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

合集下载

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

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2.08.003通信作者单位: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通信作者:彭永德,Email:pengyongde0908@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改善,糖尿病与高血压患病率均不断升高[1,2]㊂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流行趋势与糖尿病类型㊁年龄㊁肥胖以及种族等因素有关,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约占糖尿病患者30%~80%,其中30%~50%患者糖尿病初诊时已合并高血压㊂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9240万,而合并高血压的知晓率㊁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㊂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血管风险叠加,从而加速患者致残和死亡㊂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高血压并及时降压治疗较非糖尿病单纯高血压患者获益更多,且可降低医疗成本[3]㊂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筛查和降压目标尚未统一,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管理的指南尚缺乏㊂中国的临床实践㊁社会经济环境与国际不同,且种族差异影响治疗结局㊂因此,基于循证医学结论,参考国内外指南,坚持预防为主㊁防治结合的方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及时制订‘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及加强指导符合我国人群特点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实践,对实现糖尿病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共识中证据级别分为A:有组织完善的㊁广泛㊁随机对照研究证据的明确支持;B:有严格完善的队列研究或其meta 分析以及病例对照研究的支持性证据;C:不够严谨的对照或非对照研究的支持性证据;E:专家共识或临床经验)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断由于血压升高很难早期自我发现,因此糖尿病患者就诊时应常规测量血压并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达标,让患者在病症初期阶段就能得到必要的干预治疗尤为重要㊂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低于非糖尿病者㊂收缩压≥130mm Hg(1mm Hg =0.133kPa)或舒张压≥80mm Hg 需择日复测血压,若复测收缩压仍≥130mm Hg 或舒张压≥80mm Hg,可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C)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形成一方面由于体内胰岛素抵抗㊁糖脂代谢紊乱和凝血功能异常等共同促进血管内皮损伤和结构重塑,使外周动脉血管顺应性减退,小动脉硬化致外周阻力明显增加;另一方面糖尿病初期肾小球高灌注以及高血浆容量状态,使得入球小动脉不能有效收缩,高滤过状态得不到控制,肾小管⁃小球反馈机制无法充分发挥,高容量负荷状态自身调节失效,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高危或极高危类型,常并发冠心病㊁脑血管病㊁外周血管病和缺血性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4],部分患者靶器官损害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须进行心脑血管病变风险评估并分层,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同时严格控制血压,实施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确立合适的血压控制目标(E)㊂ADVANCE 研究强化降压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减少了14%,其中心血管死亡显著下降18%(C)㊂HOT 研究糖尿病亚组分析,达到较低舒张压水平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显著降低(C)[5]㊂UKPDS 研究严格控制血压组(平均血压为144/82mm Hg)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发生率下降24%,微血管病变下降37%,心肌梗死下降44%(A)[6]㊂糖尿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血压波动幅度大,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增加了降压治疗的难度,需注意测量立位血压㊂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的显著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过低或过高,隐匿性夜间高血压容易漏诊,使心㊁脑㊁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C)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主要包括疾病㊁患者和临床医生三个方面㊂疾病方面:在INSIGHT 研究中与非糖尿病的单纯高血压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需要多种抗高血压药联合降压,降压后平均血压相对偏高,更易出现药物耐受(A)㊂胰岛素抵抗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激活㊁肾动脉狭窄和血流动力学因素等机制是患者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㊂患者方面:糖尿病患者对血压管理和冠心病风险的认知缺乏,潜意识减少医疗花费以及担心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导致患者不能坚持用药和随访㊂糖尿病患者的亚临床抑郁症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患者体力活动较少,对药物的依从性较差(C)㊂临床医生方面: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均已归入高危或极高危组,而医生对患者血压管理认识远不如控糖㊂在血压不达标患者随访中未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是患者血压不能达标的重要原因㊂另外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注意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可能(E)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防治一㊁三级预防一级预防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导,即祛除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易患因素,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研究证实一级预防可㊃416㊃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年8月第28卷第8期 Chin J Endocrinol Metab,August 2012,Vol.28,No.8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糖尿病发病率下降50%;二级预防是指对已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早诊断㊁早治疗和早达标,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即全面系统规范管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兼顾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保护靶器官免受损害,延缓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病残或死亡㊂二㊁治疗策略和原则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少远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㊂强调在控制血糖基础上积极降压治疗,治疗重点从 越低越好”到 越早越好”,同时包括控制蛋白尿,应在起始治疗6~12个月内,蛋白尿水平下降30%以上㊂降压治疗遵循以下四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㊁优选长效制剂㊁联合用药和个体化原则㊂初始治疗采用较小治疗剂量,根据病情逐步调整,避免过快㊁过度降低血压㊂优选长效制剂有效和缓平稳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减少血压昼夜波动,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㊂联合用药以加强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B)㊂根据患者血压水平㊁并存的靶器官损害情况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注意患者经济情况㊁药物耐受性㊁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个体化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E)㊂三㊁降压起始治疗和目标分层管理1.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基线血压水平明显影响患者临床治疗获益,应合理启动降压药物治疗㊂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收缩压130~139mm Hg或舒张压80~89mm Hg)可仅接受生活方式干预,若3个月后血压仍不达标,则加用降压药物治疗(E);但若已存在靶器官损害(如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㊂若糖尿病患者收缩压≥140mm Hg或舒张压≥90mm Hg,除生活方式管理外,同时予降压药物治疗(A)㊂2.降压目标的分层管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7,8],欧洲心脏和高血压学会(ESC 和ESH)[9]和国际肾脏基金会(NKF)等[10,11]均提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靶目标值低于130/80mmHg㊂然而目前大多数临床研究如HOT,UKPDS,IDNT,MICROHOPE[12],PROGRESS及ADVANCE等积极降压组患者至随访结束时平均收缩压均未降低到这一水平㊂ACCORD降压分支研究带来了对降压目标的新思考,发现强化降压(收缩压<120mm Hg)较之常规降压(收缩压<140mm Hg)患者未进一步获益,而不良事件反而显著增加㊂然而对其二级终点进一步分析显示强化降压组患者卒中发生率显著降低㊂考虑到我国人群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欧美国家,因此严格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卒中致残致死率对于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㊂基于循证医学结论,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化管理策略,评估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性别㊁年龄㊁体重㊁吸烟史及脂代谢紊乱等)及靶器官损害,应分层管理降压治疗的靶目标值㊂对于糖尿病病史较短㊁一般健康状况良好㊁无明显大血管病变且较为年轻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 Hg,同时基于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应答,较高或较低的舒张压目标可能是合适的(C)㊂对于高龄(65岁以上)㊁健康状况较差㊁已发生靶器官损害甚或伴严重冠心病患者,严格血压控制可能会因脏器血流灌注压不足而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在强调收缩压达标<130mm Hg的同时避免过度降低舒张压<90mm Hg(E)㊂合并急性脑卒中若不伴严重心功能不全㊁主动脉夹层㊁高血压脑病等情况,一般早期不主张积极降压,过度降压会减少脑血流量,除非出血型脑卒中收缩压>180mm Hg或平均动脉压>130mm Hg,应选用静脉短效制剂逐渐把平均动脉压控制在110 mm Hg或目标血压为160/90mm Hg(C);缺血性脑卒中收缩压>180mm Hg或舒张压>100mm Hg,或准备血管内溶栓收缩压>185mm Hg或舒张压>110mm Hg,24h内血压降低15% (C)㊂合并慢性肾病目标血压<130/80mm Hg,如果尿蛋白≥1g/d时,则目标血压<125/75mm Hg,透析患者目标血压为135/90mm Hg(E)㊂妊娠糖尿病患者目标血压为110~ 129/65~79mm Hg,以减少胎儿生长发育障碍风险(E)㊂四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图1)1.非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是降压治疗基本措施,不仅能降低血压,而且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㊂包括调整膳食结构㊁减少钠盐摄入㊁戒烟限酒㊁纠正不良生活方式㊁控制体重㊁规律适度的运动和心理疏导等(B)㊂2.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管理常常很难单用一个药物控制,常用的五类降压药物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㊁钙拮抗剂(CCB)㊁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的降压效果并无显著差别㊂综合考虑疗效㊁靶器官保护㊁安全性㊁依从性以及代谢影响等因素,坚持个体化治疗准则,依据循证医学证据选择药物临床适应证,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实施不同的降压方案㊂(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CEI或ARB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初始降压药或基础用药,两者联合没有带来更多收益,目前不推荐两者联合应用㊂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㊂ARB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松弛血管平滑肌而降低血压㊂合并双侧肾动脉狭窄和妊娠禁忌使用ACEI和ARB㊂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ACEI或ARB可改善动脉内皮功能,减少尿微量白蛋白㊁延缓肾脏损害的进展,因而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B)[13]㊂在ALLHAT试验糖尿病亚组分析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27个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中,ACEI和ARB均有独立于血压水平的肾脏保护作用(B)[14,15],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可减少尿蛋白㊁延缓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进程,当肾功能衰竭时,该保护作用消失或减弱,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时一般不再选用ACEI类药物(C)㊂(2)CCB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代谢无不良影响㊂降压作用不受高盐饮食影响,尤其适用于我国盐敏感性高血压㊂包括两个亚类,二氢吡 注:eGFR: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1mm Hg=0.133kPa;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CB:钙拮抗剂图1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用药诊治流程啶类钙拮抗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㊂CCB类可与其他四类降压药联合应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致心悸㊁面部潮红㊁踝部水肿等㊂二氢吡啶类CCB慎用于心动过速与心力衰竭患者㊂非二氢吡啶类CCB避免用于房室传导阻滞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㊂HOT和ALLHAT结果证实长效CCB制剂降压疗效好,同时有效地控制晨峰高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B)㊂CCB类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可有效降低卒中事件发生率,但在预防心力衰竭事件方面逊于ACEI/ARB (C)㊂二氢吡啶类CCB使入球小动脉扩张,不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可与ACEI或ARB联合应用进一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E)[16]㊂合并急性脑卒中时,CCB 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可能增高颅内压,应慎重选用(E)㊂(3)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㊁减慢心率㊁抑制心肌收缩力发挥降压作用㊂β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㊁冠心病(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后)㊁慢性心力衰竭㊁交感神经活性增高(高血压发病早期伴心率增快者㊁社会心理应激者㊁围手术期高血压等)以及高血流动力状态(如甲亢)患者㊂β受体阻滞剂对糖㊁脂代谢具有潜在不良影响且可能增加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C),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一般不首选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可慎重选用小剂量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与ACEI或ARB联合治疗(C)㊂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可能对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应尽量避免(C)㊂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随剂量加大,其选择性将会降低,使其不良反应与非选择性药物相似,同时可掩盖低血糖症状,故建议小剂量使用(C)㊂常见不良反应有疲乏㊁肢体冷感㊁激动不安及胃肠不适等㊂长期应用者突然停药可致血压反跳性升高,伴头痛及焦虑等撤药综合征表现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㊁哮喘患者为禁忌证,慢性阻塞型肺病㊁运动员㊁周围血管病慎用㊂β受体阻滞剂与长效二氢吡啶类CCB联合,可获得协同降压作用,同时抑制CCB引起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C)㊂从靶器官保护角度,β受体阻滞剂与ACEI或ARB的联合,ACEI或ARB对糖代谢的有利作用可部分抵消β受体阻滞剂对糖代谢的潜在不利影响(C)㊂(4)利尿剂通过利钠排尿㊁降低高血容量负荷发挥降压作用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㊁袢利尿剂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㊂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30ml㊃min-1㊃1.73m-2时选用噻嗪类利尿剂,eGFR<30ml㊃min-1㊃1.73m-2时选用袢利尿剂(C)㊂常用的噻嗪类利尿剂主要是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对代谢影响很小,吲达帕胺除利尿作用外还有钙拮抗作用,对心㊁脑有保护作用(C)㊂左室功能减退或心衰患者,可联合利尿剂治疗㊂保钾利尿剂如阿米洛利㊁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等与其他降压药如ACEI或ARB合用时需注意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㊂螺内酯长期应用可能导致男性乳房发育㊂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应用可致糖脂代谢紊乱㊁电解质失衡㊁高尿酸血症和肾脏血流灌注受损(C)㊂INVEST研究提示在CCB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尿剂可剂量依赖性增加新发糖尿病发生率(C)[17]㊂ALLHAT研究也发现与ACEI治疗组相比,利尿剂治疗组新发糖尿病危险性增高40%~65%(C)㊂需要指出的是噻嗪类利尿剂对糖脂代谢的不良影响呈剂量依赖性,与血钾降低水平密切相关㊂SHEP试验显示利尿剂治疗后血钾水平较基线降幅大于0.5mmol/L才会增加新发糖尿病,而应用小剂量利尿剂如氢氯噻嗪12.5mg/d后低血钾发生率低于5%㊂在ACEI/ARB治疗后血压仍未达标时,联合应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有助于增加降压效果还能减轻利尿剂对血钾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弱对糖代谢的不良作用(E)㊂迄今为止,尚缺乏以我国人群为基础的大规模临床对照试验证据,由于利尿剂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影响尚有待更多论证,因此不推荐将此类药物作为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一线治疗(E)㊂(5)α受体阻滞剂不推荐作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仅对重症或顽固性高血压,应用ACEI/ARB㊁CCB和利尿剂治疗后血压仍不能达标或不能耐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此类药物㊂不良反应主要是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应使用控释制剂,从小剂量开始,睡前服用,依据患者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剂量,并监测立位血压㊂ALLHAT研究显示,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α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危险性的作用弱于其他药物(C)㊂另外,α受体阻滞剂不能减轻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产生㊂对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可以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缓解排尿困难,但是易发生首剂反应和耐药现象,所以仅适于短期使用,即使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不应单用α受体阻滞剂进行降压治疗(C)㊂(6)降压药物联合治疗HOT研究表明联合用药的必要性,超过70%糖尿病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㊂Meta分析提示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平均需要3.2个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才能达到目标血压,若患者血压水平超过目标值20/10 mm Hg,建议直接启动联合治疗(B)㊂联合用药的优势在于考虑到患者的基线血压水平,密切关注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靶器官损害情况基础上,应用多种不同机制联合降压,达标率高,同时不良反应少,更有利于靶器官保护,阻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降低总死亡率㊂具体实施还需视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㊁药物耐受性㊁并存疾病等情况而定㊂联合用药策略摒弃了以往从单药小剂量开始治疗的模式,对于血压明显升高或高危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CEI或ARB与CCB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发挥更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ACEI或ARB可阻断CCB所致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同时扩张静脉改善回流,减轻踝部水肿,推荐启动阶段以ACEI或ARB为基础的联合治疗(E)㊂ACEI或ARB与CCB联合治疗血压仍不能达标时可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同时减弱利尿剂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的不利因素㊂若患者存在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疾患,可考虑将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作为联合用药㊂二氢吡啶类CCB具有的扩张血管和轻度增加心率的作用,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缩血管及减慢心率的作用㊂非二氢吡啶类CCB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可诱发或加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应避免联合应用㊂联合应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或罗格列酮等)可协调控制血压㊂对联合胰岛素降糖治疗的患者,应严格避免因重度低血糖而引发的急性血压升高㊂3.老年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更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后再制定治疗方案,冠心病高危患者强调舒张压控制但不低于60mm Hg,避免过度降低舒张压,脑卒中高危患者强调收缩压控制达标㊂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遵循平稳缓慢适度安全的原则,尽量避免血压波动,根据患者对降压药反应情况调整剂量或治疗药物种类,逐步降压达标㊂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属于高危人群[18],收缩压在130~139mm Hg或者舒张压在80~89mm Hg的患者,可以进行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如血压不达标则开始药物治疗㊂血压≥140/90mm Hg或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E)㊂伴有肾脏疾病目标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脑卒中后患者血压目标放宽至140/90mm Hg或更高水平(E)㊂由于老年患者常同时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和(或)靶器官损害,临床特征复杂,在强调降压达标的同时,需注意伴随疾病的影响并加强靶器官的保护,若降压过程中出现头晕㊁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灌注不足症状时应及时减少降压药物剂量,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导致靶器官损害[19,20]㊂4.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通常并存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吸烟㊁超重㊁肥胖㊁缺乏运动㊁精神紧张㊁微量蛋白尿及脂代谢紊乱等,因而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仅需要合理控制血糖㊁血压,还应积极干预其他危险因素[21],将降压治疗重点人群从已合并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向亚临床血管病变患者转变,努力降低患者心血管系统总体风险㊂参见2010年‘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2]㊂总 结当前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流行形势日趋严峻,临床实践中需依据疾病的防治指南或共识作为基本原则或参考,而每位患者的病情都有其特殊性,不能盲目遵循或机械套用,应根据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㊁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疾病等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兼顾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合理选择并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远期心㊁脑血管事件及总死亡风险㊂参加 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讨论的专家名单彭永德㊁宁光㊁赵家军㊁高鑫㊁洪天配㊁单忠艳㊁陈璐璐㊁李彩萍㊁王卫庆㊁苏青㊁丁晓颖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委等参 考 文 献[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579⁃616.[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增录12b⁃1⁃增录12b⁃36. [3]CDC Diabetes Cost⁃effectiveness Group.Cost⁃effectiveness of intensiveglycemic control,intensified hypertension control,and serum cholesterol level reduction for type2diabetes.JAMA,2002,287:2542⁃2551.[4]Beckman JA,Crenger MA,Libby P.Diabetes and atherosclerosis: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and management.JAMA,2002,287: 2570⁃2581.[5]Hansson L,Zanchetti A,Carruthers SG,et al.Effects of intensiveblood⁃pressure lowering and low⁃dose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principal results of the 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 (HOT)randomised trial.HOT Study ncet,1998,351:1755⁃1762.[6]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Group.Tigh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risk of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2 diabetes:UKPDS38.BMJ,1998,317:703⁃713.[7]Arauz⁃Pacheco C,Parrott MA,Raskin P,et al.Hypertensionmanagement in adults with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4,27(Suppl1):S65⁃S67.[8]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Position Statement).Diabetes Care,2005,28(Suppl1):S4⁃S36.[9]Volpe M,Tocci G.2007ESH/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hypertension,from theory to practice:global cardiovascular risk concept.J Hypertens suppl,2009,27:S3⁃S11.[10]Williams B,Poulter NR,Brown MJ,et al.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of hypertension:report of the fourth working party of the British Hypertension Society.J Hum Hypertens,2004,18:139⁃185. [11]Rodbard HW,Blonde L,Braithwaite SS,et al.American Association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medical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Endocr Pract,2007,13(Suppl1):1⁃68.[12]Heart Outcomes Prevention Evaluation Study Investigators.Effects oframipril on cardi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outcomes in people with diabetes mellitus:results of the HOPE study and MICRO⁃HOPEncet,2000,355:253⁃259.[13]Weber MA,Julius S,Kjeldsen SE,et al.Blood pressure dependent andindependent effects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n clinical events in the VALUE ncet,2004,363:2049⁃2051.[14]Whelton PK,Barzilay J,Cushman WC,et al.Clinical outcomes in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f type2diabetes,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concentration,and normoglycemia: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ALLHAT).Arch Intern Med,2005,165:1401⁃1409.[15]ALLHA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Major outcomes in high⁃riskhypertensive patients randomized to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or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vs diuretic:The 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 (ALLHAT).JAMA,2002,288:2981⁃2997.[16]Nathan S,Pepine CJ,Bakris GL.Calcium antagonists:effects oncardio⁃renal risk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Hypertension,2005,46: 637⁃642.[17]Denardo SJ,Gong Y,Nichols WW,et al.Blood pressure and outcomesin very old hypertens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an INternational VErapamil ST⁃Trandolapril(INVEST)substudy.Am J Med,2010,123:719⁃726.[18]Dahlöf B,Lindholm LH,Hansson L,et al.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the Swedish Trial in Ol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STOP⁃Hypertension).Lancet,1991,338:1281⁃1285.[19]Aronow WS,Fleg JL,Pepine CJ,et al.ACCF/AHA2011expertconsensus document on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J Am Soc Hypertens,2011,5:259⁃352.[20]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2,4:31⁃39.[21]Gaede P,Vedel P,Larsen N,et al.Multifactorial intervention and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N Engl J Med, 2003,348:383⁃393.[2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0).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77⁃1183.(收稿日期:2012⁃07⁃16)(本文编辑:朱鋐达)㊃816㊃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年8月第28卷第8期 Chin J Endocrinol Metab,August2012,Vol.28,No.8。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方案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方案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方案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综合的管理方案
来控制病情。

以下是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方案:
1. 饮食控制,建议遵循DASH饮食法(膳食改变为制止高血压)。

这种饮食法强调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奶制品、瘦
肉和鱼类,同时限制钠盐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对于糖尿病患者,需
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高糖食物,并注意饮食纤维的摄入。

2. 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都非常重要。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
骑自行车。

3. 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如ACE
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

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胰岛素注射
或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4. 定期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肾功能检查和
心脏健康评估。

5. 减轻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情况。

6. 戒烟和限制饮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应该戒烟并限制饮酒。

7. 应对压力,长期的压力会影响血压和血糖水平,建议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放松训练或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综上所述,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方案需要综合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定期监测、体重管理、戒烟限酒和压力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

患者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严格执行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指标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指标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指标简介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

正确的健康管理对于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指标。

血糖控制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问题是血糖水平的控制。

以下是常用的血糖控制指标:1.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指患者从上一晚餐后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或饮水时的血糖水平。

通常,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目标为4.4-6.1mmol/L。

2. 餐后血糖餐后血糖指患者进食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目标应小于7.8mmol/L。

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目标应小于7%。

血压管理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伴随有高血压,因此血压管理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血压管理指标:1. 血压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 自我监测患者可以通过自我监测血压,了解自身的血压状况。

每天监测一次,记录下来,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和调整。

肥胖管理指标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对于疾病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肥胖管理指标:1. 体重指数(BMI)BMI是衡量体重与身高关系的指标。

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目标应控制在18.5-24.9范围内。

2. 腰围腰围也是评估腹部脂肪积累的重要指标。

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围应男性小于90cm,女性小于80cm。

3. 饮食与运动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帮助患者控制体重。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和2次力量训练。

营养管理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特殊的营养管理,以控制血糖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常用的营养管理指标:1. 碳水化合物摄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避免血糖波动。

2. 脂肪摄入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风险。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一、引言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目标本方案旨在建立和完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体系,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三、工作内容1. 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一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基本信息、病情状况、治疗情况等,以便跟踪随访和管理。

2. 定期随访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了解病情状况和治疗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后续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3. 健康教育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4.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参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支持。

5. 医防融合将预防和治疗的理念融合在一起,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降低患者发病率和复发率。

6. 个性化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制定合适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7. 药物管理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药物管理服务,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8. 转诊服务对于病情较重或需要特殊治疗的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协助其前往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和管理。

9.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10. 效果评估定期对工作方案进行效果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方法和措施。

四、实施计划1. 组织机构建设: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计划。

成人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1

成人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1

糖尿病与高血压
✓ 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大样本前瞻性队列,SUN等采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研究了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SBP 值、DBP 值的双向因果关系,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可能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不太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
✓ 高血压还可诱发并加重糖尿病并发症,从而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日本观察性队列心血管预防证据 (EPOCH-JAPAN)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无论男女,心血管死亡风险都高于糖尿病不合并高 血压或高血压不合并糖尿病者。最近Bohm等分析了替米沙坦单独及其联合雷米普利疗效的全球性试验 (ONTARGET)和ACEI不耐受的心血管病患者应用替米沙坦的随机评价研究(TRANSCEND)。
RAS激活
✓研究结果显示,高血糖可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 素Ⅱ 的Ⅰ 型受体(AT1)表达增加,从而使RAAS激活。RAAS激活引起的 醛固酮增加可使容量扩张,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加和AT1受体表达增加使血 管收缩,这些均使血压升高。
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点。胰岛素抵抗可使内皮细胞NO合成减少, 还可使RAS系统和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
则应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 ✓限酒 ➢限酒有助于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轻度饮酒与高血压无相关性,但中度和重
度饮酒与高血压相关。建议患者戒酒,如不能戒酒则应控制饮酒量并选择低 度酒。男性每日乙醇摄入量不超过25g,每周不超过140g;女性每日乙醇摄 入量不超过15g,每周不超过80g。
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心理平衡,避免精神紧张、焦虑 ➢精神紧张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而升高血压。精神紧张的主要原因包括生
活、学习和工作压力。病态心理(如抑郁、焦虑等)亦可引起精神紧张。 ➢临床医师应与患者充分交流,如患者精神紧张,可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必要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
疗 ,尽可 能 最低 限 度地 减 少或 避 免 降压治 疗 对糖 尿
心病 的等危症 。患者主要 死亡原 因是心 脑血 管疾 病 病情 进展 和治 疗的 干扰 。 1 噻 嗪 类利尿 剂 。该 类药 物价 格低 廉 、降 压效 .
果 较 好 ,是 对心 血 管终 点有 益 的一 线 降压 药 。但 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药品评价 20年第6 期 . 09 卷第4 f 23
达 最大 作 用 ,作 用 时 间 能达  ̄ 2 h 上 。 与利 尿 剂 AR J f4 以 B能够延 缓病 情进 展到大 量 白蛋 白尿。 联 合 使用 能 明显 增强 疗效 。最大 特 点是 与药 物直 接 2 糖 尿 病 的 大 样 本 随 机 对 照 临 床 试 验 包 括 型
这有助于控制血压和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 因素 ,但 推迟肾病的发生,减少蛋白尿的作用,是糖尿病合并
非 药物 治疗 不能 作为 延迟或 放弃 药物 治疗 的理 由 。 高血 压患者 降压治疗的 最佳选择 。但 在临床应 用 中易 引起干咳 ,一般不与保钾利 尿剂 合用。A E ̄药 降压 CI
2 .p受体 阻 滞剂 。糖尿病 患 者用选 择性 p 受 体
制 糖代 谢 紊乱 的 同时 ,合 理 使用 降血 压 药物 控制 高 阻 滞剂 为宜 。此 类药 物 的降 压效 果 与钙 通 道 阻滞 剂
血 压 ,对 防止 糖 尿病 的并 发症 和 降低 死 亡率 极 为重 相 当 。然而 非 选择 性 受体 阻 滞剂 ( 如心 得 安 )通过
有关 的不 良反应 很少 ,刺 激性 干 咳发 生率 低 ,持 续 UKP 、AD ANC DS V E、AC RD等 ,这 些研 究都包 CO 治 疗 的依 从性 高 。AR 在 治疗 对 象和禁 忌证 方面 与 括糖 尿病 患者 合并 高血压 的亚组 分析 。UKP 是英 B DS

高血压、糖尿病居民慢病管理指南

高血压、糖尿病居民慢病管理指南

高血压、糖尿病居民慢病管理指南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逐步的升高,诸多慢性疾病的出现概率也在逐步增加。

出现在居民生活中最普遍的两种慢性疾病是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种疾病均会对患者的身体以及健康造成损害,所以在生活中应对这两种疾病特别注意。

一、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是一种普遍的慢性疾病,其破坏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且其大部分的患者是老年人,通常没有具体的原因来引发,一般是由遗传因素或是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很难找到明确的原因,糖尿病,即DM,是目前医学中比较常有的慢性病症,并且此种疾病容易发作。

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而Ⅰ型糖尿病多发在青少年群体,而Ⅱ型糖尿病多发在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群体。

糖尿病目前并没有可以完全治愈的解决方案,只能通过降低血糖的方式来控制病情。

两种慢性疾病均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所以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

由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长期的缓慢型疾病,其治疗休养的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患者,因此在治疗此种疾病上的花费也比较大,患者往往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

虽然老年人比较容易患有慢性疾病,但是随着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目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年轻化情况越来越严重。

二、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前期,其往往会对患者的心脏,脑部,肾部以及眼部等部位均有影响,使得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尿毒症等严重型疾病。

糖尿病属于全身性的疾病,其比较明显的疾病特点是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相比之下较高,主要的原因是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不足。

不只是普通的糖尿病患者,部分产妇在怀孕后也可能患上糖尿病,这就是妊娠糖尿病(GDM),此病会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同时也会引发许多其他疾病,如胎儿庞大、胎儿不正常发育、胎儿缺氧等情形,会加大胎儿的死亡。

患者得病时间越久,人体内多系统的损害越大,组织器官如肾、心脏等逐渐产生病变,而后功能减退,最后导致器官衰竭。

所以糖尿病具有强力的危险性,可导致心脑血管上的疾病,甚至死亡。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们对患者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患者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

一、患者教育1. 为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并发症等,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

2. 教育患者关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3. 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康复指导等活动,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治疗方案1.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饮食计划等。

2.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3. 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指导、运动方案等,全面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心理支持1.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因疾病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2.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3. 鼓励患者参加支持小组、心理辅导等活动,建立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应对疾病。

四、康复与复查1. 制定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 定期复查患者的身体指标、健康状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3. 支持患者进行长期康复和治疗,建立规律的康复复查制度,确保疾病不复发。

以上是我们制定的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也将持续改进和完善这些工作方案,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衷心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方案,共同努力,早日康复。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随访、筛查、体检)
一、严格执行35 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的比例≥100%。

二、对工作中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生活
方式指导,每年至少测量 2 次血压。

三、按规范要求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档
案,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现率,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

四、按规范要求,对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
要提供至少 4 次面对面的随访,随访包括询问病情、体格检
查及提供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每半年对高血
压患者进行合并症发生与发展监测,并将随访管理信息及时
录入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率≥90%。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的血压、血糖控制率不低于60%。

五、按规范要求每年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 1 次较为全面的健康体检。

及时将随访和体检信息更新至信息系统,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体检率≥90%。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流程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流程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流程高血压糖尿病?别慌,饮食调整一下!
得了高血压糖尿病,吃饭可得注意点儿了。

不是说不能吃好吃的,而是要挑着吃。

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点油腻的、甜的东西。

这样对身体好,血压血糖也都能控制得住。

家里备个血压计、血糖仪,没事就测测。

家里备个血压计、血糖仪,时不时测一下,心里就有数了。


了还是低了,一看就知道,及时调整饮食和药,身体也能舒坦点儿。

走走、动动,身体更健康。

得了这病,不是说就不能动了。

适当走走、动动,对身体其实
有好处。

散步、慢跑、跳舞都行,关键是要坚持。

这样身体才能慢
慢好起来。

心情也很重要,得学会调节。

别觉得这病就不得了了,心情也很重要。

得多跟家人朋友聊聊天,说说心事,别让压力都憋在心里。

实在不行,找个心理咨询师谈谈也行。

心情好了,身体也能跟着好起来。

看医生、听建议,咱们一起战病魔。

得了这病,得听医生的。

医生怎么说,咱就怎么做。

别自己瞎琢磨,搞出啥乱子来。

和医生、药师、营养师一起合作,咱们一起战病魔,肯定能赢!。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台账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台账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台账高血压管理台账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干预措施:1:控制饮食- 避免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

- 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和糖果。

- 增加蔬果摄入,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富含钾的蔬菜。

2:常规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 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在血压升高时。

- 保持适当的体重。

3: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 定期检查血压,遵循医生的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的建议。

糖尿病管理台账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干预措施:1:控制饮食- 避免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甜食、糖果和碳酸饮料。

-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尤其是简单碳水化合物。

-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麦食品、蔬菜和水果。

2: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跳绳、慢跑等。

-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

- 检查血糖水平,并根据需要调整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3: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 定期检查血糖,遵循医生的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的建议。

附件:1:饮食计划表2:运动记录表3:药物使用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hypertension):一种持续性的血压升高疾病,通常伴随着器官损伤。

2:糖尿病(diabetes):一种由胰岛功能不全引起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浓度的升高。

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管理制度

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管理制度

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提高医院治疗效果和病人满意度,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全部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

第三条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规范的医疗服务,供应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忙患者掌控和管理相关疾病,加强患者生活品质。

第二章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管理流程第四条患者就诊流程:1.患者首次到院就诊,先在前台登记,填写相关个人信息。

2.前台将患者个人信息录入电子病历系统,并将其调配给专科医生。

3.专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认真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并录入电子病历系统。

4.依据患者的病情,专科医生订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治疗目标和注意事项。

5.专科医生将治疗方案记录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并开具相关的处方。

6.前台依据专科医生的建议,为患者预约随访时间。

第五条随访流程:1.患者依照预约时间到达医院并在前台登记。

2.前台将患者信息录入电子病历系统,并通知专科医生。

3.专科医生依据电子病历系统中的信息,对患者进行随访询问和体格检查。

4.专科医生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动,调整治疗方案。

5.专科医生将随访记录录入电子病历系统,并开具相关的处方。

6.前台为患者预约下一次的随访时间。

第六条特殊情况处理:1.对于高血压与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患者,将立刻召集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急救。

2.当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显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病情急剧恶化时,专科医生将立刻处理,并及时与其他科室医生协商。

第三章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管理要求第七条高血压患者管理要求:1.患者应定时完成随访,并搭配医生的治疗方案。

2.患者应定时复查血压,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3.患者应注意饮食合理搭配,低盐、低脂饮食。

4.患者应加强体育磨练,适量运动。

第八条糖尿病患者管理要求:1.患者应定时完成随访,并参加相关教育培训。

2.患者应定时测量血糖,并记录病情变动。

3.患者应按医生要求进行药物治疗,不得随便更换。

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目标

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目标

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目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健康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全面的策略,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具体目标:一、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是衡量病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健康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使血糖水平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医生会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如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

二、控制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因此,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另一个目标是控制血压和血脂在正常范围内。

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压和血脂检查,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三、预防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

健康管理的目标之一是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保持适当的体重等。

四、提高生活质量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

这包括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心理健康等。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管理方案,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五、实现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对于病情控制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健康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帮助患者实现自我管理。

这包括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如如何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如何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如何正确使用药物等。

通过自我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六、加强综合管理糖尿病的健康管理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除了以上的管理目标外,还应包括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管理。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综合的管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制度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制度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加强医院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涉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服务和管理工作。

第二条定义1.高血压:指血压连续性或间断性升高的一种疾病。

2.糖尿病:指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状态。

第二章慢病管理机构和责任第三条慢病管理机构1.医院设立慢病管理机构,负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管理工作。

2.慢病管理机构由专业医师领导,构成医疗团队,包含医生、护士、营养师等。

第四条慢病管理责任1.医生负责慢病患者的诊断和订立个体化治疗方案。

2.护士负责慢病患者的随访和健康教育。

3.营养师负责慢病患者的膳食引导。

4.慢病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确保患者的全面管理和护理。

第三章慢病管理服务流程第五条慢病患者的登记和评估1.每个慢病患者在首次来院就诊时,由医生进行登记和评估。

2.医生应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药物使用等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必需的试验室检查。

第六条个体化治疗方案1.医生依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病情,订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治疗方案包含药物治疗、饮食调控、磨练等内容。

3.患者应乐观搭配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诊。

第七条随访和健康教育1.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随访。

2.护士负责随访工作,包含询问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进行血压、血糖监测等。

3.随访过程中,护士应供应相关的健康教育,包含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引导。

第八条营养引导1.营养师依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喜好,订立相应的膳食引导方案。

2.膳食引导包含食物种类、摄入量、饮食搭配等内容。

3.患者应依据营养师的引导,合理选择食物、掌控摄入量。

第四章不安全因素监测和并发症防治第九条不安全因素监测1.医生和护士应定期对患者进行不安全因素监测。

2.监测内容包含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高血压筛查1.对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 和 (或者) 舒张压≥90mmHg 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 3 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 2 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 1 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每年要提供至少 4 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wei)险症状,如浮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者)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者头晕、恶心呕吐、视力含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wei)险情况之一,或者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问询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问询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压操纵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者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浮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者)舒张压≥90mmHg,或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者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 2 周时随访。

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

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疾病。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这些慢性疾病,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慢性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健康管理服务目标:1.控制慢性病的发展和进展。

2.减少并随诊患者的生活负担。

3.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4.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5.降低医疗机构的负担。

二、健康管理服务内容:1.定期随访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这包括对患者的体征、症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并与患者交流和沟通,了解其病情和治疗效果。

2.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例如,调整用药方案、定期检查血压和血糖、提供饮食和运动指导等。

3.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

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使其了解病情和治疗的重要性。

提供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4.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和管理计划。

对每位患者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包括个人信息、病史、体检结果、用药情况等。

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设置目标和措施,并进行记录和评估。

5.建立患者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和合作关系。

患者应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按时参加随访和检查。

三、健康管理服务的负责人和团队:四、健康管理服务的实施流程:1.初诊:患者就诊时,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收集相关信息。

2.建立健康档案和评估:将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体检结果等内容进行整理和归档,并进行综合评估。

3.制定治疗计划:针对患者的病情和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4.健康教育和指导: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指导,包括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

5.定期随访和评估:每隔一定时间,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计划。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总结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总结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总结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一类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特殊人群。

以下是对其管理的总结:1.定期体检和监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尿常规等指标的监测。

这些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2.合理饮食:饮食是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患者应遵循低钠、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限制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

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

3.药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同时服用控制血压和血糖的药物。

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按时按量服用。

同时,应定期进行药物疗效的评估。

4.积极控制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因此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进行适量的运动和减肥。

5.规律运动:适当的运动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很有益处。

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和血糖代谢。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6.管理心理压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常面对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

适当的心理咨询或支持可以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减轻压力。

7.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危险因素,会加重相关疾病的风险。

建议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暴露和过量饮酒。

8.定期复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合理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规律运动、心理支持等。

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经常会共存于同一患者身上。

这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增加了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深入探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希望对患者和相关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一、饮食指导饮食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要控制摄入的热量和能量,合理安排三餐,避免暴饮暴食。

应该避免食用高糖、高盐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和低脂肪乳制品。

针对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关注餐后血糖的控制,建议合理安排餐后运动以帮助血糖的稳定。

二、运动指导适量的运动对于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有益处。

针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但在进行运动前需要谨慎血糖控制,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三、药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需要更加谨慎。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四、心理健康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建议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一起接受心理支持和心理辅导,保持积极的心态,对抗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定期随访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定期随访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随访,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总结回顾: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需要全面而细致的进行。

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心理健康和定期随访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指导和管理,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个人观点:作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我认为重点是在于综合治疗,既要控制血糖,又要控制血压,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且需要长期坚持和定期随访,要求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和运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
糖尿病%Chyma Nhomakorabeae AGEs RAGE
P-ERK1/2
组织免疫学证实糖尿病患者肾小动脉靡酶表达与AGE沉积,RAGE明显上 调以及p-ERK1/2激活相关。
19 Circulation 2006;113:1353-1360.
高血糖激活的局部RAS ACEI不能抑制由高糖激活的AngII生成
3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长
糖尿病患病率(%)
(n=30,0000) (n=21,0000) (n=4,3000) (n=10,0000)
(n=/)
(n=46,239)
4
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患者 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增高
3.16倍
2.22倍
高血压发病率(%)
患糖尿病 未患糖尿病
糖尿病
高血压标准:血压> 140/90mmHg *患糖尿病或IGT者vs.未患者p<0.05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治疗目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指出:
• 一般糖尿病患者:<130/80mmHg • 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140/90mmHg
13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在中国,伴发糖尿病患者血压达标率低
• 2009年一项在中国22个城市中,92家三甲医院进行的多中 心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心血管事件减少率(%)
心衰
0
-10
-20
-30
-40
-50
-60 -56%
P=0.0043 强化降压组血压144/82mmHg 常规降压组血压154/87mmHg *强化组vs.常规组 P< 0.05
中风
微血管 事件
糖尿病相 所有糖尿病 关死亡 相关终点
-44%
P=0.013
-37%
P=0.0092
研究显示:ACEI 卡托普利不能降低ANG II的浓度,提示高糖通过非-ACE 途径产生AngII。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008;294:830-839
高血糖激活局部RAS 高血糖可使近端肾小管上血管紧张素原表达增多
**与5mM相比,P≤0.01 ***与5mM相比,P≤0.005
药物治疗使血压降低5.6/2.2mmHg
P=0.423
P=0.02
P<0.0001
11 Chalmers J, et al., J Hypertens 26 (suppl 2): S11–S15
ACCORD研究显示,收缩压下降至120mmHg 以下,患者未进一步获益
12 ACCORD Study, N Engl J Med 2010;362:1575-85.
n=5086
14 胡大一等. 中华心血管杂志 2010;38:230-238.
目录
• 糖尿病患者血压升高的危害 • 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是什么? • 糖尿病患者血压升高的机制 • ARB——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首选
15
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激活全身RAS
高血糖
高胰岛素血症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ANG I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
内容
• 糖尿病患者血压升高的危害 • 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 • 糖尿病患者血压升高的机制 • ARB——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首选
2
目录
• 糖尿病患者血压升高的危害 • 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 • 糖尿病患者血压升高的机制 • ARB——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首选
8 Verdecchia P et al. Hypertension. 2004;43:963–969.
目录
• 糖尿病患者血压升高的危害 • 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 • 糖尿病患者血压升高的机制 • ARB——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首选
9
UKPDS研究显示, 血压降至144/82mmHg获益明确
患IGT 未患IGT
IGT
5 Lin S, et al., Am J Cardiol 2006;97:839–842.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随收缩压升高显著增加
心血管风险(RR)
≤125mmHg 125-142mmHg ≥142mmHg
发生冠心病的风险
≤125mmHg 125-142mmHg ≥142mmHg
120
130
140
150
平均 SBP (mm Hg)
160
170
7 Adler A et al. BMJ. 2000;321:412–419.
糖尿病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未发生事件比例 (%)
90
无糖尿病
80
新发糖尿病
70
既往糖尿病
60
50
40
30
0
3
6
9
12
15
时间 (年)
既往糖尿病与研究过程中新发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为 无糖尿病患者的约三倍
IR-rANG*
D-葡萄糖,mM
*IR-rANG:免疫反应性大鼠血管紧张素原
发生致死或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风险
6 Turner RC, et al., BMJ 1998;316:823-828.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随收缩压升高显著增加
风险比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 110
任何糖尿病相关事件 (P<0.0001) 糖尿病相关死亡 (P<0.0001) 总死亡 (P<0.0001)
ANG II
醛固酮
AT1受体
ICAM-1 VCMS PAI-A TXA2 ET1
血管收缩
AT2受体 血管舒张
16 Vasc Health Risk Manag. 2008;4(4);787-803.
高血糖激活局部RAS 高糖与靡酶依赖的AngII生成途径
17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008;294:830-839
-32%
P=0.019
-24%
P=0.0046
10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BMJ 1998;317:703-713.
ADVANCE研究显示, 血压降至138/75mmHg获益明确
微血管或 大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
冠心病
脑血管事件
肾病
事件减少率(%)
P=0.041 P=0.027
高血糖激活局部RAS 高糖通过非ACE 途径产生AngII
研究显示:高糖可以增加培养的足突细胞的ANG II产生。而甘露醇没有 这一作用。
18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008;294:830-839
高血糖激活局部RAS 糖尿病患者靡酶、AGE、RAGE表达明显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