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幼儿撒谎行为的案例分析及教育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幼儿撒谎行为的案例分析及教育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幼儿撒谎行为的案例分析及教育对策

案例:某幼儿是该幼儿园大班的一个小女孩,性格活泼开朗,在平时的班集体活动中表现积极。某天午休期间,该幼儿没有安静地午睡,而是时常不停地四处张望,为了创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该班的保育员告诉该幼儿要尽快入睡,幼儿在保育员的要求下才慢慢安静入睡。第二天早晨,幼儿的妈妈打来电话,向教师询问该件事情的具体情况,保育员向幼儿的母亲做了说明和解释。之后,保育员便询问幼儿,问其在妈妈面前讲述该件事情的经过和具体内容。在被保育老师询问时,幼儿低着头,没有回答,即便是在保育员的坚持询问下,幼儿仍然不愿意回答,且在询问过程中,幼儿想要离开。在接下来的户外活动中,幼儿所在班级的一位教师将该幼儿叫到身旁,该教师是一位年轻的男教师,该教师并没有和保育员一样询问幼儿,而只是很严肃地告诉幼儿:“你在妈妈面前怎么说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说的是实话,你一定要记住的就是不能撒谎,一定要说实话!”,并让幼儿向保育员道歉。幼儿不停地点头,此刻,幼儿的眼中充满了泪水,老师安慰之余,便让幼儿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这时,该班的保育老师也经过这里,幼儿走过去向其道歉,并表示自己以后不会撒谎了。保育员笑了,她抚摸着幼儿的头,告诉她一定要记住老师的教导,今后一定要讲实话,做个诚实的孩子,幼儿不住地点头。

一、案例分析

(一)幼儿及家长

幼儿园的生活是丰富的,是多彩的,更是有序的,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要遵守相应的规定。幼儿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是保证幼儿园学习和生活活动丰富而有序的需要,是所有幼儿共同成长的需要。案例中,开始幼儿在午睡期间并没有遵守常规,精力旺盛。在幼儿园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幼儿自制力较差,比较好动,有时不能遵守相应的纪律。案例中的幼儿在当时的时间段正是这样的一种行为表现,保育员催促幼儿午睡,是一种常规的教育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之一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幼儿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规则的教育对于幼儿身心的发展尤为重要。但是,在幼儿的意识和思维中,对于类似规则的理解未必全面,对于保育老师教育的认识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幼儿向妈妈描述时,未必完整和正确,幼儿可能会认为老师过于严厉,如果幼儿将这种认识和感受告诉其母亲,作为家长总是会很心疼孩子,听到这些,心中难免会有所疑虑,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否合适?我的孩子受委屈了?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的一句话是无心的,而家长的心却是很在意的。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其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如果幼儿没有清晰正确地描述事情的具体经过,而站在自我的角度思考问题,容易造成家长的误解。家长与教师联系,向教师询问该件事情的具

幼儿说谎的案例

幼儿说谎的案例

幼儿说谎的案例1

篇一:幼儿说谎的案例】

案例:孩子把饭倒掉

一次孩子们在吃午饭,每位小朋友们都在津津有味的吃饭,大部分孩子都快吃完了。我说:“我们班今天吃的都很快,吃完的小朋友,今天老师有奖励。吃的慢的小朋友,请快一点吃,要不一会饭凉了吃完了肚子疼。”他呀看见其他小朋友都在吃完了并得到了我奖励的小粘贴。一位吃饭慢的小朋友汐汐,就趁老师和小朋友不注意的时候,把饭偷偷摸摸倒掉了,正好被我看到了,她还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吃完了,”我听了之后问了一声:

“汐汐,今天你的饭真的吃完了吗?”她看着我点了点头,我说:“用你的小嘴巴说:”她看了我两眼后说“吃完了”接着我带着批评的语气说:

“说谎的小朋友老师不喜欢了,到底有没有吃完饭?”他又点了点头说:

“吃掉了。”分析:

孩子看到别人受到奖励,心里就会也想要,于是把饭倒掉,想让老师表扬他给他奖励,这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心里,也跟家长很少表扬孩子有尖。每个孩子都希望博得别人的赞赏。建议:及时表扬奖励诚实的孩子

要培养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奖励比惩罚更重要。当孩子如实告诉家长自己犯的错误,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诚实的表现,只是一味斥责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的诚实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强化。家长发现孩子闯了祸之后,不要气急败坏地责问:“这是不是你干的?"因为孩子很可能怕家长生气而说

"不是"。这样的问话方式实际上是诱导孩子说谎。家长可以注视着孩子的眼睛,等孩子自己说出真相,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或请求原谅,应立即告诉孩子:能承认错误很不简单,然后再对孩子做的错事进行批评。由于孩子的诚实行为,相应地要减轻对他的批评或处

孩子撒谎如何教育,理性对待孩子的谎言

孩子撒谎如何教育,理性对待孩子的谎言

孩子撒谎如何教育,理性对待孩子的谎言

孩子撒谎如何终身教育

孩子爱撒谎,是每个家长甚至头痛的事情。有的孩子很小的

时候就开始撒谎,这不能不引起家长的忧心。不过,孩子撒谎的原因

很多,有的是恶意的撤谎,也有的是善意的谎言,其中大部分都是善

意的。比如,孩子想去玩或者想看动画片,就会说:“老师今天没有留

作业”;孩子做错了事,就说:“我不知道,不是我”……

不过,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有时的言语不可视为撤谎,毋宁说是抛开想象。因为丰富的聪明才智正是3~6岁幼儿心智发展的

特征之一,但他们尚无能力完全分辨想象和事实之间差距,因此会将

日常生活和想象混淆不清。当他要改变或回应现实时,那是因为他希

望现实能按着他的变过来。比如从2岁起,宝宝会拿着一只空杯子假

装喝水;3~4岁,这是以想象南埃尔普的年龄,也是想象生活的顶峰。

以后,孩子将进入幼儿园,在那里会遇到许多伙伴,而且还可以以使

除了他的梦想具体化。他要在类似讲的故事那样的十分相似生活中一

直到6岁,或更大一些。“毛毛熊打碎了花瓶“洋娃娃吃掉了饼干,

毕竟这并不是在撒谎,只是妈妈和玩具打成一片,孩子让泰迪熊说出

他所要做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各种动物是他的无间,孩子需要这样

的想象世界以培养他的个性。因此,我们无法把必要的发展阶段所发

生再次发生的事情都认为是孩子说谎。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所做的就

是和家长孩子一齐游戏,然后告诉他洋娃娃是不会吃东西的。和孩子

一起玩耍会发展你给予他的,渐渐地会帮助他对现实和想象加以区别。

但是,孩子也会毁谤有真正说谎的一天。爸爸妈妈家长如果

发现孩子第一次说谎,也千万不要大惊小怪、惊慌失措,并在孩子面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撒谎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撒谎

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心理因素来分析,幼儿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

一、无意说谎

无意说谎,这是由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满足愿望的心理

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他们为了满足某种生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地和不自觉地“说谎”,这与品德行为无关,仅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2.理解性心理错觉

幼儿常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心理错觉,用想像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于是便出现了“说谎”现象。有的幼儿不理解某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往往不自觉地“说谎”。例如,有的幼儿在家看过爸爸妈妈和朋友打麻将、下象棋,就对老师和小朋友说:“我会打麻将,也会下象棋。”其实,他只不过是会模仿大人的样子,并不理解这类活动的真正含义。对于这类认识不足和因理解性心理错觉而产生的“说谎”现象,教师应采用适当方法让幼儿明白事理,帮助他们理解有关概念的真正含义。

3.自信的萌动

幼儿由于理解问题的简单化和不善于分辨想像与现实,往往不切实际地说“大话”,夸“海口”。例如,在上体育课时,教师问:“咱班谁跑得最快呢?”结果全班幼儿都争着举手说:“我跑得最快!”这是幼儿自信心的萌动。教师切不可将此视为“说谎”、“吹牛”,对孩子的积极性应当加以保护。当然,不能让幼儿的这种自信心只停留在一种幼稚可笑、盲目幻想的低水平上,而应在注意保护、鼓励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引导,让幼儿逐步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所想所说与现实的差距,懂得实现美好的愿望,必须从小好好学习的道理。

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作者:吴星云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2019年第7期

吴星云

摘要: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有幼儿说谎的行为出现,但大多数孩子的说谎是把现实

和想象混在一起编出话来说的,是想象与现实混淆,记忆不清而说出与现实不符的话。幼儿的

说谎可分有意识说谎和无意识说谎两种,是幼儿时期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幼儿说谎行为的原

因主要有他人的影响、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对批评的恐惧和为达到某些个人目标而逃避惩罚。针对这些成因,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关键词:幼儿;说谎行为;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0123

一、提出问题

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教育在我家》一书中说:“一个人拥有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他

走向成功的资本。”诚实守信是做人的重要品德之一。然而,许多家长和教师会发现幼儿在很

小的时候就开始说谎。几乎每个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对他人说过谎话。许多父母对幼儿的说谎

行为知之甚少。他们要么不认真对待,要么过于紧张,幼儿一出现说谎行为就盲目严厉地批评,不去了解事情的原委。对于还处于幼儿期的儿童来说,因为他们无法分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区别,所以许多幼儿的“撒谎”实际上是自我想象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二、导致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分析

1. 自身心理的发展特点导致说谎

心理学研究证实:会说谎的幼儿往往比不会说谎的幼儿更有创造力。原因是说谎是一种能

说出想象中的经历的能力。它需将语言和行为分开,这与“无中生有”的创造力有密不可分的

[幼儿教育随笔-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幼儿教育随笔-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幼儿教育随笔-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摘要:幼儿教育随笔: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问题案例内容某天,我跟班车去接孩子们,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说谎是因为没有长大、不知好歹,而放任孩子任意妄为,会使孩子养成撒谎的坏习惯,影响孩子自我意识及性格的健康发展,作为教师,要想

做好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向导,就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分析事物,,让孩子沐浴着“诚实”的和煦

阳光

幼儿教育随笔: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问题案例内容某天,我跟班车去接孩子们。在车上,听着

孩子们东拉西扯、天南海北的“高谈阔论”,他们纯真的话语让人忍不住想笑。

“昨天妈妈和我去寿光了,去公园了!”建建高兴的炫耀说。

洁洁说:“我昨天也去寿光了,妈妈也和我去公园了。”

“我们去看猴子了,还有老虎、狮子,还买了个大挖掘机。”建建昂着头说。

“我也去看猴子了,也买了个大挖掘机,我叔叔会开大挖掘机。”洁洁不甘示弱。

“我叔叔也会开车,他什么都会开。”

“我叔叔也什么都会开。”……

听到孩子们这么说,我发现他们已经有了说谎的倾向。学前儿童说谎主要有四个类型:第一种

类型:因为自己的愿望不能够实现而说谎。如上面说到的洁洁,他很想到公园玩,但是爸爸妈

妈因在各种原因没有带他去,他在听到别人说去了公园玩的时候,就说自己也去玩了。第二种

类型: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说谎。如我们下午加餐吃鸡蛋,有的小朋友不爱吃,就说自己吃了

鸡蛋会吐或者是妈妈不让吃,以此来满足自己吃点心的需要。第三种类型:为满足自己的虚荣

心说谎。如有一天,琪琪穿了一件刚买的漂亮裙子,彤彤说;“我家也有这样的裙子,我的更

学生撒谎的成因及教育策略初探

学生撒谎的成因及教育策略初探

学生撒谎的成因及教育策略初探

内容提要:学生撒谎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常遇的一种现象。严重时,可能造成一个人心灵的扭曲。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采取恰当的策略对学生进行撒谎行为的矫正显得尤重要。

关键词:撒谎成因策略

撒谎就是说谎话,即明知是虚假的东西,但出于欺骗他人以获取好处的目的而做出与事实不符的叙述。美国芝加哥卢斯医院精神病学教授何诺德·弋德堡认为:“说谎是人类正常发育和发展的一部分,它和讲真话同样重要。说谎的智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重要能力。”撒谎是一个人在心理发展和智力发育过程中由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影响的必然结果。

在班级工作中,教师常因学生的撒谎问题而感到头痛、苦恼。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学生撒谎的成因。皮亚杰把谎行为看作一种自然的倾向。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具有了把自己从自我中心立场上摆脱出来的能力后的结果——按照自己的愿望改变真实和忽略真实的倾向。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谎言是一种有意的欺骗行为。根据儿童心理特点,皮亚杰认为撒谎有以下几种原因: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是马斯洛五个心理需要中的本能需要之外的第二层需求。因为安全需求所以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往往可能不惜一切代价,当他逐渐懂得直白的情绪表现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时当然要以说谎这种行为来逃避惩罚。

模仿心理

对孩子成长危害最大的就是模仿。模仿的对象有大众传媒、同学、老师还有父母而且这种撒谎隐蔽性大不易暴露或揭露。

满足需要心理

因为自己的需求通过正常途径得不到满足就只有通过说谎来获得满足。如谎报成绩获得表扬使自己的虚荣心理得到满足;骗取零花钱,买零食、玩游戏机获得嗅觉、视觉及寻求刺激的满足。

幼儿个案分析:正确面对孩子说谎

幼儿个案分析:正确面对孩子说谎

幼儿个案分析:正确面对孩子说谎

发布时间:2021-05-07T16:24:55.593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1期作者:张桂敏[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孩子说谎的现象,面对这个现象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很苦恼张桂敏

许昌实验幼儿园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孩子说谎的现象,面对这个现象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很苦恼。德国教育学家施鲁克教授认为,孩子第一次有意义地说假话是他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进步,说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孩子渴望独立地一个标志,因此,家长、老师应平静地、坦然地面对孩子的撒谎,正确地引导幼儿摆脱说谎,让孩子在生活中真实地表现自己。

关键词:孩子;说谎;真实;正确面对一、幼儿说谎的案例

我班晨晨是个5岁的小男孩,聪明、思维活跃、自理能力强。可他有个坏毛病:爱撒谎。做错事后死活不承认。案例一:

一次在晚餐时,老师一边巡视,一边对全班幼儿说:“今晚饭菜吃完前10名的小朋友,我们就会给他奖励,大家加油哦!”说完后,幼儿都努力吃饭,可是晨晨采取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方式,他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把饭吃到肚子里去,而是只吃了几口后就偷偷把菜倒在对面小朋友的脚下,然后咕咚咕咚喝完汤后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吃完了,我要奖品。”后来我发现地上被他踢过去的饭菜,问他:“是你扔的菜吗?”晨晨说:“不是我扔的,我的菜我吃完了。” 案例二:

午睡结束后,在整理幼儿床铺时发现晨晨尿床了。为了维护晨晨在班内小朋友面前的形象,我单独将他叫到小屋子里问他:“晨晨,今天中午你尿床了?”我以为他会承认或者不好意思。谁知他淡定地说:“我没有尿床,那是可可尿的。”我一摸晨晨的裤子湿漉漉的,就说:“是你尿的!”晨晨还强硬地说:“我没尿,裤子是身上出汗湿的。”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不能说谎》优质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不能说谎》优质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不能说谎》优质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说谎”的后果,培养孩子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意识和素质。

3. 学习辨别“真假”的方法,引导幼儿正确处理言行举止。

4. 培养幼儿良好的人品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准备

1. 活动环节:儿童心理剧表演,游戏互动。

2. 器材准备:麦克风,喇叭,红、绿灯,谎言卡片、真相卡片,糖果奖励。

3. 课件准备:相关图片,行为控制表。

三、教学流程

1. 【引入】

教师介绍心理剧《我不能说谎》,简单阐述谎言的后果,即使由于一时的不当言行,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和遗憾,引导孩子意识到说谎的严重性。并且,为了辅助记忆,教师准备了真假灯游戏,红灯表示说谎,绿灯表示不说谎,让幼儿通过互动游戏掌握点头、摇头和手势表示“真假”信息的正确方法,强化辨别“真假”的观察和认识。

2. 【讲解】

进入活动时间,教师向孩子介绍真相卡和谎言卡,让孩子体验区分谎言卡与真相卡。首先,老师在两张纸上分别写下一个真实情境,或者事情以及它的谎言版本。然后,在表演开始前,老师让幼儿抽取其中一张卡片,基于抽到卡片的情形,演员们根据孩子的观察或者遥感阅读,识别谎言或者是真相,并根据自身的权衡,做出相应的那种决定。

3. 【角色扮演】

教师角色扮演,进行趣味化的谎言情境,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投票,辨别每个情境中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话,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

4. 【游戏互动】

孩子们参加真假询问游戏,教师将谎言卡片和真相卡片夹在一起,孩子们挨个猜测每个卡片的情况,如果猜对了,就可以得到糖果奖励。这样的互动游戏不仅锻炼幼儿思维判断的能力,更能巩固诚实守信的自我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立了。” 我国幼儿园的保教内容中对德育明确指出:向幼儿进行诚实教育。任何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谎,更不会鼓励孩子的谎言。但是,怎么做才能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又不纵容孩子说谎呢?我们首先要了解幼儿说谎的原因,然后对症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分析幼儿造成说谎的原因,正确对待儿童的说谎行为。

1、幼儿自身的原因:⑴认知能力的发展未成熟。孩子年龄小、个子小,他所观察、体会到的事情,和成人自然不一样。因此,他说的话有时就会显得很夸张,例如:“我家里有一个像房子一样大的球”。⑵为了引起注意。孩子有通过别人的注意来肯定自己的存在的特性,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谎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孩子就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⑶为了达到某种愿望而说谎。有时,幼儿常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由于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在说谎。⑷为了逃避某些事。有时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就会说“我肚子疼”。

2、家长的原因:⑴父母的教育不当。幼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不仅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会在他们的心灵播下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种子。⑵容易受家长的暗示。家长不能用暗示性的提问口气问孩子,例如“你是不是把玻璃球吞进肚子里去了”?这种暗示性的提问,很多孩子会回答“是的”。如果你耐心些问孩子“玻璃球哪里去了”?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滚到桌底下去了”。⑶常训斥、打骂孩子。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便要骂孩子或打孩子。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

浅析幼儿的说谎行为

浅析幼儿的说谎行为

浅析幼儿的说谎行为

摘要:近二十年来关于幼儿说谎的研究一直是学前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将从幼儿说谎的界定、类型和原因等方面进行综述,让父母学会区分孩子是有意说谎还是无意说谎,进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待孩子说谎时,家长要从多方面寻找原因,既要教育孩子也要从自身方面探讨,帮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说谎行为教育性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教育在我家》中说道:“一个人拥有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他走向成功的资本。”近几年来,儿童说谎行为已经成为儿童心理认知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早在20世纪初,皮亚杰就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对儿童说谎行为及其道德判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许多家长都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小小年纪就会说谎,于是家长产生了畏惧心理,担心孩子会变坏,甚至将孩子认定为品德有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儿童说谎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它伴随着儿童个体的成长,可以说个体说谎行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过程。面对儿童说谎行为不易杜绝,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有愈演愈烈之势的问题,家长应持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儿童说谎的本质与心理。本文将分析儿童说谎的类型和原因,最后系统论述针对幼儿说谎行为的教育措施,让家长深入了解如何对待儿童说谎行为,使儿童健康的成长。

一、说谎的界定

说谎指的是说不符合事实的假话,故意欺骗他人、误导他人,使他人产生错误或进入误区的行为。至今为止,许多研究者对于说谎都持不同的看法,界定也各不相同。但是总的概括来说,说谎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1)它确实是假话;(2)传递者明确知道是假的内容;(3)传递者希望接受者认为是真的内容。西班牙学者Masip等人对说谎概念的界定则比较符合这三个要素,即说谎是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有目的地隐瞒、伪造或假造有关事实或情绪的信息,以诱导他人形成或维持一种沟通者本人认为是假的信念。

幼儿园大班不说谎教案

幼儿园大班不说谎教案

幼儿园大班不说谎教案

活动过程:

老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啊。

学生:老师好。

老师:嗯,真乖。今天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放羊娃的小故事喔,小朋友们,想听么?

学生:想听.......

老师:那小朋友们可要认真听,老师等会儿啊,会有一些小问题问你们的,看你们谁最认真,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从前,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调皮的放羊娃,他每天早上把羊群赶到山坡上吃草,自己躺在草地上优哉游哉地晒太阳,傍晚再把羊群赶回家。一天,放羊娃躺着草地上,看着云朵慢悠悠的飘过,觉得很无聊,突然想和下面村子里的人开个玩笑。于是,他爬到树上,朝着山下大叫:“救命啊!狼来了!”

村子里的人听到放羊娃的叫声,马上停下手里的活,扛着锄头,铁锹跑到山上,着急的问他:“狼在哪里啊?你有没有受伤?”

看着满头大汗的村人们,放羊娃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太好玩了,根本就没有狼,我是骗你们的。”大家一听,都生气的离开了。

过了几天,放羊娃又觉得无聊,就又大声喊;“狼来了。”善良的村民们听见叫声又一次相信了他,都拿着工具跑来救他,却发现放羊娃又在骗人,大家都生气地回去干活了。

有一天,放羊娃又到坡上放羊,这次啊,狼真的来了!大灰狼张大了嘴巴,扑向羊群。放羊娃吓坏了,他拼命地大喊:“快来人啊,狼来了!”

可是,村民们都没有理睬他,大家只是笑笑说:“哎,说谎的放羊娃又在骗我们啦!”结果,放羊娃的羊都被大灰狼吃掉了,从此,放羊娃再也不敢撒谎了。老师:小朋友们,故事听完了,那老师就开始问你们问题啦。

老师:村民们后来为什么不相信放羊娃的话呢?举手回答喔。

幼儿说谎行为原因与引导策略论文

幼儿说谎行为原因与引导策略论文

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与引导策略

【摘要】孩子的说谎是把现实和想象混在一起编出话来。是想象与现实混淆,记忆不清而说出与现实不符的话,是幼儿时期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为帮助成人正确对待孩子的言行,我对此种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及采取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说谎探究对策引导

一、问题的提出

说谎是指儿童有意或无意的讲假话。而说谎行为是指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编造出各种各样的话来骗人的一种行为。对于尚在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他们还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区别,因此他们的“说谎”,实际上是自我想象的产物。

案例:记得我在教中班时,有一个小男孩名叫豆豆,他脑子聪明、性格天真活泼,胆子很大,表现也不错。很自然地,在幼儿园与小朋友游戏时常常是领头人物。可是,有近段时间,我觉得他在活动中有说谎现象,有时候事情明明是他做的却抵死不认账,教育起来大伤脑筋。家长又跟我反映说:豆豆这些天爱撒谎,一件事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不知道哪句话是真的,请我帮忙教育教育。于是就观察豆豆,经常与他交流、沟通。经分析后,最后我得出结论,凡是豆豆有说谎行为时,大多是在大人赞扬别的小朋友的时候,或者在做事后希望得到表扬。

豆豆的行为属于无意说谎范畴。也就是说,幼儿没有具备有意骗人的主观动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说谎。没有紧张、内疚、恐

惧等情感体验。这种行为在孩子期间并不少见。由于说谎是一种不为社会接纳的行为,因此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那么如何解决幼儿说谎的问题呢?通过我多年对幼儿的观察以及教育实践,我认为首先要搞清楚是假性说谎,还是真性说谎,然后针对性的引导。

幼儿说谎的案例

幼儿说谎的案例

幼儿说谎的案例

【篇一:幼儿说谎的案例】

案例:孩子把饭倒掉

一次孩子们在吃午饭,每位小朋友们都在津津有味的吃饭,大部分

孩子都快吃完了。我说:“我们班今天吃的都很快,吃完的小朋友,

今天老师有奖励。吃的慢的小朋友,请快一点吃,要不一会饭凉了

吃完了肚子疼。”他呀看见其他小朋友都在吃完了并得到了我奖励的

小粘贴。一位吃饭慢的小朋友汐汐,就趁老师和小朋友不注意的时候,把饭偷偷摸摸倒掉了,正好被我看到了,她还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吃完了,”我听了之后问了一声:“汐汐,今天你的饭真的吃

完了吗?”她看着我点了点头,我说:“用你的小嘴巴说:”她看了我

两眼后说“吃完了”接着我带着批评的语气说:“说谎的小朋友老师不

喜欢了,到底有没有吃完饭?”他又点了点头说:“吃掉了。”

分析:

孩子看到别人受到奖励,心里就会也想要,于是把饭倒掉,想让老

师表扬他给他奖励,这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心里,也跟家长很少表

扬孩子有关。每个孩子都希望博得别人的赞赏。

建议:及时表扬奖励诚实的孩子

要培养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奖励比惩罚更重要。当孩子如实告诉家

长自己犯的错误,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诚实的表现,只是一味斥责

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的诚实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强化。家长

发现孩子闯了祸之后,不要气急败坏地责问:“这是不是你干的?”

因为孩子很可能怕家长生气而说“不是”。这样的问话方式实际上是

诱导孩子说谎。家长可以注视着孩子的眼睛,等孩子自己说出真相,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或请求原谅,应立

即告诉孩子:能承认错误很不简单,然后再对孩子做的错事进行批评。由于孩子的诚实行为,相应地要减轻对他的批评或处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treating children's "lying" correctly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曾经有一位痛苦中的妈妈气愤无比地说,我的孩子才三岁多,做事不用心,爱抢东西打人,竟然还学会了撒谎。能感觉到这位母亲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同时,更令人同情的是她那三岁多的女儿。

如果母亲们能了解各个年龄段幼儿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情况对她们的孩子来说真是福份。三岁多的孩子,他们还不知道何为撒谎就被扣上了爱撒谎的帽子,这真是对孩子天大的误会和冤枉。

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在猜度儿童的想法时不要以成人为中心,不要以为儿童的想法与我们一样。

皮亚杰及其同事的研究清楚地显示,儿童的世界观和对事实的看法与成人不同。儿童的推理能力有限,加之他们的经验不足,这些常常导致他们得出与成人的逻辑不一致的结论。因而这些也容易使儿童陷入困境。

教师和父母会因成人所理解的违规、说谎、自私或自我中心及无理行为而对儿童大发雷霆。更糟糕的是,儿童并没有意识到他们错了。对于那些对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一无所知的父母或

教师而言,儿童的这些行为令他们非常生气。而对一个幼儿来说,这些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在幼儿园的跳蚤市场上,五岁的女孩以六元钱的价格将一玩具卖给了小朋友。十几分钟后,该小朋友来退货,女孩将六元钱退给了了小朋友,拿回了游戏机。整个过程女孩没有丝毫地不舒服不情愿。接下来,一个男孩要买女孩的游戏机,女孩说六元,男孩拿着仅余的一元说一元,女孩不假思索地将之前定价六元卖出又退回的游戏机卖给了男孩。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活动,让我们成人来假想,我们或许不相信这是一个五岁多孩子的所为。如果换做是我们成人,首先退货一般都会很困难,或者不退,或者退货少退钱都是不足为奇的。尤其是接下来,女孩将之前价格定为六元的游戏机竟然不假思索地以一元的价格卖掉——这在成人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行为!

但是,她是孩子,她就这么做了,直到现在,她也没有丝毫地不开心,此事留给她的,没有任何的不快乐,就像不曾发生过一样。因为,她不是成人,以她的思维,她无法理解这其中的缘由。所以,她不知道她吃亏了,她不知道如果换做是成人,这是不太可能的行为。

所以,当我们站在成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时,有人会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呢?

但是,孩子不是缩小的成人,她不傻——当我们成人知道这一点时,我们会理解这个孩子而不是抱怨和批评这个孩子。

一个两岁半的孩子,他拿着一颗糖避开家人走进卧室,当妈妈推门准备进去时,孩子说:“妈妈你别进来。”当时妈妈意识到,她在准备吃家人不想让他吃的糖果。孩子认为成人不进去就不知道——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多么幼稚的行为,但这一行为与孩子的发育不成熟有关,以他当时的智力水平,他以为稍微避下家人就不知道了,他甚至以为只要她背过身去不让别人看见人家就不知道。

作为一个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就意味着:如果你希望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你想要某样东西,它就是你的。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与大人或其他孩子玩藏猫猫时,他们总是捂上双眼后高兴地说:“你来呀,来找我呀!”他们以为自己看不见别人,别人也就看不见自己。也就是因为这些想法,从而导致孩子“说谎”,而孩子却真诚地以为这些谎言是真的;这也使得孩子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毫无愧意。了解儿童思考方式的成人不仅不会因此责骂儿童,反而会支持儿童,帮助他们从这些情境中获得学习。

皮亚杰发现,幼儿事实上并不了解谎言的本质。在他的研究中,即使儿童到了六岁,他也不能区分一个真正的错误和一个故意的谎言。因此,基于这种推理,一个可信的谎言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一个过于歪曲事实的谎言则是不好的。所以,向儿童解释成人的逻辑是行不通的,相反,儿童有必要体验因欺骗他人而产生的后果。

比如,一个孩子,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总是说自己肚子疼。这意味着,除了我们要过多的给予这个孩子关爱帮助他建立安全感外,还要引导他,让他明白,当他有一天真正肚子疼时我们无法辨别是否要带他去医院做检查。

随着儿童年龄的成长,他们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认识到谎言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他们也能在他人的帮助下理解把别人的东西拿走会让他人感到伤心。为了使这些教育有效,儿童必须先和别人建立起相互关心的关系。所以,多让儿童接触他人,尤其是儿童,这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有益。在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社会性等相关能力得以发展。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