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教学观

合集下载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张西成为什么有时语文让学生索然无味?为什么作文时叫学生黯然神伤?为什么既有情感的激荡,又有理性的深邃的语文,在现实境遇中,很大程度上却成了名分尚在、魅力全无的尴尬的角色?“语文天生重要”不是靠语文老师吆喝出来的,而是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的。

而这一切,哪一点离得开语文老师的智慧与思想?语文教师的要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思想。

一、语文既是情感的,也是理性的。

从语文是情感的角度看,文学作品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真正体会文学的魅力,有尖锐的眼光和鉴赏的品位。

譬如读一首诗,能够分辨得出这诗的好坏,能够透过文字,读出丰富的内涵,而不仅仅记得诗作者的生平逸事或时代背景。

文学要让学生感动、让学生流泪,但流泪之后,更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想想为什么流泪,情感之后还得有理性的观照。

情感教育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没有对文本思路、文章语言的理性分析,可能很难获得阅读教学所应有的深度和高度。

二、语文是习得的,但更是学得的。

这就需要对中小学课程框架中的语文学科与生活语文、社会语文即所谓的大语文作一定的区分。

许多人包括一些作家、学者及其他社会名流可能由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得出语文学习是自我习得而非教学所得的结论。

很大程度上,这种观点模糊了自然状态下的语文学习与学校语文教学的区别。

于是片面地推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削弱甚至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至于在读书门径上给学生以切实管用的指导,如何高效地科学地进行阅读和写作上的指点,那更是朦胧一片。

比如在听说读写的指导中,阅读教学中到底如何去做,概括能力到底有那些层级组成,阅读鉴赏需要什么内容支撑,真是各各以意为之,还美其名曰语文教学的艺术性,透底地说那是一笔糊涂帐。

又比如说明文教学,不过就是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在加上说明语言而已,于是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六年的说明文教学一直在其中折腾。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调起来。
为主体 ,以培 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课 堂新体系 , 使教与学联袂 ,师与生手 拉手 。最后 , 学生 由一开始的 “ 要我 学习” ,逐 步过 渡 到 “ 我要 学 习 ” ,
“ 我会学 习” , “ 我会运用”这个轨道 上来 。 国
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程。
长 ,并未受到足够 的重视 。
我认为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学生现
实 的学 习状态 ,学 生的困惑 、疑 问 、 需 要,应该 成为教学 的主要生长点 。 教 师和 学生 在相互 激发 下 ,消 除困 惑 、解决疑问 、 满 足需要的过程 ,就
是学生 自身获得进步 、 发展和成长的 过程。所以 , 脱离教学情境的教学法
刘 艳 丽 ,教 师 , 现 居 河 南 汝 南 。
综 台天 地2 0 1 3 0 8
“ 不教” ,关键是把学习方法 “ 教 ”给
的改革 ,最终演变为教师基本功的表 演 ,而与学 生的真实 成长关系不大 , 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失去 了它应有的教
育意义 。
学生。以阅读教学为例 , 就是如何把
渎 书方法教 给学生 。学生阅读过程实
旁通的能力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一 种 良好 的学习习惯 ,这 才是科学 的 、
如何教会学生学 习,就是把学 习
方法教给学生 。 叶圣陶有句名言: “ 教 ,是 为了 达 到今 后 不需 要 教 。 ”由 “ 教”到
当前国内外在教改中出现的许多 新教法 , 其实质就是变教为学 ,提倡 自学 、学做结合 ,通过学生 自己的探
索而获得知识 .形成举一反三 、触类
语文教学要 以生为本 ,以学 ( 学 生自 觉主动地学习)为主。 乌 申斯基 说:“ 毫无 兴趣 ,只是

我语文教学“四观”论文

我语文教学“四观”论文

我的语文教学“四观”走上讲台已八年,在这八年的工作中,我担任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且正好使用新课标。

下面就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对“语文教学价值观”的四个方面的理解和做法,四个方面即:经验主义中心、理性主义中心、儿童中心主义和生活中心主义。

上五年级语文时,我在上课第一天,即向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在第一节语文课上课之前用两分钟让学生作演讲,第一个学生均有一次上台机会,而演讲范围不限。

起初,学生均不愿上台,只有几个同学上去,而我则不停的鼓励学生,一些大胆的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演讲。

第二节课,他们的表现就不同了,踊跃上台,畅所欲言,演讲内容有朗诵诗歌,讲笑话,说故事,读散文,报新闻等,内容五花八门。

在这以后,我便将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了下来。

推出这个活动,我是本着“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出发的,想不到一年下来,全班同学作文内容有所扩展,写作水平也提高了,害羞的同学变得积极大胆,部分学生对演讲极感兴趣,而所有学生均在此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得到了锻炼。

我认为,此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价值观”的四个方面:一、经验中心主义,重视学生经验的积累,养成习惯;二、理性中心主义,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三、儿童中心主义,尊重学生个性,强调“个性”发展;四、生活中心主义,追求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注重“实用”能力。

一、经验中心主义我工作八年,都上小学语文课,其中也上了一年级。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拼音、写字教学是重点,学生们初识拼音,对拼音的把握十分有限,有学生在拼读方面也存在问题。

这要求教师做好引导,并且多让学生读、拼。

在涉及到韵母时,把声母声韵组合进行拼读训练,然后进行对比练习。

由于我们的方言特质,使得前后鼻韵、平翘舌、边鼻音等较难区分。

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多练,在积累的基础上做到感悟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经验体验密不可分。

在三、一年级教学中,经验中心主义突出在口语交际、习作及读书过程中,强调“语感”并且重视“积累感悟”,只有积累才能进行口语表达、交际,也才可能写出作文。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个性飞扬《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

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观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观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观
刘婧
一、读经典,明事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德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唐诗宋词》等经典的美文诗词,由浅入深地安排到我们六年的学习中,让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二、用课文,教方法
教语文,不是教课文。

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我们重在学习方法。

如,指导精读课文的方法:读文题-——理文脉——找文眼——品文句——学写法。

每个单元老师指导学习精读课文,让学生自学略读课文。

教学时,一定要有取舍,抓重点,重一课一得。

三、学语言,重运用。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语文,关键还要教会学生运用,要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来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

如,《鹬蚌相争》这则寓言中,鹬、蚌吵架,互相威胁,毫不示弱。

鹬:等着瞧、干死你
蚌:就这样,饿死你
在分角色朗读感受后,我们可以点拨学生吵架的语言特色:狠话;一句接一句;吵架的句子是短句子,简短有力;针锋相对。

接着我们再设计一个语言运用题:
鹬和蚌被渔夫捉进了篓子里。

鹬说:“都怪你!都怪你!(!)”
蚌说:“都怪你!都怪你!(!)”
渔夫说:“你们啊,都太傻了!(!)”
我想,这样教学语文,学生既能在语言学习中明白寓意,又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

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

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在大多数人的思想里,语文可能没有数学那么有系统,也不像英语那样在现代社会为人所迫切需求。

很早就有人认为人们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可能视而不见,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也可能浑然不察。

其实,语文正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语文作为基础,就无法理解其他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进行教与学的活动。

此外,语文也是一门很有体系的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就包括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等方面的问题,还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及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等等。

作为刚刚步入小学语文教师行业的我来说,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尚浅,但也应该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下面我就围绕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二方面来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

小学语文教学包括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

语文教学实践包括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我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基础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就要依靠教师的备课以及所选择的上课教学方式了。

一、语文教学(一)识字写字教学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儿童学习汉字和书写汉字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甚至是所有教学形式的基础。

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侧重于对汉字的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

怎样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这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会考虑的问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接触到了一位从事直映教育的老师,从中我初步了解到了直映认字这一部分,直映认字让我对低龄儿童的识字写字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直映认字是把最常用的2000个汉字以不重复、贴近儿童的生活为原则组成词语,又给每个词配上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用图来提示词语的读音,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图词对应,使汉字伴着图画直接映射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学起来更轻松快速。

如果说直映认字这种要求学生通过直接记忆直观形象的图形来联想汉字的教学方式是成功的,但它跳过了笔画、偏旁和拼音的学习,所以它也是有缺陷的。

笔画、偏旁、拼音这些毕竟是基础。

因此,我觉得将直映认字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才是最优的教学方式。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观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观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观上出一堂优质而高效的语文课,是我们宽敞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愿望。

要使语文课堂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激情、对话、开放”的课堂。

一、精实。

要求教师深钻教材,对教学内容要有明确的、清晰的认识,并精心选择教学突破口,设计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知识层面有准确到位的判定。

如此,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当的选择,真正让学生一课一得。

杜绝那些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玩花架子的课堂。

二、民主。

古人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高效的实施课堂教学打算。

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的权益,即要尊重他们独立学习,摸索的权益,尊重他们表达个人愿望、观点与要求的权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承诺和鼓舞学生质疑,承诺学生“插嘴”、大声发笑。

不要把学生的思想禁锢在条条框框里,不要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

三、互动。

确实是要求老师与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进行平等的思想情感交流。

这就要求老师真正明白“教学相长”的内涵,放下架子平等的和学生一起研究学习,让学生大胆有理的讲出他们的认识、感触。

老师对分析正确的要及时确信,对不完善的要及时补充,对那些偏激和错误的认识,要及时地循循善诱地给予纠正、引导。

让学生在学习中认知与表达,提高素养。

四、创新。

第一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创新,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行为中要不断吸取新的教学理念、教研成果,不照搬教参,不甘当知识的“二传手”。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是千堂一式,而是依照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层面,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时时给学生以新课堂的感受。

作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必定要摒弃过去那种单一的指派几名学生简简单单说说的框架式,应进展多元式。

例如(1)举办即兴演讲会、正、反两方主题辩论会;(2)谈天说地。

学生们总是争先恐后上台亮相,做广告,搞产品推销、说影视、谈书籍、评时事、议趣闻、叙奇思妙想,就像春天的花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能够称得上是百花争艳。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语文课堂应始终保持快乐的气氛、和蔼的教态、活跃的学风三者的一致性,只有这样,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营造一种快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传导和教育,让他们在愉快中受教育,获得知识,在快乐中求发展,在求知中享受快乐。

下面简单介绍我的语文快乐教学三点做法。

一、教师笑着进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导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材是主线。

教师、学生两者间不仅有导与学的关系,还有两者的情感融合。

教学情为先,情感是快乐教学的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

“快乐”就是“情感”的反映,师生之间形成了融洽和谐的情感,就使学生产生乐学、爱学、会学、巧学的内在动力。

语文教师的教更要“入情――动情――析情――移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我一贯要求自己: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在我进课堂之前都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我要带着笑容进教室,我要用饱满的精神面对孩子们。

学生心情愉悦了,就能表现出高度民主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就能主动地、深入地、积极地、生动活泼地投入到学习实践过程中,就会用良好的情绪去学习探索他乐于接受的东西,教学效果就会好。

这叫“先笑夺人”。

二、师生都有小“成就”要使课堂高效、快乐,你可让学生每天尝试着问自己下面的一些问题:今天,我学到了什么?我开始注意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我为什么而惊讶?我为什么而兴奋?我为什么而激动?我为什么而悲伤?我今天最希望说的话是什么?说了吗?我今天最想向谁倾诉?倾诉了吗?我今天最想向谁提问?问了吗?我今天参与了发言吗?我今天参与了讨论吗?……什么时候,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有归属感的氛围。

培养起学生写日记、写心得、写作文、写周记宣泄的习惯,我们能够让学生这样来思考问题,高效的课堂也就营造起来了,学习也是最有效的了。

三、不拘一格教出快乐语文课堂切忌单调呆板的灌输,要择优选取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以提高学习效率。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无论教学时间还是教学任务,都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青少年的知识增长、智能开发、尤其在思想陶冶方面均起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组成和发展,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功能,决定它具有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决定它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奠基作用。

语文就像空气,融合在我们生活中,生活的天空有多广,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广,生活中处处语文,就像平平淡淡的生活,在每一节平平淡淡的语文课上,每节课通过日积月累,你的语文水平自然就提升了。

首先认清语文课。

吕叔湘说过:“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

”但这个技能不仅仅包括学生做题应试技能,更包括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技能。

而这些技能仅靠字、词、句、章、语、修、逻等现代汉语或古代汉语的教学是无法办到的。

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无不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情感力作,所以,教师在讲授中必须把他当成自己的作品,融入其中。

如果无视文章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无视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必然上不好语文课。

说到语文课,自然就离不开教材。

教材,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从来都是被看中的,关注的。

我也不例外,但是,在教材的使用上,我不会完全按照教材组织教学,因为生活的来源有多广,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

我会依据学生和具体情境开发课程资源,灵活使用教材,结合具体课文。

于漪曾经说过,我们进行的是母语教学,语言和文化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的两个侧面,不可机械地加以割据。

所以,在我的语文课上,语文课不能只讲知识,还要把里面隐藏的做人道理讲出来,语文课要研究,合作。

要在语言训练中猜透人文教育,一定要先训练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比如,在讲一首古诗时,要先让同学多读几遍,读出语感,再来通过自己的感悟,让学生自己讲来参透,不能本末倒置,不能把语言放下。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我认为语文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与教材,与课堂之间的关系。

(一)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生活里应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一个“平”字和一个“导”字。

平,就是“平等”、“公平”。

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拥有相同的话语权。

教师应该想尽办法激励学生有话想讲、无话不讲。

发现问题,可以允许学生质疑;分析问题,可以提倡讨论;解决问题,可以邀请学生评价。

教师应当在人格上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造成学生心理的的偏差,学生的成绩和个性上会有不同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教师才需要因材施教,不能厚此薄彼,让他们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导,就是“引导”、“开导”的意思。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在课堂中应当是引导他们,教他们如何去学习,而不是向他们“灌注”知识。

在生活中应当与学生做朋友,多开导他们,因为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所以有些事情很容易想不明白,容易做错事情。

(二)与教材的关系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媒介,教师通过教材,训练提高学生欣赏母语的美感、运用母语的能力。

语文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

语文教学的教材,范围远比课本大的多。

各类报纸、刊物、影视作品、网络文学等等都可能是我们教学的正面的或者反面的教材。

语文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物都可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教材。

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挑选挑选优秀的、有益的教材,也要教会学生分辨是非黑白,客观地分析问题,教书育人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但在这个网络文化发达的现代,更要教学生去分辨文化的好坏。

(三)与课堂的关系语文教学的课堂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在教室之外。

教师在教室内的任务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延伸到教室之外去。

在教室里上语文课,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但是,课内时间毕竟有限,学习的内容也有限。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常常想,语文是什么?语文是动人的诗篇、精美的文章;语文是悦耳的吟诵、激情的演讲;语文是得体的表达,通畅的交流;语文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语文是生命的活动、精神的家园。

学好语文的标准是什么?是挥洒笔墨,写有一手方方正正的中国字;是口若悬河,能说一口标标准准的普通话;是运筹帷幄,拟就一篇文通字顺的好文章。

我一直认为,语文应该是美的教育。

语文的精髓是“美”。

那么这种美源于什么地方呢?人性。

新教材之所以内容有了这样大的改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选择适合现代孩子生活,思维,体验的内容,拉近文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达成共识。

细想读书是怎么回事?读书其实就是对话,和文本对话。

人长大了自己就有喜欢看的书,自己就有喜欢的作者。

为什么?因为这个人的写作风格对你胃口,你能从这个人的作品中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我就喜欢史铁生,因为虽然他残疾,可他的内心阳光普照,他是那么真诚,那么谦卑,那么平实。

他能唤起人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责任,能让人懂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同样,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在教学中唤起孩子对美的追求。

我们不难看到,现在的孩子很多爱看漫画,甚至有的是国外的漫画。

这些书的好坏不谈,但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侵蚀。

一个国家之所以不会灭亡,很重的是她的文化能否根植于人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汉民族多少次和外族交融,可她的文化却永远闪耀。

现在中国的文化现状,是值得人担忧的。

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站在时代的高度,看待自己的工作。

爱国体现在什么地方,作为老师,就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

如果老师清醒的看到语文的本质,美的教育,那么,我们在教学生写字时,就该让他们看到中华汉字之美;在诵读课文时体会中华文字音韵之美;在阅览课文时懂得中华文学内涵之美……怎样做到呢?首先老师自己是美好之人。

什么是美?我一直在想,我要教给学生怎样的美?想了很久,两个字:“真实”。

教学既要务实,也要务虚。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在现代社会里,物质生产的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了,甚至还扭曲的发展了。

我想,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当承担这个责任。

一个人为什么而接受教育?这个问题太大。

但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宣扬什么,却必须明确,尽管在这个问题上是见仁见智。

从教十年,我时常在思考这个本体性的问题,谈不上什么观点,只是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如下。

一、关于语文本义的思考《现代汉语词典》将语文定义为“语言和文学”。

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

对于这四项基本功的重要性每一位语文教师认识得都很充分,不需我再多言。

我只是想谈一谈语文的另一半——文学。

如果将小学一年级用来集中识字的儿歌童谣也算作文学作品,那么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材就都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

那么这个载体到底要盛载些什么给我们的学生呢?当然,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符合语言规则的,都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典范。

但是如果教师仅仅将其作为学习语言的工具,那么就是对文化的浪费,思想的漠视。

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她表现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理解、对情感的思辨和对真、善、美的感悟;她是思想的宝库、理想的源头,更是现实的写照,未来的指导。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是应试教育只重视对现实功利的趋近,从而忽略了对“道”的体悟,从而导致了如今意识形态的混乱,谁之过也?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正常的人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人性,发展人的潜能,从而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而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应是通过学习,了解自我,发展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之境。

语文教学应当之无愧的扛起这面旗帜——文化的旗帜,以道为本,以人为本,以文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见教育之根本在于修道。

何为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是培养人遵天道、守人伦、和谐发展,以求道德的完美。

语文教学,如果不能使人明德,不能使人趋向至善之境,不能使人自新,那便只是寻章摘句的“小学”。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随着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尽管在每次培训中,我都能认真参加,刻苦钻研,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语文的读、说、听、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实践中的综合实践性学习等方面,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理念系统,有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自我发展观。

在具体的新教材使用,教学过程中,能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主要谈谈以下两个方面,仅供读者参考:一、让语文课堂活起来1、活化课堂关键是教师引导灵活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

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

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

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

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再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短剧表演,教师新颖的板书设计、随手勾勒的“简笔画”等,都能促使学生沉浸语文课堂教学中。

2、活化课堂核心是学生思维鲜活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优化语文课的核心。

在教学操作中,有经验的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我的语文教学观心得体会

我的语文教学观心得体会

一、引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并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同时,语文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写作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能力。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全面发展,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我的语文教学观1. 以学生为中心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重视阅读教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品味经典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他们的视野。

我的小学语文观

我的小学语文观

我的小学语文观我一直主张语文的“非功利”教学,即不提倡把教学目标过细分化,反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必须完成当下的目标任务。

比如:搞每课目标,每单元目标,并要求全体学生把知识要点在每堂课中,在每天的学习中,在每周的任务中全部“过关掌握”。

这样只会让学生变成机械收纳“语文碎片”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长时间在这样的学习中也是无效和痛苦的。

要知道,语文学习是贯穿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不必在意眼前一定要让孩子们掌握到什么程度。

小学教育要做的首先应该是让孩子们爱上这门学科,并对这一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或者感悟。

我认为,语文教育首先应该弄清楚我们教学语文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学生将来成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备不凡的语文素养,而这样的素养来自于对语言和文字基本规律的学习,来自对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人文精神的吸纳,来自对生活的感悟并依托自身形成的生活哲学在亲身体验与感悟中不断地修正自已,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最为主要的支撑。

然而我们处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学校教育阶段,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有义务为孩子们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影响。

把语文教学放在“大语文观”中进行,而不是为了解决当下的字、词、句、段、篇的教学目标,为应对考试服务。

故而,我把我的小学语文教学划为几个大版块去尝试:1、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2、兴趣中广泛阅读,增强“语文”积淀3、培养真性情,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真真实实4、表达真性情,以语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小学生写作应“以事生文”,有事件,有情感而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可,不必追求表达的精美,重在真情真实的表达。

非“以文生事”地去编造组合)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放弃“功利”思想,不用在意在某个环节的掌握程度。

因为四个环节并不是前后独立存在的,而是应该贯穿在整个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所以,我把老师们历来重视的听写、扩词、有目的地写句子看得很轻。

要去做,但不要让孩子们带着“任务感”去做,今年不会的,明年也就会了,只要孩子们快乐地参与其中并有所得。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一、三路观(思路、情路、文路)语文教学应当理清课文的情路、思路和文路,三路并通,方有所得!三路之中,当以文路为主。

因为文才是语言的要旨,才是语文的目的。

无论剖情还是剖思,最终都要剖文,无论情路还是思路,最终都要回归文路。

很多语文教学重视了情路,探讨了思路,就是忘了理清文路。

若无文路,那我们的语文课为什么不叫语情课或者语思课呢?语文语文,最重要的当属得其文路!只有揭示了文路,学生才能得为文之道!得了为文之道,学生才能语出心中情,语出情中思,并得以成文。

这就是语文!若不理清文路,语文教学的结果终究竟是难以为文的!而文是语文的目的,不能为文,或者难以为文的教学,终究难以说是有效的!所以文路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无论剖情还是剖思,最终都要剖文,无论情路还是思路,最终都要回归文路。

既然情路也是为文,思路也是为文,那么文路就包含了情和思。

文路的重点在形,因此,形、情、思三路也可以并称为文路!是构成语文教学的三块重要基石。

二、旅程观/探路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幅庐山。

文章也是如此,文章领我们到达作者心中的风景和作者思维中的世界。

那风景和世界隐藏在文字的迷雾之后,需要读者去探寻。

因此阅读是一场探索的旅程,教师只是经验比学生丰富的向导而已。

要做好这个向导,教师必须自主去探寻道路,找到自己的路标,最忌讳按照教参所给的路标照本宣科。

每一种教参,只是每一个作者探寻出来的文路而已,并非通向全部的风景。

有的人到达了山脚,碰到了小桥流水人家,于是说这就是文章的风景;有的人到达了山腰,碰到了鲜花一片,于是认为这就是作者的情思;有人翻越山岭,见到别有洞天,于是认为这就是作者的主旨;还有人见到了山涧的溪流;还有人顺流而下,到达了东海……无论什么风景,都不算是错。

重要的是必须由自己探寻所得。

唯有自己探寻,才能做好路标,理清来路,从而引领好学生的思路。

因为接下来我们将引导学生在文山上探险,寻找作者心中的风景和世界。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要让学生体验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让他们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让他们有无限的智力财富和知识深度。

其次,注重文字的应用,重视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与弘扬,使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文字引发他们内心的震撼,让他们有扎实的文学基本功底。

第三,注重“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应强调:审题、构思、结构和书写。

让学生掌握用字的规律性和文字的技巧,同时让他们体会到“书写”是一种学习的乐趣,也可以联系到其它学科,在语文学习中,把握文学知识与思想精神。

最后,要把语文教学充实地融入学科教学及综合教育教学中,形成思想教育和文学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学科特色。

总之,我主张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为核心,为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而努力!。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观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观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观语言文字是人来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是由“国语”和“国文”,演变而来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北京实验二小副校长、特级教师华应龙出了本书叫《我就是数学》,我觉得语文教师时刻都应该是语文教学资源,更应该强化课程意识:我就是语文。

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培养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在考试的时候包括高考,不要心存侥幸碰到曾经练习过的题,猜题押宝的教学应该成为过去时,关键是有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和母校的情感,因为“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孩子对上学和上课有兴趣,愿意和自己的同伴和老师在一起,在家想来学校,在学校不想回家。

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喜爱老师,崇拜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

重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包括坐立走、上厕所、讲卫生、握笔姿势、书写习惯、回答问题、听说读写、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等习惯都需要很好地养成。

每一个习惯做到什么地步,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要树立榜样,确立标杆。

在习惯培养上不能厚此薄彼,急功近利,所有的习惯对人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好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学会从音形意三方面识字,会使用《新华字典》等工具书,识字越多越好。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感受汉字形体美,写字要用木质铅笔,能按笔顺横平竖直在田字格中准确占位,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写出笔体。

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听懂别人表达的意思,自己说话有礼貌、有次序、能读懂一些儿童读物,要借助拼音大量阅读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和拼音读物,教材一般都能熟读成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语文教学观
在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我一直关注并学习当今各位语文教育改革大家的经验,同时结合本次国培学习总结清理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深深地体会到:不管采用什么语文教学方法或模式,凡成功的语文素质教育,无不体现着民主、科学与个性的教育精神。

“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

”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因而语文教育更是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

都说语文是伴随每个人终生的“工具”,那么,任何一位学生都有权利掌握这个“工具”;而我们的学生中哪怕有一个人没能较好地掌握好这一“工具”,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有一种失职感。

语文素质教育中的“民主”,还意味着教师学生之间在尊严和情感上的平等关系。

无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残余至今还存在于我们不少教育者的头脑中。

在师生关系上,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某些语文课堂上,不但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

我认为,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

民主的教学态度,主要应体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

通过民主的语文教育实践,教师所收获的是教学的不断完善以及教学质量理所当然的大面积提高;而学生的收获,除了终生受用
的语文素养,还有平等观念、民主意识的日益增强¾¾而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三个意识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