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
我
理
在整个课
想
堂中我们坚
中 的 高 效
持从方法(Fa)上引
导,始终为学生
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课
堂
让学生在动
手实践、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的过
程中,有效地进行数
学活动,达成三维目标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课堂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不同的学生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感悟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一切 为了学生。作为数学教师,钻研教材,引导孩子们走进数 学的美妙花园;带领孩子们在数学的海洋嬉戏;培育孩子 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插上跨越的翅膀,在数学的王
让学生形成
以解决问题 为线索的基本框架
对学生进
行问题意
识的培养
素材选
取生(Sheng)活化
让学生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编
增强学生学习
数学的欲望
写
特
点
多样化学
习方式
体现学习方式多样化
第七页,共二十六页。
二、说教材
二、说教材
1、编2写、体编例(L写i)及体特点例
第八页,共二十六页。
第九页,共二十六页。
第十页,共二十六页。
主(Zhu) 题 图
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例题(Ti) 做一做 练习题(Ti)
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整(Zheng) 理 和 复 习
二、二说、教说教材材
1、编(Bian)写体例及特 点
3、内容结构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认识人民币
认识图形(二)
分类与整理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三、说建议
三、说建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PPT课件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 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在第四单元学生们就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字而本单元教材主 要的知识点就是能准确的算出100以内的加减法。包含整十 数与整十数相加减,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以及整十数。在前面 的学习中小朋友已经知道进十加一退一为十的计算方法有了 一定的基础。本单元的难点与重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以及后 面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非常 有难度的而且他们还不知道精个选p位pt课数件 应该对齐个位数十位数应 7 对齐十位数所以导致计算错误。所以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
精选ppt课件
10
本册重点与难点
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 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 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 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 形成初步的数感。
本单元教材主要是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和它们 的十进关系,至于单位间的换算以及元、角、分的加减法计 算,考虑到学生平时用钱不多,经验少,教材之出现少量比 较容易的,以后再提高。认识人民币的编排目的主要是使学 生认识一些常见的人民币。简单计算部分包括人民币单位间 的换算和一些最简单的计算两部分内容。
精选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一、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是一本专为一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教材。
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材内容1. 数字认知教材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以及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并熟悉数字,掌握数字的读写和大小关系。
教材还通过练习题和游戏活动巩固学生的数字认知能力。
2. 计数与排序教材在计数与排序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训练。
学生通过数物品、数图形等活动,学会了正确计数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学习排序的概念和方法,通过比较大小、排序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排序能力。
3.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教材在加减法运算方面进行了初步的介绍。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教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教材还通过练习题和游戏活动,巩固学生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4. 图形与空间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对图形和空间的认知能力。
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图形等活动,教材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图形,并学会描述和区分它们。
此外,教材还通过图形拼凑、图形变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5. 数据统计教材在数据统计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方式,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特点1. 引导性教学本教材采用引导性教学的方法,通过生活实例、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元化教学活动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故事阅读、游戏活动、实物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渐进式知识讲解教材的知识讲解采用渐进式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成就感。
四、教材评价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为一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教材。
本册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图形、初步了解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2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包括数数、数的顺序、加减法等。
2.认识图形:包括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图形的拼组等。
3.平面几何初步:包括认识角、直线的相关知识等。
4.综合与实践:结合上述内容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同时,借助实物、模型、教具等直观教具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资源与材料本册教材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教学软件等。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根据需要自行开发其他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素材等。
此外,还需准备一些实物、模型、教具等辅助教学材料。
六、评估与反馈评估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身的教学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册教材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途径,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 使学生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或“=”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lO以内的加减法。
5.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l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 教学内容和安排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使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同时,在本单元中学生所学习的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具体编排上,本单元由“6和7(包括解决问题)”“8和9(包括解决问题)”“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和复习”等6部分组成。
下面对这些内容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6和7”这一部分在教学6和7的数概念之后,根据数的组成介绍了有关6和7的加减法。
6和7的加减法由直观体现加减含义的情境图分别出现了“一图两式”(即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再直接过渡到“一图四式”(即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紧接着,教材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
介绍“大括号”和问号的作用,同时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让学生继续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同时对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的指导。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堂上善于模仿和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2.难点:学会用语言表达比较物体大小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3.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实物,如积木、卡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小棒、图形卡片等。
3.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森林运动会”,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动物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实物,如积木、卡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挑选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按照教师给出的要求进行比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在整体结构上,遵循了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其特定的知识点。
同时,教材还注重了知识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够逐步深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设定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来说,学生应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知识点分布本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与计算、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几个方面。
在数与计算方面,学生将学习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学生将初步认识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在概率与统计方面,学生将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四、教学方法与技巧本教材注重教学方法与技巧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教学中,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五、练习与活动设计本教材的练习与活动设计丰富多样,旨在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练习题目的设计由浅入深,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拓展思维的训练。
此外,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六、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本教材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各种题型的设计和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教材在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例如,在数与计算方面,可以与语文的拼音和识字教学相结合;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可以与美术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相结合;在概率与统计方面,可以与科学的社会实践和数据记录相结合。
人教版本小学一年级的下册的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析一、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授课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授课内容是:100 以内数的认识,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看法,学会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沟通,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 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平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应用,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有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
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但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的研究新知,感觉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看法。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授课,表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重申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研究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依照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研究方法的引导,浸透数学思想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分物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分物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物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解决问题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其他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运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但对平均分的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熟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解决分物品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解决分物品的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分物品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均分的运算。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物品的实物模型、幻灯片、黑板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分蛋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蛋糕平均分给其他人。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总结平均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分物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解决。
学生尝试用数学运算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物品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均分的运算。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分物品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重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难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第二章:数列;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难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与应用;第三章:不等式;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难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及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重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及表面积与体积;难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重点与难点都是直线与平面平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重点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直线方程求解题目;第四章:圆与方程;重点是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和与测量及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____种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能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3、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4、几何学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的学科。
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是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方法。
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及其直观图的画法;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利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
另外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
202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四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找规律”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非常重要。
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阻碍。
二、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2.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的规律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学具】:课件、星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若干五、说学情首先是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
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孩子初次正式接触,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领悟、创造规律,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再者是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但其又很活泼,思维很灵活。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心理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是我教学设计的重点。
六、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面值和用途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和兑换人民币。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人民币有所接触,但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面值和用途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对人民币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人民币的尊重和正确使用意识,提高理财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面值和用途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和兑换人民币,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作用。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3.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掌握人民币的使用和兑换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人民币实物、图片、幻灯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人民币吗?人民币有什么作用?”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人民币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人民币的基本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展示人民币的各个面值,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面值和用途等基本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购物、捐款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所带来的人民币,并交流对人民币的认识。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人民币的使用和兑换练习,如用人民币购买学习用品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蕴含了深刻的数学思想,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
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而本课时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所以我在本节课教学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信息技术等多种工具的强有力支持下,给学生提供多种素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贯穿全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并学会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说学情分析1、一年级的学生直观感知、形象思维仍占优势,他们认识事物的特征也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
2、本年龄段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不长,因此,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新颖、生动、富有情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3、现实生活中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很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并能体验到一种美的享受,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发现事物的规律,进而按自己的审美观点创造规律,体现教学的开放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观察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等生动活泼的情境,培养学生概括、推理和创新的能力,主动探究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使学生初步学会发现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并学会创造规律,能够对思考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运用规律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方面: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规律,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自由发挥想像力创造许多美丽而有规律的图案,培养学生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简介这份文档将介绍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该课本是一年级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概述*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 研究认识1~100的数字。
- 具体内容包括数线、数的相加、相减、数的排序等。
* 第二单元:加法与减法- 研究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符号。
- 具体内容包括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加法表的记忆等。
* 第三单元:形状和位置- 研究不同形状的名称及其特点。
- 研究位置的概念,包括左右、前后、上下等。
* 第四单元:数据统计与图形- 研究收集数据并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 研究图形的概念,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等。
* 第五单元:时间- 研究认识钟表和时间的概念。
- 研究简单的时间表示和计算。
* 第六单元:比较和测量- 研究比较大小、测量长度的概念。
- 研究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 第七单元:简单的乘法- 研究乘法的概念和符号。
- 研究简单的乘法口诀。
* 第八单元: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 研究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 发展学生的加法和减法口算能力。
*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形状和位置的概念。
* 培养学生的数据统计和图形制作能力。
*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时间概念和计算方法。
* 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和测量长度。
* 引导学生理解简单的乘法概念。
*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份文档简要介绍了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希望这份课本能帮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明 (1)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4)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1)四、课时安排 (14)各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6)一、位置 (16)(一)教学目标 (16)(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6)(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9)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6)(一)教学目标 (26)(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26)(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30)(四)参考教案 (46)课题:十几减几 (46)教学片断一:12-9=□ (48)教学片断二:解决问题 (49)三、图形的拼组 (52)(一)教学目标 (52)(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52)(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53)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57)(一)教学目标 (57)(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57)(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64)数数数的组成 (64)读数写数 (69)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7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79)(四)参考教案 (81)课题:数数数的组成 (81)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85)五、认识人民币 (90)(一)教学目标 (90)(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90)(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94)认识人民币 (94)简单的计算 (100)(四)参考教案 (106)教学片断: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 (106)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08)(一)教学目标 (108)(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08)(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14)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14)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120)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27)整理和复习 (139)(四)参考教案 (142)课题一: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142)教学片断: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 (144)课题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145)七、认识时间 (150)(一)教学目标 (150)(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50)(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52)实践活动:小小商店 (158)八、找规律 (162)(一)教学目标 (162)(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62)(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64)九、统计 (170)(一)教学目标 (170)(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70)(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72)十、总复习 (176)(一)教学目标 (176)(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76)(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77)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 教材介绍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从教材的总体内容来说,与实验版相比,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综合考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实验结果等各个因素,将“位置”单元内容简化并移至一年级上册。
2.将原一年级上册图形“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的平面图形的认识移至此单元,并合并原来一年级下册的大部分内容,新增了丰富的内容。
3.移走原来“认识时间”的单元(至二年级上册)。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是原本就在本册的内容,只不过在内容上都有所变化,比如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丰富等,完善原来教学跨度比较大的地方等等,其中尤以“统计”这一单元的变化最大。
下面将按单元来详细介绍具体的教材编排情况,希望能为各位老师的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单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1. 教材简介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编写的,适用于一年级学生。
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材结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分为10个单元,具体包括:1. Unit 1:认识数字0~1002. Unit 2:20以内的加减法3. Unit 3:认识人民币4. Unit 4:认识时间5. Unit 5:几何图形6. Unit 6:100以内的加减法7. Unit 7:简单的测量8. Unit 8:有趣的排列组合9. Unit 9:数据处理与分析10. Unit 10:综合应用每个单元都包含若干课时,每课时设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堂活动、课后练习等环节。
3. 教材特点1. 贴近生活: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购物、时间、测量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循序渐进:教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组织内容,有利于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概念。
3. 培养能力: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教材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评价体系完善:教材配备丰富的课后练习,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激励学生不断提高。
4.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故事、操作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积极参与。
3. 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建立数学模型。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自主探究数学问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知识点分布概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的知识点分布广泛而均衡,主要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空间与图形、数据初步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的安排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技巧本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如直观教学、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式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数学问题。
三、练习与活动设计教材中的练习与活动设计丰富多样,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也有拓展提高的挑战性题目。
这些练习和活动的设计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数学练习,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四、能力培养重点本教材的培养重点主要集中在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
通过系统的练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与其他学科关联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关联。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在数学问题中融入生活情境、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等。
这种跨学科的整合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六、教材风格与特色本教材在风格上注重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同时,教材在特色上突出了趣味性、实用性和互动性,通过丰富的插图、有趣的故事、互动性强的练习题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素质教育体现本教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注重素质教育的体现。
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在知识点分布、教学方法与技巧、练习与活动设计、能力培养重点、与其他学科关联、教材风格与特色以及素质教育体现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人教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30页
人教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30页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1.1 介绍教材的出版背景和目的1.2 说明教材所涵盖的内容范围1.3 概括本文将要讨论的要点2. 教材内容概述2.1 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安排2.2 对各单元的内容简要描述2.3 强调教材设计的特色和创新之处3. 单元分析3.1 第一单元:认识03.1.1 介绍认识0的重要性3.1.2 分析教材中对0的引入和解释方式3.2 第二单元:10以内的加法3.2.1 探讨学生在10以内加法的学习顺序和方法3.2.2 分析教材中对10以内加法的教学设计3.3 第三单元:10以内的减法3.3.1 探讨学生在10以内减法的学习顺序和方法3.3.2 分析教材中对10以内减法的教学设计4. 教材评价4.1 评价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4.2 分析教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4.3 提出对教材的改进意见和建议5. 结论5.1 总结全文内容要点5.2 对教材的整体质量做出评价5.3 展望未来教材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人教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30页内容丰富多样,设计合理,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同时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教材编写者能够不断完善教材,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
1. 引言教材编写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数学基础知识,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同时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 教材内容概述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材结构合理,内容安排严谨。
从0的认识开始,逐步深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建立数学基础。
教材设计突出了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单元分析第一单元“认识0”重点介绍了0的概念和作用,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0的存在和重要性。
第二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减法”则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场景,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值制思想。
同时,让学生有所发现,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此外,在活动中还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内容。
可以看出,这一活动综合性强,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已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能熟练说出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自制数位表,通过摆圆片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从而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进一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我从情感、能力、知识三方面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这个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竞争的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整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巩固数位及位值思想,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与有序思考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由于本堂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所以本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课件、数位表、圆片、记录单、百数表。
四、教学流程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一)激趣导入,演示铺垫由于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对数位和位值的概念比较熟悉,所以在开始活动前,我就由魔术引入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数学奥妙的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年学年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欢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齐的优良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全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用数学。
4、发展空间观念。
五、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详尽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喜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盛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盛的资源。
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欢愉的自觉的投入学习中去。
9.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教材编写的变动及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相互搭配。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如:二、六单元;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3.增加了数学背影知识。
4.继续体现解决问题的统统过程,并在对问题解决的检验与回顾环节有所侧重。
5.整套教材统一,为数学评价提供线索。
教材编写特点体现在:
1.在计算方面,详尽内容上无太大变化。
在自主探索,体现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
2.在细节上进行了完善。
(1)主题图与例题进行整合(2)计算方法呈现上的变化
3.新增的解决问题。
(1)侧重于检测与回顾(2)数量关系上的丰盛
4.加强针对性的练习。
5.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
6.比实验教材更为明确、清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