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分析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一、水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增强水的导电性D.2↑+ O 2↑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1质量比 1 :8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 2O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O 2↑(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3、水的污染:(1)水资源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一、水的物理性质1.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2.在压强为101.3 kPa 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3.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lg/cm 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
二、水的电解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该气体为氢气。
5.简单记作:负氢正氧,氢二氧一。
6.实验结论:(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说明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是—种化合物。
(3)进一步证明了分子在化学反应中是可分的。
7.注意事项:(1)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
(2)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氧气和氧气的体积应为2: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2:1,原因主要有:①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水中,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②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会有副反应发生,消耗了氧气,使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低。
三、单质和化合物1.定义(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H 2)、氧气(O 2)、氮气(N 2)等。
单质(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镁(MgO)、五氧化二磷(P 2O 5)等。
2.比较3.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的多少;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的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的多少。
四、分子1.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并不是静止地存在的,它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评价教学设计分析——以沪教版“自然界中的水”为例
案例采撷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评价教学设计分析———以沪教版“自然界中的水”为例文|杨泱初中化学单元复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功能,预先做好教学设计,确定教学评价标准,提前敲定实施细则。
以沪教版“自然界中的水”单元复习教学为例,说明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评价教学设计需做的前期准备以及具体实施流程,同时提出几点反思,为提高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评价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教材分析沪教版“自然界中的水”围绕水的净化,水的变化,水的组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几方面知识展开,具体包括:(1)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去除水中不溶性物质、可溶性杂质、不挥发性物质的水的净化方法;(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可分解成氢气与氧气(电解水实验);(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水电解的化学反应式);(4)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方法。
“自然界中的水”前承“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单元,在物质构成微粒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水分子电解氢原子与氧原子的研究。
同时,“自然界中的水”单元涉及的电解水实验,水分子分解成氢、氧原子的微观粒子图示为后续单元“认识化学元素”“化学式”教学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经过单元教学,学生大致了解了净水除杂的方法,对电解水实验有了大致认识,掌握了化学反应式,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过程。
但是,学生不能将相关内容构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此外,部分学生未掌握单元知识迁移应用的方法与技巧,在独立解答书面问题、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存在困难。
三、课标分析对“自然界中的水”相关内容的教学要求如下:使学生明确水的构成,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认识到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能说出氢、氧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学会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变化,了解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流程与实验现象,认识到水电解可以生成氢气与氧气(且氢气与氧气的比例为2颐1),认识到可以通过电解水制取氧气等。
具体要求对应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四种化学核心素养。
据此可以确定“自然界中的水”单元评价要点(见表1)。
《自然界水复习》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自然界水复习引言本文主要对课堂上学习的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水的重要性、水循环的过程和各种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方法。
通过课后的反思,我希望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水的重要性水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之一,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课堂上,我学到了水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生存的基础:水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2.环境保持的关键:水在环境中起着调节和稳定功能,能够维持气候、生态系统的平衡。
3.资源的利用和生产:水是农业、工业和能源生产的基础,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水的重要性的深入认识,我更加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水循环的过程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水循环的过程,这是水在地球上循环流动的过程,包括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
这一过程不仅跨越了不同的地理空间,也与大气、地球表面和生物圈等要素相互作用。
通过深入学习和反思,我对水循环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1.蒸发:水从地表和水体中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2.凝结:水蒸气冷却后凝结为水滴或冰晶,形成云朵。
3.降水:水滴或冰晶合并为足够大的水滴或冰晶后,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4.径流:降水流入河流、湖泊、地下水或被植物和土壤吸收。
通过学习水循环的过程,我认识到水是如何在地球上不断循环流动的,并深刻理解了水循环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堂上,我进一步了解了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方法,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地合理利用水资源。
以下是我对这方面内容的复习和反思:1.节约用水: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避免浪费水资源。
如及时修复漏水设备、精确控制用水量等。
2.水资源的多元利用:要寻找和开发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方法,降低对单一水源的依赖。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南阳市第二十二中学苏国平教学内容: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1课时。
教学分析:本单元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情景。
因此,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二是一些化学基本概念;三是几项化学实验操作。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已有一定的认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已基本形成;对过滤、蒸馏等实验操作要点也有所掌握。
教学目的:(1)将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2)巩固已学知识;(3)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析、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已学知识。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教学过程: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已学了不少与水有关的知识,对微观世界的分子和原子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温故而知新。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标,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复习课本来梳理本单元知识,并以知识树或者图表等方法在纸上画下你们小组的疏理结果,看哪些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小结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小结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水的存在②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③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④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净化水的方法⑤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状况2、过程与方法①了解人类认认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②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3、情感态度和价价值观①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断能力②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等化学基本概念2、过滤、蒸馏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3、水的组成及净化方法三、教学难点:1、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特等基本概念的理解2、基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四、教学准备第三单元知识体系及相关练习题五、教学方法:提问→讨论→归纳→小结→练习六、教学时间:3课时七、教学过程:{一}知识要点归纳小结:1、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征2、物质的分类⎪⎪⎪⎪⎪⎩⎪⎪⎪⎪⎪⎨⎧⎪⎪⎪⎪⎪⎩⎪⎪⎪⎪⎪⎨⎧⎪⎪⎩⎪⎪⎨⎧⎪⎩⎪⎨⎧−−−→−盐碱酸等如氧化物化合物等稀有气体如等非金属如金属如单质纯净物混合物物质元素种类:,,::,,:,,,,,:,,,:5222222O P CO O H Ar Ne He P S C H N O Ag Zn Gu Fe 3、水的组成⎪⎩⎪⎨⎧1:82:1,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氧气与氢气的体比为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在电解水的实验中 化学反应表达式为:分解反应通电222O H O H +−−→−由此得出: 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4、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5、水体污染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因此,要:⎪⎩⎪⎨⎧防止水体污染节约用水①①(二)强化训练,巩固提高,说见练习题:(三)作业1、课堂作业2、课外作业①你家用水情况调查;②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第三章 自然界的水复习
什么是硬水和软水?如何检验硬水和软水? 用肥皂水检验 硬水可以转化为软水吗?
软水起泡沫多,硬水几乎不起泡沫。
硬 水 易 起 浮 渣
第三组问题:水的净化
(1)哪些操作可除去水中的泥沙等不 溶性的固体杂质?
加絮凝剂、沉淀和过滤。 (2)哪一步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用活性炭吸附。 明矾 (3)最常用的絮凝剂是__________。
第二组问题:自然界 的水
水或泉水洗衣 服,放很多肥皂粉,衣服仍洗不干净,为 何? 2、 怎样区分软水和硬水? 你知道硬水还有哪些危害?请举例说明。 3、海水中含量比较高的元素有哪些?主 要含有哪些物质? 4、怎样利用海边的贝壳和盐酸从海水中 提取氯化镁?(反应原理和必要操作)
要防止水被污染:我们应该 (1)________________; 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2)________________; 生活污水应处理后再排放 (3)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三废应经过处理达标之后再排放
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 液为100g,其中含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则湿衣服上残留的洗涤 剂质量为______g。现有5700g清水对这件衣服进行漂洗,有以下两 1 种漂洗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100g)。 方法一:用5700g清水一次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 1/58 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______g; 方法二:将5700g清水均分成质量相等的三份(每份1900g),分三 次漂洗。
4、溶解在水中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1O),次
氯酸能杀死水里的病菌。
重庆主城区的天原化工总厂,于十五日晚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十六日发生了 两次爆炸,造成死伤十数人,附近约十五万市民 被迫紧急疏散。据当地传出的 消息说,事发之时,重庆市区上空一度弥漫着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和黄绿色的烟雾, 水厂也因水源面临污染威胁而被迫停产。专家称,天原化工总厂泄露的氯气为剧 毒气体,人吸入浓度为每立方米2.5毫克的氯气时,就会死亡。 ……对化工厂的剩余氯罐进行排氯,以防氯气罐发生更大规模爆炸。通过4根铁 管将氯气排到嘉陵江边的水池中,同时注入碱水,二者融合后,不再构成危害。 1)根据事发时的现象,请推测氯气的物理性质? 2)氯气有毒。氯气泄露时,如果你在现场,你应该采取哪些紧急自救措施? 3)爆炸发生后,重庆市的河水酸碱性如何?为什么?利用所学知识,你有哪 些方法检测出来? 4)为何将剩余氯气排到水池中,同时注入碱水,就不再构成危害。请用所学 化 学原理解释。 假设注入的是氢氧化钠,试着写出化学方程式。
9.4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3)常用于吸附的物质有:_______和__________。 明矾 活性炭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物而使之沉降; 活性炭:依靠本身疏松多孔的结构,既可除去水中有臭味的物
质,也可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
(4)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
①所需仪器和用品: 漏斗 、 烧杯 、 玻璃棒
★例1
★例2
[2009·河池中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海水、河水都是混合物,H2 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
B
)
电解水生成H2和O2,说明水是 由H2和O2组成的 B
H2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水电解生成H2和O2的反应是分解 反应
A
H2和O2反应生成水,说明水 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
D
2.水的净化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请你提出两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 及时关水龙头或不向河里乱丢垃圾或用淘米水浇花或用洗菜水浇花或用洗衣服水冲厕所等
。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电解水能生成H2和O2,二者体积比为2:1 D.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D )2.地震后饮用水主要取自于地下水,如井水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井水是混合物 B.静置对井水有净化作用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井水的硬度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井水软化 ( B )3. 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缺水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下列 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浑浊的河水经过滤后可得到纯净物--水 ( D )4.下列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B、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C、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D、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再利用 5.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水源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灾区人 们日常生活用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初中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知识梳理
初中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第一节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mL。
二、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现象】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③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注意事项】①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②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正氧负氢(在水中:氢是正一价带正电,氧是负二价带负电)】理论上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在实际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主要原因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大;②氧气的氧化性强,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有少部分被消耗了。
④该变化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三、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1)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2)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NaOH和CaO)等干燥剂。
四、物质的分类第二节 分子和原子一、 分子和原子的异同物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混合物纯净物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由多到少的顺序: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水。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表解如下:★★★(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头有来源于高山上的冰川融水,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湖泊与之相连,可以得到湖水的补给,长江大部分河段处于季风气候区,有丰富的降水,所以还有大气降水补给。
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当湖水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湖水会补给河水,但当雨季到来时,长江水位高涨,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水补给湖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动力:太阳辐射、重力、水的三相变化等。
2、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3、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最大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蒸腾蒸发降水4、★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5、水循环的重要意义:a、维持全球水量平衡;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c、调节全球热量平衡;d、塑造地表形态6.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复习
化合物
氧化物 非氧化物(酸碱盐 酸碱盐) 非氧化物 酸碱盐
物质的分类
空气、溶液、 混合物 空气、溶液、合金
物 质
23-24页
纯净物
注意分 类标准
45页
C、S、P、 O2、 单质 N2、H2,He、Ne、 Ar、Ke、Xe
氧化物 32页
化合物
酸碱盐
四、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
㈠、水污染 水污染物: A、水污染物:
①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工业“三废” 废渣、废液、废气);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②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 防止水污Fra bibliotek: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 被水覆盖 地球表面 ①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②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合理施用农药 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农药、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加强水质监测。 ④加强水质监测。
归纳: 归纳:水净化的一般方法
静置沉淀(明矾) 静置沉淀(明矾) 过滤 吸附( 活性炭) 吸附( 活性炭) 消毒( 消毒(氯气或漂白粉 ) 蒸馏
硬水和软水
1.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 2.它们一定都是混合物么? 它们一定都是混合物么? 它们一定都是混合物么 硬水一定是, 硬水一定是,软水不一定 3.如何检验硬水和软水? 如何检验硬水和软水? 如何检验硬水和软水 依据泡沫和浮渣的多少判断) 肥皂水法 (依据泡沫和浮渣的多少判断 依据泡沫和浮渣的多少判断 4.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煮沸和蒸馏
化学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3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案课题:自然界的水(第一课时)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解水的实验、水的组成、氢气的性质;(2)、掌握软水和硬水的有关知识;(3)、知道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知道过滤、蒸馏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水的相关知识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相关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水资源的复习,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源不受污染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方法及过滤、蒸馏的基本装置和操作。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过滤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构建知识网络【引言】:地球实际上是一个水球,因为它的四分之三被水覆盖。
水是生命之源,水还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这节课我们就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本单元的知识可分为两大部分,包括有关水的知识以及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
现在我们就先复习有关水的知识。
【过渡】:在复习开始前,我们先来看看你对于有关水的知识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作答互相补充【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板书二二、典例解析考点一:水的组成【典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C.电解水能生成H2和O2,二者体积比为2:1D.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考点二:水的净化【典例二】1.(山东烟台23.)(7分)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或pH计) 。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
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过滤。
如果将石英沙与小卵石的位置颠倒是否可以,为什么?不可以,降低净水效率(或过滤速度减慢等)。
教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全章复习与巩固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全章复习与巩固一、重点聚焦1.电解水实验:(1)现象:正氧负氢、氢二氧一;(2)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分:单质简记为“一物一素”(即一种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且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简记为“一物多素”;氧化物简记为“一物两素氧元素”。
3.分子、原子的定义及基本性质的应用:(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其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分子、原子的性质:①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分子、原子是不断运动的;③分子、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水的净化方法、硬水和软水:(1)净化方法:沉淀、吸附、过滤、消毒、蒸馏等。
(2)硬水和软水定义、鉴别(用肥皂水)、硬水危害及软化方法(蒸馏和煮沸)。
5.水污染原因、危害及爱护水资源的措施(1)水染污的三个主要来源: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爱护水资源的措施:(1)防止水体污染(2)节约用水二、知识网络三、方法整合类型一、学科内综合考查水说明:此类题目往往把与水相关的知识,如水资源的分布、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水资源的污染及保护等知识点在同一题目进行综合体现(或只选取部分知识点体现),考查大家对水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整合能力。
此类题目多为填空题,解答时可联想每个具体知识点涉及到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逐一突破即可。
例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福州西湖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1)取水样,静置后过滤。
过滤操作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和玻璃棒。
(2)若要检验西湖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3)工作人员每天撑着小船在湖中打捞垃圾,其中塑料制品、易拉罐应投入下列_________(填字母)垃圾桶内。
A B C(4)你认为下列行为会造成西湖水质下降的是。
(填字母)A.在湖边种植花草树木B.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西湖C.某些游客将垃圾随手丢入湖中【思路点拨】关于水的综合题,往往涉及到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防止水污染及水资源保护等知识,解此类题,关键就是要把这些内容分开一一解答。
初三化学复习课第3讲_自然界的水
7、认真观察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
2H2O == 2H2↑ + O2↑
通电
。水中氢元素
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用分子和原子的观
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 分子的构成不同 。
10.⑴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 进行 沉降、过滤、灭菌 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 水标准,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 用 蒸馏 的方法. ⑵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实验 A ; 实验B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 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是 氧气 . ⑶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应该提倡以下方式 中的 A D (填字母序号). A.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B.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C.不间断地放水刷牙 D.用喷灌、滴管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5、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2、水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
CO2 + H2O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3、水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碱 CaO + H2O == Ca(OH)2
二、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的本质: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 间隔 和分子的 排列方式 ,这样的变化是 物理变化。 2、微观解释: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 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 间隔 增大, 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 减小 液态 的间隔 ,水由气态又变回 。
专题03 自然界的水(解析版)-2021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剖析(人教版)
专题03 自然界的水考点扫描☆聚焦中考水,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自来水生产和软水硬水等;水的分解和合成。
总体来看,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
结合近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两个大方面进行水问题的探讨:(1)自然界中的水;(2)水的分解和合成;考点梳理☆温习理解一、自然界中的水;1、水的天然循环(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能量;水的天然循环的意义: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地球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水的天然循环的本质:物理变化。
2、水的净化:(1)沉降:①原理:重力作用,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②促进方法:明矾(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2)过滤原理: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除去水中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仪器:漏斗、玻璃棒(作用引流)、烧杯、带铁圈铁架台;步骤: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否则过滤很慢;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边缘要低于滤纸边,防止液体从缝隙流下,过滤失败;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轻靠3层滤纸;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分析①过滤仍浑浊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净。
②过滤速度慢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颜色或气味的物质(4)蒸馏:原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5)消毒杀菌:用液氯,此过程是个化学变化3、自来水生产过程天然水灭菌加明矾用液氯(是化学变化)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4、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2)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考点归纳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归纳考点一、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_______颜色,__________味道的液体。
在101 kPa 时,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沸点,是_______C。
在_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0g/cm3。
当水结成冰时,体积会变大,密度变得比水_____,所以冰会漂浮在水面上。
考点二、电解水的实验l.水的组成和化学式是通过_________测定的。
2.电解水实验(1)装置:水电解器;(2)条件:通电。
通的是____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3)电解过程中加人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有________产生;一段时间后,与电源_____极相连的一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另一端的大,它能________(或_____有爆鸣声)并产生_______色火焰,是______气;与电源_________极相连一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小,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_____气,两极玻璃管中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
(5)电解水过程中,得到的V H2:V O2>2: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三、水的化学性质1.水电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水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四、水的用途1.水的应用非常广泛,不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动植物的生命活动都对水有着极大的需求。
(1)工业生产:①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等;②以水为原料制造化肥等化工产品;③水力发电;④水上交通运输。
初中化学_自然界中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C.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D.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二、水的净化[对导训练]1、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所以人们要有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的意识.(1)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2)过滤池:除去水中杂质。
(3)小红同学想检验自家的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在家中要把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最好方法是三、水的组成[变式训练]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l:2(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铁硫酸铜氢氧化钠碳酸2、化合价我国的探月工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铁橄榄石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化学式的相关计算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
人体内的钙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请计算:(1)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磷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精确到0.1%)。
【交流讨论】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两个氧原子,三个氢氧根离子,两个二氧化硫分子,二氧化氮,学情分析针对本班对学生的情况作如下分析:1、知识掌握上,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已有一定的认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已基本形成;对过滤、蒸馏等实验操作要点也有所掌握。
2、心理上,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不足,因此尽可能得让所有学生能够理解并通过知识回顾感觉到这部分将要探讨的内容不陌生。
提高学生自信心。
3、学生学习本节内容不会存在的知识障碍:所以应以自学为主,讲解为辅。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梳理课题一:爱护水资源1、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是无色、无味、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纯净物,天然水(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里含有许多和常呈浑浊,属于混合物。
2、爱护水资源(1)地球表面被水覆盖,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最多的元素是,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2)水污染A、水污染原因:;;B、防止水污染:(3)爱护水资源措施:课题二: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均为方法),其中净化效(A.定义硬水:;软水:。
B.鉴别方法:C.硬水软化的方法:a、生活中通常用法b、实验室用法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3、过滤过滤适用于液体和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二低:①;②。
三靠:①;②;③。
★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写出两点)课题三:水的组成4、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正氧负氢一比二)(1).化学反应:(2).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3).现象:① ; ②③(4)结论:①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1 (2010·楚雄)用右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
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2 (2010·山西)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B.活性炭吸附C.过滤D.消毒剂消毒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A.过滤B.煮沸水C.结晶D.加入肥皂水4 (2010·茂名)下列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B.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C.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D.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再利用56 A.蒸馏水 B.空气 C.海水 D.生铁 7.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C.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D.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为2:18.(2010·桂林)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 ①②④③D. ①④③②9.(2010·广东)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B.过滤C.静置沉淀D.吸附沉淀10.(2010·成都)今年4月初,成都发生柏木河轻微水污染事故。
《自然界的水》全章复习知识点
《自然界的水》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水的电解实验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水氢气+氧气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要点诠释】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的气体可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要点二、氢气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水。
氢气+氧气水【要点诠释】1.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如果氢气不纯,当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0%-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
2.验纯的方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灯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检验。
若声音很小或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
要点三、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氮气、铁、铜等。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氧化铁等。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等。
【要点诠释】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比较:要点四、水的净化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先加入絮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状杂质被吸附凝聚,然后在沉淀池中沉降分离;(2)使沉淀池里较澄清的水,经过滤池和活性炭吸附池,得到更清的滤后水;(3)在滤后水中通入适量氯气(或二氧化氯)进行消毒灭菌后,得到较纯净的自来水(自来水属于混合物)。
2.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
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要点诠释】1.明矾的净水作用:明矾常用作絮凝剂。
它能在水中生成凝胶状的物质,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使水中细小的悬浮杂质集结而下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蒸馏
1.蒸馏是根据不同物质的 沸点 不同 进行加热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2.蒸馏中用到的仪器有哪些? 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 ①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与蒸馏瓶支管 口相齐; ②蒸馏瓶应放一些碎磁片,防止暴沸; ③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应从下端流入,上 端流出,否则水难充满冷凝管,影响冷 却效果; ④蒸馏烧瓶要垫石棉网加热,使之受热 均匀。
10.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 资源,一方面要 节约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1.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 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对人体健康、生活以及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 况。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工有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
水的几种净化方法比较
净化方法
原理
作用
沉淀 静置,使不溶性杂质沉 除去不溶性杂质 降
过滤 把液体与不溶固体分离 除去 不溶性 杂质
吸附 蒸馏
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等吸 附剂吸附天然水中的一 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
除去 不溶杂性质、 一些 杂可质溶和性
溶性杂质
等 异味
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 除去不溶杂性质和
成水蒸气后再冷凝成水
物质的 多样性
物质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物质 混合物
分类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
性质
构成
构成
质量和体积小 不停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物质
构成
原子
用元素符号表示
分子
构成
分解 结合
可溶杂性质
明矾是一种净水剂,能够吸附水中的 悬浮杂质 形成沉淀。
过滤 1、过滤是分离固体 与液体 混合物的
一种操作。
2、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3、过滤的操作要点: 一贴: 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 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
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要靠
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 的化合物,叫 做氧化物。
5.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很小。如1个水分子约是 3×10-26 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 分子。
6.分子总是在 不断的运动。氨在空气中扩散、品红 在水中扩散及水在常温下的挥发等都是 分子运动的
结果。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 率加快,这就是水受热蒸发加快的原因。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 比 空气小,且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在 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 火焰,混有一定量空气或
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 前一定要先 检验氢气的纯度 ,燃烧后对环境 无污染。
4.由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叫单质;.由不同种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7.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它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动 植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总储水量的2.53%,且 主要分布在两级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带中,难以利 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 9.我国的人均水量约占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 80 多位。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 软水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
用 肥皂水 。可用 煮沸 和蒸馏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5用硬水洗衣服,既 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 ;锅炉用水 硬度高了,会形成水垢,浪费燃料,还会使管道局部过 热,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甚至还可能引起爆炸。
6.自然界的水包括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 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总储量约为1.39×1018 m3, 地球地表约 71% 被水覆盖。
常呈浑浊。
2.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__浮__ 于__水__的杂质,使之从水中 沉降 出来。 3.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里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 水中的杂质。
说一说: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4.易生水垢的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 叫 硬水 ;这种水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转化成含
10.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分子 ,原子 没有发
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微粒。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二、水的净化与作用 水资源保护
1.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液体。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 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因此
7.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 时所占的体积不同,就是因为其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的缘故;气体 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间隔大,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 为它们分子间的 间隔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 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8.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由_两__个_氢__原__子__和__一_个__氧__原__子_ 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 两个氧原子 构成的。 9.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如水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如 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可见,分__子__是__保__持__物_质_ _化_学__性__质__的__最_小__微__粒。。
一、水的组成 分子和原子
接负极:生成气泡(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2) 接正极:生成气泡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O2 )
H2的体积 : O2的体积 = 2 : 1
1、电解水时,两只玻璃管都有 气泡 产 生是是,氢氧气气连接,电,连源它接负们电极的源的体正一积极端比的的约一管为端内2的:汇管1集内的汇。集用的带 火用这星燃说复燃着的明的木水燃条木是烧条去由去检验检验正负极产极产生生的组气的氧成气体元的体,素。,木和水能条氢通元素电分;。 解的变化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O通═电 2H2↑+ O2↑(水 通电 氢气+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