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Ⅰ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88656--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期末备考题库88656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班固的《汉书》坚守

A.儒家思想

B.黄老思想

C.杂家思想

D.墨家思想

正确答案:A

(2)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A.班固《汉书?食货志》

B.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C.《国语?周语上》

D.《白虎通》卷三《礼乐》

正确答案:B

(3)在远古神话中,有“造人”和“补天”两大功勋的神话人物是

A.女娲

B.羿

C.禹

D.鲧

正确答案:A

(4)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文学色彩的是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庄子》

正确答案:D

(5)在对汉代乐府诗歌的分类编排中,最受人们推重的是

A.东汉蔡邕的《礼乐志》

B.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C.余冠英的《乐府诗选》

D.萧统的《文选?乐府》

正确答案:B

(6)《诗经》305篇,而其中占多数的是

A.叙事诗

B.写景诗

C.抒情诗

D.哲理诗

正确答案:C

(7)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楚辞》

B.《文选》

C.《诗经》

D.《全唐诗》

正确答案:C

(8)建安时期诗歌成就最高的是

A.曹植和刘桢

B.曹植和王粲

C.王粲和蔡琰

D.曹植和曹操

正确答案:D

(9)“赋”作为问题的名称,最早见于

A.荀子的《赋篇》

B.宋玉的《风赋》

C.屈原的《招魂》

D.贾谊的《鵩鸟赋》

正确答案:A

(10)奠定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的诗人是

A.曹操

B.郭璞

C.谢朓

D.谢灵运

正确答案:D

(11)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的开拓者是

A.张衡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王亥死于有易。” ----- 复仇尚武
(三)西周春秋时期的文学:“ 礼乐文化成为主流”(诗歌、散文、散文专集)
诗歌:四言为主。 ---- 《诗经》 散文:《春秋》、《论语》、《墨子》、《老子》、《尚书》(内容产生于这一时期,并非成
书也在这一时期) 散文专集:
(四)战国时期的文学: (散文、诗歌)
散文: A.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 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明中叶至明嘉靖初(公元 16C--20C)
近古期 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近古期以戏曲、小说为主。
》》先秦文学概述: “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 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先秦文学几乎孕育了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 春秋以后诗乐舞逐渐分化。 先秦文学以巫术宗教文化为主。
《豳风 . 七月》的艺术成就: 1. 采用古老的、原始的记述形式,即以时间为序,适应表现农桑
活动的需要。
2. 采用铺陈手法,如实记述,有条不紊。
3、 燕飨诗:
3. 采用了对比手法。 4. 语言朴实无华,但也有感情色彩。
6
以君臣、亲朋欢聚燕飨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的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对于不
颂:宗庙祭祀之乐。分《周颂》( 31 篇),《鲁颂》(4 篇),《商颂》(5 篇)。 2、《诗经》的结集: (收集到一起,编辑)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编:先秦文学

1、神话的分类:1.创世神话2.始祖神话3.洪水神话4.战争神话5.英雄神话6.发明神话

神话的艺术特色:1.深重的忧患意识2.将人神化,重视人的社会性3.体现了先民的抗争精神

2、《诗经》风雅颂:一般认为是所用音乐的不同作分类依据:“风”,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正声,是王朝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3、《诗经》赋比兴: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比,一般说就是比喻。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

4、《诗经》的审美价值

1.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优美自然的语言和形式:重章叠句的章法结构,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4.反映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倾向。

5、《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1.现实主义精神。

2.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诗歌意象的创造。

3.负面影响:开启了庙堂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文学先河。

6、屈原作品:《九歌》(11篇)、《九章》(9篇)。

7、①楚辞文体的一般特点

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典型样式。在诗风、体式、语言上均具有某些共同特点:

A. 从诗风言,想象丰富,铺排夸饰,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B.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一、

先秦文学

1、神话(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手法):代表作用《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

2、诗歌:㈠《诗经》:⑴、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⑵、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⑶、特点:①写作手法:现实主义精神;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㈡楚辞:⑴、代表诗人是屈原,代表作有--《离骚》(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

3、历史散文:代表作有《春秋》、《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竹书文化》

4、诸子散文:当时代表学派有儒,墨,道,法,阴阳家,纵横家。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有《老子》、

《论语》、《墨子》;中期有《庄子》、《孟子》;晚期有《荀子》、《韩非子》

二、两汉文学

1、汉赋:⑴、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是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

⑵、骚体赋转变为大赋的第一位作家是枚乘,标志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七发》。司马相如是汉大赋的主要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还有,扬雄的

《长杨赋》、《甘泉赋》,班固的《两都赋》。

⑶、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是张衡,代表作是《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2、汉代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⑴汉末产生了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3、五言诗为主的文人诗歌:代表诗歌有《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4、司马迁与《史记》:⑴、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⑵、“班马并称”:班固的《汉书》。三、魏晋

南北朝文学

1、诗歌发展概况建安文学:⑴、建安文学:重要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r、应�`、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曹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具体者,称为“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P22—23)

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

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古代文学史

2P39)

3、《诗经》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李斯。

5、“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7、《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十纵横裨阖的斗争及其

有关的谋议或辞说。P64

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

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P140

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

标志。P216

10、南歌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长诗

木兰诗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瑞,应场,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

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一一…。

17、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任选8个)

1、元和体:元和体是唐宪宗的年号。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长篇排律、“小碎篇章”、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世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浅近文体,呈现出诗歌历史转折时期的写实尚俗特征。

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3、晚唐体:诗人以僧人、隐士为主,其中著名的有潘阆、林逋等隐士,另有慧崇等九位诗僧,号称“九僧”。“晚唐体”大致起于太宗朝,至真宗朝形成风气。他们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效法贾岛,注重炼字炼句,往往在两联对仗上见出功夫。但他们生活积累不足,往往沉溺于用小巧细碎的笔法描写景物,或者抒发清苦幽僻的个人性情,变化不多,因而影响不大。

4、辛派词人: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但不如辛词蕴藉。

5、郊寒岛瘦:指中唐诗人孟郊、贾岛,二人并称。二人诗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促。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括二人的风格。

6、屯田家法:柳永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所谓屯田家法,就是柳永词的风格。柳词以赋为词,用慢词铺叙、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言情叙事皆直抒胸臆,运用通俗化语言表现世俗化市民生活情调等。

7、豪放词:由北宋苏轼开创,此后辛弃疾将其推向高峰,该派题材广泛,以铺叙,直抒为主要表现手法,敢于突破格律束缚,有恢弘沉郁之美。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

1.定义:上古神话,从本质上说,是原始人类基于生存需要和幼稚思维,对自然、自身和社会想象出来的种种呈现和描述。

第二章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

1.现存资料显示,甲骨卜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书面散文。

2.《尚书》是最早的记言为主的历史散文总集。

第三章《诗经》

1.名解

诗三百:《诗经》收诗305篇,大多始于西汉初年,终于春秋中叶,主要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陆续出现的诗歌作品。

赋比兴:朱熹《诗集传》中界定最为简明。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

的运用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风雅颂:乃音乐分类。“风”即歌调乐调,特指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曲调,即曲风乐歌。“雅”是西周王朝都城及王畿地区音乐。“颂”《诗经》

中多为祭祀活动中用乐或配舞之歌。

诗六义:《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包括六个概念,两个问题。“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

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2.诗经内容:

(1)《周颂》中的祭祖诗崇事先祖以加强宗脉地位,《诗经》中的祭祀诗大多伴随宗庙祭仪而创作和使用。

(2)《大雅》中的周族“史诗”以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历史,反映了从周始祖后稷出生到武王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

(3)农事牧猎诗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应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典礼宴饮诗

(5)怨刺诗和讽刺诗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朝纲废弛,社会动荡,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弊的怨刺诗出现了,这种诗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6)战争徭役诗和思妇诗写征战、徭役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从总体上看,战争徭役诗,大多表现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开创了后代边塞诗的先河。

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复习重要知识点重点篇目吐血整理汉语言文学期末必备

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复习重要知识点重点篇目吐血整理汉语言文学期末必备

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复习重要知识点重点篇目吐血整理汉

语言文学期末必备

1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一、神话部分

1、《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多及异物和神奇灵怪。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2、《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共21卷,它的思想接近于道家。《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如《女娲补天(览冥训)》、《后羿射日(本经训)》、《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文训)》等。

二、《诗经》部分(考到25——30分)

(一)、知道基本情况

1、《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3、“屈原”的“原”是他的字。

4、《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6、“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人申培_,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7、“《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8、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9、“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孟子》。

10、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寓言、重言、卮言。

11、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九辩》发端。

1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诗》到了汉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14、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15、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鲧禹治水。

16、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17、《国语》的性质是国别史。

18、《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刘向编辑成书的。

19、《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悲秋”题材。

20、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是王逸的《楚辞章句》。

21.《尚书》一名的意思是上古之书。

22.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春秋》。

23.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24.《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大雅?生民》。

25.《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六诗。

26.《国语》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27.《国殇》是《九歌》中祭祀阵亡将士的作品。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各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各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出于想象和幻想,反映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的愿望,是时代的产物。

我国神话主要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

创世神话(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自然灾害神话(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战争神话(远古战争神话中,最精彩的就是有关黄帝的故事):黄帝战蚩尤。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运用的基本句式是四言。

政治讽喻诗——《小雅·十月之交》、《君子于役》、《邶风·击鼓》、《鄘风·相鼠》

婚恋诗——[基本内容: 1.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2.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3.写夫妇间深挚的情爱。 4.表现弃妇的悲凄境遇。]如《邶风·静女》、《国风·周南·关雎》、《周礼·媒氏》、《陈风·月出》、《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齐风·鸡鸣》、《郑风·风雨》、《唐风·葛生》;弃妇诗:《邶风·谷风》、《卫风·氓》(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附庸的情状。)

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诗,它们叙述了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诗经》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

复习资料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神话的基本特征:

一、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二、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

三、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

四、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一、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

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第二章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二、“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一、《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二、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填空

1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2甲骨卜辞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简短散文,能够就是散文的萌芽。

3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4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

5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6中国文学史上的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秦妇吟》。

7建安之杰:曹植。

8墨子时论:尚同、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9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10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1《孔雀东南飞》最早出处:《玉台新咏》。

12《史记》体例:纪传体。

13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4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汉书》。

二、解释词语

三、名词解释。

原始诗歌:原始诗歌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它浮现于原始社会,是在原始人类为求得生存进展的集体劳动中产生的。是为了协调劳动劳作,鼓励唠叨情绪随口唱出来的,它就是最早浮现的文学样式。原始诗歌是集体的口头创作,它以劳动为主题,带有别同程度的原始宗教意识,是歌、乐、舞三者结合为用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它内容丰赡,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其中民歌最富于现实主义精神。《诗经》句式以整齐的四言为主,多用重章迭句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丰富多采,朴素优美,音节自然谐和,富有艺术感染力。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吐血整理)复习应考资料(完整版)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吐血整理)复习应考资料(完整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第一节初民的歌谣

识记:

1、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①《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②《河图玉版》: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

③《宋书·符瑞志》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2、《周易·贲卦》六四爻辞、《中孚》九二爻辞、《弹歌》、伊耆氏《蜡辞》

①《周易·贲卦》六四爻辞: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筮辞)

②《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③《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

④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

理解:

1、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2、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

识记:神话的基本特性

①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②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③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④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

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

①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②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中国古代文学史_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4)

中国古代文学史_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4)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样题

一、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10分):

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韩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千金韩因以其金事秦秦反得其金与韩之美人韩之美人因言于秦曰韩甚疏秦从是观之韩亡美人与金其疏秦乃始益明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后面的题目(共15分):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或词(7×1分):

2.简要分析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8分)

三、从下列诗歌中选择一首加以鉴赏(25分):

1.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颸(思),东方须臾高知之!

2.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四、试根据下面选自《离骚》和《庄子》的材料,比较《庄子》、《离骚》在写作方法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题

(课程代码262318)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为丰富是()。

A.《山海经》

B. 《诗经》

C.《楚辞》

D. 《乐府诗集》

2、“女娲造人”是解释()的神话故事。

A.宇宙起源

B.人类起源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3、“精卫填海”是反映()的神话故事。

A.中华民族始祖

B.人类与自然斗争

C.宇宙起源

D.自然现象

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山海经》

B. 《诗经》

C.《楚辞》

D. 《乐府诗集》

5、《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 颂

6、《诗经》中的西周王畿之乐称为()。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 颂

7、《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

B.五言

C.杂言

D.七言

8、《卫风·氓》表现的是()。

A.寡妇的悲剧命运

B.男子对淑女的追慕

C.弃妇的悲剧命运

D.妻子对丈夫的思念

9、《论语》是一部()。

A.纪传体史书

B.长篇论文

C.杂记

D.语录体著作

10、《逍遥游》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C庄子 D.荀子

11、《齐物论》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C庄子 D.荀子

12、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

A.甲骨卜辞

B.《尚书》

C.《左传》

D.《春秋》

13、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

A.甲骨卜辞

B.《尚书》

C.《春秋》

D.《左传》

14、《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义”

C.“礼”

D.“智”

1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价()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复习题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复习题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复习题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战国策》的文风特点是( D )

A.微言大义 B.艳富浮夸 C.质朴平实 D.辩丽恣肆

2.《荀子》的文风特点是( D )

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B.明切犀利,冷峻峭拔

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逻辑严密,说理透辟

3.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是( B )

A.狐假虎威 B.郢书燕说 C.画蛇添足 D.南辕北辙

4.《九章》的艺术表现特征是( C )

A.奇幻壮丽 B.浓笔重彩 C.平实素朴 D.飘逸幽渺

5.屈原《九歌》组诗的篇数是( D )

A.8篇 B.9篇 C.10篇 D.11篇

6.汉代散文的行文造语向着骈俪方向发展出现在( D )

A.西汉前期 B.西汉后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后期

7.具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理想的史学家是( B )A.司马谈 B.司马迁 C.班彪 D.班固

8.下列表述班固《汉书》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行文挥洒自如 B.叙事平实稳健 C.文章组织谨严 D.语言富丽典雅9.“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语评价的是( C )

A.《国风》 B.《九章》 C.汉乐府民歌 D.《古诗十九首》

10.嵇康的四言诗别具一格,下列诗句中属于嵇康所作的是( A )

A.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

B.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绪论

1.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九个因素:

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接收对象、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

2.“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3.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

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字艺术就已经产生。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结合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4.上古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

5.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特点:

(1)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发展方向。

(2)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

(3)在楚地、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6.先秦诗歌的概况:

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多见于神话,富有浪漫气息。

《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楚辞》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彩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先秦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2.《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巫师、方士根据各地的自然神灵传说及祭祀状况汇编而成。《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内容及其驳杂。《山

海经》是我国古代神话的一座宝库,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中国神话的分类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显示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的探索精神。

(2)始祖神话:女娲补天——表达了最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3)洪水神话:鲧(gǔn)禹治水——集中体现了先民与自然作斗争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来的智慧。

(4)战争神话:炎黄之战——表现了反抗精神。

(5)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体现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拜。

(6)英雄神话:夸父逐日——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总结: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了先民们对自然灾害、人为恶事的反抗精神。

4.中国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神话的历史化:神话的删削、改造、解说;道家改造;神话的仙化。

神话散失的原因: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神话转化为仙化。

5.神话的历史化:

(1)中国的历史意识发展很早,很多古老的神话传说往往都被当作历史事实而被载录下来,神灵被理解为人类祖先编入历史谱系中,从而丧失了神话的本来面目。

(2)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站在理性的立场而否定神话的价值,这对后世神话的载灵和流传有着重大的影响。

(3)仙化:一般讲述的是通过修炼或仙人引导,使人长生不老或幻化成仙的故事。

第二章——《诗经》

1.《诗经》的基本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订成书,大概是在公元前6世纪。《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等。

《诗经》的内容:祭祀诗、农事诗、燕飨诗、怨刺诗、战争徭役诗、婚姻爱情诗。

2.《诗经》成书过程:

《诗经》编订于春秋时期,《诗经》所收诗篇的年代上限为商末或周初(学术界争议),下限为春秋中叶,最晚的作品是《陈风·株林》。

3.三家诗(今文经和古文经说诗):

汉代的传《诗》学派有四家:齐、鲁、韩“三家诗”(今文经学)和“毛体”(古文经学)。

“三家诗”:汉代出现了齐、鲁、韩三家诗。齐诗辕固、鲁诗申培、韩诗韩嬰,所传诗先后亡失。

“毛诗”: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cháng)。今本《诗经》为“毛诗”。

4.《诗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5.《诗经》三体:风(国风,各地的乐调)、雅(朝廷正乐,分大雅和小雅)、颂(宗庙祭祀之乐,多为舞曲)。

6.《诗经》三用:赋(平铺直叙)、比(比方)、兴(触物兴词)。

7.《诗经》的艺术特点:

(1)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诗经》以真实生活感受和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段生动地再现了那以时代广阔的现实生活画面。

(3)诗经的抒情艺术:《诗经》中大部分是抒情诗,即使是少量的叙事诗也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其主要的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叙事言情。

8.《诗经》的语言艺术:

《诗经》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诗经》词汇丰富,大量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人、事、物的各种特征都能给予准确而形象的表现。

《诗经》的语言风格大体说来是:国风朴素自然,雅、颂典雅庄重。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另外还有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的运用。

9.《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2)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3)《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4)《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5)“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

(6)“风雅”在思想内容上被后世诗人立为准的。

(7)《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

10.《秦风·蒹葭》和《氓》的艺术特点赏析:

(1)《秦风·蒹葭》:《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已经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的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作用。

(2)《氓》:在形式上是首赋体叙事诗,但也有浓厚的抒情色彩。采用顺叙与倒叙交叉的叙事手法,以第一人称抒发感情,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诗歌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赋为住,起兴中兼有比喻。诗歌结构存在着时间顺序展开的叙事线索和按心理感情变化的抒情线索。此外还有运用了对比手法。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至成熟。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创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起点。《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成熟的文本形态,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