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下辅导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5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5](https://img.taocdn.com/s3/m/caabf58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7.png)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5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家园》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辽师大版教材在内容安排上,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家园的美丽和可爱,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环境保护的深入理解和行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前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知识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也容易注意力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们家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简单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情感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们家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简单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情感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们家园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家园的热爱之情。
2.教学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我们家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辽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辽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804f7631b765ce050814a5.png)
平顶中心小学 杨 微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是辽 师大版本的,本册教材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 定,结合五年级儿童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与生活实际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而编写的,比较全面完整地体现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 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框题二:感受大自然的另一面
主要教学活动
1、调查活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灾害的调查活动。 2、交流模拟:交流灾害的现象与破坏性、原因、避险方法,对有些灾 害的避险,有条件的进行一次模拟活动。(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 雪暴、台风、洪涝等。) 3、讨论交流:在近几年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中,(2008年四川汶 川“5.12”,地震,1998年洪涝,2007年雪暴。)是怎样战胜这些灾害, 把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自然灾害是自然界运动界结果,目前我们还 不能左右某些灾害的发生,但可以依据科学的方法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把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教学策略
1、教法要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实际,适合学生的需要以 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开展与课堂、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符合实际的、丰富 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活动充分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 5、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 3.了解大自然的力量给人类带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认识大自然有 为人类造福的一面,也有给人类带来灾害不可抗拒的一面。(地震、海啸、台 风、火山、雷暴、泥石流等等。) 4.了解各类自然灾害形成危害的特点,学习灾害中自救、互助的方法,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教师用书中的目标没有提到各类自然灾害形成危害的特 点,我认为了解灾害特点,是成功预防和避险的前提。)
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社
![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社](https://img.taocdn.com/s3/m/0c11cc16cc22bcd127ff0c91.png)
(1)认识东半球和西半球
了解了经线和纬线。我们看东西方向,人们用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两条经线把地球分成了东半球和西半球。
(2)认识大陆和岛屿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地球上被海洋包围的大块陆地叫做大陆,被海洋包围的小块陆地叫做岛屿。
(3)认识大洋和大洲
高山 平原 丘陵
沧海桑田的变化
教学反思
课 题
2.《大自然的力量》
主备人
陈晓艳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大自然的力量,知道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坏性,感受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性。
2. 体会科技的发展在与自然灾害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3. 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能够一份为二的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1. 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奥秘的志趣。
2.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知道世界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学重点
1.了解海陆的变迁,初步体会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知道地球是目前所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初步了解地球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1.大洋和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起,划分成四大洋。
2.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上共有几个大洲、几个大洋
学生根据课堂预习进行课堂展示。
四.课堂延伸:
1. 介绍真实故事《我穿越了两个“ 2005年3月19日”》
2. 介绍地球上美丽多样的地形
3. 介绍海陆变迁的过程,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
辽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下册1单元
![辽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下册1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0b27d22b2e3f5727a5e9627c.png)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
一、单元提要
在三四年级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基础上,本单元将带领学生了解世界。
作为有关地理知识的起始单元,在本单元中,《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一课将世界地理环境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知道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作为人类生息繁衍和发展的家园,它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本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大自然的力量》一课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设计了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使学生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同时,通过实例,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从大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出发,学习自救和互救逃生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态度。
二、单元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坏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危难之中人们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学习灾害中自救、互助的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三、课时安排
备注:以上课时安排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9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9](https://img.taocdn.com/s3/m/88d896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f.png)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9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家园》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年级下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的环境,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知道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知道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讲授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知道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环保意识。
5.总结提升:通过学生分享、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6.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
辽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下册单元
![辽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下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f1d0236e59eef8c75ebfb320.png)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
一、单元提要
在三四年级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基础上,本单元将带领学生了解世界。
作为有关地理知识的起始单元,在本单元中,《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一课将世界地理环境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知道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作为人类生息繁衍和发展的家园,它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本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大自然的力量》一课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设计了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使学生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同时,通过实例,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从大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出发,学习自救和互救逃生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态度。
二、单元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坏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危难之中人们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学习灾害中自救、互助的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三、课时安排
备注:以上课时安排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5年下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5年下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71ba8687c24028905fc3b4.png)
实用文档教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辽师版下册杨美玲实用文档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一、单元提要在三四年级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基础上,本单元将带领学生了解世界。
作为有关地理知识的起始单元,在本单元中,《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一课将世界地理环境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知道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作为人类生息繁衍和发展的家园,它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本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大自然的力量》一课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设计了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使学生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同时,通过实例,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从大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出发,学习自救和互救逃生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态度。
二、单元目标1、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坏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危难之中人们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学习灾害中自救、互助的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三、课时安排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划时计课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
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介绍
![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467eadbaeaad1f346933fec.png)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第一课《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第二课《大自然的力量》第二单元《珍惜人类共有的家园》第三课《我们的家园》第四课《共同的责任》第三单元《走进地球村》第五课《世界上的国家和民族》第六课《环球采风》《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介绍同志们,今天我们专门来研究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教材。
通过以往的教学我们知道,课标及教师用书规定的课时量与我市每周2节不符,这就给我们一线老师备课带来许多问题。
那么,在学期初始,大家一定要先做好教学计划。
因此,我们首先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可爱的中国”、“悠悠中华情”、“腾飞的巨龙”,也就是说,初步了解了我国的地理和历史常识,从下册开始,我们要进入世界地理的初步了解阶段。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首先要清楚,品德与社会教材具有以下几方面功能:(1)为教学活动提供教学内容。
(2)为教学活动提供方式的指导。
(3)为教学活动提供适宜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4)蕴含着本课程的多方面的课程目标。
因此在使用中,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教材也是课程资源的观点,对教材进行研究并恰当地使用,认真理解与把握教材中所承载的考察目标与教育理念,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引;另一方面,教师更应该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用自己的智慧去完善和建设教材。
教师要注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正确把握单元、主题的教学目标,结合地区差异,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对教材进行补充和二度创作,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
如教材中没有及时更新但又能体现课程目标且符合学生实际的新材料,教师可以随时补充。
2、备课要立足于课程目标的落实,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确定学生现有的基础和差异。
从而以此为依据,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能力。
最新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09977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d.png)
最新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Unit 1: Our Earthn:After learning about our country and hometown in third and fourth grade。
this unit will lead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world。
As the starting unit for geography。
the lesson "Unveiling the Mystery of the Earth" introduces the world'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s one aspect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It help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n of land and sea on the Earth's surface and how it provides diverse living environments and vast development space for human beings。
By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how humans perceive the shape of the Earth。
students will learn that our understanding of objective things is endless。
This cultivates a us learning attitude and a sity for exploring scientific mysteries。
In the spirit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 lesson "The Power of Nature" reveals the power of nature from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