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一模化学课件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合集下载
2015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阶段专题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
3.(2012·聊城中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的( ) B.交流评价 D.作出结论
A.提出假设 C.设计实验
【解析】选C。由题中“建议”可知,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 食盐溶液区别开来是设计实验。
2.(2011·芜湖中考)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
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
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要求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一般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着某一实验结 果,当要探究其中一种因素的影响时,应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典例】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与氧
气发生反应。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 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1 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支
区别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3.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不论变化是否正在进行,都是 客观存在的事实,在描述时一般带有“能”“会”“可以” “容易”等字词;变化则强调的是物质的某种运动过程,是 正在进行着的或已经发生了的过程,重在“变”,常用“变
成”“生成”等词语描述。
【典例】从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
(
A.温度高低 C.食物多少 B.氧气含量 D.食物种类
)
【解析】选C。影响食物腐败的因素较多,一般温度越高,食 物腐败速率越快,故温度是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之一 ;食 物腐败一般与细菌繁殖和与氧气反应有关 ,故氧气含量是影 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之一;不同的食物,腐败的快慢不同,
中考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测定方法
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 测定
利用化学变化来观察和测 定
区别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性质与用 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过来体现物 质的性质。即通过物质的性质可以推知物质的用途,通 过物质的用途也可以推断物质的性质
中学化学课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温馨提示①单个的分子只能体现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②物 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 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 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中学化学课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药品的取用规则
内容 说明
“三不”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
原则 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
“用量” 原则
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用 1~2 mL,固体只需盖
满试管底部
“处理”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 原则 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简称“三不一要”
质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
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 ★★★
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
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
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
离。
命题趋势
试题常结合图片判 断实验操作的正误; 根据提供的药品、 仪器,依据实验目 的、实验原理设计 简单的实验方案 等。常以选择题和 实验探究题的形式 出现。
中学化学课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三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方案、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⑥解释与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ppt课件
接触会生锈,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黄铜片在纯铜片上刻划,只是形状的变化,并无其他 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正确;D中探究分子 性质时,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进入A烧杯中与 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发生的是化 学变化,D错误。 【答案】C
ppt课件 9
湖南五年中考
分类
仪器及名称
加热仪器
酒精灯
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 量筒
ppt课件
31
分类
仪器及名称
漏斗
____ 漏斗 长颈漏斗 _______ 分液漏斗 __________
ppt课件
32
分类
仪器及名称
夹持仪器
铁架台 试管夹 坩埚钳
取用仪器
镊子
ppt课件
药匙
胶头滴管
33
分类
仪器及名称
其他仪器
玻璃棒 水槽 石棉网
考,2014年13考,2013年13考)
知识梳理 分类 可加 能直接 热仪 加热仪 器 器
试管
ppt课件
仪器及名称
蒸发皿
燃烧匙
29
分类
仪器及名称
可加 隔石棉 热仪 网加热 器
烧杯 锥形瓶
存放仪器
广口瓶 ⑦ ______ 细口瓶 ⑧_____ 滴瓶 ⑥_______ 集气瓶 ⑨______
ppt课件 30
ppt课件
27
【解析】(1)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故填④; (2)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做干电池的电极,故填③;(3)干 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①;(4)温度计中的 填充物有的是金属汞,故填⑤;(5)葡萄糖是人体最主要 的供能物质,故填②。
ppt课件
中考一轮复习走进化学世界复习PPT精品课件
(5)CH4+CO2 2H2+2CO 1.B [解析] 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用装置③收集,气体应从导管a进入。 盐酸(或稀硫酸) 7.D [解析] 硅是非金属元素,不是金属元素;元素符号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所以硅的元素符号应为Si;地壳 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不是硅元素;单质硅由硅原子构成。
1、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 直立”。
2、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 镊子;“一斜二放三缓立”。
一定量固体药品的取用要用托盘天平
知识点五: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较多 量液 体药 品的 取用
少量 量液 体药 品的 取用
一定 量液 体药 品的 取用
知识点六:实验事故处理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知识点三:初中化学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
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体 1. 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加
积的液体
热;
2. 量液时应将量筒放于水平桌 ②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g·L-1;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注意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 化,题目难度不大。
③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被除尽
8.①CaO ②SO3 ③H2SO4 ④Ca(OH)2 ⑤CaSO4
80
98
3.(1)4.4
盐酸(或稀硫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A
腐蚀性碱溅到皮肤上 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 (7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2)在加入盐酸18 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或该溶液呈中性或该溶液pH为7,答案合理即可)
1、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 直立”。
2、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 镊子;“一斜二放三缓立”。
一定量固体药品的取用要用托盘天平
知识点五: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较多 量液 体药 品的 取用
少量 量液 体药 品的 取用
一定 量液 体药 品的 取用
知识点六:实验事故处理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知识点三:初中化学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
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体 1. 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加
积的液体
热;
2. 量液时应将量筒放于水平桌 ②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g·L-1;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注意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 化,题目难度不大。
③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被除尽
8.①CaO ②SO3 ③H2SO4 ④Ca(OH)2 ⑤CaSO4
80
98
3.(1)4.4
盐酸(或稀硫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A
腐蚀性碱溅到皮肤上 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 (7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2)在加入盐酸18 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或该溶液呈中性或该溶液pH为7,答案合理即可)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走进化学世界
(2)变化过程中——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是否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3)变化后——关注对于生成物的描述。 如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以及检验生成物所得的现象等。 (4)对物质在变化前、中、后的现象进行细致地视察和描述, 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典例3】(安徽中考)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 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 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 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 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 由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 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化学实验操作中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
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浓酸、浓碱流到 实验台上
浓酸:加碳酸氢钠溶液 用水冲 洗 用抹布擦干
浓碱:加稀醋酸 用水冲洗 用抹布擦干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浓酸、浓碱沾到 皮肤或衣服上
浓酸:大量水冲洗 NaHCO3溶液
浓碱:用较多水冲洗
涂3%~5%的 涂稀硼酸溶液
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环节 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2.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_不__需__要__产__生__化__学__变__化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_颜__色__、_状__态__、_气__味__、_硬__度__、密度、熔点、沸点、 溶解性、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_化__学__变__化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注意: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 描述物质性质时,需要注明条件。
00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共21张PPT)
1.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试管与桌面倾斜成约450角 3.外壁有水,加热前要擦干 4.先预热,试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 5.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灯芯 6.加热后不能马上用冷水冲洗 7.试管夹要由下往上套,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8.手不要握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2、小结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使用酒精灯时,有几点要注意;绝对禁止向燃着 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 精灯引燃 另一个酒精灯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 灯帽 熄灭,不可用嘴吹灭。万一撒出的酒精在桌 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 湿抹布 扑灭。
比空气重 能溶于水 气体 (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5) _____ (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是:(1)在空气中能燃烧 __________ 剧毒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 中有“可、易、能、会”等表 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 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
组成 、______ 性质 、 结构 、______ 一、化学是研究物质______
______________ 的科学。 变化规律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____ 有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有 化学变化:____ 生成沉淀 等现象。 发光 、_______ 放热 、_______ 生成气体 _______ 、________
答: 防止药液流出试管外。应该缓慢的倾倒。
第一单元 课题3
【思考】 3.拿细口瓶倒液体 时,为什么贴标签的一面要 朝向手心处? 答: 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 标签。 【思考】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 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答: 防止药液挥发和避免试剂受到污染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课件
水 面 上 , 难 溶 硬 度 _较__小_ 、难____
于水
溶于水
点燃蜡烛,观察火
焰,将一根火柴迅 速放在火焰上,1 s 后取出,
火焰分三层,接触外焰部分被烧 焦
_外__焰_ 最明亮 ,温 度最高,焰心温 度最低
用一个干燥的烧杯
和一个用澄清石灰 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的石 蜡烛燃烧生成了
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灰水_变__浑__浊___
实 验 基 础操 作
液体药品的取用
酒精灯使注用意方事法项
物质的加热
仪器 加热液体的方法 给物质加热加注热意固事体项的方法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洗涤仪器洗玻涤璃方仪法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02 知识纵横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A.制备金属材料 B.充灌探空气球
C.作火箭高能燃料 D.制备盐酸
问题
蜡烛燃烧与人的呼吸都要消耗什么物质?都会生成什么 物质?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对人体吸入的 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中分别是如何检验这三种物质 的?请选择其一将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检验气体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物质质的的变性化质物化物化理学理学变变性性化化质质
知
科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识 框 架
常用化学仪器
药品的取用药固品体的药取品用的规取则用
蜡烛燃烧、铁生锈等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__化__学__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
物质在_化__学___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复习《走进化学世界》课件
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
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__氧__气__(_O_2_)__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___二___氧__化__碳__(_C__O__2)______和 _____水__蒸__气_____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少;证明方法分别是: (1)各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空气,分别将____燃___着__的__木__条____伸入两个瓶中,观察到木条在空气中
2.固体药品的取用
(1)器材:药匙、镊子和干净的纸张。
(2)块状或较大固体颗粒的取用方法(如下图所示):“一横二放三慢立”,目的是避免 ____打__破__容__器__底__部_____。
(3)往试管中装粉末状药品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一横二送底三立”,目的是避免药 品沾在_管__口__或__管__壁_____上。
低,证明方法是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2秒,外焰部分最先变黑,内焰和焰心部分无明 显变化。
3.证明蜡烛燃烧产物有水蒸气的方法是把____冷__而__干___燥_____的洁净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
壁有水雾(或水珠)出现。
4.证明蜡烛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内壁涂有____澄__清__石___灰__水___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___澄___清__石__灰__水_____变浑浊(或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 5.熄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是___石__蜡__固__体___小__颗__粒___,证明白烟具有可燃性的方法是蜡烛火焰熄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及其发展 1.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包括物质的___性__质___、物质的___组__成___、物质的___结__构___和 物质的___变__化__规__律___四个方面的内容。 2.化学的发展历史 (1)古代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的生存条件。 (2)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冶铁炼钢、酒醋酿造、制造精美的青铜器等都是我国古代 著名的化学工艺。 (3)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创立了___原__子___论,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创立了___分__子___学 说,从而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__氧__气__(_O_2_)__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___二___氧__化__碳__(_C__O__2)______和 _____水__蒸__气_____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少;证明方法分别是: (1)各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空气,分别将____燃___着__的__木__条____伸入两个瓶中,观察到木条在空气中
2.固体药品的取用
(1)器材:药匙、镊子和干净的纸张。
(2)块状或较大固体颗粒的取用方法(如下图所示):“一横二放三慢立”,目的是避免 ____打__破__容__器__底__部_____。
(3)往试管中装粉末状药品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一横二送底三立”,目的是避免药 品沾在_管__口__或__管__壁_____上。
低,证明方法是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2秒,外焰部分最先变黑,内焰和焰心部分无明 显变化。
3.证明蜡烛燃烧产物有水蒸气的方法是把____冷__而__干___燥_____的洁净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
壁有水雾(或水珠)出现。
4.证明蜡烛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内壁涂有____澄__清__石___灰__水___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___澄___清__石__灰__水_____变浑浊(或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 5.熄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是___石__蜡__固__体___小__颗__粒___,证明白烟具有可燃性的方法是蜡烛火焰熄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及其发展 1.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包括物质的___性__质___、物质的___组__成___、物质的___结__构___和 物质的___变__化__规__律___四个方面的内容。 2.化学的发展历史 (1)古代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的生存条件。 (2)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冶铁炼钢、酒醋酿造、制造精美的青铜器等都是我国古代 著名的化学工艺。 (3)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创立了___原__子___论,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创立了___分__子___学 说,从而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中考面对面】201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件
点燃
C H OH + 3O
2CO + 3H O
考点梳理
考点一 空气的组成(高频考点)
1. 空气的各成分与用途
成分 体积分数
① ____ 78% (最大)
性质和用途
稳定 ,常用作③ 性质②_____ _______ 保护气 (食品防腐、灯泡 填充、焊接金属) 性质⑤活泼 ____,能与大多数物 质发生反应,能⑥供给呼吸 ________ (医疗急救、潜水)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为_____ 无色 、_____ 无味 、
_____ 不易 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 略大 。在一 定条件下,可变成固体或液体(都是淡蓝色)。
2. 化学性质(高频考点) (1)氧气的助燃性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
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 (如图)。
点燃
点燃
S + O2 SO2 ; ③_______________ + 5O2 2P2O5 ; ④4P 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点燃
3Fe + 2O2 Fe3O4 ;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2H2 + O2 2H 2O ; ⑥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空气污染与防治 二氧化硫(SO2) 、一氧化碳 ①________________ 空气污 (CO)、二氧化氮(NO2)、② 染物 ______________ 可吸入颗粒物 (PM10、PM2.5等)
和臭氧
污染物 c.植被破坏引起的沙尘
a.使用③_____ 清洁 能源;
④镁条的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a.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化设计】2015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归类示例六 判断实验操作的正误
【例 6】 (广东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A 错在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避免少量的水 沸腾使浓硫酸溅出伤人,并且瓶塞应倒放;B 错在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 拌;C 正确;D 错在测溶液的 pH 时,先用水润湿试纸,这样会将溶液稀释。 答案:C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归类示例一 化学研究的范畴及作用
( 【例 1】 下列我国近年来的科技成果中,主要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利用人体皮肤细胞“仿制”成胚胎干细胞 B.发现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 C.发现由碳水化合物制取氢气的新技术 D.量子通信距离创下新纪录 解析:A 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B 属于天文学研究的范畴;C 属于化学 研究的范畴;D 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 答案:C
1 4 2 3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3.给物质加热 (1)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以免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2)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应用试管夹,夹持时必须从试管底部向上套, 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3)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等受热均匀后再 固定加热。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在加热之前,进 行预热;在试管均匀受热后,小心地对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 动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桌面约成 45° ,这样可扩大受热面积;试管口不准对着 任何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2015年 人教版最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④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要 烧杯 盛放,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一般精 用_______ 确到________ 克。 0.1
【特别提醒】托盘天平的精确值为0.1 g,所以不能 用托盘天平称取20.56 g的药品。
3. 液体药品的取用 (1)取较多量液体(高频考点) 液体药品盛放在_______ 细口瓶 中, 标签朝向______ 手心 瓶口______ 紧挨 试管口 试管稍稍_______ 倾斜 瓶塞_______ 倒放 在桌面上
不需要发生 概念 物质在①化学变化 _______ 中 物质②_____________ 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_________ 来的性质 内容 可燃性、稳定性、 颜色、状态、气味、 氧化性、还原性、 味道、密度、熔点、 酸性、碱性和腐蚀 沸点、硬度、溶解性、 性等 挥发性、导电性和导 热性等
灯帽 (3)酒精灯使用完毕后,必须用__________ 盖 用嘴吹灭 。 灭,不可____________ (4)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 用湿抹布盖灭 。 燃烧起来,应立刻_____________ (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 外焰 焰心三个部分,其中_________ 的 温度最高,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 外焰 加热。 _______
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 桌上使劲塞进橡胶塞,以免压破容器。
四、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高频考点)
检查装置气密性 1. 检查的时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般在装置连 接好之后,装入药品之前。 2. 检查的方法: (1)将导管伸入水中,手掌紧握容器外壁。 (2)观察导管口有无__________ 气泡冒出 ,松开手后导管 口是否________ 形成水柱。 (3)如果装置漏气,检查后调整或更换仪器。
【特别提醒】托盘天平的精确值为0.1 g,所以不能 用托盘天平称取20.56 g的药品。
3. 液体药品的取用 (1)取较多量液体(高频考点) 液体药品盛放在_______ 细口瓶 中, 标签朝向______ 手心 瓶口______ 紧挨 试管口 试管稍稍_______ 倾斜 瓶塞_______ 倒放 在桌面上
不需要发生 概念 物质在①化学变化 _______ 中 物质②_____________ 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_________ 来的性质 内容 可燃性、稳定性、 颜色、状态、气味、 氧化性、还原性、 味道、密度、熔点、 酸性、碱性和腐蚀 沸点、硬度、溶解性、 性等 挥发性、导电性和导 热性等
灯帽 (3)酒精灯使用完毕后,必须用__________ 盖 用嘴吹灭 。 灭,不可____________ (4)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 用湿抹布盖灭 。 燃烧起来,应立刻_____________ (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 外焰 焰心三个部分,其中_________ 的 温度最高,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 外焰 加热。 _______
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 桌上使劲塞进橡胶塞,以免压破容器。
四、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高频考点)
检查装置气密性 1. 检查的时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般在装置连 接好之后,装入药品之前。 2. 检查的方法: (1)将导管伸入水中,手掌紧握容器外壁。 (2)观察导管口有无__________ 气泡冒出 ,松开手后导管 口是否________ 形成水柱。 (3)如果装置漏气,检查后调整或更换仪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容器内。
(4)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眼睛。
2.药品的存放。 广口瓶 中,液体药品放在________ 细口瓶 中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________
(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
存放在水中。 3.固体药品的取用。 药匙 或 (1) 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 用 ________ 斜 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 ________ 纸槽 。(具体操作:先将试管______ 送 入试管底部,再将试管________) 直立 纸槽小心地______ 镊子 夹取。(具体操作:先把容器 (2)块状及条状药品用________ 横 放,把药品______ 放 入容器口,再把容器______ 慢慢 地______ 竖 ______
五、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 要直接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如需嗅 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 入鼻孔);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 , 液体取用 盖满试管底部 。 1~2 ________mL ,固体只需_________________ (3)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0.1 g)。 ①先调整零点。 物 右______ 码 ”。 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______
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先在两 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玻璃 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大 的砝 ④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________ 小 码,后加质量________ 的砝码。
5.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 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 气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
好坏。 (1)如图甲,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
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具体方法为: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试管外
漏斗中与锥形瓶中的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
置不漏气。
6.物质的加热。 试管口 应略向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 (1)加热固体时,________
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1/3 ,加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 45° 角。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 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________ 热,然后集中试管中下部加热。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 自己或他人 。 将试管口对着____________
⑤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
①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 添加酒精;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
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2/3 ,也 ②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 不应少于 1/4。 ③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
(5) 仪 器 用 途 注意事项 用于配制溶液和做较 大量 试剂的反应容 加热时应放置在_______ 石棉网 ________ 常温 或 上,使受热均匀 器 , 在 ________ 加热 时使用 ________
(7)
烧杯
(8) 量筒 (9) 广口瓶
液体体积 用于量取________ 收集 或贮存少 用于________ 量气体
玻璃棒中部 。 烧杯尖嘴紧靠______________
(4)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
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Ⅰ.___________________ ;
滤纸破损 Ⅲ.__________________ 。 8.蒸发。 玻璃棒 、__________ 蒸发皿 、酒精灯、铁架 (1)所需仪器 :__________
11.粗盐提纯。
溶解 、________ 过滤 、________ 蒸发 、______ 转移 。 (1)主要步骤:________
7.过滤。
不溶性固体 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1)过滤是一种将____________
玻璃棒 、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2)所需仪器:________ 漏斗 、________ (3)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漏斗的内壁 ①“一贴”:滤纸紧贴 ____________。 漏斗内的液面 ②“二低”:Ⅰ.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Ⅱ .___________ 低于滤纸的边缘。 烧杯内壁 ③“三靠”: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____________ ;用玻璃 三层滤纸 处;用玻璃棒引流时, 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__________
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
成股流下 。 聚成水滴 ,也不__________ __________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
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 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 试管架上晾干。
台(带铁圈)。
(2)注意事项。 ①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 液滴飞溅 。 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____________)
较多量固体 时停止加热,利 ②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____________) 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坩埚钳 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 ③热的蒸发皿要用__________ 石棉网 。 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__________ 9.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
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
水柱形成,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甲
乙
(2)如图乙所示,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进行其气密性 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锥形瓶不直接通过漏斗与大
气相通。
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 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
外焰 加热物体。 的________
④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打翻,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 应及时用________ 沙子 盖灭或用________ 湿抹布 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5)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1/3 处。 ①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距试管口约________ ②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 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 1/3 处;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 短 柄上。 拇指按在________ (6)分离物质及添加液体的仪器——漏斗。 ①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 滤液飞溅 ________。 液面 以下,以防止生 ②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__________ 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立起来)
4.液体药品的取用。 倒 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 (1)倾注法:取下瓶盖,______ ________ 标签 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 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 倾注完毕,盖 外 ,放回原处。 上瓶盖,标签向______ (2)滴加法: 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容器口上方 ;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____________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__________ 橡胶胶帽 在上,以免被试剂 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一定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 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新的物质 生成。 __________
3.联系。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可同时发 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三、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 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__
指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2.化学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的概念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________ 性质 、组成、 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会 2.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会制造________ 冶铁 、炼钢。 ________
二、物质的变化
1.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1)使用酒精灯时,不慎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 灭。 碳酸氢钠 (2)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________ 溶液冲洗。 (3)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 硼酸 溶液冲洗。 用________ (4) 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先用干抹布擦去,再用 大量的水 冲洗,最后涂上 3%~5%的__________ 碳酸氢钠 溶液。 __________
的变化,常表现为状态、形状发生改变。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 生成其他物质 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化学 变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了新物质 ,常伴随着变色、放热、发光、 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现象。 ____________
2.区别。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在变化过程是否有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________ 可燃性 、 物质在__________ 氧化性 、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等。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