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的反讽艺术
论_猎人笔记_中的不可靠叙事
38/45 122-124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卷第1期
J.Changchun Inst.Tech.(Soc.Sci.Edi.),2011,Vol.12,No.1
ISSN1009-8976
CN22-1322/C 论《猎人笔记》中的不可靠叙事
董爱兰
(山西大同大学,大同037009)
摘要:通过分析《猎人笔记》中的不可靠叙事者、被侮者的苦难诗意化、侮辱者的批判反讽化,指出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是诗意或抒情现实主义。
关键词:《猎人笔记》;屠格涅夫;诗意现实主义;不可靠叙事;反讽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76(2011)01-0122-03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并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三座高峰,但与托尔斯泰的清醒的现实主义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现实主义不
收稿日期:2010-12-08
作者简介:董爱兰(1980—),女(汉),山西天镇,硕士
主要研究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同,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被称作诗意现实主义或抒情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征。杰出的自然景色描写对《猎人笔记》的诗意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对此学术界已有充分的论述。除此之外,不可靠叙事的巧妙运用对这一风格的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没引起相关学者的高度注意。
一、不可靠叙事者
“不可靠叙事者”最早源于布斯的《小说修辞学》,他说:“可靠的叙述者指的是当叙述者在讲述行动时,与作品的思想规范(即与隐含作者的思想规范)相吻合,不可靠叙述者则并不如此。”[1]惠特曼则从正面阐述道:“叙述者之所以会被看做不可靠,是因为他与隐含作者的思想规范有很大的分歧
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被称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希望能帮到你了解。
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
屠格涅夫的作品有很多,大部分都是描写俄国农奴悲惨生活的。在屠格涅夫的作品中,能够十分清晰地看出屠格涅夫对于农奴们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于农奴制的批判。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品有:《前夜》、《猎人笔记》、《父与子》等等。屠格涅夫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长篇小说,同样也有一些诗歌以及剧作遗世。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前夜》是十分著名的,在世界上都有着十分高的知名度。在小说《前夜》中,不仅仅是描绘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战争的场面,而且也书写了一段曲折哀婉的爱情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叶琳娜是一位有着崇高理想的人,为了自己的爱情,敢于向封建保守的父母抗争,而最后面对自己丈夫之死,也能够顽强地站起来继续前行着。屠格涅夫的小说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小说题材中,往往也有着不同的特色和内涵。屠格涅夫经典的小说《父与子》,则是在另一个角度上面极大地反映出了两个政党之间的激烈较量,同时也是一场关乎陈旧与新生命运的抗争,可以说这部小说有着十分鲜明的矛盾争端,在很多的情节中都有体现。
屠格涅夫的作品一直都是人们眼中的瑰宝,既是源于其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内涵,也是由于屠格涅夫的作品中有着十分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此同时,屠格涅夫也是一位较为高产的作家,并且在很多种题材上面都有着十分高的成就。
屠格涅夫的文学特点
屠格涅夫,近代历史上享誉国际的文学家。他的一生是短暂的,只有六十五年,他出生于1818年,死于1883年,中晚年的时候经历了著名的农奴制改革。他的作品主要描写社会实情,批判和讽刺农奴制的弊端,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木木》、《烟》和《处女地》等。那
屠格涅夫
1852年果戈里逝世,屠格涅夫不顾当局的禁 年果戈里逝世, 年果戈里逝世 发表了悼念果戈理的文章, 令,发表了悼念果戈理的文章,当局便以 违反审查条例”的罪名逮捕了屠格涅夫。 “违反审查条例”的罪名逮捕了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在被拘留的期间里, 屠格涅夫在被拘留的期间里,完成了著名 的反农奴制的中篇小说《木木》 的反农奴制的中篇小说《木木》。 (二)50—60年代 年代 年代起, 从50年代起,屠格涅夫的创作中心开始转 年代起 移到小说领域。比如《多余人日记》 移到小说领域。比如《多余人日记》、 僻静的角落》 阿霞》 《僻静的角落》、《阿霞》。车尔尼雪夫 斯基称《阿霞》为当时文坛上的“ 斯基称《阿霞》为当时文坛上的“几乎是 唯一的优秀之作” 著名的还有《罗亭》 唯一的优秀之作”。著名的还有《罗亭》 (1856)和贵族之家(1859)。 )和贵族之家( )。
3、《前夜》 、 前夜》 前夜》的主人公是热情、正直、 《前夜》的主人公是热情、正直、有自我 牺牲精神、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叶连娜, 牺牲精神、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叶连娜,她 爱上了一个以解放自己祖国为已任的保加 利亚青年。她不管你母反对,嫁给了他。 利亚青年。她不管你母反对,嫁给了他。 她决心为解放保加利而献身。 她决心为解放保加利而献身。虽然她的丈 夫在他们回保加利亚的路上病故, 夫在他们回保加利亚的路上病故,她忠于 自己的信仰,一个人出发到保加利亚去了。 自己的信仰,一个人出发到保加利亚去了。 前夜》的题目是极富象征意义的。 《前夜》的题目是极富象征意义的。当时 农奴制改革正处在“前夜”时期, 农奴制改革正处在“前夜”时期,屠格涅 夫选用这样一个题名, 夫选用这样一个题名,显示出他对社会改 革进程的敏锐和准确的把握。 革进程的敏锐和准确的把握。
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然保持了文学的真实性,但也具有一定的艺术加工。下面是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
1. 手法一:真实细致的描写。屠格涅夫门槛以描写细腻入微、真实而又富有生活感的方式表现人物、场景和情感。他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塑造形象,使读者感同身受。
2. 手法二:暗示和寓意。屠格涅夫门槛的作品中常常包含一些隐含的意义和象征,通过隐喻、反讽等手法来暗示小说中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3. 手法三:幽默和讽刺。屠格涅夫门槛的作品中常常运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社会现象、人性弱点和人际关系的荒谬和矛盾,让读者在笑声中领悟到生活中的一些真理。
4. 手法四:情感和心理描写。屠格涅夫门槛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话来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
综上所述,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主要包括真实细致的描写、暗示和寓意、幽默和讽刺以及情感和心理描写等。他将这些手法融入作品中,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提供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被称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希望能帮到你了解。
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
屠格涅夫的作品有很多,大部分都是描写俄国农奴悲惨生活的。在屠格涅夫的作品中,能够十分清晰地看出屠格涅夫对于农奴们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于农奴制的批判。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品有:《前夜》、《猎人笔记》、《父与子》等等。屠格涅夫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长篇小说,同样也有一些诗歌以及剧作遗世。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前夜》是十分著名的,在世界上都有着十分高的知名度。在小说《前夜》中,不仅仅是描绘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战争的场面,而且也书写了一段曲折哀婉的爱情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叶琳娜是一位有着崇高理想的人,为了自己的爱情,敢于向封建保守的父母抗争,而最后面对自己丈夫之死,也能够顽强地站起来继续前行着。屠格涅夫的小说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小说题材中,往往也有着不同的特色和内涵。屠格涅夫经典的小说《父与子》,则是在另一个角度上面极大地反映出了两个政党之间的激烈较量,同时也是一场关乎陈旧与新生命运的抗争,可以说这部小说有着十分鲜明的矛盾争端,在很多的情节中都有体现。
屠格涅夫的作品一直都是人们眼中的瑰宝,既是源于其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内涵,也是由于屠格涅夫的作品中有着十分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此同时,屠格涅夫也是一位较为高产的作家,并且在很多种题材上面都有着十分高的成就。
屠格涅夫的文学特点
屠格涅夫,近代历史上享誉国际的文学家。他的一生是短暂的,只有六十五年,他出生于1818年,死于1883年,中晚年的时候经历了著名的农奴制改革。他的`作品主要描写社会实情,批判和讽刺农奴制的弊端,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木木》、《烟》和《处女地》等。那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和剧作家伊凡·谢尔
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和剧作家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作家、诗⼈和剧作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
格涅夫(1818-1883)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名:Иван·Сергеевич·Тургенев)(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和剧作家,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忍,农奴的悲惨⽣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说《⽊⽊》,对农奴制表⽰抗议。以后⼜发表长篇⼩说《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中篇⼩说《阿霞》《多余⼈的⽇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的知识分⼦好发议论⽽缺少⽃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说《前夜》(1860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说《⽗与⼦》,刻画贵族⾃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说《烟》(1867年)和《处⼥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和散⽂诗《傻⽠》等。他多以写作中篇和长篇⼩说为主要。
1818年11⽉9⽇屠格涅夫⽣于俄国奥廖尔省奥廖尔⼀个旧式富裕家庭,⽗亲是⼀个骑兵团团长。
1833年进莫斯科⼤学⽂学系,⼀年后转⼊彼得堡⼤学哲学系语⽂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
⼤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屠格涅夫进⼊莫斯科⼤学学习
美学视角下对屠格涅夫小说的解读
美学视角下对屠格涅夫小说的解读
作者:于庆珠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2年第01期
摘要:屠格涅夫是俄罗斯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其小说作品的美学价值主要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是小说中塑造的完美少女的形象;第二是小说中描绘的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屠格涅夫给世界各国的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这就成为了美式文学作品经典永恒的支撑,伟大的文学作品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屠格涅夫文学作品美学
美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所在,也是进行创作的动力。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都有美的需求,当然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也非常重要。艺术就是一种美,如果一样艺术缺少了美,那么也就失去了灵魂所在,也就不用谈什么所谓的思想性了。在世界文学史的发展长河中,有太多风行一时的所谓艺术成果,但是都因为缺少美的存在而被时间这个试金石所遗弃。纵观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只有蕴含了美的作品才不会被时间所遗忘。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经过了千百年的积淀,我们会发现屠格涅夫的文学作品还是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重要的文学地位。
一、有关屠格涅夫的相关总体概述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以现实主义文学而闻名于世界,凭借着《猎人笔记》奠定了自己在俄罗斯文学界的重要地位,先后创作了《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六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和《木木》、《阿霞》、《初恋》、《春潮》等中短篇小说,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同时成为俄罗斯小说界的三大家,也是最早受到西欧文学家注意和研究的小说家之一。
屠格涅夫及其作品
屠格涅夫及其作品
1.评价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中叶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俄国优秀现实主义作家。
2.创作
(1)《猎人笔记》包括25篇特写,作者采用一个猎人在俄罗斯中部山村、田野打猎,记录见闻的形式,反映了农奴制俄国村镇的生活现状,写了不同类型的人物,也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各个短篇虽然题材多样,贯穿首尾的主题思想则是一致的——反对农奴制度。《猎人笔记》显示了屠格涅夫独特的艺术风格:朴实鲜明的现实主义手法和浓郁的抒情情调结合,曾被赫尔岑称为“用诗写成的对农奴制的控诉书”。
(2)《罗亭》和《贵族之家》反映了40年代贵族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探索。其中《罗亭》中的罗亭和《贵族之家》中的拉夫列茨基都是“多余人”的新典型。
(3)《浮士德》、《阿霞》、《初恋》是一批以爱情为主题的中篇小说,这些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人生虚幻、个人幸福渺茫的宿命论思想。这同他当时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观点是有联系的,所以受到了俄国进步评论家的批评。
(4)50年代末60年代初,屠格涅夫感到了时代的要求,立即从写“多余人”转向反映“新人”。于是标志着他的创作道路新阶段
的小说《前夜》和《父与子》就相继问世了。《前夜》中的叶琳娜和英沙罗夫是屠格涅夫“新人”形象的代表。在《父与子》写成的后,屠格涅夫逐渐转向贵族自由主义。
(5)《烟》具有浓厚的颓*废情调,曾受到了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批评。
(6)《处*女地》反映了70年代民粹派“到民间去”的活动。作者仍然坚持反农奴制的一贯立场,讽刺保守派贵族,同情民粹派。但因为其有自由主义观点,并不相信民粹派的革命斗争,不但否定它,而且加以歪曲。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为何如此有思想?屠格涅夫的杰出作品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为何如此有思想?屠格涅夫的杰出作品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巴拉莎》、《猎人笔记》、《罗婷》、《前夜》、《父与子》。二帝国在"经济繁荣"掩盖下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以及平庸卑劣、腐化堕落的社会风气。另一部重要作品《情感教育》(1869)通过1848年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懦弱颓废。
代表作品
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巴拉莎》、《猎人笔记》、《罗婷》、《前夜》、《父与子》。二帝国在"经济繁荣"掩盖下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以及平庸卑劣、腐化堕落的社会风气。另一部重要作品《情感教育》(1869)通过1848年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懦弱颓废,反映了现实的 ... 。福楼拜抨击最力的是资产阶级精神道德的没落。福楼拜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以刻划人物的精神状态细致入微和毫不留情著称,他在解剖人物和现实时,力求不流露自己的感情。福楼拜还是法国文学的语言巨匠,他的文字向被看作法语的典范。他主张"用几句话就把一个人或一件事表现得特点分明"。为了锤炼语句,他总是苦心推敲,务必达到洗炼、贴切。
个人经历
屠格涅夫(1818~ 1883)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 1843年春,屠格涅夫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别林斯基好评,二人建立深厚友谊。1847~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的,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
《猎人笔记》读后感
《猎人笔记》读后感
从《猎人笔记》的二十五篇小说中挑出几篇来谈论并非易事,但我愿意追随其他评论家的脚步,偏爱《别任草地》和《来自美丽土地的卡西扬》。《别任草地》始于一个美丽的七月清晨,屠格涅夫出门打松鸡。这位猎人迷路了,夜晚来到一片草地,那里有五个农家少年围坐在两堆篝火旁。屠格涅夫加入他们,让我们认识了这五个少年。他们年龄在七岁至十四岁之间,都相信“小妖怪”,即所谓的“小人”,并分享着小人的世界。屠格涅夫的艺术手法十分高明,他让少年们彼此交谈,自己则在一旁倾听,并未打断他们。他们充满艰辛劳作(他们和父母都是农奴)、迷信和乡村传说的生活,在他们的谈话中一一展现给了我们,其中包括未来的反基督者特里什卡引诱美人鱼,后者捕捉灵魂、活死人和被做了将死记号的人。其中一个男孩帕夫卢沙在五个少年中最具智慧和讨人喜欢,他还展现出了勇气;当少年们夜里看护的吃草马匹受到可能是狼群的威胁时,他徒手向前冲去,试图驱散狼群。
几个小时后,屠格涅夫沉沉睡去,黎明前醒来。少年们继续睡觉,但帕夫卢沙撑起身子,最后看了一眼猎人。屠格涅夫踏上归途,描述了那个美丽的早晨,然后在故事结尾补充说,当年稍晚,帕夫卢沙从马背上摔下来死了。屠格涅夫说他是一个好少年,而我们与屠格涅夫一样,对少年的死亡感到惋惜,但这种死亡的感染力并不是通过惋惜来表达的。一种延续性吸引着我们;草地和黎明的美丽;少年们讲述超自然事物时的生动描绘;以及那不可避免、夺走帕夫卢沙生命的命运。接下来呢?接下来是务实但仍带有堂吉诃德精神的屠格涅夫在打松鸡,并将少年们和风景画进了他的速写簿里。
屠格涅夫评价
•
2013-9-23
屠格涅夫写作特色
• 屠格涅夫的作品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敏锐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发展的 新动向,被誉为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编年史”。屠格涅 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 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 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 在俄罗斯的小说家中,屠格涅夫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他的长 篇小说被公认为典型的社会心理小说。他以其独特的心理刻画展示出 他笔下人物的心路历程,描绘出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善于捕捉人 物的内心瞬间变化,以描写心理活动的结果—人物的活动,卓有成效 的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独特的手法既不同于托尔斯泰的“心理 分析”,又见异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挖掘”。 • 在世界文学中,屠格涅夫以抒情大师而著称。他作为小说家却不 愧为抒情诗人,而作为抒情诗人,却又是现实主义者。他的每一部长 篇小说,既有对生活的细致而精确地写实,有迷漫着浓郁的诗的氛围。 西方人把他的现实主义称之为“诗意的现实主义”。
2013-9-23
屠格涅夫写作特色
• 作为小说家屠格涅夫的另一个主要特色就是简洁。他的长篇小说,人 物虽不多,但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有的相互对照,有的相互补充,有 着举一反三的作用。他的长篇小说情节虽都不复杂,而且发展迅速, 通常都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完成。他从不有意制造“奇遇”,但他的作 品却并不会因此而显得枯燥乏味。他的语言精美,准确而又简洁,在 文体的精致上,俄罗斯作家中几乎无人可与他相提并论。 •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为俄罗斯和欧洲的小说提供一种新的形式。 他的长篇小说“属于俄罗斯文学中最浓缩,最紧凑的长篇小说之列”。 它以中篇的篇幅承载着一般长篇的分量,以必不可少的“前史”插叙 和“远景”展示,替代了一般长篇小说中占较大篇幅的有关人物和情 节的发张过程描述,以心理和情感的瞬间的集中显示和渲染,折射出 人物的精神和道德面貌,在家庭的框架中表现出历史的和社会的内容, 从而成为一种综合了多种文学形式的艺术表现特点的长篇小说。这是 屠格涅夫对俄罗斯长篇小说和欧洲长篇小说的贡献。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屠格涅夫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屠格涅夫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Ivan Sergeevich Targenev,1818—1883),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他有独特艺术风格,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善于抒情表达。
1818年,屠格涅夫出生于一个旧式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个骑兵团团长,16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则是拥有大宗地产的贵族,她聪明而又有文化教养,但性情乖戾、冷酷专横。屠格涅夫在其《木木》等短篇小说里,就曾拿她作过原型。
1833年,15岁的屠格涅夫考入莫斯科大学文学系,攻读世界文学,在大学里,他学习非常刻苦,一点也没有富家少爷的恶习,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他经常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忘了吃饭的时间。世界文学的学习对他以后很多文章的选材都提供了帮助,使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同时,小屠格涅夫也感觉到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需要到那个国家去看一看,于是,在妈妈的支持下,毕业后,他又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
屠格涅夫的创作生涯始于大学时代。1834年写成处女作诗剧《斯杰诺》,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1843年发表的叙事诗《巴拉莎》标志着他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认为从这部诗作中看出了作者“独特的才华”。此后他逐渐转向了散文创作,第一篇散文作品是中篇小说《安德烈·柯洛索夫》。继而发表叙事诗《地主》和中篇小说《彼土什科夫》,它们已显示出受自然派和果戈理的影响。他还创作了许多剧本,其中《食客》《贵族长的早宴》《单身汉》等,
主要反映贵族生活和风习。19世纪50年代初发表的中篇小说如《多余人日记》和《雅科夫·帕辛科夫》等。剧本《村居一月》第一次反映出平民知识分子与贵族的矛盾。
屠格涅夫的小说创作与虚无主义
黑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屠格涅夫的小说创作与虚无主义
姓名:龙秀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指导教师:张鹤
20080510
屠格涅夫的小说创作与虚无主义
作者:龙秀娟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孙景尧闪烁显现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一道曙光——评《在诗与散文之间:屠格涅夫的创作和文体》[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2001(3)
2.朱宪生.ZHU Xiansheng在诗与散文之间--论屠格涅夫的小说文体[期刊论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4)
3.胡鸣远论罗亭[学位论文]2009
4.程小美屠格涅夫的散文赏析[期刊论文]-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09(6)
5.梁宝平论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与虚无主义[学位论文]2004
6.朱宪生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简论[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2002(1)
7.王常颖屠格涅夫小说创作的独特综合艺术性[期刊论文]-学术交流2005(5)
8.王秋平论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春潮》[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3)
9.戴念祖爱因斯坦在上海足迹记[期刊论文]-物理2006,35(11)
10.徐劲松.陈瑶.XU Jing-song.CHEN Yao文本内部的对话模式探析[期刊论文]-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本文链接:/Thesis_Y1297142.aspx
小说的反讽艺术
小说的反讽艺术
反讽原为古希腊的词语,指古希腊戏剧中的一种角色类型,即“佯作无知者”。后来演变为一种艺术手法。在新批评理论中,反讽是指“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歪曲”,即词语在上下文中发生意义的改变,也就是“言非所指”。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夫人向林黛玉介绍贾宝玉,说贾宝玉是一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又引用古人《西江月》二词,批宝玉为“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可是小说的上下文(语境)又“歪曲”了王夫人和《西江月》的“陈述语”。你看作者写宝玉出场,从肖像描写,到言谈举止,以及林黛玉的心理感受“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这些都告诉我们宝玉是一个英俊潇洒、可亲可爱的青春少年。显然王夫人和《西江月》的陈述,是“言非所指”。作者于此处采用的方法,正可看作反讽手法。王夫人所言和引用《西江月》愈将宝玉批得一无是处,就愈能表现宝玉的叛逆性格。愈显得宝玉这一形象的光辉。同时,也就愈有力地揭示了僵化庸俗的封建世俗观念的荒谬:将一个被周汝昌先生称为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于一身的“真人”,视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不肖子弟”。小说从而构建了对宝玉所生存的环境及此环境中的庸俗观念的有力讽刺。
再来看《祝福》最后一段:“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综观全文,“我”“懒散而且舒适”,“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都是“言非所指”,言此及彼,都有反面的命意。“我”之懒散舒适,正表现了“我”在鲁镇社会中的无可奈何。此种无可奈何,令隐藏着的作者,令我们读者于“我”之懒散舒适中感到无限哀痛、绝望之情绪;而“无限的幸福”,在祥林嫂悲剧命运面前,又是如此之荒唐,如此之可笑。反讽性的结尾,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像“我”一样的知识分子和旧中国之象征的鲁镇的冷峻批判。
文学作品中的反讽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反讽手法
反讽,作为一种文学手法,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社会现象、人性弱点或者价值观
念的嘲讽和讽刺。通过对比和扭曲,反讽手法能够以一种幽默而尖锐的方式揭示问题的本质,使读者在笑声中思考,引发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在文学作品中,反讽手法被广泛运用,给作品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首先,反讽手法经常被用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荒谬和虚伪。在《动物农庄》这部
寓言小说中,乔治·奥威尔通过将动物农庄中的动物描绘成人类一样有权力欲望和
斗争的形象,讽刺了苏联共产主义的虚伪。动物们推翻了人类的统治,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堕落,最终变成了和人类一样的暴君。通过这种反讽的手法,奥威尔揭示了社会主义理念背后的虚伪和权力腐败。
其次,反讽手法也常常被用来讽刺人性的弱点和荒谬。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中,人类的爱情被描绘成了一种荒诞可笑的状态。男女主角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误会和笑料。莎士比亚通过将人类的爱情描绘成一场嬉笑怒骂的闹剧,讽刺了人类对爱情的盲目追求和荒谬行为。这种反讽手法让人们在欢笑中思考爱情的真实含义和人性的弱点。
此外,反讽手法还常常用来揭示社会价值观念的虚伪和矛盾。在奥斯卡·王尔
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中,道林·格雷通过与画像达成协议,将自己的罪恶和衰
老转嫁给画像,保持了自己永恒的美丽和青春。这种反讽的手法揭示了社会对外貌和青春的过度追求,以及人们对于道德和责任的逃避。通过这个故事,王尔德讽刺了当时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的虚伪和道德双重标准。
最后,反讽手法还可以用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在鲁迅的小说《狂
外国文学课件04-3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是俄罗斯文学走向世 界的重要媒介
屠格涅夫从1868年到死为止几乎是 在法国巴黎度过的,在巴黎他与法国自 然主义作家交往密切,屠格涅夫也被认 为是俄国的自然主义作家,1883年 9月3日病逝于巴黎。
屠格涅夫的小说在创作题材和艺 术风格上在俄罗斯和世界文学史上 都占有重要地位。屠格涅夫一生创 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前夜》《贵族 之家》《罗亭》《父与子》《烟》 《处女地》,一部特写《猎人笔记》 一部散文集,多部中短篇小说。
情wenku.baidu.com:叶琳娜和英沙洛夫的爱情
《父与子》
主题:反映贵族保守势力和平民知识分 子为代表的新旧思想的矛盾。
主要人物:平民知识分子巴扎洛夫,老 贵族巴威尔,贵族青年阿尔卡狄。
主要矛盾冲突:巴扎洛夫以批判的眼光 看待贵族庄园生活,嘲笑贵族保守的生 活方式,宣传科学知识。巴威尔维护贵 族制度,贵族制度是不能够改变的原则。
屠格涅夫
一、 生平和主要创作:
屠格涅夫出生在俄国一个破落的世袭贵族家庭, 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是一个非常专横的贵 族地主,对待农奴十分残酷,屠格涅夫说“我 从小生长殴打和折磨的环境里,那时候我心中 就产生了对农奴制的憎恨”。
1833年进入莫斯科大学,1834年转入彼得堡大 学,并于1836年毕业于该校的哲学系语文科。 1838—1841曾在德国柏林大学进修哲学和古典 语言学课程,受德国黑格尔唯心主义影响很深。 1843年与俄国民主主义分子别林斯基认识,接 受了一些民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