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案例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师(出示主题图):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生答(略)师:要求5条裤子和5件夹克衫一共多少钱,怎样列式?学生尝试独立练习,选两生板演。
65×+45×5 (65+45)×5=325+225 =110×5=550 =550师:看了这两个算式你能想到些什么?生:65×5+45×5=(65+45)×5师:为什么两个算式相等,说说理由看呢。
生:算出来的结果都是550,所以两个算式相等、生: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价钱相当于5套衣服的价钱。
师点评引导:很好,你没有从结果上去说明两个算式相等,而是换了个角度,用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来进行说明,图中还有一些信息,大家能不能自己提个问题来解决,也列出这样相等的算式,最好还要能说明他们相等的原因。
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列式。
交流汇报:生:(32+45)×6=32×6+45×6,6条裤子和6件短袖的价钱相当于6套衣服的价钱。
………师:现在开始能不能不用图中的数据,自己想几个这样的等式,不过有个要求,在写等式的时候不能计算,想想两个算式为什么相等。
学生尝试列式,小组交流并汇报:(1)32×4+56×4=(32+56)×4(2)32×6+32×4=(6+4)×32生:(1)表示一张凳子32元,一张课桌56元,买4套课桌椅一共的钱和4张凳子和4张课桌的价钱相等。
学生在解释(2)式时发生了一些困难,让学生找原因,交流发言时发现等式的特点,等式中相同数字的位置变了,所以解释起来有点困难,关键是要找准相同的数字。
学生解释(2)略。
师:如果我们用字母a、b、c来表示我们找到的规律,你看怎么写?生:a×(b+c)=a×b+a×c生:(a+b)×c=a×c+b×c生:a×b+b×c=(a+b)×c师:打开书本,看看书上师怎么表示这个规律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优秀范文五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1、歌谣引路(播放录音)同学们好,我叫小芳。
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
每天早晨,喊我起床的是妈妈,给我买早点、冲牛奶的也是妈妈。
送我上学的是爸爸,辅导我、督促我做作业的也是爸爸。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
2、认识规律出示: 6 X18+ 6 X7 ◯6 X(18+7)20X15+20X9 ◯20X(15+9)师:先计算左右两边的算式,再比较它们的大小,你发现什么?生:左右两边结果相等。
师:联系上面的故事,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这两个等式就是小芳唱的那首歌:“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
” 师:真的吗?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生:第1题中,6是我,18是爸爸,7是妈妈,爱就是乘。
6乘18就是我爱爸爸,6乘7就是我爱妈妈,6乘18加7的和就是我爱爸爸和妈妈。
师:说得太精彩了!教学例题:(18+7)X 6 ◯ 18 X 6+ 7 X 620X(15+9 ◯20X15+20X9 师:这两个等式是否也能用小芳唱的那首歌表示呢?(教师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生1:只有第2题能有,只不过变成了“我爱爸爸和妈妈,我爱爸爸,我爱妈妈”。
生2:第1题也能用!“爸爸和妈妈爱我,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
”师:好极了!3、巩固规律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找爸爸,找妈妈,找自己”的练习。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43+25)X 2 =()8X(7+6)=()X 47+ 8 X 53=()3X6+6X7 =()师:找准了“爸爸、妈妈和自己”,你能写出等号后面是什么吗?4、全课总结师:那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呢?生1:乘法分配律就是“我爱爸爸和妈妈,等于我爱爸爸,我又爱妈妈”。
生2:也可以说:“爸爸和妈妈都爱我,等于爸爸爱我加上妈妈也爱我”。
点评:将数学知识“乘法分配律”与生活中“爸爸、妈妈、和我”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切身地感知着身边的数学,愉快地享受着学数学的快乐。
乘法分配律趣味故事
乘法分配律趣味故事从前有个小机灵鬼叫小明,他特别擅长数学,在他们村里可是出了名的数学小天才呢。
有一天,村里的张大爷和李大爷一起找小明帮忙算工钱。
原来啊,张大爷和李大爷一起给地主家干活儿,地主可狡猾了,想把工钱算得乱七八糟少给他们。
地主说:“我给你们两种工钱计算方式。
第一种呢,是每人每天给30块钱,另外呢,每多干一个小时就再给5块钱。
第二种呢,就是不管干多久,统一按照每人每天35块钱算。
你们自己选。
”张大爷和李大爷都懵了,不知道怎么选划算。
这时候小明就站出来了。
他先按照第一种方式算。
张大爷干了5天,每天工作8小时。
那先算每天的工钱,每天本来有30块,工作8小时,每小时多给5块,8个小时就多给8×5 = 40块,所以张大爷每天能拿到30+40 = 70块钱。
那5天一共能拿到70×5 = 350块钱。
这个计算过程呢,其实就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可以写成30×5+5×8×5 = 30×5+(5×8)×5 = 30×5+40×5 = (30 + 40)×5 = 70×5 = 350块钱。
然后小明又按照第二种方式算,每人每天35块钱,张大爷干了5天,那就是35×5 = 175块钱。
很明显第一种方式工钱更多。
李大爷也按照同样的方式算了自己的工钱,发现也是第一种方式划算。
地主一看,自己的小算盘被小明识破了,只能按照第一种方式给工钱。
从那以后啊,村里的人都更加佩服小明了,而乘法分配律也被大家牢牢记住了。
大家都知道,在计算工钱或者分东西的时候,这个乘法分配律可有用了,就像把一个大的计算任务拆分成几个小的部分,然后再合起来计算,特别方便。
乘法分配律典型计算题
乘法分配律典型计算题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乘法运算。
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原理是,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a×(b+c) = a×b + a×c。
这个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在购物时计算总价、在工程项目中计算材料费用等等。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些典型的乘法分配律计算题。
1. 计算,3×(4+2)。
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将括号里的加法运算进行,得到3×6=18。
2. 计算,5×(7-3)。
同样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将括号里的减法运算进行,得到5×4=20。
3. 计算,(8+2)×6。
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将括号里的加法运算进行,得到
10×6=60。
通过以上计算题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非常
简单直观。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快速准确地进行乘法运算,节省时间和精力。
除了简单的数学计算,乘法分配律在代数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代数表达式,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总之,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原理,它不仅可以
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学的基本规律。
希
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乘法分配律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整数运算中常用的一个基本规律。
乘法分配律是指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对于一个数加上或减去两个数再与另一个数相乘,结果是先把这个数与被加、减的两个数分别相乘,然后将两个结果相加或相减。
乘法分配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b+c)=a×b+a×c和a×(b-c)=a×b-a×c。
乘法分配律可以用来简化乘法运算,使计算更加方便和快捷。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应用乘法分配律的例子:例1:计算3×(4+5)。
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4+5=9,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3×9=27、所以,3×(4+5)=27例2:计算2×(7-3)。
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7-3=4,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2×4=8、所以,2×(7-3)=8例3:计算5×(6+7)+3×(6-7)。
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和减法:6+7=13,6-7=-1,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5×13=65,3×(-1)=-3、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65+(-3)=62、所以,5×(6+7)+3×(6-7)=62乘法分配律还可以用于规律的发现和推广。
例4:计算15×13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13拆分成10+3,然后进行乘法运算:15×13=15×(10+3)=15×10+15×3=150+45=195例5:计算25×199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199拆分成200-1,然后进行乘法运算:25×199=25×(200-1)=25×200-25×1=5000-25=4975以上是乘法分配律的一些基本应用,通过乘法分配律可以简化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数学教案分享:乘法分配律应用案例大全
数学教案分享:乘法分配律应用案例大全乘法分配律应用案例大全乘法分配律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数学运算中的基础之一。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列举一些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案例,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
案例一:小李每个月的收入是870元,他从收入中拿出三分之一用于生活开销,剩余部分存入银行,问小李每个月存入银行的金额是多少?解析:题目中所涉及到的计算就完全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假设小李每个月的收入为x元,他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生活开销,剩下的部分就是二分之一的收入。
因此,小李每个月存入银行的金额就是乘以二分之一。
x×2/3=580 (因为x的三分之一用于生活开销,所以剩余的是x的二分之一。
因此,x乘以二分之一为x的二分之一)x=870×3/2=1305 (将式子变形,可得出小李每个月的收入为1305元)所以,小李每个月存入银行的金额就是1305×1/2=652.5元。
答案:小李每个月存入银行的金额是652.5元。
案例二:一个长方形的长为8cm,宽为5cm,若其长和宽同时增加10%,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增加了多少?解析:题目中所涉及到的计算也完全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假设长方形原来的长为x cm,宽为y cm,则原来的面积为xy平方厘米。
现在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了10%,即增加了原来的10/100。
新的长方形的长为(1+10/100)x=11/10x新的长方形的宽为(1+10/100)y=11/10y新的长方形的面积为(11/10x)*(11/10y)=(121/100)xy平方厘米面积增加的值为(121/100)xy平方厘米 - xy平方厘米 =21/100xy平方厘米答案:面积增加的值为21/100xy平方厘米。
案例三:小明家有10个苹果和8个橙子,他现在要将苹果和橙子分别装在袋子里,每个袋子里只装3个水果。
真实情景乘法分配律
真实情景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运算法则,它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际情景来解释。
假设你经营一家水果店,你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出售。
苹果的价格是每斤 5 元,香蕉的价格是每斤 3 元。
一位顾客来买了 3 斤苹果和 5 斤香蕉。
根据乘法分配律,你可以先计算苹果的总价和香蕉的总价,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金额:苹果的总价:3 斤 x 5 元/斤 = 15 元
香蕉的总价:5 斤 x 3 元/斤 = 15 元
总金额:15 元 + 15 元 = 30 元
另一种方法是,你可以先计算出苹果和香蕉的总重量,然后将它们乘以平均价格得到总金额:
总重量:3 斤 + 5 斤 = 8 斤
平均价格:(5 元/斤 + 3 元/斤) / 2 = 4 元/斤
总金额:8 斤 x 4 元/斤 = 32 元
虽然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同,但它们都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在第二种方法中,我们将苹果和香蕉的价格相加后再除以 2,得到了一个新的平均价格。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平均价格乘以总重量应该等于苹果和香蕉的总价之和。
通过这个实际情景,我们可以看到乘法分配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无论是计算不同物品的总价还是计算平均值,乘法分配律都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进行计算。
乘法分配律原理范文
乘法分配律原理范文为了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子1:假设有3个苹果和4个橙子,我们想知道共有多少个水果。
若令苹果和橙子的个数分别为a和b,则用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b)×7=a×7+b×7、即,总共的水果个数等于苹果的个数乘以7再加上橙子的个数乘以7例子2:假设有5个班级,每个班级有30个学生,我们想知道总共有多少个学生。
若令班级数为a,学生数为b,则用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30+(5-a)×30=5×30。
即,总共的学生数等于每个班级的学生数乘以班级数再加上剩余班级的学生数乘以每个班级的学生数。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场景与实际生活的问题息息相关。
乘法分配律不仅适用于整数,也同样适用于有理数、实数等数域中的数。
下面我们将通过进一步的推导来证明乘法分配律的正确性。
假设有三个实数a、b和c,则有(a+b)×c=a×c+b×c。
首先,根据等式左侧(a+b)×c的定义,可以展开为:a×c+b×c。
其次,通过对等式右侧的a×c+b×c进行分配展开,可以得到:(a×c+b×c)=a×c+b×c。
由此可见,等式左右两侧相等。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乘法分配律成立。
总结起来,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用于描述乘法运算与加法运算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并在实际问题中进行优化和求解。
通过实际例子和推导,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广泛,并且在日常生活和数学运算中不可或缺。
生活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实例
生活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实例《生活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实例》我呀,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发现了一个超级有趣的东西,那就是乘法分配律。
你可别小瞧它,它在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能派上大用场呢!就说我们家去超市买东西吧。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我们打算买苹果和香蕉。
苹果每斤5元,我们想买3斤,香蕉每斤4元,我们也想买3斤。
那怎么算一共花多少钱呢?按照平常的算法,就是先算出苹果的总价5×3 = 15元,再算出香蕉的总价4×3 = 12元,最后把它们加起来15 + 12 = 27元。
可是呢,这时候乘法分配律就可以闪亮登场啦。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5 + 4)×3,先算括号里的5 + 4 = 9,再乘以3,结果也是27元。
这就好像是把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先合起来,再乘以购买的斤数,是不是很神奇呢?这就像把两个小伙伴的力量先集合起来,再一起去做事情一样。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植树。
我们班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男生和3个女生。
老师给每个同学发2棵树苗。
那一共要发多少棵树苗呢?如果我们一个一个地算,那可麻烦啦。
先算男生的,4个男生一组,每个男生2棵树苗,那就是4×2 = 8棵,有好几组这样的男生呢。
再算女生的,3个女生一组,每个女生2棵树苗,3×2 = 6棵。
最后把男生和女生的树苗数加起来,这得多复杂呀。
这时候乘法分配律就像个小魔法师一样出现啦。
我们可以把一个小组里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先加起来,就是(4 + 3),然后再乘以每个同学得到的树苗数2,也就是(4 + 3)×2 = 7×2 = 14棵。
这样算起来又快又准确。
这就好比是把男生和女生先组成一个大的团队,然后再按照每人2棵树苗来分配,多简单呀!再来说说我们小区里的停车位吧。
我们小区有两种停车位,一种是大停车位,一种是小停车位。
大停车位每个月的管理费是100元,有5个大停车位;小停车位每个月管理费是80元,有3个小停车位。
乘法分配律的常见五种类型1
乘法分配律的常见五种类型注:乘法分配律必须是两级运算,即有加法(或减法)和乘法一、用括号里的数分别乘括号外的数。
练习:(125-4)×8例:(20+2)×55 (25-4)×4=20×55+2×55 =25×4+4×4=1100+110 =100+16=1210 =116二、提取一级运算(+、—号)左右两边的相同的数,写在括号外面(只写一遍),剩余两个数写在括号里面。
练习:37×124+37×76例:137×36+64×137 237×127-127×137=137×(36+64)=127×(237-137)=137×100 =127×100=13700 =12700三、拆数法:把101写成100+1;102写成100+2;401写成400+1等等(几百零几的写成几百加几),然后再用第一种类型(用括号里的数分别乘括号外的数)进行去括号计算。
例:101×289 302×22 102×124 练习:201×325=(100+1)×289 =(300+2)×22 =(100-2)×124=100×289+1×289 =300×22+2×22 =100×124-2×124=28900+289 =6600+66 =12400-248=29189 =6666 =12152四、凑整法:把99写成100-1;98写成100-2;199写成200-1等等,然后再用第一种类型(用括号里的数分别乘括号外的数)进行去括号计算。
例:99×123 47×198 练习:①399×25 ②55×199=(100-1)×123 =47×(200-2)=100×123-1×123 =47×200-47×2=12300-123 =9400-94=12177 =9306五、把一级运算(“+或-”号)左右两边的单独的一个数写成“这个数×1”,再用第二种类型(提取一级运算(+、—号)左右两边的相同的数,写在括号外面(只写一遍),剩余两个数写在括号里面)进行计算例:37+37×99 324×201-324 练习:36×14+36×97-36×11 =37×1 +37×99 =324×201-324×1=37×(1+99)=324×(201-1)=37×100 =324×200=3700 =64800。
乘法分配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乘法分配律在生活中的应用1. 引言:生活中的数学小秘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挺高深的概念——乘法分配律。
别担心,不是要给你上数学课,而是要把它跟咱们的日常生活连起来。
你知道的,生活中总是有些神奇的事情,像是看似复杂的公式,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
就像你去超市,购物车里装满了各种商品,咱们不妨看看,如何用乘法分配律来搞定这些日常琐事。
2. 超市购物:分配律的真实应用2.1 购物车里的数字游戏想象一下,你走进超市,准备买水果。
一个苹果5块,一个橙子3块。
你打算买2个苹果和3个橙子。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皱眉头,觉得计算麻烦。
别急,咱们来用乘法分配律简化一下!这就是:总价 = 2个苹果的价钱 + 3个橙子的价钱。
也就是说,总价= 2 × 5 + 3 × 3。
哎,听起来像是要死记硬背的公式,其实不是!你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更简单的表达式:总价= 2 × (5 + 3)。
嘿,这样一来,计算就变得简单多了,对吧?你只需算一下5 + 3得8,再乘以2,结果就是16块!这不就是乘法分配律的魔力吗?2.2 一起买买买的乐趣再说说和朋友一起逛街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分摊费用是个让人开心的事儿。
比如说,你和两位好友一起去吃火锅。
你点了一份牛肉,另外两位点了各自喜欢的菜。
假设牛肉80块,其他两道菜各30块。
总共是80 + 30 + 30 = 140块。
可是,我们可以再玩一玩!假设你们决定把所有菜一起算,变成总价 = 140块,然后平摊。
这样的话,每个人的费用就是140 ÷ 3。
哎哟,数学又回来了!这个时候,乘法分配律又派上用场了,你可以把总价分成几部分,再平均到每个人身上。
用这样的方法,计算变得轻松无比,关键是大家都不会争着“谁多点了,谁少点了”,轻松愉快,继续聊聊八卦就好啦!3. 生活中的其他小例子3.1 计划出游的费用说到出游,咱们就不得不提到旅游费用的问题。
假设你们计划去海边玩,租了一辆车,每天的租金是300块,计划去三天。
案例分析《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案例分析xxx教材分析: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
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在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
而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所以初步的教学设计我是这样的:第一环节:出示生活实例。
每件上衣50元,一条裤子40元,买这样的服装3套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解答。
板书两种解法:(50+40)×350×3+40×3说说理由。
在两个算式中间画=。
第二环节:小强摆木块,每行摆5个白木块,3个红木块,摆了4行,一共摆了几个?学生列式。
板书两种算式。
实物演示。
在两个算式中间画=。
这是图形,由于也是具体形象的,通过电脑的演示,学生也能理解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环节:出示(2+3)×4 = 2×4+3×4提问:1)在这些等式中,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右边的算式呢?2)等号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3)从上面的观察与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问:这三组等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完全是抽象的数字,学生有一定的困难,通过问题提示学生。
找到规律。
第四环节:看书读分配律。
找出关键词句,并说说理由。
让学生说出关键词句并分析原因,一方面说的学生通过说的过程整理,理解的更透彻,另一方面,学生更能理解学生的语言、思维方式。
这堂课有具体到抽象,大多需要学生体验得来,上下来感觉很好,学生很投入,似乎都掌握了,可在练习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学生在学习时知道“分别”的意思,也提醒大家注意,但在实际运用中,很多人还是忘记分别去乘。
在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后,我出了以下练习和拓展题:①34×72+34×28②(20+4)×25③102×35 (100-4)×25分析: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从新课的学习开始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学生会认为只要应用乘法分配律就能使所有的计算都变得简便。
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超市库存管理问题基本信息:本案例适用的学生年级:初中学科:数学课时数:1节知识点: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性质;2. 学会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3. 加强学生的数据处理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性质(1)乘法分配律是指:若a、b、c为任意三个数,则a×(b+c)=a×b+a×c。
(2)乘法分配律的逆命题也成立,即:若a、b、c为任意三个数并且a不等于0,则a×b=a×c的推论是b=c。
2. 实际问题解决商场有两种不同的饮料商品,分别为可乐和雪碧,每瓶售价为2.5元。
某次,商场得到30箱的可乐和25箱的雪碧。
商场希望知道这些饮料商品总价值是多少,以方便更好地管理库存。
解决步骤:(1)确定参数:可乐每箱含有b瓶,雪碧每箱含有c瓶,消费者购买了a=30箱可乐和a'=25箱雪碧,售价分别为2.5元/瓶。
(2)列出方程:则可得:总价值=(30×b)×(2.5)+(25×c)×(2.5)(3) 应用乘法分配律:将上述式子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转化,得:总价值=(30×2.5×b)+(25×2.5×c)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超市库存管理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的应用平台,在实践中巩固学生的乘法分配律知识点,从而提高其在数据处理和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
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使用PPT演示、举例对比等方法。
同时,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性质。
乘法分配律例子
乘法分配律例子
以下是 7 条关于乘法分配律的例子:
1. 瞧瞧,咱就说3×(4+5)吧,这不得用乘法分配律呀!那就是3×4+3×5,算出来就是 12+15,结果就等于 27,是不是很神奇嘞?
2. 嘿呀,2×(3+6),这可太简单啦!不就是2×3+2×6 嘛,想想看,6 加
12 不就是 18 嘛,乘法分配律可好用啦!
3. 来看看4×(2+3),哎呀!这用乘法分配律不就是4×2+4×3,等于 8+12,妥妥的 20 呀,你说妙不妙?
4. 哇塞,5×(1+4)难道不是5×1+5×4 嘛,1 加 20 就是 21 呀,这乘法分
配律可帮了大忙啦!
5. 你们想想看哦,6×(3+2),按乘法分配律就是6×3+6×2,那不就是
18+12 等于 30 嘛,嘿嘿!
6. 咱说7×(4+1)哦,那肯定是7×4+7×1 呀,28 加 7 不就是 35 嘛,乘法分配律真厉害呀!
7. 哎呀呀,8×(2+3),这用乘法分配律直接就是8×2+8×3,16 加 24 等于40 呀,太赞了吧!
总之啊,乘法分配律在数学中可太重要啦,能让好多计算都变得简单又容易呢!。
乘法分配律创意作业
乘法分配律创意作业题目:乘法分配律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创意作业一、引言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本文将通过几个创意案例来展示乘法分配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购物乘法分配律在购物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买一送一、买二送一等促销活动。
这些促销活动正是乘法分配律的生动体现。
例如,当我们购买两件商品,享受一件商品免费的优惠时,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总价格。
假设每件商品价格为X元,那么两件商品的总价格即为2X元,而通过促销活动,我们只需支付X元。
这样,我们就充分利用了乘法分配律带来的优惠。
三、工作任务与时间分配乘法分配律在工作中也有很大的应用。
假设我们有一项任务,需在一周内完成,而这项任务又可以被拆分为A、B、C三个子任务。
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时间要求,合理分配时间。
例如,我们可以将60%的时间用于完成任务A,20%的时间用于完成任务B,20%的时间用于完成任务C。
通过这种分配方式,我们可以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并确保每个子任务都得到适当的时间和注意力。
四、食谱中的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在制定食谱时也可以发挥作用。
例如,当我们制定一道菜的食谱时,需要确定每个食材的用量和配比。
乘法分配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每个食材所需的数量。
假设我们要制作一道蔬菜沙拉,其中包括西红柿、黄瓜和生菜。
假设西红柿的用量为X克,黄瓜的用量为Y 克,生菜的用量为Z克。
如果我们希望保持三者的比例为1:1:2,那么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出实际需要的食材用量。
五、金融投资中的乘法分配律在金融投资领域,乘法分配律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我们在投资中考虑到复利的效果,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计算出每年的投资收益。
假设我们投资了一笔本金为P的资金,年利率为r,投资期限为n年。
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计算出n年后的总金额为P(1+r)^n。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投资的回报情况,并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乘法分配律的6种类型
乘法分配律的6种类型1.左乘法分配律:a*(b+c)=(a*b)+(a*c)左乘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数与一个括号内的加法表达式相乘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分别与括号内的每个数相乘,然后将得到的结果相加。
举个例子,假设a=2,b=3,c=4,那么根据左乘法分配律:2*(3+4)=(2*3)+(2*4)2*7=6+814=142.右乘法分配律:(a+b)*c=(a*c)+(b*c)右乘法分配律是左乘法分配律的对称性。
右乘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加法表达式与一个数相乘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与括号内的每个数相乘,然后将得到的结果相加。
再以前面的例子为例:(2+3)*4=(2*4)+(3*4)5*4=8+1220=203.左除法分配律:a/(b+c)=(a/b)+(a/c)左除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数被一个括号内的加法表达式除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分别除以括号内的每个数,然后将得到的商相加。
以简单实例来说明:4/(2+3)=(4/2)+(4/3)4/5=2+1.330.8=3.334.右除法分配律:(a+b)/c=(a/c)+(b/c)右除法分配律是左除法分配律的对称性。
右除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加法表达式被一个数除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与括号内的每个数相除,然后将得到的商相加。
举个例子:(2+3)/4=(2/4)+(3/4)5/4=0.5+0.751.25=1.255.左乘除法分配律:a*(b/c)=(a*b)/c左乘除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数与一个数的商相乘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与商的分子相乘,然后将得到的结果与商的分母相除。
以实例为例:3*(4/2)=(3*4)/23*2=12/26=66.右乘除法分配律:(a/b)*c=(a*c)/b右乘除法分配律是左乘除法分配律的对称性。
右乘除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数的商与一个数相乘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与商的分母相乘,然后将得到的结果与商的分子相除。
乘法分配律举例
乘法分配律举例一、引言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在两个数相乘时,可以先将其中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数的和,再将这些数与另一个数分别相乘,最后将所得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这种方法在计算中十分常见,也非常实用。
本文将以举例的方式详细介绍乘法分配律。
二、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乘法分配律是指对于任意三个实数a、b、c,都有a×(b+c)=a×b+a×c。
三、乘法分配律的举例1. 2×(3+4)=2×3+2×4=14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先将括号内的式子3+4化简成7,然后再用2乘以7得到14。
也可以直接使用乘法分配律,先用2×3得到6,在用2×4得到8,最后将6和8相加得到14。
2. (5+6)×7=5×7+6×7=77这个例子中同样也可以先化简括号内的式子5+6为11, 然后再用11乘以7得到77。
但我们也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先用5×7得到35,在用6×7得到42, 最后将35和42相加得到77。
3. (8-3)×2=8×2-3×2=10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先将括号内的式子8-3化简成5,然后再用5乘以2得到10。
也可以直接使用乘法分配律,先用8×2得到16,在用3×2得到6,最后将16和6相减得到10。
4. 9×(12-7)=9×12-9×7=45这个例子中同样也可以先化简括号内的式子12-7为5, 然后再用9乘以5得到45。
但我们也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先用9×12得到108,在用9×7得到63, 最后将108和63相减得到45。
四、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举例1. 计算两个多项式的积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多项式的积时,就需要使用乘法分配律。
例如计算(x+1)(x+2)的结果:(x+1)(x+2)=x(x+2)+1(x+2)=x^2+2x+x+2=x^2+3x+22. 计算复合函数的值在计算复合函数时,也需要使用乘法分配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分配律案例
[过程]
1.课前调查。
分成若干小组,对百润发超市部分食品的单价进行调查,如下表:思考:任选其中两种食品,购买的数量一样时,一共用要付多少元?你能用两种方法来解答吗?
指导观察、比较:这几组算式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
2.学生自主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实例。
学生提出了购买食品、相遇问题中求路程的问题、求长方形的周长等实际问题。
提问:你能向同学们解释你是怎样解决的吗?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乘法分配律。
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可以用不同方式来表示。
有的学生用动作表示,有的学生用语言表示,有的学生用符号表示:(口+○)×△=口×△+○×△,有的学生用字母来表示。
[感悟]
课的一开始,我为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为学生进一步探索规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也富有情趣。
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示发现的规律,从课堂教学实践反映的情况看,学生发现多种表示的方法,有的学生甚至用:(单价1+单价2)×数量=单价1×数量+单价2 ×数量来说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与单纯地用语言来表达乘法分配律相比较,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拓展。
教学时,还注意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感受别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程,在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接纳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