,全国有很多地方也曾经出台过取消择校费的规定,但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此。
择校费严重戕害了教育公平,在一些地方,甚至造成了教育腐败,取消势在必行,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择校费的存在,可以让部分人以教育消费的方式分享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某种意义上也确保了相对的公平。
申论热点:不收学费只收杂费义务教育推行一费制
申论热点:不收学费只收杂费义务教育推行"一费制"教育乱收费似乎成为一种顽症,连续几年成为全国价格投诉头号热点,在2003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价格举报热点问题中,教育乱收费仍居高不下。
2003年5月,教育部会同国务院纠风办等部门建立了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各地在中小学缴费必须全面实行“一费制”。
据悉,这一举措将于今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据《北京娱乐信报》(记者郑超)报道:我国义务教育收费制度将进行重大改革,记者3月1日从教育部获悉,从今年秋季起,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将推行“一费制”的办法。
据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有关“一费制”的收费标准还在研究当中。
据介绍,所有行政性收费一次性收取的“一费制”,往年只是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小学、初中实行,对规范学校收费管理和遏制教育乱收费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测算,自2003年推行以来,为贫困地区学生家庭减负17亿元。
教育部决定,从今年秋季起,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一费制”办法。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各地在实施这个办法时,关键是要把握以下四点:一是义务教育由各级政府负责,不收取学费,可收取适当的杂费,学校可以代收课本费。
二是收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可以有所不同。
各地要按照《价格法》的有关规定,通过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实行民主决策。
三是所有的行政性教育收费要一次性公布,一次性收取。
各地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严格核定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开学时向学生统一收取。
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家长收取与招生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和“共建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也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辅材料,还要严厉禁止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搭车收费。
此外,各地还要制定并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四是要将收费办法和标准公布于众,接受监督。
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申论押题模拟卷—择校问题
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申论押题模拟卷—择校问题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题号
1
2
3
4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
1.监考老师发给你的测试材料分为两部分:试题本和答题纸。
2.测试开始前,请在试题本和答题纸上指定位置先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项内容,然后再开始答题。
3.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5.记者从北京多家房产中介公司了解到,开学前两个月内,人大附中、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等学校周边的房产市场备受关注,其中二手房市场较新房市场要火热很多,周边的经纪公司门店咨询量、登记量均有明显上升,其中因为孩子入学而有置业需求的客户占据了相当比例,在已成交房产中也占据了相当份额。
据某房产中介公司市场研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008年9月份以来,二手房市场相比8月份同期回暖明显,整体成交量上涨一成左右,而对于重点中小学集中的“学区房”而言,成交量上涨更为显著。其中,9月前半月,中关村、东直门、金融街、和平里等“学区房”集中区域二手房成交量均上涨两成左右。同时,“学区房”集中区域的租赁成交量也进一步走高,同比成交量普遍上涨二至三成。
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2011浙江申论真题第一题: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小题(25分)(两小题均打在答题卡第一题页面位置并写明小题号,两小题作答之间空一行)1、概括给定材料1-6的主要内容(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25字。
2、给定材料1-6反映了诸多民生问题,谈谈如何理性看待当前存在的民生问题(15分)要求:准确,简洁,有深度。
字数不超过200字。
第二题:某市将召开一次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形势分析会。
会上,某领导要求就加快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做主题发言。
请结合给定材料7-8,为领导拟一份发言要点。
(25分)要求:全面、简洁、条理清晰,有一定高度。
字数不超过500字。
第三题:请结合给定材料,以“民生之依”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50分)要求: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1000-1200字。
注:申论试题资料尚不完整,暂时公布题目的概括,待完整版公布!2011浙江申论参考答案第一题:1.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收入提升,但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民生问题;一是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收入占比过小,收入差距较大,加之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压力加大;二是虽经政府大力调控,但房价依然存在上涨过快、水平过高的问题;三是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劳资关系出现紧张情况,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四是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且虽未富先老之势,城乡问题突出;五是医疗卫生事业虽有长足发展,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突出。
这些问题给人民生活造成较大压力,也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急需予以解决(236字)2.民生问题的存在是我国长期以来没能协调好经济发展中效率与公平关系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有其深厚的历史和制度根源。
在当前社会较型加快,民众利益诉求提高的情况下,必须予以正视。
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给人民群从造成较大的生活压力,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改善民生不仅能满足群众生活之需,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政府执政根本任务。
201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教育公平
2011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教育公平来源:考试大【考试大:天下考生的良师益友】 2011年5月13日面试预测题一:择校热安徽铜陵,一个以盛产铜矿而得名的城市。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铜陵市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创造了一个“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铜陵模式”。
很多地方盛行的“择校风”,在这里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对此,你怎么看?【解析】“择校热”是个老问题,但有愈演愈烈之势。
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已经成为教育乱收费的主要源头,严重侵蚀免费义务教育的成果。
动辄上亿的择校费,也成为一些中小学领导腐败的诱因。
择校问题的根源是教育不均衡,而一些名校的扩张,反过来又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陷入恶性循环。
当然,被择校所裹挟的家长,客观上也助长了择校热。
学生家长是择校的受害者,但一到自己孩子这儿,摇身一变又成了择校的拥趸,排队交钱还要“自愿”。
一旦择校成功,还在那儿暗自庆幸呢。
正是这些恶性循环,使择校热陷入“治理—反弹”的怪圈。
根治“择校热”,维护教育公平,首先应强调主管部门的责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而义务教育作为人的一生中历时最长、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作为初始的学校教育和覆盖最广泛的教育,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的领域。
根治择校,必须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这已成为普遍共识,问题仍在于如何落实。
所谓责任,首先在于教育投入。
在硬件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应该首先落实公平原则。
教育投入要少干“锦上添花”的事,实现城乡学校公用经费、生均教育经费标准的统一,保证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硬件资源的均衡,才能大大改善落后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吸引力。
其次是师资的均衡。
择校很大程度上就是择师。
要把教师当作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城乡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如今,随着教师待遇的改善,在就业压力下,教师岗位对很多大学生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
应该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大学生投身基层教育。
2011年国考《申论》试卷(地市级)答案解析
2011年国考《申论》试卷(地市级)解析版问题一:“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
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
(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
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167字)1.入学难(1分),表现:民办学校数量少(0.5分),公办学校收费高、门槛高(0.5分),待遇不平等(0.5分),获取学校信息渠道不通畅(0.5分)。
2.学习环境差(1分),表现: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差(0.5分)、教师队伍不稳定(0.5分),就读公办学校面临歧视与心理问题(0.5分)。
3.考试升学难(1分),表现:户籍限制(0.5分)、教材不统一(0.5分)等导致升学难。
4.家庭环境困难(1分),表现:父母经济收入低(0.5分)、时间少(0.5分),对孩子教育缺乏重视和辅导(0.5分);5.流动性大(1分),表现:经常转学(0.5分)。
评分标准:1.本题10分,按点赋分;2.本题的作答任务是归纳概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的表现,对象是随迁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与此无关的要点答了也不给分,超出规定字数反而扣分。
其次要对要点进行分类概括,未分类得分不超过5分;根据答案要点语言是否准确规范、表达是否流畅等方面酌情给分;,具体表现概括不全者每小点扣0.5分,最高不超过10分;3.错别字3个字扣1分,最多扣2分,超出规定字数扣1分。
问题二: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
(10分)要求:准确、简明。
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共145字)困境:农民子女教育成本高(1分),上学就业难(1分),农村生源比例下降、辍学率高(1分),许多家庭因教返贫、因教致贫(1分)。
不绝希望:农民寄希望于子女通过教育摆脱贫困,不惜成本、倾家荡产送孩子上学(1分);农民对中国教育和教育改革寄予希望,希望教育难问题能被解决(1分)。
2011国考省部级《申论》解析
2011年国考地市级《申论》解析材料解读一、材料基本内容材料1:主要反映两方面内容:一是打工子弟学校办学的困境,二是农民工子弟上学困难重重。
材料2: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表现及其原因。
材料3:L县采取多种措施对本县的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材料4:农民倾全力支持教育发展,其中贫困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更大,原因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学受教育上。
材料5:柳延希望小学被撤并后的现状的未来。
材料6:希望小学被撤并的原因探析。
材料7:许多学者对乡村文化衰落的担忧和焦虑。
二、材料结构材料1、5、7主要是提出问题,材料2、6主要是分析问题原因,材料3、4主要是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真题解析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20分)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
请根据这两则材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
(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
不超过200字。
解析所属题型:概括题。
考察能力: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答题思路:此题材料的来源是材料1、2,概括的对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答题的要点是“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
显然,出题人并不是简单的要考生对材料中细节部分进行摘抄,而是根据细节部分进行归纳和概括。
而且题目要求“全面”,即材料中所有问题的表现都要概括出来。
材料中提及较多细节性描述,但较为重要的几句话分是“在垃圾场边的平房里”、“在一片荒芜的菜地里”,“校方要收取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敢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投资”、“这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很不稳定”、“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少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放弃求学”、“将来考大学,因为没有户口,孩子还得回去考”、“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降低收费标准”、“曾经因为父母务工地点的变化而被迫转学”。
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1.假定给定材料1—6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材料归纳出一份情况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
(20分)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不超过400字。
【解题指导】本题为传统的概括归纳题,难度不大,首先概括目标材料1-6,用批注的方法把每段反映的主要问题提炼出来,然后通过列表的方法合并同类信息,最后,按照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一、二、三的顺序表述成文即可。
【参考答案】材料反映情况汇报如下:一、学术领域出现造假事件,一些学者为了个人的名利,为了骗取科研经费,为了顺利评上职称,不惜铤而走险,抄袭他人论文,花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使得国内很多学府遭遇信任危机。
二、学术领域出现浮躁之风,院校领导工作繁忙请人代劳,老师请大学生代劳抄袭,拼凑编辑等现象频繁曝光,再加上多学术造假在法律上很难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浮躁之风。
三、科研人员出现道德失范情况。
为了个人私利,无视公共道德,蔑视法律和科学伦理。
比如浙大教授在利益诱惑面前,屏蔽瘦肉精的负面信息,最终造成了一系列的瘦肉精事件。
而学术研究缺乏相关规范制约的现状也加剧了道德失范行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为的泛滥。
四、高等教育质量日趋下降,无法培养出创造性和发明型杰出人才。
在急功近利心态的引导下,高校扩招一味追求规模和数量,却忽略了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扩招致使师资紧缺,不得不降低门槛来充实队伍,导致部分教师素质不高,科研荒废。
以上供领导参阅。
(400字)2. 根据给定材料7—9,请你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哪些现实问题?(20分)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分析恰当透彻,表述简洁明了,不超过250字。
【解题指导】本题为河南省申论考试的保留特色题目:概括分析类题目,此类题目的作答建立在对目标材料充分概括以及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观察目标材料7-9,我们发现材料7中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和本题没有多大关系,属于干扰性材料;材料9的最后一段揭示了媒体在张悟本事件上存在的问题,属于重点材料,材料8是对张悟本事件的集中表述是作答的重点材料京佳教育。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
2011年国考申论地市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1.在城里公立小学开学的9月1日,张老师的打工子弟学校也开学了,在垃圾场边的平房里,18名学生走进了简陋的教室。
同是小学教师出身的李某夫妇创办的"行知打工子弟学校",则在一片荒芜的菜地里迎来了求学的孩子们。
最早的一批打工子弟学校就这样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艰难地生存了下来。
这样的学校数量有限,仍有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知道哪里有学上。
在某民办大学做管理工作的孙某为了让从农村接出来的孩子有学上,在郊区找了五六家公立小学。
但是,校方要收取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这些高昂的费用让孙某感到发懵。
因为公办学校门槛高,在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收费较低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然而,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很难逃脱被关停的命运。
已有3年"办学经验"的秦老师说:"要拿办学许可证,必须有房屋产权证。
可由于经费紧张,学校只能租用别人的场地及房屋。
别说我们拿不出房屋产权证,就连房东也拿不出,因为房东也是租村里的地。
"一度拥有1500多名学生规模的私立金星小学就是因为校舍所在地被拆迁,从此销声匿迹了。
"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敢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投资。
"办学人代某说:"艰难办学,最希望的是能有合法的地位,学生可以放心读书,老师也可以安心工作。
申论热点:一费制难治择校费顽症
申论热点:一费制难治择校费顽症秋季新学年伊始,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全面推行“一费制”。
这一被认为是最有效根除乱收费顽疾的良药,旨在让老百姓教育消费得明明白白。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最昂贵的乱收费———“择校费”并未包括其中。
这样的“一费制”,会不会成为“出场秀”?广为诟病的教育乱收费真的无药可治吗?择校费问题:一费制并未触及今年8月份,江苏、河北等省市先后召开了“一费制”听证会,这项旨在制止教育乱收费的听证会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也引来一些人士的质疑,认为听证会并未触及家长们最为关心的择校费问题。
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说法,“一费制”,就是对学杂费、书本费由有关部门规定一个最高收费限额。
按理说,义务教育有了“明码标价”,既可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校收费管理。
更何况,“一费制”去年试行就为广大农村中小学家庭减轻负担17亿元。
然而,业内人士提出,这个“一费制”并未将涉及学生家长额外负担的教育收费项目完全纳入,如择校费、补课费、校服费……这给乱收费留了很大“口子”。
附带赞助费:四五万元得人惊———“一费制”就是收一次费?虽然各地对“一费制”所限定的具体范围,多是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三费合一,有的包括信息技术教育费,但多数家长说这只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全部费用中的一小部分,像住宿费、校服费、卫生保健费等,都是教育和物价财政部门核准的学校代收代办项目。
这些项目如何收,没有明确规定。
———约束“小头”放松“大头”?除了上面列出的代收代办项目,家长们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元的择校费。
事实上,公开的择校费还只是保底价,附带的赞助费更是高得惊人。
北京市一类学校赞助费为5万元,准“重点”也得4万元。
“公办民助”学校收费更高。
———“学校乱收费,你随时可以打电话举报”,这被认为是堵住乱收费“漏洞”的又一法宝。
然而,实践中这个效果并不理想。
现在,很多家长苦恼的是学校不收这赞助费。
名校总共就这么多座位,大家都想争,校方正可以来个“论质论价”。
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解析(解析全)-地市级
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地市级)(一)“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
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
(10分)准确、全面、有条理。
不超过200字。
评分标准:要点如下:应用文写作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采分点。
注意格式不扣分。
采分点为寄宿制教育的优势,要与走读教育对比,主要以下四个方面,未对比只给一半分数。
1、布局合理、条件完善、效益提高。
2、解决交通问题,入学方便。
3、联村办学规模大、生源多。
4、发放补贴,封闭管理,学生安全。
参考答案公办学校:1、门槛高、收费高,获取学校信息途径不畅;2、易受不公平待遇,无法参加高考,学习统编教材,受歧视。
民办学校:1、数量少,环境恶劣,硬件差;2、师资队伍不稳定,无合法地位和政府支持。
家庭方面:1、贫穷导致频繁失学和转学;2、家长学习意识淡薄,没时间辅导孩子孩子方面:学习成绩差,心理边缘化,孤独自卑。
(二)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
(10分)准确、简明。
不超过150字。
评分标准:要点如下:1、困境是指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困境(2分)2、具体是指上学难、教育成本高、失学率高、就业危机等(2分)3、农民的希望是通过教育使孩子“向上流动”获得好生活(2分)4、不绝是因为“孤注一掷”,缺少改变命运的途径。
(2分)5、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解决就业危机可以实现希望(2分)参考答案一、困境是指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困境。
具体表现是指上学难、教育成本高、失学率高、就业危机等。
二、不绝希望:农民的希望是通过教育使孩子“向上流动”获得好生活;不绝是因为“孤注一掷”,缺少改变命运的途径。
三、基于此,应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解决就业危机可以实现希望。
(三)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
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2011河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
2011河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预测4.24联考公务员申论热点:教育体制改革一、背景介绍教育问题是每个公民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教育体制的僵化等多种原因,导致学生上学难、家长择校贵、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多种问题。
2011年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要求部分地方以及院校开始新的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从人民大众关心的重点入手,以机制和体制传销为着力点,以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规划和统筹教育资源,实现人民教育为人民,坚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二、文件体系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分别是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其中,专项改革试点又分为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育投入机制这十个改革方向;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四个方面;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的内容按照《通知》第一部分专项改革试点的十个方面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述。
三、重点措施《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里面有非常多具体的措施,按照每个不同的改革方面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但是,将《通知》中的各种措施集中起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办学管理体制改革。
其改革重点在于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以新的制度机制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效解决择校问题,实现公平教育。
同时,加快推进学期教育工作,解决入园难问题。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探索分类管理、分类指导等多种新制度新举措。
第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机制,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注重和实践的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择校费问题:一费制并未触及
今年8月份,江苏、河北等省市先后召开了“一费制”听证会,这项旨在制止教育乱收费的听证会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也引来一些人士的质疑,认为听证会并未触及家长们最为关心的择校费问题。
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说法,“一费制”,就是对学杂费、书本费由有关部门规定一个最高收费限额。按理说,义务教育有了“明码标价”,既可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校收费管理。更何况,“一费制”去年试行就为广大农村中小学家庭减轻负担17亿元。
然而,业内人士提出,这个“一费制”并未将涉及学生家长额外负担的教育收费项目完全纳入,如择校费、补课费、校服费……这给乱收费留了很大“口子”。
附带赞助费:四五万元得人惊
———“一费制”就是收一次费?虽然各地对“一费制”所限定的具体范围,多是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三费合一,有的包括信息技术教育费,但多数家长说这只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全部费用中的一小部分,像住宿费、校服费、卫生保健费等,都是教育和物价财政部门核准的学校代收代办项目。这些项目如何收,没有明确规定。
———约束“小头”放松“大头”?除了上面列出的代收代办项目,家长们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元的择校费。事实上,公开的择校费还只是保底价,附带的赞助费更是高得惊人。北京市一类学校赞助费为5万元,准“重点”也得4万元。“公办民助”学校收费更高。
———“学校乱收费,你随时可以打电话举报”,这被认为是堵住乱收费“漏洞”的又一法宝。然而,实践中这个效果并不理想。现在,很多家长苦恼的是学校不收这赞助费。名校总共就这么多座位,大家都想争,校方正可以来个“论质论价”。又有多少家长敢再冒风险去举报,去破坏这个潜规则呢?
教育乱收费:能否止于一费制
如果“一费制”实行后政府相应公用支出拨款仍不到位,学校就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一些学校负责人对推行“一费制”也表示担忧。由于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悬殊很大,于是招生困难的学校“被迫”通过乱收费,来改善软硬件;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则大规模扩招,有的还空出些许名额,让家长“愿者上钩”。
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择校费最大的弊端在于它的不公平性。在现有教育制度下,分高者上学是人人能接受的规则。但是,择校费打破了这套规则,“分高者上”变成了“价高者上”,最终把重点校变成有钱人的“私立学校”。
择校费高昂:勒紧裤带掏大钱
重庆市日前发文,为“择校费”制定了标准,不少人士称此举让“择校费”得以合法化。文件规定,市属市级重点中学或示范性高中每个学生每学期收取的费用不高于5000元,区县属市级重点中学不高于4000元,其他普通高中不高于1500元。据了解,2003年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8093元。
2011申论热点剖析:一费制难治择校费顽症.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秋季新学年伊始,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全面推行“一费制”。这一被认为是最有效根除乱收费顽疾的良药,旨在让老百姓教育消费得明明白白。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最昂贵的乱收费———“择校费”并未包括其中。这样的“一费制”,会不会成为“出场秀”?广为诟病的教育乱收费真的无药可治吗?
打破了规则:择校热成了死结?
北京有色设计研究总院的程女士说,现在的“一费制”规定,九年义务教育由各级政府负责,学校不收学费,可收取适当的杂费,学校可代收课本费。这里面包含的内容还是太窄了点,对于像择校费之类的规范,似乎显得“苍白”无力。
择校热难道真的成了死结?据教育部门人士介绍,择校费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不少中学出现了“借读费”这个新的收费项目,不过往往只有几百元。随后,这个价码开始跃进式的翻番,“借读费”也逐渐被“择校费”代替。
择校费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政府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示范性学校”“窗口学校”“重点学校”,集中了最好的师资力量、最先进的设备和最雄厚的资金,教育质量足可以傲视其它普通学校。这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校与校之间实力的巨大差距最终制造了择校费这个“怪胎”。教育专家说,要消灭这个“怪胎”,必须对症下药,治本之策就是走扩大优质资源,走均衡发展之路,使各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小。教育事业永远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它是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品。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教育的“产品”是人、人的素质,当百年树人的教育要靠金钱明码售价时,恐怕会使育人的本性发生逆转。
两组数字可以说明,对一些城市家庭来说,高昂的择校费,意味着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年不吃不喝,收入刚好够给孩子掏择校费;而对农民家庭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负担问题,而是面临着借债上学还是辍学的选择。
来自江苏睢宁县梁集中学的校长刘兴国说,由于近几年正值入学高峰,每个教室里都挤了90多个学生;一账:全校2800多名学生,去年所交费用合计47万元,预算内的公共教育拨款没到位,年底时学校透支了十多万元。
教育乱收费能不能止于“一费制”?北京十一学校一位王姓老师说,如果一个制度、一项法规仅仅是令学校“不敢乱收费”,而不能使学校“不必乱收费”的话,那也只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学校乱收费:校长撤职甚罕见
专家提出,政府通过“一费制”规范乱收费的初衷是好的,学生家长们也普遍欢迎“一费制”的实施,但忧心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原来讲“学校乱收费,校长就撤职”,但同普遍存在的择校热而言,受处理的责任人还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