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类和回收利用》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以及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回收利用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环保的知识,对垃圾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和回收利用的实践操作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回收利用的方法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垃圾处理对环境的重要性,养成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2.难点: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和回收利用的实践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和回收利用的实践操作,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知识,准备好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垃圾处理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垃圾处理的问题?你们知道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和处理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科学》六年级下册: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4课时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过程与方法: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材处理】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来完成,并只安排小部分同学去做,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学生在课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会削减课后再去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二是课上将课文的这部分知识内容让孩子们身边自己的伙伴来讲,比老师的说教要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三是社会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走出校门,在行动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学去做;四、这样的活动确实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教学准备】1、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3、教师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课前活动】1、开展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活动:布置一小队同学(4~6人)调查附近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指导时应注意:要求调查组同学调查前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自行设计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要求在采访时做好记录,为在班级汇报做准备,最好老师也能和调查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拍几张调查现场的照片或摄一段采访的录像。

这样能确实汇报活动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六年级科学下册4.4分类及回收利用说课稿教科

六年级科学下册4.4分类及回收利用说课稿教科

分类和回收利用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分类和回收利用》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教课单元第四课内容。

本单元的课程编排是建立在前几册已经学习的“资料”“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以及“生物与环境”等环境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下手睁开检查研究,本课《垃圾的回收利用》是本单元教课内容的一个要点,教材的编写企图是经过最切近学生生活实质的垃圾问题下手睁开检查、采集、分类等体验活动,以此为打破口来引起学生对整个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的思虑,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让学生认清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为后边《观察家乡的环境》和《我们的环保行动》打下基础,使《课标》中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获取全面落实。

本课研究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商讨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要修业生按小组采集资料,向大家介绍回收利用某种资料带来的好处,而后我再把一些数据资料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觉回收资料带来的好处,同时认识回收标记,学生在认识回收资料的好处后,再让学生分组体验垃圾资料的回收分类过程。

提升学生对垃圾回收意义的认识。

第二部分:商议建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

学生在体验分类回收过程中,知道了我们平常生活中可回收的垃圾资料不外乎有玻璃、金属、纸张和塑料等这几大类,要建立班级回收中心,第一让学生理解作好哪些准备,而后指引学生从回收箱的设计、搁置地点、谁来管理等问题睁开谈论,最后完成共识,形成一个完好的回收中心方案。

鼓舞学生课后去实行这套方案。

而后再指引学生商讨回收的资源如何办理等问题。

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一套完好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案。

二、教课目标:依据教材的编写企图,联合六年级学生实质,依据课标精神,我确立了以下教课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一个垃圾的回收分类过程,认识可回收利用的资料,认识一些常有的可回收资料的分类方法。

认识回收标记,2、能力目标:经历各种门路查阅、采集资料,认识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培育采集、办理信息的能力。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4.4分类和回收利用》3-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4.4分类和回收利用》3-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4.4分类和回收利用》3-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4.4分类和回收利用》是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回收利用的意义,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思考,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学会正确分类和投放垃圾;知道回收利用的意义,能够自觉参与回收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利用的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垃圾分类宣传册、垃圾分类模拟箱、回收利用物品等。

2.学具:垃圾分类卡片、笔记本、笔等。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垃圾污染环境的严重性,引导学生关注垃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展示垃圾分类宣传册,让学生了解各种垃圾的分类标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践合作探究——《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教学思考

实践合作探究——《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教学思考
课程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年 8 月 下旬 的研 究 和 实 际技 能 的 训 练 ,贴 近 学 员 的任 职 需 求 。课 程 内 容设 置 大 体分 为两 个 部 分 : 一 部 分 是 理论 性课 程 , 另 一部 分是 实践 性 或 技 能性 课 程 。 在课时分配上 , 实践 性 或 技 能 性 课 程所 占的 比重 较 大 , 美 国、 法国、 德 国、 英 国及 俄 罗 斯 等 国 军 队 院校 , 不论学制长短 , 理 论 教 学 和 实 习各 占 1 / 2 。 美 军 院 校 有 些 专业 课 实 践 时 间更 长 , 要 占到 8 0 %。 英 国 皇 家 陆军 学 院 在 任 职课 程 的 时 间安 排 上 , 实践课程一般不少于一周。 训 练 的 主要 科 目除 了射 击 、 无 线 电通 讯 以外 , 还 有 历 时 两 周 的野 外 历 险训 练 。 俄 军 院校 非 常重 视 实 习和 代 职 , 强 调 学员 在校 学 习期 间要 定 期 到 部 队 实 习 , 以便 熟 悉 部 队生 活 、 武 器 和 技 术 装 备 的 战术 技 术性 能 ,了解 部 队训 练 与教 育 的 组 织 方 法 以及 保 持 战 斗 力 的 措施 . 把 学 到 的理 论 知 识 用 于部 队实 际 , 同时 通 过 实 际 锻 炼 丰 富 和 更新 理论 知识 。 ( 三) 开设 领 导 艺 术 课程 , 重 视 领 导 才 能 的 培 养 美 国军 官 学 校 非 常 重 视 通 过 课 堂教 学 和 野 外 实 践 来 培 养 学员 基本 的领 导 艺 术 和 领 导 才 能 ,要 求 学 员 首 先 要 在 理 论 上 领 悟 并 学 会 如 何 承 担领 导 责 任 。 为 此 , 美 国陆军军官学校 、 美 国 海 军 军 官 学 校 、 美 国 空 军 军 官 学 校 都 开 设 有 培 养 学 员 领 导 能 力 的课 程 。 所 有 这 些 课 程 都 有 一 个 共 同 的 目标 , 即传 授 给 学 员 提 高 领 导 能 力所 必 须 的 理 论 知 识 ,帮 助 学 员 养 成 有 效 的 和亲切的领导作风 , 使 他 们 成 为 有 领 导 能力 的 军 官 ; 养 成 符 合 最高职业道德标准的实际领导能力 , 提 高完 成 任 务 的 质 量 , 增 强 部 队 的 士 气 。如 通 过 ” 领 导心理学 ” 的学 习 , 使 学 员 了解 动 机、 情感 、 性别 、 社会思想 、 团 体 行 为 和 文 化 多 样 性 对 领 导者 产 生的影响。 学 校 一 般任 命 从 作 战部 队调 来 的军 官 任 教 , 指 导 学 员 学 习 领 导 艺 术 基 础 。使 学 员 懂 得 如 何 运 用 所 掌 握 的 理论 知 识 圆满 完 成 职 业 军 人 所 承 担 的 任 务 。 二、 对 我 军 院 校任 职 教 育课 程 设 置 的启 示 ( 一) 着 眼 岗位 任 职 需 求 , 设 置学 科 专 业 及 课 程 努 力 拓 宽 学科 专 业 体 系 , 开设 部 队 建 设 发 展 迫 切 需 要 的 专业 , 满 足 部 队 岗位 人才 的需 要 ; 并 且 以 岗位 任 职 需 要 为依 据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_科学_六年级下册_环境和我们_4_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一、背景和目标生活中,我们每天要产生很多废弃物,面对这些废弃物——垃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如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让学生认清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创建清洁美丽的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分类和回收利用》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下册(2004年5月第1版)《环境和我们》一单元中的第4课内容。

本单元的核心理念是:“人类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人类的活动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本课是在学生对垃圾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为后面《污水和污水处理》、《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和《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使《课标》中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二)教材处理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来完成,一是因为学校门口就有一个小型废品回收站和部分学生的家长就是废品回收者的缘故,这些都为调查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是因为课堂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对身边的伙伴讲述这部分内容,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对担当汇报工作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对听取汇报的学生来说,觉得更亲切,更贴近。

三是因为调查活动本身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科学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课前指名让两三名学生上网查阅“有毒垃圾”的信息,这是因为:其一,学生家庭条件所限——班上只有两三名学生的家里有计算机,有网络。

其二,学生信息素养所限——班上只有两三名学生具备上网搜集信息的能力。

课前要求其他同学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和课本搜集整理“有毒垃圾”的信息,既发挥了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和课本的优势,又弥补了这部分同学无法上网的不足。

教科版科学六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类和回收利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点。

2.难点:如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点,用于教学。

3.准备小组合作的活动,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问题?你们认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点。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附反思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附反思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附反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过程与方法: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材处理】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来完成,并只安排小部分同学去做,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学生在课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会削减课后再去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二是课上将课文的这部分知识内容让孩子们身边自己的伙伴来讲,比老师的说教要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三是社会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走出校门,在行动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学去做;四、这样的活动确实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教学准备】1、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3、教师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课前活动】1、开展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活动:布置一小队同学(4~6人)调查附近的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指导时应注意:要求调查组同学调查前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自行设计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要求在采访时做好记录,为在班级汇报做准备,最好老师也能和调查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拍几张调查现场的照片或摄一段采访的录像。

这样能确实汇报活动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六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4.4分类和回收利用》3-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4.4分类和回收利用》3-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4.4分类和回收利用》3-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4.4分类和回收利用》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地球”的一节内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以及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分类垃圾做起。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垃圾需要分类。

但是,对于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和回收利用的知识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垃圾的回收利用过程。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如何让学生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活动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垃圾分类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2.讲解演示:讲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利用的过程,通过实物道具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家里的垃圾是如何分类的,以及垃圾的回收利用情况。

4.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垃圾分类情况,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情况,并和家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本课《分类和回收利用》,其教学意义应该放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通过本课的教学,达到教育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做到垃圾分类处理,并送入回收站。

课前的调查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一定要提前关注,调查家庭、邻居等是否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学生亲身经历,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课堂的交流便会滔滔不绝。

对于以上的交流环节,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1.教材上插图有错误,可以对调塑料和玻璃示意图进行更正;2.需要向学生说明玻璃、泡沫等物品也有回收利用价值,因为这些垃圾废品回收站一般不回收物。

通过上面的调查交流,回顾了起始课时对家庭垃圾的调查,认识到家中的垃圾有回收再利用价值,不应丢弃,体现单元学习活动的前后衔接。

在进行垃圾分类分装,更好地回收利用教学环节,我花了较多的时间,要求学生对垃圾进行分类练习,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分类概念。

特别对有毒有害的垃圾作了重点介绍,通过一些实例和数据使学生认识到有毒有害垃圾会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妥善处理。

在活动交流之后,可以用教参中的两句话,“垃圾混倒,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和“我们是垃圾的受害者,也是垃圾的制造者,更应成为垃圾的治理者”进行小结,我觉的非常好,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在分组讨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常见方法,分析讨论这些方法的利弊时,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一有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后,立即会有人提出疑义,进行争辩,讨论相当热烈。

在争辩后,我提问:“有些发达国家会把垃圾送到发展中国家去,有些人会将垃圾随意倒在外面,这样的行为可取吗?”在当时异常热烈的课堂情境下,这样的讨论对学生环保教育是很有价值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类和回收利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以及垃圾的再利用过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能量、生物圈等相关的知识,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具体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垃圾的分类方法。

2.垃圾的回收利用过程。

3.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收集一些垃圾实物和图片。

2.准备一些关于垃圾回收利用的资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垃圾的分类。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一些垃圾实物,学生要快速判断这些垃圾属于哪一类,并将其分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关于垃圾回收利用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对一些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

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评价。

5.拓展(5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了解一些垃圾回收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进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教科版科学六下《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类和回收利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等,并且明白各种垃圾的处理方法,从而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垃圾需要分类,但具体分类的方法和原则可能还不够明确。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垃圾,但对垃圾的回收利用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拓展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完成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学会正确分类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原则。

2.难点:垃圾的回收利用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思考。

2.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垃圾的图片和资料,制作PPT;准备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材料。

2.学生准备:了解日常生活中垃圾的分类情况;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数据展示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讲解分类的原则,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 (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 (1)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分类和回收利用》是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中的第四课。

关于垃圾分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认识,初步知道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哪些是有毒有害的垃圾。

但他们的生活积累是比较少,没有多少实践经验,对有些垃圾的区分存在着困难,对垃圾回收利用的意义认识不够。

因此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特别注重透过表象去分析其内在的原因和依据。

有的垃圾弃之为害,用之就为宝。

回收垃圾中的废旧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可以回收的垃圾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每回收利用1吨再生资源,可以减少4吨垃圾处理量。

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人们过去都是垃圾混合收集,这样收集不利于垃圾中可利用物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降低了可用于堆肥和焚烧的有机物质的资源化和能源化价值,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

垃圾分类收集既可以提高废品回收率又避免危险废物危害环境,有利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

垃圾混倒,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学生分析】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到科学课的学习。

通过三年的学习,在学习中,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正逐渐的进入到科学探究之中,为解开未知的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到垃圾已经污染到我们的环境,对身边的环境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垃圾可以通过填埋和焚烧等方式进行集中处理,并能感受到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的数量才是真正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源所在。

因此本课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健康环保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垃圾回收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有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等作用。

●了解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小学科学_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材内容】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76-78页。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教科书首先提出可以回收利用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要求学生调查附近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了解什么物品可以回收利用。

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可回收物品,帮助学生探讨垃圾回收的好处。

然后,利用学生自己收集的垃圾,让学生经历实际的垃圾中原材料的分拣回收过程。

表格中的材料可以是纸张、玻璃、塑料、金属等。

有些回收材料只是物品中的一部分,如瓶子的铝盖等。

教科书中出示了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

第二部分:垃圾的分类和分装。

教科书首先让学生认识为了积极、科学地处理垃圾,垃圾必须要分类和分装。

要求学生弄清楚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各类垃圾具体都包括哪些东西。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

1、不可回收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2、可回收垃圾:包括各种金属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还有橡胶、布类等。

3、厨余垃圾:剩余饭菜、果皮和蔬菜茎叶等厨房垃圾。

4.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注射器、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处理。

教科书只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为实际投放和回收方便,在不可回收垃圾里又单独列出了“厨余垃圾”“有毒垃圾”要求学生了解生活垃圾应该怎样分类,教师应给予必要的介绍。

教科书中垃圾桶图是现行使用的分类垃圾桶。

以后将更加规范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规定:可回收物,表示适宜回收和资源可再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用蓝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用红色垃圾容器收集;其他垃圾,前两种垃圾之外的垃圾都属于这一类,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

教科书又着重介绍了废电池的回收,因为废电池可能造成很严重的污染,而收集废电池是学生能够做到的。

六年级科学《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

六年级科学《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分类和回收利用》一课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研讨为什么要建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怎样建立这个回收中心,使学生明白这个回收中心,表面上是一个垃圾回收中心,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回收中心。

二是探讨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

让学生以报告会的形式来探讨、研究回收垃圾的好处和如何进行回收再利用。

我觉得,教材这样的设计,从内容上考虑的比较全面,但是,在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如果让学生把所以的活动都仔细的在课堂进行探究的话,可能就会出现面面俱到,探讨的不深入的情况。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建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这个对学生具有现实意义的环节,弱化了“探讨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这一内容。

对于“建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这部分的教学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通过学生的探究以后所有的学生以至于班级、家庭、学校能否改掉混装混倒垃圾的坏习惯,坚持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物品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到一起,观察这些物品中以哪几种材质为主,它们一般都来自哪里,再按制作的材料归类,最后统计出每一类的数量并在统计的时候填好统计表,以便在回报是使用。

然后引导学生:“面对这么多可以回收、而且已经初步进行分类的物品,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才能确保它们真正成为资源呢?”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讨论怎样建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的问题。

并提示学生讨论时,要考虑以下问题:怎样制作回收箱?贴什么样的标志?需要文字说明吗?回收箱适合放在哪里?谁负责管理?如何管理?回收来的资源该怎么办?需要注意些什么?等等。

最后号召学生和班级都行动起来在自己家中建一个回收小站,在班级建一个回收大站,回收这些可利用的宝贵资源。

教学以后,我通过观察,我们六年级的所有班级的孩子们都行动起来了,在班上都建立了垃圾回收中心。

这说明我的这部分教学是比较成功的,是达到了教学目标的。

对于“探讨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大量的资料,如:有关玻璃、金属、纸和塑料这4类可回收材料的再利用成本和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成本的数据比较;我国每年因回收不利导致的严重浪费和巨大的资源消耗;由于回收不利给垃圾处理带来的沉重负担和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等等。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本课的内容原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垃圾问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同时也该是引起我们强烈重视的问题。

所以在课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生活垃圾的调查,先对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教学此课之前,应事先布置学生作一个调查了解,知道回收废品的人主要回收哪些物品,了解家庭、邻居等是否将饮料瓶回收再利用。

因为学校对面的亚五小区就有废品回收站,所以学生的课前调查也没有什么困难。

有了课前调查,课堂上就有很多话好说了,学生有了第一手资料,有了亲身感受,说起来淘淘不绝。

可见,某些课前准备活动是很重要的,需要教师提前关注。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的教学形式应以学生的探究为主,但是在学生探究的同时教师应以学生的潜概念(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为基础,加强科学概念的教学,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知道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从本课的内容上来考虑,其实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课前交流时也发现,他们对于垃圾的一些常识也基本是正确的,在课堂上对垃圾的分类,大部分同学也可以进行正确的认知,回收这一环节只有部分垃圾需要和他们一起讨论才知道是不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其中还涉及到了那个餐巾纸的回收问题,按理论上进行分类我们把它归为可回收垃圾,但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提出来,由于它的水溶性强,应该把它归为不可回收垃圾,经过细致分析,实际上它就是归为不可回收垃圾。

由此可见,我们还得理论与实践相互补充,寻求最好的答案。

在以后的科学课中我应既注重学生的探究,又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小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产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时间与空间。

加强对学生科学概念的教学。

如:垃圾是怎样分类的。

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的习惯。

使我们的科学课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
《分类和回收利用》课程总评今天听了王本顶老师讲的六年级的科学课------《分类和回收利用》。

这一课主要研究两个课题:一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研讨为什么要建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怎样建立这个回收中心,使学生明白这个回收中心,表面上是一个垃圾回收中心,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回收中心。

二是探讨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

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来探讨、研究回收垃圾的好处和如何进行回收再利用。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开篇展示图片,让学生自已说明垃圾让人感觉到恶心,从而引出垃圾要处理,然后怎样处理,有的需要回收,为什么要回收。

围绕回收让学生自学垃圾分类,分组讨论,体现了小组合作,最好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说出“建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这个对学生具有现实意义的环节。

通过学生的探究以后所有的学生以至于班级、家庭、学校能否改掉混装混倒垃圾的坏习惯,坚持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时王老师采用了让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物品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到一起,观察这些物品中以哪几种材质为主,它们一般都来自哪里,再按制作的材料归类。

然后引导学生:“面对这么多可以回收、而且已经初步进行分类的物品,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才能确保它们真正成为资源呢?”这时最好再设计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讨论怎样建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的问题。

并提示学生讨论时,要考虑以下问题:怎样制作回收箱?贴什么样的标志?需要文字说明吗?回收箱适合放在哪里?谁负责管理?如何管理?回收来的资源该怎么办?需要注意些什么?等等。

最后号召学生和班级都行动起来在自己家中建一个回收小站,在班级建一个回收大站,回收这些可利用的宝贵资源。

对于“探讨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王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资料,如:有关玻璃、金属、纸和塑料这4类可回收材料的再利用成本和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成本的数据比较;我国每年因回收不利导致的严重浪费和巨大的资源消耗;由于回收不利给垃圾处理带来的沉重负担和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等等。

引导学生在理论上了解回收垃圾的重要价值,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在教学时,王老师主要让学生以报告会的形式把自己通过图书、网络、向父母咨询等途径获取关于玻璃、金属、纸和塑料这4类最常见的回收垃圾的信息进行简单的交流。

因为回收再利用垃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所以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识别并按要求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逐步彻底的改变垃圾混装、混倒的坏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举行分组讨论的时候,发言比较积极。

学生的收集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还稍有欠缺。

结果造成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找不到说的。

另外,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有一些学生想说,来不及让他表达。

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最好再精细一点,让学生的思维更加迅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去不断实践探索,才能真正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