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间 50 名 工 人 日 加 工零件数如下(
108 131
125
117 122
133
126 122
118
108
单 位 : 个 ) 。 试 110 118 123 126 133 134 127 123 118 112
采用单变量值对 数据进行分组。
112 134
127
123 119
113
120 123
2. 普查
全面调查
3. 抽样调查
4. 重点调查
非全面调查
5. 典型调查
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Statistical Report Forms) 是指依照国家统计局或国家各行政管理部 门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以一定 的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 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与报送程 序,自下而上地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 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1. 用于显示未分组的原始数据的分布
2. 由“茎”和“叶”两部分构成,其图形是由数字组 成的
3. 以该组数据的高位数值作树茎,低位数字作树叶
4. 对于n(20≤n≤300)个数据,茎叶图最大行数不超过
L = [ 10 × log 10 n ]
5. 茎叶图类似于横置的直方图,但又有区别
直方图可大体上看出一组数据的分布状况,但没有给出 具体的数值
例题1 例题2 扩展表
例题
扩展表
统计表的结构
从形式来看要素包括:总标题、横行标题、纵行标题、 数字资料。 表示统计研究的对象,称主词 ;其余的是宾词。
表例1
表例2
表例3
图例1
图例2
频数分布表的编制
(实例)
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2.分组表: 2.分组表:主词按一个标志分组的统计表. 分组表
复合表: 3. 复合表: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复合 分组的统计表. 分组的统计表.
四,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应遵循科学,实用,简明,美观的原则. 应遵循科学,实用,简明,美观的原则. 统计表的各种标题要简明扼要; 1.统计表的各种标题要简明扼要; 要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 2.要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 数据计量单位相同时,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标明, 3. 数据计量单位相同时 , 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标明 , 不同 时应放在每个指标后或单列出一列标明; 时应放在每个指标后或单列出一列标明; 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其他线用细线; 4.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其他线用细线; 5.统计表的栏数较多时,通常要加以编号; 统计表的栏数较多时,通常要加以编号; 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 6.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 表中的数字应该填写整齐,对准位数; 7.表中的数字应该填写整齐,对准位数; 对于没有数字的表格单元,一般用" 表示; 8.对于没有数字的表格单元,一般用"—"表示; 表中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 9. 表中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 , 应按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 排列; 排列; 10.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 10.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
�
编制
四,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 钟型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两头小,中间大" 钟型分布 两头小
对称分布
右偏分布
左偏分布
两头大, U型分布——"两头大,中间小" 型分布 两头大 中间小"
U型分布
一边小, J型分布——"一边小,一边大" 型分布 一边小 一边大"
统计资料的整理
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资料的整理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科学研究、市场调查、政策制定还是商业决策等方面,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都是基础。
然而,大量的数据如何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有用的结论和信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统计资料整理的方法与技巧。
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前提。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所需的数据类型,例如数量数据、分类数据、定量数据等。
然后,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收集数据,如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
在收集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首先,要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排除错误或缺失的数据。
其次,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对数据进行建档和整理,确保数据的结构与格式一致。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二、数据的描述与总结在整理完数据后,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分布。
常见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集中趋势指标,以及计算方差、标准差等离散趋势指标。
此外,还可以绘制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等图表,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三、数据的分析与解释在数据描述与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首先,可以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R等)对数据进行更复杂的统计分析,如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其次,我们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
在解释数据时,要注意客观、准确地表达结果,避免主观性或武断性的评价。
同时,要注意将结果与背景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给出合理的解释与建议。
四、数据的展示与报告最后,我们可以将整理和分析的结果进行展示和报告。
有效的数据展示可以提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在展示数据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注意图表的布局和配色,使其简洁明了。
统计资料的整理的主要内容
统计资料的整理的主要内容:1.统计资料的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中心环节,他是统计资料调查的继续和深化;是统计分析的基础;是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连接点;2.统计资料整理的目的是使收集的初级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便对总体内部规律性、相互联系、结构关系能够做出概括说明;3.统计整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统计资料整理方案设计、统计资料审核、统计资料分组与分析、编制统计表与绘制统计图;4.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的核心,它是依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能够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所决定的;5.统计分组主要有四个作用:发现统计资料的特点与规律性、分析总体众不同现象的类型、分析总体内部结构和总体结构的特征、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各组限的划分;7.统计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一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与任务选择、二是根据能够反映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选择、三是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选择;8.分组按标志性质的不同分类(划分各组组限的方法):一是按品质标志分组,二是按数量标志分组(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9.统计分组体系: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10.分布数列:分布数列的次数或频数、比率或频率;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上下限与组距、组中值,组距与组数的确定(上开下闭原则)(经验公式:组距=1+3.322lgN);11.统计表的构成:主要由横向构造与纵向构造组成,包括: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组成(一般情况还要有资料来源、填表说明、填报单位、填表人、填表日期等);12.统计表的分类: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13.编制统计表的要求(编制规则)14.统计图:条形图、饼示图、曲线图等。
统计资料整理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解释概念1.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或对已初步加工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以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工作过程。
2.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志,将统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3.分组标志就是将统计总体划分为几个性质不同部分的标准或依据。
4.复合分组是对被研究现象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分组。
5. 分布数列又称分配数列、次数分布,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形成的,用来反映总体单位在各组中分布状况的统计数列。
6.统计表是把统计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顺序,用表格显示出来的一种形式。
二、填充内容1. 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2.逐级汇总、综合汇总。
3. 及时性、准确性。
4. 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分组体系。
5. 并列标志、分别。
6. 离散型、组距式。
7. 反比。
8. 组中值、一般水平。
9. 重合式、非重合式。
10. 总标题、纵标目。
11. 调查表、分析表、分组表、复合表。
12. 几何图形、具体形象。
三、选择答案1.( a b c d )2.( d )3.( a )4.( b c )5.( b )6.( b )7.( d )8.( a b )9.( a )10.( a c d )11.( b )12.( c d )13.( a )14.( a c )15.( c d )四、判断改错1.(√)2.(×)分布数列包括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
3.(√)4.(√)5.(×)是一个品质数列。
6.(√)7.(×)通常是把该数值列人下限的所在组。
8.(√)9.(×)是离散变量数列。
10.(×)开口数列是指最大值只有下限没有上限,或者是最小值只有上限没有下限。
五、简答问题1.【回答要点】①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②实现由个体到全体、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从整体上反映出事物的数量特征。
第4章 统计资料整理
20
例:某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60—70 70—80 80—90
6
90—100
15
9
100—110
18
12
110—120
20
14
120—130
8
要求:1、指出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 这个数列说明什么问题?
2、指出统计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 数、频率、总体单位总数
200以下 10 200—400 30 400—600 35 600—800 15 800以上 10
频率 10%
30% 35% 15% 10%
要求:各组的频率大于0,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 •累计频数指首先列出各组的组限,然后依次累计到本 组为止的各组频数。 •累计频率指累计频数除以频数总和。
2019/9/26
2019/9/26
27
平衡数列
平衡数列是利用总体内部有关变量或统计指标之间 的数量平衡关系而编制的统计数列,又称平衡表。
结构关系、比例关系 平衡关系有:相加平衡关系、相减平衡关系、收支
平衡关系。 分类
按内容不同分为人口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等。 按计量单位不同有价值量平衡表、实物量平衡表。 按统计范围不同分为综合平衡表、专项平衡表。 按排列不同分为收支对照式和棋盘式。
• 汇总技术:
手工汇总: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
电子计算机汇总
5、表现统计资料
编表:经过汇总,得出表明社会现象总体和各个组的单 位数和一系列标志总量的资料,把这些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 表格上表现出来。
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报告、统计模型、统计数据库
统计资料的整理和搜集
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需要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可恢复 性。
04
统计资料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
数据的集中趋势
通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指 标,描述数据的中心位置或典型
值。
数据的离散程度
通过方差、标准差和极差等指标, 刻画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或波动范 围。
数据的分布形态
通过偏态和峰态等指标,描述数据 分布的形状,如正态分布、偏态分 布等。
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案例
疾病监测
01
通过收集和整理疾病发病率、死亡率、流行趋势等数据,及
医疗资源调查
02
调查医疗机构的数量、分布、服务质量等,为医疗资源的合理
配置和优化提供参考。
健康状况调查
03
通过问卷调查、体检等方式收集居民健康状况数据,为制定健
康促进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06
统计资料搜集整理挑战与对策
数据质量挑战及应对策略
数据准确性问题
采用高质量的数据采集工具和方法,进行数据清洗和校验,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一致性问题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进行数据整合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 据的一致性。
数据缺失问题
采用插值、回归等方法进行数据填补,或者基于已有数据进行推测 和预测,减少数据缺失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重要性
统计资料是认识社会、研究经济、制 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于政府、企业 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医学、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如国 民经济核算、社会调查、市场分析、 医学研究、环境监测等。
02
统计资料搜集方法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
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31
简单表案例
某年某公司所属两企业自行车合格品数量表
厂别 甲厂 乙厂 合 计 合格品数量(辆) 5000 7000 12000
32
简单分组表案例
2005年某月某公司各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表 分组 总产值 (万元) 职工人 数(人) 劳动生产率 (元/人)
大型
中型 小型 合计
33
复合分组表案例
某年某地区工业增加值和职工人数
26
第三步:确定组限和组中值。以区分事物质的差别。
对于离散变量,相邻组组限可以间断,也
可重叠;
对于连续变量,相邻组组限必须重叠; 符合“上组限不计入”原则; 首末两组可使用“××以下”及“××以
上”的开口组。
27
第四步:归类汇总,计算各组次数。
本着“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按照各个总体单位的具体 标志值,将其划归某一具体组之中。 对于重叠设置的组距数列,要本着“上限不在内”的原则。
19
某地区人口分布状况
人口按年龄分组 1岁以下(婴儿组) 1-7岁(幼儿组) 7-17岁(学龄儿童组) 17-55岁(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组) 55岁以上(老年组) 合计
人口数(万人) 1 6 12 24.6 8.1 51.7
20
对于异距数列,为了消除各组组距大小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需计算
次数密度=该组次数/该组组距
14-16
16-18 18-20
16
12 5
540
620 680
8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和分组标志的选择
(一)统计分组的种类 1、按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 2、按选择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 简单分组:对统计总体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特点:只能 反映现象在某一标志特征方面的差异情况,说明的问题比较 简单明了。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 进行分组。特点:可从几个不同角度了解总体内部的差别和 关系,因此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问题;复合分组的组数 随着分组标志的增加而成倍地增加。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汇总技术:
有传统手工汇总和现代电子计算机汇总两种技术。
(1)手工汇总。常用的汇总方式有四种: • 划记法。划“正”字符号计数,多用于对总体单位数或次数的简单汇总。
• 过录法。将原始资料分类过录到事先设计的汇总简表中,可用于对内容项 目较多的资料的汇总。
• 折叠法。将每张调查表中需要汇总的同类项目及数据折压一个印记,一张 一张的重叠在一起,再进行汇总。这种方法一次只能选择一个项目及其数 据进行汇总,故适用于数据较少的资料。
• 卡片法。将需要汇总的项目数据分类登记在卡片上,再汇总计算。这种方 法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且多采用复合分组形式的事物,特别是设备、器 材类的实物资产的汇总。
(2)电子计算机汇总。其数据处理程序如下: • 第一步,编程。使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出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程序。
• 第二步,数据录入。计算机自动按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并将数据处理结果 存储在磁盘、磁带等磁介质中。
树茎
数叶
数据 个数
10 7 8 8
3
11 0 2 2 3 4 5 7 7 7 8 8 8 9
13
向上累 计个数
3
16
12 0 0 1 2 2 2 2 3 3 3 3 4 4 4 5 5 6 6 7 7 7 8 8 9
24
40
13 0 1 3 3 4 4 5 7 9 9
10
50
14 0 0 1 3
16284
22.3
第三产业
20228
27.7
合计
73025
100.0
3、变量数列的编制
成绩 (分)
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布表
学生人数 频率 (人) (%)
向上累计
人
3管理统计学-统计整理
3
6
110~114
5
10
115~119
8
16
120~124
14
28
125~129
10
20
130~134
6
12
135~139
4
8
合计
50
100
等距分组表
(使用开口组)
表3-7 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表
按零件数分组
频数(人)
频率(%)
110以下
3
6
110~114
5
10
115~119
8
16
120~124
——
第四节 统计表
统计表的作用
(1) (2)比用叙述的方式表现统计资料更简明易懂, (3)便于比较各项目之间的关系, (4)便于检查统计数字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均能且只能归 到某个组中。
统计分组的方法
分组标志的选择
关键:服从研究任务需要,反映总体本质特征 (1)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
(2)要反映现象的本质特征 (3)要因时、因地制宜
统计 分组 方法
按品质标志分组
按数量标志分组 按主要标志和 辅助标志分组
统计分组体系
分组体系指同时使用两个以上 标志分组时,分组标志的组合形式。 具体形式有:平行分组体系和交叉 分组体系。
金牌数 占总数比例
5枚
5枚 4枚 4枚 3枚 3枚 2枚 1枚 1枚
频率 f /∑f
0.1786
0.1786 0.1429 0.1429 0.1071 0.1071 0.0714 0.0357 0.0357
变量数列的编制
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一)排序
统计学之资料整理
广东顺德恩格尔系数跌破30% 成为全球最富裕地 区之一。(新华网 2004年08月02日)
分组标志的选择与分组形式
1、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1)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分组标志;
(2)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 作为分组标志;
返回
第2节 统计分组
什么是统计分组? 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某种
标志,将总体区分为若干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的两层涵义; 统计分组的基本原则; 资料整理的重要环节。
分组 P57
25% 33%
分组前
分组后
42%
作用: 1.划分现象类型
例:按所有制性质划分,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公 有经济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经济包 括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 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
第1节 资料整理概述 主要任务
资料审核、分组、 汇总、制表、制图等。
分组
频数分布 统计表
统计图
• 1.统计资料整理
它是指将大量的个体单位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性 的分类、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可以有效地展 示,为下一阶段的统计分析作准备的过程。
• 2.资料整理的内容
(1)统计资料审核; 完整性审核、正确性审核
统计表 →
总标题
构成
横行标题:统计研究的对象。也称主词。 纵栏标题:说明主词的指标名。也称宾词。
数字资料
分类
主词 宾词
简单表(表3-8) 简单分组表(表3-7) 复合分组表(表3-9)
平行形式
复合(交叉)形式(表3-10)
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数据的整理一、统计整理(一)定义:就是对搜集得到的初始数据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数据的工作过程。
对已整理过的资料(包括历史资料)进行再加工也属于统计整理。
(二)意义:1、通过统计调查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但这种资料只能反映总体各单位的具体情况,是分散、零碎、表面的。
要说明总体情况,揭示出总体的内在特征,还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以便通过综合指标对总体作出概括性的说明。
2、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和研究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只有通过科学的审核、分类、汇总等整理工作,才能使统计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由个别到全体、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事物的数量特征。
否则统计调查所得的资料再丰富、再完备,其作用也发挥不出来,统计调查就将徒劳无益,统计分析也将无法进行。
3、统计整理还是积累历史资料的必要手段。
统计研究中经常要用动态分析,这就需要有长期累积的历史资料,而根据积累资料的要求,对已有的统计资料进行筛选,以及按历史的口径对现有的统计资料重新调整、分类和汇总等,都必须通过统计整理工作来完成。
(三)程序:1、设计整理方案: 分组和分组体系; 统计指标2、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审核: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是统计整理的第一步,包括以下内容:(1)完整性和及时性完整性,就是看调查单位或填报单位是否齐全;规定的项目是否都有答案,应报资料的份数是否符合规定。
及时性,是看填报单位是否按时报送了有关资料。
对不报、漏报或迟报的现象都要及时查清。
(2)审核资料的正确性:审核资料的正确性,是检查所填报的资料是否准确可靠。
常用的审核方法有两种:①逻辑检查:首先,从理论上或常识上检查资料是否有悖常理、有无不切实际或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例:一张调查表中,年龄是9岁,职业是教师,其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
02
评估决策效果
通过统计分析,评估决策实施的 效果和影响,为后续决策提供参
考。
04
改进管理措施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管理中的问 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管理 建议,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05
统计资料整理的软件工具
Excel在统计资料整理中的应用
数据输入与整理
Excel提供了方便的数据输入和整理功能, 如数据验证、数据筛选和排序等。
数据可视化
R支持多种数据可视化包,如 ggplot2、lattice等,可以创建各种
类型的图表。
统计分析函数库
R拥有丰富的统计分析函数库,包括 基础统计学、线性模型、广义线性模 型等。
交互式分析
R提供了交互式分析工具,如Shiny应 用程序和RStudio的界面组件,使数 据分析更加直观和高效。
06
图形整理法的优点是形象直观, 易于理解,可以清晰地展示数 据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图形整理法的缺点是主观性强, 容易产生视觉误差,且不易表 示数值型数据。
指数法与相对数法
指数法是指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或不同 条件下的数据,计算出数据的相对变 化程度,从而反映现象的发展趋势和 变化规律。
指数法和相对数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 可以清晰地反映数据的相对变化程度 和现象的发展趋势。
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
• 统计资料整理概述 • 统计资料的收集与分类 • 统计资料的整理方法 • 统计资料的分析与应用 • 统计资料整理的软件工具 • 统计资料整理的案例分析
01
统计资料整理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统计资料整理是对原始统计资料 进行加工、整理、分类、汇总, 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以便进一 步开展统计分析工作。
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六篇)
统计资料管理制度为确保统计资料的完整及连续性,加强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和有效利用,统计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
一、定期整理统计资料,加强统计资料管理。
各种统计资料保存连续完整,及时按照归档要求整理、装订、编号、管理、移交;及时备份同期计算机统计资料、统计软件,并保证与纸介质资料一致,积极推行档案存储光盘化;能够将年度统计资料整理成册。
二、设立专门的档案橱,确保档案资料完好无损。
三、各种统计报表和分析资料、原始记录及有关统计工作的文件、材料做到及时整理,分类入楼,并对历史统计资料搞好搜集和整理。
四、统计人员调动或调整时,要分类别、按时间先后顺序搞好交接。
交接的资料、材料要列出清单,并由交接双方签字。
五、各种统计资料要妥善保管,严格遵守《统计法》和《保密法》中有关统计资料保密工作的规定,不得乱翻阅,严格借阅手续,杜绝统计资料丢失现象的发生。
六、按照文书档案管理标准,及时向综合档案室移交,并办理移交手续。
统计资料管理制度(二)为妥善保存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并规范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章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管理制度第1条原始记录要全面、完整,主要包括:(1)企业基本情况类。
企业及下属经营单位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资质证书、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照或行政审批资料。
(2)审批文件类:各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备案、许可文件,包括:发改、建设、土地、环保、规划、银行等主管部门审批、备案、许可文件。
(3)施工类:施工合同、劳务合同、施工许可证、开工报告、项目形象进度,工程预算、结算、变更记录等;(4)竣工类:工程决算、质量验收、交付凭证等;(5)销售类:销售许可证,各小区(楼盘)的待售、销售、出租以及不可销售房屋记录等;(6)劳资类:人员的构成、技术结构及变动情况,工资、福利、津贴、奖金等;(7)投资资金类:投资资金来源记录与凭证;(8)安全类:工程事故、伤亡报告、索赔等;(9)财务类。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单项式分组:
工人平均日产量资料
工人平均日产量(件) 2 3 4 5 6 合计 工人数 绝对数 比重(%) 10 8.7 15 13.0 30 26.1 40 34.8 20 17.4 115 100.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组距式分组:
某工厂工人完成生产定额情况表 工人完成生产定额分组(%) 工人数 绝对数 比重(%) 80~90 30 16.7 90~100 40 22.2 100~110 60 33.3 110~120 30 16.7 120~130 20 11.1 合计 180 100.0
某班学生籍贯分布表 地区分 绝对数人数 安徽 30 非安徽 10 合计 40
比重(%) 75 25 100
第3章 统计整理
42
单项式数列:一个变量值代表一组。
工人生产情况表 产量(件) 工人数
第3章 统计整理 11
2、统计分组目的: 总体经过分组,能够突出组与组之间的 差异,抽象掉组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 使数据变得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研 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3、统计分组的原则
⑴穷尽性
就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 或者说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所有的单位。 例如:从业人员按文化程度分组,分为小学 毕业、中学毕业(含中专)和大学毕业三组,那 么,文盲及识字不多的以及大学以上的学历者则 无组可归。如果将分组调整为:文盲及识字不多、 小学程度、中学程度、大学及大学以上,那么就 可以包括全部从业人员的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程 度,符合了分组的穷尽性原则。
位数。
频率(f/∑f):次数的相对数,各组次数占总
次数的比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㈡统计分布(分配数列)的分类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
本章重点
1.分组的概念、特点和原则,分组的作用,能 熟练进行分组 2.频数分布的概念及其构成
3.组限的表现形式及原则、组距和组中值的计 算 4.统计表的含义及其构成,统计表的编制方法 和原则
本章难点
1.统计数据的预处理
?
2.统计分组的方法
3.频数分布的编制
4.组限的表现形式、组距和组中值的计算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次数分布数列,或称分配数列。
频数分布的两个要素
1.组别: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
2.频数(次数)和频率:各组的单位数叫频数,用
f 表示,各组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总数之比叫
频率,用 f 表示 。频率具有如下两个性质:
f
(1)各组频率都是界于0和1之间的一个分数。 即: f 0 1 f
(2)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即
(3)如果所发现的差错在其他单位也可能发生 时,应将错误情况通报所有单位,以免发生类 似错误。
(4)对于严重的错误,应发还重新填报,并查
明发生错误的原因,若属于违法行为,则应依
法严肃处理。
第二节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
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
目的要求,按照某个重要标志(或几个标志) 把总体划分为若干不同性质的组,称为统计 分组。
在下列情况下,就必须考虑采用异距分组:
第一,标志值分布很不均匀的场合。
第二,标志值相等的量具有不同意义的场合。
第三,标志值按一定比例发展变化的场合。
3.间断组距式分组和连续组距式分组
(1)间断组距式分组 :是指组限不相连
的分组。
(2)连续组距式分组 :凡是组限相连(或 重叠)的分组,即以同一数值作为相邻两组的 共同界限的分组。统计上规定 :“上限不在内”
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统计研究活动的第三阶段—统计资料整理阶段,阐述了统计整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分组、汇总和统计表的设计。
重点要求为:1、明确统计资料整理的概念,了解统计整理的步骤。
2、通过学习统计分组理论,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组。
3、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
4、掌握统计表的具体编配方法。
重点掌握:1、统计分组方法。
2、分配数列的编制与汇总教学方式:用多媒体课件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理论4学时,实训4学时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一、统计整理的意义1、定义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即包括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也包括对加工过的综合资料,即次级资料进行再整理。
2、意义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统计整理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能否完成整个统计研究的任务。
如果采用不科学不完整的整理方法,即使搜集到准确、全面的统计资料,也往往使这些资料失去应用价值,掩盖客观现象的本质,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统计整理工作。
二、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第一步,设计和制定统计整理方案。
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第三步,对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分组、并结合汇总,计算出总体总量指标。
第四步,将汇总计算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五步,对统计资料妥善保存,系统积累。
第二节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例如,将某一班级的全体同学按照性别划分为男、女两个组;对某市100家大型零售商店按照零售额、职工人数进行分组等。
统计分组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同质总体区分为性质有别的不同组成部分;对总体单位而言,它是“组”,即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不同总体单位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任务 资料审核、统计表
统计图
学习目标
1. 2. 3. 4. 5. 了解数据预处理的内容和目的 掌握品质数据整理与显示的方法 掌握数值型数据整理与显示的方法 用Excel作频数分布表和统计图 合理使用统计表
一、数据的审核、筛选与排序(数 据的预处理)
1. 数据的审核
发现数据中的错误 找出符合条件的数据
2. 数据的筛选 3. 数据排序
发现数据的基本特征 升序和降序
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 收集 数据 真实 数据 虚假 数据 科学地计 算与分析 得出 结论 正确 结论
假数真算
错误 结论
数据的审核
(原始数据)
• 审核数据准确性的方法
– – – – 从定性角度,审核数据是否符合逻辑,内容是否 合理,各项目或数字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的现象 主要用于对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的审核 检查调查表中的各项数据在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 上有无错误 主要用于对定距和定比数据的审核
1. 逻辑检查
2. 计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