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奇妙的克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
反对克隆人的请举手
反对克隆人
1.克隆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克隆人可能有很多先天性生 理缺陷。 2.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被克隆者之间的关系 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 3.克隆技术有可能被滥用,成为恐怖分子的工具。 4.从生物多样性上来说,大量基因结构完全相同的克隆 人,可能诱发新型疾病的广泛传播,对人类的生存不利 。
他们是什么关系? 如果有人犯错误了,辨别是谁?
小结:
“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 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 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 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著名分子生物学家 J.D.沃森
作业:
1.课后阅读有关克隆的文章或 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进行整 理。 2.请以“假如我被克隆了”为 话题,写一篇日记。
美国克 隆成功的雌 性猕猴是世 界上首例克 隆成功的灵 长目动物。
国内首例双胞胎克隆牛
克隆羊“阳阳”(左)和它的原型“青青”在一起
合作学习
一、你能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逻辑顺序
克隆 的含 义 克隆
实验
克隆 的发 展
逐层深入、步步推进
克隆给 人类的 造福及 人类对 克隆的 理性思 考
二、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 有什么作用?
中国克隆实验
突出我国科学家的贡献 外国克隆实验 植物界克隆 动物界克隆
鱼类
两栖类 哺乳类
低级
克隆技术在发展
高级
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 界引起‚轰动‛?
“多莉”是世界上第一 例用体细胞──乳腺上 皮细胞,通过细胞核移 植技术,在复杂的人工 操作下,得到的一只小 绵羊 。
克隆羊“多利”示意图
悲喜交集: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新人教版
第17课《奇妙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以学生自读为主,通过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将课文的主旨内化为学生对生活、人生、道德的认识,由课内走向课外,抓住契机,树立大语文观。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语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名鼎鼎的克隆羊“多利”是如何诞生的。
整体把握1.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克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提示:(1)最初:“克隆”就是无性繁殖;时至今日: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群体叫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2)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四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和引用。
①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
②作诠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
③下定义:对“有性繁殖”作了准确具体的解释。
④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你能找出课文当中列举了哪些克隆的例子吗?(按顺序)提示:克隆鲫鱼、克隆爪蟾、克隆黑斑蛙、克隆“鲤鲫鱼”、克隆灰鼠、克隆绵羊。
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提示:一是标志克隆技术的新进展和重大突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教案新人教版
(3)新闻报道:收集近年来关于克隆技术突破和争议的报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
(4)在线课程:推荐一些与克隆技术相关的在线课程,如中国大学MOOC、Coursera等平台上的相关课程。
(5)实验资源:提供一些与克隆技术相关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克隆技术原理的理解。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克隆技术内容,强调克隆技术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克隆技术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科普读物:《克隆技术的奇迹》、《克隆人与伦理道德》等,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克隆技术及其影响。
(4)让学生根据拓展资源中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体验克隆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讨论,让学生结合拓展资源中的学术论文和课本内容,就克隆技术的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6)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指导学生结合拓展资源中的实验资源和学术论文,开展克隆技术相关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我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和学术讨论,以培养他们的学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然而,我发现一些学生对这种自主学习方式不太适应。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拓展资源进行学习。
其次,我在课堂讲解过程中使用了讲授法和案例研究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我发现这种方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但有些学生仍然难以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技术过程。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使用更多的互动探究和小组讨论,以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及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及反思(新版)新人教版《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2.尝试理解语言,了解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特点。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辩证思维能力。
重难点: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体会语言准确严谨,感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动画片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
二、整体感知1.克隆是动词还是名词?2.克隆的“奇迹”在哪里?三、品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部分。
1.疏通字词2.胚胎蟾蜍鳞片和脊椎动物安全可靠克隆鲫鱼出生前后发生了什么?提示关键句子:“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3.找出本部分使用的描述方法并体验其功能。
举例子――使深奥的道理通俗易懂,使说明更具体,增加说服力。
列数字――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4.找出并评论反映语言准确性的单词或句子(圈注),引导学生体验严谨、求实、执着的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下面句子中用红色标注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核转移到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中后,在试管中人工培养四天,然后转移到白色小鼠的子宫中。
经过数百次灰色、黑色和白色的手术后,白老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老鼠。
四、问题探究:“关于“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场喜忧参半的游行”。
1.围绕“克隆人”,人们有那些讨论?2.为什么喜忧参半?你能再举一个例子吗?核能可用来发电,能量巨大,其过程不会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且成本较低。
但一旦发生核物质泄露,就很可能对环境、生命造成毁灭性灾难。
目前,家庭中常用的各种喷雾杀虫剂、灭蚊药片和蚊香可以保护我们免受蚊虫叮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7奇妙的克隆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17 奇妙的克隆名校讲坛1.主题解说本文揭示了克隆的奥秘,介绍了克隆研究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提醒人们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技的发展,严肃地思考克隆的意义,使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2.重点突破作者用小标题的形式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提示一:作者用四个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最新科技成果——克隆。
首先介绍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待我们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之后,再介绍目前世界在克隆技术上取得的科研成果;最后讲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福音。
其中第二和第三两部分实际上写的是同一个内容。
提示二:同一个内容分成第二和第三两个部分来写的原因是,第二部分写的是有关克隆技术的实验成果,而第三部分则突出克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借此告诉我们克隆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提示三:课文按照“什么是克隆有关克隆的研究克隆的作用”的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属于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
3.结构图解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实验对象研究成果时间说明方法克隆——无性繁殖,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
克隆含义克隆实验和发展(按生物进化,由低到高)克隆造福人类。
鱼类鲫鱼1979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鲤鲫鱼两栖类爪蟾蜍1962黑斑蛙1978哺乳类鼠多利羊19964.拓展延伸科学家名言录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阿基米德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细菌.( ) 鲫.鱼( ) 囊胚.( ) 哺.乳( )chán( )蜍bīn( )临两qī( ) 繁yǎn( )2.根据语境写出与括号中的意义相对应的词语。
(1)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出于自然之势)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2)“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精选1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精选17篇)导语:孙悟空在紧要关头总能逢凶化吉,同学们也想不想有这种本领呢?这是什么本领呢?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下,我们能实现这个梦想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梦想来学习一篇新课《奇妙的克隆》(在克隆的图片上出示课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 新人教版
1、字词以及文学常识写一遍,并且背熟。
2、预习下面还没讲完的课文。
3、回去找一下关于“科隆”的最新消息,下次讲课共同交流一下,看看谁讲的最好、最全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复习上节课讲过的字词,提问检查。
2、让学生起来讲他们收集的关于科隆的最新资料,并且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好了,经过了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克隆有了初步的认识,那麽这节课就让我们把科隆进行到低吧!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那末,说了这些,他们都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⑴ 举例子:比较熟悉,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地简明易懂;
⑵ 下定义:有关于“科隆”的定义。
⑶ 引用法:引用孙悟空的故事,(间接引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科隆”是怎麽回事。
3、“科隆鲫鱼出世前后”地说明顺序是怎样的?为何不以时间顺序来写?有何好处?
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有两条线索:
⑴ 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
⑵ 从词源上追溯“科隆”及其含义。
⑶ 植物“科隆”──动物“科隆”。
(学生只能说出一些现象,并不能上升到这样的高度。并且,虽然他们对这样的文章很感兴趣,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愿意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感兴趣的是那些最新的理论,而关于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他们其实是有些反感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7 课奇妙的克隆教案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音形义。
2、 了解课文内容,能知晓关于“克隆”的知识,学习课文中举例子、列数据、作诠释、引用等说明方法和特别的说明顺序。
3、 能从文中找出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学习其精神。
4、 能就“克隆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特别的说明顺序,对“克隆人”的讨论。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由课文前的“导言”自然引入,学生看课文,明确课文各部分之间关系。
由克隆含义到克隆实验,再讲到克隆的重大发展,最后说对克隆问题的思考。
二、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生字词的学习:囊n áng 繁f án 衍y ǎn 蟾ch án 蜍c h ú 鳞l ín 片pi àn 脊j ǐ椎zhu ī 两li ǎng 栖q ī 濒b īn 临l ín克隆 胚胎 相安无事 永无止境 让学生找出在书上的位置,知晓大意,读准字音,抄写识记两遍。
三、学生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思考这些题。
教师通过抽问学生完成对课文的讲解,板书如下:克隆——无性繁殖的生物技术 举例、引用、作诠释 体现科普说明文的特点克隆鲫鱼 突出中国在这方面的成果和贡献两栖类科学追求无止境(说明顺序迥异)哺乳类 克隆绵羊:证明动物体细胞具有与受精卵一样发育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挽救珍稀动物治疗疾病、延长寿命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关于“克隆”的知识及说说明方法,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
二、学生再看课文,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注意,学生只要认真去找出了的,就给予鼓励,同时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这种精神。
三、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让学生抓住“悲喜交集”及“克隆人”有关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谈看法。
学生前左右座可进行讨论,然后抽学生起来说说。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课件
低级
鱼类
动物界克隆 两栖类
哺乳类 “多利”产生 高级
符合认知的规律 克隆技术在发展
2、课文介绍克隆绵羊多利的产生 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请同学们找出标志性词语。
……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 后……然后……到去年七月
速读课文第四部分,挑选信息。
1、概括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 在什么地方?
2、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 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结: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文章例举人们 熟悉的生物现象和引用《西游记》中 妇孺皆知的故事告知我们什么是克隆 技术,又按照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的顺 序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最后 指出克隆技术带给人类的好处。
明确对象、分清类别、理清顺序、
辩析方法、品析语言。
2000年3月14日:曾参与克隆小羊“多利” 的英国PPL公司宣布,他们成功培养出5头克 隆猪。
克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接近我们 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有克隆人呢?如果 有克隆人,这是福音,还是灾祸呢?你赞成克 隆人技术吗?
作业 准备材料,下节课开辩论会。
正方:Yes!!
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 之后好像正款款向人类走来,意大 利、美国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 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英国政府 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 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 的禁区。那么,你赞成克隆人技术 吗?
1984年:第一只胚胎克隆羊产生。
1997年2月24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布克隆 羊培养成功。
1998年2月23日:英国PPL医疗公司宣布,该 公司克隆出一头牛犊“杰弗逊先生”。
1998年7月5日:日本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 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的两头牛犊产生。
1998年7月22日:科学家采用一种新克隆技术, 用成年鼠的体细胞成功地培养出了第三代共50 多只克隆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克隆动物克隆 出克隆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奇妙的克隆》ppt优质课件
ppt精品课件
大家好,我是”多 利“,我可是世界 上首只克隆羊哦!
ppt精品课件
1、课后阅读有关克隆的文章或上网 查询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深入 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 2、完成《全练》有关练习。 3、完成课后练习题。
ppt精品课件
d、“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方面说明了科学家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另一方面起了承上启下的过 渡作用。 e、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答: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有效地繁殖高附加 值的牲畜;第二,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 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f、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答: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 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理性思考。不能调换顺序,因为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 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
、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诠释和引用。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 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作诠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 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 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二、感悟文意
《奇妙的克隆》一文用了小标题,因此分析它的结构特点 便从小标题入手。将本文按照四个小标题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溯源”克隆“一词并介绍”克隆“是什么。
ppt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讲述”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并对克隆实验作简要说明。 第三部分:详细描述克隆羊”多利“出世的经过,揭示了克隆羊成功的重 大 意义和产生的巨大反响。 第四部分:说明克隆技术为人类造福及对克隆的思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课件 新人教版
意大利狂人医生: 安蒂诺里
冒死也要克隆人的科学家: 布瓦瑟利耶
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
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
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
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文章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在说明上
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 部分
1、从中国的克 隆实验谈到外 国的克隆实验
反映我过 科学家在 克隆技术 上的成就 与贡献
用了 两条 线索:
1984 斯蒂恩·威拉德森用胚胎细胞克隆出一只羊。这是第一例得 年 到证实的克隆哺乳动物
1995 第一个用成年哺乳动物细胞克隆出的个体----克隆羊多利出 年 世了
2000 美国科学家用无性繁殖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一只猴子"泰特拉 年 " ,这意味着克隆人本身已没有技术障碍
2001 美、意科学家联手展开克隆人的工作 年
鱼类 两栖类 哺乳类
鲫鱼 鲤鲫鱼 爪蟾蜍 黑斑蛙
鼠 多利羊
1979年
逻辑顺序 下定义
1962年 1978年
高生 物 进 化 由 低
作诠释 举例子 列数字
引用 打比方
1996年
填表:这节写了哪几项研究成果
时间
谁
克隆什么
1979年春
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 所的科学家
鲫鱼
1960年和 1962年
1978年
作家简介
谈家桢先生是国际 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 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 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 教育家。
• 谈家桢:1909年9月15日, 出生于浙江慈溪。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1是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3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导入同学们,10月21日大作家曹文轩来我校进行了专题讲座,让我们明白了好文章离不开折腾。
如果有一位生物学专家也要到我们学校来做一个关于克隆的报告,你希望了解哪些与克隆有关的知识?我希望了解什么是克隆。
我希望了解怎么进行克隆。
我希望了解克隆有什么意义。
……(你有探索精神,探索之花送给你)师:同学们我们都听说过克隆,但什么是克隆我们并不知道。
你们想了解的其实也是我想知道的。
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齐读)1是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3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现在看一个短片,看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这只出生的羊有3个妈妈,没有爸爸。
这就叫克隆。
(写板书克隆)师:那什么是克隆?生:克隆就是无性繁殖;生:凡来自一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你们的回答抓住了克隆“无性繁殖”这一重要特征,克隆也就奇妙在这。
为了让大家清楚明白克隆的奇妙,(写板书奇妙)我们的课文讲了很多例子来让大家明白克隆。
现在我们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作者都写了哪些有关克隆的例子?(注意,读书时拿出笔画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按顺序)(鲫鱼、爪蟾、黑斑蛙、鲤鲫鱼、小灰鼠、绵羊多利。
)(师评价:回答简练而准确。
)这些被克隆出来的新生命,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两种生物?(克隆鲫鱼、绵羊多利)我们现在四个同学为一小组合作探究它们的克隆过程。
我们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师参与交流)师:先请一个小组来说一下鲫鱼的克隆过程。
生: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
语文:第17课《奇妙的克隆》赏析(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17课《奇妙的克隆》赏析《奇妙的克隆》是一篇高科技的科普解说文章。
“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在其“普及性”,重在语言。
作者驾轻就熟,把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日常现象说起,联系熟知事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生动地说明了“克隆”这一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一、联系人们熟知的事物解释深奥的科学问题,深入浅出。
文章从我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比如在“克隆是什么”一节里,文章由植物而动物,从细菌分裂、葡萄枝繁殖、仙人掌切块说起,联系“嫩枝”或“插条”介绍无性繁殖并从而说明什么是克隆。
再联系大家熟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超现实描写说明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克隆的设想。
在“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一节中,联系骡不能繁殖后代和大熊猫濒临绝种的事实,说明克隆技术对于扩大繁殖和保护濒临绝种动物的现实意义。
这些平常的例子,带有“克隆”的成分,都收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效果,使文章平添了几分情趣,并且激起了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感到亲切。
二、由虚而实,再由实而虚,线索清晰,解说条理有序。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克隆,全文四个部分,使用了四个小标题:克隆是什么——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绵羊“多利”——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先从理论上解释什么是克隆,再大体上按着时间顺序,由易到难、从国内到国外、由低级到高级地介绍克隆的实践,最后再揭示克隆的意义,读者明确什么是克隆,如何进行克隆,怎样使克隆健康发展。
如20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科学家克隆蟾蜍,具有开拓性的作用;又如七十年代我国科学家克隆鲫鱼,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最奇妙的当数英国人克隆绵羊“多利”,这项成果轰动了全世界。
这样的举例让读者感受到人类的智慧与生命的精彩。
无论是文章客体还是读者所形成的认识,都显得明白清晰,井然有序。
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能写得这样思路清晰,有条不紊,显然是按照逻辑顺序,从外在现象到内在本质,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一线串珠,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读来一目了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2.训练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初步了解说明文中心突出、科学性强、条理清楚的特点,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
4.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2.根据阅读要求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正确看待克隆技术,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4.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投影幻灯片,复习课文内容。
1. 概括课文内容。
2. 理清说明顺序。
3. 掌握说明方法。
二、通读课文,感受、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一)快读阅读课文。
要求不回读、不指读。
(二)请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三)仔细体会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首先“385天59代”一个惊人的数字震撼人心,表明实验的艰辛,“用直径10微米左右”,我们知道微米是何等细小的单位,进一步反映实验进行之艰难、精细,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精神跃然纸上。
“接纳”,“准备就绪”,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后经过如此精细的准备后,大部分却“夭亡”了,即使是这样,科学家们永不放弃,“189个”,“只有两个”,“只有一条度过难关”,由此可以想像实验艰辛的程度之深,失败率之高,最后经过“80多天”漫长等待,成长为“8厘米”长的鲫鱼。
这一过程使我感受到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克服多少困难,经历多少挫折才获得成功。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免费课件-PPT文档资料
要求: 默读课文,解决字词, 勾画文中重要信息。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繁衍(yăn) 囊胚期(náng pēi) 蟾蜍(chán chú) 蝌蚪(kē ) 鄞县(yí n) 性腺(xiàn) 胰蛋白酶(yíméi) 分泌(mì ) 濒临(bīn) 孵化(fū)
撮(cuō)合 两栖(qī)
鲫(jī)鱼
5
老鼠拉夫尔
义且但的克于 重大是大隆成 大老大老才功年 ︒鼠老鼠最地︐ 的鼠最终被一 克的终成克只 隆克可功隆叫 对隆能︒︐做 于技用虽据拉 人术于然悉夫 类较实像︐尔 医难验拉它的 学实室夫经大 研现研尔过老 究︐究这 鼠 意并︐样次终 15
2019
骡子是不能生育的,除非采用克隆技术,2019年, 美国爱达荷州研究小组成功地克隆了一只叫做格 姆的骡子。据悉,它不仅是第一只被成功克隆的 马科动物,而且它也是第一只被克隆的无法生育 的动物。
阅读文章第一段中,“一个细菌经过20分 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 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 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 “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 株草莓苗……” 作者从常见的生物谈起,目的是什么?
为了把高深的科学技术讲得浅显易懂, 明白晓畅。
在介绍“克隆是什 么”时,作者运用 了哪些说明方法? 运用了什么样的说 明顺序?
克隆鲫鱼
克隆绵羊多利的产生
姓名:多利 性别:雌 种族:哺乳纲、牛科、绵羊 生日:2019年7月5日 出生地:苏格兰
基因父亲:无
基因母亲:一只芬多席特白绵羊 线粒体母亲:一只苏格兰黑脸羊 生育母亲:另一只苏格兰黑脸羊 进入社交圈时间:2019年2月23日
子女:生育6名,存活5名
阅读文章第二部分,体会 “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 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 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 胞中吸出细胞核”、“一切 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 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 卵细胞内”、“在189个这种 换核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 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 幼鱼度过难关,经过80多天 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这些句子表现了科学家的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语文学科校本作业
第17课 奇妙的克隆 一、主体文意梳理 1.
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结构的。
2.本文所谈的克隆问题,专业性较强,但作者却借助一些说明方法深入浅出,把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讲得清清楚楚。
你能说说下面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吗?
(1)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 )
(3)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例如,英国PPL 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 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
)
(4)有关克隆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 )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一)
①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 ”,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英文的“Clone ”来源于希腊文“Klone ”,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②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
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③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1.选文的第一段与第二段调换顺序好吗?为什么?
2.语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作引用等说明方法,试找出有关语句(各举一例)。
3.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名叫_ _________ ___。
4.你认为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请你从正反两方面简单谈谈。
(二)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 你能想到吗?亿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和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
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
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
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一种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
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
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
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
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
青草本身不会保存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过去的4 000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全球气温升高。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
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果真知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文章紧扣住影响这一对象的关键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纵贯亿万年,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说明,告诉我们:“生命与气候是共同进化的。
”这三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读完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写出来。
(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一)
1.①不好②第一段从人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显得浅显易懂,容易吸引读者;另外第一段是写植物的;而第二段是写动物的,这是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2.①举例子,如“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②作引用,如“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
3.多利4.略(从正反两个方面谈)。
参考答案(二)
1.“地球的气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二氧化碳)。
2.动物进化、植物进化、气候演变(或动物、植物、气候)。
3.略(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