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平行线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课程讲义例题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证明题基础+提高(含答案)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证明题基础+提高(含答案)
10.∵AB∥CD,PE∥AB∴PE∥AB∥CD∴∠A+∠APE=180°∠C+∠CPE=180°∵∠PAB=130°∠PCD=120°,∴∠APE=50°,∠CPE=60°
∴∠APC=∠APE+∠CPE=50°+60°=110°
(1) ;过点P作 ,
又因为 ,所以 ,
则 , ,
所以 ;
(2)情况1:如图所示,当点P在B、O两点之间时,
∵AB∥CD
∴PM∥CD
∴∠2+∠PFD=180°
∵∠PFD=130°
∴∠2=180°﹣130°=50°
∴∠1+∠2=40°+50°=90°
即∠EPF=90°
[探究]如图②AB∥CD,∠AEP=50°,∠PFC=120°,求∠EPF的度数.
[应用]如图③所示,在[探究]的条件下,∠PEA的平分线和∠PFC的平分线交于点G,则∠G的度数是°
(3)如图3,若MR平分∠BMN,则MR与NP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基础)
1. ∠ABC;角平分线的定义; ∠BCD;∠ABC+∠BC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B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证明:∵∠E=∠F∴AE∥CF∴∠A=∠ABF∵∠A=∠C∴∠ABF=∠C∴AB∥CD.
∴∠EPF=∠MPF﹣∠MPE=120°﹣50°=70°
如图③所示,
∵EG是∠PEA的平分线,FG是∠PFC的平分线
∴∠AEG= AEP=25°,∠GFC= PFC=60°
过点G作GM∥AB∴∠MGE=∠AEG=25°∵AB∥CD(已知)∴GM∥CD∴∠GFC=∠MGF=60°∴∠G=∠MGF﹣∠MGE=60°﹣25°=35°

平行线的证明(讲义)(含答案)

平行线的证明(讲义)(含答案)

平行线的证明(讲义)➢知识点睛1.对名称和术语的_______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_______,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2._______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一般地,每个命题都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3.正确的命题称为________,不正确的命题称为________.4.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常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5.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6.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讲精练1.下列语句属于命题的是()A.你吃过午饭了吗?B.过点A作直线MNC.同角的余角相等D.红扑扑的脸蛋2.下列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③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④如果a2=b2,那么a=b;⑤若a≠b,b≠c,则a≠c.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3.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对顶角相等;(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1)如果x 2>0,那么x >0;(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5. 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B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 ,若∠ABC =40°,∠ACE =50°,则∠A -∠E =____________.ED C B AAFDBC EGH第5题图 第6题图6. 已知:如图,在△ABC 中,DE ∥BC ,F 是AB 上一点,FE 的延长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若∠A =45°,∠ADE =60°,∠CEG =40°,则∠EGH =____________. 7. 如图,CE 平分∠ACD ,F 为CA 延长线上一点,FG ∥CE 交AB 于点G ,∠ACD =110°,∠AGF =20°,则∠B =________.G F ED CBA85°125°21l 2l 1B A第7题图 第8题图8. 如图,直线l 1∥l 2,∠A =125°,∠B =85°,则∠1+∠2的度数为_________. 9. 如图,AD ,BD 分别是△ABC 的内角∠BAC ,∠ABC 的平分线,过点A 作AE ⊥AD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 求证:∠E =12∠C . ABCDE10. 如图,已知∠MON =100°,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移动,∠OAB 的平分线与△OBA 的外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C . (1)当∠OBA =30°,则∠C =______°.(2)随着点A ,B 的移动,∠C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C 的度数.N M O CB11. 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1)若P 为线段AD 上的一个点,过点P 作PE ⊥AD 交线段BC 的延长线于点E . ①若∠B =34°,∠ACB =86°,则∠E =________°;②猜想∠E与∠B,∠AC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2)若P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过点P作PE⊥AD交直线BC于点E.请你直接写出∠PED与∠ABC,∠ACB的数量关系.AB CD EP12.在同一平面内,点B和点C分别位于一块直角三角板PMN的两条直角边PM,PN上,点A与点P在直线BC的同侧.(1)如图1,若点P在△ABC内部,请猜想∠ABP,∠ACP与∠A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点P在△ABC外,其他条件都不变,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ABP,∠ACP与∠A满足的数量关系.图1CBA PM N备用图NP13.(1)问题引入:①如图1,在△ABC中,点O是∠ABC和∠ACB平分线的交点,若∠A=α,则∠BOC=_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并说明理由;②如图2,点O是△ABC的外角∠DBC,∠ECB平分线的交点,若∠A=α,则∠BOC=_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拓展研究:①如图3,在△ABC中,∠CBO=13∠ABC,∠BCO=13∠ACB,∠A=α,则∠BOC=_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②如图4,∠CBO=13∠DBC,∠BCO=13∠ECB,∠A=α,则∠BOC=____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图1CBAOCBAO图2ED图3CBAOD E图4OAB C【参考答案】➢知识点睛1.含义,规定2.判断,条件,结论3.真命题,假命题5.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6.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精讲精练1. C2.②③3.(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4.(1)条件:x2>0;结论:x>0;假命题;反例略(合理即可)(2)条件:两个三角形中,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相等;结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假命题;反例略(合理即可)(3)条件:两直线平行结论:这两条直线被同一条直线截出的同位角相等;真命题(4)条件:一个角是两个锐角之和结论:这个角一定是钝角假命题;反例略(合理即可)5.30°6.145°7.35°8.30°9.证明略10.(1)50(2)∠C的度数不变,为50°;理由略11.(1)①26;②∠E=12(∠ACB-∠B),证明略;(2)∠PED=12(∠ACB-∠ABC)12.(1)∠A=90°-∠ACP-∠ABP,理由略;(2)不成立,∠A=90°+∠ACP-∠ABP,∠A=90°+∠ACP+∠ABP,∠A=90°+∠ABP-∠ACP 13. (1)①902α︒+;②902α︒-;(2)①1203α︒+;②1203α︒-。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 例题及练习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 例题及练习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一、【基础知识精讲】1、平行线的判定(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4)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二、【例题精讲】专题一:余角、补角、对顶角与三线八角例题1:∠A的余角与∠A的补角互为补角,那么2∠A是()A.直角 B.锐角 C.钝角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活学活用1】如图2-79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4对同旁内角B.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C.6对同位角,4对内错角,4对同旁内角D.6对同位角,4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活学活用2】如图2-8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3和∠5是同位角B.∠4和∠5是同旁内角C.∠2和∠4是对顶角D.∠1和∠2是同位角【活学活用3】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点O,OE⊥AB于O,图中∠1与∠2的关系是()A.对顶角B.互余C.互补D相等例题2: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活学活用4】如图,∠AOC +∠DOE +∠BOF = .专题二:平行线的判定例题3:如图,已知∠EFB+∠ADC=180°,且∠1=∠2,试说明DG ∥AB.1 2A BCDF E G【活学活用】1、长方体的每一对棱相互平行,那么这样的平行棱共有 ( )A .9对B .16对 C.18对 D .以上答案都不对2、已知:如图2-96,DE ⊥AO 于E,BO ⊥AO,FC ⊥AB 于C ,∠1=∠2,求证:DO ⊥AB.3、如图2-97,已知:∠1=∠2=,∠3=∠4,∠5=∠6.求证:AD ∥BC.4、如图2—101,若要能使AB ∥ED ,∠B 、∠C 、∠D 应满足什么条件?ABCDOE F5、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 、b 、c 、d ,若a ∥b ,a ⊥c ,b ⊥d ,则c 、d 的位置关系为( ) A.互相垂直 B .互相平行 C.相交 D .没有确定关系专题三:平行线的性质1、如图,110,ABC ACB 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EF ∠过点O 与BC 平行,则BOC ∠= . 2、如图,AB //CD ,BC //DE ,则∠B+∠D = .3、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B 平分∠DOE .若60DOE ∠=,则∠AOC 的度数是 .4、 如图,175,2120,375∠=∠=∠=,则4∠= .13 425、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ED 平分BEF ∠,若172∠=,则2∠= .【例题讲解】例1:如图,已知:AD ∥BC, ∠AEF=∠B,求证:AD ∥EF 。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通用版)习题讲评课件:《平行线的证明》章末复习(共23张PPT)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通用版)习题讲评课件:《平行线的证明》章末复习(共23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12021/9/112021/9/112021/9/119/1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1日星期六2021/9/112021/9/112021/9/1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12021/9/112021/9/119/11/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12021/9/11September 11,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12021/9/112021/9/112021/9/11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12021/9/11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12021/9/112021/9/119/11/2021 7:29:47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12021/9/112021/9/11Sep-2111-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12021/9/112021/9/11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复习与巩固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复习与巩固

平行线的证明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了解定义及命题的概念与构成,并能通过证明或举反例判定命题的真假;2. 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灵活运用;3.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定义、命题及证明1.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定义.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要点进阶:(1)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组成.(2)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3)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4)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3.证明:除了公理外,其它的真命题的正确性都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进行证实,这种演绎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要点进阶:实验、观察、操作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必须推理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要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进阶: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点进阶: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要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要点进阶:(1)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真命题,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推论.(2)推论可以当做定理使用.【典型例题】类型一、定义、命题及证明例1.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如果我们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变结论,结论变条件,那么所得的是不是一个命题?试举例说明.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 ) .①若x=a,则x2-(a+b)x+ab=0②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③如果242xx--=0,那么x=±2④如果a=b,那么a3=b3A.1个B.2个C.3个D.4个例2.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射线OC、OD在AB的两侧,且∠AOC=∠BOD,试证明∠AOC 与∠BOD是对顶角.类型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例3.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根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A=30°,∠B=60°,∠D=∠E=45°.(1)若∠BCD=150°,求∠ACE的度数;(2)试猜想∠BCD与∠ACE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若按住三角板ABC不动,绕顶点C转动三角板DCE,试探究∠BCD等于多少度时,CD∥AB,并简要说明理由.例4.如图,已知AD∥BC,∠1=∠2,求证:∠3+∠4=180°.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AD∥BC,∠DAC=60°,∠ACF=25°,∠EFC=145°,则直线EF与BC的位置关系是.【变式2】已知:如图,∠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且∠1=∠3.求证:AB∥DC.类型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例5.如图,P 是△ABC 内一点,请用量角器量出∠ABP.∠ACP.∠A 和∠BPC 的大小,再计算一下,∠ABP +∠ACP +∠A 是多少度?这三个角的和与∠BPC 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你能判断∠BPC 和∠A 的大小吗?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ABC 的两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易证∠P =90°-12∠A ;△ABC•两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Q,易证∠BQC =90°+12∠A ;那么△ABC 的内角平分线BM 与外角平分CM•的夹角 ∠M =_____∠A.M QP CB A【变式2】如图,E 是BC 延长线上的点,∠1=∠2.求证:∠BAC >∠B.21E DC BA类型四、实际应用例6.手工制作课上,老师先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那样,若折痕与一条边BC的夹角∠EFB =30°,你能说出∠EGF的度数吗?【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B.任何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C.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和为零D.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2.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3.如图,如果∠1=∠2,DE∥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1)FG∥DC;(2)∠AED=∠ACB;(3)CD平分∠ACB;(4)∠1+∠B=90°;(5)∠BFG=∠BDC.A.1个B.2个C.3个D.4个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产生的八个角中,角平分线互相平行的两个角是().A.同位角B.同旁内角C.内错角 D. 同位角或内错角5.如图,将△ABC 沿DE ,EF 翻折,顶点A ,B 均落在点O 处,且EA 与EB 重合于线段EO ,若∠CDO +∠CFO=98°,则∠C 的度数为( )A .40°B .41°C .42°D .43°6. 如图,已知∠A =∠C ,如果要判断AB ∥CD ,则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A .∠ABD =∠CEFB .∠CED =∠ADBC .∠CDB =∠CEFD .∠ABD+∠CED =180°7.如图,1753DE //AB,CAE CAB,CDE ,∠=∠∠=65B ∠=,则∠AEB =( ). A .70 B .65 C .60 D .558. 把一张对面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EF 是折痕,若∠EFB =32°,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有( ).A.32='∠EF C B. ∠AEC =148° C. ∠BGE =64° D. ∠BFD =116° A B FE D CA BC D E A B C 'D ' C DEF G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AB∥CD,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若∠ECD=110°,则∠ABE的度数为________.10.如图,l∥m,∠1=115°,∠2=95°,则∠3=.11.如图所示,AB∥CD,MN交AB、CD于E、F,EG和FG分别是∠BEN和∠MFD的平分线,那么EG与FG的位置关系是.12.如图,在△ABC中,AD⊥BC,AE平分∠BAC,若∠1=30°,∠2=20°,则∠B=.13.如图所示,∠A=10°,∠ABC=90°,∠ACB=∠DCE,∠ADE=∠EDF,∠CED=∠FEG.则∠F=.14. 我们已经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易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2×180°,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3×180•°,……”试猜想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度.15. 五角形的五个内角的和是________.16. 如图,下面四个条件:(1)AD AE =,(2)AC AB =,(3)OC OB =,(4)C B ∠=∠, 请你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如果,那么 .(只填序号即可)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Q ,BN ,CN ,DQ 分别是∠DAB ,∠ABC ,∠BCD ,∠CDA 的平分线,AQ 与BN 交于P ,CN 与DQ 交于M ,在不添加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试写出一个由上述条件推出的结论,并给出证明过程.(推理过程中用到“平行四边形”和“角平分线”这两个条件)18. 如图所示,已知∠1=50°,∠2=130°,∠4=50°,∠6=130°,试说明a ∥b ,b ∥c ,d ∥e ,a ∥c .19. 如图所示,已知AB ∥CD ,∠1=110°,∠2=125°,求∠x 的大小.DA B CE O20.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C=90°.(1)∠ABC+∠ADC=;(2)如图1,若DE平分∠ABC的外角,BF平分∠ABC的外角,请写出DE与B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3)如图2,若BE、DE分别四等分∠ABC、∠ADC的外角(即∠CDE=∠CDN,∠CBE=∠CBM),试求∠E的度数.。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平⾏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平⾏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练习题温故⽽知新:1.平⾏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同位⾓相等;(2)两直线平⾏,内错⾓相等;(3)两直线平⾏,同旁内⾓互补.2.平⾏线的判定(1)同位⾓相等,两直线平⾏;(2)内错⾓相等,两直线平⾏;(3)同旁内⾓互补,两直线平⾏互补.例1 已知如图2-2,AB∥CD∥EF,点M,N,P分别在AB,CD,EF上,NQ平分∠MNP.(1)若∠AMN=60°,∠EPN=80°,分别求∠MNP,∠DNQ的度数;(2)探求∠DNQ与∠AMN,∠EPN的数量关系.解析:在我们完成涉及平⾏线性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实现同位⾓、内错⾓、同旁内⾓之间的⾓度转换,即同位⾓相等,内错⾓相等,同旁内⾓互补.例2 如图,∠AGD=∠ACB,CD⊥AB,EF⊥AB,证明:∠1=∠2.解析:在完成证明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由⾓的关系可以得到直线之间的关系,由直线之间的关系也可得到⾓的关系.例3 (1)已知:如图2-4①,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2)当点C位于如图2-4②所⽰时,∠ABC,∠CDE与∠BCD存在什么等量关系?并证明.解析:在运⽤平⾏线性质时,有时需要作平⾏线,取到桥梁的作⽤,实现已知条件的转化.例4 如图2-5,⼀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绕道,如果第⼀次拐的⾓∠A是120°,第⼆次拐的⾓∠B是150°,第三次拐的⾓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那么∠C应为多少度?解析:把关于⾓度的问题转化为平⾏线问题,利⽤平⾏线的性质与判定予以解答.举⼀反三:1.如图2-9,FG∥HI,则∠x的度数为()A.60°B. 72°C. 90°D. 100°2. 已知如图所⽰,AB∥EF∥CD,EG平分∠BEF,∠B+∠BED+∠D=192°,∠B-∠D=24°,求∠GEF的度数.3.已知:如图2-10,AB∥EF,BC∥ED,AB,DE交于点G.求证:∠B=∠E.例4如图2-6,已知AB ∥CD ,试再添上⼀个条件,使∠1=∠2成⽴,并说明理由.解决此类条件开放性问题需要从结果出发,找出结果成⽴所需要的条件,由果溯因.5.如图1-7,已知直线1l 2l P ,且3l 和1l 、2l 分别交于A 、两点,点P 在AB 上,4l 和1l 、2l 分别交于C 、D 两点,连接PC 、PD 。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_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_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_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_练习题及答案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练习题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以:重点1.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至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互补例1 已知如图2-2 , AB// CD// EF,点M, N, P分别在AB, CD, EF上,NQ 平分/ MNP. (1) 若/AMN=60° , ZEPN=80° ,分别求/MNP, / DNQ 的度数;(2)探求/DNQ与/AMN, /EPN的数量关系.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角平分线定义求解(标注/ MND= /AMN , /DNP=/EPN)答案:(标注/ MND= / AMN=60 ° ,/DNP=/EPN=80° )解:(1) V AB// CD// EF,・・./MND= /AMN=60 ° ,/DNP=/EPN=80° ,Z MNP= Z MND+ Z DNP=60 +80 =140 0 ,又NQ平分/ MNP,Z MNQ= 1Z MNP= 1 X140 =70 0 , 2 2・./DNQ=/MNQ- /MND=70 -60 =10 ° ,・••/MNP, / DNQ 的度数分别为140° ,10°.fT一步)(2)(标注 / MND= /AMN, / DNP= / EPN)由(1)得/ MNP= ZMND+ /DNP= /AMN+ / EPN,・./MNQ= 1 /MNP」(/AMN+/EPN), 2 2・./DNQ= / MNQ- /MND1, , ___ _ ,=-(/AMN+/EPN) - /AMN21 ,,一 , 、=一(/ EPN-ZAMN), 2即2/DNQ= / EPN-/AMN.小结:在我们完成涉及平行线性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实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角度转换,即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例2 如图,/ AGD=/ACB,CD,AB,E口AB,证明:/ 1 = / 2.解析:(标注:/ 1 = /2=/DCB, DG//BC, CD//ER答案:(标注:/ 1 = /2=/DCB)证明:因为/ AGD=/ACB,所以DG // BC,所以/ 1 = / DCB,又因为CD±AB,EF^AB,所以CD// EF,所以/ 2=/ DCB,所以/ 1 = /2.小结:在完成证明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由角的关系可以得到直线之间的关系,由直线之间的关系也可得到角的关系.例3 (1)已知:如图2-4 ①,直线AB//ED,求证:/ABC+/CDE=/ BCD;(2)当点C位于如图2-4②所示时,/ABC, /CDE与/ BCD存在什么等量关系?并证明.图①图⑵(1)解析:动画过点C作CF//AB由平行线性质找到角的关系.(标注/1=/ABC, /2=/CDE)£口答案:证明:如图,过点C作CF// AB,•.直线AB// ED,••.AB// CF// DE,•./ 1=/ABC, /2= /CDE.ZBCD= Z1+Z2,•./ABC+/CDE=/ BCD;(2)解析:动画过点C作CF//AB,由平行线性质找到角的关系.图2解析:动画过点B作BD // AE,答案:解:过点B 作BD//AE,=AE〃CF,・.AE//BD//CF, . ./A=/1, /2+/C=180° ・•/A=120° , /+/2=/ABC=150° ,・・/2=30 ° , ZC=180 -30 =150° .小结:把关于角度的问题转化为平行线问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予以解答举一反三:1.如图2-9 , FG// HI,则/ x的度数为()A.600B. 72°C. 90°D. 100°解析:/ AEG=180°-120 °=60°,由外凸角和等于内凹角和有60 +30 +30 0次+48 ° ,解彳取=72答案:B.2.已知如图所示,AB//EF// CD, EG 平分/BEF, / B+/BED+/D=192 ° , zB-/ D=24 /GEF的度数.解析:解:「AB // EF// CD, . B= / BEF/ DEF=/D.,• / B+ / BED+Z D=192 °, 即 / B+ / BEF+Z DEF+ / D=192 • .2(/B+/ D)=192 °, 即/ B+ZD=96 °./ B- Z D=24 °,・./ B=60 °,即/ BEF=60 °.••• EG 平分/ BEF,GEF=1 / BEF=3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复习回顾(知识点+典型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复习回顾(知识点+典型题)

八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复习回顾一.基本概念(一)定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就是定义。

在表示定义的句子中常有“叫…,称为…,是…”等关键字眼。

(二)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1.它包含两层含义:①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常为陈述句; ②命题必须对某件事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2. 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来的事项。

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命题有真命题、假命题、逆命题之分。

(三)公理: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公理是不需要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四)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公理和定理都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五)证明: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 例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若直角三角形其中两边为3和4,则第三边为5B .﹣1的立方根是它本身C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 .内错角相等 例2.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③ 三角形的最大角不小于60°;④如果,>02x 那么.0>x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A. 同旁内角互补 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补 二.基本性质(一)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1.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平行;(定义判别)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⑥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例4.在下列图形中,由∠1=∠2能得到AB ∥CD 的是( )A .B .C .D .例5.如图,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EG 平分∠BEF,AB ∥CD.若∠1=72°,则∠2的度数为( ) A.54° B.59° C.72° D.108°例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_______.例7.如图,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 ,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已知∠BED +∠CFD =240∘,则∠BDC =______. 例8.如图,在△ABC 中,D 为AB 上一点,E 为AC 中点,连接DE 并延长至点F ,使得EF =ED ,连CF .(1)求证:CF//AB(2)若∠ABC =50∘,连接BE ,BE 平分∠ABC ,AC 平分∠BCF ,求∠A 的度数.练习:1.如图,已知AB ∥CD ,BC ∥DE ,那么∠B +∠D =__________.2、如图,写出两个能推出直线AB ∥CD 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AD=CD ,AC 平分∠DAB ,求证DC ∥AB .例5图32例6图第2题第1题CAB DE4.已知:如图,AB∥CD,∠BPF与∠CGE是一对内错角,PQ平分∠BPF,GH平分∠CGE.求证:PQ∥GH.5.如图,AD⊥BC,EF⊥BC,∠3=∠C.求证:∠1=∠2.6.如图,AB∥CD,∠1=58°,FG平分∠EFD,求∠FGB的度数7.如图,AB∥CD,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若∠ABE=60°,求∠ECD的度数AB GD F CE132(二)复杂图形中平行线的构造和应用解题关键:遇到拐点处作已知平行线的平行线,然后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关系求角的度数。

北师大版八上第30讲 平行线的证明复习(提高)

北师大版八上第30讲 平行线的证明复习(提高)

《平行线的证明》全章复习【学习目标】1.了解定义及命题的概念与构成,并能通过证明或举反例判定命题的真假;2. 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灵活运用;3.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定义、命题及证明1.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定义.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要点诠释:(1)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组成.(2)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3)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4)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3.证明:除了公理外,其它的真命题的正确性都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进行证实,这种演绎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要点诠释:实验、观察、操作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必须推理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要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要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要点诠释:(1)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真命题,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推论.(2)推论可以当做定理使用.【典型例题】类型一、定义、命题及证明1.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如果我们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变结论,结论变条件,那么所得的是不是一个命题?试举例说明.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 ) .①若x=a,则x2-(a+b)x+ab=0②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③如果242xx--=0,那么x=±2④如果a=b,那么a3=b3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射线OC、OD在AB的两侧,且∠AOC=∠BOD,试证明∠AOC与∠BOD是对顶角.类型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3.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根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A=30°,∠B=60°,∠D=∠E=45°.(1)若∠BCD=150°,求∠ACE的度数;(2)试猜想∠BCD与∠ACE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若按住三角板ABC不动,绕顶点C转动三角板DCE,试探究∠BCD等于多少度时,CD∥AB,并简要说明理由.4.如图,已知AD∥BC,∥1=∥2,求证:∥3+∥4=180°.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AD∥BC,∥DAC=60°,∥ACF=25°,∥EFC=145°,则直线EF与BC的位置关系是.【变式2】已知:如图,∠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且∠1=∠3.求证:AB∥DC.类型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5.如图,P是△ABC 内一点,请用量角器量出∠ABP.∠ACP.∠A和∠BPC的大小,再计算一下,∠ABP+∠ACP+∠A是多少度?这三个角的和与∠BPC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你能判断∠BPC和∠A的大小吗?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ABC的两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易证∠P=90°-12∠A;△ABC•两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Q,易证∠BQC=90°+12∠A;那么△ABC的内角平分线BM与外角平分CM•的夹角∠M=_____∠A.【变式2】如图,E 是BC 延长线上的点,∠1=∠2.求证:∠BAC >∠B.类型四、实际应用6.手工制作课上,老师先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那样,若折痕与一条边BC 的夹角∠EFB =30°,你能说出∠EGF 的度数吗?【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B .任何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C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和为零D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 2.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MQPCBA21EDC B A3.如图,如果∥1=∥2,DE ∥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1)FG∥DC;(2)∥AED=∥ACB;(3)CD平分∥ACB;(4)∥1+∥B=90°;(5)∥BFG=∥BDC.A.1个B.2个C.3个D.4个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产生的八个角中,角平分线互相平行的两个角是().A.同位角B.同旁内角C.内错角 D. 同位角或内错角5.如图,将△ABC沿DE,EF翻折,顶点A,B均落在点O处,且EA与EB重合于线段EO,若∠CDO+∠CFO=98°,则∠C的度数为()A.40°B.41°C.42°D.43°6. 如图,已知∠A=∠C,如果要判断AB∥CD,则需要补充的条件是().A.∠ABD=∠CEF B.∠CED=∠ADBC.∠CDB=∠CEF D.∠ABD+∠CED=180°7.如图,1753DE//AB,CAE CAB,CDE,∠=∠∠=65B∠=,则∠AEB=().A.70B.65C.60D.558. 把一张对面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EF是折痕,若∠EFB=32°,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有().AB FEDCA BCD EA.32='∠EFC B. ∠AEC=148° C. ∠BGE=64° D. ∠BFD=116°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AB∥CD,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若∠ECD=110°,则∠ABE的度数为________.10.如图,l∥m,∠1=115°,∠2=95°,则∠3=.11.如图所示,AB∥CD,MN交AB、CD于E、F,EG和FG分别是∠BEN和∠MFD的平分线,那么EG与FG的位置关系是.12.如图,在△ABC中,AD⊥BC,AE平分∠BAC,若∠1=30°,∠2=20°,则∠B=.13.如图所示,∥A=10°,∥ABC=90°,∥ACB=∥DCE,∥ADE=∥EDF,∥CED=∥FEG.则∥F=.ABCDEFG14. 我们已经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易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2×180°,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3×180•°,……”试猜想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度.15. 五角形的五个内角的和是________.16. 如图,下面四个条件:(1),(2),(3),(4), 请你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如果 ,那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Q ,BN ,CN ,DQ 分别是∠DAB ,∠ABC ,∠BCD , ∠CDA 的平分线,AQ 与BN 交于P ,CN 与DQ 交于M ,在不添加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试写出一个由上述条件推出的结论,并给出证明过程.(推理过程中用到“平行四边形”和“角平分线”这两个条件)18. 如图所示,已知∠1=50°,∠2=130°,∠4=50°,∠6=130°,试说明a ∥b ,b ∥c ,d ∥e ,a ∥c .AD AE =AC AB =OC OB =C B∠=∠DABC O19.如图所示,已知AB∥CD,∠1=110°,∠2=125°,求∠x的大小.20.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C=90°.(1)∥ABC+∥ADC=;(2)如图1,若DE平分∥ABC的外角,BF平分∥ABC的外角,请写出DE与B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3)如图2,若BE、DE分别四等分∥ABC、∥ADC的外角(即∥CDE=∥CDN,∥CBE=∥CBM),试求∥E的度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证明讲义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证明讲义

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一、定义、命题定义:一般地,对某一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规定的句子,就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常用句式:········叫做···命题: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命题包含条件和结论。

常用句式:如果······,那么······逆命题:条件与结论互换的命题脚逆命题。

公理: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

证明:演绎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

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例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这个语句是()A定理B公理C定义D只是命题跟踪训练1、“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语句是()A定理B公理C定义D只是命题例2、下列句子中,是定理的是(),是公理的是(),是定义的()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跟踪训练2、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A)直线AB和CD垂直吗(B)过线段AB的中点C画AB的垂线(C)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D)连结A、B两点例3、下列各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条件:;结论:(2)如果a>b,b>c,那么a=c;条件:;结论:跟踪训练3、将下列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条件和结论(1)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例4、已知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互补的角就是平角;③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另一个为钝角;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⑤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0B、1个C、2个D、3个跟踪训练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①如果a=b,b=c,那么a=c;②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③如果a•b=0,那么a=b=0;④如果a=b,那么a3=b3.A.1个B.2个C.3个D.4个对应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若x2>9,则x>3”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x=3B.x=﹣3C.x=4D.x=﹣4 2.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是()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B.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两个锐角的和还是锐角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C.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等腰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4.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A.两个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CC.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D.直角都相等吗?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B.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D.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点二、平行线的判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或定理时的三点注意1.位置关系:三线八角.2.数量关系:两个角要么相等,要么互补.3.判定两线:判定的是三线八角中的两条被截线.例1、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5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 ) A.∠2=35° B.∠2=45° C.∠2=55° D.∠2=125°跟踪训练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的是( )A.∠1=∠6B.∠2=∠6C.∠1=∠3D.∠5=∠7例2.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 )A.∠1=∠3B.∠2=∠3C.∠4=∠5D.∠2+∠4=180°跟踪训练2、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 )A.∠1=∠2B.∠2=∠3C.∠3=∠5D.∠3+∠4=180°变式训练1.如图,∠1=∠2,∠3=40°,则∠4等于( )A.120°B.130°C.140°D.40°2. 如图,将三个相同的三角尺不重叠不留空隙地拼在一起,观察图形,在线段AB,AC,AE,DE,EC,DB中,相互平行的线段有( )A.4组B.3组C.2组D.1组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若∠1=80°,∠2=100°,∠3=85°,则∠4的度数是( )A.80°B.85°C.95°D.100°知识点三、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图示文字叙述符号语言判定性质1两直线____ ,同位角____。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3.已知:如图2-10,AB∥EF,BC∥ED,AB,DE交于点G.
求证:∠B=∠E.
例4如图2-6,已知AB∥CD,试再添上一个条件,使∠1=∠2成立,并说明理由.
解决此类条件开放性问题需要从结果出发,找出结果成立所需要的条件,由果溯因.
5.如图1-7,已知直线 ,且 和 、 分别交于A、两点,点P在AB上, 和 、 分别交于C、D两点,连接PC、PD。
(2)探求∠DNQ与∠AMN,∠EPN的数量关系.
解析:
在我们完成涉及平行线性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实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角度转换,即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例2 如图,∠AGD=∠ACB,CD⊥AB,EF⊥AB,证明:∠1=∠2.
解析:在完成证明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由角的关系可以得到直线之间的关系,由直线之间的关系也可得到角的关系.
答案:解:过E点作EF∥CD,
∴∠ECD+∠CEF=180°,
而∠ECD=125°,
∴∠CEF=180°-125°=55°,
∴∠BEF=∠BEC+∠CEF=20°+55°=75°.
∵AB∥CD,∴AB∥EF,
∴∠ABE=∠BEF=75°.
7.如图1-12,CD∥EF, ∠1+∠2=∠ABC,
求证:AB∥GF
8.如图2-13,已知AB∥CD,∠ECD=125°,∠BEC=20°,求∠ABE的度数.
答案:
1.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角平分线定义求解.
(标注∠MND=∠AMN,∠DNP=∠EPN)
答案:(标注∠MND=∠AMN=60°,
(1)试求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平行线的性质》证明题练习

《平行线的性质》证明题练习

《平行线的性质》证明题练习第一篇:《平行线的性质》证明题练习《平行线的性质》证明题练习一、基础过关:1.如图1,a∥b,a、b被c所截,得到∠1=∠2的依据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3)2.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b、c、d,若a∥b,a⊥c,b⊥d,则直线c、d的位置关系为()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相交D.无法确定3.如图2,AB∥CD,那么()A.∠1=∠4B.∠1=∠3C.∠2=∠3D.∠1=∠54.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各式不一定正确的是()A.∠1+∠2=180°B.∠2+∠3=180°C.∠3+∠4=180°D.∠2+∠4=180°5.如图4,AD∥BC,∠B=30°,DB平分∠ADE,则∠DEC的度数为()A.30°B.60°C.90°D.120°图5 C D(4)(5)6.如图5,AB∥EF,BC∥DE,则∠E+∠B的度数为________.7.如图5,填空并在括号中填理由:(1)由∠ABD =∠CDB得∥();(2)由∠CAD =∠ACB得∥();(3)由∠CBA +∠BAD = 180°得∥()10.如图8,推理填空:(1)∵∠A =∠(已知),AC∥ED();(2)∵∠2 =∠(已知),∴AC∥ED();B D图8C(3)∵∠A +∠= 180°(已知),∴AB∥FD();(4)∵∠2 +∠= 180°(已知),∴AC∥ED();二、综合创新: 8.(综合题)如图,已知∠AMB=∠EBF,∠BCN=∠BDE,求证:∠CAF=∠AFD.10.(创新题)(1)如图,若AB∥DE,∠B=135°,∠D=145°,你能求出∠C的度数吗?(2)在AB∥DE的条件下,你能得出∠B、∠C、∠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说明理由.11.(1)如图6,已知AB∥CD,直线L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若∠EFG=40°,则∠EGF的度数是()A.60°B.70°C.80°D.90°(6)(7)(2)已知:如图7,AB∥DE,∠E=65°,则∠B+∠C•的度数是()A.135°B.115°C.65°D.35°三、培优: 12.(探究题)如图,在折线ABCDEFG中,已知∠1=∠2=∠3=∠4=•∠5,•延长AB、GF交于点M.试探索∠AMG与∠3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3.(开放题)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BC∥AD,那么∠A与∠C,∠B与∠D的大小关系如何?请说明你的理由.一、探索平移的性质1.(1)在图1中,画图:把线段AB向左平移4格,得到线段A’B’.(2)线段AB与A’B’叫做对应线段,平移后对应线段之间的位置和数量有什么关系?,(3)点A通过平移得到点A’,点A与点A’是一组对应点.同样的,点B与B’ 是另一组图1AB对应点.用红线画出连结各组对应点的线段AA’与BB’,线段AA’与BB’之间的位置和数量有什么关系?,2.(1)在图2中,画图:把△ABC向右平移4格,得到△A’B’C’.(2)对应线段AB与A’B’、BC与B’C’、AC与A’C’ 之间的数量与位置有什么关系?,(3)点A与A’是一组对应点,点B与B’、点C与C’是对应点.用红线画出连结各组对应点的线段AA’与BB’,线段AA’与BB’之间的位置和数量有什么关系?,;再用红线画出连结各组对应点的线段CC’,线段AA’与CC’之间的位置和数量有什么关系?,;线段AA’、BB’、CC’之间的位置和数量有什么关系?结论: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到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图2ABC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就是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三、应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1.在长40m、宽30m的长方形地块上,修建如下的宽1m的道路,余下部分种菜,求菜地的面积.(1)如图6,有3条道路.(2)如图7,一条道路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8,道路弯曲.图6图图解:2.如图9,由两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图9第二篇:平行线性质证明题1、如图EF∥AD,∠1=∠2,∠BAC=70 o,求∠AGD。

第1章 平行线 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讲与练(含答案)

第1章 平行线 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讲与练(含答案)

专题1.22 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若∠1=∠2=45°,∠3=70°,则∠4等于( )A.70°B.45°C.110°D.135°2.图,C是直线AB上一点,CD⊥AB,EC⊥CF,则图中互余的角的对数与互补的角的对数分别是()A.3,4B.4,7C.4,4D.4,5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若∠AEC=100°,则∠D等于( )A.70°B.80°C.90°D.100°4.如图,△ABC中,∠ACB=90°,AC=3,BC=4,AB=5,P为直线AB上一动点,连接PC,则线段PC的最小值是( )A.3B.2.5C.2.4D.25.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20°,那么这两个角是( )A.50°、130°B.都是10°C.50°、130°或10°、10°D.以上都不对6.如图,已知,于点,,,则的度数是()A.B.C.D.7.如图,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和点F分别在边AD和BC上,且∠EFC=37°,点H和点G分别是边AD和BC上的动点,现将点A,B,C,D分别沿EF,GH折叠至点N,M,P,K,若MN PK,则∠KHD的度数为( )A.37°或143°B.74°或96°C.37°或105°D.74°或106°8.如图,∠1=70°,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A.70°B.180°C.110°D.80°9.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放置,则下列结论①;②如果,则有;③如果,则有;④如果,必有,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10.将图1中周长为32的长方形纸片剪成1号、2号、3号、4号正方形和5号长方形,并将它们按图2的方式放入周长为48的长方形中,则没有覆盖的阴影部分的周长为()A.16B.24C.30D.40二、填空题11.如图,已知,,,则___度.12.如图,已知AD//BC,BD平分∠ABC,∠A=112°,且BD⊥CD,则∠ADC=_____.13.如图,A、B、C表示三位同学所站位置,C同学在A同学的北偏东方向,在B 同学的北偏西方向,那么C同学看A、B两位同学的视角______.14.如图,已知AD∥CE,∠BCF=∠BCG,CF与∠BAH的平分线交于点F,若∠AFC 的余角等于2∠B的补角,则∠BAH的度数是_____.15.如图,已知A1B AnC,则∠A1+∠A2+…+∠An等于_____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16.如图,已知AB∥CD,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点P在AB,CD之间且在EF 的左侧.若将射线EA沿EP折叠,射线FC沿FP折叠,折叠后的两条射线互相垂直,则∠EPF 的度数为_____.17.线段AB和线段CD交于点O,OE平分∠AOC,点F为线段AB上一点(不与点A和点O重合)过点F作FG//OE,交线段CD于点G,若∠AOD=110°,则∠AFG的度数为_____°.18.如图,△ABC中,∠C=90︒,AC=5cm,CB=12cm,AB=13cm,将△ABC沿直线CB 向右平移3cm得到△DEF,DF交AB于点G,则点C到直线DE的距离为______cm.三、解答题19.如图,点,分别是,上的点,,.(1) 求证:;(2) 若比大,求的度数.20.按照下列要求完成画图及相应的问题解答.(1)画直线;(2)画;(3)画线段;(4)过点画直线的垂线,垂足为点;(5)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图中的余角是______把符合条件的角都填出来;如果,那么根据______可得______度;如果,求和的度数.22.如图1,将线段AB平移至DC,使点A与点D对应,点B与点C对应,连接AD,BC.(1) 填空:BC与AD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BC与A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2) 点G,E都在直线BC上,,DF平分交直线BC于点F.①如图2,若G,E为射线CB上的点,,求的度数;②如图3,若G,E为射线BC上的点,,则_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23.已知直线AB和CD交于点O,∠AOC=α,∠BOE=90°,OF平分∠AOD.(1)当α=30°时,则∠EOC=_________°;∠FOD=_________°.(2)当α=60°时,射线OE′从OE开始以12°/秒的速度绕点O逆时针转动,同时射线OF′从OF开始以8°/秒的速度绕点O顺时针转动,当射线OE′转动一周时射线OF′也停止转动,求经过多少秒射线OE′与射线OF′第一次重合?(3)在(2)的条件下,射线OE′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当∠E′OF′=90°时,请直接写出射线OE′转动的时间为_________秒.24.(1)问题发现如图①,直线AB∥CD,E是AB与AD之间的一点,连接BE,CE,可以发现∠B+∠C=∠BEC.请把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过点E作EF∥AB,∵AB∥DC(已知),EF∥AB(辅助线的作法),∴EF∥DC∴∠C= .∵EF∥AB,∴∠B= ,∴∠B+∠C= .即∠B+∠C=∠BEC.(2)拓展探究如果点E运动到图②所示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求证:∠B+∠C=360°﹣∠BEC.(3)解决问题如图③,AB∥DC,∠C=120°,∠AEC=80°,则∠A= .(直接写出结论,不用写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可得∠1=∠5,再由等量代换得∠2=∠5,即可得到到a∥b,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3+∠4=180°,最后根据∠3的度数即可求出∠4的度数.解:∵∠1与∠5是对顶角,∴∠1=∠2=∠5=45°,∴a∥b,∴∠3+∠6=180°,∵∠3=70°,∴∠4=∠6=110°.故答案为C.【点拨】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其中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角互余与互补的定义即可得.解:,,,,,,,,,,则图中互余的角的对数为4对;,,点C是直线AB上一点,,,,又,,,,则图中互补的角的对数为7对,故选:B.【点拨】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角互余与互补的定义,熟练掌握各定义是解题关键.3.B解:因为AB∥DF,所以∠D+∠DEB=180°,因为∠DEB与∠AEC是对顶角,所以∠DEB=100°,所以∠D=180°﹣∠DEB=80°.故选B.4.C【分析】当PC⊥AB时,PC的值最小,利用面积法求解即可.解:在Rt△ABC中,∠ACB=90°,AC=3,BC=4,AB=5,∵当PC⊥AB时,PC的值最小,此时:△ABC的面积=•AB•PC=•AC•BC,∴5PC=3×4,∴PC=2.4,故选: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面积法求高.5.C【分析】首先由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然后设其中一角为x°,由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20°,然后分别从两个角相等与互补去分析,即可求得答案,注意别漏解.解:∵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设其中一角为x°,若这两个角相等,则x=3x﹣20,解得:x=10,∴这两个角的度数是10°和10°;若这两个角互补,则180﹣x=3x﹣20,解得:x=50,∴这两个角的度数是50°和130°.∴这两个角的度数是50°、130°或10°、10°.故选:C.【点拨】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6.C【分析】如图,过点H作,过点F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解答即可.解:如图,过点H作,过点F作,∴,,∵,∴,∴,∵,,,∴,,∴,,∵,,∴,∴,∵,∴,∴,∴.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判定与性质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在上方时,延长、相交于点,根据,推出,得到,求出的度数,再根据即可求解;②当在下方时,延长、相交于点,根据,推出,得到,再根据即可求解.解:①当在上方时,延长、相交于点,如图所示∵∴∵∴∵∴∴∴∵,∴∵翻折∴∴∴∵∴②当在下方时,延长、相交于点,如图所示∵∴∵∴∴∴∵,∴∵翻折∴∴∴∵∴故选D.【点拨】本题考查了翻折、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对顶角等知识点,分情况讨论,画出对应图形进行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C【分析】作AB∥a,先证AB∥a∥b,由平行线性质得∠2=180°-∠1+∠3,变形可得结果.解:作AB∥a,由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所以,AB∥a∥b所以,∠2=180°-∠1+∠3,所以,∠2-∠3=180°-∠1=180°-70°=110°.故选:C【点拨】此题考查平移问题,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9.D【分析】根据∠1+∠2=∠3+∠2即可证得①;根据求出∠1与∠E的度数大小即可判断②;利用∠2求出∠3,与∠B的度数大小即可判断③;利用求出∠1,即可得到∠2的度数,即可判断④.解:∵∠1+∠2=∠3+∠2=90,∴∠1=∠3,故①正确;∵,∴∠E=60,∴∠1=∠E,∴AC∥DE,故②正确;∵,∴,∵,∴∠3=∠B,∴,故③正确;∵,∴∠CFE=∠C,∵∠CFE+∠E=∠C+∠1,∴∠1=∠E=,∴∠2=90-∠1=,故④正确,故选:D.【点拨】此题考查互余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熟练运用解题是关键.10.D【分析】设1号正方形的边长为x,2号正方形的边长为y,则3号正方形的边长为x+y,4号正方形的边长为2x+y,5号长方形的长为3x+y,宽为y-x,根据图1中长方形的周长为32,求得x+y=4,根据图2中长方形的周长为48,求得AB=24-3x-4y,根据平移得:没有覆盖的阴影部分的周长为四边形ABCD的周长=2(AB+AD),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设1号正方形的边长为x,2号正方形的边长为y,则3号正方形的边长为x+y,4号正方形的边长为2x+y,5号长方形的长为3x+y,宽为y-x,由图1中长方形的周长为32,可得,y+2(x+y)+(2x+y)=16,解得:x+y=4,如图,∵图2中长方形的周长为48,∴AB+2(x+y)+2x+y+y-x=24,∴AB=24-3x-4y,根据平移得:没有覆盖的阴影部分的周长为四边形ABCD的周长,∴2(AB+AD)=2(24-3x-4y+x+y+2x+y+y-x)=2(24-x-y)=48-2(x+y)=48-8=40,故选:D.【点拨】此题考查整式加减的应用,平移的性质,利用平移的性质将不规则图形变化为规则图形进而求解,解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列代数式表示各线段进而解决问题.11.65°【分析】过点作∥,根据平行公理得,再依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角即可.解:过点作∥,如图:,.∵,∴,∵,∴,∵,∴,∵,∴,.故答案为:.【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依据平行公理作辅助线,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12.124°【分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得∠ABC,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DBC,然后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ADB,最后结合BD⊥CD即可求得∠ADC.解:∵AD//BC∴∠ABC=180°-∠A=180°-112°=68°,∵BD平分∠ABC,∴∠DBC=∠ABC=34°∵AD//BC∴∠ADB=∠DBC=34°∵BD⊥CD,∴∠BDC=90°,∴∠ADC=∠ADB+∠BDC=90°+34°=124°.故答案为124°.【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的性质,其中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答案.解:如图,作,,,,故答案为.【点拨】本题考查了方向角,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关键.14.60°##60度【分析】首先设∠BAF=x°,∠BCF=y°,过点B作BM AD,过点F作FN A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FC=(x+2y)°,∠ABC=(2x+y)°,又由∠F的余角等于2∠B的补角,可得方程:90﹣(x+2y)=180﹣2(2x+y),继而求得答案.解:设∠BAF=x°,∠BCF=y°,∵∠BCF=∠BCG,CF与∠BAH的平分线交于点F,∴∠HAF=∠BAF=x°,∠BCG=∠BCF=x°,∠BAH=2x°,∠GCF=2y°,过点B作BM AD,过点F作FN AD,如图所示:∵AD CE,∴AD FN BM CE,∴∠AFN=∠HAF=x°,∠CFN=∠GCF=2y°,∠ABM=∠BAH=2x°,∠CBM=∠GCB=y°,∴∠AFC=(x+2y)°,∠ABC=(2x+y)°,∵∠F的余角等于2∠B的补角,∴90﹣(x+2y)=180﹣2(2x+y),解得:x=30,∴∠BAH=60°.故答案为:60°【点拨】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以及余角、补角的定义.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15.【分析】过点向右作,过点向右作,得到,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出答案.解:如图,过点向右作,过点向右作,故答案为:.【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根据题意作合适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6.45°或135°【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MF与∠AEM和∠CFM的关系,然后可得答案.解:如图1,过作,,,,,,,同理可得,由折叠可得:,,,如图2,过作,,,,,,,,由折叠可得:,,,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故答案为:45°或135°.【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出∠EPF的度数.17.35°或145°.【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点F在AO上,点F在OB上,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AFG度数.解:如图,当点F在AO上时,∵∠AOD=110°,∴∠AOC=70°,又∵OE平分∠AOC,∴∠COE=35°,∵FG∥OE,∴∠OGF=35°,∴∠AFG=∠AOD+∠OGF=110°+35°=145°;如图,当点F在OB上时,∵∠AOD=110°,∴∠AOC=70°,又∵OE平分∠AOC,∴∠AOE=35°,∵FG∥OE,∴∠AFG=∠AOE=35°,故答案为35°或145°.【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个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根据平移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变,添加辅助线构造梯形,利用面积相等来计算出答案.解:如图,连接AD、CD,作CH⊥DE于H,依题意可得AD=BE=3cm,∵梯形ACED的面积,∴,解得;故答案为:.【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平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以及平移前后对应点的连线相等.19.(1)证明见分析(2)7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从而得到,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AED=180°,∠A=∠BFD,得到,结合条件比大,即可求出答案.解:(1)证明:(2)解:【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熟练地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20.(1)见分析;(2)见分析;(3)见分析;(4)见分析;(5)CD【分析】(1)画直线AB即可;(2)画∠BAC即可;(3)画线段BC即可;(4)过C点画直线AB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D即可;(5)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得点C到直线AB的距离.解:如图所示:(1)直线AB即为所求作的图形;(2)∠BAC即为所求作的图形;(3)线段BC即为所求作的图形;(4)过C点画直线AB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D,CD即为所求作的图形;(5)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线段CD的长.【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图,作直线、射线、线段、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语句准确画出图形.21.(1)∠BOC、∠AOD(2)对顶角相等,160(3)26°试题分析:(1)根据互余两角和为90°,结合图形找出即可;(2)从图形中可知∠AOC和∠DOB为对顶角,直接可求解;(3)根据角平分线可求∠AOD的度数,然后根据对顶角和邻补角可求解.解:(1)图中∠AOF的余角是∠BOC、∠AOD(把符合条件的角都填出来);(2)如果∠AOC=160°,那么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OD=160度;(3)∵OE平分∠AOD,∴∠AOD=2∠1=64°,∴∠2=∠AOD=64°,∠3=90°﹣64°=26°.22.(1)AD∥BC,AD=BC(2)①100°;②180°-2α【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和图形可得得,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且相等可得答案;(2)①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DC=2∠GDF,从而得出答案;②由①同理可得答案.(1)解:∵将线段AB平移至DC,∴AD BC,AD=BC;(2)①∵AD BC,∴∠ADG=∠DGC,∵∠DGE=∠GDE,∴∠ADG=∠EDG,∵DF平分∠CDE,∴∠EDF=∠CDF,∴∠ADC=2∠GDF=2×40°=80°,∵AD BC,∴∠C+∠ADC=180°,∴∠C=100°;②∵AD BC,∴∠ADG=∠DGE,∵∠DGE=∠GDE,∴∠ADG=∠EDG,∵DF平分∠CDE,∴∠EDF=∠CDF,∴∠GDF=∠GDE-∠EDF=(∠ADE-∠CDE)=∠ADC,∴∠ADC=2α,∵AD BC,∴∠BCD+∠ADC=180°,∴∠BCD=180°-2α.【点拨】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注意解题方法的延续性.23.(1)60,75;(2)秒;(3)3或12或21或30【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互余和互补的定义可得:∠EOC与∠FOD的度数.(2)由题意先根据,得出∠EOF=150°,则射线OE'、OF'第一次重合时,其OE'运动的度数+OF'运动的度数=150,列式解出即可;(3)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在直线OE的左边和右边,进而根据其夹角列4个方程可得时间.解:(1)∵∠BOE=90°,∴∠AOE=90°,∵∠AOC=α=30°,∴∠EOC=90°-30°=60°,∠AOD=180°-30°=150°,∵OF平分∠AOD,∴∠FOD=∠AOD=×150°=75°;故答案为:60,75;(2)当,.设当射线与射线重合时至少需要t秒,可得,解得:;答:当射线与射线重合时至少需要秒;(3)设射线转动的时间为t秒,由题意得:或或或,解得:或12或21或30.答:射线转动的时间为3或12或21或30秒.【点拨】本题考查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第三问有难度,熟记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要分情况讨论.24.(2)∠B+∠C=360°﹣∠BEC;证明见分析;(3)2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解:(1)∠CEF;∠BEF;∠BEF+∠CEF.(2)证明:如图②,过点E作EF∥AB,∵AB∥DC,EF∥AB,∴EF∥DC,∴∠C+∠CEF=180°,∠B+∠BEF=180°,∴∠B+∠C+∠BEC=360°,∴∠B+∠C=360°﹣∠BEC;(3)∠A=20°.【点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平面几何中,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成对出现的,定义也可以作为判定定理使用.。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练习题温故而知新:1.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互补.例1 已知如图2-2,AB∥CD∥EF,点M,N,P分别在AB,CD,EF上,NQ平分∠MNP.(1)若∠AMN=60°,∠EPN=80°,分别求∠MNP,∠DNQ的度数;(2)探求∠DNQ与∠AMN,∠EPN的数量关系.解析:在我们完成涉及平行线性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实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角度转换,即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例2 如图,∠AGD=∠ACB,CD⊥AB,EF⊥AB,证明:∠1=∠2.解析:在完成证明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由角的关系可以得到直线之间的关系,由直线之间的关系也可得到角的关系.例3 (1)已知:如图2-4①,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2)当点C位于如图2-4②所示时,∠ABC,∠CDE与∠BCD存在什么等量关系?并证明.解析:在运用平行线性质时,有时需要作平行线,取到桥梁的作用,实现已知条件的转化.例4 如图2-5,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绕道,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那么∠C应为多少度?解析:把关于角度的问题转化为平行线问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予以解答.举一反三:1.如图2-9,FG∥HI,则∠x的度数为()A.60°B. 72°C. 90°D. 100°2. 已知如图所示,AB∥EF∥CD,EG平分∠BEF,∠B+∠BED+∠D=192°,∠B-∠D=24°,求∠GEF的度数.3.已知:如图2-10,AB∥EF,BC∥ED,AB,DE交于点G.求证:∠B=∠E.例4如图2-6,已知AB∥CD,试再添上一个条件,使∠1=∠2成立,并说明理由.解决此类条件开放性问题需要从结果出发,找出结果成立所需要的条件,由果溯因.5.如图1-7,已知直线l2l P,且3l和1l、2l分别交于A、两点,点P在AB上,4l和1l、2l分1别交于C、D两点,连接PC、PD。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讲解 ):第30讲《平行线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讲解 ):第30讲《平行线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平行线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定义及命题的概念与构成,并能通过证明或举反例判定命题的真假;2. 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灵活运用;3.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定义、命题及证明1.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定义.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要点诠释:(1)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组成.(2)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3)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4)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3.证明:除了公理外,其它的真命题的正确性都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进行证实,这种演绎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要点诠释:实验、观察、操作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必须推理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要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要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要点诠释:(1)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真命题,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推论.(2)推论可以当做定理使用.【典型例题】类型一、定义、命题及证明1.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如果我们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变结论,结论变条件,那么所得的是不是一个命题?试举例说明.【答案与解析】解:是一个命题,•例如“对顶角相等”条件结论互换就变为“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总结升华】如果将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则得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但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不一定正确.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 ) .①若x=a,则x2-(a+b)x+ab=0②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③如果242xx--=0,那么x=±2④如果a=b,那么a3=b3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2.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射线OC、OD在AB的两侧,且∠AOC=∠BOD,试证明∠AOC与∠BOD是对顶角.【答案】证明:因为∠AOC+∠COB=180°(平角定义),又因为∠AOC=∠BOD(已知),所以∠BOD+∠COB=180°,即∠COD=180°.所以C、O、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平角定义),即直线AB、CD相交于点O,所以∠AOC与∠BOD是对顶角(对顶角定义).【总结升华】证三点共线的方法,通常采用证这三点组成的角为平角,即∠COD=180°.类型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3.(2019春•胶州市期中)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根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A=30°,∠B=60°,∠D=∠E=45°.(1)若∠BCD=150°,求∠ACE的度数;(2)试猜想∠BCD与∠ACE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若按住三角板ABC不动,绕顶点C转动三角板DCE,试探究∠BCD等于多少度时,CD∥AB,并简要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由∠BCD=150°,∠ACB=90°,可得出∠DCA的度数,进而得出∠ACE的度数;(2)根据(1)中的结论可提出猜想,再由∠BCD=∠ACB+∠ACD,∠ACE=∠DCE﹣∠ACD可得出结论;(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画出图形即可求解.【答案与解析】解:(1)∵∠BCA=∠ECD=90°,∠BCD=150°,∴∠DCA=∠BCD﹣∠BCA=150°﹣90°=60°,∴∠ACE=∠ECD﹣∠DCA=90°﹣60°=30°;(2)∠BCD+∠ACE=180°,理由如下:∵∠BCD=∠ACB+∠ACD=90°+∠ACD,∠ACE=∠DCE﹣∠ACD=90°﹣∠ACD,∴∠BCD+∠ACE=180°;(3)当∠BCD=120°或60°时,CD∥AB.如图②,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当∠B+∠BCD=180°时,CD∥AB,此时∠BCD=180°﹣∠B=180°﹣60°=120°;如图③,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当∠B=∠BCD=60°时,CD∥AB.【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定理并且能够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4.(2018春•海珠区期末)如图,已知AD∥BC,∠1=∠2,求证:∠3+∠4=180°.【思路点拨】欲证∠3+∠4=180°,需证BE∥DF,而由AD∥BC,易得∠1=∠3,又∠1=∠2,所以∠2=∠3,即可求证.【答案与解析】证明:∵AD∥BC,∴∠1=∠3,∵∠1=∠2,∴∠2=∠3,∴BE∥DF,∴∠3+∠4=180°.【总结升华】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灵活应用.举一反三:【变式1】(2018春•大名)如图:AD ∥BC ,∠DAC=60°,∠ACF=25°,∠EFC=145°,则直线EF 与BC 的位置关系是 .【答案】解:平行.∵AD ∥BC ,∴∠ACB=∠DAC=60°,∵∠ACF=25°,∴∠FCB=35°,∴∠EFC+∠FCB=145°+35°=180°,∴EF ∥BC ,故答案为:平行.【变式2】已知:如图,∠ABC =∠ADC ,BF 、DE 分别平分∠ABC 与∠ADC ,且∠1=∠3. 求证:AB ∥DC.【答案】证明:∵∠ABC =∠ADC, ∴11ABC ADC 22∠∠=(等式性质).又∵BF 、DE 分别平分∠ABC 与∠ADC,∴∠1=ABC 21∠,∠2=ADC 21∠(角平分线的定义). ∴∠1=∠2 (等量代换).又∵∠1=∠3(已知),∴∠2=∠3(等量代换).∴AB ∥D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类型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5.如图,P 是△ABC 内一点,请用量角器量出∠ABP.∠ACP.∠A 和∠BPC 的大小,再计算一下,∠ABP +∠ACP +∠A 是多少度?这三个角的和与∠BPC 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你能判断∠BPC 和∠A 的大小吗?【答案与解析】解:∠ABP +∠ACP +∠A =∠BPC ,∠BPC >∠A 。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练习题温故而知新:1.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互补.例1 已知如图2-2,AB∥CD∥EF,点M,N,P分别在AB,CD,EF上,NQ平分∠MNP.(1)若∠AMN=60°,∠EPN=80°,分别求∠MNP,∠DNQ的度数;(2)探求∠DNQ与∠AMN,∠EPN的数量关系.解析:在我们完成涉及平行线性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实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角度转换,即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例2 如图,∠AGD=∠ACB,CD⊥AB,EF⊥AB,证明:∠1=∠2.解析:在完成证明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由角的关系可以得到直线之间的关系,由直线之间的关系也可得到角的关系.例3 (1)已知:如图2-4①,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2)当点C位于如图2-4②所示时,∠ABC,∠CDE与∠BCD存在什么等量关系?并证明.解析:在运用平行线性质时,有时需要作平行线,取到桥梁的作用,实现已知条件的转化.例4 如图2-5,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绕道,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那么∠C应为多少度?解析:把关于角度的问题转化为平行线问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予以解答.举一反三:1.如图2-9,FG∥HI,则∠x的度数为()A.60°B. 72°C. 90°D. 100°2. 已知如图所示,AB∥EF∥CD,EG平分∠BEF,∠B+∠BED+∠D=192°,∠B-∠D=24°,求∠GEF的度数.3.已知:如图2-10,AB∥EF,BC∥ED,AB,DE交于点G.求证:∠B=∠E.例4如图2-6,已知AB ∥CD ,试再添上一个条件,使∠1=∠2成立,并说明理由.解决此类条件开放性问题需要从结果出发,找出结果成立所需要的条件,由果溯因.5.如图1-7,已知直线1l 2l ,且3l 和1l 、2l 分别交于A 、两点,点P 在AB 上,4l 和1l 、2l 分别交于C 、D 两点,连接PC 、P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线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定义及命题的概念与构成,并能通过证明或举反例判定命题的真假;2. 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灵活运用;3.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定义、命题及证明1.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定义.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要点诠释:(1)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组成.(2)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3)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4)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3.证明:除了公理外,其它的真命题的正确性都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进行证实,这种演绎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要点诠释:实验、观察、操作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必须推理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要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要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要点诠释:(1)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真命题,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推论.(2)推论可以当做定理使用.【典型例题】类型一、定义、命题及证明1.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如果我们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变结论,结论变条件,那么所得的是不是一个命题?试举例说明.【答案与解析】解:是一个命题,•例如“对顶角相等”条件结论互换就变为“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总结升华】如果将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则得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但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不一定正确.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 ) .①若x=a,则x2-(a+b)x+ab=0②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③如果242xx--=0,那么x=±2④如果a=b,那么a3=b3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2.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射线OC、OD在AB的两侧,且∠AOC=∠BOD,试证明∠AOC与∠BOD是对顶角.【答案】证明:因为∠AOC+∠COB=180°(平角定义),又因为∠AOC=∠BOD(已知),所以∠BOD+∠COB=180°,即∠COD=180°.所以C、O、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平角定义),即直线AB、CD相交于点O,所以∠AOC与∠BOD是对顶角(对顶角定义).【总结升华】证三点共线的方法,通常采用证这三点组成的角为平角,即∠COD=180°.类型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3.(春•胶州市期中)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根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A=30°,∠B=60°,∠D=∠E=45°.(1)若∠BCD=150°,求∠ACE的度数;(2)试猜想∠BCD与∠ACE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若按住三角板ABC不动,绕顶点C转动三角板DCE,试探究∠BCD等于多少度时,CD∥AB,并简要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由∠BCD=150°,∠ACB=90°,可得出∠DCA的度数,进而得出∠ACE的度数;(2)根据(1)中的结论可提出猜想,再由∠BCD=∠ACB+∠ACD,∠ACE=∠DCE﹣∠ACD可得出结论;(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画出图形即可求解.【答案与解析】解:(1)∵∠BCA=∠ECD=90°,∠BCD=150°,∴∠DCA=∠BCD﹣∠BCA=150°﹣90°=60°,∴∠ACE=∠ECD﹣∠DCA=90°﹣60°=30°;(2)∠BCD+∠ACE=180°,理由如下:∵∠BCD=∠ACB+∠ACD=90°+∠ACD,∠ACE=∠DCE﹣∠ACD=90°﹣∠ACD,∴∠BCD+∠ACE=180°;(3)当∠BCD=120°或60°时,CD∥AB.如图②,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当∠B+∠BCD=180°时,CD∥AB,此时∠BCD=180°﹣∠B=180°﹣60°=120°;如图③,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当∠B=∠BCD=60°时,CD∥AB.【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定理并且能够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4.(春•海珠区期末)如图,已知AD∥BC,∠1=∠2,求证:∠3+∠4=180°.【思路点拨】欲证∠3+∠4=180°,需证BE∥DF,而由AD∥BC,易得∠1=∠3,又∠1=∠2,所以∠2=∠3,即可求证.【答案与解析】证明:∵AD∥BC,∴∠1=∠3,∵∠1=∠2,∴∠2=∠3,∴BE∥DF,∴∠3+∠4=180°.【总结升华】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灵活应用.举一反三:【变式1】(春•大名)如图:AD ∥BC ,∠DAC=60°,∠ACF=25°,∠EFC=145°,则直线EF 与BC 的位置关系是 .【答案】 解:平行. ∵AD ∥BC ,∴∠ACB=∠DAC=60°, ∵∠ACF=25°, ∴∠FCB=35°,∴∠EFC+∠FCB=145°+35°=180°, ∴EF ∥BC ,故答案为:平行.【变式2】已知:如图,∠ABC =∠ADC ,BF 、DE 分别平分∠ABC 与∠ADC ,且∠1=∠3. 求证:AB ∥DC.【答案】证明:∵∠ABC =∠ADC,∴11ABC ADC 22∠∠=(等式性质). 又∵BF 、DE 分别平分∠ABC 与∠ADC,∴∠1=ABC 21∠,∠2=ADC 21∠(角平分线的定义). ∴∠1=∠2 (等量代换).又∵∠1=∠3(已知), ∴∠2=∠3(等量代换).∴AB ∥D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类型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5.如图,P 是△ABC 内一点,请用量角器量出∠ABP.∠ACP.∠A 和∠BPC 的大小,再计算一下,∠ABP +∠ACP +∠A 是多少度?这三个角的和与∠BPC 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你能判断∠BPC 和∠A 的大小吗?【答案与解析】解:∠ABP +∠ACP +∠A =∠BPC ,∠BPC >∠A 。

证明:如下图,延长BP 到D , 则∠PDC =∠A +∠∠ABP ,∠PDC>∠A. 同理,∠BPC =∠PDC +∠ACP ,∠BPC>∠PDC. 所以∠BPC =∠ABP +∠ACP +∠A ,∠BPC >∠A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ABC 的两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易证∠P =90°-12∠A ;△ABC•两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Q,易证∠BQC =90°+12∠A ;那么△ABC 的内角平分线BM 与外角平分CM•的夹角 ∠M =_____∠A.MQPCBA【答案】12【变式2】如图,E 是BC 延长线上的点,∠1=∠2.求证:∠BAC >∠B.【答案】证明:∵∠2=∠B+∠DABCPD21EDC B A∴∠B=∠2-∠D又∵∠BAC=∠1+∠D ∠1=∠2∴∠BAC>∠B类型四、实际应用6.手工制作课上,老师先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那样,若折痕与一条边BC的夹角∠EFB=30°,你能说出∠EGF的度数吗?【思路点拨】长方形的对边是平行的,所以AD∥BC,可得∠DEF=∠EFG=30°,又因为折后重合部分相等,所以∠GEF=∠DEF=30°,所以∠DEG=2∠DEF=60°,又因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EGC=180°-∠DEG,问题可解.【答案与解析】解:因为AD∥BC(已知),所以∠DEF=∠EFG=3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GEF=∠DEF=30°(对折后重合部分相等),所以∠DEG=2∠DEF=60°.所以∠EGC=180°-∠DEG=180°-60°=12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总结升华】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平行线的性质.【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B.任何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C.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和为零D.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2.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3.(春•通川区期末)如图,如果∠1=∠2,DE∥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1)FG∥DC;(2)∠AED=∠ACB;(3)CD平分∠ACB;(4)∠1+∠B=90°;(5)∠BFG=∠BDC.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产生的八个角中,角平分线互相平行的两个角是( ). A .同位角 B .同旁内角 C .内错角 D. 同位角或内错角5.(•南湖区一模)如图,将△ABC 沿DE ,EF 翻折,顶点A ,B 均落在点O 处,且EA 与EB 重合于线段EO ,若∠CDO +∠CFO=98°,则∠C 的度数为( )A .40°B .41°C .42°D .43°6. 如图,已知∠A =∠C ,如果要判断AB ∥CD ,则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 A .∠ABD =∠CEF B .∠CED =∠ADB C .∠CDB =∠CEF D .∠ABD+∠CED =180°7.如图,1753DE //AB,CAE CAB,CDE ,∠=∠∠=65B ∠=,则∠AEB =( ). A .70 B .65 C .60 D .558. 把一张对面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EF 是折痕,若∠EFB =32°,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有( ).ABFE D CBCD E A BC 'D 'CDE FGA.32='∠EF C B. ∠AEC =148° C. ∠BGE =64° D. ∠BFD =116° 二、填空题9.(荆州二模)如图所示,AB ∥CD ,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若∠ECD =110°,则∠ABE 的度数为________.10.如图,l ∥m ,∠1=115°,∠2=95°,则∠3= .11.如图所示,AB ∥CD ,MN 交AB 、CD 于E 、F ,EG 和FG 分别是∠BEN 和∠MFD 的平分线,那么EG 与FG 的位置关系是 .12.(春•南陵县期中)如图,在△ABC 中,AD ⊥BC ,AE 平分∠BAC ,若∠1=30°,∠2=20°,则∠B= .13.(春•苏州)如图所示,∠A=10°,∠ABC=90°,∠ACB=∠DCE ,∠ADE=∠EDF ,∠CED=∠FEG .则∠F= .14. 我们已经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易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2×180°,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3×180•°,……”试猜想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度.15. 五角形的五个内角的和是________.16. 如图,下面四个条件:(1)AD AE =,(2)AC AB =,(3)OC OB =,(4)C B ∠=∠, 请你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如果 ,那么 .(只填序号即可)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Q ,BN ,CN ,DQ 分别是∠DAB ,∠ABC ,∠BCD , ∠CDA 的平分线,AQ 与BN 交于P ,CN 与DQ 交于M ,在不添加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试写出一个由上述条件推出的结论,并给出证明过程.(推理过程中用到“平行四边形”和“角平分线”这两个条件)18. 如图所示,已知∠1=50°,∠2=130°,∠4=50°,∠6=130°,试说明a ∥b ,b ∥c ,d ∥e ,a ∥c .19. 如图所示,已知AB ∥CD ,∠1=110°,∠2=125°,求∠x 的大小.20. (春•沛县期末)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C=90°. (1)∠ABC+∠ADC= ;(2)如图1,若DE 平分∠ABC 的外角,BF 平分∠ABC 的外角,请写出DE 与BF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DABC O(3)如图2,若BE、DE分别四等分∠ABC、∠ADC的外角(即∠CDE=∠CDN,∠CBE=∠CBM),试求∠E的度数.【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A;【解析】首先根据题意对各选项画出示意图,观察图形,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答案.3. 【答案】C;【解析】解:∵DE∥BC,∴∠DCB=∠1,∠AED=∠ACB,(2)正确;∵∠1=∠2,∴∠2=∠DCB,∴FG∥DC,(1)正确;∴∠BFG=∠BDC,(5)正确;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选:C.4. 【答案】D;【解析】三线八角中,角平分线互相平行的两角是同位角或内错角,互相垂直的两角是同旁内角.5. 【答案】B;【解析】解:如图,连接AO、BO.由题意EA=EB=EO,∴∠AOB=90°,∠OAB+∠OBA=90°,∵DO=DA,FO=FB,∴∠DAO=∠DOA,∠FOB=∠FBO,∴∠CDO=2∠DAO,∠CFO=2∠FBO,∵∠CDO+∠CFO=98°,∴2∠DAO+2∠FBO=98°,∴∠DAO+∠FBO=49°,∴∠CAB+∠CBA=∠DAO+∠OAB+∠OBA+∠FBO=139°,∴∠C=180°﹣(∠CAB+∠CBA)=180°﹣139°=41°,故选B.6. 【答案】B;7. 【答案】B;【解析】1175=2533CAE CAB,∠=∠=⨯∠EAB=75°-25°=50°.8.【答案】B;【解析】选项B中,∠AEC=180°-32°×2=116°,所以选项B错误.二、填空题9. 【答案】70°;【解析】因AB∥CD,所以∠ABC=∠ECD=110°,所以∠ABE=180°-110°=70°.10.【答案】150°;【解析】∠1+∠2+∠3=360°,所以∠3=360°-(115°+95°)=150°.11.【答案】垂直;【解析】解:EG⊥FG,理由如下:∵AB∥CD,∴∠BEN+∠MFD=180°.∵EG和FG分别是∠BEN和∠MFD的平分线,∴∠GEN+∠GFM=12(∠BEN+∠MFD)=12×180°=90°.∴∠EGF=180°-∠GEN-∠GFM=90°.∴EG⊥FG.12.【答案】50°;【解析】∵AE平分∠BAC,∴∠1=∠EAD+∠2,∴∠EAD=∠1﹣∠2=30°﹣20°=10°,Rt△ABD中,∠B=90°﹣∠BAD=90°﹣30°﹣10°=50°.13.【答案】70°;14.【答案】1440°;【解析】十边形的内角和:(10-2)×180°=1440°,由此得n边形的内角和:(n-2)×180°.15.【答案】180°;【解析】如下图,∠A+∠C=∠2,∠B+∠D=∠1,而∠1+∠2+∠E=180°,从而得答案.16.【答案】(2)(4),(1);(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合理即可)【解析】通过证明全等可得答案.三、解答题17.【解析】解:四边形PQMN为长方形.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BCD=180°,又BN、CN分别平分∠ABC和∠BCD,∴∠N=90°,同理∠CMD=∠Q=∠APB=90°,又∵∠CMD=∠NMQ,∠APB=∠NPQ,∴四边形PQMN为长方形.18.【解析】解:因为∠1=50°,∠2=130°(已知),所以∠1+∠2=180°.所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3=∠1=5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因为∠4=50°(已知),所以∠3=∠4(等量代换).所以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因为∠5+∠6=180°(平角定义),∠6=130°(已知),所以∠5=50°(等式的性质).所以∠4=∠5(等量代换).所以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因为a∥b,b∥c(已知),所以a∥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19.【解析】解:过E点作EF∥AB,则∠3=180°-∠1=70°.因为EF∥AB,AB∥CD,所以EF∥CD.所以∠4=180°-∠2=55°.所以∠x=180°-∠3-∠4=55°.20.【解析】(1)解:∵∠A=∠C=90°,∴∠ABC+∠ADC=360°﹣90°×2=180°;故答案为:180°;(2)解:延长DE交BF于G,∵DE平分∠ADC,BF平分∠CBM,∴∠CDE=∠ADC,∠CBF=∠CBM,又∵∠CBM=180°﹣∠ABC=180°﹣(180°﹣∠ADC)=∠ADC,∴∠CDE=∠CBF,又∵∠BED=∠CDE+∠C=∠CBF+∠BGE,∴∠BGE=∠C=90°,∴DG⊥BF,即DE⊥BF;(3)解:由(1)得:∠CDN+∠CBM=180°,∵BE、DE分别四等分∠ABC、∠ADC的外角,∴∠CDE+∠CBE=×180°45°,延长DC交BE于H,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BHD=∠CDE+∠E,∠BCD=∠BHD+∠CBE,∴∠BCD=∠CBE+∠CDE+∠E,∴∠E=90°﹣45°=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