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名词解释
美德即知识名词解释美德即知识名词解释美德即知识美德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的一举一动。
一个美德好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那么什么是美德呢?请大家跟我来了解一下吧!美德即知识美德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的一举一动。
一个美德好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那么什么是美德呢?请大家跟我来了解一下吧!美德,指善良的心地、高尚的情操和由此而来的良好的品质,泛指一切有利于人民的思想、品格、作风、精神等。
对中国人来说,美德的表现很多。
比如热爱祖国,关心他人,乐于奉献,诚实守信,勤奋节俭等等。
美德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资本。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
美德就是知识美德即知识美德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的一举一动。
一个美德好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那么什么是美德呢?请大家跟我来了解一下吧!美德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的一举一动。
一个美德好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那么什么是美德呢?请大家跟我来了解一下吧!美德,指善良的心地、高尚的情操和由此而来的良好的品质,泛指一切有利于人民的思想、品格、作风、精神等。
对中国人来说,美德的表现很多。
比如热爱祖国,关心他人,乐于奉献,诚实守信,勤奋节俭等等。
美德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资本。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
品德良好,道德优秀,既可称为“美德”,也可以称为“智慧”,更是成功的基石。
美德,我国古代对人们提出的修养境界的最高标准。
美德是做人之根本。
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缺乏美德,甚至道德败坏;而一些人却因拥有美德而感到自豪。
同样的错误,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却迥然不同。
究其原因,还是有无美德在起作用。
所以,讲美德很重要。
而道德败坏的根源正在于缺少美德。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作为西方教育的起源,古希腊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
而作为古希腊著名教育家的苏格拉底,其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教育。
故研究其教育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善当代的教育非常有帮助。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是,德智统一论和产婆术。
产婆术被后世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内容。
这种教学法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甚至当代教育,我们依旧在实践着这种古老实用的教学法。
相较而言,苏格拉底的德智统一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却似乎一直不尽人意。
要么被过分阐释,要么被忽视,例如对伦理教育的过分强调,或者对伦理教育的过分轻视。
德智统一论的内涵,苏格拉底明确的给出了解释。
苏格拉底提出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
”这一命题通常被解释为,“知识是使一个人成为有美德的人的充分条件。
”①(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339)或者可以这样解释,“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
”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商务印刷出版社,2009.P128)足见,苏格拉底的这种关怀主要是集中在社会伦理方面,而非科学或者其他方面。
在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的含义之后,有必要将苏格拉底“善”和“美德”这两个中心词语进行分析。
在古希腊用语中,“善”的含义相当于今天的“好”,也是一个道德意味比较浓重的词语;而“美德”是指任何形式的“好”。
可见,在古希腊语境中,“善”和“美德”都是超越道德范畴的词语,而在苏格拉底语境中,他试图将这种语意的限制加强,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善”和“美德”被束缚在道德领域内,以构成一个社会价值核心的牵引,促进社会伦理的发展。
可见,在苏格拉底的诸多概念中,“善”和“美德”是两个关联密切,却不能等同的道德概念。
其中“美德”的范畴要大于“善”的范围,当两者特指个人道德的时候,可以被看做同义词。
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美德即知识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
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
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
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
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
”,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
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
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
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
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
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
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
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
”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
“美德即知识”的源流与质疑
“美德即知识”的源流与质疑美德即知识,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概念,涉及到道德、哲学、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梳理这一主题的源流,并探讨对其的质疑和反对意见,进一步思考这一主题对于我们的启示和价值。
这个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一种知识,可以通过教育和对话的方式传授。
他的学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美德是一种理性和公正的思维方式,可以通过哲学思考和辩证法来培养。
到了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同美德即知识的观点。
他认为,道德法则是一切美德的根源,而这种法则可以通过理性思考和道德实践来获取。
同时,康德也强调了教育和个人修养在培养美德中的重要性。
尽管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在历史上得到了许多支持,但也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对其提出了质疑和反对意见。
例如,休谟认为,美德和知识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等同起来。
他认为,美德是一种品质或习惯,而知识则是一种认知状态,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另外,尼采也反对将美德和知识等同起来。
他认为,美德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人们超越自身局限和追求更高目标的动力,而知识则是一种弱小的力量,往往被用来限制和束缚人类的行为。
因此,尼采认为美德和知识是相互对立的。
针对休谟和尼采等思想家对美德即知识的质疑,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辨析:美德和知识确实是有区别的概念,但它们并不是相互对立的。
美德强调的是行为和品质的优秀,而知识则强调的是认知和理解的准确性。
然而,在实践中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即拥有广博知识的人往往更容易表现出高尚的品德。
这表明美德和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并不仅仅是将美德视为一种知识状态,更重要的是将美德视为一种理性的选择和实践。
这种选择和实践需要我们对道德准则进行思考、探讨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因此,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实际上强调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作用。
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在源流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并在近代得到了一些重要思想家的支持。
德行即知识[5篇材料]
德行即知识[5篇材料]第一篇:德行即知识试论苏格拉底的知识即善摘要:对知识的独到理解以及与之相关的对善的理解,把知识与善等同起来应用于理性主义伦理学,是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最主要的贡献。
关键词:苏格拉底;知识;善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出生在雅典,自师从阿纳克萨戈拉的学生阿尔克劳接受了哲学教育之后,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爱智”的事业。
苏格拉底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哲学的重大贡献,赢得了“圣人”的赞誉。
苏格拉底把知识即善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本文将就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界定以及对知识即善的观点依次予以评述。
一、苏格拉底的知识如果知识即善,善就是知识,那么善所认识的是什么?换言之,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被砍做事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的回答是,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或概念,及我们所说的“本质规定”。
苏格拉底的对话大多以追问“是什么”为其主题,如“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节制”、“什么是正义”等等,而且他所追问的并不是具体的和特殊的“勇敢”或“正义”,而是“勇敢自身”或“正义自身”,亦即“勇敢”或“正义”的类本质。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要求认识的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因而他所理解的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唯有它才是局偶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二、“知识即善”“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所谓“德性”,在希腊语中原值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善。
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善的人。
因此,他把善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及善,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
苏格拉底的语录
苏格拉底的语录苏格拉底的语录11、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2、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3、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4、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5、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6、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7、德性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8、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9、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
10、爱情犹如麦地里采麦穗,弄不好就会空手而归。
1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12、我们的需要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
13、我比别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14、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15、未经反思自省的人生不值得活。
16、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17、想起来,我还欠某人一只雄鸡未还。
18、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19、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20、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21、我和世界相遇,与众生相聚。
22、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23、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24、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25、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
26、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27、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28、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29、男人靠健忘活着,女人靠牢记活着。
30、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苏格拉底的语录21、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忙新思想的诞生。
2、当我对一个制度不满时,我有两条路:或者离开这个国家,或者循合法的途径去改变这个制度。
可是我没有权利以反抗的方式去破坏它。
3、欢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我们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而忙的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4、未经思索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5、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6、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7、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都在人的价值方面强调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但是智者学派片面强调人的需要,否认对人的约束,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需要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限定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显然,比较的关键在于把握两者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比较的领域大体上包括研究对象、人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上的行为等方面。
“美德即知识”――人文主义的升华:(1)代表人物:苏格拉底。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2)思想主张: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美德来自于知识;③主张“认识你自己”,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意义: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苏格拉底对“人”的探索: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哲学家。
这一时期,智者学派的思想比较兴盛,在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人们贪图没有节制的个人自由和个人享受,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同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也带来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
于是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的政治领袖,批评颓废的社会风气,在寻找人的价值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苏格拉底对于“人”是什么作了如下回答:(1)人的本质是理性,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这就确立了人的理性主体的地位。
(2)人的灵魂(理性)是至善,德行即智慧,智与德是合一的。
(3)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即使像勇敢、节制之类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也不能使人为善。
因此一切使人德行完善的只有知识,因此,“美德即知识”。
(4)人之所以要求知,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5)人要在理性的支配下去追求和生活,“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意义
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意义13中1 柳成荫 23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一生经历了雅典民主制度由盛到衰的过程。
他认为,造成雅典所面临的巨大危机的根源,是道德和人性的堕落,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
下面,本文就将围绕苏格拉底所推崇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带给后世人们的启示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目的“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苏格拉底认为的知识,指的是认识公共福利和普遍的道德规范例如仁慈、明智、谨慎、正直、勇敢、克制等。
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来自知识,所以正义和美德就是知识,就是所谓的知德合一。
“美德即知识”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
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途径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美德和善可以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获得。
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
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
三、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中的常见方法在上课时,老师给我们举的几个苏格拉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苏格拉底最常见也最擅长使用的方式便是“问答法”。
“问答法”的目的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头脑已存有各种知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把这些知识发掘出来。
他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副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步骤: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四、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意义苏格拉底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赋予了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难点突破)
认识了你自己,你就知道你 是谁;
认识了你自己,你就知道你 从哪里来; 认识了你自己,你就知道你 要到哪里去
Know
苏格拉底认为,要认识 你自己,首先就要经常 对自己进行审察。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可见审察自己确 实是个功夫活,经常审 察自己的内心,你才能 知道自己是谁。
• 熊干了傻事是因为无知。所 以只有善心不一定干好事, 要有知识才行。
有个猎人上山打猎,见到一对老鹰正在追啄一只幼鹰, 迫使幼鹰展翅飞翔,幼鹰被啄得遍体鳞伤,嗷嗷惊叫。 猎人见了,愤怒不已:哪有父母这样对待子女的?操 起猎枪打死了这对老鹰,把幼鹰带回家养好伤,然后 放幼鹰回到大自然中去,可是,这只幼鹰却因不能飞 翔扑食而活活饿死。 你怎样评价寓言中猎人的行为?
没有知识就无法做到道德
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 概念的认识,是关于道德的知 识。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 础。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 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 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 是 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 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 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 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
• 苏格拉底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 知 识是美德的本质,知识是美德的共性, 是所有美德中 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 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得出结论“美 德即知识”
阿波罗神的女祭司竟然以神的口吻肯定苏格拉 底是世上最聪明的人
• 苏格拉底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想找一个比 他更聪明的人……最终结果是苏格拉底恍然 大悟,不是说他真有多少智慧,而是因为 他知其无知并公开坦诚承认这一点。
Know yourself!
浅议苏格拉底_美德即知识_
广角视野 wide angle浅议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聂怡东(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650031)【摘 要】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德即是知识”在哲学和伦理学上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其本人道德哲学中最基本的命题。
“美德即知识”命题一方面规定了知识的对象仅限于作为类概念的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它还包括认识了人的本质即意味着人会自然去实现这些本质,使之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出来。
但是亚里士多德针对苏格拉底的看法也进行了批判。
【关键词】美德;知识;正义;德性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也是世界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命题。
但是,一方面苏格拉底本人并无著作,而记载其言行的古希腊的史料又有待考证哪些确实能表现其本人的思想;另一方面,在翻译过程中,不论是直接从希腊文翻译成汉语还是从英语转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
(这个失真一般来讲与译者无关,而是因为某些哲学中的概念本身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就找不到对等的概念,而译成另一种文字又必须寻找一个相近的概念来对其进行替换,这种替换发生之后,便难免有毫厘千里之谬。
)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我们对苏格拉底这一命题的理解容易产生一种绝对化,片面化认识的倾向。
因此,对这一命题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涵义的阐释成为必要。
苏格拉底本人虽然不同于一般智者,而且对智者持批判的态度,但实际上苏格拉底受智者影响甚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本身即是一个智者,但可以说是最后一个智者。
苏格拉底对早期希腊哲学家所提出的宇宙论体系的看法和一般的智者没有什么两样,即都认为它们都是建立在不可靠的感觉的基础上的,而感觉却是个人的,因此,它们不可能具有普遍性。
这一看法使得他在两个方面同早期自然哲学家相区别。
一个方面,是哲学研究的领域的不同。
苏格拉底将哲学思想从外在的自然界拉回人类社会之中,致力于伦理学和道德领域问题的研究。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认为要获得普遍性的知识则必须抛开感觉走另一条道路。
2024年美德v美德即知识(大全五篇)
2024年美德v 美德即知识(大全五篇)美德v 美德即知识篇一母亲瞧了瞧他们,排最前头的那位大爷,胖墩墩的,穿着笔挺的大衣。
他眯缝着双眼微微一抬,又耷拉下眼皮,没有丝毫反响。
再看看第二个人,戴顶军帽,穿着军大衣,双手放进兜里,平视前方,旁假设无人。
第三位,矮矮的个子,戴着一顶非常时髦的帽子,闭着双眼,嘴角向下撇,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再瞅瞅一个人,简直无法形容。
大个子,大皮衣,再加上一个大口罩,真是滑稽可笑。
母亲提着嗓门儿,大声说:“难道你们不识字吗?这里是母子上车处呀!”可是,他们一点反响都没有。
这时候,车来了。
那几个男人一窝蜂地冲到车上。
母亲看了看车里挤得满满的人群,又看了看怀里冷得发抖的孩子,年轻的母亲只好无奈地站在旁边,等待着下一班车的降临。
英国的弗o培根先生讲过:“假设有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公民。
图中的那几个男人真的不识字吗?他们装聋作哑,面对寒风中的母子熟视无睹,毫无怜悯之心,真是让人痛心啊!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呢?这些人明明认识字,为什么要装成文盲呢?难道他们早已把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遗忘了吗?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擦亮你们的眼睛,不要当假文盲,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
中华美德不能忘!我们应该把它传播下去,让它成为每个人心里的标尺,让它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骄傲!美德v 美德即知识篇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
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笑容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美德在我看来便是美与德的总和。
美并不是外表的漂亮而是一种闪耀在心中的心灵之美。
德是一种正义的力量,它包括忠、孝、仁、义。
在当代人们的心中美德这个观念是非常淡薄的。
大家似乎都已经忘记什么是真真正正的美与德。
取而代之的是追逐潮流,疏离亲人。
我认为众多的文明美德中孝是最重要的。
喂,儿子啊?恩,有事吗?你还好吗?天冷了,你要多穿点。
上班之前要好好吃早餐,不要饿坏了自己。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代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
苏格拉底的著作皆已流失,后人对其活动、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据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著作。
1、"美德即知识"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
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就是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2、苏格拉底方法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万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有关"五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
他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
浅谈苏格拉底的“美德论”
浅谈苏格拉底的“美德论”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主题就是确认人的主体性,建构基于普遍理性的知识与生活,以道德的确定为核心。
苏格拉底把他的伦理学建立在一种知识论上,就是将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即美德”。
在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不是把人类的认识和道德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的,而是将自然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的。
苏格拉底强调,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去研究有用处的人事问题,比如正义、明智、勇敢、诚挚等德性问题,治国的道理,统治者的品质问题。
苏格拉底的哲学核心是“自然”转向“自我”,对于“自我”的思考是他哲学的首要任务,他哲学的内容也是思辨性的反思转变为实践性的批判,道德、伦理是他哲学的核心部分。
也就是说,“自我”、“伦理”、“道德”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本源”。
“美德即知识”的展开即有知必有德,无德是由于无知。
美德即知识的提出遭到同时期的人们以及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后人的质疑与批判。
亚里士多德指出,“把美德当作科学(知识)的观点摈弃了灵魂中的非推理部分,从而把激情和道德品格都给摈弃了。
”用现代汉的话语说就是,一个人即使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并不能保证他在实践中趋善趋恶,所以有知未必有得,反过来说无德之人也可能是贯古通今的大学问家。
对于此类的反驳与批判,苏格拉底在当时就做出了辩解:主观上无人自愿作恶,实践中之所以去作恶是因为他们的无知。
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我们可以用如下三段论加以陈述:大前提:人人都希望过幸福的生活,过更好的生活;小前提:有理性的生活就是好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结论:人人都应该去追求有德性的生活。
从苏格拉底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人们之所以追求幸福这一大前提出发,最终在实践中趋向了恶,与美德背道而驰,在小前提上的分歧:一般人认为幸福就在于名利,在于占有和享受,正是在这种知识的引导下,才出现了生活中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去行不义之事。
苏格拉底指出,人们去“作恶”并不是他自愿的想去“作恶”,他们是受错误的知识支配才这么做的。
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优等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学习、工作或某些方面具有过人之处的学生。
他们能力强,学习好,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喜爱,正因如此,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少听到难听的批评,没有受到过挫折,没有后进生的自卑感、无力感。
相反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造就他们盲目的自信和高人一等的心态,以致形成偏激的思想。
他们通常都会形成这样一种心态:自鸣得意,目空一切,看上去十分骄傲自大,对于父母的养育他们认为理所当然,对于老师的教导他们心无感激之情,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自我意识过于膨胀,虚荣心不断增强,使得他们根本听不进去任何批评的意见,因此,在优等生身上形成了这样或那样的消极因子。
问题一:缺乏刻苦耐劳的精神优等生头脑灵活、聪明、反应快。
学习上,他们基础扎实,因此自恃智力上的优势,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学习敷衍了事、不求甚解;生活上,有的优等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使他们凡事依赖父母,坐享其成,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依赖性强。
问题二:骄傲的孔雀优等生因为过人之处很多,所以常常表现为目空一切、骄傲自大,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成绩优异、能力强,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得极富优越感。
优越感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长处。
由于成绩、表现好,优等生往往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宠爱、同学朋友的羡慕,这种特殊的待遇极易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滋生优越感,形成只能受表扬、不愿受批评的习气,产生蛮横无理、自私虚荣、爱出风头等不良品质。
问题三:重“知识”轻美德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除了从老师及书本中学到的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外,还包括一种理性的普遍的知识,即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
在论及美德与知识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
这一命题揭示了知识与美德的关系,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行。
但是实际上我们对优等生的教育往往偏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往往苛求一种立竿见影的直观结果——考试成绩,这就造成了部分优等生由于成绩优异而长期生活在自负状态,他们认为成绩好就是有知识的表现。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
2、苏格拉底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
三、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著有《雄辩术原理》。
重视幼儿教育。
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
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
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因材施教,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坚决反对体罚。
四、蒙田的教育思想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
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1、不要死记硬背。
“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
“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不到什么东西。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
“把世界作为书房。
”4、要因材施教。
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6、多练习。
“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
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分析:第一,“美德即知识”评析;第二,“美德即知识”对我国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美德;知识;道德知识;道德建设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大教育家。
他的“美德即知识”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
在当今德育教育中如何看待“美德即知识”,如何认识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值得我们深思。
一、“美德即知识”评析“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
它大致具有三重意思: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人贵在“自知”,且要困而学,因此,对智慧,对理性知识的追求是人必须具有的美德。
第二,苏格拉底认为,从道德伦理本身来说,“无人故意为恶”,人们之所以恶是因为不具备“善”的知识,而具有了道德知识的人必定会选择“善”的行为,也即是说,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有道德的“知”就必然会导致道德的“行”。
第三,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是要求人们对道德的理性把握,更具有践行美德的智慧,这里的理性已不仅是道德知识。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欧谛德漠有关正义的对话。
欧谛德漠首先将虚伪、偷盗、欺骗、奴役等归为非正义,于是苏格拉底以将军为鼓励士兵的士气而欺骗士兵援军到来,父亲欺骗孩子吃药以治好病,有人偷走朋友用于自杀的枪等例子,来提出反问,结果使欧谛德漠去重新思考正义的问题[ 1 ]。
苏格拉底没有对属于“美德”之一的“正义”做直接解答,一方面,体现了苏格拉底与人讨论问题的方法,追问其思考不足之处,使人产生努力求知的欲望,不断反思;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苏格拉底关于道德的智慧的看法。
西哲名言
西方伦理思想史纲(主要思想家+主要学说)(上)第一章:古希腊三杰:人文思想的兴起一、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1、美德即知识。
美德是一种善,知识是一切的善。
美德既是善的,那么它就是有益的;美德既是有益的,必定是当它被正当利用时才会是有益的。
而正当利用的美德,一定是由理性指导的,也就是由智慧来指导的。
智慧就是知识,所以美德也就是知识。
2、善和恶是相对的。
一切的善都是和一定的目的相联系的,都由于与一定的目的相联系才成为善的。
同一个东西既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
3、认识你自己。
只有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放弃原有的经验性的、感性的东西,去发现理性的知识,发现事物的概念、认识真理。
只有达到概念的、真理的认识,人的行为才能是正确的;一切错误的行为,罪恶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因此,要使人们具有美德,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有真知;而要有真知,就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
二、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理想国》柏拉图把品德分为四类,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1、智慧:是最高的品德,是一种最完美、最重要的知识,它专门思考统治和管理城邦国家的一般事情。
2、勇敢:既是一部分人的个人品德,也是国家得之于他本身的一种性质。
具有这种性质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一种信念——保卫国家。
3、节制:是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因此,这种德性是每一个登记中的人都应该具有的。
4、正义:正义的本质不单在于社会关系和只能的外部调节,更重要的还在于个人的内在的精神状态和品质。
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正义,必须是由于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天职,并按照善的要求去做,这样才能形成国家整体的善和正义。
因此,他把正义看作个人应具有的美德。
在柏拉图看来,个人具有理性、情感和欲望三种情素,因此对于个人来说,正义就是这三者保持一种和谐状态。
三、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尼各马可伦理学》1、至善和幸福。
一切具体的行动和职业活动,都是在追求某中目的,是在现实中实现某中具体的善。
西方伦理思想史(考试用)
希腊奴隶制内部极盛和外部极盛时期的伦理思想一、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伦理思想1、存在一个永恒的普遍的善他认为,同一件事物,由于不同条件下会对人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这表明善恶是相对的,一系列道德规范也是相对的。
他认为,凡是行为符合善本身,都是善的行为,就是美德。
2、美德即知识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
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
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
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因此,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
苏格拉底对人的善恶进行了分析,认为人的善恶不决定于人的本性,而决定于人的知识。
人追求的都是自以为善的东西,而决没有人追求恶。
而之所以产生恶,在于知识之不足。
所以要使人为善,使人得到幸福,就必须使人有知识,人有了知识,才能有智慧,才能在追求中识别善恶。
因此,美德必须伴随着知识。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即知识就是哲学和道德哲学。
哲学是对宇宙的理解,道德哲学是对人生的理解,人只有理解了宇宙和人生的知识,才能懂得为人和做人的道理。
3、神人相通的道德修养途径神的理智包含了真善美,神是人的幸福和善的源泉,人的行为应当以神智作为标准。
道德修养以神智对人的启示为准则,是神人相通的过程。
人要能够听取神的训示,就只得用超感官的方法。
人通过这种神秘的“灵异”,就使人与神相通了。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是天赋的,是不可教的,道德修养只不过把原先就存在于人的心灵中的知识。
二、柏拉图:真善美统一的宗教伦理思想体系1、善的本体说他认为只有作为客观精神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不变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
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
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
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
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
”,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
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
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
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
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
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
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
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
”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
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
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
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
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他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
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
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苏格拉底时代,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有重大意义。
他的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
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
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就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经典,选自柏拉图的《美诺篇》。
这个命题的实质其实不是美德是不是知识,而是“美德需要教育”。
在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美德是不是需要教育的问题上,呈现了精美的西方形式逻辑推理。
苏格拉底首先给定了一个哲学前提:要讨论一个事物的性质,必须先明确它的“本性”。
而美德的“本性”是什么呢?苏氏提出了两个假设:“美德是知识”,“美德是善”。
但知识与善是什么关系呢?苏格拉底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美德就是知识,那它肯定是需要教育的;另一种是善独立于知识之外。
于是苏格拉底着重论述善是否需要教育,他先界定善的特征是“有益”,但有益的事物,同时也会是有害的,在列举了许多有益的事物同时也可能有害之后,得出:决定“益”与“害”的是智慧。
也就是说,善不是自然就善的,那么什么产生了善?只能是教育。
所以到最后,苏格拉底总结说:如果善不是由于本性就是善的,岂不是由于教育而成为善的吗?苏格拉底从美德是善开始,经过善不是天生的,善是需要教育的,最后达到“美德需要教育”的命题。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崇高的地位,是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
苏格拉底也是一个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对当时许多哲学问题和教育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闪烁着哲学光芒的教育命题,这些命题对于当时和后来的教育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要彻底了解西方教育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认识西方哲学与科学对于教育发展的作用,就必须认真分析古希腊苏格拉底的教育命题,通过这些命题,我们可以较清楚地了解西方教育发展的哲学轨迹与科学轨迹。
这些命题的内涵对现在来说,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美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们经常讨论的一个概念。
美德是什么?美德怎么得来?许多哲学家都有不同的回答,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内涵和来源。
苏格拉底对美德更是十分关注,在他的学生柏拉图的早期著作中处处都表达着苏格拉底对美德概念的看法。
如《游叙弗伦篇》谈虔敬,《克力同篇》谈义务,《拉什斯篇》谈勇敢,《李西斯篇》谈友谊,《美诺篇》谈美德等。
在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
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他认为,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
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
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
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因此,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
从这一论断出发,苏格拉底对人的善恶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人的善恶不决定于人的本性,而决定于人的知识,本性是人的需要,而需要的差异、方式会导致善恶的结果。
他认为,人都有所追求,其所追求的都是自以为善的东西,而决没有人追求恶。
因为善就是有益的、有福的,恶就是无益的、有祸的,天下没有人故意去追求恶,而之所以产生恶,在于知识之不足。
所以要使人为善,使人得到幸福,就必须使人有知识,人有了知识,才能有智慧,才能在追求中识别善恶。
他说:“不论什么东西,如果有理性地学和做,就是有益的。
如若没有理性地学和做,它们就是有害的。
”(注: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第102页。
)“一般说来,灵魂所企图或承受的一切,如果在知识的指导之下,结局就是幸福,如果在无知的指导之下,则结局就相反。
”(注: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第102页。
)因此,美德必须伴随着知识。
知识是什么?苏格拉底对智者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
(注: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第103页。
)人之可贵在于人有理性、有智慧,可以思考,所以那些经过感性得来的经验或对事物个别的、特殊的认识不是完全的认识。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所以从教育而言,知识就是哲学和道德哲学。
哲学是对宇宙的理解,道德哲学是对人生的理解,人只有理解了宇宙和人生的知识,才能懂得为人和做人的道理。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命题,虽然现在看来,其知识的内涵是片面的、狭窄的,然而,这一命题的哲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对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却有重要的启示。
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以下两种关系进行认真思考:其一,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人的美德和人所具有的知识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否能成正比,人的知识越多其美德就会越好,换句话说,在今天学历社会中,人的学历越高,其道德水平就越高;而没受过教育的人,或者说没有知识的人就没有美德,这些问题当然都不能肯定回答。
但长期形成的错觉,有时却使我们不能全面地、认真地处理好这种关系,以至于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高分低德”、“高分无德”和“高德低分”的现象。
其二,美德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传授美德,美德由教育而来,这已经形成共识。
然而为什么在教育实践中会出现有人受了很高的教育道德却败坏,而很少受过教育有的人却很有美德。
所以说,美德与教育的关系不是简单地成正比,美德是教育的目的,不一定是结果;教育是美德的来源,却不是唯一的来源。
苏格拉底所以主张“美德就是知识”,这和他的政治、哲学观有很大关系。
在政治立场上,苏格拉底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治理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而只有这些少数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才能具有美德。
他不相信大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大众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所以,在社会动荡时期,只有少数奴隶主贵族才具有“思想力”才有知识。
出于这种政治观点,苏格拉底在哲学思想上的名言就是“要认识你自己”,他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无论谈话还是演讲都以此立论。
在他看来,神创造了人,而人的灵魂是人的最高品质,灵魂指导着人的身体和行为,因此,一切美德都必须从此为基础和出发点。
他说:“神在人的身体中安排了能思考的灵魂,人有了灵魂就知道靠锻炼来获得力量,靠劳动来获得知识。
”所以,所谓认识自己在他看来,就要是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灵魂、有理性的人,人应该觉悟到人所具有的尊严,应该能够运用思考,对事物作出独立的判断。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苏格拉底确定教育目的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美德的人。
由此看来,“要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的主要哲学依据,他所提倡的通过认识自己去获得知识,完善道德的教育模式,在今天素质教育中,对于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增加自我理性认识以及自我个性和人格的养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也正是把美德看成是知识,以及知识是美德本质的思想成为西方教育思想中人性自然→和谐发展→个性解放→人权天赋教育轨迹的理论源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