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欣赏《小放驴》教案1 人音版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小放驴》这首歌曲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
2. 通过作业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作业内容1. 歌曲演唱:学生需完整演唱《小放驴》这首歌曲,要求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2. 歌曲表演:学生需根据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或动作,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3. 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与《小放驴》相关的其他音乐或文化素材,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并制作一份小组汇报PPT。
4. 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采访等方式,了解“小放驴”这一民俗文化现象的背景、意义等,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总结报告。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符合课程要求,与《小放驴》这首歌曲相关。
2. 演唱、表演和PPT汇报等作业需按时提交,并确保质量。
3. 小组合作需注重团队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4. 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作业需真实、客观地记录了解到的信息。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团队协作情况、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
3. 评价结果: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根据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反馈,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明确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应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小放驴》这首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价值。
3. 教师应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放驴》这首歌曲,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歌曲《小放驴》的旋律和歌词;2. 深入分析歌曲的节奏、音色和情感表达;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小放驴-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放驴-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对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小放驴》这首歌进行教学,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和演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这首歌,同时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目标1.了解《小放驴》这首歌的基本内容和背景;2.通过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3.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和歌词的感知和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欣赏歌曲1.让学生先听一遍《小放驴》这首歌,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2.让学生再听一遍歌曲,并让他们边听边记录自己在听歌时的想法和感受;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听歌体验,让全班一起讨论歌曲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第二步:分析歌曲1.让学生仔细听歌,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让学生思考歌曲的歌词,了解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结果。
第三步:学唱歌曲1.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2.让学生分组合作,学唱歌曲,根据歌曲的情感表达,体验歌曲所传递的情感;3.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排练歌曲,并选择代表小组进行表演。
第四步:表演歌曲1.让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表演,让全班同学进行观看和听评,表明观后感和建议;2.让全班同学一起合唱歌曲,共同体验歌曲所传递的情感和力量;3.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加强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评价学生通过本次教学,能够对《小放驴》这首歌的内容、情感和表现力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能够通过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对歌曲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进行更加细致的感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够通过合作排练和表演,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人音版初中音乐☆小放驴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初中音乐☆小放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欢快、诙谐的情绪,以此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2.通过聆听本曲,感受本曲中,独特的器乐音色。
3.通过学习、赏析,能对河北吹歌,跑驴,等音乐和艺术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2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通过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让八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音乐歌曲,尝试做音乐老师来教同学唱歌,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教能力。
在教学的方式我不会像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只教学生学完歌曲就行了,我会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用肢体表演来展示歌曲的内涵,结合说、唱、跳、演、人声伴奏等形式进行,做到完整的音乐剧表演,全面开发学生的方面的能力,培养独特的艺术感觉。
3 重点难点 1.如何辨别作品中,乐器的演奏音色。
2.如何让学生通过聆听形象感受到乐器模仿的动物形象。
3.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河北吹歌这一演奏形式。
4.创编与音乐有关的活动。
1 / 8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小放驴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欢迎来到夏老师的音乐课堂。
首先我想问问,我们班有没有哪位同学会吹口哨?生:师:我需要你们举手告诉我(选一位同学)你能不能给大家吹首歌?生:师:他吹的什么歌?像不像?生:(像)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段音乐,来听一听(PPT),他们其实有没有用喉咙来发出声音?生:师:那为什么会像呢?是通过模仿什么做到的?生:(曲调,音色)师:答得非常好,这位同学吹的曲调和音色都是在模仿这首歌曲,所以才会让我们觉得很像。
《小放驴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3387
☆小放驴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吹歌《小放驴》曲调。
2、情感目标: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
3、能力发展目标: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教学意图《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
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
这首乐曲是源于农民们放驴的劳动生活。
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
其次,这首乐曲也源于河北的民间歌舞——地秧歌“跑驴”。
因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节目中民间表演“跑驴”的内容十分相符。
它们都是那样地欢快、活泼、诙谐、粗犷,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
同时,乐曲的律动又与“跑驴”的舞蹈动作十分吻合。
这首乐曲有着很深厚的生活基础。
乐曲开始是用管子吹奏的一个长音。
它既可让人想象为“跑驴”开场时演员的呼唤声,又可想象为农民放牧时驴子的嘶叫声。
这种启始方法,从一开头就表现出一种风趣、幽默、诙谐、泼辣的音乐情绪,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
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
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再转、再合的形式,可谓严谨、工整。
特别是乐曲的句子或长或短地都有所重复,因而在民间把这种重复现象称之为“句句双”。
从演奏形式上看,它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仗形式,从而使音乐情绪溢发地显得浓烈、炽热,感情色彩颇浓。
河北吹歌之所以有吹歌之称,是因为它演奏的内容主要是民歌、小调、戏曲音调的缘故。
河北吹歌的乐队组合,有两种基本类型。
其一是以管子、海笛为主,辅之以一些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其二是以唢呐为主,加上一组打击乐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悉河北吹歌《小放驴》曲调。
教学难点: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讲授】教学过程一、聆听《小放驴》1、初听:乐曲表现了什么?使用了哪些乐器?2、简介体裁:《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小放驴》这首歌曲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
2. 通过作业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作业内容1. 歌曲演唱:学生需完整演唱《小放驴》这首歌曲,要求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2. 舞蹈编排:学生需根据《小放驴》的旋律,自行编排一段简单的民族舞蹈,要求动作自然、协调,展示出民族舞蹈的韵味。
3. 创编故事:学生需发挥想象力,以《小放驴》为素材,创编一个与音乐相关的故事,字数不少于500字。
要求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体现音乐的感染力。
4. 制作PPT: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小放驴》相关的主题,制作一份PPT,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三、作业要求1. 演唱作业:学生需按时提交录音文件,录音文件需清晰、无杂音。
2. 舞蹈编排作业:学生需提交舞蹈视频,视频需清晰展示舞蹈动作,并在作业提交时注明小组人数和成员分工。
3. 创编故事作业:学生需在班级群内提交电子版文档,并注明小组名称和成员名单。
4. PPT制作作业:学生需按时提交PPT文件和文字稿,要求排版美观、内容精炼,体现小组的创意和思考。
5. 作业提交:所有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教师指定的平台或邮箱,逾期不予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舞蹈表现力、故事创意和PPT制作能力等。
2. 评价方式:教师将对学生的演唱、舞蹈和故事进行现场评分,并参考PPT制作的质量给出综合评价。
3. 评价时间:评价工作将在作业提交后的两周内完成。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向每个完成作业的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和提高,为下一阶段的音乐学习做好准备。
3. 班级内可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学习《小放驴》的体会和收获,增强班级凝聚力。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小放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小放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一、欣赏《小放驴》,感受、体验速度的变化与情绪表达的关系及河北吹歌的风格特点;了解“学舌”、“句句双”这两种中国民间乐曲常用的演奏手法;认识民族乐器“管子”并能辨别其音色。
二、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加强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通过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让八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音乐歌曲,尝试做音乐老师来教同学唱歌,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教能力。
在教学的方式我不会像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只教学生学完歌曲就行了,我会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用肢体表演来展示歌曲的内涵,结合“说、唱、跳、演、人声伴奏”等形式进行,做到完整的音乐剧表演,全面开发学生的方面的能力,培养独特的艺术感觉。
3重点难点感受《小放驴》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吹歌的主要风格特点。
4教学过程4.1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河北吹歌《小放驴》(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这节课呀!老师将带大家欣赏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来!一起看段视频,跟着视频动起来吧!提问:你能听出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乐器?老师:嗯,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呀!那我们来归归类吧!民族乐器按照发音原理和演奏方式的要求分为四大类,知道有哪四大类吗?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
(二)聆听《小放驴》全曲 1.导入:在我们中国河北地区,有一首吹歌以模仿动物的叫声为主要创作的,大家有没有兴趣听一听呢?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肯定会觉得非常好笑,但你们不要光顾着笑,听听它在模仿什么声音,主要又是用哪些乐器在演奏呢?2、初听: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声音?使用了哪些乐器?3、出示管子图片管子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小放驴》教学设计
(3)简谱演唱对部分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时间适应和练习。
(4)歌曲创作背景和民间音乐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需要教师进行生动讲解。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钢琴、合唱架、打击乐器等。
2. 课程平台:无。
3. 信息化资源:教学课件、歌曲音频、简谱乐谱等。
4. 教学手段: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实践练习等。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小放驴》在民间音乐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民间音乐的特点。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小放驴》所表达的情感。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小放驴》相关的实际问题。
九.内容逻辑关系
2. 民间音乐的特点和共性:旋律、节奏、情感、文化内涵
3. 音乐创作与实践:创作、记录、演唱、讨论、分析
十.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合作和动手操作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我发现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学生在讨论和操作中的表现,这让我意识到我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好地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6. 课堂表现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小放驴》这一音乐课程,使学生能够:1. 了解并掌握《小放驴》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聆听学习:学生需在家中通过网络或音乐资源,提前聆听《小放驴》全曲,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韵律。
2. 理论知识学习:学习《小放驴》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及音乐特点等理论知识,并完成相关思考题。
3. 节奏训练:通过敲击桌面、身体等物品,尝试模仿《小放驴》的节奏型,并记录下来。
4. 歌曲跟唱:学生需跟随原曲进行跟唱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5. 小组合作:以小组形式进行歌曲合练,相互指出音准和节奏问题,并尝试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表现力。
三、作业要求针对上述作业内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1. 聆听学习: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做好记录,注意体会《小放驴》的独特韵味。
2. 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是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相关资料,并完成思考题,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3. 节奏训练:在尝试模仿《小放驴》的节奏型时,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记录下自己的尝试过程和成果。
4. 歌曲跟唱:跟唱时,要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尽量做到跟唱与原曲同步。
5.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积极参与,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完成情况、准确性、创意性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五、作业反馈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将作业成果及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
老师将根据同学们的反馈,对作业进行总结和点评,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老师也将根据同学们的作业情况,对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完善。
以上是初中音乐课程《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内容。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小放驴-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小放驴教学设计【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一、欣赏《小放驴》,感受、体验速度的变化与情绪表达的关系及河北吹歌的风格特点;了解“学舌”、“句句双”这两种中国民间乐曲常用的演奏手法;认识民族乐器“管子”并能辨别其音色。
二、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加强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通过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让八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音乐歌曲,尝试做音乐老师来教同学唱歌,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教能力。
在教学的方式我不会像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只教学生学完歌曲就行了,我会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用肢体表演来展示歌曲的内涵,结合“说、唱、跳、演、人声伴奏”等形式进行,做到完整的音乐剧表演,全面开发学生的方面的能力,培养独特的艺术感觉。
3重点难点感受《小放驴》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吹歌的主要风格特点。
4教学过程4.1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河北吹歌《小放驴》(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这节课呀!老师将带大家欣赏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来!一起看段视频,跟着视频动起来吧!提问:你能听出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乐器?老师:嗯,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呀!那我们来归归类吧!民族乐器按照发音原理和演奏方式的要求分为四大类,知道有哪四大类吗?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
(二)聆听《小放驴》全曲 1.导入:在我们中国河北地区,有一首吹歌以模仿动物的叫声为主要创作的,大家有没有兴趣听一听呢?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肯定会觉得非常好笑,但你们不要光顾着笑,听听它在模仿什么声音,主要又是用哪些乐器在演奏呢?2、初听: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声音?使用了哪些乐器?3、出示管子图片管子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欣赏和学习《小放驴》这首音乐作品,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认识。
2. 通过聆听、分析、模仿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二、作业内容:1. 聆听作业:学生需完整聆听一遍《小放驴》这首音乐作品,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印象。
2. 分析作业:学生需分析这首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 模仿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种乐器或方式(如歌唱、舞蹈等)来模仿这首音乐作品的特点,并进行表演。
4. 调查作业:学生可调查身边的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和喜爱程度,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渠道,并写出调查报告。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给老师。
2. 提交的作业应包括文字描述和表演视频(如有),确保质量。
3. 作业应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表演质量、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对于完成优秀的作业,老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 对于未完成或质量不高的作业,老师将进行指导和帮助,并提供第二次完成机会。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老师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2. 学生可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寻求帮助和解答。
3. 老师应及时反馈作业中的问题和不足,提醒学生注意并改进。
4.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促进音乐课程的学习和提高。
通过《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实施,希望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培养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也希望通过作业反馈部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八年级上人音版第5单元欣赏《小放驴》教案1
《小放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吹歌《小放驴》曲调。
2、情感目标: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
3、能力发展目标: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歌曲分析:《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
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
可以说,这首乐曲首先是源于农民们放驴的劳动生活。
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
其次,这首乐曲也源于河北的民间歌舞——地秧歌“跑驴”。
因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节目中民间表演“跑驴”的内容十分相符。
它们都是那样地欢快、活泼、诙谐、粗犷,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
同时,乐曲的律动又与“跑驴”的舞蹈动作十分吻合。
根据以上所说,可以看出这首乐曲有着很深厚的生活基础。
乐曲开始是用管子吹奏的一个长音。
它既可让人想象为“跑驴”开场时演员的呼唤声,又可想象为农民放牧时驴子的嘶叫声。
这种启始方法,从一开头就表现出一种风趣、幽默、诙谐、泼辣的音乐情绪,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
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
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再转、再合的形式,可谓严谨、工整。
特别是乐曲的句子或长或短地都有所重复,因而在民间把这种重复现象称之为“句句双”。
从演奏形式上看,它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仗形式,从而使音乐情绪溢发地显得浓烈、炽热,感情色彩颇浓。
在民间,人们把这种一问一答、一领众和的演奏形式叫做“学舌”。
它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河北省。
通常,吹歌多用于迎亲、喜庆、迎神、送殡等民俗活动,而在春节、灯节期间,“串村”的吹歌活动就更加活跃。
河北吹歌之所以有吹歌之称,是因为它演奏的内容主要是民歌、小调、戏曲音调的缘故。
河北吹歌的乐队组合,有两种基本类型。
其一是以管子、海笛为主,辅之以一些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如:河北省定县子位村的吹歌会。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小放驴》这首歌曲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
2. 通过作业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作业内容1. 听唱练习:学生需反复聆听《小放驴》这首歌曲,并尝试跟唱,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同学扮演驴的角色,通过动作、神态等表演,展示驴的特点和形象。
3. 创编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尝试为歌曲创作新的歌词或旋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搜集资料:学生需搜集有关小放驴的相关资料,了解小放驴的历史、文化、特点等,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任务,不得抄袭或请人代为完成。
2. 小组合作:学生需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与组员协作完成各项任务。
3. 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资料提交:学生需提交作业成果和相关资料,以供教师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完成质量和资料提交情况,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3. 评价结果反馈: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将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同时,也将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的音乐课程成绩中。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向教师反馈自己在作业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作业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3. 家长反馈:家长也可参与作业反馈环节,了解孩子在音乐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与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本次初中音乐课程《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小放驴-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放驴-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放驴的来源、发展历程与鉴赏方法。
2.能够领会小放驴音乐的精髓,表现出节奏、旋律、感情等方面的特点。
3.学会用人声发声打击或拍摄出小放驴的节奏、旋律等元素。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习了解小放驴的鉴赏方法。
2.掌握小放驴的节奏、旋律和感情特点。
3.学会用人声打击或拍摄出小放驴的节奏、旋律等元素。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小放驴的鉴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如何用人声发声打击或拍摄出小放驴的节奏、旋律等元素。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结合演示法。
2.个别辅导、分组练习、小组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展示小放驴的群众音乐活动视频,激发学生对小放驴的兴趣。
2.让学生思考小放驴的来源和历史。
第二步:学习小放驴的鉴赏方法1.教师讲解小放驴的鉴赏方法,例如乐曲的节奏、旋律、情感等方面。
2.让学生观察和听辨小放驴的表演视频,分析乐曲的特点。
第三步:练习用人声打击或拍摄出小放驴的节奏、旋律等元素1.老师向学生展示节奏图谱和旋律简谱,教导学生人声发声打击或拍摄出小放驴的节奏、旋律等元素。
2.让学生分组练习,个别辅导。
第四步:展示小组成果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所练习的小放驴的节奏、旋律等元素。
2.学生自行评价其表现,老师进行点评。
第五步:家庭作业请学生练习用人声发声打击或拍摄出小放驴的节奏、旋律等元素,并制作一份小组表演方案,下次课展示。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小放驴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了解很少,对小放驴的鉴赏方法及打击或拍摄技巧缺乏理解。
尤其是在用人声发声打击或拍摄出小放驴的节奏、旋律等元素方面,学生技巧尚不够熟练。
在授课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适时分组,提供了更多的个别辅导,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还提供了家庭作业,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后练习效果。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小放驴》的背景和基本曲式结构。
2. 学会《小放驴》的简单歌唱,并能理解歌曲中表现的情感和内涵。
3. 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感和基本的音乐知识。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小放驴》的初步学习展开。
1. 背景知识了解:学生需通过网络或书籍,收集《小放驴》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等资料,并做好笔记记录,包括对其在文化历史背景下的影响及其艺术特色有大致的认识。
2. 基础音乐理论学习:预习相关的音乐理论概念,如节奏、拍子等,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对《小放驴》的学习中。
学生需要使用简谱或者钢琴等工具,尝试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旋律跟唱和节奏练习。
3. 歌曲演唱准备:学生需反复聆听《小放驴》的音频材料,尝试模仿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情感表达,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歌唱练习。
4. 创作性作业:学生可以尝试对《小放驴》进行简单的歌词改编或创作新的歌词,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保持专注和耐心,按照要求完成每项任务。
2. 背景知识了解需结合实际情况,避免抄袭,确保内容真实可靠。
3. 基础音乐理论学习要深入浅出,重点在于理解和应用,而非单纯死记硬背。
4. 歌曲演唱准备应尽量做到发音准确、节奏稳定、情感表达到位。
5. 创作性作业要体现出个人对歌曲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尽量做到原创和新颖。
四、作业评价1. 背景知识了解: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资料和笔记记录进行评价,看是否准确理解了《小放驴》的背景和特点。
2. 基础音乐理论学习:通过学生的理论应用和节奏练习情况进行评价,看是否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
3. 歌曲演唱准备:教师通过学生的歌唱练习和模仿情况进行评价,看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演唱水平。
4. 创作性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歌词改编或创作情况进行评价,看是否体现了个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下课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指出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掌握《小放驴》的基本旋律和节奏,熟悉歌曲的演唱技巧。
2. 理解《小放驴》所表达的农村生活情趣和劳动的喜悦。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歌曲预习:学生需在课前预习《小放驴》的歌词,并尝试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
2. 节奏练习:学生需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节拍器或自制工具进行歌曲节奏的练习,并尝试唱出基本旋律。
3. 小组合练: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进行歌曲的合唱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和节奏问题,并尝试为歌曲编排简单的动作或表演。
4. 歌曲录制:每组成员利用家庭设备录制小组演唱版本,确保清晰度和音质达到最佳。
三、作业要求针对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预习环节要求准确掌握歌词和歌曲背景知识;- 节奏练习要求跟随节拍器或歌曲原唱进行练习,确保节奏准确;- 小组合练时要求每位成员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歌曲录制时要求每位成员都清晰发声,确保录制质量;-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家长需参与监督和指导。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 歌词及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 节奏和旋律的准确性;- 小组合作的参与度和完成度;- 歌曲录制的清晰度和质量。
评价将由音乐教师和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将选取优秀的小组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
对于未能按时完成作业或存在较大问题的学生,教师将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将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互相分享经验和技巧,共同进步。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旨在通过预习、练习、合作和录制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小放驴》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小放驴》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省级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一、欣赏《小放驴》,感受、体验速度的变化与情绪表达的关系及河北吹歌的风格特点;了解“学舌”、“句句双”这两种中国民间乐曲常用的演奏手法;认识民族乐器“管子”并能辨别其音色。
二、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加强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通过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让八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音乐歌曲,尝试做音乐老师来教同学唱歌,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教能力。
在教学的方式我不会像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只教学生学完歌曲就行了,我会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用肢体表演来展示歌曲的内涵,结合“说、唱、跳、演、人声伴奏”等形式进行,做到完整的音乐剧表演,全面开发学生的方面的能力,培养独特的艺术感觉。
3重点难点感受《小放驴》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吹歌的主要风格特点。
4教学过程4.1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河北吹歌《小放驴》(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这节课呀!老师将带大家欣赏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来!一起看段视频,跟着视频动起来吧!提问:你能听出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乐器?老师:嗯,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呀!那我们来归归类吧!民族乐器按照发音原理和演奏方式的要求分为四大类,知道有哪四大类吗?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
(二)聆听《小放驴》全曲 1.导入:在我们中国河北地区,有一首吹歌以模仿动物的叫声为主要创作的,大家有没有兴趣听一听呢?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肯定会觉得非常好笑,但你们不要光顾着笑,听听它在模仿什么声音,主要又是用。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放驴》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作业内容1. 完成歌曲《小放驴》的弹唱练习,包括曲谱学习和实际弹奏。
2. 搜集关于“小放驴”的相关资料,了解其文化背景和意义。
3. 小组合作,通过角色扮演、舞蹈等形式,编排一段与《小放驴》主题相关的音乐短剧。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弹唱练习,确保准确性和节奏感。
2. 确保资料的搜集真实、准确,能够充分了解“小放驴”的相关信息。
3. 音乐短剧编排需体现《小放驴》的音乐元素,形式新颖、有趣,能够吸引观众。
4. 作业完成后,提交弹唱录音、相关资料和短剧视频,以供教师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弹唱准确性、资料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短剧的创新性和表现力。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和反馈。
3. 评价结果: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对有改进空间的作业提供指导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根据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结果,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音乐素养。
2. 鼓励学生将改进后的短剧进行再次表演,与其他班级进行交流和学习。
3.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和表现,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4. 通过作业反馈,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教学相长。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仅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注重个体实践,又强调团队协作,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作业评价方面,我们将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既关注结果,也重视过程,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以便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作业反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和改进,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的思路。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了解并熟悉《小放驴》这首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内容;2. 初步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能够初步唱出歌曲的情感与意境;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协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其对传统音乐的体验和感悟。
二、作业内容1. 聆听练习:- 让学生在家中多次聆听《小放驴》原曲,注意听辨旋律的变化与歌曲的情感表达。
- 记录下自己对歌曲旋律的理解与感受,以及歌曲中重复和变化的部分。
2. 歌曲学习:- 学习歌词内容,理解歌词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
- 跟唱歌曲,注意音准与节奏,初步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 尝试用不同的情感去演唱歌曲的不同部分,体验歌曲的层次感。
3. 探索与创作:- 尝试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小放驴》伴奏,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 分组进行歌曲表演编排,设计动作与表情,展现歌曲的意境。
- 鼓励学生进行歌词创作,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改编或创作新的歌词段落。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作业,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音乐学习。
2. 聆听练习要求认真细致,对歌曲的旋律与情感要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3. 歌曲学习部分要求音准与节奏准确,能够流畅地跟唱整首歌曲。
4. 探索与创作部分要大胆尝试,积极创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5.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给老师进行评阅。
四、作业评价老师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1. 聆听练习的认真程度与对歌曲的理解深度;2. 歌曲学习的准确性与流畅度;3. 探索与创作的创新性与实用性;4. 作业完成的完整性与准时性。
评价结果将以等级形式呈现,优秀作业将作为学习范例进行展示。
五、作业反馈1. 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评阅,指出优点与不足。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与鼓励,并作为学习榜样进行宣传。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老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改进与提高。
4. 作业评阅结果将及时反馈给学生与家长,以便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小放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掌握《小放驴》的基本旋律和节奏,熟悉歌曲的演唱技巧。
2. 了解音乐背后的背景和音乐表现形式。
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自主学习与歌曲识记:学生应在家中通过音乐教材或网络资源,自主预习《小放驴》的歌词与旋律,并尝试跟唱。
2. 节奏与旋律练习: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使用节拍器或自制节拍工具,对《小放驴》的节奏进行反复练习,直至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感。
同时,学生应尝试用“哼唱”的方式熟悉歌曲的旋律。
3. 小组合作与创作:学生需分组进行合作,每组至少创作一段与《小放驴》主题相关的歌词或故事情节,可利用现代音乐制作软件为歌词创作简单的伴奏旋律,展现团队合作能力与创造力。
4. 创意表现与表演:鼓励学生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绳索、玩具等)自编自导一个与《小放驴》主题相关的简短表演或音乐剧片段,增强对音乐的体验感。
5. 课后作业反思:学生应反思本次作业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总结如何更好地进行下一课的准备工作。
三、作业要求1. 自主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确保学习效果。
2. 节奏与旋律练习部分需家长签字确认学生已认真练习。
3. 小组合作与创作部分需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并记录创作过程和成果。
4. 创意表现与表演部分需注重创意性和音乐性,尽量展现学生的个人特色。
5. 课后作业反思部分需学生真实记录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节奏与旋律的掌握程度、小组合作创作的成果、创意表现与表演的创意性和音乐性以及课后作业反思的真实性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下一课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同时,教师还会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完善后续的教学设计和作业布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放驴》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吹歌《小放驴》曲调。
2、情感目标: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
3、能力发展目标: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歌曲分析:
《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
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
可以说,这首乐曲首先是源于农民们放驴的劳动生活。
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
其次,这首乐曲也源于河北的民间歌舞——地秧歌“跑驴”。
因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节目中民间表演“跑驴”的内容十分相符。
它们都是那样地欢快、活泼、诙谐、粗犷,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
同时,乐曲的律动又与“跑驴”的舞蹈动作十分吻合。
根据以上所说,可以看出这首乐曲有着很深厚的生活基础。
乐曲开始是用管子吹奏的一个长音。
它既可让人想象为“跑驴”开场时演员的呼唤声,又可想象为农民放牧时驴子的嘶叫声。
这种启始方法,从一开头就表现出一种风趣、幽默、诙谐、泼辣的音乐情绪,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
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
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再转、再合的形式,可谓严谨、工整。
特别是乐曲的句子或长或短地都有所重复,因而在民间把这种重复现象称之为“句句双”。
从演奏形式上看,它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仗形式,从而使音乐情绪溢发地显得浓烈、炽热,感情色彩颇浓。
在民间,人们把这种一问一答、一领众和的演奏形式叫做“学舌”。
它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河北省。
通常,吹歌多用于迎亲、喜庆、迎神、送殡等民俗活动,而在春节、灯节期间,“串村”的吹歌活动就更加活跃。
河北吹歌之所以有吹歌之称,是因为它演奏的内容主要是民歌、小调、戏曲音调的缘故。
河北吹歌的乐队组合,有两种基本类型。
其一是以管子、海笛为主,辅之以一些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如:河北省定县子位村的吹歌会。
其二是以唢呐为主,加上一组打击乐器。
如:河北唐山的吹歌会。
教学重点:
熟悉河北吹歌《小放驴》曲调。
教学难点:
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教学过程:
一、聆听《小放驴》
1、初听:乐曲表现了什么?使用了哪些乐器?
2、简介体裁:《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
体裁属于河北吹歌。
3、再听: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
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
4、复听,学生跟着想象。
二、小结
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有限度,以及对其他地域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等各种存在的差异,在对地方音乐特点的认识上也是有限的,所以只能尽可能的让他们知道在音乐上反映出的地方差异和特点。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