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配筋计算
柱配筋计算
柱的总配筋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ρ= A(s)/ A。
在这里,括号实际上是一个角标记,与下面相同。
其中(a)是拉伸或压缩区域中纵向钢筋的截面积;
增强比是影响构件的机械特性的参数。
配筋率的控制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方式,而不会出现过度配筋破坏和较少的配筋破坏。
增强比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控制最小配筋比率是为了防止较少配筋的失效,这是脆性失效,应在设计中避免。
剪跨比不好的原因及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1)通常,力矩M和剪力V存在于框架的柱端。
根据柱的剪切跨度比λ= m /`VH_ O'来确定该柱为长柱,短柱还是非常短的柱_ O`是平行于弯矩M的柱截面的有效高度。
λ> 2 (当列弯曲点位于列高'h_ O'中间为'H'_ o` /`h_时称为长列; 1.5 <λ≤2称为短列;λ≤1.5称为极短列。
(2)在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外框架框架和内芯管结构中,由于设备地板的设置,地板高度低和立柱大,在某些项目中难以避免短柱部分。
普通三层框bai架(无抗震层高3-3.2米)可以每4-5个平du方设一个zhi柱截面为400*350,4Ф22+4Ф20 Ф10◎200/100的框架柱。
顶层柱可变为dao300*300跨度5米的框架梁(梁上无梁上柱及重力墙的较重结构)截面为400*300,5Ф22 n2Ф16 Ф10◎200/100的框架梁
连续梁为350*300 5Ф20 n2Ф12 Ф10◎200/100
连续梁与框架梁的间距为2.5米
板为8cm的双向配筋板Ф12
注:以上为估计值,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及连带责任。
150774_柱纵筋的计算公式
柱纵筋的计算公式柱纵筋的计算公式1、首层纵筋的计算首层纵筋长度 = 首层层高 - 首层净高Hn/3 + Max(上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与上层钢筋搭接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2、中间层纵筋的计算中间层纵筋长度 = 本层层高 - Max(本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Max(上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与上层钢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6)3、顶层纵筋的计算(1)角柱纵筋长度外侧钢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1.5LaE内侧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 + 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 + 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说明:以常见的B节点为例;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 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7)(2)边柱纵筋长度边柱外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边柱内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3)中柱纵筋长度中柱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 + 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 + 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8)有时您也许发现某层柱子刷新的结果和上面所述的计算方法不一致,这是因为只画了部分楼层的柱子。
柱正截面配筋计算
柱正截面配筋计算
1、柱截面配筋分析
1.1概述
1.2基本原理
柱正截面配筋主要基于斗型构件屈服理论,即在构件设计过程中,选取适当大小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和钢筋抗拉强度,结合许多抗震要求,使构件的抗拉强度不小于受荷载时的轴力。
由于混凝土和钢筋在受荷载后有一定的屈服变形,所以,构件的强度设计必须考虑这种屈服变形,以使构件有足够的抗震性能。
1.3基本步骤
(1)计算构件抗震性能所需的最小轴力Mmin。
(2)计算钢筋抗拉和混凝土抗拉强度所需的最小轴力Mst。
(3)选择合适的钢筋直径和间距,以满足Mmin≤Mmin。
(4)确定有效钢筋面积。
(5)计算混凝土抗拉强度所需的最小轴力Mct。
(6)比较Mst和Mct,取大者为有效混凝土面积。
(7)计算有效钢筋和混凝土体积。
(8)将有效钢筋面积、混凝土体积和钢筋间距绘制柱截面图,并根据抗震规范设计加强措施。
2、配筋计算实例。
柱的配筋计算
2.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在该框架结构设计中,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使用对称配筋的方式,钢筋采用HRB335级,f y= f'y =300N/2mm,采用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c=14.3N/2mm.箍筋一律采用HPB235级钢筋,mm,轴心抗压强度f t=1.43 N/,2偏心受压的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取成0.80。
按规范规定当e0/h0>0.55时,计算时应考虑裂缝验算,对于本设计的框架结构,经过计算可知无须做裂缝验算,可以将验算过程忽略。
(1)首先进行框架柱柱子轴压比的验算,为方便起见将其制作成表格如下:各框架柱轴压比的验算表(2)接下来验算框架柱的剪跨比λ,为简便起见将其整理成表格形式如下:(附加说明,在工程上应尽可能避免短柱的出现,即,保证λ>2.0)框架柱剪跨比验算表(3)框架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将计算过程及结果整理成下面的表格。
(附加说明:经过计算知本设计的各层框架柱的受压情况都是大偏心受压。
框架柱在大偏心受压情况下的计算过程:10c Nf b h ξα=()()2100'''00.5c s s y s N e f b h h A A f h a αξξ--==-如果经过计算得到'02xh aξ=<,须取'2xa=,然后再按下面的公式设计和计算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0()s s y N eA A f h a ==- 。
)首层1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计算表(附注:上表中一般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1.25H,底层柱的计算长度1.0H。
e0:截面重心偏心矩,ea:附加偏心距,初始偏心矩:ei=e0+ea。
曲率修正系数ζ1=0.5fcA/N或1.0,长细比影响系数ζ2=1.15-0.01L/h或1.0。
η=1+212)/(/14001ξξ⨯⨯⨯hlheiξb:界限受压区高度,ξ:实际受压区高度,当ξ≤ξb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否则为小偏心受压构件。
柱配筋计算
柱配筋计算柱正截面单向偏心受力承载力计算书1 已知条件柱截面宽度b=600mm,截面高度h=600mm,纵向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s=35mm,弯矩平面内计算长度l0x=4000mm,弯矩平面外计算长度l0y=4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钢筋强度设计值fy=360MPa,非抗震设计,截面设计压力N=500kN,设计弯矩M=300kN·m,截面下部受拉,计算配筋面积。
2 配筋计算构件截面特性计算A=360000mm2,Ix=10800000000.0mm4, Iy=10800000000.0mm4ix=173.2mm, iy=173.2mm 查混凝土规范表4.1.4可知fc=14.3MPa由混凝土规范6.2.6条可知α1=1.00β1=0.80由混凝土规范公式(6.2.1-5)可知混凝土极限压应变εcu=0.0033由混凝土规范表4.2.5可得钢筋弹性模量Es=200000MPa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18截面面积A=bh=600×600=360000mm2截面有效高度h0=h-as=600-35=565mm根据混凝土规范表6.2.15可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1.000轴心受压全截面钢筋面积A's=0.00mm2根据混凝土规范6.2.3条,判断是否需要考虑轴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附加弯矩N/(fcA)=500000/(14.3×360000)=0.10 ≤0.9M1/M2=0.00/300=0.00 ≤0.9lc/i=4000/173.2=23.1 ≤34-12(M1/M2)=34-12×(0/300)=34不需要考虑轴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偏心距e0=300000000/500000=600mm根据混凝土规范6.2.5条可知附加偏心距ea=20mm初始偏心距ei=e0+ea=600+20=620mm 轴向压力作用点至远离压力一侧钢筋的距离e=ei+0.5h-as=620+0.5×600-35=885mm假定截面为大偏心受压,则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N/(α1fcbh0)=500000/(1.0×14.3×600×565)=0.103ξ<ξb,截面为大偏心受压。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柱子是承受压力和承重的重要结构元素。
为了确保柱子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需要进行钢筋计算来确定柱子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是确定柱子钢筋配筋的重要工具,下面将介绍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和计算方法。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柱子的受力情况和截面尺寸来确定柱子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
柱子受力主要包括受压和受拉两种情况,根据受力情况的不同,柱子的钢筋布置也会有所不同。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柱子受压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
柱子受压区的钢筋面积是根据柱子的受压承载能力和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来确定的。
柱子受压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s = (N 0.85 fck b x) / (0.85 fy)。
其中,As为柱子受压区的钢筋面积,N为柱子的轴向受压力,fck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b为柱子截面的宽度,x为受压区高度,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2. 柱子受拉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
柱子受拉区的钢筋面积是根据柱子的受拉承载能力和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来确定的。
柱子受拉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s = N / (0.85 fy)。
其中,As为柱子受拉区的钢筋面积,N为柱子的轴向受拉力,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3.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计算公式。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计算公式是根据柱子的受力情况和截面尺寸来确定的。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计算公式为:As,min = 0.1 b x / fy。
其中,As,min为柱子最小配筋面积,b为柱子截面的宽度,x为受压区高度,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4.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验算公式。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验算公式是根据柱子的受力情况和截面尺寸来确定的。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验算公式为:ρ = As / (b x)。
其中,ρ为柱子的配筋率,As为柱子的钢筋面积,b为柱子截面的宽度,x为受压区高度。
柱基础插筋的计算
方法
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 LlE+梁高+2层梁下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根 数
三层
上柱钢筋 直径大于
柱时
公式 3600+750+48*28+700+750+48*28=8488 24
一二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长度=1层层高+2层层高-一层Hn/3-二层梁 下非连接区-二层梁高
一级抗震
40
25
- 28 -
KZ1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有哪些?
楼层名称
基础层
-1层 首层 中间层 顶层
构件分类 无梁基础 有梁基础
中柱 边柱 角柱
KZ1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分类细分
计算哪些量
名称
单位
基础板厚小于2000
基础板厚大于2000 基础插筋、箍筋 长度、根数、重量
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
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
纵筋、箍筋 长度、根数、重量
- 29 -
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32
➢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
- 30 -
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45
➢基础筏板厚度 >2000mm时,基础 插筋的计算
➢请计算h=3000m 时的柱插筋
- 31 -
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32
➢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
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 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柱配筋计算
柱配筋计算柱总配筋率计算公式:ρ=A(s)/A。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
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剪跨比短柱不好的理由及设计中应该采取的措施:(1)框架的柱端一般同时存在着弯矩M和剪力V,根据柱的剪跨比λ=M/`Vh_o`来确定柱为长柱、短柱和极短柱`h_o`为与弯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
λ>2(当柱反弯点在柱高度`H_o`中部时即`H_o`/`h_O`>4)称为长柱;1.5<λ≤2称为短柱;λ≤1.5称为极短柱。
(2)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外框架内核心筒结构等结构中.由于设置设备层.层高矮而柱截面大等原因,某些工程中短柱难以避免。
你说手算还是PKPM?手算大学课本混凝土设计就有,判断大偏心还是小偏心,有相应的公式计算,一般边柱为了满足建筑需要都是偏心受压,中间有可能有轴心受压,看具体情况。
荷载就是恒载和活载从板传到梁上,从梁传到柱上,就这么回事。
PKPM的话,柱的计算有单偏压计算和双偏压计算,双偏压一般用于复核,也有用双偏压出图的。
至于PKPM怎么计算单偏压和双偏压是这样:单偏心计算:1、按对称配筋。
2、分别计算两对边的钢筋。
--由N,Mx计算ASX,未考虑ASy作用;--由N,My计算ASy,未考虑ASx作用。
双偏心计算:1、按最小面积最大间距布置钢筋。
2、针对所有组合的N,Mx,My验算承载力;3、若有一组不满足,分别按角筋,MX一侧、My一侧增加单根面积;4、单根面积不够,增加钢筋根数。
知道以上原理,那么就有以下结论:同时出现两个方向弯距较大和大偏心(轴力小,弯距大)则双向配筋结果大;同时出现两个方向弯距一大一小和小偏心则单向配筋结果大;最后说明的是,由于双向偏心布筋由程序自动先布角筋,再布x向,最后y向的内定布筋顺序,会造成y向弯距较大时,往往由于x向布筋完毕后,承载力已满足要求,y向不再布筋,从而使钢筋布置不合理,造成结果偏大,因此人工调整布筋再验算。
柱钢筋计算示例
根数 24 根数 24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3、下层柱钢筋根数比上层多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 1、c/hb≤1/6情况(绑扎搭接)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 2、c/hb>1/6情况(绑扎搭接)
➢1、上层柱钢筋根数比下层多
多出 三 钢筋 层
方法 公式
纵筋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1.2LaE 3600+750+48*22+1.2*34*22=6303.6=6304
根数 2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9、箍筋长度计算
➢ 4号筋长度1=(h-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 (勾住主筋) ➢ 4号筋长度2=(h-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 (勾住主筋和箍筋)
10、箍筋根数计算
➢基础层
➢-1层 (11G101-1P58)
10、箍筋根数计算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上柱钢筋 直径大于
柱时
三层 一二层
方法 公式 方法 公式
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梁高+2层梁下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3600+750+48*28+700+750+48*28=8488
配筋的计算方法
配筋的计算⽅法配筋的计算原理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本层净⾼HN/3+⾸层楼层净⾼HN/3+与⾸层纵筋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层:柱纵筋长度=⾸层层⾼-⾸层净⾼HN/3+max(⼆层净⾼HN/6,500,柱截⾯边长尺⼨(圆柱直径))+与⼆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层层⾼-max(⼆层层⾼HN/6,500,柱截⾯尺⼨(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HN/6,500,柱截⾯尺⼨(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弯锚,柱纵筋伸⾄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直锚:柱纵筋伸⾄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筋,b边⼀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筋,b边⼀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柱单侧配筋率计算公式
柱单侧配筋率计算公式哎呀,这个题目听起来就挺枯燥的,不过既然你提到了,那我就试着用大白话来聊聊这个柱单侧配筋率计算公式的事儿吧。
首先,得说这玩意儿,听起来就像是那种只有工程师和建筑师才会去琢磨的东西,对吧?但是,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公式,它可是建筑安全的守护神呢。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一个老工程师去工地,他手里拿着一堆图纸,一边走一边给我讲解。
他说,柱子是建筑的骨架,得结实才行。
说到柱子,就不得不提这个配筋率了。
他告诉我,柱子里的钢筋就像是柱子的肌肉,肌肉越多,柱子就越强壮。
他指着一个柱子说,你看,这个柱子的配筋率就是通过这个公式算出来的。
他拿出计算器,噼里啪啦地按了一通,然后说,这个柱子的配筋率是2.5%。
我问他,这个数字有啥用?他说,这个数字告诉咱们,这个柱子里钢筋的面积占整个柱子截面积的2.5%。
他接着说,别小看这2.5%,它可是经过精密计算的。
如果钢筋少了,柱子就弱,风一吹,雨一打,可能就撑不住了。
如果钢筋多了,那柱子就太笨重了,浪费材料不说,还可能影响建筑的整体美观。
他带我走到柱子旁边,指着柱子上的钢筋说,你看,这些钢筋都是按照计算好的配筋率布置的。
它们有的直直的,有的弯弯曲曲的,都是为了保证柱子在受力的时候能够均匀地分散压力。
他还说,这个公式可不是随便编出来的,它是根据力学原理,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计算得来的。
就像是做菜的食谱,得按照比例来,才能做出好吃的菜。
最后,他拍了拍柱子,笑着说,别看这柱子不起眼,它可是建筑的基石。
没有它,就没有我们住的房子,没有我们工作的地方。
所以,你看,这个柱单侧配筋率计算公式,虽然听起来挺枯燥的,但它背后的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
它就像是建筑的心脏,默默地支撑着整个建筑的生命。
好了,聊了这么多,我得去忙别的了。
下次再有这种听起来枯燥的话题,记得告诉我,我试着用大白话给你讲得有趣一点。
柱的总配筋率
柱的总配筋率摘要:一、柱配筋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配筋率的定义2.受拉钢筋配筋率计算3.受压钢筋配筋率计算二、我国相关规范中柱配筋率的限制值1.混凝土规范GB50010-2010中的规定2.抗震规范GB50011-2010中的规定三、柱配筋率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1.柱配筋率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2.案例分析:如何根据柱配筋率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四、影响柱配筋率的因素及注意事项1.钢筋强度2.抗震等级3.构件类型4.注意事项五、柱配筋率的检查与验收1.施工过程中的检查2.竣工验收时的检查3.检查方法与工具正文:一、柱配筋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配筋率的定义配筋率是指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2.受拉钢筋配筋率计算受拉钢筋配筋率是指受拉钢筋面积与构件截面有效面积之比。
计算公式为:受拉钢筋配筋率= (受拉钢筋面积/ 构件截面有效面积)× 100%3.受压钢筋配筋率计算受压钢筋配筋率是指受压钢筋面积与构件截面有效面积之比。
计算公式为:受压钢筋配筋率= (受压钢筋面积/ 构件截面有效面积)× 100%二、我国相关规范中柱配筋率的限制值1.混凝土规范GB50010-2010中的规定根据GB50010-2010混凝土规范的8.5.1条,柱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6%- 一侧纵向钢筋0.2%2.抗震规范GB50011-2010中的规定根据GB50011-2010抗震规范的6.3.7-1条,柱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2%三、柱配筋率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1.柱配筋率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在工程实践中,柱配筋率是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重要依据。
合理选择柱配筋率可以保证构件的安全性能,同时降低成本。
柱配筋计算
柱的总配筋率计算公式如下:
ρ=A(s)/A。
这里,括号实际上是一个角标记,如下所示。
其中(a)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横截面积;
增强比是影响部件机械性能的参数。
通过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构件的破坏模式,而不会造成过大的钢筋损伤和较小的钢筋损伤。
提高率是反映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最小配筋率的控制是为了防止少配筋的破坏,即脆性破坏,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
剪跨比偏低的原因及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1)通常,弯矩M和剪力V存在于框架柱端。
根据柱的剪跨比λ=m/`VH_O'来确定柱是长柱、短柱还是极短柱,φO`是平行于弯矩m的柱截面的有效高度,λ>2(当柱的弯曲点在柱高‘h_O’的中间时,称为长柱is'H''o`/`H;1.5<λ≤2称为短柱;λ≤1.5称为极短柱。
(2)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外框架框架和内芯筒结构中,由于设备层的安装,楼层高度低,柱体较大,在一些工程中很难避免短柱部分。
普通三层框架(3-3.2米高,无抗震层)每4-5平方米可设置截面为400*350、4Ф22+4Ф20Ф10◎200/100的框架柱。
顶栏可改为dao300*300
5米跨径框架梁(梁上无梁上柱、重力墙较重结构)截面400*300,框架梁5Ф22 n2Ф16Ф10◎200/100
连续梁350*300 5Ф20 n2Ф12Ф10◎200/100
连续梁与框架梁的距离为2.5米
板为8cm双向加强板Ф12。
柱配筋计算
柱的总配筋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ρ= A(s)/ A。
在这里,括号实际上是一个角标记,如下所示。
其中(a)是拉伸或压缩区域中纵向钢筋的横截面面积;
增强比是影响部件机械性能的参数。
通过控制补强比,可以控制部件的失效模式而不会引起太多的补强破坏和较小的补强破坏。
增长率是反映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最小钢筋比率的控制是为了防止较少钢筋的破坏,即脆性破坏,在设计中应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
剪跨比低的原因以及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1)通常,弯矩M和剪力V存在于框架柱的末端。
根据柱的剪跨比,λ= m /`VH_ O'来确定该柱是长柱,短柱还是非常短的柱,而φo'是平行于柱截面的有效高度对于弯矩M,λ> 2(当圆柱的弯曲点在圆柱高度“H”时)_在o的中间,称为长圆柱为'H''o'/`h;1.5 <λ≤2称为短柱;λ≤1.5称为极短柱。
(2)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外框架框架框架和内芯管结构中,由于设备地板的安装,地板高度低且立柱大,因此很难避免在某些项目中使用短栏。
可设置普通三层框架(3-3.2m高,无抗震层),框架柱的截面为400 * 350,每4-5平方米为4Ф22 + 4Ф20Ф10△200/100 。
顶部栏可以更改为dao300 * 300
5米跨度框架梁的截面(梁上没有梁和柱,并且重力墙没有重型结构)为400 * 300,框架梁为5Ф22 N2Ф16Ф10200/100
连续光束350 * 300 5Ф20 N2Ф12Ф10△200/100
连续梁与框架梁之间的距离为2.5m
平板是直径为12的8厘米双向加固平板。
柱截面总配筋率
柱截面总配筋率柱截面的总配筋率是指钢筋与截面积的比值,表示钢筋在柱截面内所占的比例。
总配筋率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在柱的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柱截面的总配筋率的计算公式为:ρ = As / Ag其中,ρ为总配筋率, As为钢筋面积, Ag为柱截面的总面积。
柱截面的总配筋率是设计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的依据之一。
总配筋率与柱的受力性能和承载力密切相关。
总配筋率的大小通常情况下应该根据柱所在结构的设计要求来确定,常见的总配筋率一般在1% ~ 10%之间。
总配筋率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抗弯承载力要求:总配筋率可以根据柱的抗弯承载力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柱的抗弯承载力与总配筋率呈正比关系,即总配筋率越大,柱的抗弯承载力越大。
2. 柱的受力性能:总配筋率可以根据柱所在结构的受力性能来确定。
不同类型的结构,对柱的受力性能要求不同,因此总配筋率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3. 钢筋的防锈和保护要求:总配筋率的选择也需要考虑钢筋的防锈和保护要求。
一般情况下,总配筋率越大,钢筋的保护层越薄,容易受到锈蚀和损坏;总配筋率越小,钢筋的保护层越厚,能够更好的阻止锈蚀和损坏。
4. 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总配筋率的选择还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总配筋率过大会使得柱的截面钢筋过于密集,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总配筋率过小则可能导致柱的受力性能不满足设计要求。
总之,柱截面的总配筋率是设计柱尺寸和配筋量的重要依据,需要根据柱的设计要求、抗弯承载力要求、受力性能、钢筋的防锈和保护要求以及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合理选择总配筋率可以保证柱的受力性能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
柱配筋计算
柱配筋计算柱正截面单向偏心受力承载力计算书1 已知条件柱截面宽度b=600mm,截面高度h=600mm,纵向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s=35mm,弯矩平面内计算长度l0x=4000mm,弯矩平面外计算长度l0y=4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钢筋强度设计值fy=360MPa,非抗震设计,截面设计压力N=500kN,设计弯矩M=300kN·m,截面下部受拉,计算配筋面积。
2 配筋计算构件截面特性计算A=360000mm2, Ix=10800000000.0mm4, Iy=10800000000.0mm4ix=173.2mm, iy=173.2mm查混凝土规范表4.1.4可知fc=14.3MPa由混凝土规范6.2.6条可知α1=1.00β1=0.80由混凝土规范公式(6.2.1-5)可知混凝土极限压应变εcu=0.0033由混凝土规范表4.2.5可得钢筋弹性模量Es=200000MPa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18截面面积A=bh=600×600=360000mm2截面有效高度h0=h-as=600-35=565mm根据混凝土规范表6.2.15可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1.000轴心受压全截面钢筋面积A's=0.00mm2根据混凝土规范6.2.3条,判断是否需要考虑轴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附加弯矩N/(fcA)=500000/(14.3×360000)=0.10 ≤ 0.9M1/M2=0.00/300=0.00 ≤ 0.9lc/i=4000/173.2=23.1 ≤ 34-12(M1/M2)=34-12×(0/300)=34不需要考虑轴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偏心距e0=300000000/500000=600mm根据混凝土规范6.2.5条可知附加偏心距ea=20mm初始偏心距ei=e0+ea=600+20=620mm轴向压力作用点至远离压力一侧钢筋的距离e=ei+0.5h-as=620+0.5×600-35=885mm 假定截面为大偏心受压,则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N/(α1fcbh0)=500000/(1.0×14.3×600×565)=0.103ξ<ξb,截面为大偏心受压。
pkpm柱配筋计算
pkpm柱配筋计算摘要:1.Pkpm柱配筋计算简介2.柱配筋计算的基本原理3.Pkpm软件的操作步骤4.柱配筋计算实例演示5.注意事项及实用技巧正文:一、Pkpm柱配筋计算简介Pkpm是一款国内常用的结构设计软件,其中的柱配筋计算功能为广大工程师提供了便利。
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柱子的配筋量,为后续的构件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柱配筋计算的基本原理柱配筋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柱子的受力情况,包括轴力、弯矩等;2.计算柱子的抗弯承载力,根据材料性能、截面尺寸等因素确定;3.依据国家规范,确定柱子的配筋率、最小配筋面积等;4.计算钢筋的面积、长度和锚固长度等,以确保柱子的安全性。
三、Pkpm软件的操作步骤1.打开Pkpm软件,创建新项目;2.导入建筑模型,包括柱子的位置、尺寸等信息;3.定义柱子的材料性能、受力情况等参数;4.进入柱配筋计算模块,进行计算;5.查看计算结果,包括钢筋面积、长度等数据。
四、柱配筋计算实例演示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假设柱子的尺寸为400mm×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受力情况为两层框架结构。
通过Pkpm软件进行柱配筋计算,可以得到如下结果:柱子的最小配筋率为0.2%,钢筋直径为16mm,锚固长度为35d(其中d为钢筋直径)。
五、注意事项及实用技巧1.在进行柱配筋计算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材料性能等因素;2.遵循国家相关规范进行配筋计算,确保结构安全性;3.熟练掌握Pkpm软件的操作技巧,提高工作效率;4.定期对软件进行更新和学习,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动态。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Pkpm软件进行柱配筋计算,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N 1 f c b
e ei h / 2 a
1 0 .5 f c A / N
2 Ne 1 f c bh0 (1 0.5 ) As As f y (h0 a ) s
N b1 f cbh0 b 2 Ne 0.431 f cbh0 1 f cbh0 ( 1 b )(h0 a ) s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As As
Ne 1 f c bx(h0 0.5 x) f y (h0 a )
As As
Ne 1 f c bx(h0 0.5 x) f y (h0 a )
Max控制
层次 柱编号 截面
b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h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ho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Max控制
ei e0 ea / mm
89.57 66.52 69.37 54.83 169.08 176.38 130.57 131.38 268.99 261.96 175.86 174.74 554.62 561.85 343.61 366.32
1
1.00 0.75 1.00 1.00 1.00 0.75 1.00 1.00 1.00 0.75 1.00 1.00 1.00 0.75 1.00 1.00
1198 1198 1565.59 1565.59 928.66 928.66 1135.35 1135.35 575.21 575.21 711.6 711.6 242.08 242.08 288.4 288.4
69.57 46.52 49.37 34.83 149.08 156.38 110.57 111.38 248.99 241.96 155.86 154.74 534.62 541.85 323.61 346.32 Nmin/Nmax控制
min
0.64 0.64 0.64 0.64 0.64 0.64 0.64 0.64 0.7 0.7 0.7 0.7 0.7 0.7 0.7 0.7
167.55 167.55 218.96 218.96 129.88 129.88 158.79 158.79 80.45 80.45 99.52 99.52 83.86 83.86 80.34 80.34
层次 柱编号 截面
b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h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ho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460
l0 / h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x=N/(α
1
fcb)
e/mm 315.50 281.65 297.76 280.56 417.09 415.78 373.42 374.23 519.15 503.15 418.72 417.59 856.00 866.86 594.14 604.51
应配As -535.641 -899.111 -542.595 -783.707 126.447 117.353 -64.722 -57.420 420.996 351.731 47.889 41.539 -533.604 -515.129 -554.253 -530.523
初步判断偏心情况
2as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0.55ho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小偏心 小偏心 小偏心 小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初步判断偏心情况
2as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0.55ho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253
小偏心 小偏心 小偏心 小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Amin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实际配筋mm^2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8 3Φ 18 3Φ 18 3Φ 18 3Φ 18 3Φ 18 3Φ 18 3Φ 18
min
0.64 0.64 0.64 0.64 0.64 0.64 0.64 0.64 0.7 0.7 0.7 0.7 0.7 0.7 0.7 0.7
189.25 189.25 247.08 247.08 122.26 122.26 158.79 158.79 76.26 76.26 99.52 99.52 83.86 83.86 80.34 80.34
应配As -416.454 -712.432 -475.724 -656.438 124.362 118.599 -64.722 -57.420 420.309 351.346 47.889 41.539 -457.317 -458.957 -571.630 -519.646 Nmin控制
Amin
实际配筋mm^2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6 3Φ 18 3Φ 18 3Φ 18 3Φ 18 3Φ 18 3Φ 18 3Φ 18 3Φ 18
1353.14 1353.14 1766.65 1766.65 874.17 874.17 1135.35 1135.35 545.27 545.27 711.6 711.6 214.3 214.3 288.36 288.36
52.64 26.88 34.90 17.71 154.24 161.01 110.57 111.38 256.30 248.37 155.86 154.74 593.14 612.09 331.29 341.66
as/mm lo/m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5 5 5 5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设计内力 弯矩/(KN.m) 轴力/KN
e0 M / N / mm
1.37 1.37 1.47 1.60 1.19 1.14 1.25 1.25 1.12 1.09 1.19 1.19 1.06 1.04 1.10 1.09
e i 0 .3 h 0
-15.58 -46.71 -35.77 -50.31 63.93 63.15 25.42 26.23 163.84 148.74 70.72 69.59 449.47 448.62 238.47 261.18
设计内力 as/mm lo/m 弯矩/(KN.m) 轴力/KN
e0 M / N / mm
A(D)
一层
B(C) A(D)
二层
B(C) A(D)
三层
B(C) A(D)
四层
B(C)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l0 / h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5 5 5 5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4.88
83.34 55.73 77.3 54.53 138.44 145.22 125.53 126.45 143.22 139.18 110.91 110.11 129.42 131.17 93.33 99.88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 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