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池上》原⽂及翻译赏析
《池上》原⽂及翻译赏析1
⼩娃撑⼩艇①,偷采⽩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道开④。
[作者简介]
⽩居易(772--846) 唐代⼤诗⼈。字乐天,晚年号⾹⼭居⼠。其先太原(今属⼭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居易出⾝于仕宦之家,⾼祖、曾祖、祖⽗俱为官,⽗亲为朝奉⼤夫、襄州别驾、⼤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居易于唐代宗⼤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
①撑(chēng)⼩艇,⽤⽵篙抵住⽔底使⼩船⾏进。
②莲:诗中指⽩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懂得。踪迹:⾏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种浮⽣在⽔⾯的植物。
[译⽂]
⼀个⼩孩撑着⼩船,偷偷地采了⽩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的浮萍上留下了⼀条船⼉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个个⼤莲蓬,新鲜清⾹,多么诱⼈啊!⼀个⼩孩⼉偷偷地撑着⼩船去摘了⼏个⼜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偷摘莲蓬的踪迹,⾃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船驶过,⽔⾯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浮萍分出了⼀道明显的⽔线,这下⼦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诗好⽐⼀组镜头,摄下⼀个⼩孩⼉偷采⽩莲的情景。从诗的⼩主⼈公撑船进⼊画⾯,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浮萍,有景有⾊,有⾏动描写,有⼼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这个⼩主⼈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跃然纸上了。
《池上》原⽂及翻译赏析2
《登池上楼》,谢灵运著,这⾸诗写在诗⼈任永嘉太守之时。他出任永嘉太守,是受到宋新贵集团排挤的结果,所以这⾸诗的情绪⽐较低沉,萦绕着进退维⾕的忧郁和⽆可奈何的怅恨。
池上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池上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池上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池上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翻译
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
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
对棋:相对下棋。
下子:放下棋子。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赏析
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他们又在竹阴下下棋,那种不染一丝尘埃般的清净,令作者神往。“山僧对棋坐”,起码有两个和尚;“时闻下子声”,有人在旁边听,那么至少是三个人了。这首诗人物全都隐藏不
露,所以虽有三人活动,也觉得清幽无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烘托了真正的宁静。
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池上》注释翻译与赏析
白居易《池上》注释翻译与赏析
白居易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鉴赏: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
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
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及注释
小娃撑小艇(tǐng),偷采白莲回。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白莲:白色的莲花。
不解(jiě)藏(cáng)踪迹,浮(fú)萍(píng)一道开。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创作背景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公元835年(大和九年),
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小娃撑船而作下此诗。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池上古诗的意思翻译
池上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池上原文赏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译文赏析
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白居易古诗《池上》赏析
⽩居易古诗《池上》赏析
⽩居易古诗《池上》赏析
在⽇常的学习、⼯作、⽣活中,许多⼈都接触过⼀些⽐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居易古诗《池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池上原⽂:
⼩娃撑⼩艇,偷采⽩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道开。
池上翻译:
⼀个⼩孩撑着⼩船,
偷偷地采了⽩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的'浮萍上留下了⼀条船⼉划过的痕迹。
池上赏析:
这⾸诗好⽐⼀组镜头,摄下⼀个⼩孩⼉偷采⽩莲的情景。从诗的⼩主⼈公撑船进⼊画⾯,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浮萍,有景有⾊,有⾏动描写,有⼼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这个⼩主⼈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跃然纸上了。
这是⼀⾸描写⼉童⽣活的诗。诗⼈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娃娃描写得⾮常可爱、可亲。整⾸诗如同⼤⽩话,但极富韵味,令⼈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在诗中叙述⼀个⼩娃娃⽣活中的⼀件⼩事,准确地捕捉了⼩娃娃瞬间的⼼情,勾画出⼀幅采莲图。
夏天到了,村边的池塘⾥景⾊迷⼈。碧绿的荷叶,⼀⽚连⼀⽚,⼀⽚接⼀⽚,就像⼀把把⼤伞,撑在⽔中。雪⽩的荷花就像亭亭⽟⽴的仙⼦,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放,还有的花已经谢了,露出了⼀个个绿⾊的⼩莲蓬。
⼀个七⼋岁的⼩男孩,头上扎两个髻,穿⼀⾝红⾐裤,蹦蹦跳跳地从家中出来,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兴地跳上⼀条⼩船,解开船绳,拿起船桨,划向池塘的深处。⼩男孩⼀边欣赏美丽的荷花,⼀边摘了⼏个莲蓬,划船回来。可是他不知道隐藏⾃⼰的⾏踪,⼩船冲开浮萍留下了⼀道长长的痕迹。 这情景被诗⼈看在眼⾥,他微微⼀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娃撑⼩艇,偷采⽩莲回。不解藏踪迹,
白居易《池上二绝》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池上二绝
唐·白居易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⑴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对棋:相对下棋。
⑴下子:放下棋子。
⑴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⑴白莲:白色的莲花。
⑴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⑴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翻译
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他们又在竹阴下下棋,那种不染一丝尘埃般的清净,令作者神往。“山僧对棋坐”,起码有两个和尚;“时闻下子声”,有人在旁边听,那么至少是三个人了。这首诗人物全都隐藏不露,所以虽有三人活动,也觉得清幽无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烘托了真正的宁静。
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
白居易《池上》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④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⑤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翻译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夏天到了,村边的池塘里景色迷人。碧绿的荷叶,一片连一片,一片接一片,就像一把把大伞,撑在水中。雪白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放,还有的花已经谢了,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莲蓬。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头上扎两个髻,穿一身红衣裤,蹦蹦跳跳地从家中出来,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高兴地跳上一条小船,解开船绳,拿起船
桨,划向池塘的深处。小男孩一边欣赏美丽的荷花,一边摘了几个莲蓬,划船回来。可是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小船冲开浮萍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这情景被诗人看在眼里,他微微一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池上》译文及注释
白居易《池上》译文及注释
白居易《池上》译文及注释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居易《池上》译文及注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池上》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④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⑤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白居易《池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1、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音乐、图像)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21课《古诗两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编辑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
(出示两首古诗)(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的儿童。)
师:对,是这样的原因。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池上(小娃撑小艇)》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池上(小娃撑小艇)
体裁:诗
题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作者:
名字:白居易
年代:唐代
描述: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翻译: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原文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白居易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诗人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儿童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儿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儿童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赏析三:艺术特色
诗歌如一组镜头般,记录下了儿童“偷采白莲回”的完整场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心理刻画,内容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考点:
一、必背名句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解释: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1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
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2
《登池上楼》,谢灵运著,这首诗写在诗人任永嘉太守之时。他出任永嘉太守,是受到宋新贵集团排挤的结果,所以这首诗的情绪比较低沉,萦绕着进退维谷的忧郁和无可奈何的怅恨。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池上古诗原文和意思]池上古诗的意思
[池上古诗原文和意思]池上古诗的意思
池上古诗的意思篇(1):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及翻译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译文
一个儿童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鉴赏
这首诗写一个儿童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儿童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儿童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池上 古诗 全文翻译
池上古诗全文翻译
一、池上古诗简介
古诗《池上》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以清新的意境、深入的描绘和朴素的文字,展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和热爱。
二、诗歌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诗歌翻译及赏析
1. 译文及注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天依山尽,黄河流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想看到千里外的景色,就要再往上楼层看)
2. 译文解读
这首诗描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透露出对壮丽景色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作者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期待。
3. 诗歌赏析
王之涣借景向人们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向往。在第一句中,白日依山尽的景象呈现在我们眼前,带来一种宁静和美丽。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景象更为壮观,强调大自然的恢弘和宏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希望引起人们对大自然独特魅力的思考和赞美。
而第三句“欲穷千里目”传递了一种远大志向和无限抱负,表达了人们在追求一切美好事物时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则是告诫人们不要满足于已经达到的境地,要有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这首诗短小精炼,字字珠玑。通过简单的文字,王之涣将复杂的景象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予读者以启迪和思考。同时,诗歌中的意象也让我们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诗歌影响及意义
《池上》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文学中的珍品之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文字,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气质。它以宏大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哲学意味,向读者传达了追求进步、勇于挑战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3篇
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3篇
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1
这首词写的是夏季傍晚阵雨过后,一时之情轻,画所难到,得未曾有。
词的上阕写室外景色,轻雷疏雨,小楼彩虹,雨后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断虹明”三字和“月华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极美的境界。
“雷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雷荫外、池塘上,阵阵惊雷后,下起了一阵急雨。雨滴落在池塘的荷叶上,簌簌作响。词人未曾提及雷的远近,然而无论远近,雷都是来自雷的那一边,雷声被雷树阻隔,声音愈来愈小,故是轻雷,隐隐隆隆之致,有异于当头霹雳。夏雨泼洒在池上,而雷声此时已经停止了,惟闻沙沙飒飒,乃是雨声独响。此处一个“碎”字用得巧妙,细腻表现出雨打荷叶的声音阵过了荷叶本身风中相撞发出的声音。荷声者,其叶阵之声也。奇又在“碎”,夏季阵雨是转眼即逝的,而因荷承,故声声清晰。此为轻雷疏雨,于一“碎”字尽得风流,如于耳际闻之。
词上片前二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雷外池塘雨打荷叶的夏日风光图。雷荫外、池塘上,阵阵惊雷后,下起一阵急雨。雨滴落在池塘的荷叶上,簌簌作响。此处一个“碎”字用的巧妙,细腻表现出雨打荷叶的声音阵过了荷叶本身风中相撞发出的声音。夏雨来得及、”得快,“小楼”以下三句写雨后情景。小楼西阁,一道彩虹下,“待得月华生”。这表明她曾长时间伫立在那儿。她或许在等待情人到来,从彩虹生直至月上东山。
下片描绘了一幅美人夏日睡觉图,据词意当是写第二天情景。小楼绣阁,玉钩放下、帷帘低垂,女主人公阁内鼾睡。只见她躺着的凉簟纹理平整,不见折皱,而她头上的钗钿则垂落在水晶枕旁。词人巧妙地从燕子的视角,将女主人公夏日昼寝的画面描摹得惟妙惟肖。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7篇)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7篇),欢迎阅读。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