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及其借鉴原则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作者:耿磊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4期
耿磊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摘要: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逐渐被公共管理范式所取代,尽管传
统范式下的政治行政二分、公务员政治中立给公共行政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其作为公共部门
认识管理的基本原则被继承了下来。自公务员制度诞生以来就出现了政治中立原则。通过对比
西方公务员制度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异同来分析政治中立原则,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具有一
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借鉴作用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1)08-0207-02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由来与政治中立原则
(一)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由来
“文官制度”即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最早产生于在19世纪的英国。英国于1855年5月21
日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标志着文官制度的建立。由于该制度适应并促
进了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迅速得到了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认同,受其影响美国和加拿大
也相继建立了文官制度。德国,法国,日本也在二战之后建立了相应的文官制度。
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又称现代文官制度,概括地说,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一国公共组织依
靠立法和规章规制的手段,以功绩制为中心原则,以官员稳定性、连续性、和职业化为目标,
通过专门的人事管理机构,对规定范围内的公务员的获得、任用、晋升、工作福利、考核激励、纪律惩戒的方面进行管理而逐步形成和确立的公共组织人事管理制度。
文官制度自建立以来,经过了很多次改革,逐渐形成了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其中比较有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国家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
一、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一)内容丰富,地位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新加坡政府把它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另外两个基础是能力教育和双语教育),使之具有战略地位。美国许多州的大学都硬性规定,必须拿到政治科目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有的国家还专门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等机构,实行专人专做道德教育的有关工作。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资助道德教育的
调查和研究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美国的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有两个主旋律:一是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二是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在新加坡,政府提出道德教育要“三兼顾、五强调”,即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育与人情味兼施;理想与现实兼行;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故事之中。德国的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这与韩国、德国十分相似。(二)途径广阔,方法灵活。
当代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当代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在当代社会,政治制度是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框架。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中西方政治制度作为全球政治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将对当代中西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差异和各自的优缺点。
一、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1. 政治理念差异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源于其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西方政治制度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推崇民主和多元主义。而中国的政治制度则注重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侧重集中统一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原则。
2. 政治体制差异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体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国家普遍采用议会民主制度,通过选举形式选出代表人民意愿的议员组成国家机构。而中国则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人民群众的主权。
3. 政治参与差异
在政治参与方面,西方国家较为注重公民的参与和政治表达的多样性。公民有权利参与政治决策和政府运行的各个环节,例如选举、抗议示威等。而中国政治制度更注重集中的决策和行政效率,公民的政治参与相对较少。
4. 政府权力差异
中西方政治制度在政府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机制上也存在差异。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三权分立的原则,即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分散给不同的机构,以制约和平衡各个权力。而中国政府则更加强调党政一体和集中统一的领导方式。
二、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缺点
1. 中方政治制度的优点
中国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实现集中统一的领导,保障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中国的政治制度注重国家利益和长期发展规划,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并推动国家事务的发展。此外,中国政府在一些方面也能够更加高效地调控社会资源,使得国家在经济、科技和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关于西方文明的观点
关于西方文明的观点
一、西方文化源头
西方文化的源头主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文化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对后来的欧洲文化和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西方文化特征
西方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理性主义、个人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方面。这些特征在西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包括哲学、艺术、科学、政治等领域。
三、西方文化影响
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对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西方文化也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现代化进程。
四、西方文化优缺点
西方文化的优点主要包括理性主义、个人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方面,这些优点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西方文化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过度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些缺点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五、西方文化未来发展
未来,西方文化将继续发展并不断创新,同时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例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将更加开放和包容,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也将更加频繁和深入。
六、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方面,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冲突;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也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交流和融合。例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其他文化开始接受和融入西方文化。
七、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方面。这些价值观是西方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所在。
论西方政治文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论西方政治法律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计科1121 邵斌
摘要
政党政治现象包括非常丰富的因素,准确地解释这些复杂的政治现象,需要能够揭示这些因素的各种方法.我国传统的政治学和政党制度研究,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性的定量研究非常少见.西方政治学注重经验的、实证的定量分析,较少的受意识形态的干扰,对我国的政治学研究和政党制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了解本国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的异同以及相互的可融性和排斥性因素,是我国政治现代化成功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党、借鉴
政治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治制度”,是指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狭义的“政治制度”主要指正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政治制度有历史性(它随各国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合法性(它由各国和权力主体制定的宪法决定)、强制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稳定性(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被经济制度决定,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西方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共同性,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社会,本着主权在民的基本原则,法律上主张代议民主制,权力上主张分权制衡原则;而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直本着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是以共产党的领导为我国的政治制度核心。而我国法律制度是议行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西方政治思想主要围绕自由、平等、正义、民主、主权等基本概念,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又随着当代世界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社会结构的迅速调整、人类科学技术和思维能力的飞跃,而出现新的前所未有的含义,不同的政党和不同的流派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甚至在基本的价值观上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虽然各个流派的学说之间不免存在分歧,但从总体上来看,西方的政治思想呈现出流派纷呈和多样化的态势。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传统文化的制定与起源,并对其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和介绍。通过介绍了两者的不同之后,在此基础上,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客观的经济形势与现的需要,都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学者加强对西方民主理论的研究。同时,还客观的提出了当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奠定基础。
关键词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一、西方的幽黯意识与制度设定
西方文化有着悠久的性恶论传统。性恶论的人性假定构成了基督教原罪学说中浓重的幽黯意识。所谓幽黯意识就是:发自对人性中或宇宙中有始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因为这些黑暗势力根深蒂固,这个世界才有缺陷不完满,而人的生命才有种种丑恶种种遗憾。这种对人生和宇宙中阴暗面的正视并不代表价值上的认同。实际上,这种幽黯意识是以强烈的道德感为出发点的。这种源于希伯莱宗教的性恶论传统区别于中外形形色色的现实主义政治哲学,也与西方现代功利主义和道德唯我论迥异其趣,后者在价值上接受人的私欲和私利,并以此为前提去考虑个人与社会的问题,但幽黯意识却在价值上否定人的私利和私欲,然后在此基礎上求其防堵、求其疏导和化弥。因此幽黯意识对现实社会常有批判和反省作用。
以幽暗意识的出发点,基督教不相信人在世界上有体现至善的可能,因为人有根深蒂固的堕落性。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神的恩宠,人有获得拯救的可能,但人永远不能像神那样臻于至善,人神之间永远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从基督教看来,人既不可能神化,人世间也不可能有“完人”。人神不可通约也反映出超越秩序与世俗秩序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世俗秩序依靠超越秩序提供价值动力支持和参照系。
西方政治制度
正确认识西方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通常指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相适应的国家权力机构和基本制度。马克思认为,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阶级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机关的体系和为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制度。目前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极其繁多复杂。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模式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大类,君主立宪制又有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之分;共和制又有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和委员共和制之分。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绝对君主制和军人独裁制、党政合一制和政教合一制等。
我们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掌握人类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共同规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学习经验,避免失误,从中探讨出适合我们国家借鉴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模式,以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的学习当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特征。下面列举几个方面,以简述西方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
宪政制度:所谓宪政,是一种受宪法支配的政治,是国家依据一部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宪法进行治理,以实现民主,充分体现最广泛的人权为目标的一种政治制度。政府权力要受宪法所授予的目的的限制,就是说,政府依据宪法既定的原则进行组织,政府的权力由宪法授予,由此受到宪法的制约与控制,任何政府都不能逾越宪法规定的权限,不能侵犯宪法保障的其他机关和公民的权利。宪法是既授权又限权,这是统治机构内部“以权制权”的最高法律。西方国家宪法的主要原则:(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2)主权在民原则(3)法治原则(4)分权与制衡原则(5)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原则。
借鉴西方政治文明 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 ) 本政 治原 则 一 基
西方政 治制度 的基 本原则 主要 包括 : 民主权 原 人
则 : 议制原 则 : 代 分权 制衡 原则 和法 治原则 四个 方 面 。 这些基 本原 则不 只是西 方政治 文 明的优 秀成果 , 是 更
原 则 的制度基 础 , 是代议 制原 则与 中 国国情相 结合 的 产 物 。人 民代 表经 过 民众 选举 产生 , 组成 人 民代表 大 会, 代表 人 民行使 国家权 力 。 但最 为重 要 的是 , 民代 人 表 能真正 代表人 民行 使 国家权力 , 是 中国政治 文 明 这 建设 的核 心 内容 之一 。 第三 , 分权 制衡原 则 。分权 制衡原 则是 西方 政治
人 类政治 文 明的精华 , 值得 中国借鉴 。 第 一 。 民主权 原则 。这一 原 则主要解 决 了权 力 人
的最终来 源 问题 ,是 现代 政治 理论最 为核 心 的问题 。 这 一原 则 的核 心 内容 是 :人 民是 国家 最 高权 力 的来
代表组 成代 议机 关来行 使 最高权 力 的政治制 度 。 代议 民主是 资 本主义 商 品经济 摧毁封 建政 治特权 的产 物 ,
借鉴西方政治 文明 推进 中国政治文 明建设
丁毅 明 , 李春 园 , 其 欣 蔡
摘 要 : 国在 加 速 推 进 政 治 文 明 建 设 的 过 程 中 , 中 不仅 要 依 据 中 国的 国情 , 索 建 立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政 治 民主 体 制 , 探 而
布什原则 西方人文传统 新保守主义
布什原则西方人文传统新保守主义【摘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布什原则、西方人文传统和新保守主义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介绍布什原则的定义和特点,探讨西方人文传统对其产生
的影响。接着,我们将分析新保守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历程,以及布什
原则在新保守主义中的具体应用。我们将探讨西方人文传统对新保守
主义的反思。在我们将总结布什原则、西方人文传统和新保守主义之
间的互动关系,展望未来可能的影响和挑战。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
将更加深入了解这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社会和政治的影
响和意义。.
【关键词】
布什原则、西方人文传统、新保守主义、定义、特点、影响、兴起、发展、应用、互动关系、反思、未来展望、影响、挑战
1. 引言
1.1 布什原则
是指美国前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在其治下的一系列政治和外交原则,主要包括实行外交自由主义、强调合作与多边主义、保持国
际秩序和和平、强调人权和民主、反对恐怖主义等。布什原则的特点
在于其奉行的是一种现实主义外交政策,遵循国际法、尊重传统盟友、通过联盟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力图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布什原则在
其执政期间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美国的一种重要外交政策理念。布什原则也被视为一种传统的西方政治价值观,强调法治、自由、尊重人权和国家主权等原则。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布什原则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被认为是一种国际政治的成功实践范本。
1.2 西方人文传统
西方人文传统是指西方文化中古典哲学、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在这个传统中,人类被看作是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个体,被赋予了尊严和价值。西方人文传统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由发展,同时强调人类的共同价值和社会责任。
法家思想的政治性质与治理原则
法家思想的政治性质与治理原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人们对治理的需求和期望也不再是单纯的维持社会安定和秩序,而是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在这个过程中,法家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思想和理论体系,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法家思想的政治性质和治理原则两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法家思想的政治性质
法家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其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建设与治理,与当时的道家和儒家相对立。相比较而言,法家思想更加注重权力运用和实践,体现了其独特的政治性质。
首先,法家思想重视集权和统治。在法家思想中,国家的权力集中于君主身上,君主拥有全部的权力,成为国家治理的核心。同时,法家思想也认为通过加强政治权力的集中,可以提高国家的统治效率和有效性。
其次,法家思想注重实际和功利。法家思想强调实践,尤其是经验和事实的积累和运用。在治理领域,法家思想认为,真正有
效的政策是那些实用而有成效的政策,而不是那些堆砌华丽说辞
而缺乏实际效果的糊涂政策。
最后,法家思想重视规范和制度。在法家思想看来,政治权力
应该有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不应滥用或任意扩张。因此,法家思
想注重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旨在维护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法家思想的治理原则
在法家思想中,治理原则是落实政治性质的重要表现。这些原
则既体现了法家思想的强权特质,也注重了实际的需求和情形。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法家思想的治理原则。
第一,严刑峻法。法家思想认为,在治理社会中,应该加强法
律的约束和制裁,以达到遏制犯罪和维持社会秩序的目的。此外,法家思想还主张加强刑讯和审判的力度,以扩大法警和刑罚的威
专题四西方政治现代化的历程.
专题四:西方政治现代化的历程
【命题趋向】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从历史的角度清醒地认识这一遗产,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理解和珍惜这一遗产,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仅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高考命题的基本着眼点。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是世界近代史的主干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这在历史学科的试卷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试题常常从政治现代化的角度立足,如民主与专制体制的比较、土地问题的处理方式、改革与革命的道路、道产阶级革命中的法律文献等。尤其是那些与新课程所强调的追求社会进步、平等、文明的历史内容值得关注,是本专题的重要考点与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的内容和结果,革命与改革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两种基本方式,并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思想密切相关;一战后法西斯主义出现的社会背景、表现及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影响。重点了解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历史根源、现实原因、特点及其对远东国际形势的历史影响以及二战后的民主改造;近代以来民主与专制斗争所取得的公民选举、政党政治和议会制度的成果,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资产阶级法制建设的主要成果及其对建立平等社会的作用;德意志、意大利和美国统一的背景、进程及其历史影响。
【考点透视】
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现代化历程可以分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扩张”“资本主义民主专制两种政治道路的选择”“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危机与调整”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建设”等主题,围绕相关主题,以《考纲》为导向,紧官结
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推动全球治理之间找到平衡点。
06
总结:代议制在人类政治 文明进程中地位和影响
对西方政治文明发展推动作用
民主化进程
代议制为西方政治文明带来了民 主化进程,使得人民能够通过选 举代表参与政治决策,实现了政 治权力的广泛分配。
法治建设
代议制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法治建 设,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来限制 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促进 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汉萨同盟
德国北部城市间的商业和政治联盟, 通过议会协商处理内外事务,体现了 代议制原则。
02
近代西方国家代议制确 立过程
英国议会制度形成与发展
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
01
确立了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为议会制度奠定了基础。
议会制度的形成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亨利三世时期,议会逐渐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形成了初步的
议会制度。
05
当代西方国家代议制改 革与挑战
选举制度改革与直接民主尝试
选举制度的改革
包括选举方式、选区划分、选民资格等方面的变革,旨在提高选举 的公正性和代表性。
直接民主的尝试
通过公民投票、公民倡议等方式,让公民更直接地参与政治决策, 弥补代议制的不足。
电子投票和网络参与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公民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政治参与方式。
政治竞争
政治文明的名词解释
政治文明的名词解释
一、引言
政治文明是一个涉及广泛的概念,它关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涉及到社会的稳
定与公正。本文将对政治文明进行全面的解释与探讨,以期增进对政治文明的理解。
二、政治文明的定义
政治文明是指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行为符合民众需求,具备良好的法治、
公平公正、参与和约束机制的状态。它要求政府能够有效管理公共事务,保障公民权益,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三、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民主与法治
民主是政治文明的基础,它要求政权由人民行使,通过公正的选举机制选出代表,并且尊重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法治是实现民主的关键,它要求政府和公民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和约束,均等受法保护。
2.公平公正
政治文明要求公正的分配机制,确保每个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能够享有
平等的机会和权益。它强调政府应采取公正的政策和措施,减少贫富差距,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3.参与与约束
政治文明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包括政治选举、言论表达、社会组织等,以实现民主的目标。同时,政治文明也要求政府接受民意的监督与制约,建立健全的反腐体系和权力分立机制。
四、政治文明的重要性
1.稳定社会秩序
政治文明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当政治制度符合民众的需求并得到广泛认可时,社会秩序将更加稳定,防止各种社会冲突和动荡的发生。
2.促进社会发展
政治文明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它鼓励各方面的参与和创新,
推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3.保障公民权益
政治文明保障了公民的权益和自由。通过实现民主和法治,政府能够保护公民
西方法治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借鉴意义
西方法治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借鉴意义
对西方法治的历史渊源,夏勇先生的《法治源流——东方与西方》有比较详尽的论述。他认为,“追寻法治的源头,应该从亚里士多德说起”。但是,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法治,是什么样的法治?西方法治的历史发展,不同时期是不是有不同的内涵?能不能笼而统之?英文Rule of law这个词是1 9世纪末期才出现的新词,韩德培先生早在40年代就有论说,但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前几年才看到,本想当面向老人家请教,不幸他在2009年就辞世了。2000年,指导台湾研究生杨登杰做《从法治国家看中国传统法制》这篇硕士论文。认为,一般人常认为法治是西方的传统。其实,现代意义的“法治国家”(Rechtsstaat)或“法治”(rule of law)并非根源于西方传统思想或制度,而是伴随着近代工商业和工商阶级崛起而引发的思想革命(即启蒙运动)和政治革命(即改革)的产物。这是的共同看法。但他对中国传统法制的论述,采用钱穆先生的观点,有所保留。认为,从西方传统政治思想史来看,柏拉图的国家哲学被当代哲学家波普尔(Karl R.Popper,1902—1994)视为极权政治思想的鼻祖,主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则为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供理论依据,两者都与现代法治理念背道而驰。亚里士多德虽然提到法治,其出发点却非现代法治所强调的个人自由,而是为了实现更高的善;此外,他还承认与现代法治理念水火不容的奴隶制度的合法性。正因为这样,所以有人认为亚氏所说的法治是奴隶主法治。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前43年)的自然法思想固然是建立法治国家的思想根源,但这种思想与其说是立足于人权理念,毋宁说它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政思想一样,更强调的是整个共同体的善,并把追求共同体的善看作公民的美德和最终目的。再从西方传统政治制度史来看,雅典的民主政治只限于占人口极少数的自由民才能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而自由民虽然有权分享国家主权,“但在所有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作为公民,他可以决定战争与和平;作为个人,他的所有行动都受到限制、监视与压制;作为集体组织的成员,他可以对执政官或上司进行审问、解职、谴责、剥夺财产、流放或处以死刑;作为集体组织的臣民,他也可能被自己所属的整体的专断意志褫夺身份、剥夺特权、放逐乃至处死”[插图]。同样的情形也见于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那里,个人以某种方式被国家所吞没,公民被城邦所吞没。”换句话说,即使在古代西方的共和国里,社会集体也对个体成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内容提要】人类文明的新旧交替、吐故纳新不是一个绝对否定、简单抛弃的过程,而是一个辩证否定、不断扬弃的过程。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全面超越的必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吸纳各国文明成果,必须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全面超越。
【关键词】政治文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借鉴/超越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代的政治文明有其不同的特点。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明,由于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各有不同,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也不可能是一种模式。不同的政治文明之间,在当代世界,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之间,会相互影响,彼此借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就是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本文拟依据政治文明内涵诸要素之间的历史和逻辑联系,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正确理解政治文明的科学涵义
“政治文明”这个概念,早在1844年时马克思就使用了,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马克思曾经计划就“集权制和政治文明”作专题理论阐述。[1](P238)以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这个概念,但在他们的论述中具有很多关于政治文明的思想观点。原始社会末期国家的出现,是政治文明的起始标志。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它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并合法地压迫着被统治阶级,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使得政治统治有了“‘秩序’的范围”,通过缓和冲突,使“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2](P170)近代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也指出,政治“是和文学、商业等共同构成文明的一部分”,文明就是“形成一个国家体制”。[3](P41、30)这些话包含了国家是政治的文明之义。
第一章 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概述
三、学习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方法 1.点与面相结合、特性与共性相结合 2.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一章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概述
本章重点: 1.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实质。 3.西方国家的国家形式。 一、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 当代:20世纪初至今 关于“西方”的指称
二、西方政治思想分期
分为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当代四个时期
古代: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5世纪 中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7世纪 近现代: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代:20世纪初—至今
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历史传承及其基本内容
(一)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西方政治制度发 展的政治遗产 1.民主原则 人民的统治是民主原则的核心价值,具体实现 形 式历经了由直接民主向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 的发展过程。
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何保障公民的基 本权利? 西方国家民主制度以追求和实现人的基本价值为其政治理 想,通过宪法规范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建立切实的保障 制度。
6.监督制度 政治监督原则体现在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 各个方面,大体来说既有体制内的监督机制,也 有体制外的监督机制,从而形成了立体的监督体 系。
(4)半总统制 半总统制:以总统为国家权力中心,以总理为 政府首脑的一种国家政体形式。 特征(以法国为例): A.在总统的产生和权限方面类似于总统制。 a.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总统有权任命总理(但有限制)。 c.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及绕过议会进行全民公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及其借鉴原则作者:陈林
来源:《新学术论丛》2013年第04期
摘要:在宪法和法权制度的框架下,西方国家创造了丰富的现代政治文明。这种以宪法为基础,以法权制度为特征的政治文明,既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制度体系,这两方面的统一构建了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表现形式。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关键,在于通过科学研究,正确区分其科学合理的表现形式和其包含着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本质内容,从而确立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政治文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借鉴
一,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
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希腊城邦民主向现代法权制度转变的过程。现代西方国家在社会政治形态中确立的法律观念,是以人权为基石建立起来的,个人的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保障,社会公共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要被有效地限制。现代法权制度形成的标志,就是体现了这种法律观念并把它法权化、制度化的宪法的产生。正是宪法的产生,人类政治才由“权力支配法律”的时代进入到“法律支配权力”的时代;人之为人所应当享有的不可剥夺的自由和权利才从“自然状态”演进到了“法律状态”;人类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小国寡民式的直接民主才演绎为代议共和式民主。宪法自从产生以来,它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基本价值和基本规范,就成为人类政治的神经枢纽。这种以宪法为神经枢纽并围绕宪法而展开的政治的充分发育状态,就是宪政,它以政治权力的宪法化为逻辑前提,以政治过程的法治化为核心任务,以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为基本内核,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为价值关怀。
在宪法和法权制度的框架下,西方国家创造了丰富的现代政治文明。这种以宪法为基础,以法权制度为特征的政治文明,既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制度体系。作为制度体系,它体现为政治制度文明;作为思想体系,它表现为政治意识文明;并且,经历长期积累,其制度设计和思想理念达到了相当程度的吻合,从而构建了西方政治文明的特定表现形式:
第一,保障人的基本权利的思想和制度。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神权统治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斗争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人权思想。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是现代法权制度的基本目的,是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逻辑起点,也是资产阶级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人权思想为指导,资产阶级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权的制度。在宪政制度下,公民的基本人权在宪法和法律上得到了全面确认:一是宪法直接规定人的基本权利与自由;二是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配置,使权力相互制衡,防止国家权力滥用;三是建立宪法保障制度,促进宪法完全、充分实施;四是法律法规的执行。
第二,主权在民的思想和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封建制国家,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国家的最高主宰。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以后,创造了主权在民的共和国的国家形式,国家元首和官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主权在民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归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的政治理念,为现代政治提供了合法法源,也为解决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这一基本关系提供了指导思想和逻辑方法:其一,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来自于公民权利的让渡。这是现代国家政治的基本前提。其二,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不一定由人民直接行使。在宪政制度下,国家的权力一般由人民定期选举的代表和机关来行使,采取共和国的国家形式。其三,国家权力必须按照人民的意志和意愿行使,并随时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通过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来保障国家权力的合法行使,并对可能出现的非法行使进行有效防范和纠正。
第三,法治思想和以宪法为根本法的现代法律制度。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意志高于法律。资产阶级在反封建过程中创制了宪法,确立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宪法为根本法的现代法治否定了封建社会的人治,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政治模式。法治意味着法律应当统治,无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宪政制度要求充分体现法治的原则和精神:有普遍的法律、法律为公众知晓、法律可预期、法律明确、法律无内在矛盾、法律可循、法律稳定、法律高于政府、一切以法律为准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司法权威、司法公正、正当法律程序等等。
第四,代议制民主的思想和制度。根据主权在民的思想,直接民主应当是体现人民主权的最真实、最纯粹和最高级的形式。但是,直接民主要求苛刻的条件,“首先,要有一个很小的国家,使人民很容易集会并使每个公民都很容易认识所有其他公民。其次,要有极其淳朴的风尚,以免发生种种繁剧的事务和棘手的争论。然后,要有地位上与财产上的高度平等,否则权利上和权威上的平等便无法长期维持。最后,还要很少有或者根本就没有奢侈”[1](p55)。因为条件苛刻,“真正的民主制(即直接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1]
(p88)。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英、法等国创建了代议民主制度,即由代议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在议行合一体制下,代议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议行分立体制下,代议机关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主要行使立法权。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由有选举权的公民定期、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代议机关及其组成人员有确定的任期,到期必须重新选举,组成新的代议机关。代议机关拥有的国家权力通过举行的各种会议来行使,代议机关的组成人员通过享有议员或代表法定的权利来实现对国家权力的行使。代议机关及其组成人员从权力获得到权力实现都由明确的法律规定来保障,并严格按法定程序运行。
第五,政治监督的思想和权力制衡制度。鉴于封建集权制的弊端,资产阶级提出了对权力进行制度控制的思想,以防止政治权力过分集中。其一,西方国家建立了分权制衡制度,对国家权力进行横向或纵向划分:横向划分即三权分立制,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各自独立,相互制衡;纵向划分即联邦制,对联邦和州的权力进行明确的划分。权力制衡制度实际上是政治权力的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它在运用权力约束权力,防止权力被少数人垄断和滥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西方国家还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治监督制度。例如,新闻舆论监督制度
在西方社会被喻为“第四种权力”,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十七世纪以来的几个世纪中,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事业发展迅猛,影响很大。资产阶级通过建立新闻制度,使各种传媒不但报道新闻,而且成为监督政府和官员的有力工具。一旦政府及其官员的腐化、渎职、违法等丑闻被公之于众,就会对政府及执政党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因而比行政监督更为有效、快捷,更有威力。
第六,政党政治的思想和政党制度。自十七世纪在英国议会形成政党以来,政党逐渐在各国出现。资产阶级用组织政党的形式,通过政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政党是政治组织,自从有了政党,就有了政党政治。在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中,一般由专门的政党法或根本法的某些条款规定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活动方式。在政党制度下,政党是国家机构与公民社会联系的纽带,连接着政治体制中的各个环节,广泛深入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是社会政治能量转换的中介和政治活动的枢纽。执政党对政府过程以间接调控为主,政党与政府之间的职能有较明确的划分,形成比较明确的“党群关系”、“党政关系”和“朝野关系”,以避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第七,政府职能有限的思想和制度。宪政的确立,“意味着一种有限政府,即政府只享有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为了人民同意的目的,而这一切又受制于法治”[2](p154)。即政府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人民授予的唯一合法方式是直接或间接选举;政府权力的实现须最终得到人民的同意,政府要直接或间接向人民负责;政府权力的直接依据是宪法或法律,政府拥有权力的范围和实现权力的方式、手段都由宪法或法律明文规定,权力行使遵循越权无效的原则;政府的任期有确定的期限并有届数的限制。现代西方国家在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统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淡化行政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努力治理腐败,把执法治理同公共服务结合起来,把无限权力变为有限权力,把神秘政府变为透明政府,这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八,宪法至上的思想和违宪审查制度。这是宪政制度关于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的逻辑结论。“现代民主国家的宪法,必须得有宪法至上和违宪审查的内容。”[3](p54)在美国,司法审查理论已经成为“宪法拱门上的拱顶石”[4](p39),司法审查制度则是“宪法机器中绝对必要的部件,抽掉这个特制的螺栓,这部机器就化为碎片”[4](p41)。宪法至上分为形式至上和实质至上。形式至上是指宪法明确规定自身的最高法律效力。实质至上是指人民具有宪法至上的观念和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对制定宪法和实施宪法具有强烈的愿望,从而为宪法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既然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那么法律和行政行为都不得同宪法条文相违背,违宪必须接受审查。为保证违宪审查的效力,违宪审查机构必须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即司法必须独立。违宪审查意义重大,既可以保障一国的法律在宪法之下的统一性,又可以保证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及行政机关的行为体现人民的意志。
二,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和世界发展的活力。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文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是不平衡的,这决定各种文明之间必然要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