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赤壁之战》课文讲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PPT课件
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
读课文,请你当一回军事观察家,分析一下当前双方的形势。
曹操军队 东吴军队
数量
80万(多) 3万(少)
士兵来源
北方(坐不惯船) 南方(习水性)
从这些句可以看出曹操这人怎么样?
(Hale Waihona Puke 敌)原因之四……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请你再做一次军事评论家,分析出东吴克敌制胜的原因。
东吴取胜的原因在于他们能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找准对方的弱点,利用对方的错误,发挥自身的优势。
返回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回味赤壁之战:
魏吴争斗决雌雄, 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 周郎曾此破曹公。
敌强我弱。② 长期相持,于己不利。③ 曹军不习水性,船只相连。(弱点) 找准弱点,以我之长,攻敌之短。
书信内容
“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抓住对方的弱点,发扬自己的优势。)
原因之一:
1、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是波浪涛天。
2、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的南岸。
东南风与火攻的关系?
船速快、火势大、蔓延快
这说明--( )
巧用天时地利
原因之二:
A、20条船里装满芦苇,上面铺上火硝、硫磺,都用幔子遮着。
分析人物形象
从这封书信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
(深谋远虑)
周瑜是怎样实施火攻计划的?
结果怎样
1. 黄盖写信、诈降。2. 选刮东南风的一天。3. 把装满火硝、硫磺的船接近曹营,点火,冲向曹营。4. 曹营火光冲天,人马死伤无数。5. 曹操从华容道逃跑。

《赤壁之战》课文讲解 ppt课件

《赤壁之战》课文讲解 ppt课件

2020/8/25
6
文题背景
东汉末年,朝政紊乱,宦官和外戚斗争激烈, 人民痛苦加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各地军阀乘势而起,扩大了自己的 军事实力,争夺地盘,形成大分裂的局面。 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皇朝衰落,各 地军阀混战的时候。 赤壁战后,曹操“引军北还”;刘备乘机就近 占了荆州(现在湖南湖北一带),后来又攻取四 川;孙权人盘踞长江下游,这样就形成了魏 (曹)、蜀(刘)、吴(孙)三国鼎立的局面。
Ø 第2段,写刘备方面因曹操占领荆州,形势危急。诸 葛亮到东吴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诸葛回访(激将法)
• 求救而不救,不卑不亢,足智多谋,善于辞令 • 形势分析:战略家
Ø 第3段,写曹操致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和”、 “战”两派意见分歧——降战之争
• 主降派(张昭等人) 主战派(鲁肃)
2020/8/25
8
返回
孙权
2020/8/25
孙权(182——252),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他继承父亲孙坚和哥哥 孙策所建立的基业,割 据 江南。赤壁之战时, 他的兵力“五万兵难卒 合,已选三万人”。
9
返回
刘备
2020/8/25
刘备(161——252)字玄 德,涿郡涿县人。自称是汉 朝皇族的后代,在军阀混战 中,他先后依附公孙瓒、曹 操、袁绍、刘表等大军阀, 没有自己的地盘。曹操挥军 南下时,刘备首当其冲,被 击败。后来在诸葛亮的辅助 下,收集残军,联合孙权抗 曹。当时他的兵力,据诸葛 亮自称也只有万人。
2020/8/25
4
返回
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先后为序来记载历史的史书称 为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 史书。
纪传体:以记人为中心来记载史实的史书称为 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正式版】赤壁之战课文讲解PPT

【正式版】赤壁之战课文讲解PPT
司马光是著名的 学家,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写的 《资治通鉴》是一部有名的 巨著。此外,著有《司马文 正公集》。
返回
《资治通鉴》
课文中写他乘荆州军阀刘表去世的机会,挥军南下,击败了当时依附刘表的刘备的军队,并吞并了刘表的儿子刘琮的兵力,沿着长江 南下,要消灭据守长江下游的孙权集团。 第3段,写曹操致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和”、“战”两派意见分歧——降战之争
赤壁之战课文讲解课件
赤壁之战
作者简介 关于《资治通鉴》 史书体例 三国人物简介之曹操 三国人物简介之孙权 三国人物简介之刘备 赤壁之战示意图 课文分析 布置作业 学生配乐朗诵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 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初进士,宋 神宗时为翰林学士。他在政治上保守,极力反对王安石 变法,不成,一度离开朝廷。后退居洛阳15年,专力主 编《资治通鉴》。宋神宗去世后,哲宗继位,司马光被 召还朝,出任宰相。他大力的起用旧 ,废除新法。当政 8个月而死。
由司马光等花 了19年的时间编成。编书 国别体:以国家为中心记载 的史书称为国别体史书。
——这是以弱胜强的前提 东汉末年,朝政紊乱,宦官和外戚斗争激烈,人民痛苦加深,爆发了 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的目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 第6-7段,写孙、刘联军协力破曹军于赤壁的取胜经过——赤壁战况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 第5段,写周瑜进一步分析曹操兵力,力排众议,促使孙权出兵与刘备并力抗曹——孙权决断
他大力的起用旧 ,废除新法。
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由司马光等花 了19年的时间编成。 他继承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所建立的基业,割据 江南。

赤壁之战课件.pptx

赤壁之战课件.pptx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
这一天,东南风…… 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 ……,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
……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周瑜自 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 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了不得。
……
……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周瑜自 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 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了不得。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 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 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江心,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
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他对周瑜说:“曹军八 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 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把船连 在一起,如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
说火攻是个好主意是因为
,所以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
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 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
赤 壁 之 战①
赤 壁 之 战①
本文改写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 是 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成书于元末明 初,是由作家罗贯中 根据民间传说和说唱故事, 吸取《三国志》等历史资料,编写而成的。小 说反映了汉末的社会动乱和 魏、蜀、吴 三国形 成后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小说 用浅近的文言写成。情节曲折复杂,人物众多, 结构宏大。
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了,黄盖叫兵士们把二十船芦苇一齐 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 船队。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 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 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 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 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 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 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 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 先。‛权即遣肃行。
思考:
诸葛亮第一段话“海内大乱……祸 至无日矣”的要害是什么?
• 劝孙抗曹 • ①强调“共争天下”,君臣之分未定,以 此消除孙权的忧虑。 • ②针对孙“内怀犹豫之计”,以“北面事 之”相激; • ③以田横“守义不辱”、刘备“不为之下” 为孙树立对抗的榜样。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 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 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 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 合江敝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 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 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 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 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 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 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 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 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 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 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 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 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 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 “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 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 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 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赤壁之战教材介绍课件PPT

赤壁之战教材介绍课件PPT

北地 )点 : 长 江 赤 壁 ( 今 湖 北 赤 壁 西
208
名 称 : 赤 壁 之 战
豫十 乃 王 事 事 不 之 威 众 亮 备 计即 并 以 有 肃 “ 当 晨 今 同 肃 下 与 今 江 【 州万 天 室 之 急 按 ! 震 汉 见 曰 ,共 , 共 六 曰 豫 阳 夜 不 心 请 齐 操 刘 山 原 新之 也 之 乎 而 兵 若 四 南 权 : 进定 岂 济 郡 : 州 长 兼 速 一 得 同 有 表 险 文 败众 , 胄 ? 不 束 能 海 , 于 “ 住交 足 世 , “ 今 坂 道 往 意 奉 , 隙 新 固 】 之, 安 , ” 断 甲 以 。 与 柴 事 鄂。 托 业 兵 孙 欲 。 , , , 命 则 , 亡 , 初 后受 能 英 亮 , , 吴 英 曹 桑 急 县子 乎 。 精 讨 何 肃 比 恐 共 吊 宜 寄 , 沃 , ,制 复 才 曰 祸 北 、 雄 操 , 矣 之瑜 ! 而 粮 虏 至 宣 至 为 治 表 抚 寓 二 野 鲁 安于 为 盖 : 至 面 越 无 共 说 , 樊者 ” 欲 多 聪 ? 权 南 操 曹 二 安 于 子 万 肃 能人 之 世 “ 无 而 之 用 争 权 请 篱, 备 投 , 明 ” 旨 郡 所 操 子 , 表 不 里 闻 抗, 下 , 田 日 事 众 武 天 曰 奉 口亮 甚 吴 足 仁 备 , , 先 , , 与 , 协 , 刘 此吾 乎 众 横 矣 之 与 之 下 : 命 。兄 悦 巨 以 惠 曰 论 而 。 备 并 结 表 , 士 表 难计 ! 士 , ! ! 中 地 。 “ 求 曹瑾 。 , 立 , : 天 琮 ” 必 慰 盟 恶 军 民 卒 乎决 ” 慕 齐 ” 今 国 , 今 海 救 操也 肃 巨 事 敬 “ 下 已 权 喜 劳 好 其 中 殷 , ?矣 权 仰 之 权 将 抗 故 操 内 于 自, 又 是 。 贤 与 事 降 即 而 其 ; 能 诸 富 言 ”! 勃 , 壮 曰 军 衡 豫 芟 大 孙 江避 谓 凡 今 礼 苍 势 , 遣 从 军 如 而 将 , 于 非 然 若 士 : 外 , 州 夷 乱 将 陵乱 诸 人 为 士 梧 , 备 肃 命 中 有 不 , 若 孙 刘 曰 水 耳 “ 托 不 遁 大 , 军 将江 葛 , 君 , 太 致 南 行 。 用 离 能 各 据 权 豫 : 之 , 苟 服 如 逃 难 将 。 顺东 亮 偏 计 江 守 殷 走 。 如 事 违 用 有 而 曰 州 “ 归 犹 如 从 早 至 , 军 ” 江, 曰 在 , 表 吴 勤 , 到 其 者 , 也 彼 有 : 莫 吾 海 守 君 之 与 此 略 起 遂 东为 : 远 莫 英 巨 之 肃 夏 克 , 宜 。 此 之 “ 可 不 。 义 言 名 之 , 已 兵 与 下孙 “ 群 若 豪 有 意 径 口 谐 及 别 若 。 , 荆 以 能 若 不 , 而 绝 愿 平 江 鲁 ,权 我 郡 遣 咸 旧 , 迎 , , 说 图 备 刘 此 州 当 举 事 辱 刘 内 ; 将 矣 东 肃 诸长 , , 腹 归 , 且 之 闻 天 备 之 与 备 帝 与 曹 全 之 ; 豫 怀 若 军 , , 俱 葛史 子 行 心 附 欲 问 , 操 下 使 , 彼 天 王 国 操 吴 不 况 州 犹 不 量 遂 刘 诣 亮。 瑜 将 自 之 往 备 与 已 可 抚 以 协 下 之 邻 者 之 济 刘 何 豫 能 力 破 豫 孙 谓备 友 为 结 , 投 曰 备 向 定 表 济 心 枭 资 接 , 地 , 豫 不 之 , 而 荆 州 权 刘用 也 人 于 已 之 : 会 荆 也 众 大 , 雄 也 , 然,此州遂计何处州收。 肃。所东据。 于州。,事上,。

(完整版)《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完整版)《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 第3段,写曹操致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和”、 “战”两派意见分歧——降战之争
• 主降派(张昭等人) 主战派(鲁肃)
2020/8/9
12
返回
➢ 第4段,写孙权召回周瑜。周瑜为孙权分析形势, 筹划方略,促使孙权下了抗曹的决心——周瑜论战
➢ 第5段,写周瑜进一步分析曹操兵力,力排众议, 促使孙权出兵与刘备并力抗曹——孙权决断
2020/8/9
4
返回
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先后为序来记载历史的史书称 为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 史书。
纪传体:以记人为中心来记载史实的史书称为 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国别体:以国家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史书称为国 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执行抗曹的战略方针(7)
——这是以弱胜强的灵活战术
2020/8/9
14
作业: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作战双方 胜负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 法。
2020/8/9
15
返回
赤壁之战
司马光
2020/8/9
1
赤壁之战
作者简介 关于《资治通鉴》 史书体例 三国人物简介之曹操 三国人物简介之孙权 三国人物简介之刘备 赤壁之战示意图 课文分析 布置作业 学生配乐朗诵
2020/8/9
2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 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初进士,宋 神宗时为翰林学士。他在政治上保守,极力反对王安石 变法,不成,一度离开朝廷。后退居洛阳15年,专力主 编《资治通鉴》。宋神宗去世后,哲宗继位,司马光被 召还朝,出任宰相。他大力的起用旧党,废除新法。当 政8个月而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情,形作名)
9.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偏僻地居住 ,形作动
10.操悉浮以沿江 (使……浮)
11.英雄乐业 12.备南走
(意动,以……为乐) ( 向南)(名作状语)
1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表面上;实际上)(名词作状( 从语)水、陆两路)
14.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名作状) 15.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
2020/8/9
6
文题背景
东汉末年,朝政紊乱,宦官和外戚斗争激烈, 人民痛苦加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各地军阀乘势而起,扩大了自己的 军事实力,争夺地盘,形成大分裂的局面。 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皇朝衰落,各 地军阀混战的时候。 赤壁战后,曹操“引军北还”;刘备乘机就近 占了荆州(现在湖南湖北一带),后来又攻取四 川;孙权人盘踞长江下游,这样就形成了魏 (曹)、蜀(刘)、吴(孙)三国鼎立的局面。
枭(xiāo)雄
与操有隙 (xì) 恶(wù)其能
长(zhǎng)史 芟夷(shān yí)
强弩(qiáng nǔ ) 鲁缟(gǎo )
必蹶(jué)上将军 旌麾(jīng huī)
奄(yǎn)有
更(gēng)衣
番(pó)阳
刀斫(zhuó)
以实校(jiào)之 难卒(cù)合
邂逅(xièhòu) 燥荻(dí)
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目的连词,来) 余船以次俱进 (按照)
3、为: 今为君计
(替,介词)
为操后患 (是,动词) 安能复为之下 (处在,动词)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被)
4、其: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 (代词,这件事)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那) 其若是,孰能御之 (如果)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游之乐也 (我,自己)
2020/8/9
作业: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作战双方 胜负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 法。
2020/8/9
28
返回
辨通假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将军禽操
(禽——擒)
23..五 顷万 之兵,烟难炎卒张合天(炎—(—卒焰—)—猝(张)——涨)
4.雷鼓大震
(雷——擂)
通古今 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荆州与国临接 (孙权统治地区)
走舸(gě)
最著(zhuó)前
烟炎(yàn)张天 蹈藉(jí)
正语音
2020/8/9
课文分析
➢ 第1段,写东吴方面鲁肃分析当时的形势,为孙权献 策,并劝说刘备联吴抗曹——鲁肃献策
• 献策:远见卓识,忠心一片 • 说备:灵活机巧,善于外交,明为刘计,暗为孙计
➢ 第2段,写刘备方面因曹操占领荆州,形势危急。诸 葛亮到东吴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诸葛回访(激将法)
20.北面而事之 (面北称臣)
懂活用 指出并解释活用词.
1.敬贤礼士 (名作动,以礼相待) 2.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使……立)
3.必蹶上将军 (使-----受挫) 4.乘犊车,从吏卒 (使-----从)
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使……失) 6.可烧而走也 (使---走) 7.瑜等率轻锐 (形作名,轻装的精锐部队) 8.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2020/8/9
7
曹操
2020/8/9

曹操(155——220),沛国谯人,在镇 压黄巾起义中扩充了自己的力量,经过 十几年的战争,已经削平北方大小军阀, 挟持东汉皇帝,以汉丞相的名义的名义, 命令并打击其他各地军阀。课文中写他 乘荆州军阀刘表去世的机会,挥军南下, 击败了当时依附刘表的刘备的军队,并 吞并了刘表的儿子刘琮的兵力,沿着长 江南下,要消灭据守长江下游的孙权集 团。他以八十万大军威慑孙权,企图不 战而胜(实际兵力 ,周瑜估计是二十三 万左右,一般估计是四十万左右)。
10
返回
赤壁之战示意图
建安12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刘琮投降,刘备
败走樊口,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吴抗曹。建安13年,曹
操大军与孙刘联军会战于赤壁。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
战船首尾相接的弱点,使黄盖前去诈降,大败曹军于乌林。
曹操率残部从华容逃回北方。孙刘联军取胜。
2020/8/9
11
返回
正语音
刘琮(cóng )
8
返回
孙权
2020/8/9
孙权(182——252),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他继承父亲孙坚和哥哥 孙策所建立的基业,割 据 江南。赤壁之战时, 他的兵力“五万兵难卒 合,已选三万人”。
9
返回
刘备
2020/8/9
刘备(161——252)字玄 德,涿郡涿县人。自称是汉 朝皇族的后代,在军阀混战 中,他先后依附公孙瓒、曹 操、袁绍、刘表等大军阀, 没有自己的地盘。曹操挥军 南下时,刘备首当其冲,被 击败。后来在诸葛亮的辅助 下,收集残军,联合孙权抗 曹。当时他的兵力,据诸葛 亮自称也只有万人。
• 求救而不救,不卑不亢,足智多谋,善于辞令 • 形势分析:战略家
➢ 第3段,写曹操致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和”、 “战”两派意见分歧——降战之争
• 主降派(张昭等人) 主战派(鲁肃)
2020/8/9
15
返回
➢ 第4段,写孙权召回周瑜。周瑜为孙权分析形势, 筹划方略,促使孙权下了抗曹的决心——周瑜论战
5、乃: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是, 动词)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甚至、竟, 副词) 骑乃得过 (才 , 副词) 乃罢会 (于是, 连词)
6、于: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在 ,介词)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跟, 介词)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向, 介词)
知句式
六.特殊句式 :
1.刘备, 天下枭雄 2.我, 子瑜友也
2.备南走 (逃跑) 3.致殷勤之意 (恳切慰问)
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中原地区)
6.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末,尽头;势,力量.) 7.鼎足之形成矣 (形,形势;成,形成)
8.刘琮束手 (投降)
9.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会战的婉曲说 法)
10.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投降)
确定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3——6)
——这是以弱胜强的共同认识,
是全文的重点所在
执行抗曹的战略方针(7)
——这是以弱胜强的灵活战术
2020/8/9
17
2020/8/9
2020/8/9
2020/8/9
2020/8/9
2020/8/9
2020/8/9
2020/8/9
2020/8/9
2020/8/9
➢ 第5段,写周瑜进一步分析曹操兵力,力排众议, 促使孙权出兵与刘备并力抗曹——孙权决断

权下定决心

大将才略(擒曹破曹,汉贼)骄矜之气,少年
得志
➢ 第6-7段,写孙、刘联军协力破曹军于赤壁的取胜经
过——赤壁战况

战争实பைடு நூலகம்。
2020/8/9
16
提出孙刘联合、共同抗曹的战略方针(1、
2)
——这是以弱胜强的前提
赤壁之战
司马光
2020/8/9
1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卒、治、事、次、计、 略、济、数”等的含义;
2、理解重点文言虚词“于、以、而、者、其、 乃”等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掌握被动句式; 4、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习重点】
1、常用文言词。 2、容易误解的语言现象——二字相连却并非双
(大致)
助画方略 (策略)
14、方: 操军方连船舰
(方才,副词)
地方百里 (方圆,名词)
15、济 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成就)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成功)
同舟共济 (过河,渡)
为求援救,以济其患 (接济、帮助)
单义虚词:
理虚词
1.比至南郡 (等到)
2.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都) 3.向察众人之议 (刚才)
4、抚:
及说备使抚表众。
(抚慰、安抚)
权抚其背曰。 (抚摸) 5、治: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对付)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部署)
6、足: 岂足托乎
(值得)
兵精足用 (充足)
7、次: 引次江北
(驻扎,停驻,动词)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名词)
8、数: 统兵数万 (数词,几)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计算,动词) 9、烈: 兼仗父兄之烈 (功业,名词)
2020/8/9
4
返回
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先后为序来记载历史的史书称 为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 史书。
纪传体:以记人为中心来记载史实的史书称为 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国别体:以国家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史书称为国 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4.累官故不失州郡 (仍然)
5.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只是)
6.顷之,烟炎张天 (音节助词)
多义虚词 :
1、而: 若据而有之
(并列)
理虚词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因果)
备必喜而从命 (修饰连词)
事 2权 蒙、急 以 冲以而 示 斗:不群舰断下以千数((介转(词介折,把词连),词用,)却) 挟天子以征四方 (目的连词)
2020/8/9
5
返回
本篇选自《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它细致而概括地描写 了赤壁之战的政治和各派军事集团的矛盾以及战争的经过。 在孙吴方面,以鲁肃、周瑜为首的主战派,正确地分析了 当时客观形势,批判了主降派的谬论,采取了联合刘备的 正确路线。刘备当时处境非常不利,但诸葛亮深谋远虑, 亲自去劝说孙权抗曹,使双方结成了统一战线,自己一方 转危为安。战争中,曹操轻率进军与孙刘联军战于赤壁, 期间,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提出的以火破曹的建议,趁着风 势,把曹军船只全部烧毁,然后率轻锐追歼曹军残部,大 败曹军与赤壁。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 名战役,他对形成魏蜀吴鼎立的局面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