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答题时间:150 分钟总分数: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

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

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

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由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

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

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

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嘉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如何规范网络募捐?如何防止网络骗捐?解决这些问题是网络募捐的当务之急。

【乙】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网络上的个人众筹求助构成了特定法律关系:即带有特定目的的赠予。

如果求助者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有意隐瞒事实,就构成了民法上的欺诈,资助者可以依法要求撤销法律行为并要求返还财产。

如果求助者见利忘义,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甚至可能构成诈骗罪。

【丙】此次法院判决求助者返还筹款,正是以司法判决的方式,对网络个人求助中的欺诈行为予以明确的法律惩戒——这对于防止网络骗捐行为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样本意义。

让网络募捐全程都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保障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网络捐助模式就能行稳致远。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当务之急B . 撤销C . 见利忘义D . 就(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6高三上·贵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跪拜:从表达礼敬到自示卑贱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跪礼的涵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嬗变。

唐宋之前,中国是没有椅子的,只有一种叫做“胡床”的坐具,是贵族才使用的奢侈品。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席地而坐。

我们现在熟悉的高型坐具,如交椅、靠背椅、高凳等,都是在宋代才开始普及开来的。

唐代时虽然已出现椅子,但应用不广,只限于贵族与士大夫家庭。

高型坐具的出现,改写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方式。

在席地而坐的先秦时代,中国人通行跪拜礼,跪拜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正规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席,跪礼不过是挺直上身,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答谢。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作协体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作协体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葫芦岛市普通高中联合体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D(本项以偏概全,“整个”“五千年”错,原文为“自春秋以来”。

) 2.C(本项曲解文意,“身份、地位高于”说法错,原文是说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高于历代帝王。

) 3.B(本项为无中生有,“君子和小人的身份是紧密联系,互为转换的”之说文中无信息。

) 4.B 5.A(河上就指黄河边。

) 6.C(说霍彦威靠着淳于晏的帮助学会了礼节,于文无据。

) 7.(1)天子不加宽恕,一心想要剿灭他们。

现在应当与城中军队会合,打退各镇的军队。

(“垂原宥”、“合势”各1分,句子大意3分。

) (2)朱守殷造反,被杀,霍彦威派使臣骑马给明宗献上两支箭作为庆贺,明宗赐给他两支箭作为回报。

(“伏诛”、“驰骑”、“报”各1分,句子大意2分。

) 参考译文:霍彦威字子重,州曲周人。

年少时遭遇兵乱,梁将霍存抢掠得到他,收为养子。

后来事奉梁太祖,太祖也喜欢他,升迁为郡宁节度使。

李茂贞派后梁的叛将刘知俊攻打邪州,霍彦威坚守一年多,每次捉到刘知俊的俘虏,一定放还,刘知俊感激他,后来就不再进攻了。

迁徙到天平,和后晋的军队在黄河边相互对峙。

后唐庄宗平灭了后梁,霍彦威从陕州来朝见,庄宗摆酒宴,赐霍彦威姓名叫李绍真。

第二年,调任镇守武宁,跟随明宗进攻契丹,明宗喜爱他的为人,非常亲近厚爱他。

后来,赵在礼造反,霍彦威被派到邢州单独讨伐赵太,平定赵太后,回师带兵归属明宗讨伐赵在礼。

明宗的军队哗变,纵火焚营吵嚷呼叫:“城中之人有什么罪,戍卒思归不得回家罢了!天子不加宽恕,一心想要剿灭他们。

现在应当与城中军队会合,打退各镇的军队。

”霍彦威与安重诲劝明宗答应兵士们,于是带兵入城,霍彦威自己不进城。

明宗手下留在城外的军士都溃散了,只有霍彦威所率五千人在城西北角安营未动。

过了两天,明宗又出城,得到霍彦威的军队,于是前往魏县。

庄宗死了,霍彦威跟随明宗进入洛阳,首先率领群臣劝明宗称帝,内外事物,都由霍彦威决定。

葫芦岛市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葫芦岛市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葫芦岛市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2017高一上·徐州期中) 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峥嵘岁月沉缅锲而不舍磕绊B . 含辛茹苦仓皇幽深奇诡纹身C . 急躁不安跋涉毛骨悚然斑斓D . 无动于衷谛造熠熠闪光嘹亮2. (2分) (2016高三上·拉萨月考) 将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音乐作品的“深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②西方音乐以“深刻”见长;中国音乐则以“深邃”著称。

③大致说来,“深刻”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深邃”是就作品的意蕴而言。

④作为一门艺术,音乐也要追求“深度”。

⑤比较重要的表现形态通常有两种:一是“深刻”,二是“深邃”。

A . ④⑤①②③B . ①③⑤④②C . ②①④⑤③D . ④①⑤③②3. (2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大腕们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B . 在刘心武的新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中告诉读者,全本的《红楼梦》不仅存在过,而且八十回后散失的故事也是可以探佚出来的。

C .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D . 苏轼,我国文化史上的旷代巨人,贬官之身不苟且,逆境之下有担当,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当作己任,兴修水利,浚湖筑堤,造福一方。

4. (2分)填入下面划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澄河产瓜鱼,,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

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

A . 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B . 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C . 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D . 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5.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扫描版)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扫描版)
(3)(6分)①主要运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来刻画陶柏蒙的性格特点。(或者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诚实努力。认真工作了五十四年,诚信待人,受到六百个客户的信任。③自尊悔过。在逃走的路上,不停的回忆自己清白时的人生、受到尊重,甚至想向警察坦白,很快就被喂鸽子的老人感化悬崖勒马。④自私贪婪。在查出重病后想卷走客户的资金过自在逍遥的生活。(每点2分,后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共6分。意思对即可)
(2)曾巩让那些僧徒们互相推选住持,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照次序补缺。(“俾”“推择”“识”各1分,句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6分)运用拟人和想象,描写细腻,生动有趣;白鹭栖宿,窥视沙滩,映在沙上的身影轻轻晃动,用拟人手法写出动态;应该是有鱼虾进入它的梦境,想像合理有趣。(总说2分,分说4分)
我同意刘华清的观点,当今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争端日益增多,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加大从海上对中国的侵扰,我们只有大力发展包括航空母舰的军事力量,才能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生活。(2分,意思对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D(3分)(①俯首帖耳: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驯服的样子。②不合语境。因噎废食: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③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④只言片语: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语。⑤君子协定: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和句中“正式签署”矛盾。⑥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B C(5分)(选C得3分,选B得2分,选E得1分,选A、D不得分。A项以偏概全,美联社是对他一生进行评价,故不选A;D项偷换概念,实 验的是航母模型,故不选D。)
(2)(6分)①“文革”结束以后,中国高层有人提出中国海军战略就是近岸防御,不需要也不许造航空母舰。但包括刘华清在内的许多海军将领表示反对,认为“没有航母,不能远距离作战,仗 打起来只能望洋兴叹”。1986年8月,刘华清向海军装备论证中 心下达开展航母论证的命令。②1987年1月,在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中,已经当上海军司令的刘华清提出,“要把航空母舰搞得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要很好的研究和论证”。这年3月31日,刘华清又向总部机关汇报了关于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个大问题:一是航母,二是核潜艇。③刘华清曾经在海军所属的上海研究所启动了一个航母设计和建造的可行性研究项目。1985年,刘华清甚至要求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开设航母舰长的培训课程。④多次强调要发展中国的航空母舰:“我国要实现国防现代化,要建立完善的武器装备体系,不能不考虑发展航母的问题。”“如果问我航母和核潜艇以后如何排队,我说海军缺少的航母应安排在先!”(任答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语文-高二-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高二-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冷眼看“热词”“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

“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

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

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

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

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

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

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

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

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

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12题;共8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徜徉滟滪澄澈心平气和B . 取谛瘠薄镶嵌漫不经心C . 湮没零落趿拉消声匿迹D . 赊账僵硬悖谬低头诚服2. (4分) (2019高三上·静海月考)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甲)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很实在的结论: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和自己交朋友,还要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

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

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

(乙)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丙)成为真正的自己很难,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你也会乐此不疲。

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

而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虽然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

(丁)我之所以宁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其原因之一是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经营我所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了。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搅扰B . 顾影自怜C . 乐此不疲D . 虽然(2)文中画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很实在的结论: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B . 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C . 成为真正的自己很难,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你也会乐此不疲。

D . 我之所以宁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其原因之一是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经营我所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了。

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6高三上·如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那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梵音,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度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

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

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

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选自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有删改)(1)第二段中详细列举“功课”内容的作用是什么?(2)请概括“富于考据癖的学者”所犯错误。

(3)作者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欣赏?2. (9分) (2020高二下·晋中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辽宁省葫芦岛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葫芦岛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葫芦岛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______,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②鸭们长大了,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______,一滴水也不能泼进去了。

③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______着自己。

④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地______,其数量将很难控制。

A . 看望稠密麻醉繁殖B . 凝望稠密麻醉繁衍C . 凝望茂密麻痹繁衍D . 看望茂密麻痹繁殖2. (2分) (2017八下·宜兴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地研究,后来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B . 考生在考场上奋力答题,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 . 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D . 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3. (2分)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_______、巴金的_______、茅盾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A . 自然真挚婉约清秀深沉冷峻醇厚质朴B . 深沉冷峻醇厚质朴自然真挚婉约清秀C . 深沉冷峻自然真挚醇厚质朴婉约清秀D . 醇厚质朴深沉冷峻婉约清秀自然真挚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他越唠唠叨叨没个完,他女儿更不爱听他的。

B . 要不是同桌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

C . 晴朗的夜空,群星灿烂,绘成了一幅星星的世界。

辽宁省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18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自诩(xǔ)包扎(zhā)矫揉造作(jiǎo)强颜欢笑(qiǎnɡ)B . 倾轧(yà)媲美(bǐ)轻手蹑脚(niè)间不容发(jiān)C . 胜券(juàn)模具(mú)顺心遂意(suí)人心惶惶(huánɡ)D . 拙劣(zhuō)掣肘(zhǒu)飞来横祸(hènɡ)匡正时弊(kuānɡ)2. (2分)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禹汤被之矣B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 . (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 .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3. (2分)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 朝济而夕设版焉C . 秦伯说,与郑人盟D . 失其所与,不知4.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 . 为巡船所物色C . 且相如素贱人D . 佯狂不知所之者5. (2分)下列句子中的“与”字,按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所欲与之聚之②尧以天下与舜,有诸③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④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⑤不能使天与之天下⑥利与善之间也⑦孰能与之?⑧遍国中无与立谈者⑨问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 . ①②③⑤⑦/④⑥⑧⑨C . ①②③⑤/④⑥/⑦/⑧⑨D . ①②③/⑤⑦/④⑥/⑧⑨6. (2分)下列划线字用法与例句中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居安思危,戒奢以俭A .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B .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C .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D . 则思江海下百川7. (2分) (2018高一下·双鸭山开学考) 选出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A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B . 月出于东山之上C . 徘徊于斗牛之间D . 固一世之雄也8.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序是一种文体,有赠序、书序、宴集序等。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一下·惠东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商海淘沙,“老字号”几经沉浮,却总能在困境中枯木逢春,凭的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靠的是传统文化厚重的底蕴和与时俱进的转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政策帮扶的外力引导,不少“老字号”苦练内功,适应市场化的激烈竞争,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借助历史浸润和现代滋养浴火重生,凭借诚信和品质蹚出一条发展新路,收获众多年轻的粉丝。

“老字号”的良好发展局面来之不易,需要各方珍惜。

然而,当品牌巨大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老字号”却陷入“名分”争夺战。

许多同宗同源的“老字号”因“一枝多叶”的树状式发展,形成了分店独立的经营格局。

有学徒独立的,如“王麻子”字号遍地开花;有子女分家的,如“王老吉”后人在广州和香港两地发展;还有分店独立,公私合营家族老店的……这些都给后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近年来,从南京上海“吴良材”案,到“中国商标第一案”王老吉红绿品牌之争,再到南北“稻香村”对簿公堂,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爆发。

市场有纠纷很正常,但人们更加期待法律“亮剑”,终审能够定分止争;更加盼望商道彰显,双方可以合作共赢,让“老字号”能够发扬光大,而不是迷失在利益争夺的内耗中。

()。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老字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 交友要讲求诚信,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B . 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C .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D . 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国内不断升温的“老字号”商标归属争夺战,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爆发B . 国内不断升温的“老字号”商标归属争夺战,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的爆发C . 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的爆发D . 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没有不爆发的(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愿“老字号”伴我们走得更远,不被时光尘封B . 愿伴我们走得更远的是不被时光尘封的“老字号”C . 愿“老字号”不被时光尘封,更远地伴我们行走D . 愿“老字号”不尘封于时光,伴我们走得更远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三上·南开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岛市八高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 实验班第1次考试试题(科目:语文 命题人: ) 答题时间: 分钟 总分数: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 王泽民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

《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

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

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

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

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

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

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

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装订线内禁止答题班级姓名学号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

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

“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

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

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

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

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

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1.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D.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2.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A.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D.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B.能否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

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

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

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

又赏其文章典实,常称日:“掌纶诰之选也。

”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

”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同修《三教珠英》,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再迁给事中。

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即令杀之。

时方盛夏,坚上表日:“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诛。

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

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

“中宗纳坚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

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

独建议以为不便。

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以列置州县。

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

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嵩路由是历年不通。

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坚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太子詹事,谓人曰:“非敢求高,盖避难也。

”及羲诛,坚竞免坐累。

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

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太子少保,谥日文。

(节选自《旧唐书•徐坚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此才识,走避不得走避:逃跑躲避。

B.哀矜之惠,洽乎四海哀矜:怜悯慎重。

C.遂令决杖,配流岭表决杖:处以杖刑。

D.坚多识典故典故:典制掌故。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B.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C.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D.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坚博识多闻,富有才华。

他年少时博览经史,担任判官时被委以起草表奏的重任;他参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七次进人书府,受到时论赞美。

B.徐坚为人正直,敢于进谏。

当时韦月将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而被皇上下令处死,徐坚上表进谏,认为皇上在夏季行刑不合时令,皇上最终采纳了他的表奏。

C.徐坚思虑周全,很有远见。

李知古出兵攻打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归降以后,又修筑城池,征收重税。

徐坚认为不妥,后来果然李知古被杀,蛮众反叛。

D.徐坚洁身自好,主动避嫌。

他的妻子是当时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因此而求取高位,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来岑羲被杀,他也避免了大灾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O分)(1)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

(2)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二绝(其二)陈与义卷地风抛市井声, 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8.这两首诗都写出了“清明日暮”的景色,其共同的景色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5分)9.这两首诗各自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2)《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能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

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莫泊桑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

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

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

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

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

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地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

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

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

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

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

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

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

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