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艺标准(422-1996)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艺标准(422-1996)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艺标准(422-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现场搅拌的陶粒、浮石轻骨料,普通砂轻骨料混凝土浇筑的全现浇大模板工程。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轻骨料:浮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不允许含有超过最大粒径两倍的颗粒。
级配要求为通过5mm筛孔不大于90%,通过10mm筛孔为30%~70%;通过200mm 筛孔不大于10%。
空隙率不大于50%,吸水率1h比不大于25%,含泥量不大于2%,松散密度,筒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陶粒:与上述要求相同,并不得混夹杂物或粘土块。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C30时,不大于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30时,不大于3%。
2.1.3 水泥:325号、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4 外加剂:产品经质量认证,掺量必须通过试验室确定,技术性能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1.5 主要机具:搅拌机、吊斗、手推车、磅秤、插入式振捣器、铁锹、铁盘、木抹子、小平锹、小勺、水桶、胶皮水管、外加剂计量容器等。
2.2 作业条件:2.2.l 原材料包括水泥、轻骨料、外加剂等进场时检查出厂合格证,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要求,并应复验轻骨料,每2003为一批(不足200m3按一批),必须检验:松散密度、颗粒级配、筒压强度、1h吸水率。
天然轻骨料检验含泥量,复验不合格,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2.2.2 试验室进行试配,确定配含比及坍落度。
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2.3 轻骨料堆放场地应有排水措施,使用时尽量保持颗粒混合均匀,避免大小颗粒分离,按自然级配堆放时,其高度不宜超过2m,防止树叶、泥土或其它有害物质混入。
2.2.4 模板拼缝应严密,若采用木模时,必须浇水湿润。
外墙大模板外模下口圈梁部位应有防止漏浆的措施。
2.2.5 施工前熟悉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材料计量→搅拌→ 运输→浇筑→振捣→ 养护3.2 材料计量: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均按重量计,骨料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3%,水泥、水和外加剂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2%,轻骨料宜在搅拌前预湿,因此根据配合比确定用水量时,还须计算骨料的含水量(搅拌前应测定骨料含水率),做相应的调整,在搅拌过程中应经常抽测,雨天或坍落度异常应及时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
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工艺标准是针对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技术要求、安全要求、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规范的一份标准,其目的在于确保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施工前准备1. 现场勘测和设计: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地点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设计,确定建筑的位置、形状、尺寸、高度、基础要求等,以便后续的施工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2.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必须对所需的混凝土、钢筋、水泥等材料进行备货,以确保后续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供应充足,不会因为材料不足而导致施工工作停滞。
3. 动员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动员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施工工艺,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工作。
三、施工过程中的标准要求1. 基础施工: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基础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1)基础材料的选择:基础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能使用劣质材料;(2)基础的深度和厚度:基础的深度和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能超过或不足设计要求;(3)基础的均匀性:基础的均匀性是施工的关键,必须保证基础的平整和均匀;(4)基础的密实性:基础的密实性是施工的重点,必须确保基础的密实,以保证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模板施工: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是混凝土浇筑的重要工具,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模板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1)模板的材质和规格:模板的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规格必须一致;(2)模板的平整度:模板的平整度是施工的关键,必须保证模板的平整度;(3)模板的支撑和固定:模板的支撑和固定必须牢固可靠,以确保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或变形。
3. 钢筋施工: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是混凝土结构的骨架,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钢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1)钢筋的材质和规格:钢筋的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规格必须一致;(2)钢筋的排布和间距:钢筋的排布和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能超过或不足设计要求;(3)钢筋的连接和焊接:钢筋的连接和焊接必须牢固可靠,以确保钢筋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或变形。
混凝土工程大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3 大模板施工工艺标准3.1 总则3.1.1适用范围适用于多层和 100m 以下高层建筑及一般构造物竖向结构采用全钢、钢木或钢竹大模板工艺施工的现浇混凝土工程。
3.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冷轧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 74-2003) 。
3.2术语3.2.1大模板相对于小型模板的大型模板的统称。
3.2.2面板与新浇筑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承力板。
3.2.3全钢大模板面板采用钢板同钢骨架焊接而成的大模板。
3.2.4钢木大模板以防水木胶合板为面板,同钢骨架连接而成的大模板。
3.2.5钢竹大模板以防水竹胶合板为面板,同钢骨架连接而成的大模板。
3.2.6肋支撑面板的龙骨。
3.2.7背楞增强模板刚度的横梁。
3.2.8对拉螺栓连接模板承受新浇混凝土产生侧压力的专用螺栓。
3.2.9自稳角大模板停放时,靠自重作用抵抗风荷载保持自身稳定所倾斜的角度。
3.3施工准备3.3.1技术准备根据工程对混凝土表面质量要求和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选择合理的模板类型:进行配板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根据工程结构具体情况,按照经济、均衡、合理的原则划分施工流水段;(2)模板在各流水段的通用性;(3)单块模板配置的对称性;(4)单块大模板的吊装重量必须满足现场起重设备要求。
配板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绘制配板平面布置图;(2)绘制大模板配板设计图、拼装节点图和构、配件的加工详图;(3)绘制节点和特殊部位支模图;(4)编制大模板构、配件明细表;(5)编写施工说明书。
配板设计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1)大模板的尺寸必须符合 300mm建筑模数;(2)经计算确定大模板配板设计长度后,应优先选用同规格定型整体标准大模板或组拼大模板;(3)配板设计中不符合模数的尺寸,宜优先选用组拼调节模板的设计方法,尽量减少角模的规格,力求角模定型化;(4)组拼式大模板背楞的布置与排板的方向垂直;(5)当配板设计高度较大采用齐缝排板接高设计方法时,应在拼缝处进行刚度补偿;(6)大模板吊环位置设计必须安全可靠,吊环位置的确定应保证大模板起吊时的平衡,宜设置在模板长度的0.2〜0.25L处;(7)外墙、电梯井、楼梯段等位置配板设计高度时应考虑同下层搭接尺寸。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规范和标准化,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的要求。
建筑分项工程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给排水与供暖工程、电气工程等。
每个分项工程都有其特定的施工工艺标准,下面将对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开挖、基础浇筑等方面。
在地基处理方面,应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地基处理的方式,如加固、挖土或填土等。
基础开挖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并对开挖的土方进行合理的堆放和处理。
基础浇筑时,应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工艺和养护,以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工、模板安装等方面。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调配,控制浇筑质量,避免裂缝和空鼓。
钢筋加工时,应按照设计图纸和加工图纸进行加工,保证钢筋的尺寸精准和加工质量。
模板安装时,应注意模板的拼装和支撑,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表面平整度。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包括墙面装饰、地面铺装、吊顶安装等方面。
墙面装饰时,应注意墙面的找平、刷灰和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确保墙面装饰的平整和美观。
地面铺装时,应根据地面材料的特性进行施工,保证地面的平整和耐磨性。
吊顶安装时,应注意吊顶的结构和安装工艺,确保吊顶的稳固和美观。
给排水与供暖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包括给水管道安装、排水管道安装、供暖设备安装等方面。
给水管道安装时,应注意管道的材质选择和连接工艺,确保给水系统的安全和畅通。
排水管道安装时,应注意排水坡度和管道的连接,避免漏水和堵塞。
供暖设备安装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确保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气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包括电气线路铺设、电气设备安装、接地系统建设等方面。
电气线路铺设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线路敷设和保护措施,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全现浇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
全现浇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全浇注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采用轻骨料作为骨料,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掺入适量的助剂和控制骨料颗粒大小的添加剂,并采用全浇注工艺施工的新型混凝土结构。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浇注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场地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面净整,并弥补地基不平整的部分。
随后需要在施工面上进行防渗作业,以防止水泥浆体渗透到地面下,导致地基变得松散。
此外,还需要设置模板,确保混凝土形成所需的结构形状。
2.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合比是混凝土设计的重要一环,需要根据构件的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
轻骨料混凝土的骨料主要是低密度的骨料,能够有效减小混凝土的自重,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同时,骨料的粒度也需要进行控制,一般选择骨料的粒径在5mm以下。
添加剂的选择及掺入量也需要根据使用要求确定,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3.砼输送和浇筑在浇筑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搅拌时间一般为2-3分钟,搅拌完毕后,将混凝土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施工现场。
在输送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浇筑的速度和压力,以免混凝土发生分层或孔隙。
4.全浇注施工全浇注是指将一次性将整个构件内的混凝土全部倒入,不分段浇筑。
在施工时,需要控制浇筑的速度和浇筑的方式,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填充到每个角落并与模板充分接触,避免出现空洞和虚浆现象。
5.成型和养护在混凝土倾注至模板后,需要进行成型和养护。
成型是指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压实和平整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表面平整度。
养护是指对混凝土进行保养,以确保混凝土能够适当地进行水化反应,并达到设计强度。
全浇注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具有施工周期短、成本低、施工效率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因此,在一些对结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要求较高的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控制施工条件等,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共16页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9-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规定了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的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和质量验收资料等。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轻骨料混凝土的现场拌制。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色。
2.1.2 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砂中含泥量;当混凝上强度等级≥C30时,其含泥量应≤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含泥量应≤5%。
砂中泥块的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2%。
砂应有试验报告单。
2.1.3 轻粗细骨料:轻粗细骨料(陶粒或浮石等)的品种、粒径、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轻粗细骨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进场试验报告。
必须试验的项目有:粗细骨料筛分析试验;粗细骨料堆积密度;粗骨料筒压强度;粗骨料吸水率试验。
轻粗骨料的级配应符合表4-30的要求,其自然级配的空隙率不应大于50%。
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
其含泥量不大于2%。
轻粗骨科的级配表4-30筛孔尺寸dmin(5) 1/2dmax(10) dmax(20) 2dmax(2×20)圆球型的及单一粒级累积筛余≥90 不规定≤10 0普通型的混合级配按重量计≥90 30~70 ≤10 0碎石型的混合级配(%) ≥90 40~60 ≤10 0轻砂细度模数不宜大于4.0,其大于5mm的累计筛余量不宜大于10%(按重量计)。
轻粗细骨料的堆积密度,轻粗骨料的筒压强度及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轻砂和天然轻粗骨料的吸水率不做规定;其它轻粗骨料的吸水率1h不大于22%。
2.1.4 水:宜采用饮用水。
其它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一89)的规定。
混凝土施工工艺规范标准
混凝土施工工艺规范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施工工艺规范标准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维护施工安全,保障工程质量而制定的。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及养护工艺。
二、术语和定义1.混凝土: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人工制品。
2.拌合料:用于混凝土中的水泥、砂子、石子和水。
3.浇筑:将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输到施工现场,倒入模板或者地面的行为。
4.振捣:用振动器将混凝土在模板内振实,使其密实、均匀。
5.养护: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之前,采取一定措施使混凝土充分凝结,达到规定强度的过程。
三、施工前准备1.施工前要到现场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环境安全,无障碍物,无危险因素。
2.到现场检查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如:水泥、砂子、石子、掺合料等等。
3.检查施工设备是否齐全,如:搅拌站、泵车、振动器等等。
4.测量现场尺寸及高程,做好施工设计。
5.确定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
四、混凝土搅拌与运输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标准。
2.搅拌站的生产能力应满足工程需要,搅拌站应具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确保搅拌质量稳定。
3.搅拌站的出料口应设有调节装置,保证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均匀性。
4.混凝土泵车应具备高效、稳定、安全的特点,确保混凝土输送顺畅,不产生堵塞。
5.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挥发。
五、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清洁干净,确保模板平整,无松动、裂缝等缺陷。
2.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涂上模板油,以免混凝土与模板粘连。
3.混凝土应及时浇筑,不能出现滞后现象,以免混凝土产生冷接缝。
4.混凝土浇筑应均匀,避免混凝土流动过快或过慢,导致混凝土出现空鼓、裂缝等缺陷。
5.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振捣措施,振捣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
六、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2.混凝土养护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应采取适当的遮挡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一、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人工挖土及工艺标准1.1 材料及主要机具:1.1.1 钢框木(竹)胶合板块:长度为900、1200、1500、1800和2400mm;宽度为300、450、600和750mm。
宽度为100、150和200mm的窄条,配以组合钢模板。
1.1.2 定型钢角模:阴角模150mm× 150mm× 900mm (1200、1500、1800mm);阳角模150×150×900mm(1200、1500、1800);可调阴角模250mm×250mm×900mm(1200、1500、1800mm)及可调T型调节模板,L型可调模板和连接角模等。
1.1.3 连接附件:U形卡、扣件、紧固螺栓、钩头螺栓、L型插销、穿墙螺栓、防水穿墙拉杆螺栓、柱模定型箍。
1.1.4 支撑系统:定型空腔龙骨(桁架梁)、碗扣立杆、横杆、斜杆、双可调早拆翼托、单可调早拆翼托、立杆垫座、立杆可调底座、模板侧向支腿、木方。
1.1.5 脱模剂:水质隔离剂。
1.1.6 工具: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板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吊车等。
1.2 作业条件:1.2.1 模板设计:1.2.1.1 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
1.2.1.2 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
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的替代流向与位置。
1.2.1.3 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
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志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
0789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艺标准4221996
0789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艺标准4221996汇报人:***2023-11-02contents •施工准备•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冬期施工方案•质量标准•质量记录目录01施工准备轻骨料浮石、陶粒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松散密度、颗粒级配、筒压强度、吸水率等。
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或粗砂,并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松散密度、颗粒级配等。
外加剂根据设计要求,可能需要使用一些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泵送剂等。
主要机具应准备搅拌机、运输车、浇筑工具(如振动棒、平板振动器等)、模板、钢筋加工工具、泵车等。
水泥应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且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材料及主要机具0102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查所有原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进场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试配确定配含比及坍落度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室数据,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和坍落度。
轻骨料含泥量复验轻骨料应进行含泥量复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拼缝严密,防止漏浆模板拼缝处应严密,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
熟悉图纸,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前应熟悉图纸,并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了解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作业条件03040502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在进行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作业准备。
首先,要检查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进行试配确定配比及坍落度,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
同时,要对轻骨料的含泥量进行复验,防止其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要检查模板的拼缝是否严密,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
作业准备•在进行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时,需要使用准确的计量设备对各种材料进行计量。
首先,要确保各种材料的配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水泥、砂、轻骨料、外加剂等。
其次,要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时间进行加料,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和强度。
最后,要注意检查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中的一种重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流程,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图纸审查:施工前必须仔细审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要求,做好施工准备。
2. 材料验收:施工前必须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验收,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杜绝使用劣质材料。
3. 施工现场准备: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设备调试、防护措施等。
三、混凝土浇筑工艺1. 模板安装: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先安装好模板,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绑扎: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进行钢筋绑扎,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混凝土搅拌: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必须按照设计比例加入原材料,控制混合时间和次数,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 混凝土输送:混凝土输送方式有泵送、自卸车运输、手推车运输等多种方式,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5. 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控制浇筑速度和厚度,避免出现混凝土流失、积水等问题。
6.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1. 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检查混凝土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杜绝使用劣质材料。
3. 检查施工现场的平整度、垂直度和水平度等质量指标。
4. 检查混凝土浇筑后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
5. 检查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五、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1. 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等施工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和调试,确保安全使用。
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设置好防护措施,避免人员和设备受到混凝土的伤害。
3.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好警示标志,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六、混凝土施工后处理1. 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必须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404-1996)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404-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配套大模板:平模、角模,包括地脚螺栓及垫板,穿墙螺栓及套管,护身栏,爬梯及作业平台板等。
2.1.2 隔离剂:甲基硅树脂、水性脱模剂。
2.1.3 一般应各有锤子、斧子、打眼电钻、活动扳子、手锯。
水平尺、线坠、撬棍、吊装索具等。
2.2 作业条件:2.2.1 按工程结构设计图进行模板设计,确保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2.2.2 弹好楼层的墙身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标高线。
2.2.3 墙身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箱盒、预埋件、门窗洞口预埋完毕,检查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要求,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2.2.4 为防止大模板下口跑浆,安装大模板前抹好砂浆找平层,但找平层不能伸入墙身内。
2.2.5 外砖内模结构在安装大模板前,把组合柱处的墙上舌头灰清理干净,全现浇结构挂好供外墙模板操作的架子。
2.2.6 安装大模板前应把大模板板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剂(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后刷隔离剂,防止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操作工艺3.1 外板内模结构安装大模板:3.1.1 工艺流程:准备工作→ 安正号模板→ 安装外墙板→ 安反号模板→ 固定模板上口→ 预检3.1.2 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将一个流水段的正号模板用塔吊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墙位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称调整模板的一对地脚螺栓或斜杆螺栓。
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立即拧紧螺栓。
3.1.3 安装外墙板,用花篮螺栓或卡具将上下端拉结固定。
3.1.4 合模前检查钢筋、水电预埋管件、门窗洞口模板、穿墙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是否削弱断面过多等,合反号模板前将墙内杂物清理干净。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423-1996)(完整版)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423-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现浇框架及框架剪力墙混凝土的浇筑工程。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325号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及复试试验报告。
2.1.2 砂:宜用粗砂或中砂。
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5%,高于C30时,不大于3%。
2.1.3 石子:粒径0.5~3.2cm,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2%,高于C30时,不大于1%。
2.1.4 掺合料:粉煤灰,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有关标准。
2.1.5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1.6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或自动计量设备)、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长抹子、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串桶、塔式起重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2.2 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2.2.3 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2.2.4 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
2.2.5 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凝土运输→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3.2 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
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剪刀墙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剔掉清净。
3.3 混凝土搅拌:3.3.1 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个磅秤标准。
建筑行业施工规范混凝土施工与浇筑工艺的标准
建筑行业施工规范混凝土施工与浇筑工艺的标准建筑行业施工规范——混凝土施工与浇筑工艺的标准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其施工与浇筑工艺对于建筑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行业施工规范中关于混凝土施工与浇筑工艺的标准。
一、材料准备混凝土施工前,所有材料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以下是主要的材料准备要求:1. 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并在使用前按规定进行试验检测。
2. 砂浆:砂浆材料要求细度均匀,不得有明显的杂质或有机物。
3. 骨料: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大小分配均匀,洁净无尘。
4. 水:施工所用的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并经过试验检测。
二、混凝土配制混凝土的配制应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以下是混凝土配制的一般要求:1.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质量之比,一般控制在0.4-0.5之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2. 骨料粒径: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骨料粒径组合,避免过于粗细不均匀的问题。
3. 混凝土搅拌:搅拌时间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搅拌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4. 混凝土标志和试块制作:混凝土标志和试块的制作应符合相关规范,保证标志和试块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三、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关键的工艺环节,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质量。
以下是混凝土浇筑的标准要求:1. 浇筑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浇筑位置,保证浇筑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2. 浇筑方式:浇筑时,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和工具,避免混凝土的分层、积聚或气泡现象。
3. 浇筑层厚度:每层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一般不宜超过30cm,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 表面处理: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表面处理,如抹光、刮光等,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四、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以下是常见的养护要求:1. 保湿养护:在混凝土初始凝结后,应进行保湿养护,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不流失,一般持续7-14天。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简介全现浇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结构性能优良、有绝热性能和噪声隔离等特点的混凝土。
它的制作流程相对简单,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隧道、地铁站等结构的建设。
本文将简要介绍该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和施工工艺。
主要特点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如下:1.质轻,便于加工和搬运。
2.密实性好,耐久性高,具有良好的水密性能和气密性能。
3.结构性能优良,能够承受大的荷载和地震力。
4.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和噪声隔离能力,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和环境噪声。
施工工艺前期准备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模板的尺寸、位置和高度,并进行装饰面的清洁处理。
2.建立测量控制网络,对模板的准确性进行控制。
3.将现场施工区域清理干净,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模板安装安装模板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步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模板的平整度和水平度要达到要求,以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质量。
2.模板的支撑结构要坚固可靠,以确保安全。
3.模板的顶部和底部应有适当的安装支架,以控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浇注的高度。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是整个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2.按照浇筑层数、模板和坡度要求分段浇筑混凝土,并在每次浇筑后混凝土表面进行充分压实,以保证混凝土的紧密性和密实性。
3.混凝土的表面应平整,不应有明显的裂缝、毛细孔、凹凸不平等现象。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及时进行养护,以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并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养护的关键要点如下:1.经过充分的硬化后,需要在浇筑后的24小时内进行养护。
2.在养护期间,应控制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速度,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3.养护的时间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总结全现浇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结构性能优良、具有绝热性能和噪声隔离功能的混凝土,在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施工工艺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混凝土的配合比、模板的制作、钢筋的加工、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混凝土材料的选用1. 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且其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砂或人造砂,细度模数应在2.4-3.0之间。
3. 石子: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碎石或者卵石,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水: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或纯净水,不得使用含有油污、泥沙、酸碱度过高或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水。
三、混凝土的配合比1. 配合比的确定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结果进行,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变形和稳定性等性能符合要求。
2. 在配合比中应合理控制水灰比,一般应控制在0.45-0.55之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 在配合比中应合理控制砂率,一般应控制在40%左右,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模板的制作1. 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应准确、平整、牢固,不得有翘曲、开裂、变形等缺陷。
2. 模板应选用优质的材料,如优质钢板、多层夹板等,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3. 在模板的制作中应注意加强连接处的加强筋和加强板,以确保模板的牢固性。
五、钢筋的加工1. 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钢材,其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切割、弯曲、连接等过程。
3. 在钢筋加工中应注意控制弯曲半径,以保证钢筋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六、混凝土的浇筑1.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基础处理,如清理、湿润等工作。
2. 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牢固性,不得出现空鼓、脱层、漏浆等缺陷。
3. 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试块拌制和强度试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施工质量监控和验收
1 施工记录和检查
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 键信息,并进行定期检查 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 求。
2 强度测试和质量评定
进行混凝土强度测试和质 量评定,以验证施工质量 并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3 正式验收和整改措施
进行正式验收,根据评估 结果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并保证施工达到标准。
最佳实践和持续改进
钢筋安装和绑扎
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和绑扎钢筋,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浇筑流程和注意事项
1
搅拌、运输和倒料
混凝土搅拌好后,使用合适的工具将其
浇筑和坍落度控制
2
运输到施工现场,并准确倒入模板。
在浇筑过程中,及时控制混凝土的坍落
度,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的均匀性。
3
顶面处理和养护
对混凝土顶面进行处理,如抹平和养护, 以提高外观效果和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 标准
本演示将介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标准和流程,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施工质量监控和验收的步骤。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土方开挖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精确的土方开挖,确保基础接触面良好要求搭设好模板。
最佳实践
根据相关经验和行业要求,持续 改进施工流程并采用最佳实践。
持续改进
与团队合作并积极参与讨论,共 同寻找并实施持续改进的措施。
跟踪施工结果
定期跟踪施工结果,并记录和分 析相关数据,以实现质量的持续 提高。
结论和总结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对保证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严格遵循标准流程并持续改进, 才能实现高水平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为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二、材料准备在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须对材料进行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水泥、骨料、沙子和水的质量和比例的准确确定。
水泥的质量必须满足国家标准,并经过试验验证。
骨料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和使用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规格和种类。
沙子应干净、均匀,并且不含杂质。
水的质量要干净,没有杂质和污染物。
三、混凝土配制混凝土的配制是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
配制时,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施工条件,合理确定水胶比。
同时,在配制过程中,应充分搅拌,确保骨料和水泥的充分接触,并且消除空隙和结块。
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以确保浇注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模板和支撑系统的搭设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搭设好模板和支撑系统。
模板的搭设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要稳固可靠。
支撑系统的设置应考虑混凝土浇注的力度和压力,确保模板和支撑系统能够承受并分散混凝土的压力。
同时,还要注意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以便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
五、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浇注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顶浇、喷射、压力注入等不同的浇注方式。
在浇注过程中应均匀浇注,避免产生过多的空隙和气泡。
2. 浇筑速度: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应适中,不宜过快或过慢。
过快的浇筑速度会导致混凝土的分层和气泡;过慢的浇筑速度会导致混凝土过早凝结或干燥。
3. 振捣:在浇筑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振捣方式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4. 环境控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应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化。
六、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其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养护期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在冷季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遭受低温影响。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前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实施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是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技术标准,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性。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并按照工程施工中不同阶段提供建议。
2. 施工前准备2.1 基础准备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先对场地进行勘测和设计,确定基础的尺寸,以便进行挖土和土方等工作。
2.2 材料准备混凝土的配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电子秤、混凝土搅拌机和混凝土运输车等器材应做好准备。
2.3 设备准备施工时所需器具和设备应根据工期和工程规模提前验收,并做好保养。
2.4 人员准备施工队伍必须有技术能力,熟悉操作规程,保证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3. 施工阶段3.1 场地工作在施工之前先要对场地进行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杂物清理、树木清理、水的排出等。
对于挖掘深度或基础宽度不足的情况,可以在场地上按比例放置砖块作为基础。
3.2 模板安装在施工前应确保混凝土工程所需的模板已按设计要求制定好。
使模板不会错位或垂直度不够造成施工质量问题。
模板应持续检验,并保持车砂等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材料远离模板。
3.3 钢筋工作钢筋应在混凝土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地切割和连接,并安装好模板。
3.4 混凝土浇筑对于混凝土材料应按照比例准确混合。
混凝土浇筑时,要分层浇筑,使混凝土不会存在空洞和缝隙。
混凝土的浇筑量应该在两层浇筑之间按设计要求连续。
3.5 抹面和养护在混凝土完成浇筑后,应及时将表面进行抹平和打磨。
混凝土需要养护一段时间,使其适当凝固后,方可投入使用。
4. 施工质量控制4.1 设计控制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制定施工计划、施工协调和配合指导完成。
4.2 材料控制应根据建议规范的配合比制定混凝土配方,检验各种原材料的质量。
4.3 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对比度、混凝土的内部缺陷、表面缺陷及混凝土强度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范本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范本1. 引言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各个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进行规范化的要求和指导。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范本,以供相关建筑项目参考和使用。
2. 施工工艺标准2.1 地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地基处理工艺要求:包括地基平整和土壤固结•地基基础处理工艺要求:包括基础开挖和基础处理•地基防水工艺要求:包括基础防水和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养护等•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钢材进场验收、焊接、防腐等•木结构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木材选用、加工、安装等2.3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墙面装饰、天花板安装、地板安装等•室外装饰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幕墙安装、屋面防水处理等•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电线敷设、配电箱安装、照明设备安装等•给水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给水管道敷设、水表安装等•排水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排水管道敷设、雨水排放等•消防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消防设备安装、喷淋系统布置等2.5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给排水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供水管道敷设、污水管道敷设等•电气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电源接入、线路敷设等•暖通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包括供暖设备安装、通风系统布置等3.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范本,包括地基工程、建筑结构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和建筑机电工程等方面的工艺要求。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项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本范本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以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艺标准(422-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现场搅拌的陶粒、浮石轻骨料,普通砂轻骨料混凝土浇筑的全现浇大模板工程。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轻骨料:
浮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不允许含有超过最大粒径两倍的颗粒。
级配要求为通过5mm筛孔不大于90%,通过10mm筛孔为30%~70%;通过200mm筛孔不大于10%。
空隙率不大于50%,吸水率1h比不大于25%,含泥量不大于2%,松散密度,筒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陶粒:与上述要求相同,并不得混夹杂物或粘土块。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C30时,不大于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30时,不大于3%。
2.1.3 水泥:325号、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4 外加剂:产品经质量认证,掺量必须通过试验室确定,技术性能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1.5 主要机具:搅拌机、吊斗、手推车、磅秤、插入式振捣器、铁锹、铁盘、木抹子、小平锹、小勺、水桶、胶皮水管、外加剂计量容器等。
2.2 作业条件:
2.2.l 原材料包括水泥、轻骨料、外加剂等进场时检查出厂合格证,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要求,并应复验轻骨料,每2003为一批(不足200m3按一批),必须检验:松散密度、颗粒级配、筒压强度、1h吸水率。
天然轻骨料检验含泥量,复验不合格,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2.2.2 试验室进行试配,确定配含比及坍落度。
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2.3 轻骨料堆放场地应有排水措施,使用时尽量保持颗粒混合均匀,避免大小颗粒分离,按自然级配堆放时,其高度不宜超过2m,防止树叶、泥土或其它有害物质混入。
2.2.4 模板拼缝应严密,若采用木模时,必须浇水湿润。
外墙大模板外模下口圈梁部位应有防止漏浆的措施。
2.2.5 施工前熟悉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材料计量→搅拌→ 运输→浇筑→振捣→ 养护
3.2 材料计量: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均按重量计,骨料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3%,水泥、水和外加剂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2%,轻骨料宜在搅拌前预
湿,因此根据配合比确定用水量时,还须计算骨料的含水量(搅拌前应测定骨料含水率),做相应的调整,在搅拌过程中应经常抽测,雨天或坍落度异常应及时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
水灰比可用总水灰比表示,总用水量应包括配合比有效用水量和轻骨料lh吸水量两部分。
3.3 搅拌:
3.3.1 加料顺序:采用自落式搅拌机先加1/2的用水量。
然后加入粗细骨料和水泥,搅拌约1min,再加剩余的水量,继续搅拌不少于 2min。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先加细骨料、水泥和粗骨料,搅拌约1min,再加水继续搅拌不少于2min。
3.3.2 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稍长,其搅拌时间约3min。
轻骨料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轻骨料吸收水分,故在施工中宜用坍落度值来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并控制水灰比,这样更切合实际年便于掌握。
3.4 运输:在初期轻骨料吸水能力很强,所以在施工中应尽量缩短混凝土由搅拌机出口至作业面浇筑这一过程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45min。
宜用吊斗直接由搅拌机出料口吊至作业面浇筑,避免或减少中途倒运,若导致拌合物和易性差,坍落度变小时,宜在浇筑前人工二次搅拌。
3.5 浇筑:应连续施工,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对大模板工程,每层浇筑高度第一层不应超过50cm,以后每次不超过lm,若留施工缝应垂直留在内外墙交接处及流水段分界处,设铅丝网或堵头模板,继续施工前,必须将接合处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3.6 振捣:轻骨料密度轻,故容易造成砂浆下沉,轻骨料上浮。
插入式振捣器要快插慢拔,振点要适当加密,分布均匀,其振捣间距小于普通混凝土间距,不应大于振动作用半径的1倍,插入深度不应超过浇筑高度。
振动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分层离析。
混凝土表面用工具将外露轻骨料压入砂浆中,然后将表面用木抹子抹平。
3.7 养护:常温下轻骨料混凝土拆模强度应大于1MPa。
拆模后及时喷水养护或覆盖薄膜湿润养护,防止失水出现干缩裂纹。
全现浇大模板外墙采用三角托架时,外墙混凝土强度控制不低于7.5MPa,保证三角托架的安全要求。
3.8 冬期施工:按冬施方案执行。
3.8.1 不得使用带有冰雪及冻块的骨料。
3.8.2 运输混凝土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3.8.3 冬期轻骨料不可能浇水预湿,当使用自然风干状态的轻骨料时,应调整坍落度控制值,一般取12~14cm,比常温下增大4~6cm,混凝土出罐后经运输至浇筑地点约降至8~10cm,即可保证得到可振捣密实的混凝土,又可控制混凝土不致由于塑性过大,发生粗骨料上浮,而造成离析现象。
3.8.4 拌制浮石混凝土可采用二次上料,二次搅拌的方法。
第一次上料上浮石、掺合料(粉煤灰)和1/3的水量搅拌1min,第二次上料将水泥、砂、外加剂及其余的水加入进行搅拌,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并避免浮石孔洞吸收外加剂。
3.8.5 外墙大模板拆除及挂三角架时,混凝土强度需做同条件试块。
强度分别按4MPa及7.5MPa进行控制。
保证掺入防冻剂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及挂三角架时安全。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轻骨料混凝土使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配合比、计量、搅拌、养护及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2.2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及验评标准的要求,密度符合设计要求。
4.2 基本项目:
应振捣密实,表面无蜂窝、麻面,不露筋、无孔洞及缝隙夹渣层。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3。
表 4-33
允许偏差 (mm)
多层高层
1 轴线位移 8 5 尺量检查
层高±10 ±10
全高±30 ±30
3 截面尺寸 +5 -2 +5 -2 尺量检查
每层 5 5 用2m托线板检查
全高1‰且≤20 1‰且≤3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5 表面平整 4 4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预埋钢板中心线偏移 10 10
7 预埋管、预留孔、预埋螺栓中心线偏移 5 5
8 预留洞中心线偏移 15 15
成品保护
5.1 浇筑、振捣时保护好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
5.2 对进场的轻骨料要妥善保管,防止破碎及混入杂物。
5.3 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完工后,要保持露出钢筋位置的正确。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混凝土坍落度不稳定:用水量掌握不准,轻骨料的含水率有变化,末及时测定调整用水量。
6.2 和易性差:搅拌时间不足,出料过快。
6.3 表面轻骨料外露:混凝土振捣收头时,表面求加振捣,亦未进行拍压、抹平。
6.4 强度偏低:计量不准确,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好。
6.5 接槎不密实:外墙圈梁接槎部位不得漏浆,注意振捣密实。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材料(水泥、砂、轻骨料、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明、试验报告。
7.2 轻骨料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强度评定。
7.3 混凝土施工记录。
7.4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5 隐检、预检记录。
7.6 冬期施工记录。
7.7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8 其它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