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七年级下人教版第4单元欣赏《斑鸠调》教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4.2.3斑鸠调教案教案1000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4.2.3斑鸠调教案教案1000字
-民族特色:突出《斑鸠调》的民族特色,如歌词内容、旋律风格等。
-地域特点:介绍《斑鸠调》的地域特点,如地域文化背景、音乐风格等。
3.艺术性设计:
-使用色彩鲜艳的粉笔或水彩笔,突出板书内容的重点和特点。
-利用板书空间,适当插入与《斑鸠调》相关的图片、图表或示意图,增加视觉吸引力。
-采用简洁的字体和排版,保持板书的整洁和清晰。
2.强调《斑鸠调》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和价值,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斑鸠调》的音乐元素。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堂检测:
1.请学生回答《斑鸠调》的基本旋律、节奏、音色特点,以及其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在音乐学习方面,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力,能够快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巧。在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学习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歌曲。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斑鸠调》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了前面的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音长、音色等。通过学习《斑鸠调》,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来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歌曲。同时,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也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演唱和演奏《斑鸠调》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因此,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音乐器材,如吉他、钢琴、打击乐器等,以便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演奏练习。同时,教师需要确保所有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斑鸠调》教学设计[1]

《斑鸠调》教学设计[1]

《斑鸠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流行于江西赣南地区的小调,原是额南的一首茶歌,两句体乐段,五声徽调试,歌中贯穿了“56216”乐汇,节奏富有跳跃感,活泼明快,歌词中还夹着“叽哩咕噜”、“咕咕”等模仿斑鸠叫的衬词,全曲充满春天的勃勃生机。

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

2、通过对《斑鸠调》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合作演唱的方法,感知、体验音乐风格,培养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作品《斑鸠调》,感受江西的风土人情,体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作品并能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和生动的情绪演唱《斑鸠调》。

【难点】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能够准确演唱乐曲中的音程大跳。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欣赏江西美景图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我们南方的一处秀美之地,请同学们瞧一瞧!师:同学们如痴如醉的欣赏春景的时候,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生:咕咕师:他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斑鸠鸟,他的身形细长,全身覆盖着棕色的羽毛,他的声音浑厚穿透力强,就像大自然中的低声部,时高时低I2 35 35师他的声音还吸引了其他人你听,他们是怎么演唱的!(设计理念:导入部分用视听结合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美丽、轻松的氛围中轻松的学习。

)(二) 重难点解决师范唱ii6 5621 6-春天什么叫春天斑鸠叫师:你们能不能模仿一下,用这样的方式回答他们(师问生答)师:斑鸠的声音就是这样子,引起大家的关注连江西的人们也唱起来了,你听他们唱的有什么不同?11656216656师:出了歌词的改变,旋律有没有什么变化呢?生1听到最后一个音生往下降的就像当地人讲话的语气一样生2前面第二小节只有一个6-后面6656师:这个乐句音符变多了,节奏变化了,这在民歌当中称之为加花,你们听听情绪是不是也变化了呢?师生多次练唱下滑音6多次唱谱ii6562i6656填词唱春天马格叫呀哈嘿(设计理念:节奏练习让学生体验出旋律的变化,体验是一种教育对象亲身经历、自我作用的过程,它强调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欣赏《斑鸠调》ppt课件(1)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欣赏《斑鸠调》ppt课件(1)
《斑鸠调》
——江西赣南民歌
1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 度、及情感演唱《斑鸠调》,并能给歌曲 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 二、能力目标:了解江西民歌演奏特点。 •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对
民歌有所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生活。 2
你知道这是哪种艺术形式吗?
3
歌曲分析
这首歌是比较著名的江西民歌,在江 西的乡村里可以听到歌曲《斑鸠调》, 也是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 “灯歌”。
4
5
歌曲风格
乐曲具有浓郁的江西风格。它欢快喜悦, 歌唱性很强。
6
• 斑鸠调合唱
7
•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江西的音乐? • 来给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吧!
8谢谢观赏9 Nhomakorabea

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斑鸠调4-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斑鸠调4-人教版

《斑鸠调》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歌唱《斑鸠调》二.教学目的:1 通过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江西赣南的音乐艺术作品,能够对地方民歌产生兴趣从而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祖国。

2 聆听并学唱《斑鸠调》体会赣南民歌特点。

3 了解赣南民歌是客家民歌的支脉,分析歌曲情绪,速度,节奏以及歌词的衬词特点等。

三.教学重点:准确学唱《斑鸠调》的旋律和歌词,尽量让学生生动活泼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生分两部分进行对唱和合唱。

用舞蹈动作加强感受歌曲的地方特点。

四.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教师和本班的舞蹈特长学生一起表演《茉莉花》,教师独唱,学生舞蹈。

(目的:让学生对地方民歌产生兴趣。

)教师问:这是哪个地方什么形式的歌曲?学生:江苏地方民歌教师导入:今天我们要介绍另一个地方民歌,我们一起到江西赣南去看看。

在江西赣南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有一种传统“灯歌”歌词头一段以“斑鸠鸟”为引题,故称《斑鸠调》这节课就教同学们演唱这首歌。

2 完整聆听歌曲《斑鸠调》。

在聆听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互动;第一段用点来打节拍,第二段加上拍手,第三段再加上教师跳段扇子舞。

使学生在聆听过程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歌曲的节奏和速度。

3 教师分析歌曲引导学生回答,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的。

歌曲的速度:中速稍快。

歌曲的节奏:灵动跳跃的。

4 什么样的土壤孕育出如此美好的音乐呢?了解江西赣南的风土人情:江西赣南是一个风景优美,气候温暖,典型的鱼米之乡。

江西的经济以采茶业为主,从而促进采茶歌曲的发展。

《斑鸠调》就是江西赣南地区一首最具代表性的茶歌。

5 看歌谱:(1)朗诵歌词,引导学生发现歌词特点:衬词的应用和地方方言的应用。

“嘛个”是什么意思?哪里的方言?(是什么的意思,是客家方言)教师讲解:由于赣南地区气候温暖,经济文化的重大改变使北方客家人南迁,所以赣南民歌是客家民歌的一个支脉。

(2)学唱歌曲简谱:教师放慢速度带唱,然后用钢琴带唱3到5遍,学生基本会唱即可。

6 发声练习:(1)气息练习:要求学生坐直,保持气息通畅.发”呜”的音,用钢琴走旋律练气息。

6《斑鸠调》(教案)

6《斑鸠调》(教案)

6《斑鸠调》(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斑鸠调》产生兴趣。

让学生了解《斑鸠调》的背景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播放《斑鸠调》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向学生介绍《斑鸠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分析《斑鸠调》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音频播放、讲解和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二:音乐理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音阶、节奏、音符等基本音乐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这些音乐元素应用于《斑鸠调》。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三:旋律练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斑鸠调》的旋律。

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3.2 教学内容:教授《斑鸠调》的旋律,并进行示范。

分组让学生进行旋律练习,互相指导和纠正。

3.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四:节奏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斑鸠调》的节奏。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4.2 教学内容:教授《斑鸠调》的节奏,并进行示范。

分组让学生进行节奏练习,互相指导和纠正。

4.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五:综合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将旋律和节奏结合起来,完整演奏《斑鸠调》。

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斑鸠调》。

让每个小组分别练习,并将各部分合并在一起进行演奏。

5.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练习、合并演奏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音乐欣赏与分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让学生深入理解《斑鸠调》的音乐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6.2 教学内容:欣赏不同版本的《斑鸠调》,比较它们的差异。

分析《斑鸠调》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探讨《斑鸠调》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6.3 教学方法:采用音频播放、讲解和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完整版)《斑鸠调》教案.docx

(完整版)《斑鸠调》教案.docx

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具准备及手段一、教学。

二、情境。

1、入。

《斑鸠调》共 1课时课型新授第 1课时1、指学生用富有性的声音、愉快活的情演唱歌曲《斑》。

2、通本的教学,丰富学生的江西音知,激学生江西的之情。

3、使学生了解“灯歌” 种歌舞形式,并能随模一“灯歌会”。

1、学唱歌曲《斑》。

2、感受、体江西民歌——“灯歌”的音格及特点。

件、琴、扇子。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环节及预设师生活动:我在正在什么季?:春天的景色是怎的?(待学生完之后,件出示春天景色的画面):春天到来的心情是怎的?:同学知道有关春天的成?来一?(春暖花开、春光无限、春光明媚、春暖花开、花香):得真好,春天有花香、有,在我一起来看看,个春天里有些什么声音呢?2、范唱歌曲《斑》。

:歌曲中有什么物的叫声呢?生:斑、蛤蟆:首歌曲情怎?生:快、活的⋯⋯:演唱首歌曲的演唱者声音有什么特点呢?我再来听听看?3、复听歌曲《斑》(明亮、清澈):下面就我也用明亮、清澈的声音来学学首歌曲吧!三、学唱江西民歌。

1、教分句教唱《斑》:同学看看首歌的歌有什么特点?:括号里面的叫什么?:歌曲中都有哪些?:你得他都有什么作用?:我常用的都有哪些?(啊、哎、吧、啦、得等)2、再次教唱歌曲,注意有地方的理。

3、跟琴听唱。

下滑音的解和演唱理。

4、学生唱唱《斑》。

(教听,学生演唱点)5、解决演唱点。

:同学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生:答式演唱6、生答式完整演唱歌曲《斑》。

7、学生答式完整演唱歌曲《斑》。

(分唱、男女唱):同学唱得真棒,是一首郁的地方特色歌曲,那你知道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生:⋯⋯(学生介江西人文、景色)四、感受江西民歌。

听江西歌曲——《斑》。

(件播放歌曲):听完歌曲,你眼前勾画出一幅怎的画面?生:⋯⋯五、体、升。

:江西民歌形式多种多,同学想想看,我今天学唱的《斑》适合在什么合演唱呢?生:富有的气氛的。

六、堂小。

:江西片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民歌、更孕育了勤淳朴的人民。

《斑鸠调》教案

《斑鸠调》教案

斑鸠调一、展示一幅瀑布画面朗诵《望庐山瀑布水》请学生介绍江西人文,景色依据课标中的音乐是人文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理念。

体现人文、学科的交叉,使学生加深对江西的了解。

二、播放歌曲1、《江西是个好地方》2、《请茶歌》3、《斑鸠调》提问:歌曲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曲中有哪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你们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模仿动物叫声和动作。

体现课标内容弘扬民族音乐,通过欣赏几首江西民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江西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斑鸠调》随音乐唱出动物的叫声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提前感受歌曲的难点,为解决演唱难点奠定基础。

2、请学生自由分组互相演唱并讨论歌曲的音乐特征:节奏、旋律、歌词、演唱形式3、教师伴奏学生完整唱一遍询问学生哪一句最难演唱为什么难唱?演唱第一段。

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注意倾听,发现学生的演唱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找出学习难点。

4、出示难点旋律1)、范唱难点旋律2)、指导学生边唱边按旋律的高低用手指画出旋律线3)、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难点部分4)、师与个别学生对答演唱难点部分5)、教师伴奏难点部分5、跟伴奏音乐演唱分组对唱男女声对唱。

完整演唱歌曲,运用各种形式的对唱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四、拓展1、提问:《斑鸠调》适合在什么场合演唱介绍“灯歌”赣南采茶戏录像片段及赣南采茶戏曲牌新唱《斑鸠调》2、师示范舞蹈动作,请男女各一位同学学做矮子步、扇子花放《斑鸠调》舞蹈录相观看典型的舞蹈动作。

学做舞蹈动作。

跟音乐做舞蹈动作3、引出“灯歌”知识点教师伴奏《斑鸠调》第一段指导学生模拟一场“灯歌会”男女生面对面,边歌边舞。

男生提问并做矮子步,女生回答做扇子花。

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参与体验,在课堂上“动”起来。

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全身动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教师小结演唱《江西是个好地方》离开教室总结与提升,在音乐声中结束,将情感升华,深化主题,体现课堂的情感目标。

斑鸠调欣赏教案

斑鸠调欣赏教案

《斑鸠调》欣赏教案年级:初一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民歌《斑鸠调》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在欣赏中,以听觉为先导,以动觉为切入口,使学生在欣赏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3、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调动学生分析、联想、创作的热情,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教学过程:(一)欣赏民歌《斑鸠调》,初步感受歌曲中春天的意境。

在富有跳跃感的歌声中寻找春天的气息。

(二)作品分析1、体裁形式通过复习民歌体裁:号子、山歌、小调。

分析《斑鸠调》是江西地区流行的小调,五声徵调式。

2、歌词分析歌词创作上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和词性,增添了歌曲的趣味性,使歌曲更加生动形象。

如:拟人:桃花笑动词:叫、听、飞、开、采、插等象声词:叽哩咕噜、咕咕、哥咯啯啯衬词:呀哈咳、里格、咧、哟哈咳等3、节奏分析①歌曲将各种不同的音符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为了使歌曲增加跳跃感,旋律中多处出现了连续十六分音符组合的节奏。

×××××××|×××××|××××××××|×××××|②用击掌、拍腿、拍肩的简易律动、击拍歌典中不同的节奏,感受一下歌曲中欢快的节奏效果。

十六分音符组合群要拍得均匀、平衡。

a.×××××××|×××××|××××××××|×××××|0↑↑0 0↑↑前半拍击掌,后半拍拍腿。

(如此反复)b.×××××××|×××××|××××××××|×××××|(三)复听《斑鸠调》,进一步感受迷人的春天。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斑鸠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斑鸠调》教学设计
3.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如音高、音长、音色等,需要通过讲解和练习来理解。
4.音乐表现手法的运用,包括演唱、演奏、指挥等,需要通过实践和指导来提高。
解决办法:
1.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斑鸠调》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通过实例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简谱知识的识谱和运用能力。
3.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音乐表现手法实验操作台等。分组讨论区可以让学生们自由讨论音乐相关的话题,实验操作台可以让学生们亲身体验音乐表现手法的实践操作。
5.音乐设备:准备音响设备、话筒等音乐设备,确保音质清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体验音乐的美。
6.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音乐网站、在线教育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学习资源。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我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风格都有所不同,因此我努力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再次,我认识到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小组讨论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4.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演唱、演奏、指挥等,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5.学习效果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4.通过实践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现手法的运用能力,包括演唱、演奏、指挥等。

《第四单元 斑鸠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斑鸠调》教学设计

《斑鸠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斑鸠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通过演唱和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认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演唱和演奏《斑鸠调》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和传统文化,以及在合作演奏中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器械,如钢琴、吉他等,以便学生演奏歌曲。

2.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旋律、节奏和相关文化背景的展示。

3. 提前录制歌曲视频,以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学习演唱。

4. 安排小组合作演奏,以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合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2. 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二)导入新课1. 播放《斑鸠调》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民族特色2. 介绍《斑鸠调》的背景和意义(三)新课教学1. 教师弹奏《斑鸠调》的曲子,引导学生跟唱2. 学生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教师进行指导3. 各组展示歌唱效果,教师给予评判和鼓励(四)拓展延伸1. 介绍《斑鸠调》的起源和传说,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2. 组织学生讨论《斑鸠调》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3.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五)小结作业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斑鸠调》的音乐价值和意义2. 安置作业:回家继续练习《斑鸠调》,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3. 提醒学生做好教室笔记,记录学习心得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2. 结合学生的反馈,评估教学效果,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斑鸠调》,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民俗风情。

2. 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奏,提高声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大和民族自豪感。

斑鸠调-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斑鸠调-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斑鸠调-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针对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的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斑鸠调的演奏技巧,并使学生理解该调的音乐意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斑鸠调的音乐特点,能够辨别斑鸠调与其他音乐调式的区别。

2.掌握斑鸠调的演奏技巧,通过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并分析斑鸠调的音乐作品。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2.提前准备好斑鸠调的乐曲,以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演奏训练。

3.2 教学内容1.介绍斑鸠调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斑鸠调的音乐特点、演奏技巧和历史渊源,使学生对斑鸠调的音乐有初步的了解。

2.斑鸠调演奏技巧的训练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带领学生学习斑鸠调的演奏技巧,如吹奏技巧、节奏掌握等。

3.实际演奏训练教师分发乐器,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演奏训练,通过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斑鸠调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斑鸠调的音乐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斑鸠调的音乐特点和音乐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3 课后作业1.听取斑鸠调音乐作品,并分析其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2.完成斑鸠调演奏的练习和作业。

四、教学效果与评估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演奏训练和音乐欣赏学习斑鸠调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特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听取学生演奏、评估学生的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音乐七年级下人教版第4单元欣赏《斑鸠调》教案1

音乐七年级下人教版第4单元欣赏《斑鸠调》教案1

《斑鸠调》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欣赏,认识并了解我国赣南等地区的音乐艺术作品,能够对当地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准确学唱斑鸠调的旋律和歌词。

教学过程:
一、组织并导入。

在课的开始,我们先来举行一个唱唱我喜欢的民歌的小型民歌交流音乐会好吗?前些阶段,老师请你们回去找一找、唱一唱你喜欢的民歌,你们都去做了吗?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首赣南地区的民歌,你们想听一听吗?
二、学唱歌曲《斑鸠调》
1、初听歌曲:
提问:歌曲的情绪怎样?表现的是怎样的音乐形象?
教师:这首歌是赣南客家民歌《斑鸠调》,原名《上山调》是流行于赣南的客家民歌,曲调原是赣南的一首茶歌。

2、再次聆听,想一想:
1)它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
2)是重唱还是齐唱?
3)这首歌可以分为几段?
4)它属于什么调式?
3、学唱歌曲,填词演唱2至3遍,学生随着琴声试唱歌谱,然后学生跟唱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思考
师:这一活泼的《斑鸠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生:这样的一幅荡漾着无限生机的春天,使我们心中充满欢欣喜悦。

师:在这两首民歌中有哪些衬词?这些衬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四、小结下课。

1。

音乐斑鸠调教案

音乐斑鸠调教案

音乐斑鸠调教案教案标题:音乐斑鸠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斑鸠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掌握音乐斑鸠的基本调教方法。

3. 培养学生对音乐斑鸠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音乐斑鸠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音乐斑鸠的基本调教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理解音乐斑鸠的习性并进行有效的调教。

2. 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斑鸠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音乐斑鸠的外观和生活习性。

2. 相关音乐斑鸠调教的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

3. 课堂互动环节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音乐斑鸠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音乐斑鸠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知道音乐斑鸠的特征和习性吗?”2. 讲解:介绍音乐斑鸠的基本特征和习性,包括外观、饲养习性、饲养环境等内容,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深入剖析音乐斑鸠的调教方法,包括声音训练、行为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4. 演示:老师进行音乐斑鸠的调教演示,让学生亲眼见到正确的调教方法和效果。

5. 实践: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设计音乐斑鸠的调教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示。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音乐斑鸠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音乐斑鸠。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斑鸠的习性和保护意识,避免过度干预和调教。

2. 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调教的乐趣和挑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斑鸠的保护宣传和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对音乐斑鸠的保护意识。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斑鸠的观察和研究,拓展对音乐斑鸠的了解和认识。

斑鸠调教案

斑鸠调教案

斑鸠调教案
斑鸠是一种非常智慧的鸟类,通过适当的调教,它们可以学会一些简单的技能和行为。

下面是一个斑鸠调教案的示例:
1. 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斑鸠处于舒适、安全的环境中。

提供一个宽敞的笼子或鸟舍,配备新鲜的食物和水源。

2. 建立信任:与斑鸠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温和的语调和小心的接触来亲近它们,逐渐建立起彼此的信任。

3. 培养日常规律:斑鸠对于日常规律非常敏感。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给它们喂食,保持环境的稳定,这样它们就能够更好地适应调教。

4. 用声音指令:斑鸠对声音非常敏感,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声音指令来调教它们执行一些简单的动作。

例如,用特定的声音指令来要求它们飞向特定的位置。

5. 利用食物奖励:斑鸠对食物的渴望使得它们可以通过食物来激励和奖励。

当它们表现出所期望的行为时,给予它们一些小量的食物奖励,逐渐建立起正确行为和奖励之间的联系。

6. 逐步增加难度:一开始,选择一些简单的指令和动作,等斑鸠逐渐习惯后再逐渐增加难度。

重复训练,直到它们能够正确地执行各种指令和动作。

7. 忍耐和坚持:调教斑鸠需要耐心和坚持。

有时候它们可能会
出现违规行为,但不要过分惩罚,要用正面的方式引导它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需要注意的是,斑鸠的智力和学习能力有限,不同的斑鸠个体之间也会存在差异。

因此,调教斑鸠需要根据它们的个体特点和条件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进。

《斑鸠调》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七年级音乐下册(人教版)】

《斑鸠调》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七年级音乐下册(人教版)】

《斑鸠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演唱《斑鸠调》,认识并了解我国赣南等地区的音乐艺术作品。

2.感受欢快活跃的音乐风格和江西民歌的地方特色。

3.感受歌曲中衬词的乐趣,能够尝试演唱衬词。

教学重难点1.学习演唱《斑鸠调》,认识并了解我国赣南等地区的音乐艺术作品。

2.感受欢快活跃的音乐风格和江西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斑鸠调》,谈谈你对江西民歌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乐曲欣赏与简单讨论,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1.江西民歌江西,这块热情的红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江西的民歌全国闻名、类繁多,根据赣南赣北地域、种文化、风俗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歌形式。

1江西民歌的特点江西民歌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情感真挚的特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作者有初步认识,了解音乐知识,为乐曲学习做铺垫。

2.了解江西汉族民歌种类。

江西汉族民歌的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六大类。

号子产生于生产劳动过程,直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号子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一领众和的多人唱,它们都与劳动的力度的强弱、动作的快慢相关联。

劳动号子大都生活气息浓厚,节奏铿锵,音调粗犷,气势豪迈。

江西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自由地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极为普遍的歌曲。

山歌一般多数是独唱和对唱,也有一领众和等形式。

江西山歌根据音乐风格和歌唱特点可分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两种。

高腔山歌一般起调较高,句幅较宽,拖腔较长,多用真假嗓音结合歌唱,旋律高亢激越,感情奔放,润腔华丽。

平腔山歌多用真声演唱,曲调平稳,拖腔较短,感情细腻,优美抒情。

小调是江西流传较广的民歌体裁。

里巷歌谣,其言类多男女情事,如一歌云:南山顶上一株茶,阳鸟未啼先发芽,今年姊妹双双采,明年姊妹适谁家”。

小调大抵可分两类:乡俚小调与城市小调。

江西灯歌是载歌载舞的民歌体裁,有节庆歌舞曲或在某种民俗活动中演唱的歌曲。

传统民间习俗的集中体现是所谓“花灯会”,这在江西各地都非常盛行。

教师招聘初中音乐说课稿:斑鸠调

教师招聘初中音乐说课稿:斑鸠调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首先我想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斑鸠调》是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的一节欣赏课,歌曲是一首江西赣南地区民歌,A或bB大调,2/4拍子,速度是稍快,歌曲曲调清新、悠扬婉转,节奏轻快跳跃。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美、五声调式的特点,学生能够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情和对家乡的热爱,并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

学生能够学会歌曲中的音乐常识,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并产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对教材有深入的分析,还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掌握。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渴望更深一层了解音乐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更重要。

教师应该请学生反复聆听、直观演示,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值变声期,在教授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保护嗓子。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歌曲,感受江西风土人情,从而感受当地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在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感受、体验、对比等方法,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民族五声调式的运用,并能够演唱歌曲,能够感受歌曲的江西风土人情,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是完整的欣赏歌曲,能够通过欣赏歌曲感受江西风土人情,感受歌曲表达的热爱家乡的情感;难点是能够掌握民族五声调式,并完整演唱歌曲。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斑鸠调》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欣赏,认识并了解我国赣南等地区的音乐艺术作品,能够对当地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准确学唱斑鸠调的旋律和歌词。

教学过程:
一、组织并导入。

在课的开始,我们先来举行一个唱唱我喜欢的民歌的小型民歌交流音乐会好吗?前些阶段,老师请你们回去找一找、唱一唱你喜欢的民歌,你们都去做了吗?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首赣南地区的民歌,你们想听一听吗?
二、学唱歌曲《斑鸠调》
1、初听歌曲:
提问:歌曲的情绪怎样?表现的是怎样的音乐形象?
教师:这首歌是赣南客家民歌《斑鸠调》,原名《上山调》是流行于赣南的客家民歌,曲调原是赣南的一首茶歌。

2、再次聆听,想一想:
1)它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
2)是重唱还是齐唱?
3)这首歌可以分为几段?
4)它属于什么调式?
3、学唱歌曲,填词演唱2至3遍,学生随着琴声试唱歌谱,然后学生跟唱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思考
师:这一活泼的《斑鸠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生:这样的一幅荡漾着无限生机的春天,使我们心中充满欢欣喜悦。

师:在这两首民歌中有哪些衬词?这些衬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四、小结下课。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