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高中示范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综合检测试卷 含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4 —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化学 2015.1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全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SO 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B .食物腐败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C .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D .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2.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B .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C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D .蔗糖水解产物仅有葡萄糖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氮气的电子式: B.羟基的电子式: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铀(U)原子的核素符号: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①NaOH 、②CH 3COOH 、③NH 3、④NaHCO 3、⑤Cl 2,不能..溶解CaCO 3的是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④ D .②⑤ 5.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铁比纯铁容易生锈B .钢铁的腐蚀生成疏松氧化膜,不能保护内层金属C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 4OH -D .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6.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铝热法冶炼难熔金属 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 2O 3制备Al C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7.化学与社会密不可分,利用化学反应可实现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播撒碳酸钙粉末可治理被酸雨污染的湖泊19UB .火力发电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 .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可消除体内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D .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酸中毒,可静脉注射NaHCO 3溶液解毒 8.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 甲烷含有的电子数为N AB .1 L 0.1 mol/L Na 2CO 3溶液中含有的CO 3 数目为0.1 N AC .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 数为0.2 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CO 和CO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5N A9.已知34Se 、35Br 位于同一周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还原性:Cl ->Br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2S >H 2SeC .原子半径:Cl >Br >SeD .酸性:H 2SeO 4>HBrO 4>HClO 410.芥子醇是合成工程纤维的单体,结构简式如图。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5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化学2016.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醛可作食品防腐剂B.氢氧化铝可作抗酸药C.氯化钠可作食品调味剂D.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丙烯的实验式C3H6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CO2的电子式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符号1817Cl3.酸雨形成的示意图如右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B.酸雨会使土壤、湖泊酸化C.酸雨形成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防治酸雨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B.苯酚可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水解可以制取高级脂肪酸D.鸡蛋清遇醋酸铅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较强,发生析氢6.白屈菜有止痛、止咳等功效,从其中提取的白屈菜酸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白屈菜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是C 7H 4O 6 B .能发生加成反应 C .能发生水解反应D .能发生缩聚反应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钠放入水中 Na +H 2O =Na ++OH -+H 2↑B .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 -+2H 2O 2OH -+H 2↑+Cl 2↑C .实验室用氯化铝溶液和氨水制氢氧化铝 Al 3++3OH -=Al(OH)3↓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 3-+OH -=CO 32-+H 2O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中 Mg 2+、Al 3+、SO 42-、CO 32-B .pH=1的溶液中 NH 4+、Ba 2+、HCO 3-、NO 3-C -H +、K +、Br -、I -D 的溶液中 Na +、K +、CH 3COO -、SO 42-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酚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B .醛能发生银镜反应C .多肽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D .烯烃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10.将0.2 mol·L -1的KI 溶液和0.05 mol·L -1 Fe 2(SO 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 3++2I -2Fe 2++I 2”的是A .①和②B .②和④C .③和④D .①和③ 11.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北京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北京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高三化学期中检测试题 2015年11月班级 姓名 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SO 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B .食物腐败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C .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D .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BCD .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铀(U)原子的核素符号: 3.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r 2O 72- → CrO 42-B .HNO 3 → NO 2C .SiO 2 → SiD .CH 3CH 2OH → CH 3CHO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保护膜:2Fe + 6H 2O(g)=== 2Fe(OH)3 + 3H 2 B .向新制的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 + 2H +=== Fe2++ 2H 2OC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 2 + 2OH -=== SiO 3 2-+ H 2O 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 3++3OH -=== Al(OH)3↓ 5.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Cl >HI B.原子半径:Na >K C.元素的最高正价:S >Si D.氧化性: Br 2<Cl 26.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酸性:H 2SO 4>H 3PO 4B .非金属性:Cl >Br14692 U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7.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相关结论的是A. 将铜与浓硫酸共热,产生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酸性B. 将金属钠投入冷水中,钠熔为小球,说明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且钠的熔点低C.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D. 向Al(OH)3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或盐酸,沉淀均消失,说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8.常温时,在pH=13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Na+、SiO32-、NO3-、CO32- B.K+、Cl-、MnO4-、SO42-C.Na+、NO3-、SO42-、HCO3- D.Na+、SO42-、NH4+、Cl-9.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OH-中含有9N A个电子B.28 g的CO气体中含有N A个氧原子C.1 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含有N A个Al3+D.常温常压下11.2 L的甲烷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10.已知34Se、35Br位于同一周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还原性:Cl->Br-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2SeC.原子半径:Cl>Br>Se D.酸性:H2SeO4>HBrO4>HClO411.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NO2通入FeSO4溶液中B.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C.CO2通入NaSiO3溶液中D.SO2通入CaCl2溶液中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气体是SO2B.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Cl-C.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有SO42-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并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有NH4+1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氮元素均被氧化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14.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北京市西城区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5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醛可作食品防腐剂B.氢氧化铝可作抗酸药C.氯化钠可作食品调味剂D.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丙烯的实验式 C3H6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CO2的电子式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符号1817Cl3.酸雨形成的示意图如右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B.酸雨会使土壤、湖泊酸化C.酸雨形成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防治酸雨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B.苯酚可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水解可以制取高级脂肪酸D.鸡蛋清遇醋酸铅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6图。

下列有关白屈菜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是C 7H 4O 6 B .能发生加成反应C .能发生水解反应D .能发生缩聚反应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钠放入水中 Na+H2O=Na++OH-+H2↑B.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2O 2OH-+H2↑+Cl2↑C.实验室用氯化铝溶液和氨水制氢氧化铝 Al3++3OH-=Al(OH)3↓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3-+OH-=CO32-+H2O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 Mg2+、Al3+、SO42-、CO32-B.pH=1的溶液中 NH4+、Ba2+、HCO3-、NO3-CH+、K+、Br-、I-D.在的溶液中 Na+、K+、CH3COO-、SO42-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酚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B.醛能发生银镜反应C.多肽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D.烯烃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10.将 mol ·L -1的KI 溶液和 mol ·L -1Fe 2(SO 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 3++2I -2Fe 2++I 2”的是A .①和②B .②和④C .③和④D .①和③11.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WORD 格式专业资料整理反响Ⅰ: 2Cu 2S(s)+3O 2(g)=2Cu 2O(s)+2SO 2(g)-1H = -768.2 kJ mol ·反响 II : 2Cu 2O(s)+Cu 2S(s)=6Cu(s)+SO 2(g)-1H = +116.0 kJ mol ·①在反响Ⅱ 中 ,每生成1 mol SO 2转移电子 ________mol 。

②反响 Cu 2S(s)+O 2(g) =2Cu(s)+SO 2(g)的H =________ kJ mol ·-1。

③理论上 m 1:m 2=________ 。

( 2〕炼铜的副产品 SO 2多用于制硫酸和石膏等化学产品。

① 制硫酸中重要的一步反响是2SO 2(g)+O 2 (g)2SO 3(g)H = -196 kJ ·mol -1。

右图表示将 2.0 mol SO 2和 1.0 mol O 2置于 1 L 密 闭容器中,当其他条件一定时,SO 2(g) 的平衡转化率α随 X 的变化关系, X 〔 X 1、 X 2〕代表压强或温 度。

X 代表的物理量是 ________。

A 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 K=________ 。

② 以下列图表示的是生产石膏的简单流程,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向CaCO 3悬浊液中 通入 SO 2发生反响的原因 ________。

〔 3 〕 工业硫酸中往往含有一定量SO 2,测定过程如下:取 m g 工业硫酸配成 100 mL溶液,取出 20.00 mL 溶液,参加1 mL 指示剂,用 c mol ·L -1I 2标准溶液滴定,消耗的 I 2标准溶液 V mL ,工业硫酸中含有 SO 2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__。

21.〔 14 分〕硝酸是氧化性酸,其本质是NO 3-有氧化性,某课外实验小组进展了以下有关NO 3-氧化性的探究〔实验均在通风橱中完成〕。

实验装置编号 溶液 X实验现象实验Ⅰ6 mol ·L -1稀硝酸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铜片外表 产生无色气体, 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2 页(共33页)北京市西城区2015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化学 2016.1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A 卷【必修 模块1】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Na 23 S 32 Cl35.5 K 39 Ca40说明: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4页选择题答题表中。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 10小题,每小题2分;11 ~ 20小题,每小题3分)1.环保意识是重要的公民意识。

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监测指标的是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 3 页(共33页)A.生铁B.青铜C.不锈钢D.金属铝6.从化学试剂商店买来的无水乙醇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 CD7.下列关于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其沿着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8.下列关于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B.溶液未冷却即注入容量瓶中C.容量瓶可长期存放溶液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 4 页(共33页)D.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H3常用作制冷剂B.Fe3O4常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C.Na2SiO3常用作制木材防火剂D.NaHCO3常用作面粉发泡剂10.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Na2O2 + 2H2O === 2Na+ + 2OH-+H2↑B.2O22− + 4H+=== 4OH-+ O2↑C.Na2O2 + 2H2O === 2Na+ + 2OH-+O2↑D.2Na2O2 + 2H2O === 4Na+ + 4OH-+ O2↑1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如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 5 页(共33页)A.呼吸作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碳循环具有全球性C.含碳化合物可相互转化D.碳元素均被氧化1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 g H2所含原子数目为N AB.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 N AC.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 AD.1 mol/L NaOH溶液中Na+的数目为N A13.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 6 页(共33页)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C.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D.氢氟酸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备NH3B.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C.工业上用SO2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D.保存金属钠的仓库着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15.下列除去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Cl2B.Fe2O3固体(Al2O3):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C.CO气体(CO2):通过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 7 页(共33页)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8 页(共33页) D .Cl 2气体(HCl ):通过饱和NaCl 溶液洗气后干燥16.在某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a +、Mg 2+、SO 42-、HCO 3-B .Na +、Ba 2+、Cl -、SO 42-C .Cu 2+、Ca 2+、Cl -、NO 3-D .Fe 3+、K +、NO 3-、OH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单质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 6H + ===2Fe 3+ + 3H 2↑B .二氧化硅溶于NaOH 溶液:SiO 2 + 2OH−=== SiO 32− + H 2O C .单质钠放入水中,产生气体:Na + H 2O=== Na + + OH − + H 2↑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 +4NH 3•H 2O === AlO 2− + 4NH 4+ + 2H 2O18.从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19B.向Na2SiO3明显现象C.一段时间后②中有胶冻状物质生成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 9 页(共33页)D.该实验能证明酸性强弱的顺序是:硫酸>碳酸>硅酸20.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选择题答题表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 10 页(共33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21.(3分)将下列待分离的物质与相应的分离方法用直线连接起来。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

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重点高中校高二(上)化学寒假作业(2)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B.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C.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D.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H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2.已知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O2(g)=CO(g)△H1=﹣110.5kJ•mol ﹣1 C(s)+O2(g)=CO2(g),△H 2=﹣393.5kJ/mol 则C(s)+CO2(g)=2CO(g)的△H为()A.283.kJ•mol﹣1B.172.5 kJ•mol﹣1C.﹣172.5 kJ•mol﹣1D.﹣504 kJ•mol﹣13.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 ﹣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A.﹣44.2 kJ•mol﹣1B.+44.2 kJ•mol﹣1C.﹣330 kJ•mol﹣1D.+330 kJ•mol﹣14.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 ﹣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5.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6.已知反应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HCl(g)=H2(g)+Cl2(g)的△H为()A.+184.6 kJ•mol﹣1B.﹣92.3 kJ•mol﹣1C.﹣369.2 kJ•mol﹣1D.+92.3 kJ•mol﹣17.已知298K、101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H=﹣2834.9kJ•mol﹣1②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B.O3比O2稳定,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C.O2比O3稳定,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D.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8.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又知:H2O (l )═H2O(g)△H=+44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B2H6(g)+O2(g)═B2O3(g)+H2O (g)△H=﹣677.7 kJ•mol﹣1 B.B2H6(g)+3O2(g)═B2O3(s)+3H2O (g)△H=﹣2165 kJ•mol﹣1C.B2H6(g)+3O2(g)═B2O3(s)+3H2O (g)△H=﹣2033 k J•mol﹣1D.B2H6(g)+3O2(g)═B2O3(s)+3H2O(l)△H=﹣2033 kJ•mol﹣19.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C.△H1<△H2<△H3D.△H1>△H3>△H210.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2)C(s)+O2(g)═CO2(g)△H2=﹣393.5kJ/mol;(3)H2(g)+O2(g)═H2O(l)△H3=﹣285.8kJ/mol.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H为()A.﹣488.3 kJ/mol B.﹣244.15 kJ/molC.+488.3 kJ/mol D.+244.15 kJ/mol二、填空题11.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12.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I: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途径II:C3H8(g)═C3H6(g)+H2(g)△H=+b kJ•mol﹣1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2H2(g)+O2(g)═2H2O(l)△H=﹣d kJ•mol﹣1(abcd均为正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I放出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2)由于C3H8(g)═C3H6(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3)b 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1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1(2)C(s)+O2(g)═CO2(g)△H2=﹣393.5kJ•mol﹣1(3)H2(g)+O2(g)═H2O(l)△H3=﹣285.8kJ•mol﹣1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2H2(g)+O2(g)═CH3COOH(l)△H=.14.已知:2Al (s)+O2(g)═Al2O3(s)△H=﹣1 644.3kJ•mol﹣12Fe (s)+O2(g)═Fe2O3(s)△H=﹣815.88kJ•mol﹣1试写出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重点高中校高二(上)化学寒假作业(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B.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C.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D.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H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A、根据盖斯定律的含义判断.B、反应物的总能量与产物的总能量决定反应热效应.C、如果一反应能由数个其它反应的代数和表示时,其反应热亦等于数个相对应方程式反应热的代数和.D、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有关.【解答】解:A、盖斯定律指若是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总和与这个反应一次发生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故A正确;B、反应物的总能量与产物的总能量决定反应热效应,所以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故B正确.C、有些反应很慢,有的反应有副反应,其反应热通过实验测定有困难,可以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出来,故C正确.D、方程式按一定系数比加和时其反应热也按该系数比加和,故D错误.故选:D2.已知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O2(g)=CO(g)△H1=﹣110.5kJ•mol ﹣1 C(s)+O2(g)=CO2(g),△H 2=﹣393.5kJ/mol 则C(s)+CO2(g)=2CO(g)的△H为()A.283.kJ•mol﹣1B.172.5 kJ•mol﹣1C.﹣172.5 kJ•mol﹣1D.﹣504 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将(1)×2﹣(2),可得C(s)+CO2(g)═2CO (g),反应热随之相加减,可求得反应热.【解答】解:已知:(1)C(s)+O2(g)═CO(g)△H1=﹣110.5kJ•mol﹣1(2)C(s)+O2(g)═CO2(g)△H2=﹣393.5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1)×2﹣(2),可得C(s)+CO2(g)═2CO(g),则:△H=﹣110.5kJ•mol﹣1×2+393.5kJ/mol=172.5 KJ/mol.故选B.3.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 ﹣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A.﹣44.2 kJ•mol﹣1B.+44.2 kJ•mol﹣1C.﹣330 kJ•mo l﹣1D.+330 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由燃烧热的概念写出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计算.【解答】解: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411.0kJ/mol和﹣1366.8kJ/mol,则有:①H2(g)+O2(g)=H2O(l)△H=﹣285.8kJ/mol;②C2H4(g)+3O2(g)=2H2O(l)+2CO2(g)△H=﹣1411.0kJ/mol;③C2H5OH(l)+3O2(g)=3H2O(l)+2CO2(g)△H=﹣1366.8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②﹣③可得: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故选A.4.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分析】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判断.注意每摩尔P4中含有6molP﹣P键.【解答】解:各化学键键能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 ﹣1、O=O d kJ•mol﹣1.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反应P4+5O2=P4O10的反应热△H=6akJ•mol﹣1+5dkJ•mol﹣1﹣(4ckJ•mol﹣1+12bkJ•mol﹣1)=(6a+5d﹣4c﹣12b)kJ•mol﹣1,故选:A.5.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分析】先根据图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则A、因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故A正确;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错误;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1 mol 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于1.9 kJ,故D错误;故选A.6.已知反应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HCl(g)=H2(g)+Cl2(g)的△H为()A.+184.6 kJ•mol﹣1B.﹣92.3 kJ•mol﹣1C.﹣369.2 kJ•mol﹣1D.+92.3 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明确写出反应的计量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则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故反应热亦不同;反应方向改变,焓变数值符号改变.【解答】解: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H=﹣184.6kJ•mol﹣1,改变方向,焓变变为正值,系数除以2,焓变也除以2,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HCl(g)=H2(g)+Cl2(g)△H=+92.3kJ•mol﹣1,故选D.7.已知298K、101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H=﹣2834.9kJ•mol﹣1②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B.O3比O2稳定,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C.O2比O3稳定,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D.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反应热和焓变.【分析】依据题目中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的应用合并得到氧气转化为臭氧的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物质能量守恒,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分析解答;【解答】解:已知25℃、101kpa条件下:(1)4AI(s)+302(g)═2A1203(s);△H=﹣2834.9kJ•mol﹣1(2)4A1(s)+203(g)═2Al2O3(s);△H=﹣3119.1KJ•mol﹣1根据盖斯定律(1)﹣(2)得到:302(g)═203(g)△H=﹣2834.9kJ•mol﹣1﹣(﹣3119.1KJ•mol﹣1)=284.1KJ/mol,A、氧气转化为臭氧是吸热反应,3mol氧气生成2mol臭氧吸收的热量284.2kJ,故A错误;B、等质量的O2比O3的能量低,所以O2比O3稳定,故B错误;C、由O2变为O3的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8.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又知:H2O (l )═H2O(g)△H=+44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B2H6(g)+O2(g)═B2O3(g)+H2O (g)△H=﹣677.7 kJ•mol﹣1B.B2H6(g)+3O2(g)═B2O3(s)+3H2O (g)△H=﹣2165 kJ•mol﹣1C.B2H6(g)+3O2(g)═B2O3(s)+3H2O (g)△H=﹣2033 kJ•mol﹣1D.B2H6(g)+3O2(g)═B2O3(s)+3H2O(l)△H=﹣2033 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则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又知:H2O (l )═H2O(g)△H=+44kJ•mol﹣1,则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较少,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则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又知H2O(l)→H2O(g);△H=+44kJ/moL,则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g)△H=(﹣2165kJ/mol)+3×(+44kJ•mol﹣1)=﹣2033kJ/mol,故选C.9.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C.△H1<△H2<△H3D.△H1>△H3>△H2【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来解答.【解答】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十OH﹣(aq)=H2O;△H=一57.3kJ/mol,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H2SO4;③稀硝酸,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②>③>①,所以△H1>△H3>△H2,故选D.10.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2)C(s)+O2(g)═CO2(g)△H2=﹣393.5kJ/mol;(3)H2(g)+O2(g)═H2O(l)△H3=﹣285.8kJ/mol.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H为()A.﹣488.3 kJ/mol B.﹣244.15 kJ/molC.+488.3 kJ/mol D.+244.15 kJ/mol【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将(2)×2+(3)×2﹣(1),可得2C(s)+2H2(g)+O2(g)═CH3COOH(l),反应热随之相加减,可求得反应热.【解答】解:已知:(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2)C(s)+O2(g)═CO2(g)△H2=﹣393.5kJ/mol(3)H2(g)+O2(g)═H2O(l)△H3=﹣285.8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2)×2+(3)×2﹣(1),可得2C(s)+2H2(g)+O2(g)═CH3COOH(l),则:△H=2×(﹣393.5kJ/mol)+2×(﹣285.8kJ/mol)﹣(﹣870.3kJ/mol)=﹣488.3KJ/mol,故选A.二、填空题11.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O (g)+FeO(s)=Fe(s)+CO2(g)△H=﹣218.0kJ/mol.【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将三个化学方程式进行处理.【解答】解: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 ①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 ②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 ③①×3﹣②﹣③×2得6CO(g)+6FeO(s)=6Fe(s)+6CO2(g)△H=(﹣24.8kJ/mol)×3﹣(﹣47.2kJ/mol)﹣(+640.5kJ/mol)×2=﹣1308.0kJ/mol,即CO(g)+FeO(s)=Fe(s)+CO2(g)△H=﹣218.0kJ/mol故答案为:CO(g)+FeO(s)=Fe(s)+CO2(g)△H=﹣218.0kJ/mol.12.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I: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途径II:C3H8(g)═C3H6(g)+H2(g)△H=+b kJ•mol﹣1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2H2(g)+O2(g)═2H2O(l)△H=﹣d kJ•mol﹣1(abcd均为正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I放出的热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2)由于C3H8(g)═C3H6(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加热(3)b 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b=﹣a+(c+d).【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来判断两种途径放热之间的关系;(2)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需要吸收能量,所以反应条件为加热;(3)根据盖斯定律来判断各步反应之间的关系.【解答】解:(1)根据盖斯定律,煤作为燃料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两步完成,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值是一定的,所以两途径的焓变值一样,放出的热量一样,故答案为:等于;(2)由于C3H8(g)═C3H6(g)+H2(g)的反应中△H>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需要吸收能量,反应条件是加热,故答案为:小于;吸收;加热;(3)途径I:①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途径II:②C3H8(g)═C3H6(g)+H2(g)△H=+b kJ•mol﹣1③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④2H2(g)+O2(g)═2H2O(l)△H=﹣d kJ•mol﹣1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反应④×,所以﹣a=b+(﹣c﹣d),所以b=﹣a+(c+d),故答案为:b=﹣a+(c+d).1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1(2)C(s)+O2(g)═CO2(g)△H2=﹣393.5kJ•mol﹣1(3)H2(g)+O2(g)═H2O(l)△H3=﹣285.8kJ•mol﹣1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2H2(g)+O2(g)═CH3COOH(l)△H=﹣488.3 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利用已知反应,据盖斯定律解答.【解答】解:已知(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1(2)C(s)+O2(g)═CO2(g)△H=﹣393.5kJ•mol﹣1(3)H2(g)+O2(g)═H2O(l)△H=﹣285.8kJ•mol﹣1据盖斯定律,(2)×2+(3)×2﹣(1)得:2C(s)+2H2(g)+O2(g)═CH3COOH(l)△H=﹣488KJ/mol,故答案为:﹣488.3 kJ•mol﹣1.14.已知:2Al (s)+O2(g)═Al2O3(s)△H=﹣1 644.3kJ•mol﹣12Fe (s)+O2(g)═Fe2O3(s)△H=﹣815.88kJ•mol﹣1试写出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Al(s)+Fe2O3(s)═Al2O3(s)+2Fe(s)△H=﹣828.42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利用盖斯定律,将已知的化学反应相减可得铝热反应,则反应热等于两个反应的反应热之差,然后可以得出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铝热反应的反应物是铝粉与氧化铁粉末,生成物是铁和氧化铝,2Al (s)+O2(g)═Al2O3(s)△H=﹣1 644.3kJ•mol﹣1①2Fe (s)+O2(g)═Fe2O3(s)△H=﹣815.88kJ•mol﹣1②方程式①﹣②得2Al (s)+Fe2O3(s)=Al2O3(s)+2Fe (s)△H=△H(①)﹣△H(②)=﹣1 644.3kJ•mol﹣1﹣(﹣815.88kJ•mol﹣1)=﹣828.42 kJ mol﹣1,故答案为:2Al (s)+Fe2O3(s)═Al2O3(s)+2Fe (s)△H=﹣828.42 kJ•mol﹣1.2017年1月21日。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化学试卷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B.混合物中元素一定呈化合态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2H4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N2D.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O2和N2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金属钠加入水中:Na+H2O=Na++OH﹣+H2↑B.碳酸氢钙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C.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Ba2++2OH﹣+2H++SO42﹣=BaSO4↓+2H2OD.亚硫酸钠和足量的稀硝酸混合:SO32﹣+2H+=SO2↑+H2O4.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 bY+cZ,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数:a>b+c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v正增大,v逆减小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D.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增大5.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判断四种微粒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CCl4层呈紫色;②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③向KMnO4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振荡后紫色褪去.A.I2>Cl2>Fe3+>MnO4﹣B.MnO4﹣>Cl2>Fe3+>I2C.Cl2>I2>Fe3+>MnO4﹣D.Fe3+>MnO4﹣>Cl2>I26.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将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10% B.15% C.20% D.25%7.燃料电池是燃料跟O2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B.负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不变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8.实验测得在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碱pH≠13,0.1mol•L﹣1的某一元酸=1012溶液中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A﹣]>[B+]>[H+]>[OH﹣] B.[B+]>[A﹣]>[H+]>[OH﹣] C.[B+]>[A﹣]>[OH﹣]=[H+] D.[A﹣]>[B+]>[OH﹣]>[H+]二、解答题9.A、B、C、D分别是硝酸钡、氨水、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请写出:化学式A ,B ,C ,D ,X .无色气体Y的电子式.X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0.宇航员佩戴头盔的盔壳由聚碳酸酯制成,具有隔音、隔热、防碰撞、减震性好、质量小等特点.已知:苯酚分子中与酚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有很好的反应活性,易跟某些含羰基的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新的有机物和水.苯酚还能发生如下反应生成有机酸酯:如图是合成聚碳酸酯的过程:请写出:X的结构简式.在一定条件下X与反应合成聚碳酸酯的化学方程式.X和浓溴水反应时,1mol X最多能消耗Br2mol.与乙酸苯酚酯分子式相同,分子中含有苯环且属于酯的其它可能的结构简式.11.某学生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粗略测定锌的摩尔质量.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进行此试验时,必须保证气密性良好,如何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含的几个步骤:a.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b.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c.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个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进行该操作的目的是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氢气体积是VmL,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锌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M= .12.密闭容器中有CO和空气的混合气体14L,用电火花引燃,经充分反应后总体积为V L.若CO和O2恰好反应,计算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若反应后总体积数V=13时,则原混合气体可能的组成为.第一种情况:V:V= ;第二种情况:V:V= ;第三种情况:V:V= .反应后总体积数V的取值范围是.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B.混合物中元素一定呈化合态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化合物根据组成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B、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混合在一起即成为混合物;C、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解答】解:A.某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故A正确;B.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元素不一定呈化合态,故B错误;C.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联系,难度不大,但概念间的联系是学习的难点,属于易错题.2.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2H4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N2D.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O2和N2【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根据N=nN A可知,气体分子数目不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A.根据n=判断;B.根据m=ρV,n=判断;C.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D.根据n=判断.【解答】解:A.二者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由n=可知,质量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等,故A不选;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质量相同,二者摩尔质量相同,则由n=可知,质量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等,故B不选;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N2,物质的量相同,则分子数相同,故C不选;D.相同质量的O2和N2,二者摩尔质量分别为32g/mol、28g/mol,则物质的量不同,分子数不同,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利用pV=nRT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来解答.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金属钠加入水中:Na+H2O=Na++OH﹣+H2↑B.碳酸氢钙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C.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Ba2++2OH﹣+2H++SO42﹣=BaSO4↓+2H2OD.亚硫酸钠和足量的稀硝酸混合:SO32﹣+2H+=SO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原子个数不守恒;B.碳酸氢钙溶液跟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C.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D.硝酸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根离子.【解答】解:A.金属钠加入水中,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B.碳酸氢钙溶液跟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Ca2++2HCO3﹣+2OH﹣=CO32﹣+H2O+CaCO3↓,故B错误;C.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离子方程式: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正确;D.酸性条件下,亚硫酸钠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SO32﹣+2H++2NO3﹣=3SO42﹣+2NO↑+H2O,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反应的实质是解题关键,亚硫酸盐能被硝酸根离子氧化,题目难度不大.4.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 bY+cZ,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数:a>b+c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v正增大,v逆减小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D.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由a<b+c,结合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该题.【解答】解:A.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由a<b+c,故A错误;B.压缩容器的容积,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故C正确;D.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浓度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进而判断化学计量数关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5.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判断四种微粒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CCl4层呈紫色;②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③向KMnO4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振荡后紫色褪去.A.I2>Cl2>Fe3+>MnO4﹣B.MnO4﹣>Cl2>Fe3+>I2C.Cl2>I2>Fe3+>MnO4﹣D.Fe3+>MnO4﹣>Cl2>I2【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根据化合价判断反应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然后判断.【解答】解:①FeCl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加CCl4振荡,CCl4层呈紫色,发生了反应FeCl3+2KI=2FeCl2+I2,氧化剂Fe3+的氧化性大于I2;②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和氯离子,反应为2Fe2++Cl2=2Fe3++2Cl﹣;反应中氧化剂Cl2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Fe3+;③KMnO4溶液中滴加盐酸.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高锰酸钾氧化氯离子为氯气,本身被还原为锰离子;反应中氧化剂KMnO4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Cl2;综上所述氧化性强弱为MnO﹣4>Cl2>Fe3+>I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应用,掌握基础,概念判断和产物分析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6.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将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10% B.15% C.20% D.25%【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甲、乙溶液均未明确是否为饱和溶液,因此,不能使用蒸发35.0g与45.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直接进行计算;而把蒸发45.0g水分开来看,先蒸发水至35.0g时所剩余溶液为饱和溶液,即对饱和溶液蒸发45.0g﹣35.0g=10.0g水时会析出KCl晶体10.0g﹣5.0g=5.0g;以此计算10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解答】解:可以认为蒸发掉45 g H2O是在蒸发掉 35 g H2O的基础上完成的,也就是说,在1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5g,从而得出在此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0g.这样100 g溶液中所含的氯化钾的质量为+5g=25g,质量分数为×100%=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比较甲乙两溶液的关系,得出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解答该题的关键.7.燃料电池是燃料跟O2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B.负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不变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则甲烷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为CH4+2O2+2OH﹣═2CO32﹣+3H2O,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甲烷为原电池的负极,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气为原电池的正极,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甲醇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故A错误;B.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甲醇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故B正确;C.甲烷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为CH4+2O2+2OH﹣═2CO32﹣+3H2O,则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减小,故C错误;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反应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8.实验测得在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碱pH≠13,0.1mol•L﹣1的某一元酸=1012溶液中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A﹣]>[B+]>[H+]>[OH﹣] B.[B+]>[A﹣]>[H+]>[OH﹣] C.[B+]>[A﹣]>[OH﹣]=[H+] D.[A﹣]>[B+]>[OH﹣]>[H+]【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由0.1mol/L某一元碱溶液的pH值不等于13,若为强碱其溶液的pH=13,说明BOH为弱碱;0.1mol/L某一元酸溶液的=1012,即:=1012,解得:c=0.1mol/L,则HA为强酸,则两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BA,因B+部分水解,则c>c,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则c>c,再由水解的程度很弱,则c>c,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c>c,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由0.1mol/L某一元碱溶液的pH值不等于13,若为强碱其溶液的pH=13,说明BOH为弱碱,0.1mol/L某一元酸溶液的=1012,即:=1012,解得:c=0.1mol/L,则HA为强酸,则两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BA,因B+部分水解,则c>c,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则c>c,再由水解的程度很弱,则c>c,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c>c,所以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明确酸、碱的强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然后利用盐类水解的知识即可解答,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盐的水解原理的含义及应用方法.二、解答题9.A、B、C、D分别是硝酸钡、氨水、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请写出:化学式A NaOH ,B NH3•H2O ,C NaHCO3,D Ba2,X Al23.无色气体Y的电子式.X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HCO3﹣=Al3↓+3CO2↑.【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无机推断;抽象问题具体化思想;演绎推理法;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B、C、D分别是硝酸钡、氨水、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四种溶液中的一种,根据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及反应现象推断,物质X与这四种物质分别混合均能生成白色沉淀,且X中加适量A生成沉淀,再加A得无色溶液,所以可推知A为NaOH,X为铝盐,所以A、B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铝,X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则X为Al23,硫酸铝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和沉淀氢氧化铝,所以C为NaHCO3,Y为CO2,则B为NH3•H2O,D为Ba2,据此答题.【解答】解:A、B、C、D分别是硝酸钡、氨水、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四种溶液中的一种,根据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及反应现象推断,物质X与这四种物质分别混合均能生成白色沉淀,且X 中加适量A生成沉淀,再加A得无色溶液,所以可推知A为NaOH,X为铝盐,所以A、B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铝,X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则X为Al23,硫酸铝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和沉淀氢氧化铝,所以C为NaHCO3,Y为CO2,则B为NH3•H2O,D为Ba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NaOH,B为NH3•H2O,C为NaHCO3,D为Ba2,X为Al23,故答案为:NaOH;NH3•H2O;NaHCO3;Ba2;Al23;Y为CO2,Y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X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3↓+3CO2↑,故答案为:Al3++3HCO3﹣=Al3↓+3CO2↑.【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注意铝盐的性质的灵活运用,难度中等,答题时注意化学用语规范表达.10.宇航员佩戴头盔的盔壳由聚碳酸酯制成,具有隔音、隔热、防碰撞、减震性好、质量小等特点.已知:苯酚分子中与酚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有很好的反应活性,易跟某些含羰基的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新的有机物和水.苯酚还能发生如下反应生成有机酸酯:如图是合成聚碳酸酯的过程:请写出:X的结构简式.在一定条件下X与反应合成聚碳酸酯的化学方程式.X和浓溴水反应时,1mol X最多能消耗Br2 4 mol.与乙酸苯酚酯分子式相同,分子中含有苯环且属于酯的其它可能的结构简式.【考点】有机物的合成.【专题】有机推断;结构决定性质思想;演绎推理法;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根据题给信息及合成流程可知,X和ClCO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则X结构简式为:,苯环上酚羟基相邻或相对H原子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和ClCOC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据此解答;与乙酸苯酯互为同分异构体,根据条件:分子中含有苯环且属于酯,可写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属于酯的其它可能的结构简式.【解答】解:根据图2中的各物质转化关系,结合聚碳酸酯的结构和图1中的反应原理可知,苯酚和丙酮发生缩聚反应生成X,所以X为,故答案为:;在一定条件下与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苯环上酚羟基相邻或相对H原子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所以1molX和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molBr2,故答案为:4;与乙酸苯酯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苯环且属于酯,这样的A的结构简式有,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难度不大,熟练运用官能团的性质和充分运用题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1.某学生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粗略测定锌的摩尔质量.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进行此试验时,必须保证气密性良好,如何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含的几个步骤:a.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b.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c.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个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bac .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缓缓将量筒下移,使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进行该操作的目的是使量筒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氢气体积是VmL,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锌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M=g/mol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出口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要准确测量气体体积必须保持量筒内外气体的温度和压强相等,因此在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之前,应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再调节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观察装置图可知,量筒内液面高于水槽液面,只要将量筒慢慢下移即可;使量筒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利用恒压下的气体公式求得气体的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解答】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故答案为: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因为排出的气体是需要用排出的水的体积衡量的,而反应前后的量筒温度是不同的,因此,反应终止应该先停止加热,待体系恢复到室温时,才取出导管.这一步操作跟通常的实验不同,所以停止加热时导管的出口要高于量筒内的液面,此时即使不取出导管而停止加热,也不会造成水的倒吸;停止加热、回到室温后,将量筒下移以调节量筒内的液面与水槽一致,此时量筒内气体压强也为大气压,读数才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使气体都冷却至室温;a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c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即bac;故答案为:bac;由于测气体体积时必须使内外压强相等,故需调节量筒高度,使其中的液面与试管液面水平;故答案为:缓缓将量筒下移,使量筒内外液面相平;使量筒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关系可知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和生成氢气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实验中测得粗锌质量为W g,得到的氢气体积是V L,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氢气的物质的量为:,即消耗锌的物质的量为:,故锌的摩尔质量为:=g/mol,故答案为:g/mol.【点评】本题较全面的考查化学实验双基知识.包括的考点有实验的操作、原理、数据的采用和处理,利用常用的中学仪器做定量实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气密性的检查和量气操作.12.密闭容器中有CO和空气的混合气体14L,用电火花引燃,经充分反应后总体积为V L.若CO和O2恰好反应,计算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若反应后总体积数V=13时,则原混合气体可能的组成为.第一种情况:V:V= 9:1 ;第二种情况:V:V= 5:6 ;第三种情况:V:V= 无.反应后总体积数V的取值范围是12≤V<14 .【考点】有关范围讨论题的计算.【分析】若CO和O2恰好反应,方程式为2CO+O2=2CO2,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为x,O2的体积为y,两恰好完全反应得x=2y,又因为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以0.20,所以空气体积为5y,则x+5y=14,然后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若反应后总体积V=13时,则原混合气体可能的组成为2CO+O2=2CO2﹣﹣﹣﹣﹣﹣体积减少2 1 2 114﹣13=1L反应的CO为2L,O2为1L,即反应的O2转换空气为5L,2+5=7<14,多余7L,可以是CO或者是空气,由此分析解答;用极端法,解决反应后总体积数V的取值范围.①若全部是CO,相当于没有反应,则反应后的体积为14L;②若全部是空气,也相当于没有反应,则反应后的体积为14L;③若恰好完全反应,即体积减少最多,反应后气体体积最小,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为x,O2的体积为y.据题意得关系式:2CO~O22 1x y则x=2y又因为CO和空气的混合气体14L,所以x+5y=14,即:解之得,所以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100%=29%,答: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29%;若反应后总体积V=13时,则原混合气体可能的组成为2CO+O2=2CO2~~~体积减少2 1 2 114﹣13=1L反应的CO为2L,O2为1L,即反应的O2转换空气为5L,2+5=7<14,多余7L,可以是CO或者是空气若多余CO,则CO为2+7=9L,O2为1L,V:V=9:1;若多余O2,则CO为2L,空气12L,其中O2为2.4L,V:V=5:6,故答案为:9:1;5:6;①若全部是CO,相当于没有反应,则反应后的体积为14L;②若全部是空气,也相当于没有反应,则反应后的体积为14L;③若恰好完全反应,即体积减少最多,反应后气体体积最小,设O2体积x,则由反应:2CO+O2=2CO2CO体积2x,空气体积5x,则2x+5x=7x=14L解之得:x=2L生成CO2为4L,剩余空气中的其它气体8L,所以反应后的气体体积一共为:4L+8L=12L,所以反应后总体积数V的取值范围是:12≤V<14,故答案为:12≤V<14.【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侧重过量问题的计算,在解题过程中特别要极端假设求范围是解题的关键,以及差量在解讨论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检验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检验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高中2015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验试卷高一化学2015.12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A 卷〔必修模块1〕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u 64说明: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4页选择题答题表中。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 25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浓硝酸的容器上的是A B C D2.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碳素钢 B.水银 C.青铜 D.黄铜3.下列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是A.SO2 B.Cl2 C.CO2 D.NO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硝酸钾B.食盐水C.酒精 D.铜5.下列仪器中,可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是6.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膜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7.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氢氧化铁胶体 B.乙醇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蔗糖溶液8.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净水剂的是A.纯碱 B.明矾 C.蔗糖 D.火碱9.下列药品可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存放的是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 C.盐酸 D.Na2SiO3溶液10.下列反应类型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1.下列变化中,需加入适当的还原剂才能完成的是A.KI→I2 B.FeCl2→ FeCl3 C.CuO →Cu D.CO2→ Na2CO312.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氨可用作制冷剂B.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C.晶体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硅酸钠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13.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氨气和氧气 B.铁和水蒸气C.氯气和石灰乳 D.硅酸钠溶液和稀盐酸14.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15...A.用盐酸除铁锈 Fe2O3+ 6H+ = 2Fe3+ + 3H2OB.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2Al + 6H + = 2Al3+ + 3H2↑C.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D.小苏打...缓解胃酸(主要成分HCl)过多 CO32-+ 2H+= CO2↑ + H2O16.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热蒸发时,蒸发皿必须垫石棉网B.制Fe(OH)3胶体时,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煮沸C.分液时,放出分液漏斗下层液体后,再继续放出上层液体D.蒸馏时,在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17.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Na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 + 2H2O = 2Na+ + 2OH- + H2↑B.FeCl3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2Fe3+ + 2I-= 2Fe2+ + I2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 + 8H+ + 2NO3-= 3Fe2+ + 2NO↑+ 4H2OD.Al片置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 + 2OH-+ 2H2O = 2AlO2-+ 3H2↑18.下列关于容量瓶使用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使用容量瓶前检查是否漏水;②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溶质;③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残留少量水即使用;④溶液需冷却至室温方可注入容量瓶;⑤加水定容时,不小心超过刻度线,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③④⑤ D.①④⑤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A .0.1 mol NH 4+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 C .常温、常压下,22 g CO 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 D .0.5 mol/L Na 2SO 4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1.5N A 20.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Na 2O 2与水反应制氧气B .用饱和NaHCO 3溶液除去混在Cl 2中的HCl 气体C .向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制备Al(OH)3D .用Cl 2除去Fe 2(SO 4)3溶液中的少量FeSO 421.在Fe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A .Fe 2+和Cu 2+B .Fe 3+C .Cu 2+2+22.如右图,A 处通入Cl 2,关闭B 阀时,C 中的湿润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打开B 阀后,C 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

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南区)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H—1 N—14 O—16 Fe—56 Cl—35.5 F—19 Cr—52 S—32 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1.决定原子种类的粒子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中子和质子2.能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的试剂是()A.淀粉—碘化钾试纸B.银氨溶液C.碘水D.碘化钾溶液3.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油脂B.蔗糖C.羊毛D.葡萄糖4.已知1 g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55.6 kJ的热量,则下列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4+2O2==CO2+2H2O;△H=-889.6 kJ·mol-1B.CH4 (g)+2O2 (g) ==CO2 (g)+2H2O (g);△H=-889.6kJ·mol-1C.CH4 (g)+2O2 (g) ==CO2 (g)+2H2O ( l );△H=-889.6kJ·mol-1D.CH4 (g)+2O2 (g)==CO2 (g)+2H2O ( l );△H=-889.6kJ·mol-15.医院里用HgCl2的稀溶液用作手术刀的消毒剂,HgCl2熔融时不导电,熔点低。

HgCl2难溶于水,易溶于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关于HgCl2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难溶的共价化合物B.是离子化合物C.是一种强电解质D.具有较强氧化性6.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A.半径:Fe(OH)3胶粒>I->K+>Na+B.熔沸点:HF<HCl<HBr<HIC.还原性:Fe3+>Cu2+>Fe2+>Zn2+D.热稳定性:H3PO4<H2SO3<H2SiO4<H2SO4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2 L 0.15 mol / L K2SO4溶液中,含有K+和SO42-的总数为0.9 N AB.在标准状况下46 g NO2含有N A个分子C.a g某气体含有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bc / a N A LD.当稀硝酸跟5.6 g Fe反应完全时,电子转移一定是0.3 N A8.在温度一定时于密封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 (g)+nB (g)pC (g),达平衡后,若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

北京市西城区15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15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北京十五中高二化学(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保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1.下列能源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全球进一步变暖、雾霾天气增多的()A.化石能源B.太阳能C.氢能D.地热能2.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乙醇燃烧B.碳酸钙受热分解C.氧化钙溶于水D.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3.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H2O B.NaOH C.NH3·H2O D.CH3COOH 【答案】B【解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离子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高,存在电离平衡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H2O、NH3·H2O、CH3COOH在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是弱电解质;NaOH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阴、阳离子,是强电解质。

故选B。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C.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D.过程的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还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能发生5.化学平衡问题研究对象主要是()A.化学反应B.可逆反应C.离子反应D.气态物质的反应6.下列事实中,能说明HCN是弱电解质的是()A.HCN易溶于水B.NaCN是强电解质C.NaCN溶液呈碱性D.1 mol HCN与1 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7.已知428℃时,H 2(g)+I2(g)2HI(g)的平衡常数为49,则该温度下2HI(g)H2(g)+I2(g)的平衡常数是()A.1/49 B.1/7 C.492 D.无法确定8.常温下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的pH大致是5,其中的其中的c(OH-)最接近于()A.0.01mol/L B.1×10-5mol/L C.1×10-7mol/L D.1×10-9mol/L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B.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D.只有难溶电解质才有沉淀溶解平衡过程【答案】A【解析】A.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有能量变化,故A正确;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形式有热能、光能、电解等等,故B错误;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则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1×10-5mol/L,故C错误;D.无论难溶电解质还是易溶电解质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只要电解质在溶液中溶解的速率等于结晶的速率就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A。

北京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北京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1.(2016届北京通州)有下列对催化剂的描述:①反应前后质量变小;②反应前后质量不变;③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改变;④二氧化锰只能做催化剂;⑤二氧化锰能催化所有的化学反应;⑥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④⑥B. ②⑤⑥C. ②③⑤D. ②⑥2.(2016届北京房山区)反应2X(g)+Y(g)⇌2Z(g);△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T2,P1<P2B. T1<T2,P1>P2C. T1>T2,P1>P2D. T1>T2,P1<P23.(2016届北京三中)可逆反应A+a BC+2D(a为化学计量数),已知········ B. C. D为气态物A. T2>T1,p2>p1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 若a=2,则A为固态或液态物质D. 增加B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H增大4.(2016届北京房山区)下列反应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由SO2和O2反应制SO3需使用催化剂B. 燃烧粉碎的黄铁矿矿石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C. 硫酸生产中用98.3%的硫酸吸收SO3,而不用水或稀硫酸吸收SO3D. 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需采用高压5.(2016届朝阳重点)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W+Z,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υ)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X、Y、W、Z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W、Z均为气体,X、Y中只有一种为气体B. X、Y均为气体,W、Z中只有一种为气体C. X、Y或W、Z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D. X、Y均为气体,W、Z均为液体或固体6.(2016届北京三中)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缩小容器容积,对反应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使平衡常数K增大B.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使SO3的浓度增大D. 使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7.(2016届北京海淀)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 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到三氧化二铝固体C. 不考虑其它因素时高压有利于工业合成氨D. 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溢出8.(2016届北京房山区)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混合气体的压强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9.(2016届东城区)在2CH4(g)+2NH3(g)+3O2(g)=2HCN(g)+6H2O(g)反应中,已知v (HCN)=n mol/(L•min),且v(O2)=m mol/(L•min),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A. m=nB. m=nC. m=nD. m=2n10.(2016届朝阳区)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工业上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发生如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 当v(CO2):v (H2)=1:3时,反应达到平衡C. 当c(CH3OH)=1mol•L﹣1时,反应达到平衡D. 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的CO2,甲醇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11.(2016届朝阳区)人体血液呈弱碱性,pH在7.35~7.45之间,超出范围会引起酸或碱中毒,下列有关血液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血液中溶解的CO2有平衡存在:CO2+H2O⇌H2CO3⇌H++HCO3﹣B. 当pH<7.35时造成酸中毒,可静脉滴注NaHCO3溶液解毒C. 病人心肺复苏时大量使用NaHCO3,会造成血液的pH升高,引起碱中毒D. 取一定量pH=8.1的血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pH=7.112.(2016届朝阳区)将CO2转化为CH4,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得到清洁能源.已知:CO2(g)+2H2O(g)═CH4(g)+2O2(g)△H=+802kJ•mol﹣1如图为在恒温、光照和不同催化剂(Ⅰ、Ⅱ)作用下,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n (CH4)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25h内,催化剂Ⅰ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Ⅱ的效果好B. 0~16h内,v(H2O)Ⅰ=1.5mol/(L•h)C. 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D. 反应开始后的15h内,第Ⅰ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CH4最多13.(2016届东城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 c1:c2=1:3B.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 X、Y的转化率不相等D. 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mol/L14.(2016届北京西城区)已知:xA(g)+yB(g)zC(g);△H=a.将x mol A和y mol B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T1>T2)及压强(P1>P2)下,C的物质的量n(C)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y=z;a>0B. x+y>z;a<0C. x+y<z;a<0D. x+y<z;a>015.(2016届北京石景山)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kJ/mol.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O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若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照曲线b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催化剂B.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氩气C. 降低温度D. 增大反应物中NO的浓度二、填空题(每题分,计分)16.(2016届北京三中)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T℃时,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NO气体v(NO)= mol•L.(2016届北京三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T℃时,它的平衡常数K=9/16,则2min时反应(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已知升高温度时,K增大,则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N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三、解答题(每题分,计分)17.(2016届北京石景山)将4mol SO2与2mol O2的混合气分别置于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0,在相同温度下使其均达到平衡状态.甲是恒压容器,乙是恒容容器.甲容器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2mol;乙容器经50s达到平衡状态.请回答:(1)甲容器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其所需时间 50s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16届北京石景山)达到平衡状态后,要使甲、乙两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相等,可采取的措施是(填字母).A. 保持温度不变,适当扩大甲容器的容积B. 保持容积不变,使乙容器升温C. 保持容积和温度不变,向乙容器中加入适量SO3(g)D. 保持容积和温度不变,向甲容器中加入适量SO3(g)18.(2016届朝阳区)CO是火力发电厂释放出的主要尾气,为减少对环境污染,发电厂试图采用CO与Cl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光气(COCl2).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Cl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Cl2(g)⇌COCl2(g)△H=a kJ/mol2)= mol/(L∙min).(2016届朝阳区)在2min~4min间,v(Cl2)正v(Cl2)逆(填“>”、“=”或“<”),该温度下K= .(3)在表格中画出0~4min末n(COCl2)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2(4)已知X、L可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如图2表示L一定时,CO的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X 代表的物理量是;a 0(填“>”,“=”,“<”),依据是.19.(2016届北京房山区)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体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 t(N2)=13mol,n t(NH3)=6mol,计算a= .(2016届北京房山区)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4)原混合气体中,a:b=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a(N2):a(H2)=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20.(2016届东城区)已知可逆反应CO+H2O(g)⇌CO2+H2,达到平衡时,K=,K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1)830K时,若起始时:c(CO)=2mol/L,c(H2O)=3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K值为.(2016届东城区)830K,若只将起始时c(H2O)改为6mol/L,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3)若830K时,起始浓度c(CO)=a mol/L,c(H2O)=b mol/L,H2的平衡浓度c(H2)=c mol/L,a、b、c之间的关系式是.21.(2016届朝阳重点)Ⅰ.在某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4molH2,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达到平衡时,体积为反应前的.求:(1)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16届朝阳重点)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均为正数,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试比较反应放出的能量:(1) (2016届朝阳重点)(>”、“<”或“=”).Ⅱ.若将2molN2和4molH2放入起始体积相同的恒容容器中,在与Ⅰ相同的温度下达到平衡.试比较平衡时NH3的浓度:ⅠⅡ(填“>”、“<”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1.(2016届北京通州){关键字:北京期中}有下列对催化剂的描述:①反应前后质量变小;②反应前后质量不变;③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改变;④二氧化锰只能做催化剂;⑤二氧化锰能催化所有的化学反应;⑥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④⑥B. ②⑤⑥C. ②③⑤D. ②⑥【考点】催化剂的作用.【分析】催化加是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反应前后质量、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据此回答.【解答】解:①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错误;②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正确;③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故错误;④二氧化锰能做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还可以是制取氯气的反应物,故错误;⑤二氧化锰能能做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是不一定能催化所有的化学反应,故错误;⑥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催化剂的特点,注意催化剂的高效性、转一性等方面的知识是关键,难度中等.2.(2016届北京房山区){关键字:北京期中}反应2X(g)+Y(g)⇌2Z(g);△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T2,P1<P2B. T1<T2,P1>P2C. T1>T2,P1>P2D. T1>T2,P1<P2【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解答】解: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T1>T2;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P1>P2,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3.(2016届北京三中){关键字:北京期中}可逆反应A+a BC+2D(a为化学计量数),已知 B. C. D为气态物A. T2>T1,p2>p1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 若a=2,则A为固态或液态物质D. 增加B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H增大【考点】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确定温度和压强的大小;再根据温度及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判断.【解答】解: A. 根据图1,T2时反应时间短,速率快,所以T2>T1;根据图2,P2时反应时间短,速率快,所以P2>P1,故A正确;B. 根据图1,温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C. 根据图2,压强变大,C的百分含量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所以反应前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反应后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故C正确;D. △H与反应物的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题目难度中等.要注意改变固体或液体的量,平衡不移动,△H与反应物的量无关.4.(2016届北京房山区){关键字:北京期中}下列反应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由SO2和O2反应制SO3需使用催化剂B. 燃烧粉碎的黄铁矿矿石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C. 硫酸生产中用98.3%的硫酸吸收SO3,而不用水或稀硫酸吸收SO3D. 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需采用高压【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且存在平衡移动,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 A. 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B. 燃烧粉碎的黄铁矿,固体表面积较大,能加快反应速率,与勒沙特列原理无关,故B 错误;C. 不能用水吸收三氧化硫而用98.3%的浓硫酸,若用水或稀硫酸吸收,轻易形成酸雾,且吸收速度慢,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D. 对N2(g)+3H2(g)⇌2NH3(g)△H<0,正反应为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使氨的产率提高,就要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就要降温并且加压,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且存在平衡移动,难度不大.5.(2016届朝阳重点){关键字:北京期中}{关键字:北京期中}(2016届朝阳重点){关键字:北京期中}{关键字:北京期中}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W+Z,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υ)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X、Y、W、Z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W、Z均为气体,X、Y中只有一种为气体B. X、Y均为气体,W、Z中只有一种为气体C. X、Y或W、Z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D. X、Y均为气体,W、Z均为液体或固体【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象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分析图象,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符合条件的只有B,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平衡移动的方向以及化学计量数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压强对平衡的影响.6.(2016届北京三中){关键字:北京期中}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缩小容器容积,对反应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使平衡常数K增大B.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使SO3的浓度增大D. 使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A.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 缩小容器容积,体现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C. 缩小容器容积,体现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方向确定三氧化硫浓度变化;D. 化学平衡向减弱相对反应速率大的方向移动.【解答】解: A. 该反应体系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A错误;B. 缩小容器容积,体现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C. 缩小容器容积,体现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三氧化硫浓度增大,故C正确;D. 化学平衡向减弱相对反应速率大的方向移动,缩小容器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压强只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平衡有影响,且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压强、浓度无关,为易错点.7.(2016届北京海淀){关键字:北京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 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到三氧化二铝固体C. 不考虑其它因素时高压有利于工业合成氨D. 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溢出【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勒夏特利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利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的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解答】解: A.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原因是铁与水和氧气共同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与平衡移动无关,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选;B. AlCl3水解存在平衡AlCl3+3H2O⇌Al(OH)3(胶体)+3HCl,加热HCl挥发,水解彻底进行,生成Al(OH)3沉淀,灼烧Al(OH)3得Al2O3,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C. 存在平衡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有利于合成NH3,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C不选;D. 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CO2+H2O⇌H2CO3,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且发生平衡的移动.8.(2016届北京房山区){关键字:北京期中}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混合气体的压强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①该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变,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正确;②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容器中的压强始终不发生变化,所以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错误;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是平衡状态的特征之一,此时能证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④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所以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只有反应前后不相同的量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反应前后不改变的量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如该反应中的压强就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9.(2016届东城区){关键字:北京期中}在2CH4(g)+2NH3(g)+3O2(g)=2HCN(g)+6H2O(g)反应中,已知v (HCN)=n mol/(L•min),且v(O2)=m mol/(L•min),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A. m=nB. m=nC. m=nD. m=2n【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判断.【解答】解:已知:v(HCN)=n mol/(L•min),v(O2)=m mol/(L•min),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故n mol/(L•min):m mol/(L•min)=2:3,即m=n,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定义式理解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10.(2016届朝阳区){关键字:北京期中}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工业上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发生如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 当v(CO2):v (H2)=1:3时,反应达到平衡C. 当c(CH3OH)=1mol•L﹣1时,反应达到平衡D. 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的CO2,甲醇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 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故A正确;B. 只要反应发生就符合v(CO2):v (H2)=1:3,所以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C. 平衡时c(CH3OH)可能是也可能不是1mol•L﹣1,平衡时应浓度不变的状态,故C错误;D. 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的CO2,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体积分数与二氧化碳的量充入多少有关,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11.(2016届朝阳区){关键字:北京期中}人体血液呈弱碱性,pH在7.35~7.45之间,超出范围会引起酸或碱中毒,下列有关血液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血液中溶解的CO2有平衡存在:CO2+H2O⇌H2CO3⇌H++HCO3﹣B. 当pH<7.35时造成酸中毒,可静脉滴注NaHCO3溶液解毒C. 病人心肺复苏时大量使用NaHCO3,会造成血液的pH升高,引起碱中毒D. 取一定量pH=8.1的血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pH=7.1【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A. 根据二氧化碳溶解时的反应及其碳酸为弱酸分析判断;B. NaHCO3溶液显碱性,可以减弱酸中毒;C. 根据NaHCO3溶液显碱性判断;D. 加水稀释,有利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解答】解: A. 因为二氧化碳溶解时发生CO2+H2O⇌H2CO3,碳酸为弱酸,则H2CO3⇌H++HCO3﹣,所以血液中溶解的CO2有平衡存在:CO2+H2O⇌H2CO3⇌H++HCO3﹣,故A正确;B. 人体发生酸中毒时,可静脉滴注弱碱性物质解毒,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所以人体发生酸中毒时,可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解毒,故B正确;C. 因为NaHCO3溶液显碱性,所以病人心肺复苏时大量使用NaHCO3,会造成血液的pH升高,引起碱中毒,故C正确;D. 血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取一定量pH=8.1的血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pH>7.1,故D错误.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利用溶液的PH和酸碱性的关系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的能力.12.(2016届朝阳区){关键字:北京期中}将CO2转化为CH4,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得到清洁能源.已知:CO2(g)+2H2O(g)═CH4(g)+2O2(g)△H=+802kJ•mol﹣1如图为在恒温、光照和不同催化剂(Ⅰ、Ⅱ)作用下,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n (CH4)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25h内,催化剂Ⅰ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Ⅱ的效果好B. 0~16h内,v(H2O)Ⅰ=1.5mol/(L•h)C. 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D. 反应开始后的15h内,第Ⅰ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CH4最多【考点】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专题】化学平衡图像;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 A. 在0﹣25h时,在催化剂I的作用下,生成的甲烷的物质的量较少;B. v(H2O)Ⅰ=2v(CH4)Ⅰ;C.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D. 根据图象来分析.【解答】解: A. 在0﹣25h时,在催化剂I的作用下,生成的甲烷的物质的量较少,故催化剂ⅠI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的效果好,故A错误;B. 在0﹣16h内,CH4的反应速率v(CH4)I===0.75mol/(L•h),而v(H2O)Ⅰ=2v(CH4)Ⅰ=2×0.75mol/(L•h)=1.5mol/(L•h),故B正确;C.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催化剂的使用无关,故在恒温的条件下,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故C错误;D. 根据图象不难看出,在反应开始后的15h内,第Ⅰ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CH4较少,故D错误.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图象来分析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分析催化剂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难度不大,根据图象来提取有效信息是关键.13.(2016届东城区){关键字:北京期中}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 c1:c2=1:3B.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 X、Y的转化率不相等D. 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mol/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A. 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判断;B.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 根据起始量以及转化量判断转化率关系;D. 从可逆反应的特点的角度分析.【解答】解:X(g)+3Y(g)2Z(g)起始:c1c2c3平衡:0.1moL/L 0.3mol/L 0.08mol/LA.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c1﹣0.1moL/L):(c2﹣0.3mol/L)=1:3,则c1:c2=l:3,故A正确;B.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 反应起始时c1:c2=l:3,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转化的物质的量也为1:3,则转化率应相等,故C错误;D. 如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则c1最小为0,如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1最大为0.14,因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则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故D正确.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题目难度中等,易错点为D,注意可逆反应的特点,解题中还要注意化学反应计量数的关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4.(2016届北京西城区){关键字:北京期中}已知:xA(g)+yB(g)zC(g);△H=a.将x mol A 和y mol B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T1>T2)及压强(P1>P2)下,C的物质的量n(C)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y=z;a>0B. x+y>z;a<0C. x+y<z;a<0D. x+y<z;a>0【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解答】解:P2时,T1>T2,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0;T2时,P1>P2,增大压强,C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故x+y>z,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中等.根据温度、压强与生成物C物质的量的变化确定反应热及气体的计量数变化.15.(2016届北京石景山){关键字:北京期中}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kJ/mol.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O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若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照曲线b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2016年1月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6年1月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6年1月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第 2 页第 3 页B.酸雨会使土壤、湖泊酸化C.酸雨形成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防治酸雨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B.苯酚可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水解可以制取高级脂肪酸D.鸡蛋清遇醋酸铅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第 4 页6.白屈菜有止痛、止咳等功效,从其中提取的白屈菜酸的结构简式如图。

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能发生加成反应A.分子式是C7H4O6C.能发生水解反应D.能发生缩聚反应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钠放入水中Na+H2O=Na++OH-电解+H2↑B.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2OH-+H2↑+Cl2↑C.实验室用氯化铝溶液和氨水制氢氧化铝Al3++3OH-=Al(OH)3↓第 5 页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Mg2+、Al3+、SO42-、CO32-B.pH=1的溶液中NH4+、Ba2+、HCO3-、NO3-4-的溶液中H+、K+、Br-、I-D.在的溶液中Na+、K+、CH3COO-、SO42-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酚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B.醛能发生银镜反应C.多肽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D.烯烃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10.将0.2 mol·L-1的KI溶液和0.05 mol·L-1 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第 6 页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④C.③和④D.①和③11.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庚烷的分子数约为N A第 7 页B.密闭容器中23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数为0.5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D.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12.4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的是不正确B.4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Z第 8 页第 9 页C .X 与Y 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D .Y 、Z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反应13.已知氯水中存在反应:Cl 2+H 2O H ++Cl -+HClO ,取5 mL 饱和氯水进行如下实验。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

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重点高中校高二(上)化学寒假作业(1)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选项)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条件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当△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3.下列有关反应:4NH3(g)+5O2(g)═4NO(g)+6H2O(g)△H =﹣905kJ•mol ﹣1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该反应中每4 mol NH3(g)被氧化,放出905 kJ热量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5.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2A(g)+B(g)═2C(g)△H>0 B.2A(g)+B(g)═2C(g)△H<0 C.2A+B═2C△H<0 D.2C═2A+B△H<06.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7.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8.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是正值,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l);△H=2(a﹣b﹣c)kJ•mol﹣1B.N2(g)+3H2(g)═2NH3(g);△H=2(b﹣a)kJ•mol﹣1C.N2(g)+H2(g)═NH3(l);△H=(b+c﹣a)kJ•mol﹣1D.N2(g)+H2(g)═NH3(g);△H=(a+b)kJ•mol﹣19.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B.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H就是该反应物的燃烧热C.物质的燃烧热可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D.物质燃烧必然伴随发光发热现象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0.在汽油中添加适量酒精作为汽车燃料的技术已经逐步向全国推广.已知C8H18和C2H5O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0900kJ•mol﹣1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1 假定汽油的成分为C8H18,则用添加酒精的汽油做汽车燃料时,不能达到的目的是()A.节省化石燃料B.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有利于转化过剩的粮食D.提高每千克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二、填空题11.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1)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若有能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D.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遵循能量守恒(2)若E1<E2,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填“>”、“<”或“=”)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12.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 NO2需要吸收16.95kJ(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3.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填“需要”或“不需要”)提供能量,该反应的△H=(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重点高中校高二(上)化学寒假作业(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选项)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分析】根据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根据常见的吸热反应来回答.【解答】解:A、碳酸钙受热分解是一个吸热反应,故A正确;B、乙醇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B错误;C、铝与氧化铁粉末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C错误;D、氧化钙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条件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当△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分析】A.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无关;B.有些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不能发生反应,如铝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不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前后的能量差值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D.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解答】解: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故A错误;B.有些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不能发生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故B错误;C.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总能量,在反应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的形式释放,反之,就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D.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所以当△H<0时表明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3.下列有关反应:4NH3(g)+5O2(g)═4NO(g)+6H2O(g)△H =﹣905kJ•mol ﹣1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该反应中每4 mol NH3(g)被氧化,放出905 kJ热量【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H<0,正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每有4 mol NH3(g)被氧化,放出905KJ的热量,据此解答.【解答】解:A、△H<0,正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A 正确;B、△H<0,正反应放热,故B错误;C、△H<0,正反应放热,故C正确;D、每有4 mol NH3(g)被氧化,放出905KJ的热量,故D正确;故选:B.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故①错误;②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②正确;③浓H2SO4稀释是物理变化,故③错误;④固体NaOH溶于水是物理变化,故④错误;⑤H2在Cl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⑤正确;⑥弱酸电离是吸热过程,故⑥错误.故选C.5.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2A(g)+B(g)═2C(g)△H>0 B.2A(g)+B(g)═2C(g)△H<0 C.2A+B═2C△H<0 D.2C═2A+B△H<0【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可知2molA(g)和1molB(g)的总能量大于2molC (g)所具有的能量,这决定了如果是2molA(g)和1molB(g)反应生成2molC (g),则是放热,反之这吸热.同时要注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标注物质的状态.【解答】解: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可知2molA(g)和1molB(g)的总能量大于2molC(g)所具有的能量.A、由于2molA(g)和1molB(g)的总能量大于2molC(g)所具有的能量,故反应2A(g)+B(g)═2C(g)△H<0.故A错误;B、由于2molA(g)和1molB(g)的总能量大于2molC(g)所具有的能量,故反应2A(g)+B(g)═2C(g)△H<0,故B正确;C、没有标注物质的状态.因物质的状态影响到物质具有的能量,所以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标注物质的状态,故C错误;D、没有标注物质的状态,而且由于2molA(g)和1molB(g)的总能量大于2molC (g)所具有的能量,故反应2C(g)═2A(g)+B(g)△H>0,故D错误;故选:B.6.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D错误.故选:C.7.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分析】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解答】解: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K,根据方程式:2H2+O22H2O,则:4×121kJ=463kJ×4﹣(2K+496kJ),解得K=436KJ.故选C.8.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是正值,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l);△H=2(a﹣b﹣c)kJ•mol﹣1B.N2(g)+3H2(g)═2NH3(g);△H=2(b﹣a)kJ•mol﹣1C.N2(g)+H2(g)═NH3(l);△H=(b+c﹣a)kJ•mol﹣1D.N2(g)+H2(g)═NH3(g);△H=(a+b)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新键形成所放出总能量计算反应热,然后根据并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E为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活化能减生成物的活化能,所以N2(g)+H2(g)═NH3(g)△H=(a﹣b)kJ/mol,即N2(g)+3H2(g)═2NH3(g);△H=﹣2(b﹣a)kJ•mol﹣1,故BD错误;而1mol的NH3(g)转化为1mol的NH3(l)放出的热量为ckJ,根据盖斯定律有:N2(g)+H2(g)═NH3(l)△H=(a﹣b﹣c)kJ/mol,即:N2(g)+3H2(g)═2NH3(l)△H=2(a﹣b﹣c)kJ•mol﹣1;故A正确,C错误;故选:A.9.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B.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H就是该反应物的燃烧热C.物质的燃烧热可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D.物质燃烧必然伴随发光发热现象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考点】燃烧热.【分析】燃烧热的条件是在25℃、1.01×105Pa下,必须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并且生成的物质为最稳当的氧化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式的计量系数必须是1,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据此解答.【解答】解:A.燃烧热必须是可燃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B.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必须是1,故B错误;C.物质的燃烧热不可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故C错误;D.燃烧的定义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D.10.在汽油中添加适量酒精作为汽车燃料的技术已经逐步向全国推广.已知C8H18和C2H5O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0900kJ•mol﹣1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1 假定汽油的成分为C8H18,则用添加酒精的汽油做汽车燃料时,不能达到的目的是()A.节省化石燃料B.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有利于转化过剩的粮食D.提高每千克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考点】清洁能源.【分析】A、酒精是可再生燃料;B、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C、工业酒精的生产原材料有粮食\秸杆等,也可以合成;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出每千克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从而做出比较.【解答】解:A、酒精是可再生燃料,故用酒精替代化石燃料可以节省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A不选;B、汽油燃烧产生SO2等污染性气体,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故B不选;C、工业酒精的生产原材料有粮食\秸杆等,也可以合成,而且粮食的总量并不过剩,故C选;D、1000gC8H18燃烧放出的热量为:KJ=47807KJ,1000gC2H5OH燃烧放出的热量为:KJ=29717.4KJ,故每千克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比汽油少,故D选.故选CD.二、填空题11.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1)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AD.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若有能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D.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遵循能量守恒(2)若E1<E2,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填“>”、“<”或“=”)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1)A、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依据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存在能量的变化;C、大多放热反应需要加热引发,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分析;D、依据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分析判断;(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解答】解:(1)A、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化学反应前后原子重新组合,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故A正确;B、依据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存在能量的变化,反应若有能量变化,则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大多放热反应需要加热引发,故C错误;D、依据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遵循能量守恒,故D正确;故选AD.(2)若E1<E2,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依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12.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kJ•mol﹣1(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 NO2需要吸收16.95kJ N2(g)+2O2(g)=2NO2(g)△H=+67.8kJ•mol﹣1(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考点】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分析】(1)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1mol 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725.8KJ;(2)根据已知量求出反应热,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3)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分别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解答】解:(1)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为22.68kJ×32=725.8KJ,所以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1,故答案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1;(2)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所以每生成92克NO2需要吸收67.8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H=+67.8kJ•mol﹣1,故答案为:N2(g)+2O2(g)=2NO2(g)△H=+67.8kJ•mol﹣1;(3)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H﹣H键,1molN三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NH3,共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1.13.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提供能量,该反应的△H=E2﹣E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409.0KJ/mol.(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使用了催化剂.【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1)依据图象分析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放热;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需要能量;反应的焓变=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2)反应的活化能是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依据图象能量关系可知,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焓变;(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II)与实线(I)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说明反应的活化能降低焓变不变,平衡不动,结合影响所以速率的元素分析判断;【解答】解:(1)依据图象分析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放热;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需要能量;反应的焓变=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H=E2﹣E1;故答案为:放热,需要,E2﹣E1 ;(2)反应的活化能是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依据图象能量关系可知,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焓变;H2(g)+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167.2KJ/mol+241.8KJ/mol=409.0KJ/mol;故答案为:409.0KJ/mol;(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II)与实线(I)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说明反应的活化能降低焓变不变,平衡不动,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中,催化剂有此作用,所以最有可能使用了催化剂;故答案为:最有可能使用了催化剂;2017年1月21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高中示范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必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检测试卷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3.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 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D.反应Ⅳ:△H<0,T2>T15.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321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 (t1时刻) 和点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6.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7. 将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A.a ba2-B.b ab-C.b ba2-D.a ab-8.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 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9. 反应2 A(g) + B(g) ≒ 2 C(g);△H>0。

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10.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 / (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 / 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 Y(g) ≒ Z(g)11.在0.1 mol / L 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 ≒ CH 3COO -+ H +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加入少量0.1 mol / L HCl 溶液,溶液中c (H +)减少D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2.已知反应mX(g) + nY(g)qZ(g)的△H <0,m + n >q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 .X 的正反应速率是Y 的逆反应速率的m/n 倍C .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 .增加X 的物质的量,Y 的转化率降低13. 合成氧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3H 2(g)2NH 3(g)673K 、30Mpa 下n(NH 3)和n(H 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点a 的下反应速率比点b 的大B 点c 处反应达到平衡C 点d (t 1时刻)和点e (t 2时刻)处n(N 2)不一样D 其他条件不变,773K 下反应至t 1时刻,n(H 2)比上图中d 点的值大1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 表示压强,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反应Ⅰ:△H >0,P 2>P 1B 反应Ⅱ:△H <0,T 1>T 2C .反应Ⅲ:△H >0,T 2>T 1;或△H <0,T 2<T 1D 反应Ⅳ:△H <0,T 2>T 115.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O (g )+ CO (g )21N 2(g )+ CO 2(g );△H =-373.2kJ/mol右图曲线a 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O 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若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照曲线b 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催化剂 B .降低温度C .增大反应物中NO 的浓度16.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 +3B 2C(气),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正反应方向△H <0,则T 1> T 2 B .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C .A 一定为气体 D .B 一定为气体17. 已知:xA(g)+yB(g)zC(g);△H =a 。

将x mol A 和y mol B 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T 1>T 2)及压强(P 1>P 2)下,C 的物质的量n (C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 + y = z ; a > 0 B .x + y > z ; a < 0 C .x + y < z ; a < 0 D .x + y < z ; a > 018.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是10s B .平衡时Y 的转化率为79.0% 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2Z(g)D .前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79mol/(L·s )19.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里,反应2A(g) B(g) + 2C(g)达到平衡时,A 、B 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 、2mol 、4mol 。

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充入1mol 稀有气体氦(He ),平衡将不发生移动B .充入A 、B 、C 各1mol ,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将A 、B 、C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减半,C 的百分含量不变D .加入正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0.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 mol / L 的两种气体X 2和Y 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 ,达平衡后[X 2]为0.4 mol / L ,[Y 2]为0.8 mol / L ,生成的[Z]为0.4 mol / L ,则该反应式(Z 用X 、Y 表示)是A. X 2+2Y 2 2XY 2B. 2X 2+Y 2 2X 2YC. 3X 2+Y 2 2X 3YD. X 2+3Y 2 2XY 3C%T1T 2p (Pa)二、填空题1. 有X、Y、Z三种元素,已知:① 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② 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

请回答:(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填写序号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3)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 mol该气体被O2氧化放热98.0 kJ。

若2 mol该气体与1 mol O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 kJ,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

②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5 mol Y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请填写下列空白:(1)已知0.5 mol甲烷与0.5 mol水蒸气在t ℃、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气),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在合成氨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将生成的氨从混合气中及时分离出来,并将分离出氨后的氮气和氢气循环利用,同时补充氮气和氢气。

请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说明采取该措施的理由:。

(3)当甲烷合成氨气的转化率为75 %时,以5.60×107L甲烷为原料能够合成L氨气。

(假设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4)已知尿素的结构简式为H2NCONH2,请写出两种含有碳氧双键的尿素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②。

3.(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O(g) CO2(g) + H2(g) + Q(Q>0)CO(g) + H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mol / (L·min)(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t℃时物质浓度(mol / L)的变化① 表中3 min ~ 4 min 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C 1数值________0.08mol / 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