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之头痛(一)
中医内科学 头痛
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谢谢
涩,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发为头痛。
【病机】
头痛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头痛多为外邪上扰清空,壅滞经络,络脉不通。外 感头痛以风邪为主,且多兼夹他邪,如寒、湿、热等。 内伤头痛之病机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头痛因于肝者,或因肝失疏泄,气 郁化火,阳亢火升,上扰头窍而致;或因肝肾阴虚,肝阳 偏亢而致。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头痛因于肾者,多因 房劳过度,或禀赋不足,使肾精久亏,无以生髓,髓海空 虚,发为头痛。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头窍有赖 于精微物质的滋养。头痛因于脾者,或因脾虚化源不足, 气血亏虚,清阳不升,头窍失养而致头痛;或因脾失健运, 痰浊内生,阻塞气机,浊阴不降,清窍被蒙而致头痛。若 因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气血凝滞,脉络不通,亦可发
4.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
气血化源不足,或病后正气受损,营血亏虚,不能上 荣于脑髓脉络,可致头痛的发生。若因饮食不节, 嗜酒太过,或过食辛辣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阻遇清阳,上蒙清窍而为痰浊头痛。
5.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 跌扑闪挫,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气血滞
为瘀血头痛。
【诊断要点】 1.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 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 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为 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疼 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 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 3.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 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事不节、病后体虚 等病史。
《中医内科学头痛》课件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指 标。
3 切诊
4 辨证论治
医生可能会用中医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 切诊,以判断病情。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医生会对病因 进行辨证,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头痛的常见病因
外感病邪
头痛可能由风寒、 风热等外邪侵袭导 致。
内伤情志
长期情绪波动、精 神紧张等因素可能 引发头痛。
《中医内科学头痛》PPT 课件
欢迎来到《中医内科学头痛》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头痛的概述,中医理 论与头痛的关系,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和注意事项。
头痛的概述
定义
头痛是指头部出现不适或疼痛的症状。
分类
头痛可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大类。
发病机制
头痛的发生可能与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免疫、神经调节等因素有关。
饮食调理
4
善头痛症状。
中医饮食调理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食 材和方法,来帮助缓解头痛。
预防与注意事项
1 日常预防和注意事项
2 温馨提示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均衡,预防头 痛的发生。
本课程旨在提供参考,如有头痛等疾病, 请及时就医。
中医理论与头痛
中医对头痛的理解
中医认为头痛是因为人体经 络被病邪阻滞,气血运行不 畅所致。
头痛的中医分类
根据脉证、舌诊等中医诊断 方法,头痛可分为风寒头痛、 气血不足引起的头痛等。
中医治疗头痛的原 则
中医治疗头痛的原则是调整 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 的平衡。
诊断
1 问诊
2 望诊
医生会询问头痛的具体症状、时间、频率 等情况。
饮食失调
暴饮暴食、食用过 冷或过热的食物, 可能导致头痛。
运动劳损
头痛中医内科学证型
头痛中医内科学证型
头痛的中医内科学证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外感头痛: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等。
风寒头痛表现为恶风畏寒、痛
连项背、遇风寒加重、舌苔白、脉浮紧等症状,治疗以疏散风寒为主,常用的药物有川芎茶调散、都梁丸等。
风热头痛则表现为头痛而胀、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等症状,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常用的药物有芎芷石膏汤、黄连上清丸、桑菊饮、清眩丸等。
风湿头痛则表现为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稀溏等症状,治疗以羌活渗湿汤加减为主。
2.内伤头痛:分为肝阳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和瘀血头痛等。
肝阳头
痛表现为头痛伴有眩晕、心烦易怒、夜眠不宁、胁痛、面红耳赤等症状,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肾虚头痛则表现为头痛且空,伴有眩晕、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等症状,治疗以养阴补肾药物为主。
血虚头痛则表现为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黄白等症状,治疗以加味四物汤加减为主。
痰浊头痛则表现为头重如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等症状,治疗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为主。
瘀血头痛则表现为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固定不移等症状,治疗以通窍活血汤加减为主。
中医内科头痛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头痛试题及答案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中医内科对于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方法。
下面将提供一些关于中医内科头痛的相关试题,以及相应的答案。
一、单选题1. 头痛是中医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以下哪种类型头痛不属于中医所分类的头痛病种?A. 一侧偏头痛B. 紧张性头痛C. 偏头痛D. 类风湿性头痛答案:D。
类风湿性头痛不属于中医所分类的头痛病种。
2. 中医内科认为,以下哪种类型头痛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A. 颅内压增高性头痛B. 肩颈型头痛C. 血管性头痛D. 神经痛性头痛答案:B。
肩颈型头痛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3. 中医内科认为,以下哪种类型头痛与气血不足有关?A. 偏头痛B. 颅内压增高性头痛C. 紧张性头痛D. 阵发性剧烈头痛答案:A。
偏头痛与气血不足有关。
二、判断题1. 中医内科认为,头痛的病因可以分为外感、内伤和情志因素三类。
答案:正确。
2. 中医内科诊断头痛时,需要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分型。
答案:正确。
3. 中医内科治疗头痛时,可以使用针灸、中药和推拿等治疗方法。
答案:正确。
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医内科对于头痛疾病的辨证施治原则。
答案:中医内科对于头痛疾病的辨证施治原则包括辨证求因、辨证分型、辨证施治。
辨证求因是指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症状和体征等,找出病因所在。
辨证分型是将头痛分为不同的病种,如风寒型、风热型、肝火上扰型等。
辨证施治则是根据不同的病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使用针灸、中药、推拿等。
2. 请简要介绍中医内科对于偏头痛的辨证治疗方法。
答案:中医内科对于偏头痛的辨证治疗主要包括理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和补益气血。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针刺、推拿、贴敷等。
其中,针刺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推拿则是通过按摩头颈部位来缓解紧张和疼痛感。
贴敷可以使用草药制剂贴敷在相关穴位上,以达到舒缓效果。
四、综合题请你根据以下病例,结合中医内科的理论进行辨证施治。
患者张某,女性,35岁,主诉头痛已有半年。
中医内科学__第四章第三节头痛
四、辨证论治
(一)辩证要点
1.
2.辨疼痛性质
风寒---头痛剧烈而连项背 肝火---头痛呈跳痛 风热---头胀痛如裂 肝阳---头痛而胀 风湿---头痛如裹 瘀血---头痛剧烈而部位固定 痰湿---头重坠或胀 亏虚---头隐痛、绵绵而痛、空痛
3.辨经络
(2)论治要点
①实证(祛邪):祛风、散寒、化湿、清热 ②虚证(补):滋阴、养血、益肾 太阳经---羌活、蔓荆子、川芎 阳明经----白芷、葛根、知母 少阳经-----川芎、柴胡、黄芩 厥阴经-----吴茱萸、藁本
(一)、诊断要点
2.病史: 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
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事不 节、病后体虚等病史。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目的为了了解有无细菌、病毒感染---抗病毒、抗生素(抗细菌药)
2.血压:了解有无血压增高—降血压 3.脑脊液:了解有无脑膜炎----抗炎、降颅压(甘 露醇)
止痛)
五、中医适宜技术
(一)单方验方
1.肝阳上亢:夏枯草膏 2.风热头痛:苦丁茶 3.风寒头痛:川芎葱茶汤 4.顽固性头痛:全蝎、地龙、甘草各 等份,研末,每次3g,每日3次
(二)中成药
1.风寒头痛:川芎茶调丸 2.风热头痛:芎菊上清丸 3.肝阳上亢头痛:天麻钩藤颗粒、脑立清 4.阴虚阳亢头痛:天麻首乌片 5.肝肾阴虚证:杞菊地黄丸 6.气虚头痛:补中益气丸 7.血虚头痛:养血清脑颗粒、八珍颗粒 8.痰浊中阻证:二陈丸
然出现头痛,痛剧拘紧,痛连 项背,遇寒尤剧,伴恶风畏寒, 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三、患者头痛而胀,兼发热恶 风,体温38.6℃。口渴欲饮, 面红目赤,大便秘结, 小便色 黄。舌红苔薄黄,脉浮略数。
四、患者反复头痛半年,隐痛、昏 痛为主,时有头晕,劳累及长时间 阅读后加重, 伴倦怠乏力,心悸不
(中医内科学)胃痛、头痛 (1)
[真题] (中医内科学)胃痛、头痛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胃痛肝气犯胃证的临床特征是A.胃脘胀痛,嗳腐吞酸B.胃脘灼痛,痛势急迫C.胃痛隐隐,心烦嘈杂D.胃脘胀痛,连及两胁E.胃脘刺痛,痛有定处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肝气郁结犯胃,故见胀痛。
胁为肝之分野,故痛连及两胁。
第2题:某女,40岁,近4天来胃脘胀痛,攻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频频,舌苔薄白,脉弦。
其辨证为A.气滞血瘀B.肝胃郁热C.肝郁化火D.肝气犯胃E.饮食停滞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题:肝胃郁热胃痛的特点是A.灼痛B.刺痛C.隐痛D.暴痛E.胀痛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题:患者刘某,男,50岁,胃脘疼痛反复发作20年,近2天因进食生冷后胃脘疼痛加剧,疼痛隐隐,进食后缓解,喜抚慰和温熨,治疗最佳方剂为A.保和丸B.香苏散合良附丸C.化肝煎D.附桂理中丸E.香砂六君子汤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题:寒邪犯胃之胃痛的脉象多为A.弦脉B.浮紧脉C.弦紧脉D.浮脉E.革脉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6题:患者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舌质紫暗,脉涩。
其证候是A.食积气阻B.气机阻滞C.血瘀血虚D.气虚血瘀E.瘀血停滞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舌质紫暗,脉涩。
为瘀血停滞之征。
第7题:胃痛的病理特点是A.肝胃不和,胃气郁滞B.脾胃不和,气机郁滞C.胃气上逆,失于和降D.肝郁化火,胃气郁滞E.胃气郁滞,失于和降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8题:李某,女,36岁。
胃脘胀痛经治疗后未见好转,而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而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苦黄,脉弦数。
治疗宜A.柴胡疏肝散B.大柴胡汤C.逍遥散D.养胃汤E.化肝煎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9题:周某,男,18岁,前日进食过饱后即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苔厚腻,前医曾用保和丸不效,现胃脘痛而便闭,当用保和丸合下列何方治疗为最佳A.小承气汤B.大承气汤C.枳实导滞丸D.小陷胸汤E.理中汤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0题:王某,女,40岁,近4天来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暖气频频,舌苔薄白,脉弦。
中医知识 头痛
三、证治分类: 证治分类:
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证候: 证候:头痛时作 ,痛连项背,恶风畏 痛连项背, 遇风尤剧,口不渴。 寒,遇风尤剧,口不渴。 舌脉:苔薄白,脉浮。 舌脉:苔薄白,脉浮。 证候分析: 证候分析: 病机:风寒外袭,清阳被遏 。 病机:风寒外袭,
治法: 治法:疏散风寒 。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 方歌: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方歌: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类证鉴别】 类证鉴别】
1、头痛与眩晕鉴别: 头痛与眩晕鉴别: 眩晕鉴别 头痛与眩晕病位皆在脑,可单独出现, 头痛与眩晕病位皆在脑,可单独出现, 亦可同时并见。 亦可同时并见。 以头晕眼花为主,兼有头痛者, 以头晕眼花为主,兼有头痛者,以虚 证为主——眩晕 眩晕。 证为主——眩晕。 以头痛甚而兼有眩晕者, 以头痛甚而兼有眩晕者,以实证多 ——头痛 头痛。 见——头痛。
3、治疗: 治疗: 祛邪通络: 伤寒论》有吴茱萸汤; 祛邪通络:《伤寒论》有吴茱萸汤; 丹溪心法·头痛》有可吐者,可下者; 《丹溪心法·头痛》有可吐者,可下者; 东垣十书》有补益气血法、 《东垣十书》有补益气血法、祛风散 寒法、清热利湿法; 寒法、清热利湿法; 内经》 多处论述针灸治疗。 《内经》 多处论述针灸治疗。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病因: 病因:
外感头痛——感受风、 外感头痛——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 感受风 热等外邪, 而以风邪为主。 而以风邪为主。 ——因于肝者 因于肝者: 内伤头痛 ——因于肝者:情志所伤 、火盛 伤阴 ;因于肾者:禀赋不足,房劳伤肾 ; 因于肾者:禀赋不足, 因于脾者:饥饱劳倦、 因于脾者:饥饱劳倦、病后产后体虚 、饮 食不节, 食不节,嗜酒肥甘 。 外伤跌仆,久病入络。 外伤跌仆,久病入络。
中医内科学-头痛-PPT课件
目录
• 头痛概述 • 中医对头痛的认识 • 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头痛的治疗方法 • 头痛的预防与保健
01
头痛概述
头痛的定义
01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 ,通常表现为头部疼痛,可伴有 其他不适感,如恶心、呕吐、畏 光、声音过敏等。
02
头痛的疼痛性质可以是锐痛、钝 痛、紧缩感、压迫感等,疼痛部 位可以是全头痛、偏头痛、头顶 痛等。
头痛的病因
头痛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精 神因素等。例如,偏头痛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紧张性头 痛与精神压力有关,而丛集性头痛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此外,一些常见疾病如颈椎病、高血压、颅内感染等也可能 引起头痛。因此,对于长期或严重的头痛症状,应及时就医 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偏头痛
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有畏光、 畏声等症状,发作前可出现视觉先兆。
丛集性头痛
表现为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常在夜间 发作,疼痛部位多在一侧的眼眶周围。
颅内高压性头痛
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表现为剧烈的 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 在躺下或低头时加重。
头痛的并发症
01
02
03
失眠
长期头痛可能导致失眠, 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 或早醒等症状。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缓解头痛。
避免诱发因素
如过度疲劳、情绪波动、饮食不当等,应尽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有助于预防头痛的发生。
05
头痛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作息
调整饮食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避免过度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饮 酒量。
最新中医内科学(一)08头痛PPT课件
(四)头痛经久不愈者, 当注意以下几点
1.久病及肾,肾精亏虚,治当益肾补髓; 2.久痛入络,一般草木、金石之品难以搜逐,当佐以虫类药物以搜风、通络、祛瘀、止痛。常选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等。 但蜈蚣、全蝎药性猛悍,燥血有毒,为动火之物,阴虚火旺,月经过多之人,用量不宜过大,且当伍以生地、白芍之类,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四. 鉴别诊断
临床应与真头痛鉴别。 真头痛:真头痛呈突发性剧烈头痛,或呈进行性加剧头痛。常伴喷射性呕吐,或颈项强直,或偏瘫、偏盲、神昏,甚至肢厥、抽搐。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头痛 起病较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烈,常伴外邪犯肺卫之征,应区别风、寒、湿、热之不同; 内伤头痛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并当分辨气虚、血虚、肾虚、肝阳、痰浊、瘀血之异。
四个基本特征:
1后一种疾病的发生是由前一种疾病所引起的: 2从后一种疾病的发生规律上看,前后疾病之间有一定关系,但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脑卒中与压疮 3后一种疾病的出现不属于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压疮不是医务人员过失所致 4后者与前者有一定的特异性:如焦虑不是肺癌的并发症
脑卒中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卒中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大约有56%—96%的卒中恢复期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并且62%的患者至少发生一个以上的并发症。
卒中后神经科并发症
卒中急性期神经科并发症 卒中恢复期神经科并发症
卒中急性期神经科并发症
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 脑疝 癫痫 出血转换
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颅内压变化引起的头痛,头部外伤后头痛,五官疾病引起的头痛,全身疾病引起的头痛(发热、缺氧、代谢产物的积蓄,血液病等)。
3. 范 围
外感六淫
风寒—寒伤阳气,清阳受阻,寒凝血涩, 经脉不畅,绌急而头痛。 风热—热为阳邪,风热上犯清空,壅滞不 畅而头痛。 风湿—湿为阴邪,风湿蒙蔽清窍而头痛。
头痛—中医内科学
六、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热盛伤津者:加知母、石斛、天花粉。 腑气不通者:加黄连上清丸。
六、辨证论治
3.风湿证
症状
(1)头痛、头重如裹。 (2)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 (3)苔白腻、脉濡滑。
六、辨证论治
治法:祛风胜湿 方药:姜活胜湿汤 姜活、独活、防风、 藁本、川芎、蔓荆子 辛散解表。
一、概述
(三)范围
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
痛、慢性阵发性偏头痛等,以头痛为主时可 按本篇论治。
二、证候特征
(一)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二)部位:前额、额颞、顶枕部。偏头痛。 (三)循经:太阳、阳明、少阳或太阳、厥阴、少阴。 (四)有外感、内伤 头痛之风。
外感:突然而作,其痛如破,痛无休止,多以掣痛、跳
(五)病史:有外感、内伤等因素,突然而病或反复发作 的病史。 (六)实验室:血常规、血压、必要时做脑脊液、脑电图 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颅脑CT和MRI。
五、鉴别诊断
(一)类中风 多见于45岁以上,眩晕反复发作,头痛突然加重 时,为风痰壅盛引起,常兼半身肢体活动不灵,或 舌 蹇语涩。 (二)真头痛
六、辨证论治
治法:补肾养阴 方药:大补元煎 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 人参、当归——气血双补
六、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肾阳不足:可用右归丸,
外感寒邪:可投麻黄附子细辛汤。
六、辨证论治
3.气血虚证
症状
(1)头痛而晕,心悸不宁,遇劳则重, ( 2 )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 (3)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
六、辨证论治
引经用药: 太阳头痛——姜活、防风 阳明头痛——白芷、葛根 少阳头痛——川芎、柴胡 太阴头痛——苍术 少阴头痛——细辛 厥阴头痛——吴茱萸、藁本
中医内科学头疼
也。”“大病后气虚头痛,四桂散,另茶一撮煮服。”
9.元•朱丹溪: •补充了痰厥头痛及气滞头痛;
•头痛不愈,可加引经药:“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 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 辛,厥阴吴茱萸。”
10.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须知新而暴者,但名头痛;深而久者,名为头风。”
12.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头痛自内而致者,气血 痰饮,五脏气郁之病,东垣论气虚血虚、痰厥头痛之类是也; 自外而致者,风寒暑湿之病,仲景伤寒、东垣六经之类是 也。”
13.清•陈士铎提出“非风”之说,主张头痛不可概加风药。
14.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倡瘀血致病论,用血府逐瘀汤治之。
三、病因病机:
•提出“雷头风”一证:“雷头风,头痛而起核块,或头中如 雷鸣,震为雷。”此乃湿热酒毒挟痰上冲,治用清震汤合普 济消毒饮,以除湿化痰,清热解毒。
11.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 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 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 愈后遇触复发也。”
寒-寒凝血滞,阻遏脉络
感受外邪-风 热-上扰清空,气血逆乱 外感头痛
湿-蒙蔽清窍,清阳不升
情志不和 肝气不舒 郁而化火
脏 肝 火盛伤阴
内
腑
肾水不足 肝肾阴亏 肝阳上亢
功 肾 禀赋不足 不能上充于脑 脑髓空虚
伤
能
肾精久亏 阴损及阳 肾阳衰微 清阳不升
失
劳倦过度
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脑失濡养 头
调 脾 病后体虚 脾胃受伤
饮食不节
痰湿内生 阻遏清阳
痛
跌仆损伤 血行不畅 络脉瘀阻
头痛中医PPT
方义:
阿是穴—泻法
梅花针—局部叩刺
三棱针—散刺出血 合谷—补法以行气
以痛为腧,血实者
三阴决交之、之膈意俞—泻法以活血
委中—血郄,刺络出血,化瘀定痛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七.辨证论治
雷头风:头痛如笛鸣,头面起核,多为湿 热挟痰上冲,可用清震汤加味,以除湿化 痰
偏头风:又称偏头痛,其痛暴发,痛势甚剧, 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如常人,多系肝 经风火所致。治宜平肝熄 风清热为主。
第十四页,共47页。
七.辨证论治
(一)外感头痛-风热证
主证: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兼有风热表证,证见发热、 咽痛、口干、口苦、苔薄黄、脉浮数。多继发于感冒发热, 中耳炎、邪龈肿痛之后,伴耳后疼痛。
治则:疏风清热和络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
第十五页,共47页。
七.辨证论治
(一)外感头痛-风热证
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 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 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 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
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 房事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
方义:
上星、百会—疏导督脉,活络止痛 气海—生发原气,与百会配伍升举清阳入于脑 足三里、三阴交—健脾补胃、益气养血,以治其本
第二十四页,共47页。
七.辨证论治
(二)内伤头痛-痰浊证
主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则: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新久去留之分。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猝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 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不止不常,愈后遇触即发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之头痛(一)
丁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头痛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鉴别诊断
2. 熟悉头痛与现代医学的关系、头痛的分型、病因病机
3. 了解头痛的概念、古代文献对头痛的论述
内容介绍
1. 头痛的概述
2. 病因病机
3. 诊断
T_e
一、概述
B_e
(一)概念
头痛是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二)古代文献论述
《素问·风论篇》谓:“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
《素问·五脏生成篇》谓:“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指出头痛的发生和哪些经脉脏腑有关。
《伤寒论》分别论述了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头痛,明确提出治法、方药。
外感和内伤均可引起头痛。
根据病因和症状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不同。
《东垣十书》补充了太阴头痛、少阴头痛,为头痛分经用药创造了条件。
《丹溪心法·头痛》谓:“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
”认为头痛的发生多与痰和火密切相关。
《普济方·头痛附论》谓:“若人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入于脑中,则令人头痛也。
”认为,气血亏虚,又感受风邪,则发生头痛。
《证治准绳·头痛》谓:“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
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而遇触复发也。
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
”
(三)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1.分类
(1)功能性头痛
包含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病因和病理尚不甚清楚的头痛,也称特发性头痛。
功能性头痛症状和体征分离,病程长,或反复发作,一般情况良好,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
(2)器质性头痛
器质性头痛是指的继发于某些疾病而出现的以头痛为主的症状。
常见于颅内感染、脑血管病等,又称为继发性头痛。
器质性头痛具有神经系统的症状或体征,呈进行性、持续性、局灶性头痛,CT、核磁共振、脑血流图检查有阳性发现。
(3)非神经疾病所致头痛
常见于五官科的疾病,如青光眼、副鼻窦炎、中耳炎,或高血压、感染、发热性疾病、颈椎
病引起的头痛。
非神经疾病所致头痛常有相应的病史和症状,头痛的部位相对固定,可通过相应的检查进行针对性治疗。
2.问诊
(1)问家族史,情绪状况,睡眠的情况。
(2)问发病缓急,发作时间、性质、部位、缓解方式、加重因素。
(3)问先兆症状及伴发症状。
3.治疗原则
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的症状,预防头痛的复发。
力争对头痛进行病因的治疗。
4.常见头痛
(1)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
人群患病率高,为5%~40%。
多数偏头痛在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女性多于男性。
多有先兆症状,有并发症状,如恶心呕吐、怕光、怕声音、倦怠。
发作频率不等。
(2)丛集性头痛: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0~50岁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反复密集发作。
伴随症状:一侧眼眶周围严重疼痛,结膜充血、流泪、流涕、面部出汗,眼睑水肿。
(3)紧张性头痛:青年发病,20岁左右起病。
女性多见,占75%。
呈持续性胀痛、压迫痛和紧缩感,多发生于双侧的枕颈部或额颞部。
疼痛部位肌肉有触痛或压痛点或僵硬感、伴头昏、失眠、焦虑或抑郁症状,病程数日或者数年不等,其诱发多与精神因素有关。
5.预防和调护
(1)急性发作期,应适当休息,不宜食用炸烤、辛辣、厚味滋腻食物,限制烟酒。
(2)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者,可疏导劝慰以稳定情绪。
(3)头痛缓解后注意调畅情志、饮食及寒温等方面的调护,以防复发。
【我的笔记】
二、病因病机
B_e
(一)外感六淫
以风邪为主。
风寒:寒凝血涩,脉络不畅;风热:风热上炎,侵扰清空;风湿:蒙蔽清窍,清阳不展;阻遏清阳,引发头痛。
风寒头痛多见头痛、项背疼痛、发热恶寒;风热头痛多见头胀痛,高热、咽痛、口干渴;风湿头痛多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
(二)内伤头痛
1.跌仆损伤
外伤跌仆,久痛入络,导致气血瘀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
2.情志不调
情志不调,肝郁化火,火热之邪上扰清窍。
3.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湿热内生,日久生痰,痰湿中阻,气机不利,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被蒙,而致头痛。
【我的笔记】
三、诊断
B_e
(一)临床表现
以头部疼痛为主,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头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胀痛、搏动痛等。
1.外感头痛
有外感证候,起病急,病程短。
2.内伤头痛
有内伤证候,起病缓慢,反复发作。
3.外伤头痛
有外伤病史,刺痛样、位置固定,夜间加重。
(二)辅助检查
1.血常规、脑脊液检查
2.测血压、脑电图检查
3.头颅CT或MRI 等检查
(三)鉴别诊断
真头痛:呈突发性剧烈的头痛,或者呈进行性加剧的头痛,伴有喷射样呕吐,或颈项强直,或偏瘫、偏盲、神昏、或厥逆,多见于颅内疾患。
相关检查:脑脊液检查、血常规检查、CT或核磁共振检查。
【我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