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的事故模型(通用版)

合集下载

安全设计分析与验证作业:3.事故致因理论与事故模型

安全设计分析与验证作业:3.事故致因理论与事故模型
根据事故模型可以作出危险评价以及预防事故的决 策;
从描述性模型可以向数学模型发展,由定性分析逐 步向事故预测定量化发展,为事故预测与判定奠定 基础。
2020/12/8
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9
常见的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论 事故因果论 能量转移论 扰动起源论 轨迹交叉论
从调查原因逐渐转向解释过程; 从宏观说明逐渐转向微观描述。
状态与事件
事件是指系统状态的转变。
行为与扰动(Perturbation)
外部影响的变化。
系统运行或生产活动可以看作是一系列指向预 期的结果的相继出现的事件,其中包含系统各 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的影响。这些相继事 件在一种“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中进行,并 向预期的结果发展。扰动及其累加会破坏这一 平衡而导致事故。
社会技术理论基于如下两个基本原理:
社会和技术因素的交互决定了组织的成功(或者失败), 两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非线性的。
单独优化一方面只会使局面更加复杂而难以控制。
红绿灯交通系统
2020/12/8
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32
事故模型的新发展
复杂系统中事故的新特点:事故属于涌现现象 (Emerging phenomenon)。
2020/12/8
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2
事故致因理论与事故模型
I know it's hard to understand, but sometimes painful things like this happen. It's all part of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It's all part of taking a chance and expanding man's horizons. The future doesn't belong to the fainthearted; it belongs to the brave. The Challenger crew was pulling us into the future, and we'll continue to follow them.

最全版!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最全版!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时间
自然本能 法治监督 自我管理 团队文化
金字塔理论
操作工滑了一下,摔倒在地,头撞到泵 上,死亡
操作工滑了一下,摔倒在地, 腿摔断了 操作工滑了一下,扭伤脚 操作工滑了一下,但 没摔倒 泵旁边泄漏的润滑 油未及时清理
Incidents
行为安全管理
与不安全行为有关的因素 人员反应
个人防护装备 人员位置/姿势
起因物 肇事人
致害物 受害人

事故

事故经过
综合原因论事故模型
社会因素
经济
文化

学校教育



民族习惯
社会历史
法律
管理因素
生产中的 危险因素 (事故隐患)
(物的环境因素)
不安全状 态
偶然事件 触发
起因物
事故损失
物体 加 害 物质 物
能量
管理缺陷
不安全行 为
(人的原因)
事故 现象
肇事人
自己 受 害 人 他人
事故因果论
A1
A2
A3
A4
事故
连锁型
B
A
事故
E
多因致果型
C
D
瑟利模型
人、机和环境
感觉
对危险的构成有警告吗?
感觉到了这警告吗?
YN
认识
认识到了这警告吗?
YN
危险
知道如何避免危险吗?
YN
构成
决定要采取行动吗?
YN
行为响应
能够避免吗?
YN
YN
无危险
迫近的危险
认识
对危险的显现有警告吗?
感觉
感觉到了这警告吗?

事故模式理论详解

事故模式理论详解

系统良好
客观的危险
图2-5 安德森模型
(3) 系统理论的作用(指导意义) 系统理论对改进事故调查、事故预防,对 有关事故的 基本研究均指明了方向。
① 对事故调查的指导:运行系统的正常情况和反 常情况 ② 对事故预防的指导:机械和操作者的可靠性 ③ 对基本研究的指导:改善和发展观察、记录系 统运行的方法和确定危险线索所用的方法
不安全、不 卫生行为
间接原因 本质原因转移论 : 基本思想:不希望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 即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
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
能量按其形式可分为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辐 射能(包括离子辐射和非离子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
(2)安德森模型(操作过程—人的因素模式)—针对具体危险而言 安德森在瑟利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问题,所涉及内容 ① 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觉察性; ② 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③ 控制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操作者)的行为的波动相 一致。
企业:目标、策略
社会:市场、法律
工作过程 1.过程是可控制的吗?
第五讲 事故模式理论
1 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 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 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 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 损失的理论。
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事故模式理论有:因果连锁模型、 多米诺骨牌模型、综合模型、系统理论模型、轨迹交叉模 型、人为失误模型、生物节律模型、事故突变模型、能量 意外释放论、能量转移理论等。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造成伤害 及事故,主要取决于:
人所接触的能量的大小,接触的时间长短和频率, 力的集中程度,受伤的部位及屏障设置的早晚等。

事故模型

事故模型

一.泄漏由于设备损坏或操作失误引起泄漏从而大量释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将会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发生,因此后果分析首先要考虑泄漏。

1. 泄漏情况分析 2. 泄漏量的计算 1) 液体泄漏量液体泄漏速度可用流体力学的伯努力方程计算,其泄漏速度为:2gh )p p (2A C Q 0d 0++=ρρ(4-1)式中 Q 0——液体泄漏速度,kg/s ;C d ——液体泄漏系数,按表4-49选取; A ——裂口面积,m 2;ρ——泄漏液体密度,kg/m 3; p ——容器内介质压力,Pa ; p 0——环境压力,Pa ;g ——重力加速度;9.8m/s 2; h ——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表4-49 液体泄漏系数C主要取决于容器内介质压力与环境压力之差和裂口之上液位的高低。

当容器内液体是过热液体,即液体的沸点低于周围环境温度,液体流过裂口时由于压力减小而突然蒸发。

蒸发所需热量取自于液体本身,而容器内剩下液体的温度将降至常压沸点。

在这种情况下,泄漏时直接蒸发的液体所占百分比F 可按下式计算:HT T C F 0p-= (4-2) 式中 C p ——液体的定压比热,J/kg ·K ; T ——泄漏前液体的温度,K ; T 0——液体在常压下的沸点,K ; H ——液体的气化热,J/kg ;按式4-2计算的结果,几乎总在0~1之间。

事实上,泄漏时直接蒸发的液体将以细小烟雾的形式形成云团,与空气相混合而吸收热蒸发。

如果空气传给烟雾的热量不足以使其蒸发,有一些液体烟雾将凝结成液滴降落到地面,形成液池。

根据经验,当F>0.2时,一般不会形成液池;当F<0.2时,F 与带走液体之比有线性关系,当F=0时没有液体带走(蒸发),当F=0.1时有50%的液体被带走。

2) 气体泄漏量气体从裂口泄漏的速度与其流动状态有关。

因此,计算泄漏量时首先要判断泄漏时气体流动属于音速还是亚音速流动,前者称为临界流,后者称为次临界流。

事故模型

事故模型
事故模型: 综合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有其深刻而广泛的原因,包括 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事故是社会因素、管理 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这些 物质的、环境的和人的原因构成了生产中的危险因素。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指管理缺陷、管理责任等因素。造 成间接原因的因素称为基础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法律等。 偶然事件的触发,系指由于起因物和肇事人的作用, 促成一定类型的事故

综合论的事故模型(通用版)

综合论的事故模型(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综合论的事故模型(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综合论的事故模型(通用版)综合论认为,事故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

事故乃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

可用下列公式表达。

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触发因素=事故这种模式的结构如图2-26所示。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不安全状态(条件)和不安全行为(动作)。

这些物质的、环境的以及人的原因构成了生产中的危险因素(或称为事故隐患)。

所谓间接原因,是指管理缺陷、管理因素和管理责任。

造成间接原因的因素称为基础原因,包括经济、文化、学校教育、民族习惯、社会历史、法律等。

所谓偶然事件触发,系指由于起因物和肇事人的作用,造成一定类型的事故和伤害的过程。

很显然,这个理论综合地考虑了各种事故现象和因素,因而比较正确,有利于各种事故的分析、预防和处理,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流行的理论。

美国、日本和我国都主张按这种模式分析事故。

事故的产生过程是:由“社会因素”产生“管理因素”,进一步产生“生产中的危险因素”,通过偶然事件触发而发生伤亡和损失。

调查事故的过程则与此相反,应当通过事故现象,查询事故经过,进而依次了解其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

云博创意设计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事故模式理论(精品)

事故模式理论(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事故模式理论(精品)事故模式理論事故模式理論是人們對事故機理所作的邏輯抽象或數學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經過和後果的理論,是研究人、物、環境、管理及事故處理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損失的。

即事故模式理論是從本質上闡明工傷事故的因果關係,說明事故的發生、發展過程和後果的理論,它對於人們認識事故本質,指導事故調查、事故分析及事故預防等都有重要的指導你作用。

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事故模式理論有十幾種,對我國影響較大的主要有如下幾種:事故因果類型、多米諾骨牌理論、系統理論、軌迹交叉論、能量轉移論等。

現分別介紹如下:一、事故因果類型事故因果類型包括:事故因果類型連鎖型一個因素促成下一因素發生,下一因素又促成再下一個因素發生,彼此互爲因果,互相連鎖導致事故發生。

多因致果型(集中型)多種各自獨立的原因在同一時間共同導致事故的發生。

複合型某些因素連鎖,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叉,複合造成事故。

圖 5-1 連鎖型圖 5-2 多因致果型因果是有繼承性的,1 / 21是多層次的.一次原因是二次原因的結果.二次原因又是三次原因的結果,一起事故的發生經常是多層次、多線性原因的複雜的組合。

二、多米諾骨牌理論多米諾骨牌理論:它認爲傷亡事故的發生是一連串事件,按一定順序互爲因果依次發生的結果,這些事件有如五塊平行擺放的骨牌,第一塊倒下後就引起後面的牌連鎖式地倒下。

圖 5-3 多米諾骨牌模型 M 人體本身(受社會環境和管理因素影響) 。

P 按人的意志進行的動作,指人爲過失。

H 爲人的不安全行爲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危險性。

D 爲發生事故。

A 受到傷害。

用概率理論來作進一步分析:以 A0代表傷亡事故發生這一事件(傷亡事故事件) ,以 A1-A5代表五塊骨牌表示的事件。

事故因果论

事故因果论

事故因果论事故致因的重要理论之一。

事故因果类型有集中型、连锁型和复合型,还有多层次型。

几个原因各自独立,共同导致事故发生,即多种原因在同一时序共同造成一个事故后果的,叫“集中型”。

见图1。

图1 多因致果集中型有一原因要素促成下一要素发生,因果连锁发生的事故,叫“连锁型”,见图2。

图2 因果连锁型某些因果连锁,又有一系列原因集中,复合组成事故结果,叫“复合型”。

单纯的集中型,或单纯的连锁型均较少,事故的发生多为复合型的,见图3。

图3 集中、连锁复合型因果是继承性的,是多层次的。

一次原因是二次原因的结果,二次原因又是三次原因的结果,余类推。

见图4。

多米诺骨牌模型是事故因果论的模式之一。

图4 因果继承性示意图它是应用多米诺骨牌原理来阐述事故因果理论。

一种可防止的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在一定顺序下发生的结果。

按因果顺序,伤亡事故的五因素: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设为A1)促成人为的过失(设为A2);人为的过失又造成了不安全动作或机械、物质危害(设为A3);后者促成了意外事故A4(包括未遂事故)和由此产生的人身伤亡的事件A5。

五因素连锁反应构成了事故(A0)。

见图5。

图5 伤亡事故五因素伤害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前面因素的作用。

在意外事件及伤害发生前,一切工作应以减少环境内机械的危害及人为的不安全动作为原则。

防止伤亡事故的着眼点,应集中于顺序的中心,即设法消除事件A3,使系列中断,则伤害便不会发生(如图6)。

图6 移去中央因素使系列中断,令前级因素失去作用如果移去一枚骨牌,也就是使某一因素出现的概率为零,例如P(A3)=0,则伤亡事故的概率P(A0)=0。

这时随机事件变为不可能事件,就可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安全管理的中心应是防止人的失误造成的不安全动作或机械物质危害。

要防止事故,就应知道引起事故的本质原因。

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追踪。

明了事故原因的追踪系统,这对防止误作事故原因的结论,防止将预防措施引至错误的方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全评价师考试中事故模型的概念

安全评价师考试中事故模型的概念

安全评价师考试中事故模型的概念
对于事故的模型你清楚吗?比较基本的知识在脑子里应该牢记。

在这里给大家详述安全评价中的事故模型的概念。

下面六个就是具体事故模型。

蒸气云爆炸(UVCE)模型:蒸气云爆炸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云状混合物在开阔地上空遇到点火源引发的爆炸。

UVCE模型用于定量化模拟评价与分析可燃气体或液化介质的生产或储存场所所可能发生的UVCE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和危险等级、影响范围。

池火灾(PoolFire)模型:池火灾指可燃液体作为燃料的火灾,比如罐区池火灾主要是由于超载或雷击等原因导致LPG泄漏而形成液池,遇到火源而引起池火灾。

PoolFire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池火灾的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和危险等级、灾害影响范围。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模型: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指液化介质储罐在外部火焰的烘烤等条件下突然破裂,压力平衡破坏,介质急剧气化,并随即被火焰点燃而产生的爆炸。

BLEVE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事故的后果严重度、危险等级和灾害影响范围。

凝聚相爆炸(CPE)模型:凝聚相爆炸指炸药等类型的含能材料发生的爆炸。

CPE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凝聚相爆炸事故的后果严重度、危险等级和灾害影响和破坏范围。

固体火灾(SolidFire)模型:固体火灾指可燃固体为燃料的火灾。

SolidFire模型用于模拟评价固体火灾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危险等级和灾害影响范围。

泄漏扩散(Leaks)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在一定的泄漏模式和扩散环境下的泄漏扩散危害范围。

(文章来源:103网校)。

事故模式理论

事故模式理论

事故模式理^事故模式理^是人欠曜寸事故檄理所作的谴辑抽象或敷孥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遏 和废果的理言钢是研究人、物、璘境、管理及事故虚理逼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 造成揖失的。

即事故模式理言命是雀本W±M 明工僵事故的因果厚鼾系,^明事故的畿生、畿展遏程和 废果的理言钢它封於人欠脂忍夺戢事故本^,指辱事故^查、事故分析及事故琪防等都有重要的 指辱你作用。

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事故模式理^有十畿丰重,封我阈影警段大的主要有如下»®: 事故因果^型、多米^骨牌理言余系统理言林^迹交叉言瓶能量^移^等。

现分别介^如下: 一、事故因果^型 事故因果^型包括:事故因果^型速^型一彳固因素促成下一因素芍安生,下一因素又促成再下一彳固因素畿 生,彼此互舄因果,互相速^辱致事故畿生。

多因致果型 (集中型) 多丰重各自猾立的原因在同一畤^共同辱致事故的畿生。

褪合型某些因素速金鼠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叉,褪合造成事故。

Al A2 A3 A4。

-*0-*0->0—事故 0 5-1速^型A1A5 C2>—A4 U< 肥0 5-2多因致果型因果是有^承性的,是多屑次的.一次原因是二次原因的结果.二次原因又是三次原因的 结果,一起事故的畿生经常是多屑次、多^性原因的褪亲隹的名且合。

、多米^骨牌理言命多米^骨牌理言命:它忍睥亡事故的畿生是一速串事件,按一定娘序互舄因果依次畿 生的结果逼些事件有如五墟平行撮放的骨牌第一墟倒下彳爰就引起彳爰面的牌速^式地倒下 M人醴本身(受社畲球境和管理因素影警)。

P按人的意志逵行的勤作,指人舄遏失。

H舄人的不安全行舄和物的不安全状憩的危除性。

D 舄畿生事故。

A 受到僵害。

用概率理^来作逵一步分析:以A °代表僵亡事故畿生是一事件(僵亡事故事件),以A 1-A 5代表五墟骨牌表示的事件。

根撮多米^骨牌理言钢僵亡事故要畿生,必硝五牌代表的事件都倒下,也即逼五墟骨牌代表 A20 5-3多米^骨牌模型的事件都畿生才行(即及^厚鼾系),即:A广A: * Ki, A3. • A4 •能撮此可得:P ■: Ao)=P LV) • P A),P : A3) - P (AJ • P I As)A1-A5逼五彳固事件的概率都是P[A i]〈1的,所以P[A0]〈〈1, ^明僵亡事故的概率是很小的。

事故致因模型

事故致因模型

概念名词
损失预防 损失预防是在加工工业的危险控制中常用的概念。Lees指出,损失预防在多个方面不同于 传统的安全方法。比如,损失预防更强调预见危害并在事故发生前采取行动。同时,更强 调系统性而不是试错法。这也是合理的,因为加工工业中的事故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除了对人的伤害外,对植物的损害和利润损失也是损失念名词
事故理论 事故理论旨在阐明事故现象,解释事故发生的机制。所有现代理论都建立在事故致因模型 的基础上,这些模型试图解释最终造成损失的一系列事件的原因
概念名词
组织概念 组织错误的概念与一些组织比其他组织表现得更安全这一事实有关。人们常说,这些组织 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Chernobyl事故发生后,这个词也为公众所熟知。安全文化的概念 在其他论文中讨论较多
XX XX
完善应急预案
对于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工 厂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 括明确的应急响应流程、应急 设备和人员的分配等。同时, 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提高 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加强供应链管理
工厂应对供应链进行全面管理, 包括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原材 料的检验和控制等。通过确保 供应链的质量和安全性,可以 降低因材料问题导致的事故风 险
4
事故致因模型
事故致因模型
在上述案例中,通过应 用劳伦斯事故致因模型 ,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事 故的原因,并提出了相 应的解决方案
然而,我们还可以进一 步考虑其他可能的改进 措施,以更好地预防类 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以下是对这些其他可能 的改进措施的详细讨论
增强安全文化
工厂应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 包括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推 行安全第一的理念,以及鼓励 员工参与安全改进活动。可以 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安全竞 赛和奖励机制等手段来实现

八大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八大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八大安全管理理论模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生活中,安全管理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众多学者和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模型。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八大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该理论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包括个人的缺点、管理的缺陷、不良的环境以及先天的遗传因素等。

通过对这些因果关系的深入分析,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的隐患。

例如,在一个工厂中,如果工人未佩戴防护设备(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操作,同时设备老化且缺乏维护(物的不安全状态),那么就很容易引发事故。

而导致工人未佩戴防护设备的原因可能是安全培训不足(管理的缺陷),工人自身安全意识淡薄(个人的缺点)等。

二、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该理论指出,事故是由于能量的意外释放造成的。

各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如果失去控制,就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因此,预防事故的关键在于控制能量的意外释放,或者通过采取防护措施来减少能量对人体的作用。

比如,在电力系统中,为了防止触电事故,会采用绝缘材料来阻止电能的意外释放;在机械加工中,会安装防护装置来防止机械能对工人的伤害。

三、轨迹交叉理论轨迹交叉理论认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时,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以建筑施工现场为例,如果工人在高处作业时未系安全带(人的不安全行为),同时脚手架搭建不牢固(物的不安全状态),那么当这两个因素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出现时,就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四、系统安全理论系统安全理论强调,在安全管理中不能仅仅关注个别元素,而要将整个系统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通过对系统的全面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综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精选安全管理理论模型集锦

精选安全管理理论模型集锦
个人知识, 承诺, 和标准 内在化个人价值关注自我实践, 习惯个人得到承认
帮助别人遵守留心他人团队贡献关注他人集体荣誉
依赖
独立
本能
依靠人的本能以服从为目标将职责委派给安全经理缺少管理层参与
自然本能
严格监督
自主管理
团队管理
伤害率
互助
布莱德利杜邦安全文化曲线
根据瑞士奶酪模型改编
如何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事故致因模型
根据瑞士奶酪模型改编
PART5
人因失误屏障
蝴蝶结模型(BowTie)
蝴蝶结模型(BowTie)
人因失误类型
政策
活动
程序
标准
管理系统
危险
威胁
升级因素
升级因素
主动屏障
主动屏障
主动屏障
主动屏障
干扰因素屏障
升级因素屏障
被动屏障
被动屏障
被动屏障
被动屏障
目录杜Βιβλιοθήκη 经典管理理论常见管理理论模型
事故致因理论
蝴蝶结模型(BowTie)
HSE管理体系相关理论
事故调查常用模型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模型
瑞士奶酪模型
PART1
海因里希法则
冰山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常见管理理论模型
重伤亡事故
轻伤害事故
未遂事件
事故隐患
1000
1
300
29
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rbert William Heinrich)提出的1:29:300法则,是经过统计事故的数量得到的比例关系。 1 —— 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29 —— 轻伤 300 —— 未遂事故

事故发生模型

事故发生模型
生模型
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 ①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或不知道有危险; ②生理缺陷或生病、酒醉、迟钝、忧伤; ③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体力不足; ④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时心不在焉; ⑤劳动态度不端正; ⑥不懂装懂,满不在乎。 这些都可以采用制度规范、培训教育等避免。

事故发生模型
由上图可见,事故的发生是直接原因中人 的不安全行为与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交叉酿 成的。 实际上,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也有一个交 叉点,只要消除了管理缺陷,则环境、物的不 安全状态就可以好转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也可以得到控制,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控 制事故的发生。 因此,安全管控体系的好坏非常重要!
事故发生模型
该模型的优点是: (1)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 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2)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第一因 素; (3)该模型对于调查事故发生的原 因具有很好的指导。
事故发生模型
根据事故的轨迹交叉理论,事故隐 患由人—机—环境—管理四个环节组成。 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物的 危险状态(机)、环境的恶化(环)称 为直接隐患;管理的缺陷(管)称为间 接隐患。 直接隐患和间接隐患共同作用形成 事故,如下图所示:

事故发生模型
事故发生模型
在模型中,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在煤 矿井下难以消除; 物的不安全状态(例如:设备) 是可以消除的; 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违章作业、 冒险作业、野蛮作业、随意作业等。

事故模型综述

事故模型综述

事故受伤严重程度统计分析模型研究综述摘要:交通事故不可避免,研究如何降低事故危害对于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者使用了大量的方法和工具研究如何减少事故严重程度,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

本文总结了目前关于机动车受伤严重程度的统计分析模型,并提出了本人关于粗集在该问题中的应用构想。

关键字:事故受伤严重程度;统计分析模型;粗集分类号:U492.8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verview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ighwaycrash-injury severitiesAbstract:Traffic accidents are inevitable, It would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studyhow to reduce accident harm for traffic safety. Over the years, researchers have used a wide range of methodological tools to reduce the injury-severity, the study on it has developedvery mature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that relates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models of motor-vehicle injury and I came up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idea of Rough Set inthis question.Key words:injury-severity; statistical analysis models; Rough Set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量的迅速增长,交通事故率不断上升,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居世界首位[1]。

事故信息模型(MAIM):系统化描述和预防事故的理论工具

事故信息模型(MAIM):系统化描述和预防事故的理论工具

事故信息模型(MAIM):系统化描述和预防事故的理论工具事故信息模型(MAIM)概述一、模型目的事故信息模型(MAIM)的主要目的是以结构化、系统化的方式来描述和解释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事故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模型,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故的本质,从而为预防和减缓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模型应用范围事故信息模型(MAIM)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如交通运输、化工、制造业、医疗健康等。

它不仅可以用于企业或组织的事故预防和风险管理,还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应急救援等领域。

此外,该模型也可用于研究和分析各类事故数据,以支持政策制定、安全宣传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三、模型构建方法事故信息模型的构建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包括系统工程、概率论、图论、人工智能等。

在构建过程中,一般需要先对事故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然后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事故进行分类、建模和分析。

此外,还需要结合实际应用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模型。

四、模型组成部分事故信息模型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事故定义与分类:明确事故的定义、分类标准和事故类型的划分等。

2.事故链:描述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和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事故分析方法:提供针对不同类型事故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

4.事故数据库:建立用于存储和分析事故数据的数据库系统。

5.预测与评估:利用模型对事故发生的风险和后果进行预测和评估。

6.预防与控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7.培训与教育:为相关人员提供安全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8.政策与法规:分析相关政策法规对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的影响。

9.应急救援:制定针对不同类型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和实施方案。

10.技术支持与保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措施,以确保模型的有效实施和应用。

五、模型特点事故信息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性:模型将事故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全面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2章人因失误事故模型

第2章人因失误事故模型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海因里希模型这5块骨牌依次是:
– 2、人的缺点(P)人的缺点是由遗传和社会环境 因素所造成,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使物产 生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这些缺点既包括各 类不良性格,也包括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等后天的不足。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海因里希模型这5块骨牌依次是:
– 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H)即造 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 4、事故(D)即由物体、物质或放射线等对人体 发生作用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 的事件。 – 5、伤害(A)直接由于事故而产生的人身伤害。
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二.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三.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 四.动态变化理论 五.轨迹交叉论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海因里希模型这5块骨牌依次是:
– (1)遗传及社会环境(M)遗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 人的缺点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使人具有鲁莽、 固执、粗心等不良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教 育,助长不良性格的发展。这是事故因果链上 基本的因素。
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
• 瑟利模型 3个部分,6个问题
– 2感觉到这个警告吗?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 的感觉能力问题,包括操作者本身感觉能力, 如视力、听力等较差,或过度集中注意力于工 作或其他方面;二是工作环境对人的感觉能力 的影响问题。
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
• 瑟利模型 3个部分,6个问题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 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能量超 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 •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 或全身性损伤阈值而产生的。如:骨折 • 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 引起的。

90个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90个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


事故/事件管理
应急管理与响应
监测与纠正预防
PDCA循环图
预防措施
A AP CD
CD
纠正措施 纠正
规定的水平
• 策划
P
• 执行
D
A
• 纠正
C
• 检查
控制措施防护层次理论
危险源
Step 01 消除:消除工作中的危险源 Step 02 替代:用其它低危险源的材料、设备等替代高危险源的材料、设备 Step 03 削减:削减作业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减少员工在风险下的暴露时间 Step 04 隔离:用距离/屏障/护栏防止员工接触危险源 Step 05 程序:用规定降低风险 Step 06 PPE :个人防护装备 Step 07 警告:设置警告牌 Step 08 观察: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
认识
对危险的显现有警告吗?
感觉
感觉到了这警告吗?
Y
N
认识到了这警告吗?
YN
危险
知道如何避免危险吗? Y N
输出
决定要采取行动吗?
YN
行为响应
能够避免吗?
Y
Y N
N
无伤害
伤害或损害
安德森模型
企业:目标、策略
社会:市场、法律
工作过程
Y
1.过程是可控制的吗?
YN
2.过程是可观察的吗?
3.察觉是可能的吗?Y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伤亡事故 损坏事故 无伤害事故
对人 对物
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基本原因
学校教育的原因 社会的原因 历史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综合论的事故模型(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综合论的事故模型(通用版)
综合论认为,事故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

事故乃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

可用下列公式表达。

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触发因素=事故
这种模式的结构如图2-26所示。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不安全状态(条件)和不安全行为(动作)。

这些物质的、环境的以及人的原因构成了生产中的危险因素(或称为事故隐患)。

所谓间接原因,是指管理缺陷、管理因素和管理责任。

造成间接原因的因素称为基础原因,包括经济、文化、学校教育、民族习惯、社会历史、法律等。

所谓偶然事件触发,系指由于起因物和肇事人的作用,造成一
定类型的事故和伤害的过程。

很显然,这个理论综合地考虑了各种事故现象和因素,因而比较正确,有利于各种事故的分析、预防和处理,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流行的理论。

美国、日本和我国都主张按这种模式分析事故。

事故的产生过程是:由“社会因素”产生“管理因素”,进一步产生“生产中的危险因素”,通过偶然事件触发而发生伤亡和损失。

调查事故的过程则与此相反,应当通过事故现象,查询事故经过,进而依次了解其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