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设计作业要求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6cb2bb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5.png)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分类及识别方法;3. 学会绘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够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概念理解:学生需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教学视频,明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及特点。
特别要强调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 图形识别:布置一系列图形识别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判断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并说明理由。
例如,给出不同角度、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判断并分类。
3. 图形绘制:要求学生使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绘制标准和平行四边形及梯形。
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周长和面积计算:提供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要求学生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此部分需强调计算方法和步骤,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计算。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答案;2. 概念理解部分需结合教材和视频内容,准确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及特点;3. 图形识别部分需附上判断依据,说明为何是或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4. 图形绘制要求线条笔直、图形规范;5. 周长和面积计算需列明计算步骤和结果,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概念理解是否准确;2. 图形识别判断是否合理;3. 图形绘制是否规范;4. 周长和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并反馈给学生以便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将根据作业情况,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对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教师还将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质量。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欣赏与设计》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与设计图案(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欣赏与设计》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与设计图案(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03a0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9.png)
综合实践活动——《欣赏与设计》前置作业——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与设计图案一、作业名称: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与设计图案二、作业目标:1.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三、作业内容/设计:活动时间:学习《欣赏与设计》之前活动地点:家里活动方法:操作法+记录法+文献法人员分工:学生负责调查和记录,家长负责推荐看点,不可以讲解知识点。
活动步骤:(一)欣赏图案,选择其中一幅说明图案是如何得到的。
【设计意图:呈现了三幅图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图案是如何由简单图形经过图形运动得到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设计与欣赏图案的基本方法或思路:先找出图案中的基本图形,再描述它通过怎样的运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可以得到图案,可以以这样的思路指导学生解读其他两个图案。
图形运动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以花瓣图案为例呈现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利用基本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另一种是画出图形A关于虚线的轴对称图形,再作A,B两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将某一图形进行平移、旋转,或者画出它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在方格纸上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样设计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学习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的基础上,设计了引导学生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进行图案设计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呈现了一幅作品,既是给学生设计时的启发,也提示了设计后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设计时,选择的基本图形不要太复杂。
平面设计作业指导书
![平面设计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57321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6.png)
平面设计作业指导书一、作业要求本次平面设计作业的主题为 xxx,要求学生设计一个 xxx 的平面作品,以展示对于设计原则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该作业,学生需要展示出对于色彩、构图、排版、字体等方面的敏感度和创造力。
二、设计思路1. 设计目标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即欲表达的主题或情感。
通过清晰的设计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构思和进行设计。
2. 色彩搭配合理运用色彩是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
学生需要根据主题和设计目标选择适当的色彩搭配,创造出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吸引力。
3. 构图与排版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注意构图的平衡和层次感,以及排版的合理与美观。
通过合理布局元素和文字,能够有效传达设计的信息并吸引观众的注意。
4. 字体选择字体的选择是影响整个设计风格的重要因素。
学生需要根据设计主题和风格,选择适合的字体来呈现设计作品的个性和特点。
三、设计步骤1. 素材收集在开始设计之前,学生需要收集相关素材,包括图片、图标、字体等。
这些素材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设计的主题和信息。
2. 初步构思学生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素材,进行初步构思和草图。
在这个阶段,可以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寻找最符合设计目标的方案。
3. 设计细化在选择了最佳设计方案后,学生需要进一步细化设计,包括色彩搭配、排版设计、字体选择等。
学生可以使用设计软件来完成设计。
4. 反复修改设计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反复修改和优化。
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完美和符合设计要求。
四、作业提交要求1. 设计作品呈现学生需要将设计作品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可以是平面图片或者幻灯片展示等。
同时,学生需要附上设计说明,解释设计思路和创意灵感等。
2. 书面报告学生需要书面报告,详细描述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和决策过程,包括设计目标、素材选择、构思草图、设计细化和修改等。
报告需要展示学生对于设计原则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3. 作业提交方式学生可以选择将设计作品和书面报告打印成纸质版进行提交,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电子版。
优秀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一等奖
![优秀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80a827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e.png)
优秀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一等奖数学作业设计:使用图形和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第一部分: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一套有趣的数学作业,以图形和游戏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第二部分:图形设计1. 图形的分类我将常见的图形进行分类,包括点、线、直线、曲线和曲线。
然后,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绘图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绘制不同形状的图形,并在作业本上进行标注。
2. 图形的拼图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图形拼图题目,要求学生使用已知的图形拼凑出指定的图形。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几何想象力和空间认知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第三部分:游戏设计1. 数字游戏我设计了一款名为“数字猜猜猜”的游戏,要求学生根据提示猜测数字的大小和位置。
学生需要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和推理,逐步缩小答案的范围,最终猜出正确的数字。
这个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还增加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运算游戏我设计了一款名为“算术挑战”的游戏,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运算符号和数字,计算出最终答案。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尽可能多的题目,以挑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这个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第四部分:应用题设计1. 实际问题我设计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应用题,例如购物计算、时间换算、园艺计划等。
这些题目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创意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一些创意问题,例如用最少的直线将一张纸切成相等的部分和找出数字中的规律等。
这些问题旨在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封闭图形作业设计方案
![封闭图形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57af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3.png)
封闭图形作业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一:
1. 介绍:本作业设计方案针对封闭图形的制作,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图形。
2. 素材准备:准备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制作封闭图形所需的素材。
3. 制作步骤:
a) 步骤一:选择一张彩色纸张作为底纸。
b) 步骤二:根据所选图形的要求,使用尺子和铅笔在底纸上画出相应的边框。
c) 步骤三:根据边框的线条,剪下相应的形状,并通过胶水粘贴在底纸上。
d) 步骤四:根据需要,在图形内部进行装饰,如画上图案或填充颜色。
e) 步骤五:等待胶水干透后,检查图形的完整性和质量。
4. 注意事项:
a) 注意尽量保持剪切和粘贴的准确性,以免图形出现歪斜或缺陷。
b)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剪刀的使用,以免造成伤害。
c)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提供模板来简化操作难度。
5. 实施效果展示:建议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封闭图形作品,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
6. 总结: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封闭图形的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手工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通过展示环节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梯形的认识》作业设计
![《梯形的认识》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98fa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8.png)
《梯形的认识》作业设计一、引言本次作业设计的主题是梯形的认识。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研究梯形的定义、性质以及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提高他们对梯形的认识和理解。
二、目标和要求1. 了解梯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能够区分梯形和其他几何图形;3. 掌握计算梯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方法;4. 能够应用梯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内容本次作业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1. 梯形的定义和性质;2. 梯形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3. 计算梯形的面积和周长;4. 应用梯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介绍梯形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梯形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2. 实例演练: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梯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方法;3. 练与应用: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应用梯形的性质解决问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要求1. 学生需要完成给定的梯形练题,包括计算梯形面积和周长,以及解决相关问题;2. 学生要求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答案,标明计算过程,并正确解释答案的意义和结果;3.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
五、评价标准1. 答案的准确性:学生的计算和解答结果应准确无误;2. 答案的完整性:学生需要书写完整的计算过程和解答过程;3. 答案的解释性:学生应正确解释答案的意义和结果。
六、参考资料1. 《小学数学教程》;2. 《数学算法与研究》。
以上是《梯形的认识》作业设计的内容,通过此次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梯形的相关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此次作业,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几何图形的认识》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几何图形的认识》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23ed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1.png)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几何图形的认识》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概述1.1 设计目的《几何图形的认识》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设计对象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
1.3 设计内容依据教育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六年级上册教材,涵盖的主要内容有: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及其相关性质、分类和辨别。
二、作业设计原则2.1 趣味性与实践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富有情趣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几何图形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层次性与挑战性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3 全面性与侧重性注重对学生几何图形知识的全面训练,同时侧重对学生进行空间想象、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三、作业设计内容3.1 课堂巩固作业1. 依据教材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基本几何图形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2. 结合教材示例,绘制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2 课后拓展作业1. 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拍摄照片或绘制图片,进行分类和辨别,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设计几何图形相关的游戏,与同学一起玩,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3 阶段总结作业1. 撰写《几何图形认识》学习总结,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
2. 完成几何图形知识的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审美与创作能力。
四、作业评价与反馈1. 课堂巩固作业:教师在课后及时批改,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 课后拓展作业:采取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3. 阶段总结作业:教师对学生的总结报告和手抄报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果,提供反馈和建议。
初级美术学科作业规范与评价标准
![初级美术学科作业规范与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c2b6a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b.png)
初级美术学科作业规范与评价标准规范要求
1. 作业内容:
- 作业题目清晰明确,与美术学科相关;
- 作业要求经过老师明确解释,学生理解并能独立完成。
2. 作业提交:
- 作业按时提交,不延误;
- 作业以电子形式提交,格式符合要求。
3. 作业完整性:
- 作业应包括所有要求的内容;
- 作业应符合学科知识点的要求,内容不偏离主题。
4. 作业准确性:
- 作业应准确无误,没有明显的错误;
- 作业中的数据、图表等应符合实际情况;
- 作业中的绘画、设计等要求精确表达。
评价标准
1. 内容完整性(40%):
- 所有要求的内容均得到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绘画等方式的呈现;
- 所有相关知识点均得到涵盖。
2. 创意与表达(30%):
- 作业表现出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能够展示个人观点;
- 作业的表达方式(绘画、设计等)能够准确传达思想。
3. 准确性与逻辑(20%):
- 作业的内容准确无误,没有显著的错误;
- 作业的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4. 语言表达与规范(10%):
- 作业的语言表达流畅准确,符合语法规范;
- 作业的格式与排版规范。
以上为初级美术学科作业的规范要求与评价标准。
希望同学们按照要求提交作业,并在创意、准确性等方面努力提高。
任何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祝愿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图形设计作业
![图形设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a94f74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f.png)
四:生命的延伸——综合联想 以市场上的一次性的杯子作为原材料,通过添加,减缺,对比联想、类比联想、接 近联想的方法,集合资源联想、文化联想、环境联想的内在层面展开不同深度和广 度上的联想,完成作业,在保持实行的基础上强化终形的内在和外在概念。 要有10个不同的解决方案。 要求:手法不限,材料不限。
每个完整循环过程不超过十个步骤,不少于八个。 尺寸:A3(29.7*42cm) 要求:手法不限,材料不限。
三:符号的历程——接近联想 找出一个数字或者文字概念作为联想的起点,展开联想,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 之间必须有概念上的内在联系,第二个和第三个依次类推。经过十个步骤回到原来 最开始的起点概念。(类似于成语接龙游戏) 尺寸:A3(29.7*42cm) 要求:手法在第一个类比联想的基础上,始形由原来固定的单个符号变成三个符号,通过单个符号的形态联想
自然转换到第二个符号,再由第二个转换到第三个,每两个位置接近的符号之间产生联想,由此类推 完成三个不同符号之间的跨越互换,最终完成一次循环,每个符号在单循环中只准使用一次。 作业要求:请将正方形、正三角形以及圆形作一次循环联想练习,要求一个循环中必须包括三个形态,
点
点
线
点 线 的 性 质 互 换 练 习
肌理
第三章 图形的语言(第二周)
作业:
一:人物形象的形式求解 以一个公众熟知的形象为原始形,展开形式语言训练。要求一同一原始形为依据,不改变构图,不 增建信息内容,再在表现的手法上进行变化尝试,追求形式上的多途径练习。 可以是政治人物、文学人物、戏剧人物、等。比如:蒙娜丽莎、莎士比亚、梦露、维纳斯、米奇、 唐老鸭等。 尺寸:10CM*10CM 要求:每一个形象9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 图形的概念表达(第四周) 作业: 1、七十二家房客
绘图标准
![绘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286b3c647d27284b7351b2.png)
作业规程绘图标准一、总体要求1、图纸布局合理、美观、清晰、紧凑。
2、图纸使用统一标准符号,标注、文字、数字等样式统一。
3、图纸符合实际,准确无误,能够起到指导生产作用。
4、附图样式、数量符合要求。
二、具体要求(一)图纸幅面要求1、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有装订边两种。
图框格式如图1-1、1-2、1-3、1-4所示图1-1 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图框格式一图1-2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图框格式二图1-1 留装订边的图纸图框格式一图1-2 留装订边的图纸图框格式二2、图框尺寸,应符合表1-1的规定。
特殊情况时可将表1-1中图纸长、宽边都可加长。
加长部分应为原边长的1/8及其整数倍数。
表1-1 图框尺寸(mm)(二)图纸标题栏标准1、图纸必须设有标题栏,以表明该图纸名称、设计日期、设计者和各级审核者等。
标题栏应位于图纸右下角,特殊情况时可位于图纸右上角。
2、标准标题栏必须具备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等部分,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并作为统一标识不得修改。
3、标题栏的外框用粗实线画出,分栏线用细实线画出,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
4、图纸标题栏均宜采用下图格式,见图2-1所示。
图2-1 图纸标题栏格式(三)标注标准1、尺寸标注①图纸上的尺寸数字,规定以毫米或米为单位,(在1∶50~1∶500比例的图纸上采用毫米为单位,在1∶1000~1∶10000比例的图纸上采用米为单位)。
如不按照上述规定时,则必须在各尺寸数字右边回流所采用计量单位,同时在图纸附注中均应注明单位。
②图纸的尺寸应以标注的尺寸数值为准,同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表示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对表达设计意图没有意义的尺寸,不应标注。
③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应用细实线绘制。
尺寸线起止符号可用箭头、圆点、短斜线绘制,见图3-1。
同一张工程图中,一般宜采用一种起止符号形式,当采用箭头位置不够时,可用圆点或斜线代替。
半径、直径、角度和弧度的尺寸起止符宜用箭头表示。
《第9课画几何形》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三年级上册
![《第9课画几何形》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f3f173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3.png)
《画几何形》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画几何形》作业,让学生熟悉基本的计算机绘画软件,如Windows画图软件的使用。
本课时旨在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锻炼美术思维及创新能力,让小学生能准确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并能熟练操作绘画工具完成绘制任务。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为绘制基本几何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
具体要求如下:1. 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学生需使用绘画软件中的直线和矩形工具,绘制出标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掌握调整大小和位置的方法。
2. 绘制圆形:学生需学会使用画图软件中的曲线工具或圆形工具,绘制出标准的圆形,并掌握调整大小和位置的方法。
3. 绘制三角形:学生需了解三角形的三种类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并使用直线工具绘制出不同种类的三角形。
4. 图形组合:学生需将所绘制的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如利用长方形和圆形组合成房子或利用三角形组合成树等。
三、作业要求1. 绘图过程中,学生需保持画面整洁,线条流畅,图形比例准确。
2. 图形组合时需具有创新性和审美性,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作力。
3. 学生应在限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应作为监督人但不应提供过大的帮助或替代。
4. 在完成后对绘制的作品进行自评与修改,注重构图、颜色及创作表现。
四、作业评价本课作业的评定将从正确性、创意性及操作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1. 正确性:图形绘制是否符合基本标准(如大小比例正确)。
2. 创意性:学生在绘制时是否能运用创新思维完成创作,所绘作品是否具有独特性。
3. 操作性:学生在使用绘画软件时是否熟练,操作是否流畅。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改与点评,并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与鼓励,并作为榜样展示给全班同学。
3. 对于出现问题的作品,教师将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4. 课后学生与家长可以相互交流作业经验与感想,互相鼓励进步。
PS作业及心得
![PS作业及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810ad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9.png)
PS作业及心得一、PS作业介绍在学习Photoshop〔简称PS〕的过程中,我完成了一系列PS作业,涉及到图像编辑、照片修饰、图形设计等多个方面。
这些作业旨在提高我对PS工具的熟练度,并让我了解如何运用PS进行各种创作。
二、作业一:图像编辑作业一要求我使用PS进行图像编辑。
我从网上下载了一张风景照片,然后利用PS中的各种工具进行了编辑。
首先,我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去除了照片中的一些瑕疵和不必要的元素。
接着,我调整了照片的色调、饱和度和比照度,使得整个照片更加生动鲜明。
最后,我使用滤镜功能为照片增加了一点艺术效果,使得整体效果更加独特。
通过这个作业,我学会了如何运用PS中的工具对图片进行编辑,同时也对颜色和比照度的调节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作业二:照片修饰作业二要求我选择一张自己拍摄的照片,利用PS进行修饰。
我选择了一张夜景照片,因为夜景照片中往往会有一些噪点和色差。
为了修复这些问题,我首先运用PS中的噪点滤镜和色彩校正工具对照片进行了处理。
然后,我使用了PS中的明暗调节工具来增强照片的比照度和细节。
最后,我再次进行了色彩校正,使得整个照片的色彩更加鲜艳。
通过这个作业,我学会了如何利用PS对照片进行修饰和增强,同时也加深了对噪点滤镜和明暗调节工具的运用。
四、作业三:图形设计作业三要求我运用PS中的各种工具和特效进行图形设计。
我选择了设计一张海报作为我的创作对象。
首先,我选择了适宜的背景图片,并对其进行了尺寸调整和修饰。
然后,我添加了一些文本,并运用字体工具和字体特效进行了排版和修饰。
接下来,我运用了PS中的形状工具来绘制了一些符号和图形,并对其进行了调整和变换。
最后,我使用了涂鸦工具和滤镜效果来增加了一些艺术性和创意。
通过这个作业,我学会了如何利用PS进行图形设计,同时也提升了我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
五、心得体会通过这些作业,我对PS的各种工具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灵巧运用它们进行图像编辑、照片修饰和图形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作业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b9aa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e.png)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作业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作业设计》1. 引言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合理的作业题目对学生的学习和巩固知识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作为数学中的基本图形,其性质和运用十分广泛,设计与之相关的作业题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概念在开始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作业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概念进行全面了解。
长方形是一种矩形,其对角线相等,对边相等,且所有内角均为直角;而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其四条边均相等,所有内角也均为直角。
3.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作业设计可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
可以设计一些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题目,如计算周长、面积;然后逐渐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定理和性质,设计一些需要运用这些定理和性质的题目,例如证明题、实际问题题等。
4. 编写作业题目示例(1)已知长方形的一条边长为a,另一条边长为b,求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正方形ABCD中,连接AC,BD两条对角线,若AC=BD,请证明正方形ABCD是菱形。
(3)小明家的地块是一个正方形,一边长为10m,现在小明要在这块地块中种植草坪,每平方米需要10块草皮,他需要购买多少块草皮?5. 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示例,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运用。
设计这些作业题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6. 个人观点与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作为数学中的基本图形,其性质和运用贯穿了整个数学学科。
合理设计与之相关的作业题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在教学中要重视作业题目的设计,尤其是涉及到基础知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更需设计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题目。
通过以上的文章撰写,我相信您能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作业设计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图形设计作业如何提升学生的图形设计能力
![图形设计作业如何提升学生的图形设计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ee729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2.png)
图形设计作业如何提升学生的图形设计能力引言图形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为了提升学生的图形设计能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图形设计作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图形设计作业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图形设计能力,并依据教学实践经验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I. 图形设计作业的价值图形设计作业作为学生学习图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 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图形设计作业,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实践能力。
实践是学习图形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亲自动手,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图形设计的技巧和规律。
2. 创造力的培养图形设计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作业中,学生需要根据要求进行独立的创作,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学生的创造力会逐渐得到锻炼和提升。
3.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一些图形设计作业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协作。
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作业,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是现实工作场景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学科知识的巩固与拓展通过图形设计作业,学生可以巩固和拓展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学科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图形设计的理论知识,从而巩固和拓展他们的学科知识。
II. 提升学生图形设计能力的实用建议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图形设计能力,教师在设计图形设计作业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图形设计作业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任务的难度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来设定,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
2. 给予充分的自由度在图形设计作业中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进行设计。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激发他们对图形设计的热情。
3. 提供实用的反馈和指导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及时、具体的反馈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认识图形作业设计
![认识图形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89c31976c66137ee061995.png)
指向:目标2知识维度:事实性知识认知能力维度:理解
设计意图:
此题是为了巩固对图形的认识,。通过此题的练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目标达成度分析:
此题不但考察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训练了学生的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数学作业设计模板
人教数学一年级下册作业设计及日志
单元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主题
认识图形
相关课标
要求
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基于学习目标的课前作业设
二级:个别图形判断不正确。
三级:大部分图形不能找到相应的家。
基于学习目标的课后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度分析
整改及实施建议
一、认一认,连一连
指向:目标1知识维度:事实性知识认知能力维度:记忆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图形。
目标达成度分析:
这道连线题能检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也考察了学生的细心度。
问题一
一级: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说出图形的名字。
二级:能够在相对较长时间内正确说出图形的名字。
三级:不能正确说出图形的名字。
问题二
一级:能够快速、全面地送图形回家。
二级:个别图形判断不正确。
三级:大部分图形不能找到相应的家。
目标2:根据平面图形特征,能快速送图形回家。
一级:能够快速、全面地送图形回家。
计
1、它们叫什么名字?请在括号里写出它们的名字。
初中数学作图作业设计和批改的方法探究 (4)
![初中数学作图作业设计和批改的方法探究 (4)](https://img.taocdn.com/s3/m/4756e07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8.png)
初中数学作图作业设计和批改的方法探究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数学作图能力,本文对于初中数学作图作业的设计和批改方法进行了探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讲解。
一、作业设计部分一、基本要求在设计数学作图作业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作业题目和内容应该贴近教材知识和实际应用,并尽量体现数学思维和创造性。
2. 作业难度应该适当,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同时留有一定难度挑战学有余力的学生。
3. 作业涉及的图形应该在学生已经学习的范围内,并尽量包含不同种类的图形以增强综合性练习。
4. 作业的纸张大小和格子大小应该适中,以便学生画图和书写。
二、案例分析1. 设计一组综合性作业题目:(1)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图形,使它至少有两条对称轴。
(2)在一个纸上画一个与 x 轴正向的直线和 y 轴正向的直线所围成的象限。
(3)画一个周长为 12 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面积为 12 平方厘米的矩形。
(4)给定一个正方形 ABCD,以 BC 为一边,作 E、F 两点,使得 BD=EF。
(5)画一个边长为 2 厘米的正三角形,并在其中心处画一个面积为正三角形的1/3的小正三角形。
分析:这组综合性作业题目结合了初中数学学习内容的各个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图形的认知和数学思维的练习。
其中包括对称轴的绘制、象限的绘制、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相似图形的绘制等。
2. 设计一组具有创造性的作业题目:(1)画一个以点 A为圆心,以 BC 为半径的圆,再在圆上取一点D,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内部分别画出正方形、矩形、菱形、梯形,求它们的面积之和与三角形面积之比。
(3)画一个边长为 6 厘米的正五边形,然后根据它所在的平面坐标系建立一个三元一次方程。
分析:这组作业题目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第一个题目,学生不仅要画出图形,还需要计算出四边形的面积;对于第二个题目,学生需要将几何图形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进行比较;对于第三个题目,学生需要将所学的平面坐标系以及知识应用到一个新的几何形状中。
美术作业要求及评分标准
![美术作业要求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679f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a.png)
美术作业要求及评分标准
1. 美术作业要求
- 作业内容: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要求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雕塑、手工艺等形式的作品。
- 创作主题:根据老师要求或学生自选的主题进行创作。
- 创作技法:可以使用各种技法和材料进行创作,包括素描、
水彩、油画等。
- 作业完成时间:根据老师布置的时间要求,准时交作业。
2. 评分标准
- 创意和主题表达(40%):作品的创意和主题表达能力,包
括选择的主题是否与要求相关,主题表达是否清晰和富有创意。
- 技术和表现(30%):作品的技术水平和表现能力,包括创
作中所使用的技法是否熟练,绘画或雕塑技巧是否精湛。
- 结构和构图(20%):作品的结构和构图能力,包括画面或
雕塑的整体结构是否合理,构图是否丰富和有层次感。
- 完整性和细节(10%):作品的完整性和细节表现,包括作品是否完整呈现了创作意图,细节处理是否精细。
注意事项:作业完成后请准时上交,作业期间要注意艺术创作的规范和规则,尊重他人作品并不抄袭他人作品。
任何违反学校规定的行为将会被认定为作弊行为,并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以上是美术作业要求及评分标准的内容,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作业,祝大家创作愉快!。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九年级下册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84845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2.png)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数学课程《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制作立体模型的活动,使学生能够:1. 掌握基本的立体几何知识,包括立体图形的性质、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3.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完成立体模型的制作。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为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模型。
具体要求如下:1. 确定主题:学生需选择一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主题,如房屋、家具、交通工具等,并绘制草图进行初步构思。
2. 准备材料:根据草图准备所需材料,如纸板、塑料片、彩纸等。
3. 构建框架:根据构思搭建立体模型的骨架,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比例的准确性。
4. 填充细节:使用准备好的材料对模型进行填充和装饰,使其更加生动和逼真。
5. 标注尺寸:在模型上标注关键尺寸,以便于理解和分析立体图形的性质。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学生需按照以下要求完成:1. 制作过程中要保持材料的清洁和整洁,不乱扔垃圾。
2. 在搭建框架时要注意结构的稳定性和比例的准确性,不得随意改变设计意图。
3. 在填充细节时要细心且注重细节的呈现,尽可能地还原构思。
4. 标注尺寸要清晰准确,易于理解。
5. 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在下课之前提交。
若遇到问题,可与小组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创意性:模型的主题选择和设计是否具有创意和新颖性;2. 制作质量:模型的制作是否精细、结构是否稳定、比例是否准确;3. 团队协作: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和沟通情况;4. 时间管理: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需改进四个等级,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图形创意教案设计完整版
![图形创意教案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f8aa1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b.png)
图形创意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图形创意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方法与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创意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创意的方法与技巧的运用。
教学重点:图形创意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创意思维的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彩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富有创意的图形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图形创意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图形创意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对图形创意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环节(15分钟)(1)教师示范:以一个简单的图形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创意方法与技巧进行创作。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创意心得,然后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图形创意2. 内容:(1)图形创意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图形创意的方法与技巧(3)创意思维的形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图形作品。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创意新颖,表达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生活中的创意图形,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比赛和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环节中教师示范的细节。
2. 小组讨论与展示的互动过程。
3. 作业设计中的主题设定和创意要求。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实践环节中教师示范的细节1. 选择合适的示范图形:示范图形应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和模仿。
2. 创意方法的展示:教师应详细讲解创意方法,如联想、类比、夸张、抽象等,并展示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Illustrator矢量图形设计》期末评分标准
![《Illustrator矢量图形设计》期末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d5d37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8.png)
《Illustrator矢量图形设计》评分标准
一、课程性质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专业实训课必修
二、考试形式综合作业
三、考试要求
1.题目:主题插画设计
2.时间:100分钟
3.要求:
1.尺寸:页面A3
2.提交方式:文件夹(学号+姓名),文件夹中放置AI+JPEG,图片分辨率300
4.评分标准:
1.符合主题包含必要的设计元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20分)
2.绘制的形象、色彩符合作业规范,具有一定的创意性,有良好的设计理念;(40分)
3.画面整体布局合理,有良好的设计理念;作品展示效果良好,体现出较有意义的应用内涵理念。
(40分)
四、等级划分
综合作业的作品等级划分大致分为五个等级:
优(90-100分)能按要求操作,绘图规范标准,画面整体布局合理、协调,有良好的设计理念;体现较强的形式美感;有新颖的创意。
良(80-89)能按要求操作,绘图规范标准,画面整体布局合理、协调,体现较强的形式美感,创意较新颖。
中(70-79)能按要求操作,绘图规范标准,根据题目领会总体内涵,体现一定的形式美感,创意一般。
及格(60-69)能按要求完成基本操作,绘图基本规范标准。
不及格(60分以下)不能按要求完成基本操作,绘图基本不符合规范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的联想
如:企业标识、外文字母、 公共标记、标点符号、阿 拉伯数字等
4.3.2 创意图独创性,通过创意联想,对来自生活中的创意元素加 以创造性地改造,关键在于形的连接与相互转化,不追求生活的真实性 而是与现实产生矛盾关系,同时重视创意上的艺术性和内在联系。同构 构图形,体现艺术美学的整体感,追求哲理性的创意理念,合理地解决 物与物、形与形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使之协调、统一在一个特定的 空间中发挥各自的信息内涵。
4.3.1•一视、图觉形创设计造的概的念 开始--联想
一个黑点是什么? 种子、眼球、火柴头、满月、窟窿……
一条线是什么? 雨丝、伤口、边界、水波……
一个面是什么? 碎片、纸张、脸、天空…… 在这一个个答案的背后都藏着各自的智慧,无数的答案说明每个 人都会对图形产生联想。 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甚至是漫无边际,但分析总结,仍将现象 分为两种类型:形象联想和意象联想。
形象联想
形象联想是人的本能反应,很直接,就是有一种物象的造型而引 发的与之相似的形态的物象联想,源于人的感性认识。
如:看到圆,可以想到足球、篮球、气球、呼拉圈、肥皂泡 可以想到西瓜、苹果、橙子、鸡蛋、汤圆法 可以想到桶、杯子、瓶子、罐、碗 可以想到方向盘、飞碟、车轮、光盘、灯泡 可以想到跑道、枪口、句号、禁止符号 可以想到太极图、项链、钻戒、表 可以想到药片、药丸等等
图形创意概念:
▪在图形设计中,“创意”就是指将创造性的意念转化成具有创新精神的 设计形式的思维过程。 ▪创意是一种想像,一种无止境的联想。 ▪图形创意是指以图形为造型元素的说明性图画形象,经一定的形式构成 和规律性变化,赋予图形本身更深刻的寓意和更宽广的视觉心理层面的创 造性行为。 ▪图形创意是图形设计的核心,要求放弃思维方式上的习惯思路,不寻常 规地思考问题。 ▪创意好的图形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既符合逻辑又超出常人的想象; 在构思上视点独到,立意巧妙,既说明问题又寓意深刻。
连带联想可以带来强大的连锁反应, “书是面包,天天要吃的面包,就象灯光一样不可缺少。” 冈特兰堡大师的一句话包含了由书到面包、由面包再到灯光的连续 联想,深刻而富有哲理,正是大师设计开始的前奏。
作品:非洲自然保护海报
作者:下岗茂(日本)
将烧焦的面包片做成非洲地形图 的形态,通过造型的相似联想, 用直观的视觉语言表现非洲的经 济现状。
4 图形设计
4.3 图形创意与联想
图形创意理念:
何为创意?这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曾经有人在一张纸上画了一条横线,在横线上画了一个小三角形。 问这是什么?有写人说是一座山、有人说是金字塔…… 画者说都不是。 这是一只正在寻找鱼虾的鸭子。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体会到想象力,体会到创造性,这就是图形创意。
这是为八位香港著设计师赴日本举办展览设计的主体海报。有漂洋过海之意,由 此设计师联想到传说的八仙过海的故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语意生动形 象得与参展的每位设计师一一对应。
虎身上的斑纹被人的手所代替,以此丰富的现象说明人对自然的 干涉无处不在。
联想的方式
在创意思维中,主要包括集中的发散性联想方式,如前面的形与意的集中 联想,尽可能想象所有与主题相关的形象,被想像出来的形象都是完全围 绕同一主题进行。这是设计中最主要的联想方式。
同构图形强调“创造”的观念,同构图形不在于追求生活上的真实,更 注意视觉上的艺术性和合理性。
斯坦贝克 系列的黑白线描作品展示了他独特的艺 术天地,他的绘画艺术已经完全从传统 的现实主义手法上升为一种有意识的对 形的研究——同构,即把不同的、但相 互间有联系的元素,例如可能是矛盾的 对立面,或对应相似的物体,巧妙地结 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不再是物的再现 或并举同一画面,而是相互展示个性, 将共性物合二为一,将天地、周围空间 相互利用,给人以明了、简洁、亲切、 悠然而又周到的印象。
相似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联想。 如:看到鸽子联想到和平。
相对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的联想。 如:看到火联想到冰、看到 枯枝联想到绿芽。
因果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的联想。 如:看到大汗淋漓的人联想到运动、看到被丢弃的还在燃烧的烟头联想
到火灾。
再次以圆为例, 想到树桩上的年轮,再想到树木森林,再想到环境保护,再想到植 树造林,再想到生态平衡…… 看到杯子,想到水、想到茶、想到诗文、想到琴瑟、想到高山流 水…… 看到桌子,想到书、想到书海、想到船、想到飞机、想到鸟……
这些事物都有圆的形象特征,依照它们之间形状的相似,将它们 联系起来。
由形象的相似转接为T恤衫的意义
作品:《麦当劳广告》
意象联想
意象联想是把表面不相干的事物,抛开它们的外形表层,通过它们之 间某种本质上的共性而引发的联想,源于人的理性认识。 如同文学上的比喻,将人们熟知的、公认的物质特性转接到要说明的 物质上,以此来更形象、更生动地传递被说明物质的这方面特性。从 A的多种特性中的一种 联想到 以这种特性著称的B。
善于利用这几种方式进行联想,把与主题元素相关的、相近的、具有 因果关系的(可口可乐的一则广告用可口可乐的易拉罐占满垃圾桶来 反映畅销)元素尽可能挖掘出来,使我们的现象不只浮于表面,而注 重更为深刻、更为生动的想象,用鲜活的比喻来体现我们的创意。 这里的想象绝非简单的亮相,而是观察联想与创造思维的整合,是情 理的延伸。缺情理的想象,只是胡思乱想。 观察生活,注意其存在的方方面面,挖掘最具有魅力的视觉表现。
不仅如此,还要扩展思维,擅长连带联想方式。从某一形象元素进行连续 的逻辑推演联想方式就是连带联想,包括通过一个物象的形象和意象而引 发的相关的、连贯性的各种联想。包含相近联想、相似联想、相对联想、 因果联想等等。
相近联想: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形成的联想。 如:看到蜜蜂联想到花蕊、看到飞机联想到天空。
如:同样看到圆,想到团圆:祖国统一、中秋佳节、家人团聚 想到圆滑:泥鳅、狐狸、油、润滑剂 想到周而复始:时间、轮回、滚动、旋转
再如对手机的意象联想,对其分析,我们希望好的手机体积小、厚度 薄、重量轻、音质好等等,然后分别展开意义的联想:
体积小:像火柴盒、纽扣、胸针、药片、钢笔 厚度薄:像纸片、名片、丝袜、书签、身份证 重量轻:像羽毛、棉花、气球、云、芦苇 音质好:像鸟鸣、音乐、面对面、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