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及其管理的演变

合集下载

上海市科委关于下达2004年度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软科学研究重点招标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科委关于下达2004年度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软科学研究重点招标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科委关于下达2004年度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软科学研究重点招标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2004.05.14•【字号】沪科[2004]第148号•【施行日期】2004.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上海市科委关于下达2004年度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软科学研究重点招标项目的通知(沪科[2004]第148号)各有关单位:根据《2004年度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软科学研究重点招标项目指南》的要求,经专家评审,现决定对以下9大类项目25个课题组给予立项资助。

一、“科教兴市”主要瓶颈及其破解对策研究1、“科教兴市”战略实施评价体系与对策研究上海大学:于英川2、“科教兴市”与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研究同济大学:陈松二、若干国家和地区科技政策演变历程及其规律研究1、美国国家科技政策演变历程及对上海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王顺义2、OECD国家研究资助模式的演变及其对上海科技政策的启示同济大学:郝凤霞3、若干国家科技政策演变历程及其规律的实证研究复旦大学:殷醒民4、美欧科技框架计划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石绮钥5、台湾科技创业投资政策研究上海大学:吕斌6、海洋开发与循环经济国际法框架研究华东理工大学:江伟钰7、纽约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案例研究及对上海的启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王志平三、上海科研机构布局调整与功能定位研究1、上海城市创新体系与科研机构布局的关联研究东华大学:汤兵勇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引进策略和成长环境研究1、政府人才计划与科技领军人才的关联性研究同济大学:罗瑾琏2、微电子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引进案例研究上海理工大学:钱省三3、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实证研究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沈荣华五、产学研联合模式与机制研究1、德国费朗霍夫模式对上海产学研合作的启示上海大学:陈湛匀2、上海企业产学研合作实证分析及模式与机制研究上海市产学研联合协调办公室:陈臻3、上海市产学研政策框架与技术转移途径研究东华大学:蔡玉华4、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证分析及相关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上海市教委:王兴放5、上海产学研联合模式与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王玉6、产学研战略联盟中知识扩散机制及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复旦大学:宁钟六、上海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关联性研究1、上海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关联性研究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曹振全2、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与上海高校学科建设研究上海市教委:蒋红七、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转制绩效评估1、技术开发类研究所转制绩效评估与发展研究上海市科学技术研究所协会:孙正心八、研发服务平台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1、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绩效评价研究上海理工大学:孙绍荣2、区域性研发服务平台管理体制研究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局:张爱平九、重大产业化项目跟踪管理与评估方法研究1、重大产业化项目跟踪管理与评估方法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秦世俊请各课题组接通知后,通过上海科技网(http://)“在线受理”填写《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书》。

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演进分析与若干思考

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演进分析与若干思考

*通信作者修改稿收到日期:2023年2月1日战略与决策研究Strategy & Policy Decision Research引用格式:贺德方, 汤富强, 陈涛, 等. 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演进分析与若干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 38(2): 241-254,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113002.He D F, Tang F Q, Chen T, et al. Analysis and thinking on developing evolu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3, 38(2): 241-254,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113002. (in Chinese)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演进分析与若干思考贺德方1 汤富强1 陈 涛1 罗仙凤2 杨芳娟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北京 1008622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上海 2000313 科学技术部科技评估中心 北京 100081摘要 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长期的历史演进和选择建构中不断发展演变。

文章结合历史回溯与逻辑分析,以科技发展规律为主线,揭示了国家创新体系演进的一般规律和总体趋向,梳理总结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实践,提出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架构特征和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思路建议。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演进,科学技术,整体效能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113002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于国家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经济与科技上形成比较优势的实践活动中,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征。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1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发布时间:2006-08-25今年年初《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距中国第一个科技远景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的制定正好半个世纪。

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还制定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纲要》(简称《八年规划》)、《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以及《1991—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和《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这些相继制定的“科技规划”虽反映着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和战略选择,但就其在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来说,我们更乐于提到的是《十二年规划》。

也正因为《十二年规划》的成功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使我们期待有一个新的与之相当的科技远景规划,来带动中国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承载着与《十二年规划》相似的重任。

回顾、讨论《十二年规划》等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历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科技规划在中国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演变趋势,思考新的中长期科技规划实施中的问题。

1 为科技发展制定规划是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民科学工作”的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基本方针。

这个方针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内涵,也是处于落后状况、缺乏人力物力等科技资源情况下发展科学技术道路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为有计划的科学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

1952年9月,中国进入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阶段[1],与之相应的制定科学技术计划的工作也开始着手。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战胜法西斯的主要力量,其工业化成就和经验势必引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和仿效,科学计划工作则成为当时中国科技界“学习苏联”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演进研究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演进研究

0引言2010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转发了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部署,其中重新强调了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此次,我国重提“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内外环境密切相关。

2010年是我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发展战略性新型高科技产业,是我国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完成经济结构顺利转型,成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

1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形成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组织载体,是对国家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的理论阐述。

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1841)在《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雏形,书中分析了“国家专有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追赶型国家的科技政策选择问题,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理论框架;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了创新的概念———“执行新的组合”,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学说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结合,为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的不断发展,学界发现政府、金融、法律、文化等要素也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使得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升到国家层面,逐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曼(1987)在其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著作《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解释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时,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公共和私营部门机构的网状结构,这些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的新技术”。

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_趋势与建议

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_趋势与建议

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_趋势与建议近几年,中国的科技政策正在从传统的技术政策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转变,为实现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助推力。

在科技政策上,中国积极推行科技创新战略、产学研模式转变、创新体系建设等多种政策,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和创新发展。

首先,中国立法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支持,制定了《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划》《促进创新发展的国家科技政策》等政策文件。

其次,中国大力发展产学研模式转变,建立了全方位的人才开发培训体系,注重通过政府和市场机制配合,促进企业与高校共同进行研发,推动科技产业化和技术转移。

此外,中国加强技术支撑,建立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创新体系。

未来,中国需要继续完善科技政策,提高创新活力和效率。

生态系统规划是中国实施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创新服务的质量,为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护。

另外,中国应该积极推动科技转移,探索基于“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的跨界协同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综上所述,中国科技政策从传统的技术政策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可见一斑。

为了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中国需要继续完善科技政策,打造生态系统,积极推动科技转移,完善支撑服务,推动跨界协同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实施有效和持久的创新发展战略。

同时,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大数据支持科技发展,积极推动科技政策的跨界协同创新和市场化运行,开发出更多的科技创新产品并将其引入市场,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中国应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科技部门应该推行更多鼓励性政策,实行科技型企业财税优惠政策,提供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建立具有高效管理机制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以及给予企业环境保护、技术服务等政策支持。

最后,为了推动创新发展,中国还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创新激励机制,更好地支持创新发展,为创新者提供活动场所和资源便利,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报酬率,实现技术创新、科技转化和科技创业的有效对接,以及更积极地发挥创新人才的作用。

中国科研经费政策发展历程回顾及演变逻辑分析

中国科研经费政策发展历程回顾及演变逻辑分析
第二阶段:科研投入大幅度增加阶段。1978 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开始改革开放, 并提 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科技 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八五计 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均强调要加强经费投入, 提高科技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 在投入规模上,提出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 在1993年施行的《科技进步法》中明确规定国家财 政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 增长幅度。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和现代工业体系的逐渐建立,科技与经济融 合度不断增加,在“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指导 方针下,国家希望通过大幅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来 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在投入方向上,通过推 出知识创新工程、985/211等科技投入计划,加大 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科研基地 的投入。在投入结构上,着重强调要增加对基础 性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的投入, 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成立了科技攻关计划、863计 划、973计划等。在基础研究领域注重兼顾自由探 索与经济社会需求导向的重大问题研究,同时运 用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973计划等多种支持 方式。在投入渠道上,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投入渠道从政府财政单一投入渠道向市场和社会 多元化多渠道投入转变[24]O
第 7 期 ( 2021 年 7 月 )
中国科技论坛
15
中国科研经费政策发展历程 回顾及演变逻辑分析
罗珵,杨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42)
摘 要: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949—2020年中国的8个中长期国家科技规划以及114 个国家科研经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从科研经费投入和管理两个维度进行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 来科研经费政策演变过程的逻辑。研究发现经济体制改革为科研经费改革确定了大方向,科技体制改革 为科研经费改革提供了动力和依据,财政体制改革为科研经费改革提供了形式和框架;财政科研经费政 策变迁的原则是提高效率与遵循规律,作用是引导激励与宏观调控。本研究结论有助于科研工作者了解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目标背景与演变逻辑,并为决策者制定新时期中国科研经费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科研经费政策;历程回顾;演变逻辑分析 中图分类号:G301; F062. 3文献标识码:A

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演变

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演变

30年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演变1978年,我国政府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的同时,把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当作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之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原则,以双边、多边、官民并举等形式,深入广泛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蓬勃发展,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员一般往来,后来的项目合作发展到当前的以我为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形势.一般说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5年,恢复国际科技合作事业;1985-2000年,全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2000年至今,互利共赢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一、第一阶段1978-1985年:恢复国际科技合作事业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与外国政府间科技合作与交流主要是与第三世界和一些东欧国家进行,与发达国家之间只有少量的民间交流项目.这期间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主要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开展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科技事业遭受重创,国际科技合作处于低谷.1976年10月,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10年,正是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10年.中国人从10年噩梦中醒来,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及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中国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事业进入恢复阶段.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邓小平在大会上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我们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关系.”①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我国通过了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交流”.规划纲要提出:要“邀请外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来华讲学”,“加强我驻外机构的科技调研工作”,“积极参加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积极地、有计划地派遣科学技术人员等出国学习、进修、考察”等.②在此时期,我国确定了该阶段国际科技合作的具体方针,调整了对科技外事工作的归口管理,建立了引进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加强了驻外机构的科技调研.1国际科技合作的方针1978年8月,我国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科技外事工作会议,提出要“解放思想,全面开展对外科技活动”的科技合作方针.1981年8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修订了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方针,即:“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从国内实际情况出发,讲求实效,认真学习各国对我国适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科技管理经验,积极、稳妥、深入、扎实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服务.”这一方针在第一次外事工作会议提出要求解放思想,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向深入、扎实的方向前进了一步.2科技外事工作归口管理体制的调整文化大革命之前,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技工作秩序和业务被破坏和打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并入中国科学院,有关与第三世界国家及苏联、东欧国家的科技合作工作归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归口管理,有关参加国际科技会议事项由外交部管理,有关与西方的民间科技交流由中国科学院管理.这种分散管理的局面既不利于国内的协调管理,也不利于统一对外,外交部率先将参加国际科技会议事项交回国家科委.1979年,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行文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77年,中共中央批准重新建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把归口管理的外事工作移交给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经过国务院的协调,1984年7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始负责全国科技外事工作的计划协调、管理和统一对外,各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分别按专业和地区组织项目的管理.③3人才引进工作管理体制的建立1983年7月,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利用国外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引进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的决定.9月,国务院颁发引进国外人才工作的暂行规定.为了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决定成立中央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88年,中央国家机关进一步实行机构改革,撤销中央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引进智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其工作任务除了为履行合同来华进行技术服务的外国经济技术专家和进行短期科技交流活动的专家服务之外,全国聘请外国技术、管理、文教专家的计划以及工商企业与经济管理部门派遣出国实习、培训人员的计划也统一由外国专家局归口审批,并组织实施.1993年,国务院精简直属机构,取消国务院引进智力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其工作任务由国家外国专家局负责,受人事部领导.4驻外科技机构管理体制的调整在此期间,驻外科技干部的归口派遣业务也从中国科学院移交给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为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78年3月与中国科学院、外交部联合发布了驻外科技干部派遣和管理由国家科委归口管理的通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经与外交部、对外贸易部商量,决定在我国一些驻外使领馆设立科技处或科技组.第一批先在驻英、法、德、日四个使馆和驻美联络处设立科技处,在驻其他西方国家的使馆设立科技组.之后逐步扩大驻外网点,在我国驻苏、捷、波、民德、印度以及巴西使馆设立了科技处.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国际科技合作从文化大革命的重创中逐步恢复过来,恢复了与苏联的科技合作关系,与东欧国家的科技合作从恢复开始走向稳定发展,与联合国系统机构等国际科技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间的科技合作也开始进行.二、第二阶段1985-2000年:全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为进一步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事业,完善和规范我国国际科技合作体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国际科技合作政策和措施.1986年出台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引进的政策措施,指出要应进一步抓紧组织制定统一的技术引进政策和规划,切实加强技贸结合,要特别重视引进软件,使引进技术和引进人才相辅相成.④在这一时期,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政策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技术引进工作;加强对合办研究开发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做出了积极加入国际科技组织的决定;规范了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切实加强了技贸结合,大力推进中国科技产品和技术出口.1加强和规范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工作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西方国家视我国为潜在的原料供应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积极开拓对中国的贸易,并希望以科技合作为渠道来发展贸易关系,我国出现了引进西方设备和技术的高潮.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国的技术引进和吸收工作,1985年,国务院出台了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鼓励条例实施细则,1988年,对外经济贸易部发布签订与审批技术引进合同指导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时,为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1986年,国务院出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条例,1986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启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重大项目计划”并于1987年2月发布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重大项目计划管理的若干规定.⑤2加强对中外合办研究开发机构的指导和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企业和科研单位特别是跨国公司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争夺我国市场,开始到我国来合资或独资开办科研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到1997年5月,全国已有合办研究开发机构56个.为加强对合办研究开发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7年9月发布了设立中外合资研究开发机构、中外合作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办法,对合办研究开发机构的条件、审批办法、合同内容、权利与义务、奖励与惩罚等作了具体规定.之后,各地方也都出台了鼓励外资设立研发机构的办法或规定.如北京1999年出台了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暂行规定.3积极加入国际科技组织国际科技组织,是各国科技界之间开展交流,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展示各国在国际科技界影响和地位的重要舞台.在这个阶段,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加入国际科技组织和科学家参加国际科技会议的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86年正式颁布了参加国际科技组织的若干规定,旨在通过科技政策引导,促进我国科技组织和国家科技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并加强我国在国际科技社会的发言权.该规定对参加国际科技组织的条件、申请手续、复审批程序、组织管理、会费等作了具体规定.据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3年统计,解放前我国参加的国际科技组织有10个,1950年至1977年累计70个,1978年至1993年达850个之多.4规范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尽管于1950年8月颁布了“保障发明权和专利权暂行条例”,但未能认真贯彻执行.改革开放后,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由于我国没有执行专利制度,对方不愿在生产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与我国进行深入合作.在签订具体合作项目协议时,对成果的处理也只有成果分享的原则性条款.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做出的成果,常被对方按所在单位的成果处理,得不到分享成果的权利.1995年2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制订了对外科技合作交流中保护知识产权的示范导则,确立了“平等互利”、“相互尊重”、“遵守各国国内法规”以及“以协议为根据”的一般性原则,以指导各部门、各地区处理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5切实加强技贸结合,大力推进中国科技产品和技术出口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86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科技外事工作要把推进中国科技产品和技术出口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各部门、各地区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同时,注意科技合作促进经济合作,推进对外科技经济一体化.1994年6月,国务院转批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的若干意见⑥,明确指出促进贸工技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是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的重要举措,这对我国外贸出口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政策允许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有外贸权的公司.此外,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合发布了赋予科研院所科技产品进出口权暂行办法,并赋予首批100家科研院所外贸经营权,这对于扩大科研院所自主权、促进技贸合作和国际交流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1997年12月,两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加快赋予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特急通知,进一步放宽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条件,以支持科技产品出口和国际技术贸易活动.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范围、内容、领域、形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对外合作的基本格局.合作范围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发展到包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合作内容在最初比较单一的科学研究、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开始了更广泛的产业研究开发等;合作领域从最初的传统领域发展到生物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合作形式从最初的人员往来和技术引进发展到联合开展研究项目、中外联合在华或在外合办科研机构.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方位国际科技合作新局面基本形成.三、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互利共赢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进入21世纪,科技问题越发复杂,很多都是全球性问题,其范围、规模、成本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一个国家的能力,开展国际合作成为研究开发的内在要求.同时,我国经济、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空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也大大提高.中国不仅已经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的国度,而且也成为了世界上科技创新关注的重点地区与国家.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确立了“互利共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方针.在此时期,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政策表现出四大特点: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设立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经费;积极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大工程计划;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1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推动国际科技合作2000年,我国制定了首个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纲要——“十五”期间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纲要,对我国“十五”期间的国际科技合作做出了总体部署和安排,提出要提升合作层次,加快实现从一般合作与交流向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战略转变.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了“十一五”期间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任务与要求,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转变和重点合作领域.战略转变包括:战略目标要从一般性国际科技合作转向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的国际科技合作,合作方式要从注重项目合作转向整体推进“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合作内容要从注重技术引进转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合作主体要从以政府和科研机构为主转向政府引导、多主体共同参与,任务确立要从“自下而上”的立项机制转向以规划纲要为导向的“自上而下”的立项机制.重点合作领域包括: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重大疾病防治技术、中医药、生物医药开发技术等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领域;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生命科学、纳米技术、空天技术、海洋技术、基础学科和科学前沿等领域.⑦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国际科技合作.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工作会议上,路甬祥院长对于中国科学院的国际科技合作提出了新要求.2005年4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指导意见.2007年3月,中科院正式颁布了其历史上第一个国际科技合作规划——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发展规划2006-2010,明确了创新三期中科院国际合作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他部门也围绕自己负责的中心工作,提出了其国际科技合作的重点任务和优先领域,如卫生部确定的优先领域包括重大传染病防治技术、重大慢性病防治技术、公共卫生领域防控技术、诊断与检验关键技术等;环保局确定的优先领域包括区域性环境污染、跨界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管理等;各地方也按照“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的指导原则和总体要求,围绕各地方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需求、热点和重点任务,研究部署各自在“十一五”期间的国际科技合作.如黑龙江提出到2010年要完成以对俄科技合作为重点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基地建设等.⑧2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设立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经费2000年以前,我国没有设立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经费.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认识到,必须设立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经费,以便更多地开展以我方为主的合作项目.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部设立了“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该计划是国家层面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旨在通过整合、统筹,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对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2006年,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增至3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10余倍.2007年,加上新增对俄合作专项亿元,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增至亿元.⑨为强化计划的管理,科学技术部起草了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管理办法,完善了“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管理系统”,实现了与科学技术部科技计划一站式服务系统的全面对接.通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实施,我国在一些重大技术取得了突破,申请了一些专利,制定了一些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进入21世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更加重视国际科技合作,投入的经费也越来越多.1987年,自然科学基金委投入的国际科技合作经费仅为300万元,2005年,该数额增长到9100万元,20年间经费总投入达亿人民币,其中“十五”期间的投入达亿人民币,是“九五”期间的倍.3积极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基础作用,并且与国家的长远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外交实力密切相关,因此,各国都重视牵头组织或参加大科学计划.进入21世纪,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强调要重视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大工程计划.“十五”期间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支持参与大科学和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十一五”期间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继续提出:“要积极参与或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合理分享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积极参与并牵头组织了一批前沿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伽利略”计划、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其中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由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并牵头组织、人类脑计划、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等,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在更深层次参与全球科技合作与竞争、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为加大中国在国际大科学计划中的主导地位,中国政府决定结合中国的优势领域启动一些重大的国际大科学计划.2006年7月,科学技术部会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正式启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这是第一个由中国政府倡议制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研究计划.2007年11月,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4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近5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各国代表共同发表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北京宣言,就政府间推动更广泛的中医药国际合作达成共识,并组建成立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专家委员会的筹备委员会.2007年11月,科学技术部与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4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科技援助是科技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技援助开展国际外交,改善国际形象,开拓国际市场,获取多方利益,是很多国家的成功经验.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把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作为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提出,要“积极开拓对外科技援助的渠道和形式,扩大技术输出和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国科学院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指导意见也提出:要“有重点有计划地组织科技援外项目和培训项目”.自2001年到2006年间,科学技术部共主办了176个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影响一届比一届大,共有90多个国家的2947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领域涉及农业与农机、新能源、医药与医疗、汽车与化工机械、信息技术、环境资源等,获得了国际上的一致好评.同时,中国政府针对亚非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科技示范项目和科技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2006年中国在津巴布韦实施了太阳能热利用示范项目,该项目为利用太阳能技术解决非洲的能源问题提供了典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国际科技合作逐渐发展壮大并走向成熟.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上9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03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或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一个较为完整的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己经形成.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国家外交工作的重点内容,服务国家外交的作用日益显现.参考资料: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②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陈冰,时代的需要不懈的追求. 国际科技合作征程第一辑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④共和国7个科技规划回放,⑤中国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p121-122.⑥当代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史内部报告.⑦“十一五”期间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⑧中国科技发展报告2006M. 北京. 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6.⑨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2007年度年报内部报告。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

投入 和产 出做 了简单 的统 计描述 。第六 节对 中国建 成创新性 国家的前景做 了展望。
二 、 划 经 济 的遗 产 和 改 革 动 因 计
15 90年代 , 中国 向科技领 域 投入 了大量 的人 力物 力 , 旨在 通过 技术 引进 和 吸收来 支 持 中国工 业体 系的建 设和现 代化 。在 第一个 五年 计划 期 间, 中国主要从 苏联 引进 了 16 5 项 大型 的“ 交钥匙 ” trky 项 目, (une ) 而这 主 要 集 中在 发 电、 矿 、 炼 、 工 等 重工 业 领 采 冶 化 域 。 同时, 中国也成 立 了40 多家研 究机 构 , 0 而其 主要 目的是 消化 吸 收 引进 的产 品或 技 术 。与此相 适应 , 中国试 图照搬 苏联 的计划经 济体 系 , 中各种 经 济活 动“ 计 划” 0 8年 第 1期
% r
卞加 m 只印 纷浒鱼 邯 温 1o c
F b u r, e r ay 2
中 国科 技 体 制 改革 三 十年
寇 宗来
摘要 本文对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过 程做 了简要的回顾 , 中我们 以一 些 其
育部基地项 目( o0 7J 70 2 ) 复旦 大学“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 8 N 2 0 JD 9 10 、 9 5研 究项 目和 陆铭主持 的“ 教育部新世纪 人才” 课题的研究资助。 当然 , 中存在的任何错误 由作者 负责。 文
维普资讯
7 8
亨 侍浒^ 沮
28 第 期 0 年 1 0
不 可否认 , 时的国家创新体系是 与计划 经济体 系相适应 的 , 此 它有利 于 国家在 短 时间 内集 中全 国之力 以完成 一些特定 的战略 目标 , 卫 星上天 、 如 制造 原子 弹等。但 是 , 常规 就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不断推出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和鼓励创新。

这些政策经历了多次变革,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本文将探讨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技术落后和经济困境的双重挑战。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

这些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并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来促进科技创新。

然而,这些政策在实施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技术引进的效果并不明显,科技创新仍然依赖于国外技术的输入。

其次,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较慢,投资回报率低。

此外,研发投入不足、科研人员待遇不佳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政府认识到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2006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体制改革。

此次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优化创新环境、加强基础研究和促进产学研合作。

首先,优化创新环境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

政府在此次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科技投入和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力。

其次,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

政府通过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基础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向应用转化。

最后,促进产学研合作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政府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研究,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成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在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中,中国正在逐渐从技术追赶者转变为技术领跑者。

然而,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内容摘要: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自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时间,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但在我国这一理论尚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

本文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包括概念、演变过程以及该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最后,在综合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该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方向创新主体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国家创新系统的英文表述为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

目前在国际上,NIS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各国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不同形式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弗里曼和纳尔逊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制度,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

经合组织认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

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

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

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

冯之浚教授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

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

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它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领域的创新。

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及其他机构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研究的表述方式虽然不同,但在强调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却是一致的。

可以说,国家创新系统就是将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创新行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试图通过相互协作产生最大创新绩效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

国际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一)李斯特的国家体系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研究落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问题,以及落后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所应该采取的政治经济对策等问题时,首次从国家的角度而不是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世界历史上的体制演变

世界历史上的体制演变

世界历史上的体制演变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社会就经历了持续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这种演变不仅涵盖了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同时也涉及到了政治和社会体制的变革。

世界历史上的体制演变可以被分为几个关键的时期,每个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变革。

一、古代文明的崛起和早期王国体制最早的人类社会是以部落形式组织起来的,几个家庭或氏族共同生活并依靠狩猎和采集维持生计。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兴起,原始社会逐渐过渡为农业社会。

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主要以部落酋长或君主制为主,部落内部由族长或首领领导,而且个体的权力相对较大。

同时,早期的王国体制也开始出现,例如古埃及的法老国家和古美索不达米亚的城邦国家等。

二、帝国的崛起和官僚体制的兴盛随着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大型的国家和帝国开始崛起。

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逐渐转向集权化,以君主制为基础,并出现了专门的官僚机构来管理国家事务。

例如古代中国的封建帝国和罗马帝国等。

在这种体制下,君主通过设立地方行政机构和选派官员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官僚体制的兴盛也带来了更为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治理体系,促进了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封建制度的兴起和封建王国的形成封建制度的兴起被视为中世纪欧洲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种社会体制以封建主和农奴为基础,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地制度。

封建主作为封地的拥有者,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控制,而农奴则被束缚在封地内,供给封建主劳动和贡品。

在这种体制下,政治和经济的权力高度集中,而且社会等级固化,极大地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自由。

四、民主国家的兴起和现代民主制度的确立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伴随着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民主国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

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以民主制度为核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随后,欧洲和其他地区开始出现一系列的民主运动和宪政改革,包括议会制度的确立、选举制度的出现以及法治和人权的加强。

五、现代化的全球化和多样化的政治体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现代社会形态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进展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进展

织、 有计划的全面实施我国科研机构靠事业费养
活的历 史 。 国家科 委继 事业 费划转 后 , 史上 第一 次 历 对 全 国的科 研机 构进行 了 全面分类 。按 照 自然科 学 事 业 费 的使 用管理 办法 , 科研 机构 分 为三种类 型 , 即 技术开 发类 型 、 础研 究类 型 、 会公 益 ( 基 社 包干 ) 和综 合类型。 实 行拨 款 制度 改革 和分类 管 理 的作 用 主要 是 : ()从 资 金供应 上改 变了科 研机 构对 行政 主管部 门 1 的依 附关 系 , 为今 后 自主发展 奠定 了经 济基础 ;() 2 集 中 国家 财政 的有 限资 金 ,加强 了科 技长远 发展 和 国 民经 济 中重 大攻 关 以及 国家 安 全方 面 的科 技 工 作 ;()把科研 工作 与经 济发展 的现 实需要结 合起 3 来 , 大 了全社 会 的科 技总 投入 , 扩 用商 品经济 规律 调 整科技 力 量布局 ,加 速了 科技成 果 向现实生 产 力 的 转化 。 18 国家进 一步 放活科 研机 构 、 宽放 活科 97年 放 技人 员 管理政 策 ,逐 步实行 政研 职 责分 开 ,全 面实 行 所 长负 责制和 所有 权与 经营管 理权 分离 ,鼓励 技 术 开 发型科 研机 构和科 技人 员 以多种方 式进 入经 济 建 设 主 战场 ,对 科研 机构 的管理 由直 接调控 转 向 问 接 管 理 这一 时期 深化 改革 的举 措 主要 包括 “ 院 一 两制 ” 实 行 所 长 任期 目标 责任 制 及 推行 优 化 劳 动 、 组合等。 19 国家科 委 、 9 2年 国家 体改 委从 合理配 置科 技
维普资讯
国土 资 源科技 管理
文 章 编 号 :0 9— 2 0 2 0 } 2 0 2—0 10 4 1 f0 2 0 —0 6 4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及政策演变研究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及政策演变研究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及政策演变研究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建国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各个阶段的重点和方向不同,通过分析推动各个阶段改革的重要科技政策,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政策发展演变划分为四个不同时期,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科技政策60多年来不同时期的演变特点、不足和发展思路作相关说明,以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展现一个比较全面的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及其政策演变历程。

关键词:科技政策;体制改革;演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界定,科技政策是政府为促进科技有效发展,以实现其整体建设目标而实行的各种重要制度及施政方针。

因此,中国科技政策60多年来的演变无疑始终与国家科技整体建设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于在不同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特点不同,科技政策的发展演变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如果将1985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作为我国正式启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标志。

大体上可以把我国科技政策60多年来的演变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一、我国科技政策起步及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8年)1978年以前,我国仿照前苏联的科技发展体系,实行计划式的科技体系,实施赶超发展的战略。

采用的科技体系是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国防科研相互独立的结构,以计划来推动科技项目和任务,带动技术的转移,相应的组织结构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分工,政府是科技资源的投入主体。

这一时期科技政策的基本特点便表现为运用行政的力量来推进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运用计划的方式来部署科技活动,配置科技资源。

1.第一阶段,奠基阶段(1949~195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建立科研机构和学科,组织队伍和人员。

新中国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三条规定"努力发展白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

奖励科学的发明与发现,普及科学知识。

标志着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开端。

这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科技工作总方针。

年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演变

年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演变

30年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演变1978年,我国政府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的同时,把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当作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之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原则,以双边、多边、官民并举等形式,深入广泛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蓬勃发展,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员一般往来,后来的项目合作发展到当前的以我为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形势。

一般说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5年,恢复国际科技合作事业;1985-2000年,全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2000年至今,互利共赢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一、第一阶段(1978-1985年):恢复国际科技合作事业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与外国政府间科技合作与交流主要是与第三世界和一些东欧国家进行,与发达国家之间只有少量的民间交流项目。

这期间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主要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开展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科技事业遭受重创,国际科技合作处于低谷。

1976年10月,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文化大革命”10年,正是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10年。

中国人从10年噩梦中醒来,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及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

中国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事业进入恢复阶段。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邓小平在大会上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我们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关系。

”①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我国通过了《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交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体制演变的历程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体制演变的历程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体制演变的历程与启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体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最初的起步阶段到现如今的高速发展阶段,科技体制在不断调整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

这个过程中,有着许多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启示。

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新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历程和相关的启示。

第一,科技体制的初期积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敌后根据地的贫困和技术落后的现状,伴随着响应国家建设的号召,科技体制立足于解决国民经济中的瓶颈问题。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政策,同时加强了科技组织和人才培养。

这一时期的科技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主导、自给自足、总量控制。

这种科技体制快速积累了人才和技术,推动了新中国尤其是农村社会的经济重建。

这一阶段的启示是,科技体制的初期积累需要政府的直接投入和重视。

政府的激励政策和科技组织体系的建设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此外,科技体制的设计要考虑经济结构和国情,注重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产力提供直接支持。

第二,科技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体制迎来了一次全面的市场化改革。

国家开始将科技改革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管辖体制和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同时,政府放开科技投资、科技人才流动等限制,鼓励企业投入研发。

这一阶段的科技体制重点转向市场导向、竞争驱动和效率优先。

科研机构逐渐与企业接轨,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格局。

这一阶段的启示是,科技体制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借鉴市场竞争的优势。

此外,科技体制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科技体制的开放和国际化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科技体制也在逐渐开放和国际化。

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外国科技研发机构和跨国公司来华合作。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和法规,为国际科技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中国加强了各级科研机构的改革和建设,推动科技研发向国际化水平提升。

从二机部到国防工办,建国初期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演变

从二机部到国防工办,建国初期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国内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导管理体制经过了较为频繁的调整过程。

一、以第二机械工业部为主领导中国国防工业的创建在解放战争后期,为迎接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中共中央作出了调整军事工业的战略决策:兵器工业要从战时工业向国防工业转变。

在组织上从军事系统划归政府系统,纳入国民经济体系。

在领导体制上,则以大区为主,按行业归类。

1950年前后,国防工业的领导体制仍沿用解放战争后期的建制,分别由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央重工业部负责业务归口管理。

1950年5月,重工业部成立兵工办公室,由副部长刘鼎兼主任。

兵工办公室是兵器工业的归口管理机构,对全国兵器工业的调整、生产计划、产品规格和财务结算实施统一归口管理。

1950年上半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在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筹备组、电信工业局等机构,负责组织生产并积极准备军工企业的调整工作。

船舶工业承担着为海军装备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服务的重要任务。

此时,船舶工业没有全国统一的管理机构,基本上处于分散状态。

各地主要船厂,多半是在当地解放以后,由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先行接管,嗣后由各地按系统分别管理。

刘鼎经过考察,认为有在重工业部下设立船舶工业局的必要。

当时,船舶工业的大部分力量集中在上海。

刘鼎与华东工业部副部长程望磋商后,征得华东局的同意,报上级批准,于1950年10月在上海成立船舶工业局,隶属重工业部。

同年12月29日,政务院任命程望为局长。

船舶工业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第一次有了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兵器工业进入紧急战备生产。

为了加强对兵工生产和建设的领导机构,1951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简称中央兵工委员会),周恩来总理兼任主任,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为副主任。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军委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军委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军委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刘鼎、李涛、宋劭文等九人为委员,雷英夫为秘书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及其管理的演变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30多个科技计划,形成了具有多方面功能、多个层次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体现了“面向、依靠、攀高峰”的科技指导方针,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科技动力和成果储备,充分体现了我国科技布局和发展的特色。

1 国家科技计划出台的背景1)向科学进军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

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迅速做出决策:集合科技人才,重建科研机构,制定科技规划,实现科技先行,促进经济恢复和国防建设,拉开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序幕。

1955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调集数百名科学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经过科技人员顽强拚搏和全国人民积极支持,我国科学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蓬勃发展。

随着《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任务的基本完成,党中央又提出制定并于1963年批准实施《1963—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得到延续和发展。

但是,1957年的反右运动,1958年的“大跃进”,1959年前苏联撤走专家和1960—196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使新中国科技事业元气大伤。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对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的摧残,使我国科技事业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这一阶段,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可谓大起大落。

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是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意义声音。

两弹一星的试验成功,体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体现了新中国发展科技的能力和水平。

2)科学的春天1977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人拨乱反正,把党的中心任务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尽快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一系列思想精髓的产生,为我国科技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基本方针。

我国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的阶段,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改革开放暴露了我国科技与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也极大地激发了各行各业对科技的迫切需求。

为使科技与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确立科技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科技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科技与与经济更好地结合,实现科技与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开始有意识地在经济建设中发掘科技问题,由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以国家财政和银行资金为主要支柱的科技计划陆续出台。

2 各个时期出台的国家科技计划从1982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国家级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研究开发活动,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

1)“六五”出台的国家科技计划进入“六五”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78年由原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组织制定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八年科技规划》),确定了“六五”发展的7个优先领域和108个重点项目。

原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在《八年科技规划》重点项目和这些项目建议的基础上,进行汇总筛选,经反复咨询、分析和讨论,从中提出最迫切和可能的38个项目,编制为《“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于1982年11月经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讨论通过,由原国家计委下达,诞生了我国第一个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国家科技计划,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1—1985年出台的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主要有: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面向经济主战场,主要安排涉及国民经济建设、带有方向性、综合性和基础性的重大关键技术和项目。

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支持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型项目。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推动科学研究所需的大型或较大投资的现代化关键装备与设施建设。

国家技术开发计划:针对工交企业开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设计、实验和研制等各种技术活动而设立。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保持和稳定一批基础研究的骨干队伍,实现人才和资金的优化配置。

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计划:在取得试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生产验证和技术集成,考核技术及装备的可行性及规模生产的经济合理性,以促进产业化。

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主要面向企业,目的是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2)“七五”出台的国家科技计划1986—1990年出台的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主要有:国家星火计划: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新时期的战略定位是依靠科技、服务三农、推进四化、建设小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全国,通过面上、重大、重点项目三个资助层次和若干专项,以及由青年科学基金等组成的人才资助体系,采取科学基金制的方式,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着重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

科技扶贫工作:把大量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手段引入贫困地区,促进和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军转民科技开发计划:加强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过程中的科技开发工作,推动军转民科技开发成果产业化,推动军转民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积极开发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火炬计划: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国际化。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将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主要支持科技发展与改革中战略性、政策性问题研究,科技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问题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八五”出台的国家科技计划1991—1995年出台的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主要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计划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目的都是为加强技术的工程化与集成配套能力。

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计划(攀登计划):主要安排基础研究中相对比较成熟,对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作用的重大关键技术项目。

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计划和示范工程: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提供示范、样板,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生产力促进中心:扶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服务机构,宗旨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九五”出台的国家科技计划1996—2000年出台的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主要有:社会发展科技计划:解决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减灾防灾、人口控制、人民健康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把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实现商业利益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加速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主要安排瞄准科学前沿和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基础理论等研究项目。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

知识创新工程:组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是提高我国知识创新能力的战略措施。

199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该工程以中国科学院作为试点正式启动。

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以中央级科研院所为实施主体,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科技基础性工作基地的建设,促进科技基础性工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源与成果的共享机制,保证社会共享的实现。

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央级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或工程技术为目标的应用开发研究工作。

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目标是调整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增强出口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重点支持若干社会公益研究基地建设,形成社会公益研究网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公益服务事业提供技术保障,促进社会公益研究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通过开发、推广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解决库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促进库区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培育特色新兴产业,恢复和治理库区生态环境,推进三峡库区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国家大学科技园: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把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并作为各类资金、人才、技术汇聚的平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序列。

西部开发科技专项行动:配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加强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

主要通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计划、863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来组织实施。

5)“十五”以来出台的国家科技计划2001—2006年出台的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主要有: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使我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高水平、高层次上开展,我国科技人员在国际科技合作中以更加平等的身份参与合作,以互惠互利的形式分享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的成果。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主要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研究实验基地、自然科技资源保存和利用体系、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吸引企业、科技开发机构和金融机构等的资金投入,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进入生产的前期性开发,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有效支撑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与带动作用。

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科技提出的需求,并结合未来几年科技发展的趋势,优选出60项重点项目,分批、滚动实施,解决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关键技术问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年,科技部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设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主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