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规划及岳麓区规划发展

合集下载

长沙河西规划

长沙河西规划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整体规划第一部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一、规划概况2007年12月14日,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长沙市成立大河西先导区,进行国际招标。

经过两轮竞标,最后由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形成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规划区:湘江以西,涉及4个区县,15个乡镇,包括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雨敞坪镇、乌山镇、黄金乡、白箬铺镇、高塘岭镇、星城镇,宁乡县玉潭镇、城郊乡、金洲乡、历经铺乡、夏铎铺镇,用地总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

核心区:黄桥大道以东,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黄金乡、高塘岭镇、星城镇,用地总面积约570平方公里。

起步区: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近期启动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岳麓区的梅溪湖周边地区、岳麓山周边地区、洋湖垸、坪塘镇,用地总面积109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和定位1、规划目标:着眼于带动全省、辐射全球,力争到2020年把先导区建设成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高新产业的集聚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以上,高新技术总产值4000亿元以上;城乡统筹的样板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0000和40000元以上;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平方公里;支撑发展的增长极——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0亿元。

2、发展定位职能定位: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导突破区,湖南省经济重心跨湘江发展战略支点,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整合核心承载区,长沙市提升主体功能区。

产业定位:湖南省产业先行先试区,长株潭产业转型示范引领区,长沙市高新产业核心集聚区。

生态定位: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区域,资源节约的循环集约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标杆。

城镇定位: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城市,新型增长模式的城镇典范,环境友好的山水宜居新城。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20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9 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46 平方米(含附属绿地),绿地率42%,绿化覆盖率为47%。

”长沙市人民政府昨日对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完成批复,同时还出台了《长沙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规划。

【目标】全国一流生态园林城市据了解,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 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梨镇,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 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为,把长沙建设成为融山、水、洲、城于一体,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实现“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城乡绿化一体” 的总体目标,形成“绿地公园化、庭院园林化、乡村生态化”的城市生态格局和以森林为主体、生物多样化、多功能、立体化的绿色生态系统。

【市域】一廊、四带、四区结构《绿地规划》表示,市域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结构以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构建“湘浏纵横,沩围含城”市域大绿色空间体系。

利用连云山、九岭山、沩山、大围山和湘江水立山水相间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形成“一廊、四带、四区”空间结构。

“一廊”:湘江生态廊道,即市域大绿色系统格局中的主轴。

建设沿江绿化生态保护带,中心城区范围内以景观性绿地为主,城区以外区域以生态绿地为主。

“四带”:浏阳河、沩水河、捞刀河、靳江河生态绿化带,结合湘江及大小湖泊、水库等水体形成交织成网的河道风光带,即市域大绿色空间的骨架。

沿河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

“四区”:西部自然生态区、东部自然生态区、北部农业生态区、南部农业生态区。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五、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推行积极的城镇化发展政策,强化湘江、319国道为主轴的“十字型”城市空间轴带,积极开发以浏阳、宁乡为中心,沿交通干线向外辐射的二级城市发展轴,实施极化提高,辐射带的战略,把中心城市做强,做特、做优,将浏阳、宁乡发展成为中等城市,重点建设一批中心镇,加强市域道路、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规划至2020年全市总人口688万,城镇人口482万,城镇化水平70% 。
另规划黑糜峰、书堂山、谷山、洪山庙、石燕湖、青竹湖、莲花山、泉水冲、象鼻窝、乌山等十个森林公园及一个野生动物园。
(三)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020年都市区人均绿地1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达到50%。规划市级综合性公园17个,主题公园13个,区级、居住区级公园69个,滨江绿带、街头花园、城市绿化广场等开敞绿地共30处;沿城市主要对外交通干线、铁路两侧布置20米以上防护林带;在月塘村、鸭嘴铺、园艺场、桃花岭等地新建苗圃、花圃。
城市概况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处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部,东与江西省萍乡市接壤,北与岳阳市交界,西与益阳市相接,南与湘潭市、株洲市相联。长沙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72年马王堆汉墓的出土及1996年走马楼三国吴简的问世都震惊了国内外。
解放后,“一五”至“二五”时期,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河东,用地向北向东扩散,用地范围为北至德雅路、南至南湖路、东起韶山路、西至湘江,河西仅有几所高校。七十年代随着工业用地的扩展和部分工业用地的搬迁,开始形成城南的新开铺、井湾子工业区,城北的伍家岭工业区和河西的石岭塘、望城坡工业区。1979—1989年10年间,受“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等政策影响,基本在现中心区的范围内填平补齐,周边榔梨、坪塘等小城镇建设开始兴起。

【规划】岳麓区旅游规划文本

【规划】岳麓区旅游规划文本

【关键字】规划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2009--2035)目录前言 (1)一、规划编制背景12、规划基本依据1三、规划基本界定2第一章旅游区基本情况 (2)一、自然地理环境22、社会经济背景3第二章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一、旅游资源类型32、旅游资源分布 4三、旅游资源评价4第三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7)一、客源地分析72、客源地规划7第四章旅游区发展战略 (7)一、旅游发展定位72、旅游区发展目标8第五章旅游总体开发思路及框架 (9)一、旅游开发思路92、旅游开发定位11三、旅游区空间开发结构12第六章重点项目开发 (12)一、运动休闲度假区122、湘楚文化体验区13三、革命圣迹缅怀区14四、生态旅游规划区15第七章旅游线路组合 (15)一、区内路线组合162、主题旅游线16第八章旅游接待与配套服务设施 (17)一、旅游接待住宿设施172、旅游服务网点建设18第九章旅游交通与基础设施 (18)一、旅游交通规划182、旅游邮电通讯规划19三、基础设施规划19四、旅游防灾设施规划20前言一、规划编制背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并对新时期旅游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经济、政治、文化工程是很多历史古韵浓厚的地区的首选旅游发展之路。

要确保全国红色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景点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发展红色旅游,既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要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使更多的人通过红色旅游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建设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一个更为便捷、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提高了旅游者的满意度,还极大提升旅游业的总体运行效率,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和战略地位,带动旅游业的高效发展。

一般而言,风景名胜区内旅游人工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应能满足以下三个要求:必须与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相协调,必须满足旅游活动的需要,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协调的风格。

长沙规划及岳麓区规划发展

长沙规划及岳麓区规划发展

近期重要规划成果与未来重大市政工程
规划成果:

未来重大工程: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长株潭一体化 长沙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六桥三环城市骨架 省府生态新城 体育新城 新河三角洲 城市亮化工程 背街小巷整治




湘江生态经济带 建设火车新货站 武广客运专线长沙站 劳动路湘江大桥工程 水环境整治工程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 建设长株潭轻轨 一港一站一枢纽
省府生态新城
生态新城以省政府新址为核心,涵括二环线以南、暮云镇以北、韶山 路以西、湘江以东,总面积约57平方公里。新城区将建设成为一个生态 环境优美、区域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实力一流的现代化生态 型城区,成为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域内正在建设“三馆一中心” (省群众艺术馆、省地质博物馆、省科技馆和省青少年活动中心)。
长株潭一体化
长株潭三市在空间上呈现‚品‛字结构,城市之 间的距离为35公里,就城市群的组合形态看在全 国是独一无二的。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基本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
构筑以区域产业布局为动力,核心区城市功能空间为主体,外围 生态系统为基础,交通运输和环境基础设施系统为支撑,并能够 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发展目标实现的空间格局;提 出区域一体化的协调措施与政策建议。
2003年11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至2020 年)》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今后长沙城市建设和发展 的指导性文件。 批复同意新版规划构筑的‚大长沙‛概念,规划区面 积从90版规划的960平方公里扩大到2893平方公里,将 长沙县、望城县部分区域纳入了规范范围,增加了长株 潭这一空间层次,形成‚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布局。 到2020年,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64万人以内, 建设用地控制在253平方公里以内。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 (2)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 (2)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目录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前言长沙,古称潭州,别名“星城”,素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革命圣地”之美誉。

悠悠湘江,巍巍麓山,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

如今的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更是着名的山水洲城、幸福之都。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市先后六次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2003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第六版总体规划——《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简称03版总规),对长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03版总规的实施面临新的形势与背景:一是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长沙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方面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赋予了长沙新的历史使命;二是2009年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要求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对长沙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三是2008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要求长沙进一步发挥区域带动能力;四是长沙城市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03版总规提出的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在2008年底提前实现,需要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使其更好地指导城市的发展;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经实施,要求维护和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

按照国家有关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要求,长沙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本次总体规划修改工作:2009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请示,经过部际联席会议审查,2010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意见的函》(建规函〔2010〕330号)函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长沙市开展《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修改工作;2011年5月-6月,长沙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对总体规划修改方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公示;2011年6月,长沙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1年修改)的议案》;2011年9月,由湖南省住建厅组织召开了专家和省直职能部门审查会,会议通过了总规修改成果;2012年11月,住建部组织召开了总体规划部际联席会,会议原则通过了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成果;2014年4月4日,国务院下发国函[2014]45号,原则同意《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4年修订)》。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目录前言.................................................................................................. (1)一、总则.............................................................................................7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三、城市性质及规模..............................................................................10四、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11五、城市形象规划 (13)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4七、生态保护与园林绿地规划.................................................................17八、综合交通规划 (20)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24十、防灾减灾规划 (26)前言长沙,古称潭州,别名“星城”,素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革命圣地”之美誉。

悠悠湘江,巍巍麓山,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

如今的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更是著名的山水洲城、幸福之都。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长沙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如对本规划进行调整修改,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规程序进行。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榔梨镇,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第三条划定市域重要绿色空间的保护范围,明确要突出体现的自然地域风貌特色。

重点表现长沙山、水、洲、城相融相彰的基本构架,创造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绿地应合理安排、均匀分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充分结合。

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使物种的多样性通过科学的物种规划与安排来促进和提高。

注重植物景观的塑造和树种选择,绿化建设应该与实际发展相结合,合理安排近、远期开发建设的内容和进度,最大程度达到城市绿地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目的。

本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其中分近、远两期,近期为2003年~2008年,远期为2009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文件)●《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年)●《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年)●《关于印发〈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建设部城建[2000]106号文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务院[2001]20号令)●《湖南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0年)●《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长沙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长沙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修建性详细规划。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目录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前言长沙,古称潭州,别名“星城”,素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革命圣地”之美誉。

悠悠湘江,巍巍麓山,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

如今的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更是着名的山水洲城、幸福之都。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市先后六次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2003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第六版总体规划——《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简称03版总规),对长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03版总规的实施面临新的形势与背景:一是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长沙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方面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赋予了长沙新的历史使命;二是2009年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要求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对长沙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三是2008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要求长沙进一步发挥区域带动能力;四是长沙城市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03版总规提出的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在2008年底提前实现,需要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使其更好地指导城市的发展;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经实施,要求维护和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

按照国家有关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要求,长沙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本次总体规划修改工作:2009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请示,经过部际联席会议审查,2010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意见的函》(建规函〔2010〕330号)函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长沙市开展《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修改工作;2011年5月-6月,长沙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对总体规划修改方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公示;2011年6月,长沙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1年修改)的议案》;2011年9月,由湖南省住建厅组织召开了专家和省直职能部门审查会,会议通过了总规修改成果;2012年11月,住建部组织召开了总体规划部际联席会,会议原则通过了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成果;2014年4月4日,国务院下发国函[2014]45号,原则同意《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4年修订)》。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说明(送审稿)长沙市人民政府二OO九年五月目录1 引言 (1)1.1 规划修编背景 (1)1.2 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 (2)1.3 本轮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3)1.4 规划修编指导思想与原则 (3)1.5 规划基数 (4)2 区域概况 (6)2.1 区位条件 (6)2.2 自然概况 (7)2.3 历史文化 (8)2.4 经济社会 (9)2.5 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10)3 土地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2)3.1 中心城区目前规模偏小,有待快速扩展 (12)3.2 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 (12)3.3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难度进一步加大 (13)3.4 城乡、区域土地利用尚需加大统筹力度 (13)4 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与目标 (15)4.1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5)4.2 主要经济发展目标 (16)4.3 人口和城镇化率 (18)5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2)5.1 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度评价 (22)5.2 土地利用适宜开发度评价 (23)5.3 土地利用开发度-保护度关联分析 (25)5.4 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 (26)6 建设用地需求分析 (28)6.1 建设用地总规模 (28)6.2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35)6.3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36)7 耕地补充分析 (39)7.1 耕地补充潜力分析 (39)7.2 耕地补充预测 (42)8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43)8.1 耕地保有量 (43)8.2 基本农田保护 (46)9 土地利用生态格局 (47)9.1 生态控制区 (47)9.2 关键节点 (47)9.3 区域景观格局 (48)10 中心城区规模与布局 (50)10.1 中心城区发展规模 (50)10.2 中心城区主要扩展方向 (53)10.3 中心城区扩展范围 (53)11 规划指标分解 (56)11.1 湖南省下达给长沙市的指标 (56)11.2 指标分解内容 (56)11.3 指标分解结果 (57)12 关于规划修编过程 (59)12.1 规划修编工作流程 (59)12.2 规划修编组织 (60)12.3 规划修编前期研究 (62)12.4 规划大纲编制 (63)13 关于近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项目 (65)13.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5)13.2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66)13.3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67)附表 (68)1 引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下简称规划修编)和土地管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规划修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

长沙岳麓区整体规划

长沙岳麓区整体规划

第五部分岳麓山片区城市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规划范围位于先导区中部,北倚龙王港,南至二环线,东临湘江,西至西环线。

规划面积为21.7平方公里。

二、功能与角色定位功能定位——岳麓山片区是以风景名胜区和大学城为特征的区域创新中心、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是城市的品牌和名片。

角色定位——人文鼎盛风光独特的风景名胜文教繁荣富于底蕴的大学园区科技创新充满活力的智慧高地环境优美形象突出的城市名片区位图三、规划设计方案1、土地利用规划:充分体现片区的整体功能分工即北部为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中部为传统校区;南部为新校区。

用地布局充分尊重和结合现实条件,利用改造提升契机,结合三个湖泊——咸嘉湖、桃子湖、后湖形成三片与功能分区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中心。

结合现状的分布特点,综合安排校区、公共服务区、绿化休闲区和居住社区。

学校区建设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形成共生关系,并成为岳麓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充分体现内外分离。

外部为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强调通过性和区域可达性;内部道路分片区形成相独立的内部系统,内部道路设计充分尊重现状的肌理和延续性。

轨道交通系统在片区核心穿过,在新一佳、东方红广场、后湖服务区、阳光100、湖南师范大学分别设立轨道车站。

在片区内鼓励进行非机动车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并积极利用改造空间形成完整有机的步行系统。

在大学城中倡导健康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3、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方案重点体现南北两个湖区的空间形态组织,并成为未来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和新校区的共享服务中心。

核心区的布局充分结合轨道站点,采用TOD的建设模式。

在湖区景观处理上,注重环湖连续性设计,并体现不同的环湖景观感受。

结合景观设计构建核心开敞空间系统。

4、农民安置规划范围内涉及安置总人数27116人,已安置15644人,本次规划需安置人数11472人,其中本片可安置5009人(位于大学城内215亩)其余3760人安置在梅溪垸片;2703人安置在洋湖垸片。

长沙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长沙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长沙市域交通空间结构图
长 沙 市 域 交 通 图
对外交通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以现代化国际民用机场、霞凝新港两港,京广铁 路、高速公路两路为骨架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系统,逐步建 设成为现代化综合交通主枢纽之一,在以长沙为中心、半径 100公里范围内,实现“1小时都市圈”目标。
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铁路枢纽建设为重点,将长沙建 设成为国家中部铁路枢纽之一。重点扩建黄花机场,搬迁大托 铺军用机场。加强长沙与株洲、湘潭交通联系,加快京广走廊 扩容,打通成渝经长沙至江西、海西的高速公路通道。
城市功能分区
西部为文教科研区,主要以大河西先导区为依托,发挥河 西科教文化优势,重点发展科教研发、文化创意、金融商务、 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
东部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商务会展、 金融保险、娱乐休闲等,加快主城区旧城改造步伐,完善商务、 商贸等综合服务功能,。
北部城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服务外包产业和都市型工 业,加快青竹湖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加强保税中心、港口、 货站等对外物流平台建设,突出物流枢纽功能,完善新河三角 洲等滨江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集商贸、居住、休闲于一体 的高品质综合功能区。
南部城区突出行政办公、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务商贸、 文化创意等发展,推进省府新区、暮云组团建设,加强与株洲、 湘潭的相向发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大托铺机场搬迁, 高品质规划建设大托铺、汽车南站片区等重点区域。


城市交通空间结构: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东邻江西省 宜春、萍乡两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 阳、益阳两市。对外对内交通发达,交通规划的空间布局合理性也是衡 量这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看出当地人民生活的质量。 作为一个大城市必然要有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长沙市岳麓区含浦镇总体规划

长沙市岳麓区含浦镇总体规划

长沙市岳麓区含浦镇总体规划(2008-2020)一、规划层次与适用范围本次规划分为镇域和镇区村庄两个层次。

镇域规划范围为镇域行政范围,总面积89.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委会。

镇区规划范围为望雷大道与丰秋路以东,众新路以北与镇界围合的范围,包括白鹤社区、联丰村、东山湾村、官埠口村(部分)、学士村(部分)、玉江村(部分)、大坡村(部分)、含浦社区(部分),镇区规划面积22.3平方公里,村庄规划范围为芝字港村、干字村、新田村、九江村、学士村(部分)、玉江村(部分)、大坡村(部分)、含浦社区(部分),村庄规划面积67.2平方公里。

二、城镇发展定位含浦镇应立足于区域空间发展,强调在岳麓区乃至长沙市城镇体系中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自身山水环境特色、结合已形成优势产业,把含浦镇建设成为:知识创新、文化创意、科技成果孵化、工业化示范、高新产业配套、生态宜居”的现代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名镇。

三、城镇规模全镇2015年总人口为22.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5万人,农村人口2.70万人。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762.62公顷。

全镇2020年总人口为25.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85万人,农村人口2.38万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2330.41公顷。

四、总体规划布局结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根据预测,按近期1762.62公顷,远期2330.41公顷控制。

依据《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本区位于先导区的科研文化产业发展轴和创新创意产业发展轴上。

在此基础上,本区将形成“一心、一廊、六区”的规划结构。

一心:基于含浦老镇区的综合服务中心一廊:贯穿规划区南北的绿廊,即把北部的象鼻窝和南部的大王山通过中部成片的丘陵串联起来,形成生态绿廊。

六片:以工业为主的南部与北部产业中试孵化区、以教育科研为主的科教综合服务区和以旅游服务、科研、居住等综合功能为主的科技研发区、以高科技农业、生态休闲为主,位于镇区南部与干子村的都市休闲农业区。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规划建设经管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长沙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如对本规划进行调整修改,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规程序进行。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榔梨镇,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第三条划定市域重要绿色空间的保护范围,明确要突出体现的自然地域风貌特色。

重点表现长沙山、水、洲、城相融相彰的基本构架,创造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绿地应合理安排、均匀分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充分结合。

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使物种的多样性通过科学的物种规划与安排来促进和提高。

注重植物景观的塑造和树种选择,绿化建设应该与实际发展相结合,合理安排近、远期开发建设的内容和进度,最大程度达到城市绿地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目的。

本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其中分近、远两期,近期为2003年~2008年,远期为2009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文件)●《城市绿线经管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城市绿地分类规范》(2002年)●《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年)●《关于印发〈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技术方案〉、〈国家园林城市规范〉的通知》(建设部城建[2000]106号文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务院[2001]20号令)●《湖南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经管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0年)●《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经管条例》●《长沙市城市绿化经管条例》●《长沙市古树名木保护经管办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经管办法》●《长沙市城市规划经管技术规定》●《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修建性详细规划。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送审稿)长沙市人民政府二OO九年五月目录引言 (1)第一章总则 (3)第一节规划背景 (3)第二节规划依据 (6)第二章指导原则与目标任务 (8)第一节指导原则 (8)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选择 (9)第三节规划目标和调控指标 (12)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主要任务 (14)第三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6)第一节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16)第二节保质保量补充耕地 (17)第三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18)第四节合理利用其他农用地 (19)第四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20)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20)第二节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工矿用地 (21)第三节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 (21)第五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23)第一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23)第二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3)第三节构建综合生态空间体系 (24)第六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26)第一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6)第二节分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28)第三节推进“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 (30)第四节各用途用地统筹安排 (32)第七章城乡用地空间布局与结构优化 (35)第一节构建现代新长沙城镇格局 (35)第二节城乡用地空间布局 (36)第三节各用途用地结构调整 (39)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44)第一节中心城区定位与发展目标 (44)第二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44)第三节中心城区主要扩展方向 (45)第四节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46)第九章区县土地利用 (47)第一节区县土地利用特点与指导意见 (47)第二节加强区县土地利用调控 (49)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1)第一节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 (51)第二节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52)第三节多渠道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52)第四节健全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52)第五节出台规划实施的激励措施 (53)附表 (55)引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在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中处于先行和龙头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复同意新版规划构筑的“大长沙”概念,规划区面 积从90版规划的960平方公里扩大到2893平方公里,将 长沙县、望城县部分区域纳入了规范范围,增加了长株 潭这一空间层次,形成“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布局。 到2020年,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64万人以内, 建设用地控制在253平方公里以内。
长株潭一体化
,这里将是长沙市配套设施最齐全、
长沙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至
2020年)》通过国务院审批,依据城市不同
区域制定了大量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详规
覆盖现有5个城区,并逐步扩大到农村。长沙
第一次将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到细微之处。
“六桥三环”城市骨架

近年来,长沙市委
、市政府致力于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先后投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
多亿元,新修、改扩了
100多条主次干道,“六
桥三环”构成长沙道路环
网的主骨架。

省府生态新城

生态新城以省政府新址为核心,涵括二环线以南、暮云镇以北、
韶山路以西、湘江以东,总面积约57平方公里。新城区将建设成为一个
生态环境优美、区域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实力一流的现代化
生态型城区,成为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域内正在建设“三馆一中心
总人口639.3万人.非农人口218.07万人,农业人口402.85万。
长沙市属湘江水系,湘江自湘潭昭山流经长沙县西南边境,然后由南北向纵贯市区,经望城 县乔口出境。经过市境长度有74公里,其间流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较大的有浏阳河、捞刀河、靳 江、沩水。
长沙交通通讯便利。已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现代化交通体系,长沙黄花机场是国际空港,已 开通39条航线,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曼谷等特大城市和地区。以长沙为中心的全省高 速公路网已经形成,107、319、京珠高速等公路均汇于市区,长沙已列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 之一。长沙又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京广复线贯穿南北,湘黔、浙赣、石长线连接东西;长沙港口 主枢纽霞凝港区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具备千吨级生产能力。
“十一五”规划重点开发区域: 河西新城 星马新城 一洲两岸 城南新区:包括天心生态新城、环保科技产业园、体育新 城、黎托新城,定位为复合型新中央商务区。 暮云、捞霞、高星、含浦四大组团
2003年11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至2020 年)》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今后长沙城市建设和发展 的指导性文件。
是长沙最大规模的体育场馆区,其终
极目标在于将其打造成一座以体育为
基石,集体育、文化、休闲、娱乐、
居住、经营商贸于一体的健康、环保
、高档次的新城区。根据长沙体育新
城的规划,未来新城,在3.29平方公
里的总面积中,体育区占12%,公园
休闲区占14%,经营商贸区占4%,居
住区占31%,配套设施占29%。届时
政工未程来重大工程:
❖ 湘江生态经济带 ❖ 建设火车新货站 ❖ 武广客运专线长沙站 ❖ 劳动路湘江大桥工程 ❖ 水环境整治工程 ❖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 ❖ 建设长株潭轻轨 ❖ 一港一站一枢纽
长沙2007年城建重点计划出台
2007年,全市拟安排城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29个,年度总投资166亿多元。
其中市级10个重大项目:湘江大道工程、长沙三角洲整体开发工程、武广客运专线长沙站配套工程、 劳动路湘江大桥工程、道路和停车场工程、橘子洲风景区建设工程、湘江滨水区棚户区改造安置工程、 长沙南北货站搬迁及配套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
”(省群众艺术馆、省地质博物馆、省科技馆和省青少年活动中心)。
体育新城

体育新城总面积26平方公里。
依托现有体育文化设施,重点建设长
沙报业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圭塘河
文化风光带,完善一馆三中心、长沙
出版物交易中心,举办国内国际大型
赛事、运动员培训、社会科学及文学
创作等活动。作为省、市重点建设项
目,规划蓝图上的体育新城将不仅仅
长沙具悠久的文明历史,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境内古墓古迹遍布。悠久的历史留给长沙众 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古迹有岳麓书院、马王堆、开福寺、天心阁等,有名的旅游景点有岳 麓山、烈士公园、橘子洲等
近期重要规划成果与未来重大市
• 规划成果:
❖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 长株潭一体化 ❖ 长沙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 六桥三环城市骨架 ❖ 省府生态新城 ❖ 体育新城 ❖ 新河三角洲 ❖ 城市亮化工程 ❖ 背街小巷整治
以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背景,以长株潭北、西南、东南三个 功能区为主次核心,三市结合部金三角地区为绿心,突出长株 潭北核(长沙)的核心地位,城市中心组团、片区组团和小城 镇发育相对完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发达,各类空间协调发展, 区域整体功能互补契合,生态循环良好的特征型、网络型的城 市化地域,概括为‘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空间结构”。
长株潭三市在空间上呈现“品”字结构,城市之 间的距离为35公里,就城市群的组合形态看在全 国是独一无二的。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基本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
构筑以区域产业布局为动力,核心区城市功能空间为主体,外围 生态系统为基础,交通运输和环境基础设施系统为支撑,并能够 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发展目标实现的空间格局;提 出区域一体化的协调措施与政策建议。
长沙规划及岳麓区规划发展
长沙城市概况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 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
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区,长沙、望城、宁乡三县和浏阳市,全市土地总面积 11819.5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56.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7.7平方公里;东西长约230公里,南 北宽约88公里,总体呈狭长形。长沙东临江西省宜春地区和萍乡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 、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
部分工程列为2007年续建项目:太平街历史街区二期、龙王港立交、岳麓山道路改造、天然气配套等14个市 级市建项目和省府文化公园、省府景观中轴线、韶高北路等4个市级区建项目。
长沙市总规划
形成“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布局:
“一主”指中心城区。 “两次”指河西新城和星马新城 “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